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体验课 ppt课件

不知不觉中,在妈妈因操心而变老的过程中,昔日乖巧听话的小宝贝却变成了让人日渐吃不消的“小皮球”:TA和妈妈顶嘴; TA 不守约定;TA冲着姥姥大喊大叫;TA总是唧唧歪歪;TA不喜欢按时睡觉;TA一点儿小事就求助于父母......父母的困惑接踵而至:-到底该严格管教还是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吃饭、睡觉、写作业怎么就毫无预兆的演变成如此的困难局面?-不停的“鼓励”,为什么孩子却变得越来越不坚持、越容易放-为什么孩子越来越不自信,遇到一点儿小挫折就哭闹不休?-是什么原因使得孩子真应了老话儿讲的“在家一条龙、出门一条虫”?-也看了不少育儿的书,为什么到自己家孩子身上就不那么管用?家长在日常对孩子的教育中普遍会发生以下情形:1- 贿赂 74%: “你要是乖乖把药喝了,妈妈就给你个棒棒糖。”2- 恐吓 81%: “你要是再不回家,大灰狼就出来把你叼走了。”3- 惩罚 65%: “你要是不好好吃饭,就不让你看《熊出没》了。”4- 喊叫 86%: “你听不听话啊?!这孩子怎么这样啊!”5- 推搡 43%: “你走不走你?! 快走!”有没有方法可以代替对孩子的恐吓、贿赂、喊叫和推搡父母都期望孩子具备自信、坚韧、有责任感、积极等好品格,可这些好品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教”出来的,是孩子通过父母营造的家庭环境“体验”和“感受”出来的。世界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父母也都甘愿为孩子付出;而孩子的教育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作,也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父母”这样一个最需要专业培训的职业却大都“无证上岗”,因此出现上述孩子教育的挑战是必然的结果。父母需要科学的支持,需要专业的学习正面管教系统课程正是为解决家长对孩子管教的各种挑战而设。真实事件的角色演绎,感同身受的亲身体验,带领父母走进神奇的孩子行为和心理的探索:模拟家庭会议,神秘的冷静空间“袋鼠花园”,里面隐藏着几多孩童的秘密;与父母角色互换,全面体验正面管教带给父母的心灵震撼。

参加慧育家正面管教体验式课堂可以帮助家长从体验中领悟如何进入孩子的世界,家长也会学到很多解决孩子问题的具体方法。

慧育家正面管教体验式的课堂对家长来说有很大的好处,我上个月去参加了一次课堂教学,我觉得我更能理解我孩子的想法,会成为一个更好的妈妈的。

正面管教体验课 ppt课件 第1张

正面管教是把正确的做法和道理告知孩子,不列举反面案例。

慧育家正面管教主要是通过体验式授课,通过让学员在课上通过亲自体验区感受到课程知识的真谛,从实践中去悟透正面管教真正的涵义。

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孩子当时的内心感受,去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那个孩子理解父母的内心世界,互换角色,去认识自己的不足改进。慧育家正面管教主要就是通过体验式授课的。

正面管教是把正确的做法和道理告知孩子,不列举反面案例。

帮助家长/教师应对教育孩子面临的各种挑战;帮助家庭/学校有效改善亲子/夫妻/师生关系;帮助建立正向和谐的企业文化,帮助企业员工从工作中获得幸福感和价值感。

正面管教体验课 ppt课件 第2张

正面管教提倡的事温和而坚定的管教方式,是教父母以正面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教会家长不使用侮辱,打骂,以及不尊重孩子的方式,并告诉你这些方式的实际影响。学习正面管教,可以让父母更了解孩子,更会处理孩子和自己的情绪。至于达到什么效果,这个因人而异。学习科学育儿,不做无知父母,这才是重要的。

经常听朋友们说起你说的这个课程,我姐姐就是在加大正面管教学习的,效果特棒,他们主要是1、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2、如何理解孩子的不良行为,如何应对。 3、如何消除大人和孩子的权力之争。 4、如何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如何教会孩子情绪管理。 5、如何赢得孩子和家长的合作。 6、各种性格何培养出自律、有责任感、合作、善于解决问题的孩子 。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首先我想说,在中国,单从这个“负面”的归类就能看出,人们对负面情绪的接受度相对较低。其实情绪是非常正常非常自然的人类体验和感受,无论什么情绪,都有其存在的正面意义。不恰当的处理方式,才会造成伤害。比如,愤怒,作为情绪本身是感受到被冒犯或被伤害的信号,也是提醒自己需要自我保护和反抗的信号;而过度的愤怒、不恰当的愤怒表达方式却会对人际关系或自身形象造成伤害;一味地压抑和控制又有可能憋成心理问题,或者积累太久之后出现无法控制的大爆发。我很欣赏题主的问题中用的“疏导”这个词,确实对负面情绪进行疏导比直接控制或者压抑更合适和有效。想要教孩子疏导自己的负面情绪,首先家长要对情绪也要有正确的认识。以下的方法,如果家长能做到,其实不止对孩子有帮助,对家长本身也会有很大的帮助。第一步: 教孩子认识情绪情绪是自然的体验和感受,但人并不是天然就能分辨自己的所有情绪的。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要处理小朋友突发的情绪。我的经验是,绝大部分小朋友在有负面情绪的时候,都说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感受。他们往往翻来覆去只会说“不开心、难受、不高兴”,仿佛在他们的世界里,情绪只有两种,一种是开心、高兴,另一种是相反。这说明平时没有人教过他们如何分辨自己的情绪。教孩子认识情绪有两个方向:拓宽广度。在平时生活中,家长可以留意身边关于情绪的素材,有意识地丰富孩子关于情绪的词语,无论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做法可以很多,比如:教孩子认字时加入一些情绪词汇。在讲故事时,细致地、精确地描述故事中人物的情绪,而不是用笼统的“开心、高兴、难过”之类的词带过。和孩子聊天时,可以尝试换不同的词去描述自己的以及孩子的情绪。比如“我们一家人这么融洽,爸爸觉得很幸福。”“你特地留了我爱吃的口味给我,妈妈觉得好贴心好感动。”“今天路上特别堵,弄得我很烦躁。”等等2. 加强深度。平时有机会可以帮助孩子加强对某一类情绪的理解。比如:买一些针对某类情绪的绘本给孩子。比如市面上很多关于“恐惧”情绪的绘本,可以帮助孩子明白一些恐惧情绪的来源,也能提供一些应对方法。遇到强度比较大,或者持续时间比较久,或者比较复杂的情绪时,可以引导孩子深入地去探讨和理解。比如孩子跟朋友闹别扭,可能其中会掺杂着生气、受伤、焦虑、嫉妒等等情绪。这时家长可以跟孩子谈谈,孩子可能只能描述事件,而家长可以用猜测的方式去帮孩子厘清里面复杂的情绪感受。第二步: 接纳孩子的情绪注意这里说的是接纳情绪,要把情绪和行为分开来看待。情绪是人对外界情境的本能反应,就像被打了身体就会痛,睡好了身体就舒坦一样。也许我们不欣赏甚至不赞成孩子一些过激的情绪表达方式,但是情绪本身是没有对错的。家长接纳孩子的情绪,就等于承认他们对外界情境的反应是正常的。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去进一步帮助孩子处理情绪,以及行为。举个例子,当孩子要离开游乐场时,大哭大闹着不肯走。此时孩子的情绪可能是舍不得、伤心,行为是大哭和不肯走。我来假设一个母子的对话:母:抱着孩子,轻声安抚道:“你是不是很舍不得,好想再多玩一会?”子:大哭,点头道:“呜呜呜呜我不想走。”母:“我明白,刚才你在这里玩得很开心,你很喜欢这里,现在要走了,你觉得伤心了,对吗?”子:仍在哭:“嗯,我喜欢这里。”母:“妈妈知道,妈妈刚才也玩得很开心,现在要走了我也有点舍不得。但是时间到了,我们得走了。这样吧,我们去跟你最喜欢的旋转木马道个别,告诉它你很舍不得它,以后有机会再来找它玩,好吗?”子:点头。母子一起去道别,然后离开。这个例子里,其实孩子舍不得离开的情绪很正常,但是当众大哭大闹往往会让家长难堪。如果家长强行拖走孩子,那么孩子会感觉到自己的情绪不被接纳,也失去了一个学习处理情绪的机会。这里的妈妈并没有指责孩子不懂事或者不遵守诺言,而是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情绪,还提出一个告别仪式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不舍。当孩子出现情绪的时候,如果家长总能接纳他们的情绪,孩子会接收到一个信息:“情绪是正常的东西,可以坦然地面对它。”他们会从家长那里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今后遇到情绪时,就会积极地去应对。反之,如果孩子的情绪总是不被接纳,那么孩子就自然学会压抑自己的情绪,也学不会如何正确地处理情绪。第三步: 教孩子表达情绪 我见过很多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通常只会哭闹、喊叫。就像说话一样,表达情绪也是需要学的。其实在第二步里举的例子已经示范了一种教孩子正确表达情绪的方法。当孩子积累了足够的情绪知识,也接纳了自己的情绪,在学表达和处理的时候就会容易和自然得多。常规言语表达我常常会教人用"I statement"来表达情绪,特别是想要抱怨的时候最适合。正确的句式是:当什么什么事发生/你做了什么什么事,我感到******(情绪或感受)。有必要的话,最后上一句:我希望你可以怎样怎样。这需要父母先做到,然后再指导孩子这样做。例如,孩子平时放学都是6点前回到家,今天在外面玩疯了,7点才回到家。爸爸说:“你比平时晚了一个小时回家,我完全不知道这一个小时你到哪里去了,非常担心。现在看到你平安回来,我放下了心,但是想到你是玩到这么晚才回来,又开始有点生气。我希望你以后玩也要有个限度,如果要晚回家,应该提前跟家里人说一声。”2.其他表达言语表达是针对语言、思维发展已经比较完善的大孩子以及成人的,但对于较小的孩子,情绪表达可以有很多非语言的方式。比如画画、用玩偶摆故事、用游戏来发泄等等。小朋友很多时候说不出自己的感受,但是他们可以通过游戏来宣泄他们的情绪。我以前在小学工作时,经常有老师把课堂上情绪失控的学生带到社工室。这些孩子,要么哭,要么气鼓鼓,通常是说不出一句整话的。这时我一般会给画笔和纸给孩子,让TA随便画。画完了,通常情绪也平静多了,如果TA愿意,可以和我说说画中的故事或者感受。对于孩子来说,他们需要和一些对他们有强烈冲击的人和事有一个心理上的隔离,即使是说,说一个“他人”的故事也比说自己的故事要容易得多。画画或者用玩偶摆故事的优势就在于,孩子可以用第三人称的方式讲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以及感受。这样他们可以不必承受可能有的对他们的批评。第四步:教孩子管理情绪管理情绪是更高级但也更难的方式。为什么把它放在最后一步呢?在接纳情绪的基础上,人对自己情绪的察觉力越高,越容易管理自己的情绪。如果当情绪来的时候,人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谈何应对?以我个人的经验,需要教情绪管理的孩子,大多是情绪问题累积太多,每次都到爆发边缘必须用极端办法控制的。比如“红绿灯情绪控制法”、转移注意力、肌肉放松等等方法,都是补救性的方法。如果发现孩子常常情绪失控,那么可以先教孩子这类迅速奏效的方法,给孩子装上“刹车”以免酿成"车祸"。但是回到这个问题的根源,孩子为什么在应对某一类情绪上有困难?家长最好从第一步开始,针对这一类情绪,教会孩子认识、接纳以及表达。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