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是一首抒怀思亲的佳作。当时他的弟弟苏辙也因与变法派意见不合,远在济南。兄弟已有七年未见。丙辰中秋的夜晚,苏轼独自开怀畅饮直至天明,禁不住思绪万千,乘着酒兴,写下了这首抒怀思亲的词:(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的上片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作者持酒赏月,忽发奇想:想随风回到天上神仙住的“琼楼玉宇”中去,但又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词人徘徊于人生追求的苦闷和对人世繁华的流连。既然天上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好。词的下片写对月怀人。词人因思问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分离的时候格外圆呢?由月的阴晴圆缺现象谈到人的悲欢离合,得到安慰,把对亲人的思念化成了真诚的祝福。也是对天底下所有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愿。由此也就感受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胸襟。(引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解读与设计,王俊霞)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先来个作者简介,对于词的字面意思在这里就毋庸多写。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两宋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艺全才,诗,词,散文以至书法,绘画等都有极高成就。无论是诗词还是散文,都表现出题材广泛,思想深刻,境界高远,笔力遒劲的特点,在当时及对后世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中这首词就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 相信对于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说得夸张一点,大家差不多都能倒背如流了,今天我拿出来在此浅谈一下个人对此词的理解,也可以算是一种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吧!本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节,当时苏轼老先生正任密州知府。当此中秋之夜,作者畅饮大醉后,抬头所见的是皓月当空,银光泻地之景,面对此情此景让作者不觉想起了分别七年的弟弟苏辙,在举杯望月之时,心中生起无限遐思,有感而发写了这首流传至今的佳作词篇。 对于作者当时的心境我们还是暂且抛开,先从词面的意思来理解一下,除去读来朗朗上口之外,更多的是为词中对于景的描述而折服,作者所用的每个字都是精挑细选、反复推敲而来的,都是恰到好处,无可挑剔之选。写到此,肯定朋友们都要笑耻了,苏东坡老先生何许人,用你在这里指点,其实我不是要对词中的文字说三道四,就我这个凹水平,哪里敢啊!只是感叹于作者对于词的运用上,我这一生也只能是高山仰止,要是能从中悟出一点什么来,也就不枉自己酷爱这首词了。 只是特别喜欢这首词中的每一个字,“明月几时有”,看似多么简单的几个字却能表达出让您想不完的深意,用寓意悠远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接下了就是“把酒问青天”,是啊,面对当空的皓月,心中的疑问,感叹也只能是这么聊发一下,只能是问天了,可这问却又非常之不简单,问天而且是问的青天,青天代表什么,我总觉得单从字面难以理解,是单纯的问天吗?为什么不是问苍天,而是问的青天。当然这也是我的个人揣摩,青天不是在古代也代表“官”吗?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包青天,也就是说要问清官,什么事一定要问青天大老爷,就因为这个明月几时有吗?十五的明月一年中至少会有12个,当然除去阴天无缘之外,可以说见到明月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或者就是因为是中秋节,那也不至于因为中秋的明月圆就问青天吧!看来作者此刻的心情可谓纷繁复杂的,有那么一种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可似乎又不全是这样的心情。作者当时一定是感慨万千,有太多的不可以,有太多的牵绊和束缚,难以一吐为快,所以就借酒、借景来抒发一下压抑的心情,也才有了接下来更优美的词句。既然是问青天了,就非常明显地要继续追问下去,“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传说中的嫦娥奔月,传说中的天上人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差异,作者遥想的那种理想生活,就是现在的天上,究竟是不是作者所渴望得到的生活呢?这一问就把自己的心志托出,带着疑虑、带着向往,“我欲乘风归去”,作者想离开现在的生活,想要奔向自己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可总是在担心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是啊,想象中的生活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当真的要重新面对的时候,作者不得不顾虑重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想到这种歌舞升平的生活,真的和现实中的一样吗?由此不难看出作者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深厚感情。还是现在所生活的时空是最美的,虽然生活中总会有很多的不尽人意,但是人生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哪里有我们想要的完美生活?还是要自己来安慰一下,让自己能洒脱一些,“何似在人间”,突出了作者对现在生活的无限热爱和不尽眷恋。 接下来作者写到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看似作者是写当时明月照耀下的美丽人间,实则让我感到的是作者心事重重,有点茫然,有点失意,不知自己究竟该怎么样来安抚自己,是继续留下来干自己所不愿意干的工作呢?还是逃离这喧嚣的闹市,有点欲走还留的意境,不知道我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仅是妄猜而已。思前想后终于写出了“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两句,作者仿佛一下子挣脱了思想的羁绊,这就是要面对的现实,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是让自己学会放弃,超然一些,坦然一些更好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下子就把作者的思想放归了自然之中,这一切的感怀都是不必要的了,这种分离、这种牵绊自古就难全,还是想开些吧!从中不难看出作者洒脱、旷达的襟怀,能做到超然物外,把人间的悲怨、世事的不平,都同月亮的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以求得安慰,这是作者多么坦荡的胸怀啊!终于到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流传千古的经典绝句,让我又从中仿佛一下子就感受到了作者的博大胸襟,高尚情怀,那又是怎样的思想境界,向自己的兄弟及人世间所有饱受离别之苦的亲人们,送上这动人心扉的深情问候和祝愿,也由此给整首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通篇所要表述的就是一种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深意的感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写到此,心中的感叹还是如此强烈,是因为年少时候,也经常对月感怀,记忆深处那曾经的对影成三人的情景,至今是怀恋无限,好想能再重温往日的旧梦,只可惜,跨越万水千山的那份爱,只能是珍藏在心底、铭刻在心间……唯有祝福是我永恒的祈愿了!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领悟这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真谛和精华所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千载离人之心的千古名句。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1)问清天。  不知天上宫阙(2),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3),又恐琼楼玉宇(5),高处不胜(6)寒。  起舞弄清影(7),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8),低绮户(9),照无眠(10)。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1)。  【注释】  (1) 把酒:端起酒杯。  (2) 宫阙:宫殿。  (3) 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 所以作者有此一问。  (4) 乘风归去:驾著风,回到天上去。作者在这里浪漫地认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5) 琼楼玉宇:白玉砌成的楼阁,相传月亮上有这样美丽建筑。  (6) 不胜:忍受不住。  (7) 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自己的影子也翻动不已,彷佛自己和影子一起嬉戏。  (8)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9) 绮户:刻有纹饰门窗。  (10)照无眠:照著有心事睡不著人。  (11)婵娟:月里的嫦娥,代指月亮。 分析:  《水调歌头》一词是苏轼在密州任职时所写的,亦是一首在文学史上颇负盛名的中秋词。  据《苕溪渔隐丛话》中载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作者开头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便将自己在中秋佳节,触景生情,思念久未聚首的弟弟的情怀引出。继而,作者又幻想著自己是天上游仙的景象,表现出自己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矛盾思想。但是,作者又在「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中,将自己的幻景抹掉,肯定自己已入世为国的决心,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而词的下阙「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更充满了人生的哲理。世事多变幻,不如意的事十常八九,总不能避免。但是,如果我们把不如意事,当成人生的磨练,又未尝不可呢!  最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襌娟。」一句中,作者对弟弟寄予遥遥的祝福,表现出豁达的胸襟,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积极、乐观态度。如果细心的话,就不难发现全文都蕴藏著一股庄子逃避现实、超尘脱俗的思想。既然不能事事尽如人意,尽善尽美,那麼我们何必奢求完美,何必为人力所不能为的事情而伤悲,为心有余而力不逮的事情自责呢!  在这首词中, 他大胆的想像,运用神话传说等素材,对天宇` 月色作了传神的刻画. 然后将 [ 月有阴晴圆缺] 的大自然现场跟 [人有悲欢离合] 的社会际遇结合起来, 感慨宇宙流转, 嗟叹人事变迁. 既表达了心中出世入世的矛盾, 又抒发了 [随缘自适] 的旷达胸怀. 参考资料: http://www.hklf.org.hk/hklf4/literary/secondary/0012/main.htm

全文以月贯穿,构思慎密,情谊悠长

<<水调歌头>>的意思简介水调歌头 作者: 苏轼 苏轼简介 (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嘉佑二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苏轼是杰出散文家、诗人、词人、书画家、文艺评论家和审美鉴赏家。词集有《东坡乐府》。其词视野广阔,风格豪迈。 体裁: 词 年代: 北宋 原文 水调歌头①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②,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③,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④。 【注释】 ①水调歌头:《乐苑》:“《水调》,商调曲也。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 ②玉宇:道家所谓天帝之居所。③绮户:绣户。④婵娟:美丽的月光,代指月亮。 【赏析】 这首中秋怀人词,久负盛名,横绝今古。开头一句虽在用李白诗句,而举止超逸,气韵终高一筹。人间天上,连通情感脉络。接着以浪漫瑰伟的想象,集中描写自己与朝廷的微妙关系,突出“去”与“留”的矛盾。下阕实写中秋赏月,写与弟的离别相思之苦,由怨而转入彻语,足见作者不为环境所拘束的豁达品格,“但愿”二字,忧患俱释,惟以善保天年,藉明月而寄相思互相劝勉。 名句: 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宋词经典之作,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参考资料: http://www.xigutang.com/songci/sushi/_sdgt_ssczjs_myjsy__482.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水调歌头》教案  一、 引领情境  在学生进入教室时就播放王菲的《但愿人长久》,引领学生进入古典文学的情境。  二、 情趣导入2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了许多有关月亮的诗歌,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你想起了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二生答  是啊,在中秋佳节,遥望明月,人们会浮想联翩,李白留下了传诵千古的《静夜思》,那么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留给了我们写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欣赏苏轼的咏月名篇《水调歌头》。 ( 出示学习目标 )  三、 走近苏轼2  首先让学生谈谈对苏轼的了解,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来谈,既可谈所查的资料,也可以谈自已的感受,最后再由师出示苏轼的资料。  1、学生汇报收集的材料。2、教师补充介绍。  四、赏读诗歌10  第一步、听配乐诵读,这个环节让学生闭上眼睛细心品味。  第二步、自由散读词作,猜测一下当时苏轼的心情。(师做适当的朗读指导)  第三步、学生单人配乐朗读,展示朗读技巧。(配《春江花月夜》古筝曲)  第四步、男生配乐朗读上阙,女生配乐朗读下阙。  五、 品味诗歌10  问题一:如果时空倒流,你化身为苏轼本人,试将词中的文句变成平实的语言表述出来。出示每个诗句的画面,同学描述,教师总结。(教师图画激趣,学生分小组自主、合作完成)  读完了课文,我们就初步理解了课文的意思。要想读得声情并茂,我们还要学习课文的意思,深入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根据课文注释,发挥想象,再现这首词描绘的情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知道月宫中的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  分析:诗人问月问年,发挥了奇特的想象。表达了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为什么向往呢?因为作者政治失意,内心激烈的矛盾。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但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  分析:诗人为什么想要乘风归去?想要离开现实,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但“又恐”,说明他又有所顾虑,未能忘情于现实。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矛盾之中。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哪比得上人间?  分析:月下起舞令词人陶醉,这里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生活的美好。作者的思想由天上的幻境回到了现实。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从朱红色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地挂在雕花窗户上,照着不眠之人。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对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可是为什么它老是在人们离别时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有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问题二:在这首词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喜欢的理由。 自由发言,领会词意,词人的感情。  同学们可以据此展开想像:假如你通过时间旅行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  (出示话题: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  生1:我能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一句的情感,你政治上不得意,感到非常孤独郁闷,想去月中宫殿,但终因害怕那儿的寒舍,所以打消念头。酒醉后幻想超脱人世间,但心中又十分的矛盾。  生2:我最欣赏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中表现出来的人格。你和弟弟多年不见,饱受离别之苦,但你还能想到天下更多的离别之人,并祝愿他们,你有一种旷达的胸怀。  生3:我会这样问东坡大师:既然政治生活让你感到愁苦郁闷,你为什么不像陶渊明那样辞去官职,回归田园,过着快乐的隐居生活呢?  师:你的提问很有深度。实际上涉及作者在政治生活中的“进”与“退”的问题。从词中来看,东坡对此是很矛盾的。但从他为官的事实看,他没有学渊明的“退”,他选择了“进”!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他虽然只做地方官,但都是勤政爱民,多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百姓们尊称他为“苏公”。所以,东坡的可贵就在于,他孤寂过,愁苦过,矛盾过,但他最终选择的是奋发!我们都应该学习他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这句写出了他对着自己的影子翩翩起舞,说明当时没有别人,表达他当时孤独心情,何似在人间的意思是不如在人间,表现诗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因为当时作者被贬官了,所以认为这里“何似在人间”,还有对现今的生活的满足,安于现状。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是表现作者对月亮的埋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与弟弟天各一方的遗憾和无奈。所以他用的悲欢离合,月的阴晴圆缺这一自然的普通规律来自我安慰,自我释怀。这种胸怀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是表现诗人在中秋节饮酒时的发问,这句话的意思是明月是什么时候就有的,我端起酒杯来问苍天。在这里作者把天想象成能与之对话的对象,他不把天看成是高于自己的、主宰一切的神圣,应该说表现苏轼的豪放与浪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一句表现作者的一种美好的祝愿。祝愿兄弟俩的情谊开长地久,同时从另一侧面也反映弟弟的思念之情。这句话不仅表示对弟弟的思念之情,而且能推而广之,表示对天下所有与自己有类似情况的人一种良好祝愿。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因为这句话是写景句,表现作者因为思念而心绪不宁,辗转难眠的情景。  师:好。大家刚刚很积极参与到了我们的课堂讨论中,我想通过讨论,大家一定对这首词有了更深的理解。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夜思念弟弟而作,把兄弟之情上升到哲理的高度,对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  问题三:上下阙主要写什么?怎样联系起来的?(提示:古代诗词常常先写景,后抒情)  上阙:望月(写景) 下阙:怀人(抒情)  联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六、 探究学习5  在文学史上,还有很多优秀的咏月诗词,有的优美动人,有的沉郁深刻。说说你收集的咏月名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分析:说说喜欢某首诗的道理,可以从分析其思想,鉴赏其艺术着手。  师:这首词的想象与抒情都是围绕着什么来进行的?  生:明月。  师:“月下”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不知触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怀!你能联想一下,课文以外,还有哪些咏月抒怀的古诗文名句,你能对它们进行简要的评析吗?  生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由海上升起的明月想到了远在天涯的亲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师:这句和课文中哪两句异曲同工?  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生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遥望一轮明月,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写得很平实。  师:真实的情感往往不需要任何的粉饰。  生3:“星汉灿烂,若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里。”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沧海的壮美,表现了曹操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写得气势宏大,气魄雄伟。  生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以月下登楼所见表达了词人亡国的忧愁和对故国的思念。  生5:……  师:让我们从古人笔下的优美意境中,回到自己生活的现实环境中来。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与苦闷时,你是怎样面对的,或你将怎样面对?  生1:我失败时,大多是靠老师和父母帮我从苦闷中解脱出来,我自己一般做不到。  师:相信今天的学习以后,你自己拯救自己的成份会逐渐多起来的。  生2:我以后遇到挫折,我会有苦闷,但不会消沉。因为人生很难一帆风顺,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我会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从头再来,努力去争取成功。  生3:……  师:同学们的发言让老师深受启发。读东坡的词,我总想到李白。李白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东坡则说“明有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醉以后,东坡“欲乘风归去”,李白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两位大诗人的浪漫何其相似!李白还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里,老师斗胆将这两句窜改为:“人生失意仍须欢,莫使年华付水流!”大家同意老师的观点吗?  生:同意!  七、能力训练5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语段,请同学们根据语境,填入《水调歌头》中的词句,并思考概括这样的词句可用于怎样的语境中。(发下讲义,学生读读议议,开始练习)  语段一:  李意民还是那样,极度的表现欲,史见他将袖子捋得老高,端起啤酒瓶:  “哥们,来,干了它,虽说我们已经五六年没见了,但我仍时常怀念当年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与浪漫。”  说完他咕咚咕咚三口并作二口地将一杯啤酒喝了下去。……  (摘自李晓羊《友情》)  语段二:  我将去送姚烨,三年来日夜相伴的感情,一年将被她带到美国去,虽然三年前我已经知道终会有这么一天的,但觉得不会来得这么快,走进侯机亭,才真切地感受到分别在即,也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眼泪最终还是背叛了我自己。……  语段三:  今天是农历十六,“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湛蓝的天空中“皎皎空中孤月轮”。白天发生的事仍然历历在目,一个人躺在床上,只要闭上眼睛,眼前就会展现她那苍老蹒跚的身影,月光从东窗移向了前窗,复而又移向西窗,此时此刻,我才感受到了苏轼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那份辗转反侧……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语段一中我认为应填“把酒问青天”,因为语境中提示豪情与浪漫,所以这句最合适,我认为这句可用于表现极有豪情与气概性格的人物身上。  生:语段二中填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因为这里姚烨将与我分别,我认为这句话还可用于人物失意时、分别时自我安慰。  生:我在语段三中填入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因为这里的我显然为白天的事辗转反侧睡不着,说明我内心有矛盾、有斗争,所以填上这句。  八、音乐欣赏5  先播放古人吟读的词作,再播放今人王菲演唱《明月几时有》的FLASH,一首词作让古今时空得以沟通。通过“音乐欣赏“来加强记忆。  词是可以唱的,至于古人是怎么唱的,我们不得而知,下面请欣赏王菲唱的《明月几时有》,会唱的跟着一起唱,背诵这首词 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重点之一,让我们通过“音乐欣赏“来加强记忆。  (1)播放邓丽君的《明月几时有》。  (2)第二次播放,让学生轻声跟唱。(提醒:歌词的“何事长向别时圆“有别于课本的“何事偏向别时圆”是因为采用了不同版本的缘故。)  听音乐可放声跟唱。加强背诵。听完一遍,回到首页齐读课文。(或背诵)  九、归纳小结 1  人文素养的提升和文化内涵的积淀关键在于平时不断积累,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多关注有生命力的和自己喜欢的古诗文加以积累,同时学以致用,培养自己运用自身已积累古诗词的能力。  十、作业布置  课后继续收集中秋咏月诗词,准备朗诵会。1  下面我们在王菲《但愿人长久》的良好祝愿中结束本节课学习。  (播放剩下的歌曲)  (板书) 水调歌头  苏轼  上阕----望月(写景)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  下阕----怀人(抒情)  主题: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水调歌头》教案 一、 引领情境在学生进入教室时就播放王菲的《但愿人长久》,引领学生进入古典文学的情境。二、 情趣导入2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了许多有关月亮的诗歌,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你想起了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二生答是啊,在中秋佳节,遥望明月,人们会浮想联翩,李白留下了传诵千古的《静夜思》,那么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留给了我们写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欣赏苏轼的咏月名篇《水调歌头》。 ( 出示学习目标 )三、 走近苏轼2首先让学生谈谈对苏轼的了解,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来谈,既可谈所查的资料,也可以谈自已的感受,最后再由师出示苏轼的资料。1、学生汇报收集的材料。2、教师补充介绍。四、赏读诗歌10第一步、听配乐诵读,这个环节让学生闭上眼睛细心品味。第二步、自由散读词作,猜测一下当时苏轼的心情。(师做适当的朗读指导)第三步、学生单人配乐朗读,展示朗读技巧。(配《春江花月夜》古筝曲)第四步、男生配乐朗读上阙,女生配乐朗读下阙。五、 品味诗歌10问题一:如果时空倒流,你化身为苏轼本人,试将词中的文句变成平实的语言表述出来。出示每个诗句的画面,同学描述,教师总结。(教师图画激趣,学生分小组自主、合作完成)读完了课文,我们就初步理解了课文的意思。要想读得声情并茂,我们还要学习课文的意思,深入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根据课文注释,发挥想象,再现这首词描绘的情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知道月宫中的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 分析:诗人问月问年,发挥了奇特的想象。表达了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为什么向往呢?因为作者政治失意,内心激烈的矛盾。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但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分析:诗人为什么想要乘风归去?想要离开现实,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但“又恐”,说明他又有所顾虑,未能忘情于现实。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矛盾之中。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哪比得上人间? 分析:月下起舞令词人陶醉,这里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生活的美好。作者的思想由天上的幻境回到了现实。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从朱红色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地挂在雕花窗户上,照着不眠之人。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对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可是为什么它老是在人们离别时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有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问题二:在这首词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喜欢的理由。 自由发言,领会词意,词人的感情。同学们可以据此展开想像:假如你通过时间旅行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 (出示话题: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 生1:我能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一句的情感,你政治上不得意,感到非常孤独郁闷,想去月中宫殿,但终因害怕那儿的寒舍,所以打消念头。酒醉后幻想超脱人世间,但心中又十分的矛盾。 生2:我最欣赏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中表现出来的人格。你和弟弟多年不见,饱受离别之苦,但你还能想到天下更多的离别之人,并祝愿他们,你有一种旷达的胸怀。生3:我会这样问东坡大师:既然政治生活让你感到愁苦郁闷,你为什么不像陶渊明那样辞去官职,回归田园,过着快乐的隐居生活呢? 师:你的提问很有深度。实际上涉及作者在政治生活中的“进”与“退”的问题。从词中来看,东坡对此是很矛盾的。但从他为官的事实看,他没有学渊明的“退”,他选择了“进”!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他虽然只做地方官,但都是勤政爱民,多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百姓们尊称他为“苏公”。所以,东坡的可贵就在于,他孤寂过,愁苦过,矛盾过,但他最终选择的是奋发!我们都应该学习他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句写出了他对着自己的影子翩翩起舞,说明当时没有别人,表达他当时孤独心情,何似在人间的意思是不如在人间,表现诗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因为当时作者被贬官了,所以认为这里“何似在人间”,还有对现今的生活的满足,安于现状。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是表现作者对月亮的埋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与弟弟天各一方的遗憾和无奈。所以他用的悲欢离合,月的阴晴圆缺这一自然的普通规律来自我安慰,自我释怀。这种胸怀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是表现诗人在中秋节饮酒时的发问,这句话的意思是明月是什么时候就有的,我端起酒杯来问苍天。在这里作者把天想象成能与之对话的对象,他不把天看成是高于自己的、主宰一切的神圣,应该说表现苏轼的豪放与浪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一句表现作者的一种美好的祝愿。祝愿兄弟俩的情谊开长地久,同时从另一侧面也反映弟弟的思念之情。这句话不仅表示对弟弟的思念之情,而且能推而广之,表示对天下所有与自己有类似情况的人一种良好祝愿。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因为这句话是写景句,表现作者因为思念而心绪不宁,辗转难眠的情景。师:好。大家刚刚很积极参与到了我们的课堂讨论中,我想通过讨论,大家一定对这首词有了更深的理解。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夜思念弟弟而作,把兄弟之情上升到哲理的高度,对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问题三:上下阙主要写什么?怎样联系起来的?(提示:古代诗词常常先写景,后抒情) 上阙:望月(写景) 下阙:怀人(抒情) 联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六、 探究学习5在文学史上,还有很多优秀的咏月诗词,有的优美动人,有的沉郁深刻。说说你收集的咏月名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分析:说说喜欢某首诗的道理,可以从分析其思想,鉴赏其艺术着手。师:这首词的想象与抒情都是围绕着什么来进行的? 生:明月。 师:“月下”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不知触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怀!你能联想一下,课文以外,还有哪些咏月抒怀的古诗文名句,你能对它们进行简要的评析吗? 生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由海上升起的明月想到了远在天涯的亲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师:这句和课文中哪两句异曲同工? 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生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遥望一轮明月,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写得很平实。师:真实的情感往往不需要任何的粉饰。 生3:“星汉灿烂,若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里。”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沧海的壮美,表现了曹操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写得气势宏大,气魄雄伟。 生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以月下登楼所见表达了词人亡国的忧愁和对故国的思念。 生5:…… 师:让我们从古人笔下的优美意境中,回到自己生活的现实环境中来。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与苦闷时,你是怎样面对的,或你将怎样面对? 生1:我失败时,大多是靠老师和父母帮我从苦闷中解脱出来,我自己一般做不到。 师:相信今天的学习以后,你自己拯救自己的成份会逐渐多起来的。生2:我以后遇到挫折,我会有苦闷,但不会消沉。因为人生很难一帆风顺,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我会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从头再来,努力去争取成功。 生3:…… 师:同学们的发言让老师深受启发。读东坡的词,我总想到李白。李白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东坡则说“明有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醉以后,东坡“欲乘风归去”,李白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两位大诗人的浪漫何其相似!李白还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里,老师斗胆将这两句窜改为:“人生失意仍须欢,莫使年华付水流!”大家同意老师的观点吗? 生:同意!七、能力训练5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语段,请同学们根据语境,填入《水调歌头》中的词句,并思考概括这样的词句可用于怎样的语境中。(发下讲义,学生读读议议,开始练习)语段一:李意民还是那样,极度的表现欲,史见他将袖子捋得老高,端起啤酒瓶:“哥们,来,干了它,虽说我们已经五六年没见了,但我仍时常怀念当年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与浪漫。”说完他咕咚咕咚三口并作二口地将一杯啤酒喝了下去。……(摘自李晓羊《友情》)语段二: 我将去送姚烨,三年来日夜相伴的感情,一年将被她带到美国去,虽然三年前我已经知道终会有这么一天的,但觉得不会来得这么快,走进侯机亭,才真切地感受到分别在即,也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眼泪最终还是背叛了我自己。……语段三:今天是农历十六,“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湛蓝的天空中“皎皎空中孤月轮”。白天发生的事仍然历历在目,一个人躺在床上,只要闭上眼睛,眼前就会展现她那苍老蹒跚的身影,月光从东窗移向了前窗,复而又移向西窗,此时此刻,我才感受到了苏轼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那份辗转反侧……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生:语段一中我认为应填“把酒问青天”,因为语境中提示豪情与浪漫,所以这句最合适,我认为这句可用于表现极有豪情与气概性格的人物身上。生:语段二中填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因为这里姚烨将与我分别,我认为这句话还可用于人物失意时、分别时自我安慰。生:我在语段三中填入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因为这里的我显然为白天的事辗转反侧睡不着,说明我内心有矛盾、有斗争,所以填上这句。八、音乐欣赏5先播放古人吟读的词作,再播放今人王菲演唱《明月几时有》的FLASH,一首词作让古今时空得以沟通。通过“音乐欣赏“来加强记忆。 词是可以唱的,至于古人是怎么唱的,我们不得而知,下面请欣赏王菲唱的《明月几时有》,会唱的跟着一起唱,背诵这首词 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重点之一,让我们通过“音乐欣赏“来加强记忆。 (1)播放邓丽君的《明月几时有》。 (2)第二次播放,让学生轻声跟唱。(提醒:歌词的“何事长向别时圆“有别于课本的“何事偏向别时圆”是因为采用了不同版本的缘故。) 听音乐可放声跟唱。加强背诵。听完一遍,回到首页齐读课文。(或背诵)九、归纳小结 1人文素养的提升和文化内涵的积淀关键在于平时不断积累,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多关注有生命力的和自己喜欢的古诗文加以积累,同时学以致用,培养自己运用自身已积累古诗词的能力。十、作业布置 课后继续收集中秋咏月诗词,准备朗诵会。1下面我们在王菲《但愿人长久》的良好祝愿中结束本节课学习。(播放剩下的歌曲)(板书) 水调歌头 苏轼 上阕----望月(写景)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 下阕----怀人(抒情) 主题: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不知道 参考资料: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