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应该是幸福,自豪的,因为我们的国家强大了,生活富裕了。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以体现出鲁迅杂文的风格。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  二、授新:   1、掌握字词。     搽(chá)玄虚(xuán)省悟(xǐng)渺茫(miǎo)诓骗(kuāng )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3、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后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先确认敌论据的真实性,但这真实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为后文的驳论证奠定基础。   4、“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     新生路指相信自己的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亡。   5、文章如何驳论证的?    (1)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    (2)希望国联是“他信”不是“自信”。    (3)求神拜佛是“自欺”。      这些批驳证明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说明敌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这就是批驳的突破口”。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参照课后练习自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二、授新:    继续分析课文   1、作者怎么证明正面论点的?     作者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他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2、“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作者为什么赞扬他们“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     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     这是比喻的说法。这些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主流,是中国的希望。   3、作者“这一类的人们”指的是谁?     指坚持抗战和民族解放的人们。   4、“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   5、文中“他信力”“自欺力”加引号起什么作用?     起讽刺否定的作用。   6、“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一种写作方法,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   2、预习《智取生辰纲》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北京市第八中学 童其琳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驳论文的常识及写法。2.培养学生把握议论文驳论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声情并茂的朗读,在朗读中感知、领悟、理解、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2.品读文中的重要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以及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3.讨论、探究文中的关键问题,深化对课文的认识,领会鲁迅先生的立场、观点、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2.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教学难点: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三、教学策略根据课堂实际需求,采取以下教学策略:1.这篇文章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距现在八十多年了,文章是针对当时社会现实写的,预习课文时要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了解鲁迅的生平业绩和作品风格。2.学习课文时,引导学生用列提纲的方法,把握课文的层次结构和思想内容。3.引导学生多诵读,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去感知、领悟、理解、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对文中的重要语句,要用品读法品味其思想内涵以及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对文中的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探究,提倡各抒己见,使学生在多种看法的碰撞中深化对课文的认识,在三个维度上得到提高。4.引导学生重视领会鲁迅先生的立场、观点、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和做人两个方面都获得益处。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播放一段9·3阅兵视频。(截取三军仪仗队和展示我军武器时的场景)·2.让学生根据画面谈谈感受。要求:用一两个词语形容心情,并说明理由。小结:太多的词语也表达不出我们内心的激动与感动,再多的语言在这庄严肃穆的场景下,都会黯然失色,唯有一句“我爱你,中国”是最好的诠释。然而,八十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二)感知学习1.教师范读课文并设计相关问题:(1)这篇文章作者发表了哪些见解和主张?(2)这些见解主张的提出方法和我们前面学到的文章写法一样吗?(3)本文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时,能找出反面论点和正面论点,根据论点提出者不同引出驳论文的知识概念。了解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立场、观点。2.讲解驳论文的知识。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三)内容探究1.诵读第一至五段,组织讨论以下问题:(1)前两段的观点是什么,支持该观点的论据是什么?──【设计意图】本题既是训练学生从语段中归纳提炼要点信息的能力,也是让学生有意识地思考、学习驳论文,批驳对方论证的方法。(2)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得出对方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这叫归谬法。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是不成立的,在论证方法上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和力量。【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发现本文所采用的“驳论证”的驳论方法,并分析领会作者是怎样在直接批驳了对方论证的基础上驳倒错误论点的。(3)第四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设计意图】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欺力”的表现和实质,并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2.默读第六至九段后,讨论探究:(1)作者是怎样提出并论证自己的正面论点从而间接反驳了敌论点的?明确:文中第六段作者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正面树立起自己的论点,与敌论点针锋相对。接着在第七、八两段中,作者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以之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他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这样,就间接地反驳了敌论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写法,同时启发学生论事说理从不同角度多侧面的展开,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和辩证性能力。(2)第九段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体会其中含义,并分析第九段的作用。明确:“脂粉”比喻统治阶级的欺骗性宣传;“筋骨和脊梁”比喻气节、操守、人格、品质;“状元宰相”比喻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比喻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第九段照应标题,对标题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多种修辞方法的作用,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可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3)“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明确:当时国民党到外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设计意图】通过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加强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四)语言探究揣摩第一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盲目自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其中而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设计意图】体会用词的准确,学习语言技巧,体会讽刺的意味。(五)写法探究课文结构十分缜密,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自然,勾连紧密,层次推进,无懈可击。试作具体说明。【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驳论的方法并梳理文章的思路。(六)活动学习1.看一组图片,再次感悟民族自豪感。小结:引用人民日报中的一段话──祖国是那个无论在哪里,都惦记的地方。祖国是那个虽不完美但别人都不可触碰的地方。废墟中崛起,救亡中重生,一代代英雄豪杰为你的尊严抛洒热血,一辈辈仁人义士为你的荣耀鞠躬尽瘁。七十年后,祖国有我们,同样会用心跳起龙的舞步,用生命托起龙的脊梁!中国威武,祖国万岁!2.看一场辩论会录像。3.出一期手抄报,主题是“走近鲁迅”。【设计意图】1.共同分享中国人的骄傲,共同分享胜利者的荣光,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2.看辩论会录像,分析正、反方论辩的方式,把握驳论文的论证方式。3.出手抄报,引导学生了解鲁迅的生平业绩和作品风格。(七)布置作业1.课后阅读:《读〈孟尝君传〉》《“友邦惊诧”论》。2.以“看,今天的民族脊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五百字的文章。【设计意图】1.体会驳论文的论证思路。2.让学生感受在实现中国梦的今天,这些“民族的脊梁”又有何种时代特征,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ppt课件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属于鲁迅的后期杂文。这篇杂文就当时对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的论调提出义正辞严的批判,既猛烈抨击了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国民党反动派,又热情歌颂了英勇斗争的中国人民,对中国前途充满信心。文章短小精悍,写法灵动,语言犀利,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教学本文,可从写法和语言两方面突破。首先应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理解驳论文的思维流程,深层探讨课文的意蕴,体会这篇驳论文在写法上的特点;其次应组织学生揣摩语言,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体味鲁迅杂文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和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课堂教学可采用诵读法、品读法、讨论探究法、比较阅读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用心感知,深入体验,反复品味,深入思考,最终形成自己的心得和评价。【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 积累词语,掌握“玄虚、诓骗、怀古伤今、为民请命”等词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⑵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意,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2、能力目标:⑴ 学习本文的结构严谨、波澜起伏的艺术特色,学习反驳论证。⑵ 品味语句,体会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和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3、德育目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教学重点】1、揣摩语句,理解深层含意。2、掌握反驳论证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关键语句,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魅力。【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深入感知,增强感悟。2、品读法:品读课文,理解其写法和思想内涵。3、讨论探究法:在学生互动交流的基础上,对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4、比较阅读法:在比较中完成对知识的迁移或延伸。【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理清驳论文的思维流程,理解课文的深层含意,体会这篇驳论在写法上的特点。〖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1、设计一:学习立论文之后,我们会遇到新问题:有时候说服自己并不困难,可说服别人真的好难!这就需要另一种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方式:驳论。让我们先向鲁迅先生学一学这一技巧。2、设计二:我们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读到鲁迅先生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是的,鲁迅先生是一位毕生追求中华民族独立自由、兴盛、腾飞的坚强战士。1936年,鲁迅先生去世时,上海民众在他的遗体上覆盖了写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布,以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敬仰。鲁迅先生博大精深的思想至今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再次聆听先生的教诲。3、设计三:多媒体显示:网络笑话:买汽车孩子:妈妈,你为什么不买汽车呢?妈妈:买不起呀。孩子:那怎么才能买上小汽车呢?妈妈:你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就可以买小汽车了。孩子:那你小时候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这个笑话,孩子的反驳很精彩,妈妈听了以后肯定会瞠目结舌,继而哈哈大笑。驳论是一种与立论相对的论证方式。《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一篇驳论文。假如你面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错误论调,你将怎样批驳?生1: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强大、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均可证明,21世纪是中国的舞台。申奥成功、加入WTO、国足出线、“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中国正如一颗冉冉升起的巨星,光芒万丈。这难道能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生2:这是一种蓄意的诋毁,通过恶意损害党的形象,伤害民众的感情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让我们看看70年前鲁迅先生是如何批驳这一荒谬的论调的。二、资料助读多媒体显示: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于鲁迅的后期杂文。鲁迅写此文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横战”。可见健康的恶化与精神的压力并未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当时资产阶级《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针对这一观点,鲁迅先生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驳论文简介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上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论点,即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荒谬与真理之间的矛盾。二是通过批驳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否则论点就站不住脚。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无内在逻辑关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点,其论点不能由论据推出。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掌握正确读音:选两个学生投影显示积累的词语:搽:涂抹。玄虚(xuán):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省悟(xǐng):认识上由模糊到清楚,由错误到正确。渺茫:因无把握而难以预期。诓骗(kuāng):用谎话骗人。怀古伤今;不满现实,追怀古代的事情。为民请命:代老百姓请求保全性命或解除困苦。自欺欺人:欺骗自己和他人。脊梁(jǐ)2、学生速读课文,画出正确的论点和论据(多媒体显示):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学生思考、交流,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作者之所以认为它是错误的,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未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未失掉自信力和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四、精读课文,突出重、难点1、诵读1~5段,讨论探究:⑴ 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⑵ 第4段有一部分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明确:⑴ 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发现对方娈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否认对方的观点。这是驳论的一种形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要驳论证关键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会由于利益的驱动或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明断是非,拨乱反正,所以驳论证比驳论点、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事实有时并不胜于雄辩,我们一定要有推理判断能力,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才可以明辨是非,不被歪理所迷惑。⑵ “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揭露了上层统治者大搞求神拜佛来掩盖自己投降卖国的反动本质,使他们陷入捉襟见肘之地,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从这段文字也可看到鲁迅的境况,但他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钦佩。2、品读6~8段,讨论探究:⑴ 作者是如何立论的?请简述作者的思路。⑵ “中国的脊梁”是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学生思考、讨论,明确:⑴ 第6段承上启下,正面立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7、8段热情歌颂从古到今有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从而驳倒对方,这是间接批驳。⑵ “中国的脊梁”是指踏踏实实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原因有三个:第一,他们在追求自由、理想和民族解放的过程中总是被统治阶级镇压、暗杀,他们的精神不能被很好地宣传彰显;第二,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第三,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大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大多表现出“看客”的心态。教师提供相关材料,多媒体显示:“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于9月20日和22日连续发表宣言,发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斗号召。在党的号如和领导下,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坚决反对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1年9月到12月,曾发生三次大规模的学生请愿运动。许多热心的青年往南京去请愿,要求出兵;然而这须经过极辛苦的试验,火车难坐,露宿了几日,才给他们坐到南京,有许多只好用自己的脚走。到达南京,却不料就遇到一大队曾经过训练的‘民众’,手里是棍子、皮鞭、手枪,迎头一顿打,使他们只好脸上或身上肿起几块,当作结果,垂头丧气地回家,有些人还从此找不到,有的是在水里淹死 。(摘自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文坛上的鬼魅》)3、学生齐读第9段,研讨以下问题:“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一句话中,“状元宰相”“地底下”分别指什么?学生明确:“状元宰相”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以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民本思想。4、教师总结:本文的写法很独特,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的谬论,说理全面、深刻、有力。五、说话训练请运用驳论就以下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1、勤能补拙。2、失败是成功之母。学生思考、交流。六、布置作业1、分析下文所用的修辞手法,积累并仿写:“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2、请为下面的两个似乎有些矛盾的名言找论据,证明它们各自的合理性:⑴ 我之所以有所创造,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⑵ 尽信书不如无书。〖参考答案〗1、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引用。仿写略。2、⑴ 如:贝多芬是世界公认的乐王。他一生中有九部交响曲,其中被人推崇的是后七部,而前两部大体上是仿效莫扎特、海顿的风格。但是,他说,如果没有前两部,人们就不会听到悲壮的《命运》、雄悍的《英雄》、优美的《田园》、令人沸腾的《第九交响曲》。在写下这些鸿篇巨作之前,在世界音乐中心 ──维也纳,他认真学习了巴赫等音乐大师的杰作,博采众长。⑵ 李时珍生活的明朝,中国传统医学已经相当发达了,医书药典汗牛充栋。李时珍在读书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经验及对有经验的医生、药农的访问,发现了前人的许多谬误,产生了医人先医书的想法,写成了《本草纲目》。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先介绍背景与作者然后是分段与内容最后是感悟

黄维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堂实录 安徽省优质课一等奖课例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初级中学 黄维陆该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0年第7/8期合刊 师:上课,同学们好。首先老师想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自信从大声说话开始”。(学生记)师: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说一遍。生:(声音洪亮)“自信从大声说话开始”。师:从你们洪亮的声音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的自信与激情。希望在这节课中,我们都能充满自信的投入到学习中,演绎属于我们的精彩。师:接下来,请看一则背景材料。(一女生饱含深情地读)师:你读的很有感情。同学们,你们看了这则材料,有什么感受?生:我很气愤,我们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师:说的真好!鲁迅先生在当时也狠狠地批驳了这一谬论。在先生53岁寿辰之际,他以饱含激情的笔触写下了一篇战斗檄文,就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师板书题目,故意少写了一个“吗”字)师:我们来看题目。(此时,有部分学生举手质疑)师:怎么了?生:老师,你把课题写错了。师:(故作惊讶状)我把题目写错了?(回头再看题目)哦,原来老师少写了一个“吗”字。谢谢你帮老师指出错误。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写错的题目吧。师:你们同意这说法吗?生:不同意。师:我也不同意。现在,一起来读读这个写错的题目。(学生齐读)师: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读?生:悲观的、失望的。师:请你用声音把这种悲观失望的情绪展现出来。(该生读完,掌声起。)师:从刚才的掌声中,说明你读的非常好。同学们,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是谁的观点?生: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师:国民党反动派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是什么?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第一、二两个段落,找出敌方的依据。(学生速读课文)(一分钟后,全体学生读完。)师: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依据是什么?生:依据是:两年前,总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只相信“国联”,现在是既不自夸,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师:你回答地很全面。师:乍一看,的确如此,最后,不信自己的地大物博,也不信国联了,改为一味的求神拜佛,这样看来,是失掉了自信力啊。同学们,你们在阅读的时候注意了没有,文中的“我们”是指谁?有发现的请举手。生:这里的“我们”是指国民党反动派。师:你理解为“国民党反动派”,很好。那么文中的“有人”又是指谁呢?生:是指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社会名流”。师:你请坐。那么,他说的对不对呢?接下来,老师再为同学们链接几则材料,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PPT显示:“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选自30年代国民党的御用报纸“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 --选自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的演讲 1934年,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发起,一些国民党官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保佑。)师: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这段文字中的“我们”和“有人”就是指国民党反动派及其“社会名流”。从这段文字中,能看出反动政府怎样的嘴脸?(生讨论、交流)生:洋洋自得、炫耀。生:抓“国联”这一救命稻草的仰人鼻息的丑态。生:悲观、失望的情态。师:哪位同学能读出这丑陋的嘴脸?(一生读)师:他读错了一个字音。生:把“慨”读成了“gài”。师:你听得很仔细。同学们,这一段应该用怎样的语调读?生:讽刺的、嘲讽的。生:戏谑的。师:谁能把这种嘲讽的味道读出来?(一生读)师:从你的朗读中,老师更多的是听出了一种悲观失望的情绪,讽刺的意味有那么一点。接下来,听老师为同学们朗读一遍,看看能否从老师的朗读中感受到嘲讽味。(师夸张的范读,尽量读出嘲讽之味)读完,全场掌声起。师:谢谢大家的掌声鼓励。现在,我们再来看这段文字,这里说“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这里的“总”字去掉行不行呢?(生自由讨论)生:不行,这个“总”字表现了反动政府的骄傲和夜郎自大的情态,感觉自己的国家很富有。师: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是什么时候啊?生:“九一八事变”三周年的时候。师:“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已经践踏了我东北三省,这个时候,国民党反动政府居然还炫耀自己的地大物博。真是可悲啊!哪位同学能用声音来展现一下这种夜郎自大的情态,就读这一句。(一女生读)师:再把那种洋洋自得的、炫耀的感觉加强一些。(该女生再读)师:有一点味道了,还可以再加重那种炫耀的感觉。(之后,老师就这一句做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读)。师:同学们,在当时的现实情况下,中国人还能洋洋自得吗?生:不能。因为当时的日本帝国主义已经侵占了我东北三省。师:还有别的发现吗?生:文中的“只”用的也很好。师:“只”是只有、仅仅有的意思,从这个“只”字,又看出了反动政府怎样的嘴脸?生:从这个“只”字可以看出国民党反动派把希望寄托在“国联”,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师:哪位同学能把反动政府抓救命稻草的这种情态读出来?(一生读)师:还有一个词也值得品味?生:“一味”。师:请说说你的理解。生:“一味”体现了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政府身陷求神拜佛之中,不愿自拔,不愿清醒,一副顽固不化的嘴脸。师:你的理解很正确。我们把这一段齐读一遍,尽量读出那种炫耀的、嘲讽的味道。(学生齐读该段文字)师:这是敌方的论据,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是错误的观点,那么,鲁迅先生是怎样进行批驳的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第三到五自然段。(学生跳读课文三到五自然段)生:用直接批驳对方的论据来批驳敌方的观点的。师:阐述一下你的理由,先生反驳的是什么样的论据?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师:这是论据吗?生:不不不,是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师: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和自信有什么关系呢?生:他们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师:什么叫“自信”?生:就是相信自己。师:那么,反动政府相信自己了吗?生:没有。师:是啊,信“地”信“物”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那怎么能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呢,而且,当时“地”还有吗?生:没有了。师:那“物”呢?也被日本帝国主义掠走了。再看“国联”,“国联”当时帮不帮我们中国?生:不帮。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生:124页的课后注释2中可以看出来。师:你看书很仔细。信“国联”有没有用啊?生:没有用的。师:信“地”信“物”信“国联”,都不是信自己啊,那能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呢?他们失掉的是什么?生:是“他信力”。师:“他信力”?生:“他信力”是作者用仿拟的手法新造出来的一个词。师:你怎么知道是仿拟的手法呢?生:因为“他信力”是根据“自信力”这个词改造的。师:“自信力”和“他信力”有什么不同?生:一个“自“,一个”他”。师:作者仿拟这个词有什么作用?生:用“他信力”来说明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味把救国的希望寄托在“国联”上,来讽刺国民党反动派。师:你能把这种讽刺的味道读出来吗?(该生读)师:你读的充满了辛辣味。作者还从哪个方面批驳了敌方的观点呢?生: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师:“自信力”和“自欺力”,只有一字之差,这也是仿拟的修辞,表达的也是对敌方的辛辣的讽刺。现在,请一个同学把这种辛辣味道读出来?(一生读)师:要读的再辛辣些。(该生再读)师:同学们,从以上的交流中,我们知道了国民党反动派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的是“自欺力”,根本和“自信力”无关。那怎能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呢?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说法,你有什么疑问吗?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师:是的,不仅我们会问,鲁迅先生也是这样问。(师在板书的题目上加上一个“吗”字。)师:现在,我们再来看题目,这是什么句式?生:反问句。师:反问句的特点是什么?生:反问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师:对你的回答,老师要做补充。肯定的反问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同学看我们的课题是什么样的反问句?生:肯定的反问句。师:表达的意思呢?生: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师:读这个题目的时候,应该用怎样的语调?生:愤慨的,激愤的。师:谁来读?(一女生读,读出了愤慨的味道。)师:是的,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这一观点在文章中哪个段落得以体现?生:第六自然段。师:先生是怎样提出的?生:“然而”。师:“然而”是个什么词?生:转折连词。师:转折连词,作者着力强调的往往是转折后的内容,就像“虽然”“但是”一样。”鲁迅先生强调的是什么呢?生:“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师:“这”字怎么理解?生:“这”代指的是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下。师:黑暗统治下的反动政府,当时有什么样的论调?生: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师:(作惊讶状)啊!国民党反动派说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吗?生:不不不,他们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师:对,这才是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反动论调,也就是在这种悲观论调的笼罩下,鲁迅先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观点,同学们觉得我们应该读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生:自豪的、骄傲的,充满自信的。(一生读)师:作者是怎样证明这一观点的呢?(学生讨论交流)师:我们先来看第七段。(学生齐读该段)师: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的自信和激情,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师:我们有这样的一些人。那“这些人”又指哪些人呢?同学们在预习的过程中有没有去了解一下呢?生:有。师:现在老师也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例子,我们一起看屏幕。(PPT显示:例句:我们有像大禹一样三过家门而不入埋头苦干的人。)师:请同学们利用这样的句式,结合自己的预习,写出这样的几种人。(学生进行仿写训练,之后交流)生1:我们有像包拯一样贴面无私而为民请命的人。生2:我们有像谭嗣同一样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为民请命的人。师:谭嗣同是为民请命的人吗?生2:不是,是舍身求法的人。生3:我们有像岳飞一样精忠报国而拼命硬干的人。师:你们说的都很好,还有很多的手在像老师示意,不过这时候,突然有一种声音出现了:(老师模仿国民党反动派的声调)“你们说的简直是一派胡言,什么埋头苦干的人,什么拼命硬干的人,什么舍身求法的人,什么为民请命的人,都是古人。你们现在有这样的人吗?现在的中国人,可是失去了自信力了啊”。师:面对这种指责,我们应该如何来反驳?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第八段(点一名女生读第八段文字)师:这是鲁迅先生的声音,也是你的理解,请坐。(此时,学生中有人小声地说“不是”。)师:你说这不是先生的声音,你觉得刚才这位同学读的是谁的声音呢?生: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声音。师:(惊讶地)啊!这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声音?国民党反动派会说这一类的人现在也何尝少呢?生: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她刚才读的语调像是国民党反动派的语调。师:那请你读出鲁迅先生的语调来吧。(该男生铿锵有力的读,读完,全场掌声起)师:这才是鲁迅先生的声音,也是我们全体中国人的声音,“这一类的人们”到底是指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再看一则背景材料。PPT显示 (学生讨论交流)生1:我认为“这一类的人们”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物。师:对他的看法,有没有要补充的?生2:“这一类的人”是指脚踏实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不止的人。生3:应该是指当时处于地下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师:结合三位同学的发言,我们知道“这一类的人”是指为了民族的进步而奋斗不止的人,是尚处于地下状态的革命势力。那么,“这一类的人”多吗?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生:“现在也何尝少呢?”师:这是什么问句?生:反问句。师:它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此刻,同样的声音又出现了。(师再次模仿国民党反动派的语气)说:“你们刚刚说的那些人也就那么几个,这样的人少的很呢”。师:同学们,鲁迅先生说“这一类的人们也何尝少呢?”,这一处的反问是针对什么而来的呢?刚刚的那种声音你们觉得是谁是的声音呢?(生自由讨论)生:我觉得那种声音应该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声音。师:国民党反动派认为现在这一类的人少了,鲁迅先生正是针对敌方的这一责难才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的,“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现在请你把这一反问句变成陈述句。生:(声音很微弱)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不少。师:你说的底气不足,再来一次,充满自信的说。生:(坚定有力的说)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不少。师:“现在”指什么时候?是不是指我们现在?(生讨论)生:不是的,这里的“现在”是指“九一八事变”,国民党反动派宣扬不抵抗精神的时期。师:你理解的很准确。或者可以说,是从“九一八事变”到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这一时期。那么,“这一类的人们“,先生把他们称作什么呢?生:中国的脊梁。师:怎样理解“中国的脊梁”?生:脊梁在人身上,撑起了一个人。对一个国家而言,它能撑起一个国家的命运。(掌声起)师:是啊,就是这些“中国的脊梁”撑起了中国的命运,我们为之称赞。鲁迅先生也对他们进行了热情的讴歌。正是先生的这种语言,把我们从黑暗带到了光明,正是先生的这种行动,鼓舞着我们从建国初的一穷二白,奋斗成了今天的繁荣富强。在21世纪的中国,我们涌现出了何其多的充满自信力的人,何其多的充满自信力的事。现在,让我们一起通过大屏幕,感受今日中国之自信。(播放“今日中国之自信“的幻灯片,配乐:《红旗飘飘》)师:感受了“今日中国之自信”,我们的内心都非常的激动,为今日中国的自强自立而激动。现在,我们再回头看课文的题目,这是一个反问句,谁能把这个反问句变成陈述句?生: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师:这是一个否定的陈述句,谁能把它变为肯定句?生:中国人充满着自信力。师:是的,我们中国人不仅没有失掉自信力,而且是永远充满着自信力。现在,请同学们为老师的板书加一个横批吧。(学生讨论交流)生:(坚定地说)自信永存。(全场掌声起)师:谢谢你的横批。现在我们一起来看板书,正好是一副完整的对联,上联是:驳敌论辛辣嘲讽;下联是:树观点热情讴歌;横批是:自信永存。师:(配乐)通过以上的交流学习,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鲁迅先生身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力,先生用他尖锐犀利的语言,无情的抨击了当时反动政府的悲观论调,用他饱含深情的笔触告诉世人,我们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踏着先生的步履,充满自信的中华儿女正用自己的满腔热情,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自信之歌。最后,我想化用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课堂,那就是:要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且看我中华少年。下课。(全场掌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