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一、位置优越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2、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3、经纬度位置:⑴4°N—53°N;73°E—135°E,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南北跨纬度近50度。⑵大部分在中纬度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重要习题⑴Q: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有哪些?A:①纬度适中,气候温和。②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⑵Q:我国地理位置有哪些优点?A:发展农业生产 地域广大,南北、东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对外交往与合作 我国东临太平洋,西靠亚欧大陆,为海上陆上对外交往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发展海洋事业 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为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上运输事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二、国土辽阔1、领土的四端⑴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⑵最南端: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⑶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⑷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上;2、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位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居第3位。3、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及太平洋。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管辖的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领水面积37万平方千米。4、疆界及邻国:⑴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注意:克什米尔与我国相邻,但为一个地区)⑵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岛屿,面积在500平方千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重要习题Q: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并解释原因。A:①我国跨经度广,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②我国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三、34个省级行政区1、三级行政区划:⑴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⑵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⑶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2、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⑴省区之最:①跨纬度最广的省--海南省;跨经度最广的地区--内蒙古自治区;②面积最大的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最小的地区--澳门特别行政区;③陆上邻国最多的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个)④北回归线穿过的省--云南、广西、广东、台湾(西--东)⑵特记地区:①4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②5个自治区:西藏、新疆、广西、内蒙古、宁夏;③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2、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北京市 京 北京 湖南省 湘 长沙天津市 津 天津 广东省 粤 广州河北省 冀 石家庄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山西省 晋 太原 海南省 琼 海口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重庆市 渝 重庆辽宁省 辽 沈阳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吉林省 吉 长春 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上海市 沪 上海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江苏省 苏 南京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浙江省 浙 杭州 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安徽省 皖 合肥 青海省 青 西宁福建省 闽 福州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江西省 赣 南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山东省 鲁 济南 香港特别行政区 港 香港河南省 豫 郑州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澳门湖北省 鄂 武汉 台湾省 台 台北3、省区形状⑴黑龙江——天鹅 ⑵山东——骆驼(乌龟) ⑶山西——平行四边形⑷广东——象头 ⑸海南——菠萝 ⑹湖北——狗 ⑺湖南——人头⑻西藏——鞋 ⑼陕西——跪拜者 ⑽云南——孔雀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总量:2000年达12.95亿;占世界1/5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3、计划生育: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主要内容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其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重要习题Q: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A:①人均教育经费少,学校设施落后;②交通拥挤,住房紧张;③资源破坏,环境污染; ④就业困难;二、人口东多西少1、人口密度大: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5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39人)的三倍多。2、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部沿海一些省区的人口密度更大;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4、形成原因:⑴地形:东部平原丘陵,西部高原山地;⑵气候;⑶交通;5、人口之最:⑴河南省——人口第一,密度最大(省之中);⑵澳门——人口最少,密度最大(行政区之中);⑶西藏——人口密度最小。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一、56个民族1.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⑴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92%。⑵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600多万人;⑶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壮族人口在500万人以上。2、我国宪法规定:⑴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⑶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3、各民族典型的文体活动及节日:民族 文化活动 节日汉族 赛龙舟、舞狮 中秋节、春节维吾尔族 手鼓舞 古尔邦节傣族 孔雀舞、竹筒饭 泼水节蒙古族 摔跤、马头琴 那达慕大会朝鲜族 长鼓舞、跳板、荡秋千 苗族 阿细跳月 芦笙节哈萨克族 “姑娘追” 壮族 三月三歌节彝族和白族 火把节重要习题Q:我国的民族组成与日本、美国有何异同?A:①美国:移民国家,民族多而复杂; ②日本:以单一民族为主—大和民族; ③中国: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的大家庭;二、民族的分布1、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分布相对分散,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2、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3、云南省分布的少数民族数量最多。重要习题Q: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会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哪些好处?A:①便于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②有利于安定团结,国家局势稳定;③有利于各民族经济共同发展;④有利于保持各民族的文化特色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1、我国地势的突出特征:西部高、东部低,呈三级阶梯分布。2、三级地势阶梯的概况:阶梯 平均海拔 地形类型第一级 4000米以上 高原分界线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3、各阶梯主要地形区:阶梯 主要地形区第一级 (一高原一盆地)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级 (三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三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第三级 (三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重要习题⑴Q: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和河流流向有什么样的影响?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是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⑵Q: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 A:落差会变大,适合建设水电站。⑶Q: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有什么影响? A:①向东流淌的河流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②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二、地形复杂多样1、主要地形区特征:⑴四大高原:①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②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③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④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⑵四大盆地:①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②准噶尔盆地——纬度最高;③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是我国的“聚宝盆”;④四川盆地——纬度最低,最湿润,号称“天府之国”⑶三大丘陵:①辽东丘陵;②山东丘陵;③东南丘陵(最大);⑷三大平原:①东北平原——纬度最高,面积最大,地势最高;②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地势最平坦开阔;③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最低,面积最小,地势最低,号称“鱼米之乡”。2、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天山山脉、阴山山脉⑴东西走向 昆仑山脉、秦岭 ⑵南北走向——贺兰山脉、武夷山脉南岭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⑶东北-西南走向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⑷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 ⑸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P21记住主要山脉的位置)4、重要分界线山脉: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横断山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华北平原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天山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昆仑山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太行山(河北与山西) 山武夷山(江西与福建) 脉昆仑山(新疆与西藏) 分祁连山(甘肃与青海) 界巫山(重庆与湖北) 省南岭(江西与广东) 区三、山区面积广大1、我国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3。加上高原,两者约占60%,其中近一半是难以利用的沙漠、冰川、戈壁、高寒荒漠等。这些山地和高原多集中在西部地区。2、各地形类型占我国地形面积百分比:⑴丘陵10%;⑵山地33%;⑶高原26%;⑷盆地19%;⑸平原12%3、山地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P29图2.10)4、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⑴利:①地形复杂多样,便于发展多种经营;②森林、矿产、中草药、动物、水流资源丰富;⑵弊: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②容易发生自然灾害;③植被遭到破坏后,水土流失严重;④坡度大,不宜耕种;重要习题⑴Q:造成中西部一些地区人口贫困的原因有哪些?A:①地处山区交通不便,运输困难; ②耕地少,降水少,农业生产落后;③思想和技术落后,信息不畅,经济闭塞。⑵Q:对于帮助贫困地区人口摆脱贫困,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A:①为贫困地区提供信息和技术指导②提供资金,发展水利和多经意③修建公路和铁路。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一、南北气温的差异1、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北(漠河镇)与南(海口市)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接近50℃。2、冬季气温差别大的原因: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较南方小;⑵北方昼较南方短; ⑶冬季风南下,对北方的影响比南方大。3、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上。4、夏季气温差别小的原因:北方昼较南方长。5、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火洲),我国“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和南京。6、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这是根据活动积温(把≥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来划分的。7、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在秦岭--淮河一线。8、不同温度带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不同:⑴种植的果树:①暖温带——苹果、梨;②亚热带——柑橘;③热带——芒果、香蕉。⑵作物成熟的次数:①中温带——一年一熟;②热带——一年三熟⑶传统民居的建筑:①北方——大多数坐北朝南,密闭程度较高,墙体较厚;尤其是东北地区的房屋多有双层窗户,房内或以炕代床,或有地炉、火墙,利于取暖保暖。②南方——高大宽敞,比较注重通风透气。⑷植被;⑸农作物;⑹运动方式;……重要习题Q: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与地势有关系吗?说说你的理由。A:有关系。因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从1月和7月等温线图上可以看出,青藏高原地区总是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四川盆地的气温低,特别是7月。二、东西干湿的差异1、各地区的降水差别很大: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800ml年降水量线是秦岭--淮河一线。3、降水最多的地方——台湾的火烧寮,年降水量达6558毫米;降水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年平均降水量仅5.9毫米。4、我国的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这是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来划分的,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我国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面积广大,主要位于西部地区。5、四个干湿地区对应的植被景观:⑴湿润区——森林;⑵半湿润区——森林草原;⑶半干旱区——草原;⑷干旱区——荒漠;6、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重要习题⑴Q:各地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A:①甘肃:我国北方地区多为平顶房——年降水量较少,房屋修建成平顶,可以用来晾晒粮食,节约材料。 ②吐鲁番——年降水量较少,蒸发量很大,晾房通风效果好,可以加速水分的蒸发,利于水果的晾晒。 ③绍兴:我国南方多为斜顶房——年降水量较大,斜顶房利于排水。 ④黄土高原——年降水量较少⑵Q: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不同的影响? A:①植被的生长:湿润地区——林木繁茂;干旱地区——主要适合于草本植物生长。②农业类型:东部地区(南方、北方)——以耕作业为主;西北干旱地区——以畜牧业为主。③农作物的生长:南方湿润地区——以水田为主;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④主要粮食的分布。⑤饮食习惯: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喜食面。三、季风气候显著1、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2、原因:⑴冬季风:来自北方严寒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⑵夏季风:来自东部和南部辽阔的海洋,以温暖湿润的偏南风为主。 冬季风 夏季风源地 西伯利亚、蒙古一带 太平洋、印度洋风向 西北、东北 东南、西南特点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灾害 寒潮 旱灾、洪灾、台风原因: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差异大。季风 来源 风向 性质 降水冬季风 内陆(西伯利亚高原) 东北、西北 寒冷干燥 少夏季风 海洋(印度洋太平洋) 西南、东南 温暖湿润 多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叫季风区3、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暴雨、干旱、寒潮、台风等。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旱涝灾害。 梅雨与伏旱:6月中旬—7月中旬与7月中旬---8月中旬江淮地区。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一、外流河与内流河1、 外流河:注入海洋的河流注入太平洋:黑龙江、乌苏里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闽江、珠江、澜沧江注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怒江。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2、 内流河内流河:没有注入海洋。塔里木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 3、 我国的主要湖泊青藏高原湖区:多为咸水湖,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咸水湖,也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长江中下游湖区:鄱阳湖(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二、滚滚长江1、 长江的源流概况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度和流量均位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源头 长度 流经省区 注入 流经地形 主要支流 水利工程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东峰 6300千米 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 东海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汉江等 二滩、丹江口、葛州坝、三峡注意;长江最大的支流是汉江,嘉陵江与长江交于重庆,汉江与长江交于武汉,长江在上海入海。2、长江的分段:源头—上游—宜昌—中游—湖口—下游—上海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位于第二和第三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中游多支流、湖泊、曲流(荆江、鄱阳湖)下游江阔水深,航运价值高(黄金水道)3、长江之害在于中下的洪涝、干旱灾害三、滔滔黄河1、 黄河概况源头 长度 流经省区 流经地形 注入海洋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 5464千米 青海-甘肃-四川-宁夏-内蒙古-陕西-河南-山东8个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渤海2、水能开发:水能集中上游,水电站: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等源头—上游—河口—中游—旧孟津—下游—入海口3、黄河忧患: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多泥沙。下游形成“地上河”造成洪水灾害4、治理: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第三章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是可再生资源。2、基本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利用不尽合理。土地总量第三,耕地总量第四,人均三分之一;矿产总量第三,人均3/5,森林第六,人均1/9河流径流总量第六,人均五分之一.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概况①绝对数量大,人均相对数量少②土地类型多样,我国主要利用的土地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其中草地面积较广。③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所占比重低,难以利用的土地多2我国土地资源空间分布: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的非季风区。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青藏高原。3、问题及对策① 问题(土地资源减少):工业建设、城市用地占用大量耕地;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人口增加。②对策:十分珍惜和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1、 水资源和水能资源(1)水资源: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人们常用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作为淡水资源多少的指标。 (2)水资源的分布: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与年降水量有关)。从时间变化看,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季风气候)(3)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①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已建或在建的引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引滦入唐、引黄入晋,南水北调等,南水北调最大;② 兴修水库,;③ 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④ 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南水北调有三条线路:东线;从长江下游的扬州经京杭大运河到北京天津。中线:从丹江口经华北平原到达北京等地;西线:引雅砻江、金沙江的水到黄河,解决西北地区缺水问题。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一、丰富的海洋宝藏1、海洋空间资源,发海洋交通、海洋观光旅游2、海洋生物资源3、海底矿产资源,石油煤天然气等4、海洋化学资源,提取盐、镁、碘等5、海洋能资源,潮汐发电。二、开发中的问题:海洋生态破坏(捕捞过度)和海洋污染(石油、废水),应捕养结合大力发展滨海养殖和远洋捕捞,保卫我们的蓝色国土。第四章第一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含义和种类:根据动植物生长和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植来获得产品的生产过程。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农业分布规律:东耕西牧,南稻北麦。南方:甘蔗,南方沿海;油菜,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北方:甜菜,东北;棉花,华北平原和新疆;花生,辽东和山东半岛。3、农业差异原因:各地具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海拔高度也是重要影响。4、九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东北)江淮平原、太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长江中下游最多)珠江三角洲。第二节 全面协调发展工业1、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工业发展水平标志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2、 种类:按产品类型分为钢铁工业、机械工业、造船、纺织、石油、化学、电力、电子工业等;按是否直接用于生活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3、 工业分布特点:明显形成沿海、沿江、沿河及沿铁路干线分布的大势。其中沿海工业是我国最为发达的经济核心区。4、 主要工业基地:由北至南: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工业基地 主要工业部门 主要工业城市 工业类型及排名 优势条件辽中南 钢铁、机械、造船、汽车制造 沈阳、鞍山、抚顺、大连 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京津唐 化工、纺织、食品、电子电器 北京、天津、唐山 北方最大全国第二综合性工业基地 交通便利沪宁杭 机械、化工、钢铁、造船、纺织、食品 上海、南京、杭州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资金雄厚技术发达珠三角 纺织、食品、造纸、制糖、电子电器 广州、深圳、香港、东莞、佛山中山 全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 交通便利临近港澳劳动力丰富影响一个国家工业分布的因素:矿产资源、交通运输、消费市场、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劳动力成本以及所在地区的农业基础。5、高新技术产业:(我国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产业,其支柱是电子、信息类产业。分布特点:高新技术开发区多依附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点状分布特征。北京、上海成为我国高新技术的核心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具有不同的弄好重点:①沿海侧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②内地多发展与军式有密切联系的产业③边境地带则发展以边境贸易为主的产业。第三节 全理布局发展交通运输业1、 铁路:我国现在和将来的主要运输方式。开往北京方向的列车车次为双数,远离北京为单数。我国铁路干线可分为: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即六纵两横:六纵,京哈、京广、京沪、京九、焦柳、宝成—成昆线。两横,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2、 公路和航空:公路分为国道、省道、县乡道。我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二位。主要的航空港都是主要公路的枢纽城市。3、 水上运输:分为远洋运输、沿海运输、内河运输、湖泊运输。大连、上海和广州是我国的海运中心。内河运输受河流径流量影响大4、 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铁路 运量大、运费较低、速度较快、适应性强 投资多、建设周期长、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 速度较快、比较灵活 运量小,运费较高水路 运量大、运费低、投资少 速度慢,受自然条件限制大航空 速度快 运量小,运费高、受天气影响大管道 运量大安全节能不间断运输 运送液态物质投资大第四节 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1、 民俗:不同地形、气候、降水等,导致不同的生活习惯。衣:北方,棉衣;南方,丝绸;西部,动物毛皮。食:北方面食,南方米饭,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四川湖南湿气重,多吃辣能驱除身上湿气湿毒,防止风湿病。住:北方雨水少,寒冷,屋顶较平,墙壁厚,如黄土高原的窑洞。而南方雨水多,多为坡顶房,如湘西的吊脚楼。行:南船北马,青藏地区的牦牛。2、 民俗形成原因:地理环境、历史沿革、风俗习惯3、独特的民族风情:彝族 ——火把节;白族——三月三歌会;藏族——晒佛节;傣族——泼水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汉族——赛龙舟;朝鲜族——跳跳板;苗族、侗族——芦笙节。4、旅游: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我国有37处世界遗产。五岳:华山、恒山、衡山、嵩山、泰山。

我国地型其全,物质丰富。人口丰富,自然自源丰富。

找同学的复印一张啊

爱怎么怎么呗

应该有是地理图册

刘瑛蕾 三级 | 我的知道 | | 百度首页新闻网页贴吧知道音乐图片视频地图百科文库经验百度知道 >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同问初二地理复习提纲 2012-6-17 16:07提问者: 1427521825 | 浏览次数:100次我来帮他解答检举 | 2012-6-17 16:09满意回答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有自然区域,如长江三角洲,热带;有的是经济区域,如工业区,农业区,经济特区;有的是行政区域,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请在图中标注四大地理区域并且描出四大地理区域的界限。)3、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活动1: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400mm等降水量线,接近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所以界线A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季风。活动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800mm等降水量线,0℃等温线,与秦岭淮河的分布大体一致,界线B确定的主导因素是气候(气温和降水)。活动3:界线C与我国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基本吻合,界线C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 北方和南方地区是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的。(在图上描出秦岭-淮河。)2、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有:气温方面:一月0°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河流有无冰期的分界线降水方面: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南方水田与北方旱地的分界线3、列表比较南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气候 气候类型气温 降水 地形河流植被4、列表比较南北方地区人文环境的差异及不同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 小麦、大豆等 水稻、油菜等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二熟至三熟传统运输方式 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 水运传统民居 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其他不同 传统运动滑雪,园林规模宏大,气势宏伟,北方人吹唢呐,抬头瞪眼; 传统运动游泳,赛龙舟,园林小巧玲珑,南方人吹萧,低头眯眼。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等),河流多内流河,里面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有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有由风力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东部高原以草原,荒漠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的边缘是绿洲。西北干旱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一方面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导致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西北地区从东向西的景观变化: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原因是我国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青藏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其中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屋脊”,这里冰川广布。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其中拉萨被称为“日光城”,青藏地区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如长江黄河。西北和青藏地区是我国的主要牧区,但由于自然条件不同,牧场和畜种各有特色。除了畜牧业外,还有(1)灌溉农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利用黄河水的灌溉。河西走廊,天山山麓是利用高山的冰雪融水灌溉。(2)河谷农业:分布在青藏地区的藏南谷地湟水水谷地,因为那里海拔相对较低,气温相对较高。河谷农业主要种植青稞和小麦(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1.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北京大致位于40ºN、116ºE。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2.天安门广场是世界名城中最大的广场。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3.课本P19,活动题答案:第1题:地势特点——西北高,东南低。第2题:地理位置优点:北京西面是黄土高原能源基地,南面是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是联系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的重要通道。东部出海便利。4.北京的名胜古迹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有: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5.课本P23,活动答案:第1题:北京城址在空间上变化——以旧城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大。第2题:北京古城城址变迁与水源有密切关系。6北京建设现代化大都市,是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兴建了许多新区,还建设了一批卫星城。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快速路系统,将城区和郊区连在一起。7为了增加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技术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和建设包括中央商务区、国际景观大道等重点功能区,以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1 中国的疆域 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辽阔的疆域:陆地大国:①国土辽阔 ②陆界 ③陆上邻国多14个 海洋大国:①辽阔海域 ②海岸线长 ③隔海六国 最北:漠河54度N;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135度E。最南:曾母暗沙4度N。最西:帕米尔高原73度E。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我国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我国领海的宽度是22.22公里(12海里)。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众多的邻国: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平方千米,接壤的国家共有14个(顺口溜):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顺口溜):印尼马文菲日韩。 1.2 中国的行政区划 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现行行政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材:八年级上册第8页 2.3 中国的人口 数量世界第一: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目前人口数为13亿。 增长速度较快: 分布疏密不均:腾冲??漠河,我国分布人口的疏密。 人口多处特点 人口少处特点 东部地区人口多; 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 平原、盆地人口多; 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地区人口多; 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 汉族地区人口多。 西部地区人口少; 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 山地、高原人口少; 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我国人的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4 中国的人口: 56个民族: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汉族人口众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人口仅占8%,被称为少数民族。 大杂居、小聚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 民族风情: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泼水节;中华民族??端午节。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2.1 中国的地形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山脉纵横交错: 山势走向: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衡山;中岳嵩(sōng)山 地形复杂多样: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是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 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2 中国的气候 气候复杂多样:气候复杂多样: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我国气候类型分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最为辽阔。 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大陆性特征。 多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多旱涝灾害。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2.3 中国的河流 外流区为主: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中区域。水系是指流域内所有大小河流以及湖泊、沼泽、地下暗河等组成的水流系统。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分布区域,成为外流区。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做内流区。 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 与外流河相比,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明显不同。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滚滚长江: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上游:源头??宜昌;中游:宜昌??江西湖口;下游:江西湖口??注入海口。中游段被称为“九曲回肠”。 滔滔黄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径流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3.1 自然资源概况 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特征: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的质量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我国自然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自然资源由于受大某些成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他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是均匀的。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3.2 中国的土地资源*6月25日 世界土地日*土地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舞台。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类型齐全: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我国草地面积广达、居世界前列,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一亿公顷。我国土地类型:耕地、沙漠、林地、草地、戈壁、高寒荒漠、石山。区域差异明显: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珍惜每一寸土地: 3.3 中国的水资源***3月22日 世界水日*** 地区分布悬殊: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时间分配不均: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实际变化大的特点。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很,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请见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引黄济青***南水北调*** 3.4 中国的海洋资源 多样的生物资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有两万余种,其中鱼类30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70多类。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 丰富的矿占资源:我国沿海的大陆架上,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我国的滨海砂矿储量十分丰富。巨量的化学资源:我国海洋生产发展很快。保护“蓝色国土”: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巨大成就,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 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4.1 秦岭??淮河线 秦岭与淮河: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东西绵延500千米,南北宽达100-150千米,海拔多为1500-2500米。淮河发源于桐柏山,向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等省注入洪泽湖,然后主流经高邮湖南入长江。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限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差异性。 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他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八年级上册第77页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北方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北方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与西北地与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4.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概述:北方地区指我国东北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汾渭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文化: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农作物: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温带水果: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矿产:煤、铁、油等 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不凡。面积约占全国的1/4,人口约占全国的55%。本区西部分布有30多个少数民族,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地势:本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农作物:水稻、生猪、柑桔、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矿产:铜矿、钨矿、汞矿、锡矿、锑矿、铅锌矿。 4.3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概述: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由“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农作物:青稞、豌豆、小麦、油菜。宗教:藏传佛教。地势:山岳纵横,冰川广布,交通十分困难。公路: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 西北地区: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总数的4%。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牧区作物:肉、奶、皮、毛等;矿产资源:稀土矿、镍矿、煤、石油、褐煤。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期末地理复习题刚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小部分在 (热带) ,没有(寒带 ) 。气候差异大,为发展( 多种农业经济 )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位于( 亚)洲的东部, (太平 )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 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 降水 ) 丰富,有利(农业)生产;(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 海外各国友好往来 ) ;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 ,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 交往和合作 ) (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 ●我国领土面积(960万 )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 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依次为朝鲜、( 俄罗斯)、( 蒙古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 )、(老挝 )、越南。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 )、菲律宾、(马来西亚 )、文莱、(印度尼西亚 )。 2、我国的人口 ●人口总数:2000年( 12.95 )亿。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 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 东部 )地区人口密度大,( 西部 )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但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相对脆弱。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当尖锐的条件下,开发西部,一定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能先开发后再治理。) ●人口国 策: 实行计划生育。 ●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我国的民族 ●我国共有(56 )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汉 )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壮 )族。 ●汉族分布特点: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 ( 中部 )和(东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 东北 )、( 西北 )、(西南 )。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 )族。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少数民族风情: ( 蒙古 )族的那达慕大会 ( 傣族 )族的泼水节、孔雀舞, (藏族 )族的集体舞、藏历年, (朝鲜 )族的长鼓舞等。 4、我国的地形 ●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在开发和保护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较大。 (2)在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我国地势特征:(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阶梯的分界线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一、二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 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2)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河流在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3)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①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②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③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或云贵高原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⑤昆仑山脉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⑥天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地表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 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 ●四大盆地 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塔里木盆地)盆地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 柴达木 )盆地 纬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 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主要山脉走向: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秦岭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5、我国的气候 ●根据活动积温,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 .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此外还有一个地势较高的高原气候区. (1)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高原气候区 (2)0 (3)暖温带 (4)琼 台 粤 桂 云或滇 (5)一 三 (6)②亚热带 ③暖温带 ●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我国可以划分 为4个干湿地区(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干湿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植被 森林 森林草原、 草原 、荒漠。 农业类型 种植业(水田农业) 种植业(旱地农业) 畜牧业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说出下列地理现象存在差异的原因: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特殊的“鱼米之乡”的景观得益于( 雨热同期的季风 )气候。 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青藏高原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上,但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地势(青藏高原海拔高 ))因素; 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阿拉伯半岛大体相同的纬度上, 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受(海陆位置 )和( 夏季风 )的影响。北京与乌鲁木齐纬度大致相当,但降水却有很大的差别。(海陆位置、夏季风) 在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不同的果树;不同的温度带内熟制也不同;南北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也不同。原因是(纬度因素 ) 东西植被不同;东西农业类型不同,东部以耕作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西部房屋屋顶的结构不同,东南部多钭顶房,西北部多平顶屋。(降水量不同)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气候复杂多样 ) ②形成不同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气候复杂多样 ) ③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各有不同,如:四川、湖南等地冬季比较阴冷潮湿爱吃辣椒;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爱吃面食。(气候复杂多样 ) ④人们的服饰也因为适应气候而多姿多彩(气候复杂多样 ) ,如:西藏的藏袍就是为了适应西藏日较差大的气候特征的(地形);⑤各地的建筑特点不同,北方的屋顶斜度较小,墙体较厚,南方的屋顶斜度较大(气温、降水);⑥对。…… (1)①7;②7、8;③4、5、6、7、8;④4、5、6、7、8、9 (2)夏秋多冬春少 (3)广州、哈尔滨;我国的雨带推移是自南向北推进。 (4)因为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我国北方雨季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 ●季风气候带来的灾害性天气( 寒潮 )、( 台风)、(水旱灾害 )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 从图中读出我国的气候特点: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 )气候显著。 (2)三明属于(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 ●列表对比长江、黄河 项目 长江 黄河 发源地 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 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 源头 沱沱河 约古宗列渠 流经省区 青、川 、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流经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 嘉陵江、汉江、赣江等 洮河、湟水、渭河等 流域范围 位于秦岭与南岭之间 位于阴山与秦岭之间 开发 水能(上游)、航运 水能(上游) 治理 兴建中上游防护林 (略,见下表) ●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 河 段 上 游 中 游 下 游 产生的主要灾害 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水土流失 地上河 产生灾害的原因 气候趋于干旱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的土层舒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 治 理 植树种草 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加固黄河大堤 8、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资源总量丰富)、( 但人均不足。) 土地资源类型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季风区 湿润、半湿润区 东部的平原、低缓丘陵、盆地 森林 湿润区 山地 草地 非季风区 半干旱区 高原 未利用土地 半干旱区 西部的盆地、高原 ●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没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我国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特点: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南丰北缺。 ●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办法: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例如:三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办法之一:跨流域调水。例如:南水北调工程,引滦入津工程,引黄济青工程。 ●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9、我国的交通 ●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东密西疏 ●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 ①兰新线 ②青藏线(未建成) ③包兰线 ④京九线 ⑤宝成线 ⑥成昆线 东西向:京包线(北京—包头)—包兰线(包头—兰州); 陇海(连云港—兰州)—兰新线(兰州—乌鲁木齐); 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株洲)—湘黔(株洲—贵阳)—贵昆(贵阳—昆明)线 南北向:京哈线(北京—哈尔滨);京沪线(北京—上海); 京广线(北京—广州);京九线(北京—九龙) 焦柳线(焦作—柳州); 宝成线(宝鸡-成都)——成昆线(成都—昆明) 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及经过的铁路干线: 北京:(京哈线)、(京包线)、(京广线)、(京沪线 )、(京九线)。 徐州:(陇海线)、(京沪线)。 郑州:(陇海线)、(京广线)。 兰州:(陇海线)、(京包线)(包兰线)。 ●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略) 9、我国的农业 ●农业的地区分布: 东、西部差异: 西部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东部 种植业 畜牧业 种植业 林业 渔业 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牧区 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南的人工林区 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北方种植业的差异: 地区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一年几熟) 主要作物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 旱地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 小麦 花生 甜菜 秦岭-淮河以南 水田 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水稻 油菜 甘蔗 ●三大棉区: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P102图4.16填充图册P32五) 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农业生产还受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也是发展农业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10、我国的工业 ●工业分布特点:(沿海)、(沿河)、( 沿交通线) ●工业的空间分布: (1) 京广、京哈、京沪等铁路沿线的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 黄河流域的(能源开发 )工业带。 (3) 长江沿线的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4) 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辽中南)、( 京津唐) 、( 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 特征:从业的科技人员比重大;开发研究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快。 (2) 分布特点:大多依附大城市,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3) 开发侧重点:沿海地区侧重(科技园区型) 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侧重(贸易导向型)型产业;内陆地区侧重与(国防军事类)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附于大城市,分布特点呈(大分散)、(、小集中) ●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上海:优化调整了工业的产业结构。(上海工业的变化) 北京:增长速度快,促进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中关村对北京经济发展的贡献) 互联网: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网络购物、SOHO族、网络社区等)

那个网站?

八年级上 地理期末总复习提纲第一章 辽阔的疆域1、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5个。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8、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9、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11、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1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1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14、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15、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积最大的新疆省。16、在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17、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18 各民放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20、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21、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22、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23、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4、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是: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25、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 ,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 26、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27、开以利用山区和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28、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2/3 。29、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30、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31、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 。32、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 。33、划分温度带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34、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 高原 气候区。35、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6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 ,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37、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 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38、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 程度,我国四个干湿润是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39、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40、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42、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43、我国最大的内河流塔里木河 ,河水主要来自于昆龙山、天山的冰雪融水 。外流河如长江,河水主要来自于天然降水。44、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45、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渤 海。46、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 。47、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 ,中下游的分界是孟津。48、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49、黄河在流经中游 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经的地形是黄土高原。50、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 最长、水量 最大、流域面积 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 ”和“黄金水道 ”之称。51、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湖口。52、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 河段。宜宾 城市以下四季都能通航。53、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是荆江 ,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54、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三个主要来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55、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注意保护和培育 ,便能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56、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57、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58、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且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 少、林地多、难利用土地不足,特别是后备土地资源 与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59、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60、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现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61、土地资源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62、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资源 占2.5%63、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多数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 ,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64、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 6 位,若按人均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65、从时间分配看,夏季 季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少。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的措施兴修水库 ;66、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华北和西北 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67、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 水系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 地区。68、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69、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交通运输。70、历史上我国著名的四大“米市”是无锡、芜湖、九江、长沙。71、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经过西藏省的铁路是青藏铁路。72、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73、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多采用公路 运送。74、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水运、铁路 运送。75、农业的生产部门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76、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民的基础产业。77、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78、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 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以达的地区。79、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公布呈现“南稻北麦 ”格局。80、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81、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 ”的分布特点。82、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三大棉区。8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84、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了试验区。85、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特点1。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 所占的比重大。2。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3。产品更新换代快。86、高新技术产为是以电子和信息 类主业为“龙头”产业。87、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 ,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88、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方面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差异,另一方面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 姓名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3、经纬度位置:4°N—53°N;73°E—135°E,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4、领土的四端:最北:漠河镇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曾母暗沙 最西:帕米尔高原;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5、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第3位。陆界线:2万多千米6、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及太平洋。海岸线长1.8万千米。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8、陆上邻国:14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缅、老、越9、隔海相望的国家:日、韩、菲、马、文、印尼10、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三级及特别行政区11、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4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12、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p813、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2000年达12.95亿;占世界21.2%。省区分布:最多:河南省;最少:澳门。15、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2)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16、地理分布特点:东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沿海河湖、平原、盆地交通和经济发达等地区人口多)17、我国人口总量仍持续增长的原因: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18、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19、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占92%,少数民族占8%。5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不一:壮族人口最多。21、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的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22、独特的民族风情:彝族 ——火把节 白族——三月三歌会 藏族——晒佛节 傣族——泼水节 回族——古尔邦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汉族——赛龙舟 朝鲜族——跳跳板 苗族侗族——芦笙节23、我国地势的突出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阶梯名称 平均海拔 地形类型 分界线第一阶梯 4000米以上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二阶梯 1000—2000米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 第三阶梯 500米以下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三大丘陵 24、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经济、水能的影响:(1)对气候:使暖湿气流从东至西深入内地形成降水;(2)对河流: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3)对交通:东西向的河流沟通了东西交通;(4)对经济: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5)对水能:在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有利发电。25、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①大兴安岭西侧内蒙古高原东侧东北平原 ②太行山西侧黄土高原东侧华北平原 ③巫山西侧四川盆地东侧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横断山脉西侧青藏高原东侧四川盆地或云贵高原 ⑤昆仑山脉北侧塔里木盆地南侧青藏高原 ⑥天山山脉北侧准噶尔盆地南侧塔里木盆地26、主要山脉走向:(1)东-西走向三列:(靠北)天山、阴山、(中间)昆仑山脉、秦岭、(靠南)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三列:(西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间)长白山脉、武夷山脉、(东边)台湾山脉 (3)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脉(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7、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28、我国地形特点:复杂多样,五种地形类型齐全(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山区面积广大。29、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世界屋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大江大河发源地;内蒙古高原——地表坦荡,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黄土广布;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地表崎岖30、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丰富的油气资源;准噶尔盆地——绿洲和垦区,受大西洋湿润气流影响。柴达木盆地——内陆高原盆地,四川盆地——紫色盆地,内有成都平原(天府之国)31、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32、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最大,黑土广布;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3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1)气候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3)多特殊天气、(4)多旱涝灾害34、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成因:纬度位置35、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普遍高温。成因:纬度位置36、我国的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37、空间上分布即地区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内陆递减。成因:受夏季风影响。38、时间上分布即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降水年际变化大。39、我国的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40、我国洪涝灾害的原因:(1)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如果夏季风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南涝北旱”;(2)如果夏季风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4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大兴安岭—阴山—冈底斯山为界线42、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南部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差异大。43、我国的特殊天气: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44、内外流区的划分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阴山—冈底斯山45、主要外流河及注入的海洋注入太平洋:黑龙江、乌苏里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闽江、珠江、澜沧江注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怒江。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46、外流河的水文特征:随着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骤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随着冬季风……枯水期。47、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夏季,随着冰雪融化,内流河水量增多;冬春季节河流流量减少,甚至断流。内流河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注意:我国东北的河流有两个汛期,即春汛和夏汛)48、主要内流河:塔里木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49、我国的主要湖泊(1)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流湖,也是我国最大的湖泊。(2)东部平原湖区:鄱阳湖(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50、长江 发源地: 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源头: 沱沱河。(黄金水道) 流经省区: 青、川 、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6300千米,中国第一,世界第三。)流经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支流: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宜宾)、 嘉陵江(重庆)、汉江(武汉)、乌江、沅江湘江(洞庭湖)、赣江(鄱阳湖)上、中、下游分界点:宜宾——宜昌——湖口51、黄河 发源地: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源头:卡日曲。流经省区: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大通河(兰州)、湟水(西宁)、洮河、汾河、洛河(2个)、泾河、渭河。上、中、下游分界点:河口——旧孟津51、“地上河”的成因与危害及治理(1)成因:黄土高原土层疏松,地形支离破碎‚中游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冲刷作用大ƒ中游地区植被差„下游地区是平原,水流平缓,泥沙沉积。(2)危害:在于下游的决口改道。(3)治理:根本在于加强上中游地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植树造林;修筑梯田;打坝淤地; 下游:加固江防大堤;修建分洪工程;修建水利枢纽工程。52、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53、主要类型: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54、自然资源的特征:(1)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2)自然资源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3)自然资源质量在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4)自然资源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5)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变化之中。55、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人多地少、类型齐全、区域差异明显。56、“人多地少”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不及世界的1/3。(1)各类土地资源齐全:耕地、林地、草地等。(2)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占世界22%的人口。(1.3亿公顷)57、耕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58、林地分布在东北(原生林)、西南(原生林)、东南山区(人工林和次生林)59、草地分布在内蒙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天山山麓。60、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青藏高原61、珍惜每一寸土地(1)耕地存在的问题:人均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工矿与建筑用地占用及乱占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少——对策:提高耕地的生产力,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利用率。(2)林地存在的问题:管理不力,滥伐现象严重—对策:营林造林护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3)草地存在的问题:超载,管理不力,造成退化——划区轮牧,防灾。62、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悬殊——东多西少,南丰北缺。(1)南方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却占全国总流量80%以上。(2)黄、淮、海流域(华北平原)面积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但水资源只占6%。63、时间分配不均及其对生产的影响。(1)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2)年际变化大。(3)对生产的影响——易造成干旱和洪涝灾害。(4)采取的措施:修建水库64、空间分配不均及其对生产的影响。(1)南丰北缺。(2)解决方法:跨流域调水。65、缓解缺水问题的根本途径: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66、跨流域调水:引滦入津、引黄济青67、(1)西线: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黄河。(2)中线:汉江上游丹江口水库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北京、天津。(3)东线:长江下游扬州处沿京杭运河——天津。68、中国主要水电站:(1)松花江——丰满 白山,(2)黄河——龙羊峡 李家峡 刘家峡、青铜峡、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3)雅砻江——二滩,(4)大渡河——龚嘴,(5)长江——三峡、隔河岩、葛洲坝,(6)钱塘江——新安江,(7)闽江——水口,(8)澜沧江——漫湾,(9)珠江——天生桥、岩滩,(10)沅江——五强溪。69、优越的海洋自然环境(1)地跨多个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2)大陆架面积宽广。(3)海水温度适中。(4)海洋生物种类2万余种,其中鱼类3000多种,经济鱼类70多种。70、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71、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最大)、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72、我国的海水养殖品种:海带、紫菜、虾、扇贝、牡蛎、鲍鱼。73、海上油田及分布:渤海湾盆地、东海盆地、北部湾盆地等74、海洋化学资源:提取海盐、和镁、溴、碘等化学元素。75、四大盐场:85%的海盐在淮河以北的北方盐区,长芦盐场最大,还有莺歌海盐场、布袋盐场、淮北盐场。76、我国海洋资源面临的严峻问题: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77、为了保护“蓝色国土”,需要实行海洋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海洋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用高科技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78、赤潮(红潮):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增值而造成的。79、秦岭:经过的省级行政区:甘肃、陕西。东西走向。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80、淮河:发源于桐柏山,向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注入洪泽湖。8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1)1月平均气温0摄氏度等温线。(2)800毫米年降水量线。(3)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分界线。(4)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5)旱地和水田种植分界线。82、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三线划四块)83、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84、三大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新疆棉区85、北方地区农作物:(1)长城以北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一年一熟),(2)长城以南冬小麦、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86、南方亚热带地区农作物:水稻、油菜、柑桔、茶叶、甘蔗等87、南方热带地区农作物:天然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等88、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89、青藏高原稀有动物:藏羚羊、雪豹、野驴90、青藏地区的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91、青藏地区的农作物:青稞、豌豆、小麦、油菜92、5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93、南方地区8个沿海开放城市: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94、热带作物生产基地:海南岛、台湾岛南部、雷州半岛和云南西双版纳。95、油田: (黑龙江)大庆油田、(辽宁)辽河油田、(河北)华北油田、(河南)中原油田、(山东)胜利油田、(陕西)延长、长庆油田、(甘肃)玉门油田、(新疆)克拉马依、塔北、塔中油田、(青海)冷湖油田。96、煤矿:(内蒙古)伊敏河 霍林河、东胜煤矿,(黑龙江) 鹤岗 鸡西煤矿,(吉林)通化煤矿,(辽宁)阜新、元宝山、通化煤矿,(河北)开滦煤矿,(山东)淄博、衮州煤矿,(安徽)淮北 淮南煤矿,(山西)大同 阳泉 西山煤矿,(陕西)神府、铜川煤矿,(河北)开滦、峰峰煤矿,(河南)平顶山煤矿,(江西)萍乡煤矿,(贵州)六盘水煤矿,(四川)攀枝花煤矿,(新疆)哈密煤矿97、铁矿:(辽宁)鞍山 本溪铁矿,(河北)迁安 武安铁矿,(安徽)马鞍山铁矿,(江西)大冶铁矿,(广东)连平铁矿,(海南)石碌铁矿,(甘肃)镜铁山铁矿,(四川)攀枝花铁矿,(内蒙古)白云鄂博。98、有色金属:(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矿,(黑龙江)呼玛-金矿,(山东)招远-金矿,(甘肃)金昌-镍矿,(江西)德兴-铜矿,(江西)大余-钨矿,(湖南)锡矿山——锑、水口山-铅锌矿,(贵州)铜仁-汞矿,(云南)个旧-锡矿,(广西)平果-铝土矿。99、年太阳总辐射量最高——西藏,最低——四川盆地100、青藏地区的农业:(1)湟水谷地、(2)雅鲁藏布江谷地——(河谷农业,地势较低,气温较高)101、青藏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102、柴达木盆地:(聚宝盆,四周环绕着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石油、天然气、钾盐。103、西藏的交通:(1)公路:青藏、川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 (2)铁路: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昆仑山口、沱沱河沿、安多、那曲、当雄、拉萨)104、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水能资源位居我国第二。105、青藏地区的洁净能源:水能资源、地热资源、太阳能。106、新疆的地形:“三山夹两盆”(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准口葛尔盆地、塔里木盆地)107、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以北。108、西北地区农业多为绿洲农业(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宁夏平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口葛尔盆地)109、新疆瓜果香甜的原因:白天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很高;到了夜晚,骤然降温,大气和土壤中的热量迅速散失,植物进入“休眠”状态,使养分得以有效积累。110、西部大开发战略:(1)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2)中心城市和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3)交通运输和通信设施的改善,(4)新疆长绒棉、优质瓜果和畜牧业生产基地的扩大等。111、西气东输工程:新疆轮南气田——上海,每年输气120亿立方米,可稳定供气30年。 参考资料: sername

中国的疆域 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人;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中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中国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 领土的四端: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 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西岸濒临台湾海峡。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近海有台湾岛,海南岛等5000多个岛屿。渤海与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4个。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有6个国家:东为韩国、日本;东南为菲律宾;南为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中国的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与行政中心见第三册P9、10的表。 我国的人口2005年1月6日为止,我国人口为13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5人,是世界人口密度的3倍多。 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重要的人口地理界线:黑河---腾冲 为了使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中国的民族 由56个民族组成。在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1.6%,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统称为少数民族。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在400万以上的除了壮族外,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等。 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中国的地形 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第一、二阶梯的分界: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由东北向西南依次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3。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全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 我国的山脉 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阴山 昆仑山--秦岭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我国主要的地形区 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 青藏高原 是世界上海拔高度最高的大高原。高山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写照。 内蒙古高原 是我国的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 黄土高原 呈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状态。 云贵高原 喀斯特地形,地面崎岖,当地人称为“坝子”。 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位于我国的西北部内陆,分居天山南北两侧,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内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柴达木盆地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有“聚宝盆”之称。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内。 东北平原 由北部的松嫩平原、南部的辽河平原和东北部的三江平原三部分组成。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 也称为黄淮海平原,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 长江中下游平原,素有“水乡”之称。除了三大平原以外,还有一些小平原,如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广东的珠江三角洲。 主要丘陵 自北向南,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 我国1月和7月气温的分布特点 1月南北气温温差大的主要原因:冬季风 0摄氏度等温线(经秦岭—淮河),此线南北河流冬季有何差别? 秦岭—淮河也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 我国7月最热和1月最冷的两个地方,认识我国的三大火炉(重庆,南京,武汉) 认识我国的五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带,青藏高原区) 我国的降水量 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认识800mm、4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及其重要性 认识四个干湿区以及它们的界线,这些界线与各等降水量线之间的关系 降水最多(火烧寮)和最少(托克逊)的两个地方

复习的首要任务是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首先,要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确定好一个中心内容,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材的中心、重点和难点上,不真正搞懂,决不放松。其次,要及时巩固,防止遗忘。复习最好在遗忘之前,倘若在遗忘之后,效率就低了。复习还要经常,不能一曝十寒。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去网上搜一下,有关八年级的复习考试提纲有很多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一、位置优越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2、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3、经纬度位置:⑴4°N—53°N;73°E—135°E,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南北跨纬度近50度。⑵大部分在中纬度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重要习题⑴Q: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有哪些?A:①纬度适中,气候温和。②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⑵Q:我国地理位置有哪些优点?A:发展农业生产 地域广大,南北、东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对外交往与合作 我国东临太平洋,西靠亚欧大陆,为海上陆上对外交往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发展海洋事业 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为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上运输事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二、国土辽阔1、领土的四端⑴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⑵最南端: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⑶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⑷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上;2、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位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居第3位。3、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及太平洋。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管辖的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领水面积37万平方千米。4、疆界及邻国:⑴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注意:克什米尔与我国相邻,但为一个地区)⑵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岛屿,面积在500平方千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重要习题Q: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并解释原因。A:①我国跨经度广,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②我国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三、34个省级行政区1、三级行政区划:⑴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⑵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⑶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2、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⑴省区之最:①跨纬度最广的省--海南省;跨经度最广的地区--内蒙古自治区;②面积最大的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最小的地区--澳门特别行政区;③陆上邻国最多的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个)④北回归线穿过的省--云南、广西、广东、台湾(西--东)⑵特记地区:①4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②5个自治区:西藏、新疆、广西、内蒙古、宁夏;③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2、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北京市 京 北京 湖南省 湘 长沙天津市 津 天津 广东省 粤 广州河北省 冀 石家庄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山西省 晋 太原 海南省 琼 海口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重庆市 渝 重庆辽宁省 辽 沈阳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吉林省 吉 长春 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上海市 沪 上海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江苏省 苏 南京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浙江省 浙 杭州 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安徽省 皖 合肥 青海省 青 西宁福建省 闽 福州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江西省 赣 南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山东省 鲁 济南 香港特别行政区 港 香港河南省 豫 郑州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澳门湖北省 鄂 武汉 台湾省 台 台北3、省区形状⑴黑龙江——天鹅 ⑵山东——骆驼(乌龟) ⑶山西——平行四边形⑷广东——象头 ⑸海南——菠萝 ⑹湖北——狗 ⑺湖南——人头⑻西藏——鞋 ⑼陕西——跪拜者 ⑽云南——孔雀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总量:2000年达12.95亿;占世界1/5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3、计划生育: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主要内容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其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重要习题Q: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A:①人均教育经费少,学校设施落后;②交通拥挤,住房紧张;③资源破坏,环境污染; ④就业困难;二、人口东多西少1、人口密度大: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5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39人)的三倍多。2、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部沿海一些省区的人口密度更大;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4、形成原因:⑴地形:东部平原丘陵,西部高原山地;⑵气候;⑶交通;5、人口之最:⑴河南省——人口第一,密度最大(省之中);⑵澳门——人口最少,密度最大(行政区之中);⑶西藏——人口密度最小。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一、56个民族1.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⑴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92%。⑵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600多万人;⑶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壮族人口在500万人以上。2、我国宪法规定:⑴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⑶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3、各民族典型的文体活动及节日:民族 文化活动 节日汉族 赛龙舟、舞狮 中秋节、春节维吾尔族 手鼓舞 古尔邦节傣族 孔雀舞、竹筒饭 泼水节蒙古族 摔跤、马头琴 那达慕大会朝鲜族 长鼓舞、跳板、荡秋千 苗族 阿细跳月 芦笙节哈萨克族 “姑娘追” 壮族 三月三歌节彝族和白族 火把节重要习题Q:我国的民族组成与日本、美国有何异同?A:①美国:移民国家,民族多而复杂; ②日本:以单一民族为主—大和民族; ③中国: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的大家庭;二、民族的分布1、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分布相对分散,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2、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3、云南省分布的少数民族数量最多。重要习题Q: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会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哪些好处?A:①便于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②有利于安定团结,国家局势稳定;③有利于各民族经济共同发展;④有利于保持各民族的文化特色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1、我国地势的突出特征:西部高、东部低,呈三级阶梯分布。2、三级地势阶梯的概况:阶梯 平均海拔 地形类型第一级 4000米以上 高原分界线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3、各阶梯主要地形区:阶梯 主要地形区第一级 (一高原一盆地)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级 (三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三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第三级 (三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重要习题⑴Q: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和河流流向有什么样的影响?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是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⑵Q: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 A:落差会变大,适合建设水电站。⑶Q: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有什么影响? A:①向东流淌的河流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②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二、地形复杂多样1、主要地形区特征:⑴四大高原:①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②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③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④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⑵四大盆地:①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②准噶尔盆地——纬度最高;③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是我国的“聚宝盆”;④四川盆地——纬度最低,最湿润,号称“天府之国”⑶三大丘陵:①辽东丘陵;②山东丘陵;③东南丘陵(最大);⑷三大平原:①东北平原——纬度最高,面积最大,地势最高;②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地势最平坦开阔;③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最低,面积最小,地势最低,号称“鱼米之乡”。2、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天山山脉、阴山山脉⑴东西走向 昆仑山脉、秦岭 ⑵南北走向——贺兰山脉、武夷山脉南岭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⑶东北-西南走向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⑷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 ⑸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P21记住主要山脉的位置)4、重要分界线山脉: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横断山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华北平原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天山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昆仑山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太行山(河北与山西) 山武夷山(江西与福建) 脉昆仑山(新疆与西藏) 分祁连山(甘肃与青海) 界巫山(重庆与湖北) 省南岭(江西与广东) 区三、山区面积广大1、我国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3。加上高原,两者约占60%,其中近一半是难以利用的沙漠、冰川、戈壁、高寒荒漠等。这些山地和高原多集中在西部地区。2、各地形类型占我国地形面积百分比:⑴丘陵10%;⑵山地33%;⑶高原26%;⑷盆地19%;⑸平原12%3、山地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P29图2.10)4、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⑴利:①地形复杂多样,便于发展多种经营;②森林、矿产、中草药、动物、水流资源丰富;⑵弊: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②容易发生自然灾害;③植被遭到破坏后,水土流失严重;④坡度大,不宜耕种;重要习题⑴Q:造成中西部一些地区人口贫困的原因有哪些?A:①地处山区交通不便,运输困难; ②耕地少,降水少,农业生产落后;③思想和技术落后,信息不畅,经济闭塞。⑵Q:对于帮助贫困地区人口摆脱贫困,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A:①为贫困地区提供信息和技术指导②提供资金,发展水利和多经意③修建公路和铁路。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一、南北气温的差异1、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北(漠河镇)与南(海口市)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接近50℃。2、冬季气温差别大的原因: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较南方小;⑵北方昼较南方短; ⑶冬季风南下,对北方的影响比南方大。3、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上。4、夏季气温差别小的原因:北方昼较南方长。5、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火洲),我国“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和南京。6、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这是根据活动积温(把≥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来划分的。7、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在秦岭--淮河一线。8、不同温度带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不同:⑴种植的果树:①暖温带——苹果、梨;②亚热带——柑橘;③热带——芒果、香蕉。⑵作物成熟的次数:①中温带——一年一熟;②热带——一年三熟⑶传统民居的建筑:①北方——大多数坐北朝南,密闭程度较高,墙体较厚;尤其是东北地区的房屋多有双层窗户,房内或以炕代床,或有地炉、火墙,利于取暖保暖。②南方——高大宽敞,比较注重通风透气。⑷植被;⑸农作物;⑹运动方式;……重要习题Q: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与地势有关系吗?说说你的理由。A:有关系。因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从1月和7月等温线图上可以看出,青藏高原地区总是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四川盆地的气温低,特别是7月。二、东西干湿的差异1、各地区的降水差别很大: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800ml年降水量线是秦岭--淮河一线。3、降水最多的地方——台湾的火烧寮,年降水量达6558毫米;降水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年平均降水量仅5.9毫米。4、我国的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这是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来划分的,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我国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面积广大,主要位于西部地区。5、四个干湿地区对应的植被景观:⑴湿润区——森林;⑵半湿润区——森林草原;⑶半干旱区——草原;⑷干旱区——荒漠;6、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重要习题⑴Q:各地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A:①甘肃:我国北方地区多为平顶房——年降水量较少,房屋修建成平顶,可以用来晾晒粮食,节约材料。 ②吐鲁番——年降水量较少,蒸发量很大,晾房通风效果好,可以加速水分的蒸发,利于水果的晾晒。 ③绍兴:我国南方多为斜顶房——年降水量较大,斜顶房利于排水。 ④黄土高原——年降水量较少⑵Q: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不同的影响? A:①植被的生长:湿润地区——林木繁茂;干旱地区——主要适合于草本植物生长。②农业类型:东部地区(南方、北方)——以耕作业为主;西北干旱地区——以畜牧业为主。③农作物的生长:南方湿润地区——以水田为主;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④主要粮食的分布。⑤饮食习惯: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喜食面。三、季风气候显著1、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2、原因:⑴冬季风:来自北方严寒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⑵夏季风:来自东部和南部辽阔的海洋,以温暖湿润的偏南风为主。 冬季风 夏季风源地 西伯利亚、蒙古一带 太平洋、印度洋风向 西北、东北 东南、西南特点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灾害 寒潮 旱灾、洪灾、台风原因: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差异大。季风 来源 风向 性质 降水冬季风 内陆(西伯利亚高原) 东北、西北 寒冷干燥 少夏季风 海洋(印度洋太平洋) 西南、东南 温暖湿润 多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叫季风区3、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暴雨、干旱、寒潮、台风等。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旱涝灾害。 梅雨与伏旱:6月中旬—7月中旬与7月中旬---8月中旬江淮地区。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一、外流河与内流河1、 外流河:注入海洋的河流注入太平洋:黑龙江、乌苏里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闽江、珠江、澜沧江注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怒江。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2、 内流河内流河:没有注入海洋。塔里木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 3、 我国的主要湖泊青藏高原湖区:多为咸水湖,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咸水湖,也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长江中下游湖区:鄱阳湖(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二、滚滚长江1、 长江的源流概况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度和流量均位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源头 长度 流经省区 注入 流经地形 主要支流 水利工程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东峰 6300千米 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 东海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汉江等 二滩、丹江口、葛州坝、三峡注意;长江最大的支流是汉江,嘉陵江与长江交于重庆,汉江与长江交于武汉,长江在上海入海。2、长江的分段:源头—上游—宜昌—中游—湖口—下游—上海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位于第二和第三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中游多支流、湖泊、曲流(荆江、鄱阳湖)下游江阔水深,航运价值高(黄金水道)3、长江之害在于中下的洪涝、干旱灾害三、滔滔黄河1、 黄河概况源头 长度 流经省区 流经地形 注入海洋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 5464千米 青海-甘肃-四川-宁夏-内蒙古-陕西-河南-山东8个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渤海2、水能开发:水能集中上游,水电站: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等源头—上游—河口—中游—旧孟津—下游—入海口3、黄河忧患: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多泥沙。下游形成“地上河”造成洪水灾害4、治理: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第三章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是可再生资源。2、基本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利用不尽合理。土地总量第三,耕地总量第四,人均三分之一;矿产总量第三,人均3/5,森林第六,人均1/9河流径流总量第六,人均五分之一.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概况①绝对数量大,人均相对数量少②土地类型多样,我国主要利用的土地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其中草地面积较广。③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所占比重低,难以利用的土地多2我国土地资源空间分布: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的非季风区。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青藏高原。3、问题及对策① 问题(土地资源减少):工业建设、城市用地占用大量耕地;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人口增加。②对策:十分珍惜和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1、 水资源和水能资源(1)水资源: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人们常用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作为淡水资源多少的指标。 (2)水资源的分布: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与年降水量有关)。从时间变化看,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季风气候)(3)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①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已建或在建的引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引滦入唐、引黄入晋,南水北调等,南水北调最大;② 兴修水库,;③ 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④ 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南水北调有三条线路:东线;从长江下游的扬州经京杭大运河到北京天津。中线:从丹江口经华北平原到达北京等地;西线:引雅砻江、金沙江的水到黄河,解决西北地区缺水问题。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一、丰富的海洋宝藏1、海洋空间资源,发海洋交通、海洋观光旅游2、海洋生物资源3、海底矿产资源,石油煤天然气等4、海洋化学资源,提取盐、镁、碘等5、海洋能资源,潮汐发电。二、开发中的问题:海洋生态破坏(捕捞过度)和海洋污染(石油、废水),应捕养结合大力发展滨海养殖和远洋捕捞,保卫我们的蓝色国土。第四章第一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含义和种类:根据动植物生长和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植来获得产品的生产过程。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农业分布规律:东耕西牧,南稻北麦。南方:甘蔗,南方沿海;油菜,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北方:甜菜,东北;棉花,华北平原和新疆;花生,辽东和山东半岛。3、农业差异原因:各地具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海拔高度也是重要影响。4、九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东北)江淮平原、太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长江中下游最多)珠江三角洲。第二节 全面协调发展工业1、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工业发展水平标志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2、 种类:按产品类型分为钢铁工业、机械工业、造船、纺织、石油、化学、电力、电子工业等;按是否直接用于生活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3、 工业分布特点:明显形成沿海、沿江、沿河及沿铁路干线分布的大势。其中沿海工业是我国最为发达的经济核心区。4、 主要工业基地:由北至南: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工业基地 主要工业部门 主要工业城市 工业类型及排名 优势条件辽中南 钢铁、机械、造船、汽车制造 沈阳、鞍山、抚顺、大连 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京津唐 化工、纺织、食品、电子电器 北京、天津、唐山 北方最大全国第二综合性工业基地 交通便利沪宁杭 机械、化工、钢铁、造船、纺织、食品 上海、南京、杭州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资金雄厚技术发达珠三角 纺织、食品、造纸、制糖、电子电器 广州、深圳、香港、东莞、佛山中山 全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 交通便利临近港澳劳动力丰富影响一个国家工业分布的因素:矿产资源、交通运输、消费市场、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劳动力成本以及所在地区的农业基础。5、高新技术产业:(我国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产业,其支柱是电子、信息类产业。分布特点:高新技术开发区多依附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点状分布特征。北京、上海成为我国高新技术的核心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具有不同的弄好重点:①沿海侧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②内地多发展与军式有密切联系的产业③边境地带则发展以边境贸易为主的产业。第三节 全理布局发展交通运输业1、 铁路:我国现在和将来的主要运输方式。开往北京方向的列车车次为双数,远离北京为单数。我国铁路干线可分为: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即六纵两横:六纵,京哈、京广、京沪、京九、焦柳、宝成—成昆线。两横,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2、 公路和航空:公路分为国道、省道、县乡道。我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二位。主要的航空港都是主要公路的枢纽城市。3、 水上运输:分为远洋运输、沿海运输、内河运输、湖泊运输。大连、上海和广州是我国的海运中心。内河运输受河流径流量影响大4、 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铁路 运量大、运费较低、速度较快、适应性强 投资多、建设周期长、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 速度较快、比较灵活 运量小,运费较高水路 运量大、运费低、投资少 速度慢,受自然条件限制大航空 速度快 运量小,运费高、受天气影响大管道 运量大安全节能不间断运输 运送液态物质投资大第四节 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1、 民俗:不同地形、气候、降水等,导致不同的生活习惯。衣:北方,棉衣;南方,丝绸;西部,动物毛皮。食:北方面食,南方米饭,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四川湖南湿气重,多吃辣能驱除身上湿气湿毒,防止风湿病。住:北方雨水少,寒冷,屋顶较平,墙壁厚,如黄土高原的窑洞。而南方雨水多,多为坡顶房,如湘西的吊脚楼。行:南船北马,青藏地区的牦牛。2、 民俗形成原因:地理环境、历史沿革、风俗习惯3、独特的民族风情:彝族 ——火把节;白族——三月三歌会;藏族——晒佛节;傣族——泼水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汉族——赛龙舟;朝鲜族——跳跳板;苗族、侗族——芦笙节。4、旅游: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我国有37处世界遗产。五岳:华山、恒山、衡山、嵩山、泰山。

期末地理复习题纲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小部分在 (热带) ,没有(寒带 ) 。气候差异大,为发展( 多种农业经济 )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位于( 亚)洲的东部, (太平 )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 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 降水 ) 丰富,有利(农业)生产;(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 海外各国友好往来 ) ;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 ,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 交往和合作 ) (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 ●我国领土面积(960万 )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 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依次为朝鲜、( 俄罗斯)、( 蒙古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 )、(老挝 )、越南。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 )、菲律宾、(马来西亚 )、文莱、(印度尼西亚 )。 2、我国的人口 ●人口总数:2000年( 12.95 )亿。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 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 东部 )地区人口密度大,( 西部 )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但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相对脆弱。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当尖锐的条件下,开发西部,一定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能先开发后再治理。) ●人口国 策: 实行计划生育。 ●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我国的民族 ●我国共有(56 )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汉 )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壮 )族。 ●汉族分布特点: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 ( 中部 )和(东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 东北 )、( 西北 )、(西南 )。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 )族。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少数民族风情: ( 蒙古 )族的那达慕大会 ( 傣族 )族的泼水节、孔雀舞, (藏族 )族的集体舞、藏历年, (朝鲜 )族的长鼓舞等。 4、我国的地形 ●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在开发和保护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较大。 (2)在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我国地势特征:(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阶梯的分界线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一、二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 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2)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河流在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3)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①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②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③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或云贵高原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⑤昆仑山脉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⑥天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地表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 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 ●四大盆地 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塔里木盆地)盆地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 柴达木 )盆地 纬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 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主要山脉走向: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秦岭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5、我国的气候 ●根据活动积温,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 .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此外还有一个地势较高的高原气候区. (1)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高原气候区 (2)0 (3)暖温带 (4)琼 台 粤 桂 云或滇 (5)一 三 (6)②亚热带 ③暖温带 ●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我国可以划分 为4个干湿地区(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干湿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植被 森林 森林草原、 草原 、荒漠。 农业类型 种植业(水田农业) 种植业(旱地农业) 畜牧业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说出下列地理现象存在差异的原因: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特殊的“鱼米之乡”的景观得益于( 雨热同期的季风 )气候。 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青藏高原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上,但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地势(青藏高原海拔高 ))因素; 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阿拉伯半岛大体相同的纬度上, 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受(海陆位置 )和( 夏季风 )的影响。北京与乌鲁木齐纬度大致相当,但降水却有很大的差别。(海陆位置、夏季风) 在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不同的果树;不同的温度带内熟制也不同;南北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也不同。原因是(纬度因素 ) 东西植被不同;东西农业类型不同,东部以耕作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西部房屋屋顶的结构不同,东南部多钭顶房,西北部多平顶屋。(降水量不同)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气候复杂多样 ) ②形成不同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气候复杂多样 ) ③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各有不同,如:四川、湖南等地冬季比较阴冷潮湿爱吃辣椒;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爱吃面食。(气候复杂多样 ) ④人们的服饰也因为适应气候而多姿多彩(气候复杂多样 ) ,如:西藏的藏袍就是为了适应西藏日较差大的气候特征的(地形);⑤各地的建筑特点不同,北方的屋顶斜度较小,墙体较厚,南方的屋顶斜度较大(气温、降水);⑥对。…… (1)①7;②7、8;③4、5、6、7、8;④4、5、6、7、8、9 (2)夏秋多冬春少 (3)广州、哈尔滨;我国的雨带推移是自南向北推进。 (4)因为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我国北方雨季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 ●季风气候带来的灾害性天气( 寒潮 )、( 台风)、(水旱灾害 )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 从图中读出我国的气候特点: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 )气候显著。 (2)三明属于(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 ●列表对比长江、黄河 项目 长江 黄河 发源地 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 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 源头 沱沱河 约古宗列渠 流经省区 青、川 、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流经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 嘉陵江、汉江、赣江等 洮河、湟水、渭河等 流域范围 位于秦岭与南岭之间 位于阴山与秦岭之间 开发 水能(上游)、航运 水能(上游) 治理 兴建中上游防护林 (略,见下表) ●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 河 段 上 游 中 游 下 游 产生的主要灾害 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水土流失 地上河 产生灾害的原因 气候趋于干旱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的土层舒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 治 理 植树种草 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加固黄河大堤 8、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资源总量丰富)、( 但人均不足。) 土地资源类型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季风区 湿润、半湿润区 东部的平原、低缓丘陵、盆地 森林 湿润区 山地 草地 非季风区 半干旱区 高原 未利用土地 半干旱区 西部的盆地、高原 ●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没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我国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特点: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南丰北缺。 ●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办法: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例如:三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办法之一:跨流域调水。例如:南水北调工程,引滦入津工程,引黄济青工程。 ●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9、我国的交通 ●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东密西疏 ●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 ①兰新线 ②青藏线(未建成) ③包兰线 ④京九线 ⑤宝成线 ⑥成昆线 东西向:京包线(北京—包头)—包兰线(包头—兰州); 陇海(连云港—兰州)—兰新线(兰州—乌鲁木齐); 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株洲)—湘黔(株洲—贵阳)—贵昆(贵阳—昆明)线 南北向:京哈线(北京—哈尔滨);京沪线(北京—上海); 京广线(北京—广州);京九线(北京—九龙) 焦柳线(焦作—柳州); 宝成线(宝鸡-成都)——成昆线(成都—昆明) 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及经过的铁路干线: 北京:(京哈线)、(京包线)、(京广线)、(京沪线 )、(京九线)。 徐州:(陇海线)、(京沪线)。 郑州:(陇海线)、(京广线)。 兰州:(陇海线)、(京包线)(包兰线)。 ●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略) 9、我国的农业 ●农业的地区分布: 东、西部差异: 西部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东部 种植业 畜牧业 种植业 林业 渔业 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牧区 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南的人工林区 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北方种植业的差异: 地区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一年几熟) 主要作物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 旱地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 小麦 花生 甜菜 秦岭-淮河以南 水田 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水稻 油菜 甘蔗 ●三大棉区: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P102图4.16填充图册P32五) 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农业生产还受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也是发展农业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10、我国的工业 ●工业分布特点:(沿海)、(沿河)、( 沿交通线) ●工业的空间分布: (1) 京广、京哈、京沪等铁路沿线的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 黄河流域的(能源开发 )工业带。 (3) 长江沿线的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4) 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辽中南)、( 京津唐) 、( 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 特征:从业的科技人员比重大;开发研究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快。 (2) 分布特点:大多依附大城市,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3) 开发侧重点:沿海地区侧重(科技园区型) 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侧重(贸易导向型)型产业;内陆地区侧重与(国防军事类)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附于大城市,分布特点呈(大分散)、(、小集中) ●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上海:优化调整了工业的产业结构。(上海工业的变化) 北京:增长速度快,促进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中关村对北京经济发展的贡献) 互联网: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网络购物、SOHO族、网络社区等)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期末地理复习题纲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小部分在 (热带) ,没有(寒带 ) 。气候差异大,为发展( 多种农业经济 )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位于( 亚)洲的东部, (太平 )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 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 降水 ) 丰富,有利(农业)生产;(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 海外各国友好往来 ) ;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 ,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 交往和合作 ) (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 ●我国领土面积(960万 )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 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依次为朝鲜、( 俄罗斯)、( 蒙古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 )、(老挝 )、越南。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 )、菲律宾、(马来西亚 )、文莱、(印度尼西亚 )。 2、我国的人口 ●人口总数:2000年( 12.95 )亿。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 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 东部 )地区人口密度大,( 西部 )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但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相对脆弱。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当尖锐的条件下,开发西部,一定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能先开发后再治理。) ●人口国 策: 实行计划生育。 ●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我国的民族 ●我国共有(56 )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汉 )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壮 )族。 ●汉族分布特点: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 ( 中部 )和(东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 东北 )、( 西北 )、(西南 )。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 )族。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少数民族风情: ( 蒙古 )族的那达慕大会 ( 傣族 )族的泼水节、孔雀舞, (藏族 )族的集体舞、藏历年, (朝鲜 )族的长鼓舞等。 4、我国的地形 ●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在开发和保护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较大。 (2)在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我国地势特征:(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阶梯的分界线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一、二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 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2)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河流在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3)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①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②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③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或云贵高原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⑤昆仑山脉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⑥天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地表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 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 ●四大盆地 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塔里木盆地)盆地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 柴达木 )盆地 纬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 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主要山脉走向: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秦岭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5、我国的气候 ●根据活动积温,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 .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此外还有一个地势较高的高原气候区. (1)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高原气候区 (2)0 (3)暖温带 (4)琼 台 粤 桂 云或滇 (5)一 三 (6)②亚热带 ③暖温带 ●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我国可以划分 为4个干湿地区(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干湿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植被 森林 森林草原、 草原 、荒漠。 农业类型 种植业(水田农业) 种植业(旱地农业) 畜牧业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说出下列地理现象存在差异的原因: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特殊的“鱼米之乡”的景观得益于( 雨热同期的季风 )气候。 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青藏高原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上,但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地势(青藏高原海拔高 ))因素; 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阿拉伯半岛大体相同的纬度上, 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受(海陆位置 )和( 夏季风 )的影响。北京与乌鲁木齐纬度大致相当,但降水却有很大的差别。(海陆位置、夏季风) 在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不同的果树;不同的温度带内熟制也不同;南北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也不同。原因是(纬度因素 ) 东西植被不同;东西农业类型不同,东部以耕作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西部房屋屋顶的结构不同,东南部多钭顶房,西北部多平顶屋。(降水量不同)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气候复杂多样 ) ②形成不同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气候复杂多样 ) ③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各有不同,如:四川、湖南等地冬季比较阴冷潮湿爱吃辣椒;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爱吃面食。(气候复杂多样 ) ④人们的服饰也因为适应气候而多姿多彩(气候复杂多样 ) ,如:西藏的藏袍就是为了适应西藏日较差大的气候特征的(地形);⑤各地的建筑特点不同,北方的屋顶斜度较小,墙体较厚,南方的屋顶斜度较大(气温、降水);⑥对。…… (1)①7;②7、8;③4、5、6、7、8;④4、5、6、7、8、9 (2)夏秋多冬春少 (3)广州、哈尔滨;我国的雨带推移是自南向北推进。 (4)因为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我国北方雨季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 ●季风气候带来的灾害性天气( 寒潮 )、( 台风)、(水旱灾害 )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 从图中读出我国的气候特点: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 )气候显著。 (2)三明属于(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 ●列表对比长江、黄河 项目 长江 黄河 发源地 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 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 源头 沱沱河 约古宗列渠 流经省区 青、川 、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流经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 嘉陵江、汉江、赣江等 洮河、湟水、渭河等 流域范围 位于秦岭与南岭之间 位于阴山与秦岭之间 开发 水能(上游)、航运 水能(上游) 治理 兴建中上游防护林 (略,见下表) ●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 河 段 上 游 中 游 下 游 产生的主要灾害 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水土流失 地上河 产生灾害的原因 气候趋于干旱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的土层舒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 治 理 植树种草 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加固黄河大堤 8、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资源总量丰富)、( 但人均不足。) 土地资源类型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季风区 湿润、半湿润区 东部的平原、低缓丘陵、盆地 森林 湿润区 山地 草地 非季风区 半干旱区 高原 未利用土地 半干旱区 西部的盆地、高原 ●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没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我国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特点: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南丰北缺。 ●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办法: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例如:三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办法之一:跨流域调水。例如:南水北调工程,引滦入津工程,引黄济青工程。 ●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9、我国的交通 ●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东密西疏 ●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 ①兰新线 ②青藏线(未建成) ③包兰线 ④京九线 ⑤宝成线 ⑥成昆线 东西向:京包线(北京—包头)—包兰线(包头—兰州); 陇海(连云港—兰州)—兰新线(兰州—乌鲁木齐); 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株洲)—湘黔(株洲—贵阳)—贵昆(贵阳—昆明)线 南北向:京哈线(北京—哈尔滨);京沪线(北京—上海); 京广线(北京—广州);京九线(北京—九龙) 焦柳线(焦作—柳州); 宝成线(宝鸡-成都)——成昆线(成都—昆明) 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及经过的铁路干线: 北京:(京哈线)、(京包线)、(京广线)、(京沪线 )、(京九线)。 徐州:(陇海线)、(京沪线)。 郑州:(陇海线)、(京广线)。 兰州:(陇海线)、(京包线)(包兰线)。 ●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略) 9、我国的农业 ●农业的地区分布: 东、西部差异: 西部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东部 种植业 畜牧业 种植业 林业 渔业 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牧区 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南的人工林区 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北方种植业的差异: 地区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一年几熟) 主要作物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 旱地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 小麦 花生 甜菜 秦岭-淮河以南 水田 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水稻 油菜 甘蔗 ●三大棉区: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P102图4.16填充图册P32五) 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农业生产还受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也是发展农业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10、我国的工业 ●工业分布特点:(沿海)、(沿河)、( 沿交通线) ●工业的空间分布: (1) 京广、京哈、京沪等铁路沿线的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 黄河流域的(能源开发 )工业带。 (3) 长江沿线的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4) 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辽中南)、( 京津唐) 、( 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 特征:从业的科技人员比重大;开发研究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快。 (2) 分布特点:大多依附大城市,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3) 开发侧重点:沿海地区侧重(科技园区型) 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侧重(贸易导向型)型产业;内陆地区侧重与(国防军事类)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附于大城市,分布特点呈(大分散)、(、小集中) ●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上海:优化调整了工业的产业结构。(上海工业的变化) 北京:增长速度快,促进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中关村对北京经济发展的贡献) 互联网: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网络购物、SOHO族、网络社区等)l

)声现象 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的物理现象。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递声音。 3.声音的三大特性: ①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②响度: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③音色:由物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物体的音色不同。 4.人们听到声音的基本过程: ①鼓膜的振动 → 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 听觉神经→ 大脑 ②颌骨、头骨 → 听觉神经 → 大脑 5.声音的作用: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能举例说明) 6.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 (2)物态变化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单位:摄氏度( ℃ ) 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 0℃ ; 沸水的温度 ―― 100℃ 2.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常用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 3.温度计的使用:一看:使用前要先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二放:玻璃泡全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三读: ○1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2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液面; ○3读数时眼睛要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量程:35℃~42℃;分度值:0.1℃ ; 使用前要将水银甩下去。 5.物态变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要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要放热。 6.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有蜡、沥青、松香、玻璃等。要求能判别出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7.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不变;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但温度不变;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温度不断下降。 8.汽化有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1沸腾: a.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b.沸腾条件:①达到沸点; ②继续吸热。 c.沸腾时的特点:液体在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不变 ○2蒸发: a.定义: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气化现象。 b.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液体温度的高低: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c.蒸发有致冷的作用。 8.液化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9.能解释日常生活中各种物态变化现象。如:雾、露水、霜、冰雹、雪的形成、各种“白气”、窗边的冰花、卫生球变小、灯管变黑、灯丝变细、冰化成水、铁水涛成钢件等。 10.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海拔越高,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1)声现象 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的物理现象。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递声音。 3.声音的三大特性: ①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②响度: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③音色:由物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物体的音色不同。 4.人们听到声音的基本过程: ①鼓膜的振动 → 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 听觉神经→ 大脑 ②颌骨、头骨 → 听觉神经 → 大脑 5.声音的作用: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能举例说明) 6.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 (2)物态变化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单位:摄氏度( ℃ ) 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 0℃ ; 沸水的温度 ―― 100℃ 2.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常用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 3.温度计的使用:一看:使用前要先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二放:玻璃泡全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三读: ○1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2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液面; ○3读数时眼睛要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量程:35℃~42℃;分度值:0.1℃ ; 使用前要将水银甩下去。 5.物态变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要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要放热。 6.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有蜡、沥青、松香、玻璃等。要求能判别出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7.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不变;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但温度不变;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温度不断下降。 8.汽化有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1沸腾: a.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b.沸腾条件:①达到沸点; ②继续加热。 c.沸腾时的特点:液体在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不变 ○2蒸发: a.定义: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气化现象。 b.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液体温度的高低: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c.蒸发有致冷的作用。 8.液化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9.能解释日常生活中各种物态变化现象。如:雾、露水、霜、冰雹、雪的形成、各种“白气”、窗边的冰花、卫生球变小、灯管变黑、灯丝变细、冰化成水、铁水涛成钢件等。 10.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海拔越高,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3)光现象 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 = 3 × 10 8 m/s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v = 340 m/s 3.元电荷: e = 1.6 × 10 C19 C 二.要点知识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引导掘进隧道、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瞄准时用到的“三点一线”、小孔成像等都是运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得到的。) 2.光源: ○1自然光源:如水母、太阳、萤火虫等。 ○2人造光源:如电灯、手电筒、蜡烛等。(注意:不月亮是光源) 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4.光在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5.光的反射定律: ①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同面) ②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反射角i=入射角r 光的折射规律: ①光从空气进入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②光从其他介质进入空气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平面镜成像特点: ①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等大) ②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等距) ③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垂直) ④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 6.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7.反射有两种: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能举例说明) 8.红外线的作用 紫外线的作用。 ① 红外线摇控 ①杀菌作用 ②红外线夜视仪 ②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判断物质的真假 ③探测病人的健康情况 ③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帮助钙的吸收 9.光谱太阳光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4)透镜及其应用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3.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能找出主光轴、焦点、焦距。 5.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与焦距关系 像距与焦距关系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像的虚、实 u>2f f<v<2f 倒立 缩小 实像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f<u<2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u=2f 不 成 像 u<f 无限远 正立 放大 虚像结论: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6.照相机: u > 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幻灯机:f < u < 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 u < 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 目镜:起放大作用;物镜:f < u < 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望远镜:目镜: 起放大作用;物镜:u > 2f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7.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的原因。 矫正: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凹透镜为负);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凸透镜为正)。 8.透镜焦度:Φ=1 / f ( f →焦距 有物理

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