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介绍作者与背景

小狗包弟ppt_小狗包弟独特板书设计 第1张

要想全面而深刻地解读一篇课文的丰厚意蕴,离不开对作者的志向追求、人生阅历、情感倾向、个性风格等内容的认知与探究,也离不开对作者创作该篇课文时的特定社会环境的分析与挖掘,还离不开对影响作者创作的多种主客观因素的综合性解析。此三点是解读文章的作者意义的关键。

语文教学中,这是一个无法省略的教学环节。只是,绝大多数的语文课未能正确处理好该教学环节的内容设置与呈现时机,致使语文教学中的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分析沦为教学流程中可有可无的摆件。相当数量的语文课,仅仅是为了教学环节的完整而对作者及写作背景作蜻蜓点水的介绍。教师介绍得不用心,学生学习得更不用心。

“三度语文”在该教学环节的处理上,主要采用的是“与作者对话”的方式。我们将这一方式,称之为“走进作者”,放置在“走进文本”教学环节之后。之所以作这样的安排,是为了暂时性摆脱写作背景与作者意义而“素读”文本,消解因写作背景和作者创作动因分析而带来的先入为主的阅读误区。

1. 应该介绍的是什么

研读文本当然需要研读作者。文本研读中的作者研究,绝不是“名、时、地、评、作”的简单罗列,而是对作者生命情怀的独特关照。所以,真正意义上的作者介绍,重在解读出文字背后隐藏着的作者这个“人”。在“人”上加引号,只为了突出作者的自然人和社会人的属性,防止将“人”误作为特定的身份标签。

实际教学中,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师,受习惯性思维的影响,偏好于在进入新课后立刻对作者及创作背景作概况性介绍。此时的介绍,因为没有具体的文本内容作支撑,便只能停留在整体性概述层面,无法触及具体的事件和具体的情感。

比照下面两则教学实录的片段,便可发现其中的差别。教学内容都是《小狗包弟》。

案例一:

一、初读文本,感知包弟

(内容略)

二、品读文本,体味情感

(内容略)

三、速读文本,走近作者

师:一条小狗的命运始终牵动着作者的心,多年后,每当想起包弟他都心生歉意。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何能历经劫波之后勇敢地剖析心灵,倾吐心声呢?结合第10段,请同学们速读11-13段,读一读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下面的句式进行归纳:他是一个 的人。

生12:他是一个善良的人。

生13:他是一个敢于说真话的人。

生14:他是一个勇于剖析自己内心的人。

生15:他是一个有悲悯心的人。

生16:他是一个真诚的人。

师:巴金先生从一个个汉字中慢慢站起,从一个个语段中向我们缓缓走来,他的形象丰满而伟大。他是现代中国为数不多的文学大师、思想家,他以丰硕的文学成果以及一生坦荡无瑕的高贵品质,向世人证明了爱心的价值、真诚的力量,这位“20世纪中国的良心” ,用实际行动给我们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2003年巴金先生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下面我们齐读给他的颁奖词……

——《语文教学通讯》2016年第7/8期

案例二:

一、导入新课,温故知新,了解背景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在学习新课文之前,先来温故。请大家翻到课本的35页,一起朗读我们在初中学习过的课文《日》。

(生朗读)

师:《日》这篇散文写于1941年,正值中华民族遭受日寇侵略的时期。作家巴金以笔为枪与人民一起抗争。四十年后,20世纪80年代初,当我们的民族刚从文革的十年浩劫中走出来的时候,巴金已是年逾八旬的老人。他以笔为刀解剖自己唤醒民众,写下了著名的散文集《随想录》。在《随想录》的序言中,他这样写道:“我的心燃烧了几十年,即使有一天它同骨头一样化为灰烬,灰飞中的火星也不会给倾盆大雨浇灭,这热灰将同泥土搀和在一起,让前进的脚带到我不曾到过的地方。”

《随想录》的发表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其中的一篇。

(板书:小狗包弟)

——《语文教学通讯》2016年第7/8期

案例一中,教师引导学生先研读了文本,感知了形象,体味了情感。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文本中的具体内容而归纳提炼有关作者的多方面信息,最后教师适量补充与文本阅读具有紧密关联的拓展性信息。这样的教学安排,以学情为基础,以文本以着力点,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既能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又能够激发学生对作者的敬仰之情。这样的“走近作者”,与“三度语文”主张的“走进作者”异曲同工,都是采用了“与作者对话”的活动方式,也都是在对话中汲取了精神养分,加深了文本理解。

案例二的设计便存在较多问题。旧课的复习,与新课的教学之间,除了同属一个作者,再无其他价值。更重要的是,有关巴金、《随想录》创作背景以及序言文字的引用,仅只为了吊起学生的阅读胃口,并未和文本阅读建立必然关联。如此,该环节的所有内容便都显得多余。幸好这位老师在此处没有介绍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等代表作。要是那样的话,就更莫名其妙了。

2. 应该如何介绍

理性的作者情况介绍和写作背景介绍,必然服务于文本的解读需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情感浸染需要。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将相关简介纳入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使其成为深入理解文本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下面这则教学片断,就较好地运用了作者简介的内容,帮助学生深化了文本意义的理解:

师:咱们用了一节半课的时间,赏析了作品的语言。下面总结一下,看看这篇短小的散文,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同座位研究研究,用规范的语言概括。

(内容略)

师:两个人的概括角度有些差别,不过,都捕捉住了“细腻”这个征兆。我们知道,一切景语,都是情语,下面,一起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看看作者为什么要写作这样的文字。

PPT展示:

德富芦花,1868年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其母笃信基督教。少年时受自由民权运动熏陶。1885年皈依基督教。成年后,大量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接受了托尔斯泰的和平思想和歌德的浪漫主义诗歌。主张尊重自然,崇尚人类和平,宣扬人道主义。

德富芦花生活的时代,正是日本明治维新后经济飞速发展,国力日趋强盛的年代。大变革带来的,是人的灵魂的功利化和世俗化。尤其是甲午战争爆发后,国家主义思想蔓延,战争的狂热,改变着相当一部分人的人生价值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德富芦花重拾起日本文学一向就存在着的对大自然的热烈歌颂的传统,将自己关注点,投入到比人永久得多的大自然中,试图在对自然的讴歌与赞美中,获取内心的平衡与充实。

师:了解了作者的相关知识后,再品味文章的主题,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27:我觉得,从作品中的景物和情感看,作者似乎很矛盾很痛苦。

师:怎么说?

生27:作者似乎努力想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但好像又有什么因素,总让他无法静下来。

生28:我觉得,作者可能是想借助自己的文章,让所有的人,都跟自己一样尊重自然,崇尚和平,但他又做不到,所以,很郁闷。

师:你这观点很新颖呀。作者写出文章,当然想别人理解和接受。别人不买账,就郁闷,所以,文章就有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了,是不是?

生28:我认为是。

师:嗯,我也认为是。

生笑。

师:我总觉得这篇文章中,存在着许多我们还没有读明白的东西。这些东西,可能在各种教学参考书中,都还没有写到。时间关系,不做过细研究了。有兴趣的同学,将来进入大学后,再进一步探究,或许,就是一篇毕业论文噢。

——节选自《晚秋初冬》课堂实录,《追寻语文的“三度”》113-114页,教育科学出版社“新时代语文名师•立场书系”。

从教学环节的安排而言,该片断置于文本内容的反复阅读之后,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知其所以然”。从内容设计而言,PPT展示的信息,不是为了提供死记硬背的静态信息,而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究作品的主题意义。从课堂活动结果而言,随后两位学生的发言,也印证了此处介绍的思维开启价值。

由此片段可见,要想让作者介绍与写作背景介绍在阅读教学中最大限度发挥作用,除了要精选介绍的内容之外,还要把握好呈现的时机,要让这些介绍切实发挥开启学习思维的作用。如果教师想要告知学生的内容,与学生的学习需要缺乏关联,则那些内容无论多生动多丰富,对该文本的学习都是无效信息。

3. 在对话中体察灵魂的高贵

当我们以“走进作者”的姿态探究文本的创作背景、创作动机时,作者便“活起来”。“活起来”的作者,便可以同学生进行对话,可以利用具体的文字,向学生倾诉自己的价值诉求与喜怒哀乐。如此,学生们才能从前贤的文字中接受情感的熏陶,感受伟大灵魂的精神开启。

如何利用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和文章的写作背景呢?下面这个片段,可作示范:

师:我在备课时,有几个小困惑。罗素这么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渴望了解人的心灵很好理解,他为什么还希望知道星星为什么闪闪发光呢?你说说看,星星为什么闪闪发光呢?

(此处教师和学生间有多次互动,限于篇幅,略去。)

师:那也就是说,这个段落的三个句子,体现的就是罗素试图了解人类、自然和社会这三方面知识的努力。其中,“星星为什么闪光”和“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都仅仅是一种修辞——借代。以部分代整体。

PPT介绍毕达哥拉斯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略)

小狗包弟ppt_小狗包弟独特板书设计 第2张

师:对人类自身、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永无止歇地追求,构成了罗素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份工作。这份工作,耗用了他一生中的绝大多数时光。但罗素却说,这方面我获得了一些成就,然而并不多。罗素的成就真的并不多吗?我们共同欣赏一下。

PPT展示罗素的相关简介。(略)

师:罗素的这么多头衔,分一个给你,你就满足了吧?

众生笑。

师:一个人,在这么多的学术领域内建立起不朽的业绩,却说自己只是“获得了一些成就,然而并不多”,这种精神,实在值得我们铭记心田。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我们最谦卑的时候,才最接近伟大。一个伟大的灵魂,必定有他伟大而宽阔的胸怀,所以,当罗素面对自己已经取得的如此成就时,他的谦逊,正是一种人格魅力的最好写照。罗素这种谦逊的品质,既值得我们学习,也值得我们思考。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人的认知就如一个圆,拥有的知识半径越大,接触到的未知世界也就越丰富。从这一点来说,罗素说他的科学研究只获得一些成就,又可以算是一种客观。

……

师:第四段中,有个重要的词语:嘲讽。“所有的苦难,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我们知道,每一个思想者,在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其追求的本质,就是人类应有的生存方式。人类应该依照一种理想的方式生存,但却总难做到。正因为做不到,所以需要努力。这种努力,往往需要付出非常惨痛的代价。罗素为了实现自己的大爱情怀,为了追求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他一辈子不断挣扎不断呐喊,曾经先后两次坐牢,但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总是用一种悲悯的目光凝视着人类,反对战争,反对独裁,追求世界和平。即使到了晚年,还和爱因斯坦一起,成立了一个禁核运动组织,四处奔走呼号。他还创立和平基金会。直到他98岁高龄的逝世的当天,他还为中东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忧心忡忡。也就是说,罗素始终是一个心中装着大爱情怀的人,这种大爱,构成了他生命的全部价值。

——节选自《我为什么而活着》课堂实录,《追寻语文的“三度”》255-257页,教育科学出版社“新时代语文名师•立场书系”。

该片断中教师陈述的相关内容,建立在与学生对话、与文本对话基础之上。其目的在于将资料上的静态化信息,转化为能够唤起学生情感共鸣的精神养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前提,是学生已经产生了对作者、对文本的强烈探究欲望。因为学生仅是借助课文注释中的信息,已对罗素这一伟大人物有了敬仰之情,结合了课堂活动中对文字的咀嚼,便更增强了此种情感。有了这样的情感支撑,教师的归纳提炼便有了着力点,学生便能够在心灵深处接纳罗素,并乐意于像罗素一样追求情感的丰盈、知识的丰厚和道德品质的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