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通讯员 翁乐 记者 章翌

游山西村ppt_游山西村ppt一等奖 第1张

一名诗人的一生中,什么时期作品产量最多?昨天,这个问题被杭州茅以升实验学校的学生张乐晗破解了:大多数诗人词人,只有在饱经生活磨砺后,才能在文学上达到高峰。

就在茅以升实验学校昨天举办的“赏中华诗词 寻文化基因——小讲师微讲堂”活动里,张乐晗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做成了PPT,她列举了几个例子:王之涣遭人诬陷后写出《登鹳雀楼》;陆游和刘禹锡仕途不畅,写出了《游山西村》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杜甫生活贫困中,便有了《登高》;龚自珍正好是辞官南归途中,写下《己亥杂诗》……

游山西村ppt_游山西村ppt一等奖 第2张

学校的活动,前期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重温经典诗词,然后互相分享感悟。每个学生的准备过程就像是在研究一个课题,六(1)班的顾昱恒就以“提到古诗词中的儿童,你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诗句是什么?”这一主题,梳理了有关儿童的诗句。

该校校长鲁聪说:“读一首诗,如品一个人、一个时代,微讲堂是学校进行‘语文+’的新尝试,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整理表达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由空白到丰满、历史由苍白到生动、见识由片面到别开生面,用经历搭建桥梁,消除时代隔阂、滋养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