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PPT】古人衣食住行方面

在宋代,从穿戴上,可辨认出士、农、工、商从事行业的特点 宋代对士、农、工、商服饰,限制是极为严格。 宋代的杂剧 宋代的杂剧是由滑稽表演、歌舞和杂戏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戏曲。北宋时盛行于东京,南宋时临安也很流行。演出时一般由四个角色组成,有的增添一人。北宋的杂剧分为“艳段”和“正杂剧”两个部分。“艳段”是在正剧上演前表演的一段日常生活中的熟事。“正杂剧”又分为两段,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是杂剧的主体。到了南宋,杂剧变为三个部分,即“艳段”“正杂剧”“杂扮”。“杂扮”是由民间的滑稽戏演变而来的,作为杂剧之后的散段,又称“杂班”或“拔扣”。后来,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元杂剧,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宋元南戏。 宋代的除夕 宋代的农历除夕夜,据《梦粱录》的记载,人们要“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门神和钉桃符,主要是为了驱邪避灾,祈求新年好运。门神原先用的是古代传说中能打鬼驱邪的钟馗,北宋末年则以唐代名将秦琼、尉迟敬德代之。人们还贴年画,以增添喜庆气氛。由于印刷技术的进步,当时出现了木版年画,便于人们购买张贴。宋人还有除夕夜守岁的习俗。《东京梦华录》载:“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袁文的《瓮闲评》评论说:“守岁之事,虽近儿戏,然而父子团圆把酒,笑歌相与,竟夕不眠,正人家所乐为也。” 宋代的踢球 踢球古称“蹴鞠”,是一种古代的足球运动,始于战国时期。原先踢的是一种实心皮球,唐代发展成了气球。唐徐坚《初学记》云:“古用毛纤结为之。今用皮,以胎为里,嘘气闭而蹴之。”唐代的足球不仅有外皮,里面还用动物的尿泡当球胆,吹满了气,把气口封上,就可以踢。唐代的球门也由汉代的“鞠域”“鞠室”,发展为挂网的球门,即在球场两端各插两根柱子,在柱子之间拉一张网。比赛的规则,由汉代的每队12人改为每队6人,双方都设一个守门人。所以,唐代的足球比赛已同现代更接近了。 宋代的妇女服饰 这幅图选自河北井陉宋墓壁画《捣练图》(摹本)中的一部分。这三位妇女上穿对襟窄袖袄,下身穿多褶白纱裙。她们正在用熨斗将刚刚织成的纱熨平。整个画面,反映了宋代妇女的装束和她们劳动的场面。 宋墓壁画“宴饮图” 这是1951年发掘的河南禹县白沙镇一号宋墓前室西壁壁画。画高约九十厘米,宽约一百三十五厘米。画面采用了砖雕与绘画相结合的方法,男女坐像、桌椅、卷帘等凸出壁画5~10厘米。在卷帘、悬幔之下,居中摆着一方桌,桌上放着酒壶、酒杯。桌两侧的靠背椅上,坐着一对中年男女。男子居右,头戴蓝帽,身穿圆领长袍;女子居左,头梳高髻,上穿绛红袄,下穿白裙,二人袖手对坐。人物身后绘有水波纹屏风,屏风前站立三位女侍和一位男童,他们手捧唾壶、盒子、果盘,侍候主人。这幅壁画对面,还有一幅女伎乐图,画面上共有11人,中间一人女扮男装,扬臂起舞,其他人手持各种乐器,分左右而立,为舞者伴奏。两幅画联系起来看,对坐的这对男女应是该墓主人。他们神情肃穆,欣赏着对面的女伎乐。这是宋墓壁画中比较流行的题材,墓中结构复杂的砖雕梁架斗拱,加上墓主人饮酒品茶的日常生活,使幽暗的墓室转化为一个充满温情的家庭。此画真实地反映了宋代服饰和家具的特点,也表现了当时富裕阶层人们生活享乐的情景。 答案补充相国寺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始建于北齐,当时叫“建国寺”,后毁于兵火。唐睿宗时,重修建国寺,并改名为“大相国寺”。明朝末年,黄河泛滥,开封被淹,相国寺全部建筑被淹毁,清朝时又重新修建。相国寺面积约545亩,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建筑。大雄宝殿是相国寺正殿,原名叫“圣容殿”,殿高14.6米,中开五门,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殿内藻井飞龙,周围及月台筑有白石围栏。宋朝时,由于相国寺位置适中,因而成了一个繁华的民间交易和游乐场所。据宋《燕翼贻谋录》记载:“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可见当时相国寺周围的交易市场非常繁荣,尤其是节日,丰富多彩的灯展使相国寺内彻夜灯火辉煌,观灯者通宵达旦。图为重建后的相国寺的牌楼。答案补充宋代庖厨 《宋代庖厨》图反映了当时食品加工的场面,出自1958年河南偃师酒流沟宋墓出土的画像砖。图左为温酒厨娘,头戴高冠,身穿小袖对襟、旋袄,站在方型火炉旁,火炉上有一酒壶,厨娘正在拨火温酒。中间一人为烹饪厨娘,她上穿交领窄袖袄,下穿长裙,裙外还系有围腰,双手腕上戴钏镯,她一边挽袖一边正准备收拾桌上的鱼。方桌旁还有洗鱼的盆和煮鱼的炉火、锅等。图右几位妇女正在忙着倒水、做菜。整个画面,反映了宋代的烹饪技艺和饮食习俗。 百子嬉春图(部分) 这是南宋画家苏汉臣绘的《百子嬉春图》中的“狮子舞”。画面描绘一个小孩左手拿着绳索,右手牵着一头金镀眼睛、银贴齿的狮子。张嘴摆尾的狮子,由两个披着狮皮的小孩扮成。旁边三个孩子正在观看戏耍,组成一幅童子戏狮的舞蹈场面。“狮子舞”是人们熟识喜爱的传统民间舞蹈,有关狮子舞的最早记载见于三国魏人孟康的《汉书礼乐志》注,注中说:“象人”“若今戏鱼虾狮子者也。”所见最早的狮子舞形象是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两人扮成的狮子。

许嘉璐先生的《中国古代衣食住行》第一编 服装和佩饰(一)头衣1.冠2.冠的形制和部件3.冕、弁4.胄5.头衣的质料6.平民百姓的头衣7.妇女的头饰(二)体衣1.衣与裳2.寒衣3.上衣的形制和部件4.胫衣5.制衣的质料(三)足衣1.鞋2.袜附:寝衣(四)佩饰1.玉2.其他第二编 饮食和器皿(一)主食(二)肉食(三)烹调(四)酒(五)食器和饮食习惯第三编 宫室和起居(一)宫室1.穴居与版筑2.城市布局3.庭院4.堂室5.其他建筑6.室内(二)陈设和起居1.室内陈设2.起居习惯(三)观阙园林第四编 车马与交通(一)车与马(二)车的部件和马饰1.车的部件2.车的附件3.马饰(三)乘车的礼俗1.立乘与驭马2.乘车位次3.超乘(四)车的种类1.牛车、羊车2.栈车、辎车、安车、温车、传车、辇(五)兵车(六)步行(七)道路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你说的范围实在太大,1200字不够,先给出部分文章,剩余的部分君可以去360图书馆查看。许嘉璐,1937年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淮安。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先后担任系主任、副校长等职。1986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曾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语言学组组长、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主席。  主要从事古代汉语、训诂学、音韵学、《说文》学、古代文化学、应用语言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目录   写在前面  再读《中国古代衣食住行》记  “大家小书”序言   第一编 服装和佩饰…………………………………(1)   一、头衣………………………………………………(1)   1.冠………………………………………………(1)   2.冠的形制和部件………………………………(5)   3.冕、弁…………………………………………(6)   4.胄………………………………………………(7)   5.头衣的质料……………………………………(9)   6.平民百姓的头衣………………………………(11)   7.妇女的头饰……………………………………(16)   二、体衣………………………………………………(18)   1.衣与裳…………………………………………(18)   2.寒衣……………………………………………(24)   3.上衣的形制和部件……………………………(30)   4.胫衣……………………………………………(36)   5.制衣的质料……………………………………(41)   三、足衣………………………………………………(48)   1.鞋………………………………………………(48)   2.袜………………………………………………(55)    附:寝衣…………………………………………(56)   四、佩饰………………………………………………(57)   1.玉………………………………………………(57)   2.其他……………………………………………(60)   第二编 饮食和器皿…………………………………(65)   一、主食………………………………………………(65)  二、肉食………………………………………………(73)  三、烹调………………………………………………(80)  四、酒…………………………………………………(91)  五、食器和饮食习惯…………………………………(99)   第三编 宫室和起居…………………………………(113)   一、宫室………………………………………………(114)   1.穴居与版筑……………………………………(114)   2.城市布局………………………………………(117)   3.庭院……………………………………………(123)   4.堂室……………………………………………(128)   5.其他建筑………………………………………(134)   6.室内……………………………………………(137)   二、陈设和起居………………………………………(139)   1.室内陈设………………………………………(139)   2.起居习惯………………………………………(145)   三、观阙园林…………………………………………(152)   第四编 车马与交通…………………………………(159)   一、车与马……………………………………………(160)   二、车的部件和马饰…………………………………(165)   1.车的部件………………………………………(165)   2.车的附件………………………………………(170)   3.马饰……………………………………………(172)   三、乘车的礼俗………………………………………(173)   1.立乘与驭马……………………………………(173)   2.乘车位次………………………………………(177)   3.超乘……………………………………………(179)   四、车的种类…………………………………………(180)   1.牛车、羊车……………………………………(180)   2.栈车、辎车、安车、温车、传车、辇………(182)   五、兵车………………………………………………(186)   六、步行………………………………………………(189)   七、道路………………………………………………(195)  写在前面   这并不是一本对古代典章制度进行考证的著作;虽然其中时而也有些异于成说的一得之见,但主要的还是从古代诗文中把常见的事实加以概括,并力求通俗地介绍给读者。  在长期从事古代汉语和训诂学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学生阅读古书的障碍并不完全是由于古今语言的隔膜。有时,古书中的句法、词儿都懂得了,但对原文的理解却还隔着一层。其所以如此,原因之一就是现在的青年对古人生活的情况缺乏了解。语言方面的生疏,还可以凭借着多读和查工具书帮助克服,而关于典章制度,则几乎没有专为今人而写的书可资参考。典章制度的范围很广,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举凡职官、朝仪、婚嫁、丧葬、学校、科举等等,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都包括在其中。哪些是一般的读者(例如从事与古代文化有关的工作的同志、语文教师、喜欢读点古代诗文的人们)所常见、所急需,同时也容易理解的呢?我觉得是服饰、饮食、宫室和车马等方面。  编写时考虑到读者水平不一,在有的地方征引了一些前人的说法,而对所引诗文又随时略加注释。前者是为具有一定阅读古书能力的人着想:借此扩大点儿知识面,理解得深些;后者则系针对接触古书机会较少的人而设。一人难调百人口。我想,这样做或许能适应更多的读者的需要吧。 追问 我不用这么麻烦,只要一篇作文形式就好了,1200字,可以是写故事的(一定要在古代的),可以就是叙述的。 追答 同志去360图书馆查一查吧,我现在很忙,只能帮到这里了。

求【PPT】古人衣食住行方面 第1张

解释一、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衣”排在第一位。因为人穿衣不仅仅是为了“蔽寒暑”、防虫防风雨、遮体避羞等,还具有装饰身体、美化生活,显示人的身份地位、民族信仰等作用。因此我国古代服饰成为了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为什么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生活条件很一般,但其民族服饰之精美,令人惊叹。“衣”能排在“衣食住行”之首,就是我国冬季十分严寒,许多贫困古人多为缺衣御寒所苦。“衣”之影响深入到了中国文化和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解释二:古文里有很多名词做动词用,比如此处的“衣”就是指“穿衣服”,“食”就是指“吃饭”;“住”和“行”则还是动词做动词用;按语法应该是名词在前,动次在后才通顺,还有一点就是如果把“食”放在前,“衣”就成了被吃的对象,这显然是古人很忌讳的。所以就把"衣"排在了前面。

求【PPT】古人衣食住行方面 第2张

没有衣服穿,就连门也出不了,没法肝火,食物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