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社会每个社会岗位都有一本书叫做:《岗位工作描述书》国法庄严国法尊严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培训我们HR似乎人人都耳熟能详,其实,培训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何况这家公司的培训部门已经能够独立成一个部门时,应该这个培训部承担了很多的职能和工作要求。所以从楼主的表述我想到,如果只是以工作闲忙等浅层次指标来看培训工作的价值,要想做到培训部门有效评估,我判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从不得要领这个成语故事看看有什么启发说到要得要领,我就我想到那个“不得要领”的成语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大名鼎鼎的张骞。西汉时,有一个民族叫"月氏"(今甘肃、青海之间),被匈奴打败之后,只好远远逃走,他们仇恨匈奴,时刻都想报仇雪恨,但苦于没人相帮,只能暂时忍气吞声。汉朝正想打败匈奴,汉武帝从投降汉朝的匈奴人那里得到这个消息后,便想派使者前去联系月氏,一起来消灭匈奴。但通往月氏的道路须经过匈奴。公元前139年,博望侯张骞受命出使月氏。经过匈奴时,被匈奴抓住,在那被拘留了十多年,张骞也娶了妻子,有了儿子。但即使这样,他也没有忘记皇上交给的任务。后来,张骞带领部下趁匈奴不注意,逃了出来,继续寻找月氏。由于月氏国王当初被匈奴杀死后,国人立他的太子做国王。新国王便带领臣民向西进攻大夏国(在今阿富汗北部),占领了大部分领土,因为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很少有外敌骚扰。随着安逸的生活和岁月的流逝,月氏人向匈奴人报仇的念头也逐渐淡薄了。当张骞等一行人来到之后,和他们谈起抗击匈奴一事时,月氏人根本提不起什么兴趣来,言谈话语也不得要领。最后张骞等一行人只好扫兴地返回了汉朝。这个故事说明几个要点:1、战略意图要明确。2、要想完成任务,除了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还得明白合作方的战略目标是否和我们一致。3、如果合作方没兴趣,觉得没价值,就做什么都不顶用。4、凡事都有个时间性,你在坚持别人也可能是共同的目标,但结果是时间流失,对方的目标早已改变。二、从培训作用看培训评估的价值培训是为了达到统一的技术规范、标准化作业,进行知识丰富与更新,提升操作技能和工作水平,并最终达到统一理念凝聚士气的作用。能有独立的培训部门,说明培训在公司处在较重要的位置,并且培训数量、人次、频次都很多。所以做好对培训部门的评估,也是推动培训质量、效果提升的一个手段和工具,也是树立培训部门形象的好时机。当然,所有面临的挑战,一旦过关都是荣耀。三、从培训作用谈如何对培训部门进行评估所以培训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四点:1、提升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培训的根本。工作通过目标规划设定、知识和信息传递、技能熟练演练、作业达成评测、结果交流公告等现代信息化的流程,让员工通过一定的教育训练技术手段,达到预期的水平提高目标,提升战斗力,个人能力,工作能力的训练都称之为培训。2、培训传递公司价值观与基本要求的活动。特别表现在给新员工或现有员工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正确思维认知、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3、推动组织与个人绩效提升。培训需求一般是产生弥补团队与个人与组织要求之间的差距中产生的。所以提升绩效无论多么难评估,但这个作用肯定是培训设计中要考虑的一个点。4、推动变革或理念转变。培训容易被忽视的一个作用就是,推动理念、观点的统一与传递,特别是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VUCA时代来临,培训很多时候都是在传递新的管理目标、管理要求,比如说,公司要进行工厂制企业公司化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等,这些全是2017年以来的新政策新趋势,我们这个时候所做的培训,很多时候都是在帮助推动变革。所以这个也应该作为有效评估培训部门业绩的一个考虑内容。四、从培训多个层面评估培训工作是一件系统工程,涵盖的面很广,上到公司管理战略、老板意图,下至参加培训的员工培训诉求。我很喜欢诉求这个词。我为什么没有用员工培训需求。因为诉求是员工已经表达、表示出来的需求,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去满足。如果说是潜在的、未能说出口不知道如何表达的需求,我们没能体会、理解和实现,那是可以忽略和原谅的。1、老板、部门领导评估年度计划年度培训计划经过征集与编制后,可以先向老板、部门领导进行意见征集。这时候,基本上一个全年培训工作的总任务量、月度培训工作量(包括次数、人数、时间量)、培训内容分布、培训覆盖人群、培训意图都已经十分清楚了。序号培训名称培训主题培训对象培训人次培训时间培训时长培训地点培训主讲培训形式所以,这个时候,实际上我们培训部门的工作结果展现,已经通过培训计划的形式,通过了老板、高层领导、部门领导的审核了。2、正确认知培训工作量与时间性的分布培训是为生产经营服务的,所以它基本上要与生产经营服务的节奏不重叠为上佳。至于每个月的工作量,显性的量多量少就不是评估培训质量这个问题的关键。也许7月安排得多,那是因为刚开完半年会总结,加之下半年9月有职称评定,所以我们可能在经营、销售、公需课培训、专业课培训等就会安排较大的频次和课程量。一月、二月安排得少,一来一般是年度工作总结时,整个公司年底的工作都非常饱满,别说培训,能把年会顺利找个日子办好都困难,这会儿就让培训占用上上下下各位的时间了。何况,培训部门在整个公司所做的培训,很多培训资料也是HSE、ISO9001等质量管理体系内外审的重要支撑,如果是集团公司的一分子,公司还得面对集团公司对培训的考核,所以,培训部门自己也要对培训资料、工作进行梳理、汇总。都是工作量非常大的工作。包括全年公司各员工培训情况的电子表的整理工作量都非常巨大。3、参训干部员工评估梨子种给谁吃,谁就有发言权。参训干部员工感兴趣的点\关注点\需求点\痛点才是我们培训的方向。我们可以借鉴评估培训师的办法结我们每次的培训及年度培训进行评估。当然,这个评估对于了解干部员工需求及价值偏好有很大帮助,对于融洽培训部门与被培训者关系也大有助益。4、人力资源评估。人力资源作为专业职能部门,可以站在专业管理的角度进行评估。五、培训工作除了显性的开场培训还有什么培训包罗万象涵盖的形式非常之多,除了PPT课程授课外,还有推荐在职教育、网上课堂、轮岗培训的组织、师带徒、学习型小组建设等。所以,我们必须搞清楚,公司里面有多少培训形式,是被忽略或未被重视的。举例来说,轮岗培训,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在这个培训环节,我们需要有制度建设、人员筛选、人员轮岗配置、接收单位洽谈与工作安排、轮岗人员工作程序记录、工作效果评估等很多工作,很多时候,一般还得组织相关部门领导、直属高层领导、专家等组织开一次PPT轮岗工作成果汇报。所以,没有工作是简单的,只有我们把工作想简单这一说。六、别让培训部门成为绩效评估的牺牲品柯氏四级评估时,第四级就是培训效果最难于实现。即使在培训发展做得很多美国企业,能够使用的概率也就在10%左右。所以怎么运用绩效进行评估就是门学问,要不人力资源部的分支培训部门自己就成了绩效评估的牺牲品。所以评估工作一定要得要领。七、培训评估的要点1、建议从培训体系建设入手设置指标1)培训制度建设进行情况培训制度完善、修订、新增及完善情况;2)培训硬件建设进行情况是不是有各种设备、设备使用率。3)培训组织建设情况有独立的培训部门、培训工作分配及承担职能如何。4)培训资料完备性培训资料是个关键管理环节,但易被忽视。2、培训工作效果评估这个时候才是培训细节的评估。包括培训次数、人次、效果等。都可以放在这个部门来做。如果要评估,最好请参加培训的领导及员工作评价。可以从培训主题选择、培训形式、培训效果、培训建议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1)培训计划完成率;这个是基本指标。这个指标的考核有个小窍门,就是一定要了解计划做出调整是正常的事情,关键只要处理得当就OK。比如,你年初按以往发生设计的有企业法人安全培训,结果区安监局今年改变了企业法人安全培训要求,没有这项培训了,您是给它算完成呢还是算不完成培训?我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内外审专家的经验,最后总结了一下,就是您可以在培训中增加一个“培训变更单”,培训计划的增项、减项、改变项都可以做出调整。比如,这个培训减项,只要有通知取消这项培训,原因说明,以及主管领导签字这个“培训变更单”,就可以视同完成;如果他们用新的培训替换这个培训,也视同完成。另外,你本来开的是一个面向部分员工的培训,可是因为今年经营政策有调整,需要另外一部分干部员工了解掌握这个部分,可以做个增项,培训增项的内容可以提前设计好:增加人数、增加内容、增加时长等都可以。2)培训工作量:总时长、培训人次;3)培训新增课件数量:这个是培训质量关键的一个环节。4)培训师的培训及新增培训师。这个是生生不断培训能够进行下去的活水。5)参训干部职工意见或满意度评估。6)培训推动年度重点工作中的参与度等。培训总会涉及企业经营中的一些重大工作,设计这个专项指标,有利于正确评价培训部工作以外,最重要的是有利于推动培训部门积极参与并推动企业管理各项重大工作的推进。培训是为提升绩效服务的,别伤了培训部门前进的心最好,不伤心最好的方式就是客观、公正、科学评价。既要考虑短期指标,还要了解培训对企业的长期影响力。记住一句话,我们别成为数字的奴隶。还要既能看到眼前,还要能够看到未来。总之,培训评估一定要得要领,一定要跟上老板、公司的战略安排;一定要跟上部门与员工的培训诉求;一定要掌握培训工作内容的多样性;一定要既能评价显性部分价值还要能评价隐性部分价值;一定要能既有数据指标,又要有合理的非量化指标。所以指标设计一定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评估,要不就不能全面表达培训的价值与工作意义。至于是不是能够解决绩效的问题,那就是我们从优秀追求卓越的问题了。别为了绩效评估而做绩效。还要抓住你想从培训得到什么,你就评估什么这个重点。

如何做好绩效考核谈到绩效管理,人们往往认为这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应由人力资源部门来唱主角。实际上,员工的绩效关乎整个企业,绩效管理应成为部门经理、员工个人、人力资源部共同承担的工作,建立高绩效企业文化是从公司高层到每位员工的不可推卸的责任,离开绝大部门管理人员及所有员工而仅靠人力资源部门推动的绩效管理体系注定是要失败的。在绩效管理中,正确的管理模式是部门经理对绩效结果负责而人力资源部对流程负责。人力资源部的职责是建立整个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政策、流程和工具。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必须对其所管理的部门及员工的绩效负最终责任。员工个人更不应成为绩效管理的旁观者。绩效管理关乎员工的切身利益,员工应积极参与到绩效管理的每一个步骤中。实践证明,只有管理人员、员工和人力资源部共同积极参与的绩效管理才能达到最大化的目标,实现多赢的结果。做绩效管理应考虑企业自身的特点。本文围绕小型民营企业的特点,重点探讨了小型民营企业在做好绩效管理应避免的十个问题。绩效管理如今在中国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跨国公司一直重视绩效管理,自然不必多言。国内企业,不论是国有还是小型民营,都开始意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虽然部分企业还在“上绩效,还是不上”这个问题上犹豫不决,但不少企业已通过各种方式开始引入绩效管理的理念和实践,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实施绩效管理和衡量,而且部分企业已经获得了初步成效。相对国有企业尤其是小型民营企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概括表现在:关键职位家族化,决策权与经营权相对集中;工作效率低,员工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企业用人标准也常因一时一事而频繁变化,企业缺乏凝聚力;中层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员工缺乏安全感和对企业的认同感,劳资双方互存有戒心。不重视这些差异性,绩效管理是难以进行的。小型民营企业要做好绩效管理,应重视以下问题:(1)统一认识要目的明确提起绩效管理,人们往往会将它同“绩效考核”相混淆,甚至将它们等同起来。而谈到绩效考核时,又以为就是打打分,然后依以进行奖罚(甚至只罚不奖),因而对之产生莫名的恐惧,由此引发不自觉的抵触情绪。实际上,绩效管理是一个管理体系,而绩效考核仅仅是冰山一角。要使得绩效管理变得真正有效,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应忽视。整体来讲,绩效管理包含四个环节:绩效计划、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和绩效改进,四个环节组成一个循环流程,在绩效改进之后又返回到绩效计划,以此形成绩效管理的良性循环。而考核也不等同于打分,发奖金。当然,通过绩效考核对员工的绩效打分,然后把绩效分数同薪酬,特别是员工的月度、季度、半年或年度奖金挂钩,奖勤罚懒,以此进行激励,的确是考核的重要目的。但是,绩效考核的目标是多重的,除上述方式外,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如公开表扬、晋升,对绩优员工进行激励。考核的结果更可广泛地运用在员工招聘、培训和发展、晋升等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通过绩效考核,发现企业招聘的员工是否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所真正需要的人才;通过绩效考核,发现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同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差距,从而制定培训和发展计划。因此,做绩效管理之前,要澄清认识,消除因概念不清、目的不明引起的恐惧心理,为下面的工作扫清障碍。(2)做好绩效管理的基础工作(职务说明书)职务说明书是组织设计的成果之一,它是绩效考核指标设定的重要依据,是绩效管理的基本点,离开了职务说明书,一些绩效管理都只能是空谈乏味,苍白无力。 然而,私营企业由于受自身特点的影响,往往忽略这个基础工作,每个岗位的职责只限于口头的约定,靠习惯来维护,缺乏明确的界定。如果这个基础性工作不做扎实就做绩效考核,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最终还是要返工的。因此,做之前要对每个岗位进行科学认真的调查分析,获得科学可靠尽可能量化的数据,形成职务分析说明书。整个职务分析本身就是一个科学的体系,一个系统,既可以用来进行绩效管理,也可以用来进行职务变动,员工招聘、培训,还可以提供薪酬管理有关的信息,是进行职务评价确定岗位价值的重要依据。(3)不可面面俱到但要抓住关键绩效指标相对国企,私企不具备人才、管理优势,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也很不扎实,因此,选取绩效考核指标一定要特别慎重。可以用来考核的指标非常多,企业要找出能驱动价值创造的绩效目标,判断其对企业的影响。面面俱到、细枝末节的衡量指标不仅会加大管理成本、分散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注意力,而且因其繁杂会使用员工感到困惑。这对于私营企业来说,又是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没做考核时,企业处于一种无指标状态,一说要做考核,恨不能把能想到的方面都考虑进来,不如此就唯恐不“全面”。KPI是衡量企业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业绩指标,其目的是建立一种机制,将企业战略转化为企业的内部过程和活动,以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取得高效益。KPI有效地将企业战略转化成可以考核的标准和业绩体系,通过业绩体系牵引、推动员工,将员工的行为和企业的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4)注重指标关联性和一致性无论是私企还是国企,在制定考核指标时,往往将各个岗位单独拿出来考虑,做完之后也不做整体平衡,结果执行时就发现考核指标及标准并不统一,甚至矛盾,根本做不下去。事实上,不同职务的考核指标因其在组织结构中的关联性而也会表现出较强的关联性,如果方向不一致,就会在各指标间会出现对立和矛盾。例如,在对培训员进行考核时,企业受训员工的实际表现就会成为培训员的考核指标之一,因为受训员工的工作绩效能够反映培训员的工作绩效,因此,企业受训员工和培训员的考核指标就应该有一致的方向,使他们因指标的关联性而产生利益的共同性。(5)不片面追求指标量化现在搞绩效考核,人们都有一个普遍趋势:一味追求指标的量化,认为只有量化才能保证公平,避免了主观臆断带来的偏差。实际上,并非一切绩效衡量指标都需量化,而且也不可能做到都量化。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一切皆要量化的想法最多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要根据不同的岗位(职务),选择最能反映出工作业绩的指标,能量化最好量化,不适宜量化的就不必硬性量化,如工作态度就不好量化,但在员工的考核中又是不可缺少的,不能因其不可量化就不予考核。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多角度(如360o)的方式进行衡量,通过与其有工作联系的上级、同事和下属共同考核来实现。(6)充分沟通避免考核指标硬性下放绩效指标的设定是从上至下,层层分解的,从公司的整体目标到事业部的目标,再分解到部门、岗位。在自上而下的分解过程中,需要每一层次的管理者将指标和目标通过“沟通”的方式,传递给下一层面。而被考核的一方,需要根据分解的指标和目标,结合实际的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有时是对指标和目标提出异议,有时是对完成所分解的指标提出所需资源上的支持和要求。然而,绩效指标设定过程中的“沟通”说起来简单明了,但80%的公司在进行这一环节时,并不能真正做到考核方与被考核方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信息和解决问题,而是将这一过程变成硬性下放指标,被考核的一方没有发言的权利,即使对指标存在疑义,仍然必须承接下来。没有达成共识的指标是不具备激励作用的,由于缺乏被考核方面的积极主动支持,操作性是要大打折扣的。在私营企业,由于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低,绩效指标设定过程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7)重视绩效反馈分析和改进绩效管理的最根本目标是不断提高员工和企业的绩效,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只做考核而不反馈结果,考核优秀的不清楚好在哪里,如何继续提高;考核差的更是莫名其妙,也不知道到底差在哪里。这样,考核便失去其重要的激励、奖惩与培训的功能。这是很多企业容易忽视的地方。反馈的方式主要是绩效面谈。对于绩效差的员工,因为谈话具有批评性,且与随后的奖惩措施相联系,所以很敏感。因此,绩效面谈应做到对事不对人,将集中点放在绩效结果上,先不要责怪和追究员工的责任与过错,尽量不带威胁性。其次是谈具体,不要做泛泛的、抽象的评价,要拿出具体结果来支持结论,援引数据,列举实例。最后通过双向沟通,找出绩效较差的原因,共同商量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8)将考核结果落实到奖酬上“轰轰烈烈”的绩效考核结束了,可企业出于种种考虑,往往在奖酬上不能兑现或不能完全兑现,很多企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样做,别说绩效管理了,就连绩效考核这个层面都谈不上。但仅仅兑现奖酬还远远不够,相当多管理者会认为我已经发奖金了,员工应该知道怎么去做,可事实上,他们期望看到的在下一考核期员工实际工作业绩的变化并不会自动出现。因此,兑现奖酬就可发挥双重功效,一是对员工过去的绩效予以肯定,激发其成就感,二是明确下一考核期绩效改进的方向和重点,并给予建议。(9)将绩效管理工作普遍化谈到绩效管理,人们往往认为这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应由人力资源部门来唱主角。实际上,员工的绩效关乎整个企业,绩效管理应成为部门经理、员工个人、人力资源部共同承担的工作,建立高绩效企业文化是从公司高层到每位员工的不可推卸的责任,离开绝大部门管理人员及所有员工而仅靠人力资源部门推动的绩效管理体系注定是要失败的。在绩效管理中,正确的管理模式是部门经理对绩效结果负责而人力资源部对流程负责。人力资源部的职责是建立整个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政策、流程和工具。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必须对其所管理的部门及员工的绩效负最终责任。员工个人更不应成为绩效管理的旁观者。绩效管理关乎员工的切身利益,员工应积极参与到绩效管理的每一个步骤中。实践证明,只有管理人员、员工和人力资源部共同积极参与的绩效管理才能达到最大化的目标,实现多赢的结果。(10)适当调整组织结构优化管理流程一个绩效管理方案出台后,也得到了管理者和员工的认可,但这个方案却并不能很好地推行下去,甚至是推行失败,原因就在于企业内的一些知识性的、保障性的东西并没有建立起来,例如:岗位设置不合理,流程不清晰。这些没有得到精简的岗位和繁琐的流程,都会对绩效目标的实现产生障碍。有时甚至在制定绩效考核体系时,就会因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流程不畅通而使考核体系无法建立,这时就有必要先做调整优化工作,进一步扫清障碍。最后,我认为绩效管理实施的效果好坏体现的是企业的一种精神。“管事靠计划,管人凭考核”,管理做到最后就只有二个字:赏与罚。而赏与罚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一线管理者的管理技巧和领导力。 本回答由企业管理分类达人 汪国彪推荐

如何对企业培训进行绩效考核? 第1张

  谈到绩效管理,人们往往认为这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应由人力资源部门来唱主角。实际上,员工的绩效关乎整个企业,绩效管理应成为部门经理、员工个人、人力资源部共同承担的工作,建立高绩效企业文化是从公司高层到每位员工的不可推卸的责任,离开绝大部门管理人员及所有员工而仅靠人力资源部门推动的绩效管理体系注定是要失败的。  在绩效管理中,正确的管理模式是部门经理对绩效结果负责而人力资源部对流程负责。人力资源部的职责是建立整个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政策、流程和工具。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必须对其所管理的部门及员工的绩效负最终责任。员工个人更不应成为绩效管理的旁观者。绩效管理关乎员工的切身利益,员工应积极参与到绩效管理的每一个步骤中。实践证明,只有管理人员、员工和人力资源部共同积极参与的绩效管理才能达到最大化的目标,实现多赢的结果。做绩效管理应考虑企业自身的特点。本文围绕小型民营企业的特点,重点探讨了小型民营企业在做好绩效管理应避免的十个问题。  绩效管理如今在中国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跨国公司一直重视绩效管理,自然不必多言。国内企业,不论是国有还是小型民营,都开始意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虽然部分企业还在“上绩效,还是不上”这个问题上犹豫不决,但不少企业已通过各种方式开始引入绩效管理的理念和实践,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实施绩效管理和衡量,而且部分企业已经获得了初步成效。相对国有企业尤其是小型民营企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概括表现在:关键职位家族化,决策权与经营权相对集中;工作效率低,员工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企业用人标准也常因一时一事而频繁变化,企业缺乏凝聚力;中层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员工缺乏安全感和对企业的认同感,劳资双方互存有戒心。不重视这些差异性,绩效管理是难以进行的。小型民营企业要做好绩效管理,应重视以下问题:  统一认识要目的明确  提起绩效管理,人们往往会将它同“绩效考核”相混淆,甚至将它们等同起来。而谈到绩效考核时,又以为就是打打分,然后依以进行奖罚(甚至只罚不奖),因而对之产生莫名的恐惧,由此引发不自觉的抵触情绪。实际上,绩效管理是一个管理体系,而绩效考核仅仅是冰山一角。要使得绩效管理变得真正有效,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应忽视。整体来讲,绩效管理包含四个环节:绩效计划、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和绩效改进,四个环节组成一个循环流程,在绩效改进之后又返回到绩效计划,以此形成绩效管理的良性循环。而考核也不等同于打分,发奖金。当然,通过绩效考核对员工的绩效打分,然后把绩效分数同薪酬,特别是员工的月度、季度、半年或年度奖金挂钩,奖勤罚懒,以此进行激励,的确是考核的重要目的。但是,绩效考核的目标是多重的,除上述方式外,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如公开表扬、晋升,对绩优员工进行激励。考核的结果更可广泛地运用在员工招聘、培训和发展、晋升等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通过绩效考核,发现企业招聘的员工是否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所真正需要的人才;通过绩效考核,发现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同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差距,从而制定培训和发展计划。因此,做绩效管理之前,要澄清认识,消除因概念不清、目的不明引起的恐惧心理,为下面的工作扫清障碍。  做好绩效管理的基础工作(职务说明书)  职务说明书是组织设计的成果之一,它是绩效考核指标设定的重要依据,是绩效管理的基本点,离开了职务说明书,一些绩效管理都只能是空谈乏味,苍白无力。  然而,私营企业由于受自身特点的影响,往往忽略这个基础工作,每个岗位的职责只限于口头的约定,靠习惯来维护,缺乏明确的界定。如果这个基础性工作不做扎实就做绩效考核,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最终还是要返工的。因此,做之前要对每个岗位进行科学认真的调查分析,获得科学可靠尽可能量化的数据,形成职务分析说明书。整个职务分析本身就是一个科学的体系,一个系统,既可以用来进行绩效管理,也可以用来进行职务变动,员工招聘、培训,还可以提供薪酬管理有关的信息,是进行职务评价确定岗位价值的重要依据。  不可面面俱到但要抓住关键绩效指标  相对国企,私企不具备人才、管理优势,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也很不扎实,因此,选取绩效考核指标一定要特别慎重。可以用来考核的指标非常多,企业要找出能驱动价值创造的绩效目标,判断其对企业的影响。面面俱到、细枝末节的衡量指标不仅会加大管理成本、分散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注意力,而且因其繁杂会使用员工感到困惑。这对于私营企业来说,又是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没做考核时,企业处于一种无指标状态,一说要做考核,恨不能把能想到的方面都考虑进来,不如此就唯恐不“全面”。KPI是衡量企业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业绩指标,其目的是建立一种机制,将企业战略转化为企业的内部过程和活动,以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取得高效益。KPI有效地将企业战略转化成可以考核的标准和业绩体系,通过业绩体系牵引、推动员工,将员工的行为和企业的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  注重指标关联性和一致性  无论是私企还是国企,在制定考核指标时,往往将各个岗位单独拿出来考虑,做完之后也不做整体平衡,结果执行时就发现考核指标及标准并不统一,甚至矛盾,根本做不下去。事实上,不同职务的考核指标因其在组织结构中的关联性而也会表现出较强的关联性,如果方向不一致,就会在各指标间会出现对立和矛盾。例如,在对培训员进行考核时,企业受训员工的实际表现就会成为培训员的考核指标之一,因为受训员工的工作绩效能够反映培训员的工作绩效,因此,企业受训员工和培训员的考核指标就应该有一致的方向,使他们因指标的关联性而产生利益的共同性。  不片面追求指标量化  现在搞绩效考核,人们都有一个普遍趋势:一味追求指标的量化,认为只有量化才能保证公平,避免了主观臆断带来的偏差。实际上,并非一切绩效衡量指标都需量化,而且也不可能做到都量化。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一切皆要量化的想法最多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要根据不同的岗位(职务),选择最能反映出工作业绩的指标,能量化最好量化,不适宜量化的就不必硬性量化,如工作态度就不好量化,但在员工的考核中又是不可缺少的,不能因其不可量化就不予考核。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多角度(如360º)的方式进行衡量,通过与其有工作联系的上级、同事和下属共同考核来实现。  充分沟通避免考核指标硬性下放  绩效指标的设定是从上至下,层层分解的,从公司的整体目标到事业部的目标,再分解到部门、岗位。在自上而下的分解过程中,需要每一层次的管理者将指标和目标通过“沟通”的方式,传递给下一层面。而被考核的一方,需要根据分解的指标和目标,结合实际的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有时是对指标和目标提出异议,有时是对完成所分解的指标提出所需资源上的支持和要求。  然而,绩效指标设定过程中的“沟通”说起来简单明了,但80%的公司在进行这一环节时,并不能真正做到考核方与被考核方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信息和解决问题,而是将这一过程变成硬性下放指标,被考核的一方没有发言的权利,即使对指标存在疑义,仍然必须承接下来。没有达成共识的指标是不具备激励作用的,由于缺乏被考核方面的积极主动支持,操作性是要大打折扣的。在私营企业,由于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低,绩效指标设定过程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重视绩效反馈分析和改进  绩效管理的最根本目标是不断提高员工和企业的绩效,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只做考核而不反馈结果,考核优秀的不清楚好在哪里,如何继续提高;考核差的更是莫名其妙,也不知道到底差在哪里。这样,考核便失去其重要的激励、奖惩与培训的功能。这是很多企业容易忽视的地方。反馈的方式主要是绩效面谈。对于绩效差的员工,因为谈话具有批评性,且与随后的奖惩措施相联系,所以很敏感。因此,绩效面谈应做到对事不对人,将集中点放在绩效结果上,先不要责怪和追究员工的责任与过错,尽量不带威胁性。其次是谈具体,不要做泛泛的、抽象的评价,要拿出具体结果来支持结论,援引数据,列举实例。最后通过双向沟通,找出绩效较差的原因,共同商量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将考核结果落实到奖酬上  “轰轰烈烈”的绩效考核结束了,可企业出于种种考虑,往往在奖酬上不能兑现或不能完全兑现,很多企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样做,别说绩效管理了,就连绩效考核这个层面都谈不上。但仅仅兑现奖酬还远远不够,相当多管理者会认为我已经发奖金了,员工应该知道怎么去做,可事实上,他们期望看到的在下一考核期员工实际工作业绩的变化并不会自动出现。因此,兑现奖酬就可发挥双重功效,一是对员工过去的绩效予以肯定,激发其成就感,二是明确下一考核期绩效改进的方向和重点,并给予建议。  将绩效管理工作普遍化  谈到绩效管理,人们往往认为这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应由人力资源部门来唱主角。实际上,员工的绩效关乎整个企业,绩效管理应成为部门经理、员工个人、人力资源部共同承担的工作,建立高绩效企业文化是从公司高层到每位员工的不可推卸的责任,离开绝大部门管理人员及所有员工而仅靠人力资源部门推动的绩效管理体系注定是要失败的。在绩效管理中,正确的管理模式是部门经理对绩效结果负责而人力资源部对流程负责。人力资源部的职责是建立整个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政策、流程和工具。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必须对其所管理的部门及员工的绩效负最终责任。员工个人更不应成为绩效管理的旁观者。绩效管理关乎员工的切身利益,员工应积极参与到绩效管理的每一个步骤中。实践证明,只有管理人员、员工和人力资源部共同积极参与的绩效管理才能达到最大化的目标,实现多赢的结果。  适当调整组织结构优化管理流程  一个绩效管理方案出台后,也得到了管理者和员工的认可,但这个方案却并不能很好地推行下去,甚至是推行失败,原因就在于企业内的一些知识性的、保障性的东西并没有建立起来,例如:岗位设置不合理,流程不清晰。这些没有得到精简的岗位和繁琐的流程,都会对绩效目标的实现产生障碍。有时甚至在制定绩效考核体系时,就会因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流程不畅通而使考核体系无法建立,这时就有必要先做调整优化工作,进一步扫清障碍。最后,我认为绩效管理实施的效果好坏体现的是企业的一种精神。“管事靠计划,管人凭考核”,管理做到最后就只有二个字:赏与罚。而赏与罚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一线管理者的管理技巧和领导力。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既然你提到绩效管理,我想你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奖勤罚懒,而是希望能与企业的战略相互结合,起到提升企业业绩的目的。那么我想有几个方面:首先是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从组织上、制度上、流程上为绩效管理打下基础。调整公司的组织架构,完善业务流程,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数据信息的搜集和汇总体系,为绩效评估提供依据;加强对各部门和员工关于绩效管理的培训,建立各种正式/非正式的沟通渠道,让各部门和员工通过了解绩效管理的内容和具体措施,接受认同绩效管理;建立与绩效管理相配套的各项制度,薪酬制度、薪酬晋升制度、职位晋升制度等;第二是建立起来绩效管理的完整体系;从指标设定、监控辅导、绩效考核、到最后的结果应用。在指标的设置上,可以用BSC为理论框架,进行逐级分解;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互结合,让指标得到上下一致的认同。(指标的分解实际上是一个难点,见过太多的指标分解的很垃圾,或者是出发点就有问题,领导拍脑袋决定个目标,按照这样不靠谱的目标分解下来的指标当然难以使用)监控辅导是过程之中的控制,主要可以包括日常的监控,定期的(比如月)的一些汇报,以及对一些关键事件的控制。绩效考核,这个就不用说了,就是一个对结果的评估过程,保证过程的公平就好了。结果的应用,这个里面容易被遗漏的是一定要进行绩效的沟通,让员工了解自己的绩效情况,以及应该如何去改善,绩效管理的核心关注是未来的绩效提升而不是对于过去绩效的评判。其他方面的应用么,大约就是薪酬的分配和调整,岗位的调整、职位的晋升,培训计划、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内容了。其中薪酬和岗位方面是比较容易实现,而且也应该去做的,需要实现制订相应的制度。

这个就看你平时是怎么考核他们的了如果清楚知道员工的工作,制定的那些奖罚条目做到面面俱到,没有引起不必要的怨言与不服,算是成功了

规范化管理,用条目规则实行褒贬奖惩制度

  可以参考以下五大点:  1、进行工作分析  要发挥考绩对整个管理系统的信息反馈作用,必须开展有效的工作分析,即明确岗位职责及岗位员工对素质要求,确定哪些是完成工作必须的绩效要素。只有明确了岗位职责,才能有针对性的对企业内部的各个工作团队及员工的实际工作行为进行考核,判断其行为与企业所要求的职责规范之间的拟合程度,并以此作为绩效的衡量标准与考核依据。考核的全过程中一定要有管理层和员工的密切配合,在合作中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2、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要使考核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必须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计划、实施、考核、考核结果的反馈及考核结果的处理和应用。首先要更新观念,认识到业绩不是考出来的,而是通过一个科学的体系管理出来的;其次,要明确绩效管理的目标;然后就要贯彻执行;最后总结考核。  3、设计考核指标体系  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析,结合企业的个体情况,制定操作性强的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指标体系。要注意指标过多,计算就会变得繁琐,一些重要的指标会被淹没而难于显示其重要影响。  4、选择绩效评价工具  每一种评价工具都有其优点和不足。例如,等级排序法能避免居中趋势,但在所有员工的绩效确实都高的情况下,这种方法会引起员工的不良感受。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绩效考核理论推崇与特定的工作行为联系在一起是绩效考核工具,但企业更愿意接受较为简单的工作绩效考核方法。  5、完善工作绩效标准  古人云:“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应确保向所有的考核者等考核对象提供明确的工作绩效标准。完善企业的工作绩效评价系统,把员工能力与成果的定性考察与定量考核结合起来,建立客观而明确的管理标准,定量考核,用数据说话,以理服人。改变过去员工考核中定性成分过大,评价模糊,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的不足。

企业绩效考核论文绩效考核论文 摘要:文中对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详解。 关键词:企业 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企业在一个时期内对员工做出组织贡献评估考核的过程,它从工作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对员工在工作中的优缺点进行系统描述。绩效考核涉及观察、判断、反馈、度量、组织介入以及人们感情因素,是一个复杂过程,完全客观精确的绩效考核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企业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政治因素,这种绩效考核信息的不完全客观性使考核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1 绩效考核的作用与意义 通过开展有效的绩效考核,企业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改进组织的效率,同时也可促进企业员工职业化进程。大多数员工都愿意了解自己的工作成绩,想知道自己如何能工作得更出色,工作绩效考核可以为员工提供反馈信息,帮助员工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发现自己的潜能,改进工作绩效,促进员工个人职业发展。 2 企业有效绩效考核体系设立标准 企业有效绩效考核系统应该同时具备敏感性、可靠性、准确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五个特征。 敏感性是指工作绩效考核系统具有区分工作效率高的员工和工作效率低的员工的能力。 可靠性是指考核者对绩效考核评价结果的一致性。不同的考核者对于同一个员工所作出的考核评价应基本相同。 准确性是指绩效考核应该与工作标准、工作要素和考核评价内容联系起来,工作标准是明确一项工作成败的界限。 实用性是指绩效考核评估体系的设计、实施以及信息利用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和努力,企业进行绩效考核的收益必须大于其成本。 可接受性是指绩效考核体系必须能够得到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共同支持。 3 员工绩效考核的方法有很多种,粗略可分为客观性的评价方法和主观类的评价方法。员工绩效考核的标准可以是员工的行为表现,可以是员工的工作结果,还可以是员工的个人特征。企业采取何种绩效考核方法取决于开展绩效考核的目的,如果考核目的是进行人事管理决策,绩效考核时就需要收集关于员工之间工作情况差别以及员工个人特征的信息,如果考核目的是促进员工自身发展,绩效考核时就需要收集员工在不同阶段员工自身工作情况差别的信息。 一般而言,每种绩效考核方法都有其适应性,绩效考核评估体系的设计要考虑到考核限制性因素与潜在问题,要与组织的客观条件相适应。关键是企业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特征的考核评价方法。员工的工作从工作环境上看有稳定和变动性之分,工作内容有程序化和不确定之分,工作独立性有高低之分,员工的工作实际上是这三种特征的组合,相应地对员工工作绩效考核评估就需要有不同的方法。 下面重点介绍员工工作行为方法和工作成果评价方法,员工的工作行为方法包括:主观评价体系和客观评价体系,主观评价体系是将员工之间的工作情况进行相互比较,得出每个员工的评价结论;客观评价体系是将员工工作与工作标准进行比较,根据员工工作行为对员工进行主观考核评价,在对员工进行相互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排序,提供员工工作相对优劣的评价结果。排序的主要方法有简单排序法、交差排序法、成对比较法和强制分布法。 简单排序法是考核者将员工按照工作总体情况从最好到最差进行排序,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时间成本很少,适用与员工数量较少的评价需求。 交差排序法是简单排序法的变形,首先挑选出最好的员工和最差的员工作为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然后在其余员工中依次选出最优与最差的员工作为第二名和倒数第二名,依次类推完成整个序列的排序。 成对比较法是依据某个工作标准将每个员工与其他员工进行逐一比较,并将每一次比较中的优胜者选出,最后依据每个员工的净胜次数的多少进行排序。 员工主观评价方法评价的基础是员工整体的印象,不是具体比较因素,容易使员工产生不良情绪,不适合用于对员工提供建议及辅导,而且这种评价方法容易发生光环效应和武断评价,但该评价方法经济成本比较低。 根据客观标准对员工行为进行评价的方法包括行为关键事件法、行为对照表法,等级鉴定法以及行为锚定评价方法,其中大多数方法实质上都是对员工的行为按照评价的标准给出一个量化的分数或程度判断,然后再对员工在各个方面得分进行汇总,得到一个员工工作业绩的综合评价结果。 3.1 关键事件法是客观评价体系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负责评价的主管人员把员工在完成工作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特别有效行为和特别无效行为记录下来,评价者在对员工的优点、缺点以及潜在能力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工作绩效的意见,形成一份书面报告。如果评价者公正和坦率,十分了解员工的工作行为,那么这种绩效评价方法将有助于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参考,同时也有助于评价鉴定面谈工作。 3.2 行为对照表法是最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评价者依据评价标准将员工的工作行为与之对照,准确描述员工工作行为。行为对照表对每一个员工工作行为都给出一系列相关程度的判断,每一个判断被赋予不同的分数,将员工在各项上的得分汇总就是这一员工的总分。这种评价结果比较真实可靠,而且评价标准与员工工作内容相关性很高,评价误差较小。 工作成果评价法所依据的是著名的目标管理过程,实施这种评价方法类似于主管人员与员工签订一个合同,双方规定在某个具体的时间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员工的绩效水平就根据届时这一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评定。实施工作成果评价法的关键是目标制定,即为组织、组织内各部门、各主管人员以及每位员工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目标管理方法不是衡量员工工作行为,而是衡量每位员工为组织成功所作贡献大小。 目标管理评价法能够发现具体的问题,便于制定下步工作计划,非常适合对员工提供建议、反馈和辅导,而且这种评价标准直接反映员工工作内容,结果易于观察,很少出现评价误差。但由于这种评价方法需要员工之间以及各工作部门之间建立统一的目标,不便于对员工和各工作部门工作绩效进行横向比较。 4 企业绩效考核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个完善的考核体系通常是涉及面广的体系,在进行绩效考核时首先要把握考核的公开与开放,建立公开性要求下的开放式考核评估制度。公开规定通过工作分析确定的考核标准,借此取得上下认同,推行考核。 其次绩效考核要定期化和制度化,绩效考核是一种连续性的管理过程,考核应以现在的工作状态为基准,必须定期化、制度化。 第三、绩效考核成败的关键是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企业管理者要将考核视为重要的管理活动,同时员工的理解和合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考核前要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使大家对考核有个客观了解。 第四、考核人员多数化。绩效考核是一种人考核人的制度,不管考核体系设计得多么公平,其评定结果还是不可避免会渗透考评者主观色彩,考核勿公私混同,考核只限定于工作场所,采用一定方式和标准予以客观观察。考核人员要严格避免受个人感情因素所左右,为将考核弊端减少到最低程度,考核人员须多数化,直接主管了解受考人工作状态,所以直接主管的意见应被尊重,上级主管应站在前瞻性的高度对考核进行宏观指导。 第五、绩效考核要建立有效的反馈体系,考核后进行考核面谈,让部属知道主管对他的评价,让主管了解部属对所做评价的看法。双方对部属的优点、应改进的部分、双方同意的改进意见、具体改进步骤进行在职辅导,主管做考核面谈时要充分考虑到员工潜力、员工个人能力开发目标以及员工工作适应性评价,通过这种辅导方式,主管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员工的适应性状态,把工作做到前头,为后续的绩效考核提供良好条件。 员工绩效考核是一个涉及面广的复杂管理活动,对组织来说希望每个员工的行为都能有助于组织经营目标的实现。对员工来说都希望在组织中能够充分显示自身蕴藏的潜力,自己的业绩得到公正的考评。如何实现组织与员工的双赢,企业以员工为荣,员工在组织中有归属感和幸福感,这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一、考核内容1.素质绩效:通过员工日常工作表现和行为,考察其工作责任感和工作态度;2.项目绩效:主要参照各部门月度工作计划并依据工作目标进行考核;3.出勤考核:通过员工的出勤情况进行考核;4.激励考核:通过员工在考核周期内对特殊事件的表现及处理进行考核。二、考核周期以月为考核周期,进行月度考评,年终进行综合评定;新聘员工试用期内进行试用期考核,转正之后实施本考核办法。三、薪酬体系的建立做好绩效考核的基础,就是建立基本的薪酬体系,包括公司的职等职级,以及与职等职级对应的薪酬水平。很多企业没有建立起与职等职级相对应的薪酬体系,薪资确定也比较随意,基本上是由管理人员或老板根据面试情况确定新员工的薪资。最后,要建立薪酬体系的时候才发现,企业的薪酬体系处在一片混乱之中。扩展资料:绩效考核(performance examine),是企业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环节,是指考核主体对照工作目标和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考核方式,评定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员工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员工的发展情况,并且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常见绩效考核方法包括BSC、KPI及360度考核等。绩效考核是一项系统工程。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种手段。原则:1、公平原则公平是确立和推行人员考绩制度的前提。不公平,就不可能发挥考绩应有的作用。2、严格原则考绩不严格,就会流于形式,形同虚设。考绩不严,不仅不能全面地反映工作人员的真实情况,而且还会产生消极的后果。考绩的严格性包括:要有明确的考核标准;要有严肃认真的考核态度;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与科学而严格的程序及方法等。3、单头考评的原则对各级职工的考评,都必须由被考评者的“直接上级”进行。直接上级相对来说最了解被考评者的实际工作表现(成绩、能力、适应性),也最有可能反映真实情况。间接上级(即上级的上级)对直接上级作出的考评评语,不应当擅自修改。这并不排除间接上级对考评结果的调整修正作用。单头考评明确了考评责任所在,并且使考评系统与组织指挥系统取得一致,更有利于加强经营组织的指挥机能。4、结果公开原则考绩的结论应对本人公开,这是保证考绩民主的重要手段。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被考核者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从而使考核成绩好的人再接再厉,继续保持先进;也可以使考核成绩不好的人心悦诚服,奋起上进。另一方面,还有助于防止考绩中可能出现的偏见以及种种误差,以保证考核的公平与合理。5、结合奖惩原则依据考绩的结果,应根据工作成绩的大小、好坏,有赏有罚,有升有降,而且这种赏罚、升降不仅与精神激励相联系。而且还必须通过工资、奖金等方式同物质利益相联系,这样,才能达到考绩的真正目的。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绩效考核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员工绩效考核管理方案 ,针对员工进行的绩效管理的方法制定。员工绩效考核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考核可以对员工过去的工作表现做一个标准的量化,从中找出问题,帮助员工进行改进。对那些表现优异的员工,公司一般会采取奖励的政策,激励员工不断进步,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水平。   第一步:准备   成功的关键在于充分的准备。在绩效管理中,准备意味着首先要制订工作目标,并且要确保员工们都明确他们的工作目标。   第二步:评估   管理者关键的职责在于对员工的业绩作出及时地评估和反馈。尽可能快地对员工的业绩作出反馈,被证明在提升员工的业绩方面是最有效的。如果在一项工作结束数周以后,你才跟你的员工交流,这项工作他做得如何的糟糕,或者是如何的出色,对于员工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也是非常低效的。尽快地让你的员工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可以帮助他们及时地找出问题,复制成功,提高绩效。   其实,在开展 绩效考核工作 的过程中,管理者最担心会出现的情况就是:员工的敌对和不理解。管理者之所以回避将考核的结果反馈给员工,就在于害怕引起员工的敌对情绪。他们把绩效考核看作是一场他们与员工之间的斗争,这也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缺乏沟通的一个结果。   如果绩效考核工作成了管理者与员工沟通他们工作方式和进展的唯一时间,特别是如果员工认为这样的考核将会对他们薪酬的调整带来重大的影响时,考核工作将会占用管理者和员工的大量时间。特别是因此而让整个的讨论过程都将充斥着紧张的气氛,那么这样的讨论也必将不会是一个成功的交流。当问及这样一年一度的考核会让人联想到什么时,绝大多数的员工的都把他看作是“一次到负责人办公室的旅行”。那么如何减少绩效考核工作参与人员的恐惧和焦虑,相互之间不间断的沟通是关键。   当面对考评结果,管理者和员工都认为是在情理之中,并没有感到任何奇怪。这才是我们最期望的结果。尽管我们很想了解每一位员工的工作方式和业绩,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被众人关注,特别是当他们对以往的工作没有任何机会去改进的时候,他们不希望在这最后的时刻来集中对他们的过往评头论足、挑三拣四。他们希望成为绩效考核工作的合作者,得到应有的尊重。那么,对员工的工作成绩及时的评估和反馈,是降低员工对绩效绩效不理解和敌对情绪的关键。通常,对考评结果的不理解会招致员工的敌对情绪,而良好持续的沟通是防止这种情况出现的好方式。   第三步:回顾相关的文件   在和员工共同开展绩效考核工作之前,回顾一下这一年来所有文件。回顾一下,在年初与员工共同制定的工作目标、工作计划书,这一年来与员工相关的所有纪录文件。   管理者需要翻阅一下这一年来所有与员工开会的会议纪录,起草第一份有关员工绩效的总结文件。同时,也要给员工一个机会,让他们也总结评估一下自己这一年的绩效。然后,在正式的评估开始之前,管理者和员工要首先讨论一下这一年来员工所取得的进步,这样可以使员工在整个考核过程中保持一个积极的态度,并且可以让他感受到他将接受的是一个公正的评估。这也是减少员工不理解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第四步:选择合适的地点   与员工沟通评估的结果,地点的选择也非常重要。而通常,管理者选择的沟通地点就是他们的办公室,而这恰恰也是最坏的地点。管理者的办公室不能体现沟通双方的平等性,不管这里是多么的好,也不管你与你的员工共事了多长时间,这里始终是你的领地。   会议室会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如果争取不到会议室,找一些其他的地方也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有创造力。自助餐厅不会像是一个私人的领地,但是在进餐时间,可能在一个角落里找一张隔离的桌子,坐下来进行交流。而你需要使你的职员尽可能的放松,不增加他们的顾虑。因此,餐厅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地方。也有一些经理会选择在午餐的时间与员工进行交流。如果是奖赏职员,这是一个方法。但是进餐时间的餐厅没有任何私人空间,甚至因为他们讨论的话题,而影响到员工的食欲。   如果员工的办公室有一个独立的空间,那么你可以考虑在他们的办公室里进行;或者你可以考虑借用同事的办公室。事实表明,不在你的办公室里进行会议,在时间的控制上似乎更加容易。   第五步:考评信息的清楚传递   把你对员工的评估结果,用最简洁的语言传递给他,不要用任何的专业术语,也不要琐碎冗长。即使评估的结果很可能会让员工失望,但是千万不要回避、不要用含糊不清的语句。如果你的员工感到,你对于你做出的评估的准确性并不是很自信时,他会认为他现在还有改进的机会,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年初你们所商定的工作目标和标准并不会因此改变。   不管评估结果是好是坏,你都必须清楚的反馈给你的员工。有的管理者会考虑到,如果有一天你因为某种原因必须辞退一名员工,而他以往绩效考核的结果是非常不错的,那么,到时该怎样找一个好的理由,于是,他们会选择在一开始就不告诉员工他们的绩效考核的结果。但是,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的方式。并且,我们相信,随着你日益纯熟的沟通技巧,你完全可以向员工解释清楚,取得他们的理解。   现实中出现的更多情况是,管理者喜欢隐藏听起来不那么好的评估结果。他们怕伤害到员工的感情,不希望因此而引起和员工之间的争论,或者,他们根本不喜欢去谈论员工的缺点。在一些管理者看来,员工的业绩达不到他们的期望值,是他们管理失败的表现,所以他们不愿意谈论这些方面;而当员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们往往会把这些归功于员工自己的努力、公司的支持和他们的帮助,因而也愿意与员工一起分享这样的成绩。   第六步:鼓励员工   年度绩效考核总结会议,意味着这一年的绩效考核工作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下一轮 绩效考核工作 的开始,在这个会议上,管理者的工作就是要激励员工。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发展优势、改进不足。对于那些考核结果不是很理想的员工,要建立他们的信心,肯定他们的自身价值,明确你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给与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绩效管理可以是一个令人愉快并且能真正带来效益的方法。可以这么说,如果能掌握好实施的正确方法,它会让所有的人都会感到愉快,并且真正享受这样一个过程。相信下面讲述的六个步骤会对所有的管理者有所启示,能够减轻他们绩效管理的压力和痛苦。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应该从执行结果、实效、工作态度等设置考核目标并分成若干权重系数综合考核,增设奖惩机制,建议先梳理一下岗位说明书,归纳出每个岗位的关键绩效领域,以此为依据来设立绩效考核指标,并加以引用。  根据考评岗位不同,分三类:一线员工、机关职员、管理人员,分别进行绩效考评,三者的考核范围和侧重点不同。  1、一线员工绩效考评  (1)一线员工包括:营业员、总台服务员、礼宾员、收银员、旧金回收员、顾客关系员、交易员等在卖场工作的普通员工;  (2)一线员工半年考评一次,每年底综合考评一次。  (3)考评方法有:百分考评汇总成绩,顾客意见调查意见汇总,典型事件加减分,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定,民主评议、销售完成率、工作计划完成和工作目标达成评定等  (4)品行考评(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30%)  ①行为品格(10%):百分考核记录情况考评员工遵章守纪  星级服务规范履行情况、顾客意见调查结果汇总考评员工服务行为,顾客表扬加分,顾客投诉扣分。满意加1分,不满意减1分  (注意:因调查次数多少不同,加减分不机率不等现象,为此要记录调查次数折平均折合后才具有可比性)  ②工作态度(10%):迟到、早退、事假、加班等考评员工出勤、加班情况;每一次扣一分或每请事假一天扣一分,病假不扣分,为更好地完成工作主动加班一次加1分,任劳任怨服从计划外工作安排一次加1分。  合作精神非曲直各项工作任务协作配合性尤其是临时性工作任务主动积极承担加1分,无故推卸减1分(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  ③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10%):员工日常言行表现,如是否主动为公司声誉作正面宣传、是否正确理解并宣传公司政策考评员工是否热爱公司,是否支持公司的各项政策方针。(关键事件加减分)  员工的日常工作状态,对待同事的态度考评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针对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要防止只扣分不加分,防止对不良行为过于敏感而对积极优良行为却感知不到)  注意:品行考评分数记录只累计,不在日常工资表中直接体现,只作为考评本期考评原始数据依据。各部门主管在记录员工日常表现时一定要分清,不要重复奖惩。  (5)业绩考评(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70%)  ①销售业绩(40%):平均销售任务完成率;换算成40分制。  ②工作职责履行情况(10%):有失职行为减分,按要求高效高质量完成本职责工作或其他临时性工作加分。不间断记录,每月评一次。半年汇总一次并进行完全评定一次。(要多奖励,多加分,多给员工肯定鼓励员工不断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③临时工作任务执行情况(10%):交给员工的临时性工作任务执行效果,由任务布置人负责评定,每次大型活动或任务结束评一次,或每月部门主管评一次。(依据04年下发的《关于大型活动组织的规定和要求》对所有参与活动组织工作的人员进行表现记录)  ④业务技能测试(10%):部门组织的各项较重要的考试和测试成绩,换算成百分制平均分。(由部门出题、组织,人力资源部监督执行。测试成绩人力资源部备案)  注:非营业员岗位:“工作职责履行情况”占30%,“临时工作任务执行情况”占20%,“业务技能测试”成绩占20%。  2、机关职员考评  (1)机关职员包括总办、财务、企划、人力四部门的主办级以下人员(不含主办)  (2)机关职员半年考评一次,一年综合考评一次。  (3)考评方法有:百分考评汇总成绩,典型事件加减分,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定,民主评议、工作计划制定及完成、工作目标确定及达成评定等  (4)品行考评(占绩效考评成绩的25%)  ①行为品格(5%):从百分考评记录考评员工遵章守纪  从言语行为等典型事件考评员工职业素质  ②工作态度(10%):迟到、早退、事假等考评员工出勤情况;每一次扣一分或每请事假一天扣一分。为积极完成工作,自觉主动加班加点,一次加1分。  合作精神各项工作任务尤其是临时性关键工作任务时的协作性和配合性,如主动积极承担更多工作加1分,无故推卸扣1分(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扣分时要考虑员工实际工作情况)  ③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10%):员工日常言行表现,如是否积极主动为公司声誉作正面宣传、是否正确恰当地宣传公司政策考评员工是否热爱公司,是否支持公司政策。(及时、自觉、主动为公司声誉、方针政策作正面宣传加1分,反之加语言不录使公司声誉爱损扣1至2分)  员工的日常工作状态,对待同事的态度考评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  考评方法:针对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  (5)业绩考评(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75%)  ①业务测试和专业知识测试(10%)——针对专业技术人员或对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的岗位。  ②日常工作的自我管理情况(10%)——如对员工每月(每周)的工作计划、目标制定情况、工作合理性安排情况等进行评定。(计划时间安排是否恰当,是否适宜,可操作性如何,具体工作安排效率如何?由上级主管进行评定,员工自己评定)  ③临时性工作任务执行情况(10%)——针对大型活动或工作计划中的任务分配,评定员工所负责的任务的完成情况。(每一次大型活动结束后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评定)  ④工作职责履行情况(20%)——直接上级对员工定期进行评定,失职减分,承担职责外工作加分。(注意只扣分不加分现象,要多给员工肯定鼓励)  ⑤工作计划完成和目标达成情况(25%)——每月直接上级对部门和员工的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和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定。  3、管理人员绩效考评  (1)管理人员主要是公司在岗的正式任命的主办级以上(含主办)管理人员。  (2)考评周期:一年考评一次,每个月汇总各项评定成绩。  (3)考评方法:百分考评汇总成绩、典型事件加减分、部门工作计划制定和总结评定、对部门工作计划完成和目标达成情况,下属员工表现和总体考评成绩、每年一次的民主评议或两票制考核等。  (4)品行考评(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30%)  ①言行品格(10%):从百分考评记录考评管理人员遵章守纪和自我约束能力。  从言语行为、向员工宣讲公司政策、指导教育等典型事件考评管理人员是否支持和正确宣贯公司制度政策,能否正确教育、引导员工行为。  ②职业素质(10%):(年度评议一次,上级评、下级评、同级评等)  u行政部办公室——平衡、谨慎、可靠、谦虚、守时、亲切、宽容;  u人事部——公正、高尚、慎重、诚实、敏锐、亲切、善劝等;  u销售经营部——主动、热情、灵活、敏锐等;  u市场企划部——机警、远见、信心、勇敢、进取、创新、应变等;  u财务部——认真、细致、严谨、智慧、开源、条理等;  u企管部——灵活、热情、爱心、温善、耐心、节俭、善劝等  ③工作态度(5%):迟到、早退、事假等考评员工出勤情况;每一次扣一分或每请事假一天扣一分。关键时刻能组织员工加班加点完成任务加1分,关键时刻斤斤计较耽误工作进展扣1分。  部门间、同事间工作协调配合情况考评管理人员的工作协作性和责任感。(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  ④精神面貌(5%):管理者日常言行表现,如是否积极主动为公司声誉作正面宣传、是否积极正确地宣贯公司各项方针政策是否自觉地向员工传达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  日常工作状态,对待同事和下属的态度、特殊时期的表现等  考评管理人员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  考评方法:针对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  (5)业绩考评(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70%)  ①部门工作安排与分配(10%)——考评管理人员的工作统筹安排能力,(由企管部评准时性,由总区域高层领导评定计划和目标的质量,部门主管自评,下属评定其工作分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②部门工作职责的履行情况和部门工作绩效的改进情况(20%)——考评管理人员对本部门工作职责的把握、管理能力和对部门工作的改进能力。(上级领导评、其他部门评、管理人员自评)  ③部门各项工作计划完成和目标达成情况(20%)——考评管理人员领导下属对工作对公司的总体贡献价值。(企管部根据监督情况进行评定,公司大例会进对各部的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评定)  ④部门临时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5%)——考评管理人员在领导下属员工完成临时大型活动或任务的执行情况。(每一次大型活动结束由活动总负责人评定,高层领导对总负责人评定,同时进行典型事件记录)  ⑤下属员工工作表现和考评成绩(5%)——考评管理人员教育、指导、管理下属员工的能力。(从部门违纪情况和下属员工总体考评成绩考评)  ⑥各项财务指标考核(10%)——经营部门销售指标、利润指标和成本节约等,职能部室的成本控制和利用指标等,此项由财务部结合当期的实际情况,考虑外部因素后综合评定。  ⑦各项综合能力评定——由直接上级对管理人员的分析决策能力、管理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此项评议在年底管理人员述职时进行评定,作为平时汇总分项成绩的补充。)  ⑧二票制考核:按公司二票制考核规定执行,即每年对所有管理人员进行一次员工和领导投票考核,员工投票达60%支持率和赞成率即通过第一票,通过第一票后进行第二票上级领导投票50%以上支持和赞成率即通过,两票全通过后公司将下任命书。  注:最后两项不作考评内容,只作管理人员述职二票制考核的参考成绩。

如何对企业培训进行绩效考核? 第2张

  一、目的  1、为了更好的引导员工行为,加强员工的自我管理,提高工作绩效,发掘员工潜能,同时实现员工与上级更好的沟通,创建一个具有发展潜力和创造力的优秀团队,推动公司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2、为了更确切的了解员工队伍的工作态度、个性、能力状况、工作绩效等基本状况,为公司的人员选拔、岗位调动、奖惩、培训及职业规划等提供信息依据。  二、适用范围  绩效考评主要是对全体正式员工进行的定期考评,适合公司所有已转正的正式员工。新进实习员工、竞争上岗的见习员工、转岗、晋升、降职等特殊阶段员工的考评另行制定,不适合此考评,但可以引用绩效考评结果的客观数据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  三、考评分类及考评内容(考评结构图见附表1和附表2)  根据考评岗位不同,分三类:一线员工、机关职员、管理人员,分别进行绩效考评,三者的考核范围和侧重点不同。  1、一线员工绩效考评  (1)一线员工包括:营业员、总台服务员、礼宾员、收银员、旧金回收员、顾客关系员、交易员等在卖场工作的普通员工;  (2)一线员工半年考评一次,每年底综合考评一次。  (3)考评方法有:百分考评汇总成绩,顾客意见调查意见汇总,典型事件加减分,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定,民主评议、销售完成率、工作计划完成和工作目标达成评定等  (4)品行考评(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30%)  ①行为品格(10%):百分考核记录情况考评员工遵章守纪  星级服务规范履行情况、顾客意见调查结果汇总考评员工服务行为,顾客表扬加分,顾客投诉扣分。满意加1分,不满意减1分  (注意:因调查次数多少不同,加减分不机率不等现象,为此要记录调查次数折平均折合后才具有可比性)  ②工作态度(10%):迟到、早退、事假、加班等考评员工出勤、加班情况;每一次扣一分或每请事假一天扣一分,病假不扣分,为更好地完成工作主动加班一次加1分,任劳任怨服从计划外工作安排一次加1分。  合作精神非曲直各项工作任务协作配合性尤其是临时性工作任务主动积极承担加1分,无故推卸减1分(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  ③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10%):员工日常言行表现,如是否主动为公司声誉作正面宣传、是否正确理解并宣传公司政策考评员工是否热爱公司,是否支持公司的各项政策方针。(关键事件加减分)  员工的日常工作状态,对待同事的态度考评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针对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要防止只扣分不加分,防止对不良行为过于敏感而对积极优良行为却感知不到)  注意:品行考评分数记录只累计,不在日常工资表中直接体现,只作为考评本期考评原始数据依据。各部门主管在记录员工日常表现时一定要分清,不要重复奖惩。  (5)业绩考评(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70%)  ①销售业绩(40%):平均销售任务完成率;换算成40分制。  ②工作职责履行情况(10%):有失职行为减分,按要求高效高质量完成本职责工作或其他临时性工作加分。不间断记录,每月评一次。半年汇总一次并进行完全评定一次。(要多奖励,多加分,多给员工肯定鼓励员工不断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③临时工作任务执行情况(10%):交给员工的临时性工作任务执行效果,由任务布置人负责评定,每次大型活动或任务结束评一次,或每月部门主管评一次。(依据04年下发的《关于大型活动组织的规定和要求》对所有参与活动组织工作的人员进行表现记录)  ④业务技能测试(10%):部门组织的各项较重要的考试和测试成绩,换算成百分制平均分。(由部门出题、组织,人力资源部监督执行。测试成绩人力资源部备案)  注:非营业员岗位:“工作职责履行情况”占30%,“临时工作任务执行情况”占20%,“业务技能测试”成绩占20%。  2、机关职员考评  (1)机关职员包括总办、财务、企划、人力四部门的主办级以下人员(不含主办)  (2)机关职员半年考评一次,一年综合考评一次。  (3)考评方法有:百分考评汇总成绩,典型事件加减分,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定,民主评议、工作计划制定及完成、工作目标确定及达成评定等  (4)品行考评(占绩效考评成绩的25%)  ①行为品格(5%):从百分考评记录考评员工遵章守纪  从言语行为等典型事件考评员工职业素质  ②工作态度(10%):迟到、早退、事假等考评员工出勤情况;每一次扣一分或每请事假一天扣一分。为积极完成工作,自觉主动加班加点,一次加1分。  合作精神各项工作任务尤其是临时性关键工作任务时的协作性和配合性,如主动积极承担更多工作加1分,无故推卸扣1分(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扣分时要考虑员工实际工作情况)  ③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10%):员工日常言行表现,如是否积极主动为公司声誉作正面宣传、是否正确恰当地宣传公司政策考评员工是否热爱公司,是否支持公司政策。(及时、自觉、主动为公司声誉、方针政策作正面宣传加1分,反之加语言不录使公司声誉爱损扣1至2分)  员工的日常工作状态,对待同事的态度考评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  考评方法:针对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  (5)业绩考评(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75%)  ①业务测试和专业知识测试(10%)——针对专业技术人员或对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的岗位。  ②日常工作的自我管理情况(10%)——如对员工每月(每周)的工作计划、目标制定情况、工作合理性安排情况等进行评定。(计划时间安排是否恰当,是否适宜,可操作性如何,具体工作安排效率如何?由上级主管进行评定,员工自己评定)  ③临时性工作任务执行情况(10%)——针对大型活动或工作计划中的任务分配,评定员工所负责的任务的完成情况。(每一次大型活动结束后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评定)  ④工作职责履行情况(20%)——直接上级对员工定期进行评定,失职减分,承担职责外工作加分。(注意只扣分不加分现象,要多给员工肯定鼓励)  ⑤工作计划完成和目标达成情况(25%)——每月直接上级对部门和员工的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和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定。  3、管理人员绩效考评  (1)管理人员主要是公司在岗的正式任命的主办级以上(含主办)管理人员。  (2)考评周期:一年考评一次,每个月汇总各项评定成绩。  (3)考评方法:百分考评汇总成绩、典型事件加减分、部门工作计划制定和总结评定、对部门工作计划完成和目标达成情况,下属员工表现和总体考评成绩、每年一次的民主评议或两票制考核等。  (4)品行考评(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30%)  ①言行品格(10%):从百分考评记录考评管理人员遵章守纪和自我约束能力。  从言语行为、向员工宣讲公司政策、指导教育等典型事件考评管理人员是否支持和正确宣贯公司制度政策,能否正确教育、引导员工行为。  ②职业素质(10%):(年度评议一次,上级评、下级评、同级评等)  u行政部办公室——平衡、谨慎、可靠、谦虚、守时、亲切、宽容;  u人事部——公正、高尚、慎重、诚实、敏锐、亲切、善劝等;  u销售经营部——主动、热情、灵活、敏锐等;  u市场企划部——机警、远见、信心、勇敢、进取、创新、应变等;  u财务部——认真、细致、严谨、智慧、开源、条理等;  u企管部——灵活、热情、爱心、温善、耐心、节俭、善劝等  ③工作态度(5%):迟到、早退、事假等考评员工出勤情况;每一次扣一分或每请事假一天扣一分。关键时刻能组织员工加班加点完成任务加1分,关键时刻斤斤计较耽误工作进展扣1分。  部门间、同事间工作协调配合情况考评管理人员的工作协作性和责任感。(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  ④精神面貌(5%):管理者日常言行表现,如是否积极主动为公司声誉作正面宣传、是否积极正确地宣贯公司各项方针政策是否自觉地向员工传达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  日常工作状态,对待同事和下属的态度、特殊时期的表现等  考评管理人员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  考评方法:针对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  (5)业绩考评(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70%)  ①部门工作安排与分配(10%)——考评管理人员的工作统筹安排能力,(由企管部评准时性,由总区域高层领导评定计划和目标的质量,部门主管自评,下属评定其工作分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②部门工作职责的履行情况和部门工作绩效的改进情况(20%)——考评管理人员对本部门工作职责的把握、管理能力和对部门工作的改进能力。(上级领导评、其他部门评、管理人员自评)  ③部门各项工作计划完成和目标达成情况(20%)——考评管理人员领导下属对工作对公司的总体贡献价值。(企管部根据监督情况进行评定,公司大例会进对各部的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评定)  ④部门临时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5%)——考评管理人员在领导下属员工完成临时大型活动或任务的执行情况。(每一次大型活动结束由活动总负责人评定,高层领导对总负责人评定,同时进行典型事件记录)  ⑤下属员工工作表现和考评成绩(5%)——考评管理人员教育、指导、管理下属员工的能力。(从部门违纪情况和下属员工总体考评成绩考评)  ⑥各项财务指标考核(10%)——经营部门销售指标、利润指标和成本节约等,职能部室的成本控制和利用指标等,此项由财务部结合当期的实际情况,考虑外部因素后综合评定。  ⑦各项综合能力评定——由直接上级对管理人员的分析决策能力、管理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此项评议在年底管理人员述职时进行评定,作为平时汇总分项成绩的补充。)  ⑧二票制考核:按公司二票制考核规定执行,即每年对所有管理人员进行一次员工和领导投票考核,员工投票达60%支持率和赞成率即通过第一票,通过第一票后进行第二票上级领导投票50%以上支持和赞成率即通过,两票全通过后公司将下任命书。  注:最后两项不作考评内容,只作管理人员述职二票制考核的参考成绩。  四、绩效考评具体执行步骤  1、每个月企管部提供员工百分考评情况,人力资源部对每人的百分考核进行分类、统计记录;  2、人力资源部同时对员工病事假情况进行统计,定期进行换算成百分制;  3、日常工作中,每个部门主管,负责对本部门员工工作行为表现、典型事件进行记录,并按规定进行加减分,部门主管和员工对工作计划实施和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定。企管部负责收集资料信息上交人力部。  4、每半年人力资源部进行收集汇总百分考评、出勤情况、各部门三个月的记录和评定表,每年七月初组织半年度的综合考评,作为日常考评记录成绩的补充,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一小部分比例。  5、每年七月份人力资源部将各项成绩按比例划分,采取科学的折合方法,把员工的各项成绩换算成可比较的百分制成绩,并按一定的比例划分出优秀、良好、中、差。  6、每年七月底,人力资源部把员工半年度的绩效考评成绩汇总上报,同时把每人成绩反馈到部门和员工,要求各部门对员工进行绩效改进的面谈并提出改进计划上报人力部(作为下半年考评的依据),  注:绩效改进面谈期间同时也是“考核申诉期间”,具体按考核申诉规定执行。  7、每年八月初,人力资源部针对半年度的绩效考评综合成绩,提出奖惩、薪级调整、岗位调动、人才储备、培训发展教育等各项结果处理建议方案报总经理审批。批准后具体实施。  8、每年底进行一次管理人员的二票制考核,同时进行全面的综合的民主评议。作为管理人员日常考评记录的补充,占管理人员绩效考评总成绩的一小部分比例。  9、每年底员工考评如半年度考评,再加上上半年绩效考评成绩,综合后为员工全年的员工绩效考评成绩。  10、下一年的第一个月中旬完成年度考评,下旬完成成绩汇总和信息反馈,第二个月提出奖惩、薪级调整、岗位调动、培训发展教育、人力储备等各项结果处理措施建议方案,批准后执行。  五、绩效管理工作中各部门或管理人员的责任划分  (一)人力资源部是绩效管理实施监督和结果运用的部门,对考核制度、考核技术的科学性、实用性负责,为提高管理队伍的绩效管理能力负责。在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人力资源部具体担负如下职责:  l提出公司统一要求的人事考核实施方案和计划;  l宣传公司的绩效管理制度和计划,公布考评的标准和与此相关的各项处理政策;  l为评估者提供绩效考核方法和技巧的培训与指导;  l收集各项考评原始资料信息,进行定期的汇总,为员工的考评成绩提成信息反馈和改进建议。  l组织实施职能部室的绩效考评,组织进行每年一次的二票制考核和年度的民主评议;  l监督各部门的绩效管理按计划和规定要求落实执行;  l针对考考核结果提出奖惩、晋升、降级、岗位调动、培训等结果处理建议,并根据领导批示进行执行;  l收集考评评估意见,进行绩效管理评估和诊断,不断改进提高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水平;  l整理各各种考评资料并进行归档、备案、保存。  (二)绩效管理的直接责任人是一线经理,即各部门的主管或经理。因为对每一个普通员工的绩效管理和考评,是由部门主管或经理直接执行的。  在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各部门的主管或经理主要担负如下职责:  l设立本部门工作计划和目标,并指导下属作好各岗位的工作实施计划和达成目标的标准要求;  l对下属的品行导向和绩效改进进行持续的沟通、指导和监督;  l按要求定期对自己和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计划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记录和评定,并定期上交人力资源部;  l为下属员工提供绩效考评结果反馈,并帮助下属制定改进和提高实施计划。  l协助人力部门宣传绩效管理思想、制度及相关要求,同时客观及时地反映本部门对绩效考评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三)企管部按期向人力资源部提供百分考评、员工出勤情况记录、各部门工作计划或总结上交情况、各部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公司大例会进对各部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的评定数据表等资料信息。  六、绩效考核审诉制度  员工如果对绩效管理和绩效考评工作有重大疑义,可以在拿到绩效反馈信息表的15天之内,向企管部或人力资源部提出申诉。企管部或人力资源部接到投诉后,双方合作共同对申诉事件进行处理。  对申诉的处理程序如下:  1、调查事实:与申诉涉及的各方面人员核实员工申诉事项,听取员工本人、同事、直接上级、部门总经理或主管副总经理和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事情的经过和原因,以使能对申诉的事实进行准确认定。  2、协调沟通:在了解情况、掌握事实的基础上,促进申诉双方当事人的沟通和理解,与申诉双方当事人探讨协商解决的途径。  3、提出处理意见:在综合各方面的意见的情况下,对申诉所涉及事实进行认定,确认在绩效管理中有是否存在的违反公司规定的行为,对申诉提出处理建议。  4、落实处理意见:将事实认定结果和申诉处理意见反馈给申诉双方当事人和所在部门总经理、并监督落实。  七、绩效管理和绩效考评应该达到的效果  l辨认出杰出的品行和杰出的绩效,辨认出较差的品行和较差的绩效,对员工进行甄别与区分,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l了解组织中每个人的品行和绩效水平并提供建设性的反馈,让员工清楚公司对他工作的评价,知道上司对他的期望和要求,知道公司优秀员工的标准和要求是什么?  l帮助管理者们强化下属人员已有的正确行为,促进上级和下属员工的有效持续的沟通,提高管理绩效;  l了解员工培训和教育的需要,为公司的培训发展计划提供依据。  l公司的薪酬决策、员工晋升降职、岗位调动、奖金等提供确切有用的依据;  l加强各部门和各员工的工作计划和目标明确性,从粗放管理向可监控考核的方向转变,有利于促进公司整体绩效的提高,有利于推动公司总体目标的实现。  八、绩效考评结果处理  1.考评成绩汇总后对一线员工、机关职员、管理人员分别进行正态分布和排序:前5%优秀,20%良好,30%尚可,20%差,最后5%较差。  2.前5%优秀的员工作为加薪或晋升的对象,前10%的员工将给予一次性的荣誉和物质奖励。最后的5%作为降级的对象。  3.前10%作为进入人才储备库,人力资源部将配合部门主管为此部分员工作职业发展规划和指导,同时作为公司重要岗位提拔首要考虑对象。  4.后25%作为重点培训教育和改进的对象,人力资源部将配合部门主管为此部分员工提供教育、培训、工作绩效改进等相关的指导。  5.对于不按规定和要求配合工作,违反规定提供虚假资料信息,及其他不良行为的,将按照百分考核制度的相关规定奖惩。  6.其他处理政策和措施有等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九、附则(待定)  十、各种附表(待定)  品行考评所用各种量表:  1、《百分考评汇总统计表》——遵章守纪分数(人力部用,见附表3)  2、《员工病事假等情况统计表》——出勤分数(人力资源部用)  3、《顾客意见统计表》——考评员工星级服务规范掌握和运用情况(满意加1分,不满意加1分,顾客表扬加1分,顾客投诉扣1分)  4、《典型事件记录表》——考评员工在关键工作(如大型活动或任务)中的言行品格、工作态度、精神面貌;(部门主管用)  5、《民主评议表》——考评期未用,对员工综合工作表现、能力素质、人际关系等进行考评;(上级用、同事用、员工自评用)  6、《职业素质评议表》——考评管理人员职业素质;  业绩考评所用量表:  1、《业务测试和专业知识测试成绩统计表》——考评员工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  2、《销售完成率统计表》——考评期内的平均完成率折合成百分制。(见附表3)  3、《个人工作计划和总结评定表》——评定工作计划和总结是否适宜、客观;(部门主管评下属员工用,如附表4)  4、《临时性工作任务执行评定表》——评定所有参与员工的任务完成情况;  5、《日常工作职责履行记录表》——考评员工岗位职责履行情况,优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因个人原因失职扣分。  6、《部门工作计划和总结、目标评定表》——考评管理人员工作计划和组织执行能力;  7、《民主评议表》——考评管理人员综合管理、组织、协调能力;(上级评议、下级评议、同级评议)  其他量表:  1、《绩效考评反馈信息表》——绩效考评结束,人力资源部结合各项成绩给各部门和各员工提供详细的考评结果反馈表。  2、《绩效改进面谈记录表》——绩效考评结束,人力资源部结合员工总体考评成绩,为了进一步改进员工绩效,要求各部主管或经理与要下属进行绩效改进面谈,并作好记录,面谈后管理人员与员工达成共同的计划和目标。  3、《绩效考评论断评估表》——绩效考评信息反馈后,人力资源部将针对每次的绩效考评收集员工意见和建议,对绩效考评工作作出诊断和评估,以更好的改进后期的绩效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