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得”的用法

1、的: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如:颐和园(名词)的湖光山色(主语)美不胜收。2、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如: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3、得:一般用在谓语后面。“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如:他们玩(动词,谓语)得真痛快(补语)。扩展资料在汉语中,助词与连词、介词、叹词同属于虚词,不能表示概念,但是可以表示语法结构或是各种语气。在句子中无实义,也没有统一的语法功能,不能单独使用,是独立性最差的一种词。通常在白话文中,助词被念为轻声。汉语中的助词分为语气助词、结构助词和时态助词三种,而语气助词又称“语气词”,也有人认为“语气词”是应该是一种独立的词类。前缀的结构助词,有时不容易理解,举个例子:“这件事早就被大家所知道了”。此处的“所”,就表示“大家”和“知道”之间的从属关系。“的、地、得”三个字在五四运动之前并没有严格的分别,在旧时文学作品中常有混用的现象。在日语中,助词用于体言、准体言以及修饰语间,表示它们的位格关系,或是为前置的词汇增添意义,居于相当重要的地位。本身没有实质的意义、不能单独使用,也没有词形变化。分类上各家说法不一。

  不少同学对“的”、“地”、“得”这三个词的用法含混不清,乱用一通。为帮助同学们掌握它们的用法,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分析例句,明确用法  这里有一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  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二、修改病句,强化认识  这里有一组“的”、“地”、“得”用法欠妥的句子,请大家来当“医生”,给这些句子治治病,以强化已有认识。  1. 由于李红同学学习勤奋,这次语文测试,她考的特别出色。  2. 田野里,农民伯伯正在紧张得收割麦子。  3. 助人为乐地小华被市少工委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正确用法应为“考得”、“紧张地”和“助人为乐的”。)  或者  1、“的”后面跟的都是名词,如“我的太阳,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的”字一般用在修饰或限制人或事物的时候。“的”放在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词语之间。例如:  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后面,都是名词性的,因此在修饰限制它们时,都用“的”。  2、“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如“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描绘或限制某种动作、性状的时候,描绘和被描绘之间、限制和被限制之间,往往用“地”连接。例如:  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也在后面,而且都是动词性的,因此在描绘、限制他们时都用“地”。  3、“得”前面跟的多数是动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词,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有时需要被说明动作的情况和结果,或补充说明事物性质的程度和变化,往往补充说明的部分改在被补充说明的词语后面,这时两者之间用“得”连接。例如:  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前边,而且都是表示动作或性状的词语,因此补充说明它们时,都用“得”。  补充两点:  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总结:“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以上几种用法,可以写成下面的公式:  修饰限制+“的”+名词  修饰限制+“地”+动词  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的”、“地” 、 “得” 运用总结:1、“的”后面跟的都是名词。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用以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修饰限制+“的”+名词 。 “的”字一般用在修饰或限制人或事物的时候。“的”放在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词语之间。如词:“我的太阳、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如句: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2、“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用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修饰限制+“地”+动词。 描绘或限制某种动作、性状的时候,描绘和被描绘之间、限制和被限制之间,往往用“地”连接。如词:“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如句: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3、“得”前面跟的多数是动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词,表示怎么怎么样的。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用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有时需要被说明动作的情况和结果,或补充说明事物性质的程度和变化,往往补充说明的部分改在被补充说明的词语后面,这时两者之间用“得”连接。 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如词:“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如句: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名词前面用“白勺”,动词跟着“土也”跑。动词后面双人“得”,默记五遍脑开窍。

你说的这是一个什么问题啊?你都没有表达出他的爱意来,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也不知道,希望你下次表达的时候把它的意义大明白

的:用在定语的后面。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开他~玩笑。找我~麻烦。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门来。地: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走。扩展资料:的是一个汉语汉字,普通话读音是de,dí,dì,dī(粤语读音为dik1),其居现代汉语使用量之首,有着漫长的演变史。用在定语的后面,也可以用在主谓短语中间,现代汉语56008个常用词 “的”字用最多的一个字。地(dì),从土从也。也,本义女侌。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原为古汉语名词,与天相对,本意为物质,后逐渐引申为土地、大地、地表。地有两个读音:dì、de。可以用在动词后作助词,也可以作为名词,表示大地(指地球表面最下方;贴近地壳的表面部分),地球等。得(dé ,děi ,de),汉字,是会意字,左右结构。金文字形,左边是“彳”,右边是“贝”(财货)加“手”,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上古前期(西周以前)上古前期,“得”字是“获得”的意思,只作动词用。我国最早的文献甲骨文里,“得”字已经出现了。甲骨文中的“得”字从又持贝,纯属“获得”的意思。参考链接:百度汉语——的 百度汉语——得 百度汉语——地

的得地的用法区别:一、“的“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 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二、“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 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  三、“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 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喊;瘦得皮包骨;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扩展资料:的得地,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 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 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 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 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  左边双人就是得,得字站在副词前; 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 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 的结构助词,多用在定语或形容词的后面,表修饰,一般说明某物与某人的关联:用在定语的后面。(《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1)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铁~纪律‖幸福~生活。(2)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我~母亲。(3)定语是人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是表示职务或身份的名词,意思是这个人担任这个职务或取得这个身份:今天开会是你~主席。(4)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开他~玩笑。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的、地、得”用法分析:1、“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2、“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3、“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扩展资料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的不同的读音,但当他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的”、“地”、“得”的用法区别本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常识,但在使用中也最容易发生混淆,再加上一段时间里,中学课本中曾将这三个词的用法统一为“的”,因此造成了很多人对它们的用法含混不清进而乱用一通的现象。 结合实例,谈谈“的、地、得”的用法。 一、“的、地、得”的基本概念 1、“的、地、得”的相同之处。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2、“的、地、得”的不同之处。 吕叔湘、朱德熙所著《语法修辞讲话》认为“的”兼职过多,负担过重,而力主“的、地、得”严格分工。50 年代以来的诸多现代汉语论著和教材,一般也持这一主张。从书面语中的使用情况看,“的”与“地”、“得”的分工日趋明确,特别是在逻辑性很强的论述性、说明性语言中,如法律条款、学术论著、外文译著、教科书等,更是将“的”与“地”、“得”分用。 “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在定语后面写作“的”,在状语后面写作“地”,在补语前写作“得”。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二、“的、地、得”的用法 1、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如: ①颐和园(名词)的湖光山色(主语)美不胜收。 ②她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女子(名词,宾语)。 2、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如: ③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 ④天渐渐(时间副词)地冷(形容词,谓语)起来。 3、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如: ⑤他们玩(动词,谓语)得真痛快(补语)。 ⑥她红(形容词,谓语)得发紫(补语)。 三、“的、地、得”用法的常见错误 一般而言,在特约记者和通讯员来稿中常见的“的、地、得”用法错误,主要表现在该用“地”、 “得”的地方全部用了“的”。如: ① 这两年,该公司的职工不断的(地)转变观念。 我们说“地”是状语的标记,用在谓语的前面。此例中主语是“职工”,谓语是“转变”。很显然,用“的”是错误的,应该用“地”。 ②该项目不仅创下了该公司单项工程总产值之最,更为重要的是成功的(地)闯进了上海的国际石油化工项目建设市场,踏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这个例句虽然比较长,但谓语“成功”前的“的”明显用错了,应该改为“地”。 ③各项安全工作做得很到位,安全防范措施都落实的(得)很好。 补语一般回答“怎么样”的问题,前面一句回答“做”得怎么样,用了“得”,很对;可接下来回答“落实”得怎么样问题时,作者却用了“的”。这个错误非常明显,可惜作者没有发现,正确的用法应该是“得”。 ④身体更不敢碰到被太阳炙烤的(得)滚烫的铁车梯。 如果我们问“炙烤”得怎么样,就知道例句里用错了,应该用“得”。 “的”还有其他的用法,比如——这个东西是谁的?我的。这里“的”是代词,不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对象,就不再赘言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一般语气就用的,大的小的!形容语气就用得,多得少不得!大得不得了!两个字的形容词就用地,愉快地一天!

的、地、得用法: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扩展资料:一、相同之处:“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二、不同之处:吕叔湘、朱德熙所著《语法修辞讲话》认为“的”兼职过多,负担过重,力主“的、地、得”严格分工。50年代以来的诸多现代汉语论著和教材,一般也持这一主张。从书面语中的使用情况看,“的”与“地”“得”的分工日趋明确,特别是在逻辑性很强的论述性、说明性语言中,如法律条款、学术论著、外文译著、教科书等,更是将“的”与“地”“得”分用。“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在定语后面写作“的”,在状语后面写作“地”,在补语前写作“得”。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的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得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地

的、地、得”用法记忆小窍门——“的、地、得”用法口诀 大家都知道,”的、地、得“是连接文章中词与词,字与字之间的桥梁、所以,用对“的、地、得”,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规范“的、地、得”的用法,并易记好懂,容易掌握,在此提供一组用法口诀供大家参考。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暖暖的风儿轻轻吹,绿绿的树叶把头摇,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阳当空照,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大声地朗读不害羞,从容地走路不着急,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的、地、得”快板的地得、的地得,用作助词都读de.作文写话用不准,朗读往往会念错。 有趣的活动、绿的树,活动是事,树是物。事物前面用的字,小朋友们都记着。认真地想、快快地跑,想跑看摸是动作。动作前面用地字,位置千万不要挪。看得清,记得准,唱得好,飞得高。动作后面用得字,补充说明要记牢。的、地、得”用法简要口诀 名词前面“白勺”“的”, 动词前面“土也”“地”, 形容动后“双人”“得”,当作助词都读“de”。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德一般是在晋升,地是就是那个就是那个地地面,然后就是有的时候就是也是就是形成,就是可能就是那个声音比较轻轻的时候得就是得到,就是得地得。

应该是:思维的拓展与实践名词后面加“的”动词后面加“地”形容词后面加“得”思维是名词,所以后面跟“的”。以后记住上述规则就不会搞错了哦~

“的”、“地” 、“得”的区别 :一、“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二、“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三、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的”、“地” 、“得”的用法 :一、“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二、“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三、“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扩展资料:“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不同的读音,但当它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这样可以区分他们在书面语用法上的不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不少同学对“的”、“地”、“得”这三个词的用法含混不清,乱用一通。为帮助同学们掌握它们的用法,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分析例句,明确用法 这里有一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 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二、修改病句,强化认识 这里有一组“的”、“地”、“得”用法欠妥的句子,请大家来当“医生”,给这些句子治治病,以强化已有认识。 1. 由于李红同学学习勤奋,这次语文测试,她考的特别出色。 2. 田野里,农民伯伯正在紧张得收割麦子。 3. 助人为乐地小华被市少工委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正确用法应为“考得”、“紧张地”和“助人为乐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千万不要依据词性来确定用哪个de。 确定用“的”或“地”的可靠依据是看de的前后是什么句子成份。 “的”用在定语之后、主语或宾语之前。如:“现在我们需要的是认真的思考,而不是草率的决策。 “地”用在状语之后、谓语之前。如:“他在认真地思考问题。”“草率地决策重大事项不是高明的领导者”。 上边的两个例子说明“地”和“的”不能依据它们前后是什么词来派用场的。 顺便再说一下:“得”用在谓语之后、补语之前。 如果不会划分句子成份,按照上面几位的说法也能蒙个差不多,但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正确。 比如你想表达篮球队员中高个子的队员比矮个子的队员多的话,如果不知道用“的”还是用“得”,就会出现异义。试看: “篮球队员高的多”表达了你的本义。 “篮球队员高得多”是说篮球队员比一般人的个头高出不少。 动词前不一定用得,也不一定用地。如: “他高兴得跳起来。”——“得”在谓语和补语之间。此句表达的是他高兴的程度怎么样。 “他高兴地跳起来。”——“地”在状语和谓语之间。此句表达的是他以什么样的状态跳。 最后总结三句话: “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谓语的标志;“得”是补语的标志。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的”后面跟名词,“地”后面跟动词,“得”后面跟形容词。

三个“的地得”的用法 :第一步看de的后面是不是名词,是名词直接用“的”.例如 :美丽的花朵,寒冷的冬天.第二步,如果“de”后面不是名词,而是动词,就直接用“地”.例如飞快地跑,大声地说.第三步,如果de后面既不是名词,也不是动词,就看前面是不是动词,是动词就用“得”.例如:跑得飞快,读得响亮.第四,“得”后面是表示一种状态,例如:高兴得手舞足蹈,痛得直冒冷汗.第五,所有的标点符号前面一律用“的”.例如:这本书是我写的.这支笔是他的.第六,记得先看de的后面,再看de的前面.总之就是“怎么样的东西,怎么样地干什么,干得怎么样”.区别三个“de”很重要,看书写话时要特别关注.

这三个字在助动词上的区别“的”一般表示所有关系 我的你的他的什么什么东西 用 “的”“地”一般用在动词前,用来修饰动词,如 他飞快地转身“得”一般用在动词后,也是用来修饰动词,如 他跑得真快详解如下:的de〈助〉(1)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ic,-ve…].如:红色的气球.小小的进步.(2)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of,'s].如:中国的水稻.农民生活的提高.(3)〈代〉pron.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卖菜的.吃的.(4)助词.“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如:推的推;拉的拉.(5)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①谁买的书?②他是昨天进的城.③我是在预售处订的票.(6)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破铜烂铁的,他捡来一大筐.(7)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如:这件事儿我是知道的.(8)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①〈口〉:表示相乘.如:这间房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②〈方〉:表示相加.如:两个的三个,一共五个.(9)同“得”,后面带补语.哪知进了园门,园子里已经坐的满满的了.——清·刘鹗《老残游记》(10)同“地”(de).用在状语后,表示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修饰关系.(11)其后多加名词,而“的”前多为形容词.地de 助[1]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如:他认真地学习;天气渐渐地冷了;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又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变文》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唐·李白《越女词》得〈助〉1.用在动词后面,表示能够或可以.如:我们可粗心不得;她能去我为什么去不得2. 用在动词和补语中间,表示可能.如:我拿得动;那办得到3.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连接表示程度或结果的补语.如:冷得打哆真人直播吧调理痛经女人怎么暖宫复式洗纹身一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三者都是结构助词,简单地说,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得是补语的标志。具体如下。 “的”跟在修饰限制词语之后,作定语修饰限制中心语,使整个短语有名词性特征。 1、“的”字一般用在修饰或限制人或事物的时候。“的”放在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词语之间。例如: 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2、“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如“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描绘或限制某种动作、性状的时候,描绘和被描绘之间、限制和被限制之间,往往用“地”连接。地前面的描绘、限制等词语作后面中心语的状语。例如: 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 3、“得”前面跟的多数是动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词,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有时需要被说明动作的情况和结果,或补充说明事物性质的程度和变化,往往补充说明的部分改在被补充说明的词语后面,这时两者之间用“得”连接。例如: 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前边,而且都是表示动作或性状的词语,因此补充说明它们时,都用“得”。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这三个字在助动词上的区别“的”一般表示所有关系 我的你的他的什么什么东西 用 “的”“地”一般用在动词前,用来修饰动词,如 他飞快地转身“得”一般用在动词后,也是用来修饰动词,如 他跑得真快详解如下:的de  〈助〉  (1)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ic,-ve…].如:红色的气球.小小的进步.  (2)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of,'s].如:中国的水稻.农民生活的提高.  (3)〈代〉pron.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卖菜的.吃的.  (4)助词.“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如:推的推;拉的拉.  (5)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①谁买的书?②他是昨天进的城.③我是在预售处订的票.  (6)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破铜烂铁的,他捡来一大筐.  (7)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如:这件事儿我是知道的.  (8)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①〈口〉:表示相乘.如:这间房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②〈方〉:表示相加.如:两个的三个,一共五个.  (9)同“得”,后面带补语.  哪知进了园门,园子里已经坐的满满的了.——清·刘鹗《老残游记》  (10)同“地”(de).用在状语后,表示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修饰关系.  (11)其后多加名词,而“的”前多为形容词.地de 助  [1]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如:他认真地学习;天气渐渐地冷了;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又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  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变文》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唐·李白《越女词》得〈助〉  1.用在动词后面,表示能够或可以.如:我们可粗心不得;她能去我为什么去不得  2. 用在动词和补语中间,表示可能.如:我拿得动;那办得到  3.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连接表示程度或结果的补语.如:冷得打哆嗦;笑得肚子痛

三个“的地得”的用法 :第一步看de的后面是不是名词,是名词直接用“的”.例如 :美丽的花朵,寒冷的冬天.第二步,如果“de”后面不是名词,而是动词,就直接用“地”.例如飞快地跑,大声地说.第三步,如果de后面既不是名词,也不是动词,就看前面是不是动词,是动词就用“得”.例如:跑得飞快,读得响亮.第四,“得”后面是表示一种状态,例如:高兴得手舞足蹈,痛得直冒冷汗.第五,所有的标点符号前面一律用“的”.例如:这本书是我写的.这支笔是他的.第六,记得先看de的后面,再看de的前面.总之就是“怎么样的东西,怎么样地干什么,干得怎么样”.区别三个“de”很重要,看书话时要特别关注.

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暖暖的风儿轻轻吹,绿绿的树叶把头摇,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阳当空照,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大声地朗读不害羞,从容地走路不着急,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所以句中应用“地”——不要盲目地和人家比。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要正确使用“的、地、得”,首先必须掌握好词类、语法,要懂得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和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宾语、补语)。一般来说,在句子中“的”衔接在名词前面,“的”的前面是这个名词的修饰成分,主要有名词、代词、形容词或相应的词组充任,表示领属关系或表示被修饰的事物的性质,做句子的定语。例如:“灿烂的阳光”,“灿烂”(形容词)是“阳光”(名词)的定语;“我的书”,定语“我”是代词;“又高又大的建筑物”,采用的是联合词组“又高又大”作定语。“地”表示它前边的词或词组是状语,是用在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主要由名词、形容词、数量词等充任,对中心词(动词)起限制、修饰、说明作用。例如:“果树渐渐地绿了”;“渐渐”是形容词,是修饰动词“绿”的,作“绿”的状语;“科学地总结了……经验”,名词“科学”是动词“总结”的状语;“……抓紧一切时间忘我地工作”,“忘我”是动宾词组,作动词“工作”的状语,等等。而在句子中用在“得”字后面的,是由形容词或词组(有时也由动词)充任,用来补充说明“得”字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的程度、结果,作它的补语。例如:“牙疼得厉害”中,形容词“厉害”是动词“疼”的补语;“高得像一座山”中,“像一座山”这个词组用“得”连接,作形容词“高”的补语;“惹得大家十分生气”中, “得”连接“大家十分生气”这个主谓词组,以补充说明前面“惹”这个动词的结果,起到了补语的作用。总之,正确使用“的、地、得”简单地说只要记住三条:  1、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的”字衔接,作名词的定语;  2、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地”字衔接,作动词的状语;  3、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用“得”字连接,作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  以上几种用法,可以写成下面的公式:  修饰限制+的+名词  修饰限制+地+动词  动词(形容词)+得+补充  一、“的、地、得”的基本概念  1、“的、地、得”的相同之处。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2、“的、地、得”的不同之处。  吕叔湘、朱德熙所著《语法修辞讲话》认为“的”兼职过多,负担过重,而力主“的、地、得”严格分工。50 年代以来的诸多现代汉语论著和教材,一般也持这一主张。从书面语中的使用情况看,“的”与“地”、“得”的分工日趋明确,特别是在逻辑性很强的论述性、说明性语言中,如法律条款、学术论著、外文译著、教科书等,更是将“的”与“地”、“得”分用。  “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在定语后面写作“的”,在状语后面写作“地”,在补语前写作“得”。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二、“的、地、得”的用法  1、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如:  ①颐和园(名词)的湖光山色(主语)美不胜收。  ②她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女子(名词,宾语)。  2、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如:  ③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  ④天渐渐(时间副词)地冷(形容词,谓语)起来。  3、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如:  ⑤他们玩(动词,谓语)得真痛快(补语)。  ⑥她红(形容词,谓语)得发紫(补语)。  三、“的、地、得”用法的常见错误  一般而言,在特约记者和通讯员来稿中常见的“的、地、得”用法错误,主要表现在该用“地”、 “得”的地方全部用了“的”。如:  ① 这两年,该公司的职工不断的(地)转变观念。  我们说“地”是状语的标记,用在谓语的前面。此例中主语是“职工”,谓语是“转变”。很显然,用“的”是错误的,应该用“地”。  ②该项目不仅创下了该公司单项工程总产值之最,更为重要的是成功的(地)闯进了上海的国际石油化工项目建设市场,踏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这个例句虽然比较长,但谓语“成功”前的“的”明显用错了,应该改为“地”。  ③各项安全工作做得很到位,安全防范措施都落实的(得)很好。  补语一般回答“怎么样”的问题,前面一句回答“做”得怎么样,用了“得”  ,很对;可接下来回答“落实”得怎么样问题时,作者却用了“的”。这个错误非常明显,可惜作者没有发现,正确的用法应该是“得”。  ④身体更不敢碰到被太阳炙烤的(得)滚烫的铁车梯。  如果我们问“炙烤”得怎么样,就知道例句里用错了,应该用“得”。  “的”还有其他的用法,比如——这个东西是谁的?我的。这里“的”是代词,不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对象,就不再赘言了

的+名词地+动词得+形容词认真【地】听讲 时间过【得】真快 弯弯曲曲【的】小路

“的”应该是“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