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是哪个皇帝(弘历的儿子)

觉罗弘历,一生顺顺利利,无病无痛无灾,掌握权柄六十四年,从未假手于人。知道吗?这种影视上插科打诨,经常被戏弄的乾隆(张铁林、张国立)在历史上真正不存在的。这个风流天子,身上散发的肃杀之气非常重,连皇子、嫔妃、大臣看到他都不敢挤眉弄眼,大气不敢喘一声。

弘历是哪个皇帝(弘历的儿子) 第1张


这样的乾隆,怎么可能是六下江南,嘻嘻哈哈到处留情的逗哏天子呢?

乾隆即位以来,他的扒皮老爹雍正留下的那点国库钱,六千万两银子,连军费都不够花。

康熙宽仁,雍正严苛,而乾隆却把宽仁和严苛两者尽情发挥到了极限,一切都是为了政治、政治还是政治!乾隆最喜欢就是打仗,这点和汉武帝有点相似,但汉武帝是恨不得一管子吸干天下的骨髓,吸上来的能量源源不断地用在南征北战上。而乾隆却注意民生,也尽量在压榨各阶层的时候,多多照顾农民一点儿,毕竟农民吃饱了,没受到什么压迫,有利于清朝稳定的统治。

他在位60年,在军事上花的费用居然达到了惊人的1.5亿两的白银,还没算在赈灾所花去的费用,还有他自己下江南所花的费用,也不可小觑。

弘历是哪个皇帝(弘历的儿子) 第2张


乾隆脑子非常好,在年轻的时候,批阅奏章至深夜那是家常便饭,和雍正一样,喜欢在每个奏折上,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绝不漏过任何只言片语。乾隆经常就可以发现手下的臣子别有用心,蒙混过关,都被乾隆锐利的目光发觉,轻则痛骂,重则革职下狱发配都有。在军事上,以前那个时代又没有高德地图,也没有网络,地形位置都需要快马加鞭的信差昼夜不停,狂奔百余里甚至上千里才传达到乾隆的案前,再由乾隆亲自研究西域地形,历史宗教之类的问题,再传达给将军。乾隆深知来回传达信息,只会误事。极有韬略的乾隆不会这么蠢做一个微操低手,他全权交给前方阵地的将军根据事宜的变化,自行决断,若打好了有赏,打败了,那就监狱、革职、赐自百思特网尽斩首任选一条。

乾隆热衷于开拓疆土,他对外的百思特网贸易量居然在乾隆十年(1745年)时达到了顶峰的36571777两。大清占地扩边达到了1453万平方公里。

说到花钱,乾隆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包括他最敬重的爷爷康熙。

国库有钱了,自然心不虚胆儿肥了。乾隆是大手大脚享受惯了的人了,看看他几个大手笔吧。扩建圆明园、六下江南,至少支出了四千五百万两白银。仅修北京的藏传佛寺就花了将近一千一百万两,还有承德避暑山庄的大笔开支。热衷于建筑的他,舒适的环境,只会让他更加有干劲地面对每天堆积如山的奏折、纷繁复杂的国事决策。

乾隆也是超级大慈善家,尽管他是皇帝。坐拥天下却比任意一位皇帝更懂得社稷为重君为轻的道理。别看这些素未谋面的蝼蚁百姓多么卑微低下,但是凝聚起来,那就是星火燎原!乾隆最爱好的事情就是赈灾,越是灾情严重的地方,他就越兴奋,动不动就朱批给他手下的大臣说,宁可多报具体赈灾数字,也不能少报,反正有的是钱,只要给灾民有吃有喝有安顿就好。仅治水,赈灾这两项又砸了两亿五千万两白银。

大把的银子花出去了,国库需要新血补充,但乾隆几乎不考虑钱有朝一日用完了,会有窘迫的境地。他不但疯狂输出,而且还爽快阔气地对天下说,如果有灾情的地方,或者拖欠前朝(雍正朝)的银两,实在还不出的话,那就免了吧,老子就不要了。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少收了将近两亿五千万两白银的赋税。

他白白不要这么多钱,因为他深谙四个字“藏富于民”。如果说乾隆是傻子,或者彻底的败家子,要么是蠢要么是坏。在赈灾和兴修水利与免赋税上,他远远比老子阔气豪爽千万倍了。

他干完了这些,在乾隆六十年退位时还有六千多万两的存银。

弘历是哪个皇帝(弘历的儿子) 第3张


雍正十三年之间,江南赈项,凡用一百四十三万,已不为不多。而乾隆元年至十八年用至两千四百八十余万。——乾隆二十一年户部统计

乾隆在位期间仅仅为了赈灾就砸了将近两亿两白银,在民生方面比雍正更舍得花钱,毕竟他爹为了省钱连河堤都能修塌。

并且他对这种事说得很清楚:

水旱之灾,虽尧汤不能免。

灾害是自然规律,你们只管放心地往上报,我有钱!

但如果你们“见各省陈报收成分数,或有只据一方丰收数目为定。雨水过多之处,以高阜所收为准;亢旱时有之年,以低下所获为准。并不分析某处丰收,某处欠获。 其意只图粉饰。"

那就是“获罪于民,获罪于君,获罪于天。”,若是把环境好粮食丰收当成自己的功劳,那便是“贪天之功为己有”。

有些人只看最终结果,说乾隆用60年才攒了3000多万两百思特网,完全无视乾隆时期战争,赈灾,水利方面的巨额花费,这对他是不公平的。

要说乾隆是最低估的清朝第一帝王,谁赞成谁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