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怎么上

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在这个时期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你可以试着引导他们,让他们画些有兴趣和喜欢的事物,以自主动手为主,锻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他们有意识的认识他们即将踏入小学课堂!建议可以让他们画彩色铅笔画,易修改!!然后将小朋友的作品展示出来!!应该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课堂教学之一:这一堂绘画的题材是“拎包”,根据历来传统的绘画教学模式,先出示范画,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接着老师示范讲解画法;然后由幼儿分别自己绘画,画前老师叮嘱幼儿不要和老师画得一样,但结果,在幼儿的绘画作品中很少发现自己创造性的成分,绝大多数都模仿老师的范画,只有极个别的画面稍有变化。根据当时统计,这堂课幼儿绘画的表现形式合计不到3种,可以说是千篇一律。 课堂教学之二:我在绘画课中指导幼儿“设计花布”,教学时未出现整体的范画,教师只对主体部分的难点稍作指点,接下去就要求幼儿用各种线条或图形如圆形、三角形等来设计、绘画。结果这堂课幼儿的绘画作品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全班45位幼儿,出现了100多种各不相同的表现形式,创造性成分明显增加。 课堂教学之三:一次春游之后,我布置幼儿画命题画“春天”。先启发幼儿谈谈各人在春游中的所见所闻和春游后的感受,接着就要求幼儿能用丰富 色彩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春景画出来。结果有的画了花和草,有的画了树和小鸟,有的画了小朋友在放风筝,有的画了田野景色,有的画了小朋友们手拉手春游的场面。 每幅画都洋溢着春天的气息,没有一幅画的内容雷同,比起“课堂教学之二”来,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此外,我还曾采用不同的手工材料(如纸片、布片、树叶等)教孩子制作树叶粘贴画,教师只示范用枫叶制作金鱼,用银杏叶制作蝴蝶等简单的方法,接着就让幼儿自由创作,结果孩子制作了各种人物、动物、交通工具,样式达到156种之多。 又如一次教孩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手工材料来画螃蟹,我先分析螃蟹的形态结构特征,然后让大家制作绘画,结果有的用水彩笔画,有的用手指画,有的用蜡笔画,有的用火柴盒做身体,手工纸撕腿来表现,他们常常随手拈来,即兴发挥,绘画了形态各异的螃蟹。通过以上美术课教学的比较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在不同教学的情景下,幼儿作品的创造性成分是大不相同的。下面就分别加以讨论: 一、关于教师的示范画的画法指导。《幼儿园教育纲要》规定,幼儿以临摹为主,要求幼儿通过范画欣赏和模仿能力画出“有点像”的图画来。在这里,范画欣赏和教师画法指导当然是必要的教学过程,这对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肯定能起到巨大的作用。但是从创造教育的角度来看,范画欣赏和画法指导又会束缚幼儿的想象能力,降低创造性成分,不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那么应该怎样来处理这个矛盾呢?办法可能只有两个。第一就是让幼儿按统一的要求去完成作业,同时又要鼓励他们去添加其它内容,这样即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欣赏能力和绘画技巧,同时又能培养幼儿的创造性。第二可以在时间上加以分工,大部分时间按临摹画教学的要求去做,但是可以留出一些时间来让幼儿去自由创作。当然这个问题与幼儿的年龄有关,中班应该更多的用来临摹,到了大班自由创作的成分和时间可以多增加一点。 二、关于绘画题材的限制。从课堂教学一、二、三的比较中可以发现,课堂一临摹教学题材限制最严,所以幼儿作品的创造性成分最少;课堂二采取用命题绘画,对绘画题材作了半限制,所以创造性成分就增加了不少;课堂三则采用自由画的办法,对题材不作限制,所以创造性成分就大大增加。 这就说明,为了提高创造教育的质量,不光是美术课教学,在其它各科教学中应该适当增加这种自由度。 三、关于绘画(手工)工具和材料。在另外两堂课中,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工具和材料,结果使幼儿的创造性大大提高,这可能跟这些工具和材料的新奇有关系。大家知道,幼儿的好奇心特强,当然这种好奇心只能对新鲜、奇怪的事物才会表现出来。平时孩子们用彩色笔画,现在突然用蜡笔、用手指蘸颜料当画笔,用布片、树叶当材料,自然会使幼儿感到好奇,而真是好奇心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欲望,所以反映在他们的绘画手工作品中,创造性成分也就增加了。

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在这个时期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你可以试着引导他们,让他们画些有兴趣和喜欢的事物,以自主动手为主,锻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他们有意识的认识他们即将踏入小学课堂!建议可以让他们画彩色铅笔画,易修改!!然后将小朋友的作品展示出来!!应该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希望对你有说帮助!!

大班美术教案:有趣的指纹 http://www.sino78.com 2008-10-10 10:58:57 【字体:大 中 小】 设计意图: 本着我园“一课三例”的科研精神,听了王老师的第一个活动后,在大家的共同探讨下,拟订了大概的活动方案,我们认为在这个活动中,应该选好一个方向,引导幼儿去学习,而不是面面俱到。因此,我将有关指纹作用的知识淡化,只是作为一个简单的铺垫,而将有趣的美术活动作为本活动主要的活动内容,这样孩子们更容易融入活动中,积极投入,避免了孩子面对许多内容手足无措的情况出现。 活动目标: 1、能知道到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简单了解指纹的类型和作用。 2、乐意用手指印作画,并且能发挥想象力塑造各种不同的形象。 活动准备: 1、 课前回家查找关于指纹的资料。 2、放大镜(数码照相机),课件 3、幼儿作画用纸,印泥,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引出课题 1、“今天,张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有一天,有一个小偷趁着别人家里没人在家的时候,偷了许多许多东西,然后逃跑了,这个小偷很聪明,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线索,后来,警察们终于在一张桌子上发现了小偷的指纹,然后利用指纹抓住了小偷。” 2、师:“警察们可真厉害,利用小小的指纹就抓住了小偷,你们知道指纹是什么东西吗?” 二、幼儿讨论,教师简单讲解有关指纹的知识。 1、师:“有些小朋友已经知道了,指纹就是我们手指头上的纹路。这就是指纹(展示幻灯片),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指纹的秘密,你们可要竖起耳朵听好了,指纹的秘密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警察叔叔就是利用指纹的秘密抓住了小偷。” 2、师:“小朋友知不知道还有哪些东西用到了指纹的秘密?”(鼓励幼儿说出自己了解的知识)“不知道没有关系,我来告诉大家,你们瞧,因为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所以警察很容易根据指纹找到指纹的主人;很多大厦里也安装这个指纹识别器,防止不是住这座大厦的坏人进来;还有门、保险箱的主人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指纹当钥匙,来打开这些东西”。 3、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指纹的种类,指纹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弓型,纹路弯起来像弓一样;一种是箕型,纹路比弓型的要圆一点,不过这里还有弯出来的,像簸箕一样;还有一种是斗型的,看,中间圆圆的,我们小朋友先看看自己手指头上的指纹都是什么样的?看完了举手告诉大家。”(可以用照相机拍下幼儿的手指头,展示指纹) 三、介绍指纹画,引起兴趣 1、师:“刚才,我们小朋友都观察了自己的手指头,知道了指纹的秘密,现在,我要向大家介绍更有趣的指纹了,你们瞧,这些是什么?”(展示幻灯片,幼儿欣赏) 2、师:“对了,这些都是用指纹画起来的画,把手指头蘸上印泥,在纸上印出手指印,然后用勾线笔画上眼睛,鼻子或者头发,这样手指印就变成了一个小人了;手指印还可以变出很多东西呢,你们瞧!你们想试试吗?我先提要求,请这边的小朋友站到桌子旁边,请这边的小朋友站在舞台旁边,每个人一张纸,一只笔;在用印泥的时候,不能抢;请小朋友遵守活动规则,能做到吗?”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巡回指导幼儿,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与范例不一样的作品。(播放轻音乐) 2、教师讲评,表扬积极投入作画的幼儿。 五、师:“我们把我们的作品拿到教师去,挂到我们的小画廊里去,好吗?”

美术课在幼儿教育中作为副科而不被重视,其实一节好的美术课,学生受益良多,如何上好美术课呢?对美术老师而言,不仅要自己会,还要善于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所以老师必须学习教学理论、探索教学规律、掌握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面对素质教育,“音”、“体”、“美”应摆在首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美术是其中不可缺少的。要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下面笔者结合在教学实习中的一些感悟,谈谈上好美术课的做法。 一、遵循认知规律,适时给予点拨。 1.进行美术训练,没有规定的模式可寻。幼儿由于年龄的关系,活泼好动,求知欲强,此时,教师可不作任何限制,让他们敞开心扉。他们要画什么就画什么,要怎样画就怎样画,教师只要作适当的点拨与鼓励。要让他们感觉画画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一件有趣的事情。让学生的思维无限扩展,思绪如泉水般涌出,画出的就是一幅发自内心深处、具有生命力的画。 画画时没有任何的瑕疵,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没有任何的画画模式。当然,给学生自由,并不是让他们放任自流,如果这样则维持不了多长时间,画画的质量也无法提高。 2.从生活中丰富内容。生活是画画的源泉。小朋友跟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较多,在奥妙无穷的大自然中,教导学生做有心人,肯定会有所收获。生活中有许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只要你细心观察与发现,就能画出一幅幅有生命力、理想的画。 当学生被某一事物吸引的时候,他们必定对它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小朋友有独特的视觉,有满脑子的问号,这些都是激发他们画画兴趣的素材。有了情感的触动,就有倾吐的需要。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周边的环境带领学生经常到大自然去,开阔视野,开阔心境。 作品画好了,如果不展示就显得毫无意义。小朋友可以在交流展示时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互相激励。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到自己是成功者。“赞美是照在心灵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而交流的形式有很多种,如上台展示、贴办刊物、学习园地,等等。 二、引导学生科学画画,逐步深入。 1.引导学生观察。古人云,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教师的天职就是要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长期以来的教育误区,把教育看作是在严肃教室中苦行僧的生活,而忽视了自然教育和自主教育在孩子身上最直接的反应恰恰是快乐和有趣”。我们要把视角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教室延伸到原野,遇事多观察,勤思考。那么,我们应该结合小朋友们观察的水平进行有序的教学指导。其实,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的、持久的知觉活动。儿童的观察水平较低,观察的目的性、顺序性不强,精确性也不够。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进行仔细观察,再通过观察、分析、思考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为画画积累素材。 2.激发想象。激发想象的方法有许多种,可针对新教材,针对学生的独特性而进行。 3.实践活动。好的画并不是说出来的。只有来源于生活的画才是原汁原味,充满情趣。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尽可能地多实践多画画。因此,教师要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这样才为以后的美术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方式要灵活、开放,让学生学得活泼、积极、主动。 无论是在何种教学中,“教师的思想境界、理论素养知识水平、教学方法无处不在影响着学生,或潜移默化或直接作用”。教学方式的变化有赖于教师理念的变化与更新。新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开放,这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开放的心态,并以此铸就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美术课要有教学程序的变化。课前可以要求学生做调查或搜集各类相关的资料,教学法要适当、灵活,组织严密,善于辅导。教学内容要易于为学生接受,并能够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学得活泼、积极、主动,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既教会学生知识,又教会学生系统的知识和规律,并学会运用知识的方法,教学过程要有准确性和计划性,讲授、练习、演示、示范都应安排妥当,使整个教学过程有条不紊、环环相扣。教师要根据课堂情况,机智地处理偶发事件;要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不浪费每一分钟,在有效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辅导好全体学生,争取大面积丰收。根据教学内容辅导好所学内容的训练,能有效地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全体学生都能完成作业。课后还要以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为主,多放少辅,教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获得审美的方法、创造美的方法,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热情,甚至一节课不一定要得出什么结论或结果。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环境、关注历史、关注他人、关注自我,在这种关注中形成崇高的人生观与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带领学生参观访问、写生体验,引导学生讨论研究、探究创造方法,鼓励学生创新是教学新走向。 以上的步骤是循序渐进的,只要教师从一开始就有序地指导教学,就能克服美术教学这一薄弱环节。

小孩子对于形体和颜色的把握不准,我觉得一开始应向他们展示一些简单易学的手法,比如借助工具来作画,容易出效果,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其次是作画的对象不能太难,首先应该从简单的玩具开始,过渡到小动物之类,再慢慢过渡到人像,最后是场景的表现,其中可以适当搞一些比赛,比如可乐罐的设计,难度不高又能锻炼想象力,奖品更是激励的重要手段。老师的讲解和演示非常重要,宜直接而不宜深入,最好能把自己当成孩子,让小朋友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会到进步的乐趣。 本回答由科学教育分类达人 夏斯泰推荐

参考资料: 头条

小朋友?

现在的美术教学中,繁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极难取舍。有人觉得现在的美术教学应让孩子随意发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因为美没有领域,不同人对美都有自己的理解。幼儿园的孩子没有成人那么丰富的经验,也没有统一的审美标准,他们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每一幅幼儿作品都承载着他们的梦想,因此无论孩子的作品是什么,我们都要给予肯定和支持。   有人认为幼儿应通过正规训练来加强绘画技巧,中大班幼儿会通过观察身边事物进行模仿和表现,又因缺乏绘画技巧和经验而无法表达内心的思想。这两种教育观念之间的主要矛盾是要不要规范幼儿的审美,限制幼儿思维――幼儿的想象需要保护,但同时也要通过老师的辅导来提高他们的美术技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提到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其实,如果方法和观念正确,两者不会矛盾,教师也不会再迷惑该怎样将两者结合才能使美术活动在幼儿的成长中发挥真正意义。   一、从兴趣入手   在选择美术教学内容时,首先要了解该年龄段幼儿能够达到的水平,从幼儿的兴趣入手。例如小班幼儿喜欢好吃的,那么绘画内容最好以食物为题材;中班幼儿喜欢动物,绘画内容最好以动物为题材;大班幼儿喜欢人物,绘画内容最好以人物为题材。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幼儿对题材产生兴趣时,他们才会与老师互动,积极配合。   二、幼儿美术教育快乐化生活化   幼儿园目前的课程都是以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活动呈现的,因此,美术教学与幼儿主题活动是不可分割的。教师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让艺术真正体现生活。在开展活动时我们注重以下几点:   1、以幼儿现实生活为背景,注重生活与美术教育紧密结合。   在建构式课程中,我们挖掘出很多和生活有关的美术活动,如:创意花瓶,长腿娃娃等,都是运用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进行的美术创作活动。我们还借助语言活动,让幼儿在理解、欣赏了优美的诗歌、好听的故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活动。尝试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幼儿都喜欢欣赏不同绘画形式,所以,可以给幼儿欣赏符合幼儿年龄阶段的名画或者范画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但不能强迫幼儿必须与名画或范画画得一模一样,最好体现自己的想象和想法。另外,他们更喜欢尝试不同的绘画形式带来的新鲜绘画体验,所以,要不断丰富美术形式。可以尝试变化绘画工具、绘画材料,例如可以选择棉签、手帕、纸团等幼儿易操作的东西。如果操作太难,幼儿不容易达到操作目标,便失去兴趣和信心。而绘画材料则可以是卡纸、纸盒、瓷砖墙、石头或者废旧物品等容易收集,方便展示,能很好的突出作品效果的素材。生活中很多材料可以为我们所用,如:自制彩泥活动就是孩子很喜欢的一个活动,老师当场用面粉、色拉油、颜料制作出彩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作欲望。活动的一开始老师想让孩子们用自制的彩泥制作一些秋天的水果或蔬菜,但是活动开始后,很多孩子都提出希望可以用这些彩泥制作更多的东西,因此通过活动,孩子们作品的丰富可以想象。   三、注重习惯的培养   对“习惯”一词的解释是“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在长时期里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可见习惯是长期养成的,我认为在一堂美术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注意习惯教育。   1、活动前准备   活动中可能要设计图画,教师要事先练习,体会其中的重难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示范和指导。教师上课用的材料和幼儿创作与练习用的材料要事先准备好,并注意适当多准备,以便临时增加和损坏。   2、活动过程中的教育   组织幼儿活动时先让幼儿安静下来,以游戏的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力,然后再进行讲述。并让幼儿知道,认真倾听他人讲述,不仅是对他人的尊敬,而且还能学到很多的知识和本领。   绘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有的幼儿不知道水彩笔帽放在哪里,有的放在手里,有的放在桌子上,甚至有的最后不知道水彩笔帽去了哪里,针对这一情况,我统一让幼儿把水彩笔帽扣在水彩笔上方,这样既容易取放,又不容易丢失,为幼儿解决了这个问题,幼儿不再为找不到笔帽而发愁;其次是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会与小伙伴讨论交流,讨论声音过大,会影响其他小朋友,这时我采用听音乐的方法,播放轻音乐,让幼儿的声音不能超过音乐的声。   3、结束后的有序整理。   完成作品后,认真整理作品和用具,不遗漏。请他们互相观察并看看教室,桌子脏了擦干净、纸屑掉了捡起来……渐渐的幼儿每次下课前都能这样做,慢慢习以为常,教室也变得干净、整洁了。   幼儿良好绘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度进行交叉反复培养,及时树立榜样,发现点滴的闪光点,予以肯定,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给幼儿展示自己的平台,满足幼儿爱表现和渴望被关注的心理。   四、丰富作品展示的形式,体验快乐   美术作品的展示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幼儿希望自己作品得到赞赏,赞美是幼儿心理活动最好的诠释,能够放飞他们想象,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尽量给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孩子的内心得到解读,感到被老师和集体理解、重视。所以,老师要引导幼儿大胆描述作品,同时学习别人的优点,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更好地体验美术活动中的快乐。   幼儿美术是从童心中流出的一条涓涓小溪,有喜、有忧,它细腻、清澈、神奇、美妙……我将沿着溪流的路径,去寻找源头,去发现来自孩子心灵的歌唱。为孩子的成长道路添加一抹绚丽的色彩。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