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思路,掌握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类型。能力目标:熟练的运用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类型对作品进行具体分析和综合体验。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鉴赏美术作品。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如何从多角度去欣赏一幅美术作品,理解并掌握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类型。难点——结合实例鉴赏美术作品。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多媒体课件展示) 1、导入:用元代名画《富春山居图》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自由说出不同见解: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 (故事:2011年六月一号分散了三百多年的《富春山居图》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第一次历史性的合壁展出……) 2、明确:由此可见,欣赏一幅作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而且不同的欣赏角度获得的感受和认识是不同的。 3、揭示课题—《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二)欣赏探讨阶段: 1、欣赏《蒙娜丽莎》:先让学生说一说所了解的关于这幅画的信息和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的不同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补充介绍,丰富学生对这幅作品的认识。 从而提出:美术鉴赏是要通过感悟、观察、研究、比较的方法才能全面的认识美术作品。教师指出美术作品鉴赏的四种基本类型: (1)感悟式鉴赏 (2)形式鉴赏 (3)社会学式鉴赏 (4)比较式鉴赏 (明确:社会式鉴赏不能凭想象完成,而需要依靠图书馆和一定的资料来完成。) 2、感悟式鉴赏: (1)集体欣赏:《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现代) 问题:作品中看到了什么?画家是怎么表现的?作品联想到了什么?学生看图连线,从而加深理解 (2)明确:感悟式鉴赏从观者经验出发,通过想象和无限激情去欣赏美术作品。适用于写意性和表现性作品(如国画)。 (3)小组欣赏、交流感悟:《荷花影》——齐白石(现代) 3、 形式鉴赏: (1)美术作品的形式包括多方面的因素,如线条、色彩、材料、笔法、构图、形体等,形式鉴赏偏重于对作品艺术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强调对形式的分析和把握。(通过具体的作品体现,同时对其中的构图和笔触重点讲解。) 《莲池》——(法国) 莫奈 《水图》——(南宋) 马远 (2)完成P9“思考与交流”,加深学生对形式鉴赏的认识。 4、社会学式鉴赏: (1)学生自行研修教材上关于“社会学式鉴赏”的内容,并欣赏作品:(播放轻音乐) 《写生珍禽图》——黄荃 (五代) 《夜巡》——伦勃朗( 荷兰) 《墨龙》——陈容(南宋) 《乾隆帝月白缎绸云龙袷朝袍》 (2)集体交流:社会学式鉴赏着重从哪些方面进行的? 五代、宋代是中国工笔花鸟鼎盛期。《写生珍禽图》为画家教子习画的范本。(不同创作目的) 伦勃朗由于《夜巡》创作不符合当时社会的审美,改变了其辉煌的人生。(社会背景影响) 龙在古代中国是一种帝王权势的象征。(意义) 明确:社会学式鉴赏偏重于对作品内容、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创作意图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适合对再现性、故事性或情节性较强的美术作品的鉴赏。 (3)完成教材p10“思考与交流” 5、比较式鉴赏: 比较的方法:横向——比较同一主题、同一时代 纵向——比较同一主题,在不同时代环境 (1)师生集体比较《丽人行》与《宫女》 ,完成表格。 丽人行 宫女题材 (公主,宫女出行 ) (宫女群像)材质 (皮纸 ) (生宣 )构图 (长方形,空页 ) (正方形,塞满 )线条 (细劲圆转,舒缓 ) (简练流畅,潇洒 )色彩 (明丽,清雅 ) (忧郁,强调令暗 )人物 (面目丰盈,秀美 ) (拉长变形,宁静)画风 (格调 高古 ) (典雅的抒情)(2)学生分组比较《竹子》与《丛竹》,从表现手法、材质、色彩、画风、等方面进行。再集体交流比较结果。 6、阶段小结:在鉴赏活动中往往是多种鉴赏方式综合运用的。(三)发展体验阶段 1、再次展示《蒙娜丽莎》,并播放轻音乐。 2、学生尝试选择一种或多种鉴赏方式,用150或300字左右的短文描述《蒙娜丽莎》。(四)品评总结阶段: 1、品评:当堂由3至4名学生宣读自己的鉴赏文章,介绍自己的鉴赏角度或由他人评说作者的的鉴赏角度。 2、总结: (1)学生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的感受是…… (2)教师总结: 莎士比亚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解读文学作品如此,美术作品的鉴赏也一样。古人云“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对待美术作品的认识并不是千篇一律的,今后我们要学会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来欣赏美术作品。3、拓展:通过书籍、报刊或网上查找相关资料,用多种鉴赏方式鉴赏自己感兴趣的一幅美术作品,并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鼓励学生从一定的广度与深度上来理解作品,大胆提出对作品的个人见解。五、教学反思: 课主要是贯彻德育为先,教师的主导性为原则,在导入部分设置了讲述了贴近现实的新闻,一下就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在艺术作品的欣赏当中和学生一起分析画面并且介绍几种不同的鉴赏方式,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调动起来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十分重要,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主动发展。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百度“桃李天下课件”里面有肯多课件,教案等资源,如果没有可以到名师院留言,网站管理会通过其它渠道帮你找,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教学反思是一种完全自主化的东西,有感则反,无感则无需反。它不应该是一种任务,而是一个习惯。它没有固定的格式,文字也可长可短。比如写一两句话、或写成教学心得,、或写成日常札记都可以。只要内容集中具体,有思可循即可,不必把一般的教学过程统统写进去。如果我们能利用好反思的作用,对我们业务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好处的。  反思要写自己实际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有亲身感受,内容新鲜、具体。也就是说从实际出发,在教学实例中探及某种教育规律。事例可小,但要善于上升到理论高度,作一些有深度的分析,用以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所以,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增强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  《论语》中就有“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其过而自讼者也”等格言都强调了反思在道德涵养中的作用。现在,当新一轮基本教育课程改造以簇新的姿势直面我们的教育之时时,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在产生变化,教育教学评估在发生变化,教师“教”的行动在变更,学生“学”的方式也在变化。面对着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我感到我们正面临着严格的考验,面对着诸多变化,教学反思也显得尤为主要。  通过多少年来对教学反思的实践,使我认识到教学反思的宝贵之处,它能将我在课堂上的意外播种、得心应手、一吐为快;它能把我的失误记录成文,作为重蹈覆辙;它能让理性的实际升华成实践性的经验,从而使我在教学中得到更深入的历练……  所谓教学反思无非是在课堂教学告一段落之后,如何发挥动态比较优势促进我国外贸发展,把课堂上的反馈信息、自我感到以及引发的诸多思考造成文字。增进教者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从而更有效的处置和运用教材,逐渐控制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我的懂得就是把课堂教学实况象放片子似的在脑筋中重过一遍,回想一下自己的教学目的是否到达,教学任务实现得如何,学生反馈怎么……而后把留神的焦点对准那些使自己冲动甚至于一时难忘的事件上。最后捉住机会、抉择典范事例、新鲜感触、深刻领会……记载下来,这就是教学反思。  总之,自我反思有助于改造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经验+反思=成长,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可能阻碍教师的专业成长。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这样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从而有效的发挥反思的作用,使教师的专业技能不断提高。 本回答由科学教育分类达人 史晓广推荐

  如何发挥教学反思的有效作用  《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其过而自讼者也”等格言都强调了反思在道德修养中的作用。如今,当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崭新的姿态直面我们的教育之时时,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在发生变化,教育教学评价在发生变化,教师“教”的行为在变化,学生“学”的方式也在变化。面对着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觉得我们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面对着诸多变化,教学反思也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几年来对教学反思的实践,使我认识到教学反思的可贵之处,它能将我在课堂上的意外收获、得心应手、一吐为快;它能把我的失误记载成文,作为前车之鉴;它能让感性的实践升华成理论性的经验,从而使我在教学中得到更深刻的历练……  所谓教学反思无非是在课堂教学告一段落之后,把课堂上的反馈信息、自我感觉以及引发的诸多思考形成文字。促进教者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从而更有效的处理和运用教材,逐步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我的理解就是把课堂教学实况象放电影似的在头脑中重过一遍,回顾一下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任务完成得如何,学生反馈怎样……然后把注意的焦点对准那些使自己激动以至于一时难忘的事情上。最后抓住时机、选择典型事例、新鲜感受、深刻体会……记录下来,这就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完全自主化的东西,有感则反,无感则无需反。它不应该是一种任务,而是一个习惯。它没有固定的格式,文字也可长可短。比如写一两句话、或写成教学心得,、或写成日常札记都可以。只要内容集中具体,有思可循即可,不必把一般的教学过程统统写进去。如果我们能利用好反思的作用,对我们业务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好处的。  首先,反思要写自己实际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有亲身感受,内容新鲜、具体。也就是说从实际出发,在教学实例中探及某种教育规律。事例可小,但要善于上升到理论高度,作一些有深度的分析,用以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比如:我在教学《庐山云雾》一课时,在最后一环节里我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再把自己的感受到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们有的感情读;有的想象绘画;有的背诵好词佳句……刹那间掀起了本课的高潮。这一小小的策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让我有一种新鲜感,同时也让我顿悟在引导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活动中,体验与想象是一剂良药。于是我把它记下来,从而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注重了“想象”的教学效应,并且运用到作文教学中,效果特好。通过反思,为我们的今后教学积累经验 促使我们带着教学中的问题学习教育理论,把点滴经验加以系统化、理论化,为教学研究积累材料。在积累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所以,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增强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  其次,教学反思既是课后备课,又是课前备课深化和发展。它是教师对教学实践进行再认识,以便从中探索教学规律,使教学工作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乃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一次,我在教学《月光曲》时,启发学生在朗读中想象情境。让大家都闭上眼睛,听我深情的朗读,想象月光照在大海上的情景,我原以为学生能想象出来,可有一名学生却站起来说:“我闭上眼睛……一片漆黑……”顿时,一阵哄堂大笑,可是当我稍作思考后觉得感触颇深,我顺势引导:你希望看到些什么呢?学生:“我真的想看到大海”。“为什么呢”?学生:“很美,但我们却看不到……”话说至此,我觉得我的这节课上的一点都不完美,我应该在上这节课之前,找到《月光曲》的音乐,收集夜色中大海的图片,让学生边听音乐边观看,那样效果会更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笑话了。所以,我把我的失误记下来,并时刻告诫自己,认真准备好每一节课,让老师不会在课堂上留下遗憾,让学生也不会留下遗憾。  每次讲完课后,我都认真反思这次课的得与失,这样可以促使我们克服教学工作中的不足,有助于防止某些失误的再次出现;同时根据课堂上反映出来的问题,采取“对症下药”,能迅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刚接一年级时,有一天讲课文《快快乐乐》,朗读课文时,我发现我们班学生的平翘舌严重不分,我赶紧相机指导。课下我马上记下来,反思自己在课堂上指导不够,并且再上课时对学生的平翘舌进行强化训练,现在孩子们的平翘舌读得很准确。  总之,自我反思有助于改造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经验+反思=成长,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意识性不够,系统性不强,它可能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并容易导致教师产生封闭的心态,从而不仅无助于而且可能阻碍教师的专业成长。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这样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从而有效的发挥反思的作用,使教师的专业技能不断提高。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首先我是个学生,向老师问个好!我想这个问题您作为个老师您一定知道一点吧,可以向有经验的老师们请教。反思是有用的,多想想为什么,想好了办法后一定要落到实处,说到做到。多和同学交流交流,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很亲切,对自己很关心,所以他们会努力的

教学后记是下课后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自我评析和反省。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孔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这里的“省”是指回顾、反省、检查自己一日之内的所作所为,有无不足之处,以便改正自己的行为。《学记》中也有“学然后之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我们今天所说撰写教学后记,就是指回顾检查自己教过的课,写出教学分析,找出不足,久而久之便能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后记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本节课的自我评价,对这一环节,应与备课、上课一样,一丝不苟,认真回忆该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有可能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从而对知识、技能、技巧等缺漏情况了如指掌,有的放矢的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长期坚持,不仅能总结积累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还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撰写教学后记,对我们每一位教师,特别是新教师更为有益。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发现有些教师的教学后记,在课前就写在了备课笔记上,也有的教师只写几笔,就了事,没有什么东西。那么如何撰写教学后记哪?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要“精”即简单扼要。教学后记不是长篇文章,也不是流水账,而是对该课的“实况”的回忆,对课堂上每一环节(如:教师的示范操作、讲课中的语言、操作要领的叙述、对学生的指导等等),通过表象,找出内在的规律,进行初步归纳和取舍,讲课中“成功”与“失败”扼要记录下来。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段。言简意赅,即“精”。二要“紧”即及时,有时课上出现的一些情况,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淡忘。所以最好是在授完课后趁热打铁,及时记下教学过程中的灵感,如果时过境迁,在追补记忆,效果就相差甚远。因为灵感只是一瞬间,情消意散,灵感就不“灵”了。三要“重”即重点突出。写教学后记,要在课时计划的指导下进行,在课前备课时要按预先打算进行,在教学上要搞点什么研究探索,事先有个考虑,这样在教学时就会注意,留神在写教学后记时才能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对于那些尝试和探索的实验项目,应重点记录,使其成为再实践的第一手材料。如劳技课中的试验教材《室内花卉栽培技术》中的“蟹爪兰的嫁接繁殖”教师通过录像先介绍嫁接方法,然后让学生实践,并让学生总结嫁接步骤,这一教法是成功的,并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那么就可以记录下来,并总结这一教法的长处与不足,以便改进。对于日积月累的大量“教学后记”材料,要进行归纳总结、概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便摸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四要“全”即全面。写教学后记,要把内容记录完整。大致包括五个方面内容:(1)对教材的理解。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才能整体把握教材。写教学后记时,要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标、教学任务是否完成、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教材中的思想内涵的挖掘是否深透、教学时间安排、板书设计是否合理、自己的素质有无欠缺、教学的实际效果与备课的设想有无差距等等原因分析。(2)教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教学手段选用是否合理、科学,是否有启发性、趣味性、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在组织教学上是否宽严适度(如教师对偶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学生的不同意见等),集中指导与个别指导的时机处理是否得当等等。(3)学生的反馈和建议。要写好教学后记,也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才能有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倾听学生的反映和建议,搞好调查研究, 摸索学生的思想,不断探索该时代的学生心理特征。(4)学习有关的业务材料,以丰富自己头脑,提高理论水平。(5)写点滴体会。通过教学后记的编写,把零散的经验教训积累起来,便能形成宝贵的经验。正如朱熹所说:“夫子教人零零星星,说来说去,合来合去,合成一个大事物。”这句话是说:孔子平时教弟子之言,似乎非常细碎,各不相干,但积久之后,就会感到这些零星的东西交织编串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学会归纳总结。我们在教学之后,编写教学后记,每一节课的教学后记都是零散的体会和经验教训,久而久之,这些点滴的经验教训和体会,便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教学规律,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乃至所有善于总结经验的人,都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和不可缺少的环节。什么是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 作为一个日常反思概念,人们容易将“反思”等同于“反省”,在这个意义上,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理解或描述。在我国,“反省”观念由来已久,孔子提倡“仁”的观念并强调士人的内省能力,反省一直是儒家弟子的自我要求,人们一直强调通过反省来促进自身的发展。而最先把反思引进教学过程的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他在名著《我们怎样思维》中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积极的、坚持不懈的考虑。” 而反思性教学这一术语的正式出现,主要得益于美国学者斯冈1983年发表的著作《反思实践者:专业人员在行动中如何思考》一书的影响。在书中,斯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学习的过程,反思性教学的问世是对将教学改革简单地贴上成功或失败标签的超越。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反思是取得实际教学效果并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教学反思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是对教学活动的深入思考,这种深思使得教师能够有意识的,谨慎地经常地将研究结果和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指导控制教学实践,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可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教学反思是对各种有争议的“优秀的教学观”进行深入地思考并依次做出选择,是对教育观念,教育背景的深入思考。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这里所说的反思与通常所说的静坐冥想式的反思不同,它往往不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和回忆漫想,而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而且常常需要教师合作进行。另外,反思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二、教学反思的意义 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旧有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其结果他的教学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首先是教育者的理念。教育理念正确与否是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正确的理念导致正确的行为,错误的理念导致错误的行为。如果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教育方法等方面落后的话,那么,他的工作精神越投入,对学生的伤害往往越大。为此,教师首先需要反思的就应该是自己的教育理念。理念不转变,只是对行为加以矫正,当然这对行为也起修正作用,但是,往往原有习惯化的不合理行为还会经常出现。教学反思的意义在于它着眼于教师知识结构中的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拥有和改善,反对和批判传统教师培训模式中只注重对教师的一般性知识的传授,如对公共知识、专业知识(所谓本体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所谓条件性知识)的占有和相应学历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实践性知识——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而这类知识的获得,因为其特有的个体性、情境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特征,要求教师通过自我实践的反思和训练才能得到和确认,靠他人的给予似乎是不可能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实践证明, 凡善于反思,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教师, 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步伐就会加快。在教学中,一旦教师熟悉教材, 特别容易陷入机械重复的教学实践中, 处在经验性思维定势、书本定势、权威定势和惰性教学之中。因此,开展教学反思, 加强教师自我评估和自律学习对教师主体的发展特别重要,教师只有把自我的发展看成是必需的和必要的,才会努力的去发展自我, 建构自我, 对自己的发展形成整体性的看法,从而不断促进自我学会教学,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如此说来,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你可能在灯光下静夜思,回顾和展望。你可能倚着窗口,遥望星空,夜不能寐。正因为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你就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多进行教学反思,等于在本来没有窗的墙上开了一排窗,你可以领略到前所未有的另外一面风光。不但是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还多了一个头脑! 三、教学反思的类型和方法 我们尽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教学观摩课,在这些观摩课上教师和学生配合得天衣无缝,探索式、讨论式、自学式等等操练样样俱全,加上多媒体演示,教学者为之兴奋,听课者为之激动。然而,在一年教学中,这样的课又有多少呢?在实际教学中能够针对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行为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反思,开展反思性教学的教师并不多,好多教师还是凭着自己有限的经验进行简单重复的教学实践。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呢,还是将教学注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这是现代教育思想转变的重大原则问题。当然,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思不可能存在一个标准的模式,因为反思本身就具有情境性和不确定性,反思只能针对具体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而在可能的条件下展开。 反思类型可有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反思方法可有行动研究法、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录相法、档案袋法等等。现把反思类型和反思方法结合在一起作简要介绍。 纵向反思和行动研究法,即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教学反思贯穿于你的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横向反思和比较法,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当然,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我们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个体反思和总结法,“课后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集体反思和对话法,集体反思指与同事一起观察自己的、同事的教学实践,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以旁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使自己对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并获得对问题解决的广泛途径。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记录所看到的情景。还可以用摄像机将教学活动拍下来,组织观看。每个观摩的教师都写教学反思,都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去分析,促使大家各自思考,然后共同研讨,重在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困惑,进行团队反思,每个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使出现认识上的冲突,也是一个智慧碰撞和切磋学习的机会。” [4] 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对话是反思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反思不仅仅是“闭门思过”,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也是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这是由教与学的社会性本质所决定。除了同事之间的集体反思外,还可请教育教研学者介入,提出有促进性、针对性的建议,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从而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后的重新构建 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是教师对自我的重新构建。教师构建自己的认识方法,构建自己对各种事物和观点的理解, 构建自己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 能够比较客观看待自己的教学过程, 发现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然后寻找解决的办法和策略, 再监测实施策略的效果,真正地做到对教学的客观评估。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学生, 并且更好地理解教学过程。教师的主动建构过程中, 理论知识与经验知识是相辅相成, 处于同等重要地位。只有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教师才能成功地建构自己。

要说没有也没有,要说有也有。关键是看你是干嘛用?如果是搞词语解释党有有区别,如果是作为老师写材料当然就没有。 简单说:教学反思包括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三部分。

《纲要》中的科学领域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和“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今天的活动内容是认识我身上的1和2。如何让孩子们感知1和2的数量呢?我采取了找一找的方法。一开始,我就用了吸引孩子们的口气“我每天带着1和2的东西上幼儿园,这些东西有的想给大家讲故事,有的能看见你买的笑脸,有的能听见你们的声音,还有的能紧紧拥抱你们。这些东西就在我的小脑袋上,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随着我的有效而又针对性的提问,孩子们纷纷开始回答了。墨墨说1张小嘴巴和2只眼睛;阿宝说1个小脸蛋和2只小辫子;朵朵说1个小鼻子和2只耳朵;洲洲说1个下巴和2条眉毛。  随着孩子们的小脑袋开始思考,我就把孩子们的思考点从局部到全身,“找找你的小身体上哪里有1和2呢?也可以在小朋友的身上找一找。”于是,小琪琪说1件衣服和2只手;大奇奇说1条裤子和2个裤袋等等。  接着,再拓宽思维吧!在教室里找找哪里有1和2呢?多多说1架钢琴和2个老师;阿宝说1台电脑和2个小音箱;小宝说1台电视机和2个电风扇开关等等,孩子们的思维撞击出火花,一直兴致勃勃地在参与中。  孩子们看着我根据他们所说的画下来的图示再次进行一一感知,孩子们举起食指,跟着图示说“一张小嘴巴111,两只眼睛222;一个小脸蛋111,两只小辫子222……”  最后,还请孩子们去家里找一找哪里有1和2?马上就有小朋友说1张床和2只枕头,呵呵,我们的小朋友是不是很聪明呢!  这个活动,我始终将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结合在一起,让幼儿能够从自己的小脑袋上观察到身体上,再到教室里的由小及大,从局部到整体的有序观察,孩子们都能感知到了1和2的数量关系,也就达成了这个活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