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坐落于距北250公里的河北省承德市内,在清代它又被称为、承德离宫。因承德市内的武烈河(即热河)从它的身旁流过,热河行宫是它的又一雅称。山庄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正式兴建,初步建成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最后完工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前后用了近90年的时间。自建成后,就成为清朝皇室避暑游玩的常至之所,也是皇帝夏秋之际避暑理政的行宫。避暑山庄地处燕山丛中武烈河畔的一个狭长谷地。它的四周有虎皮石宫墙环绕,长达20华里,依山势起伏。在蜿蜒起伏的宫墙里面有564万平方米的湖光山色,总面积约比北京颐和园大一倍。避暑山庄的正门是丽正门,门前有红色照壁,门旁有石狮雄踞。丽正门西面有碧峰门,东面有德汇门、小南门,东北有惠迪吉门,西北有西北门,另有专用的流杯亭门和仓门等。东边宫墙外是迤逦于山谷中的武烈河水,山庄里的泉水从宫苑流出,与武烈河相通,往南注入滦河。山庄地势在海拔1000米以上,西部是山区,东南部是平原区和湖区,整个地形呈西部高而东南部低的形势。这里夏季平均气温在摄氏二十五六度左右。但由于茂密的古树参天蔽日,辽阔的湖面水气清爽,所以即使在盛夏季节,山庄的气候也凉爽宜人。避暑山庄的设计营造,在我国的园林建筑艺术中别具一格。它以自己独特的风采,与国内各著名园林争名夺艳。它充分利用了自然地势,在山岳、平原、湖泊皆备而且富于变化的地形上,分别营造宫殿和苑景,使人工建筑和自然风光和谐地融为一体。建筑的风格,既有北方四合院式的整齐对称,也有南方园林的灵活错落、精巧玲珑。景物的特色,既有雄浑粗犷的北国风光,也有明媚秀丽的南国情调。可以说它是集南北造园艺术之大成,是我国也是世界园林艺术中的珍品。追求自然是避暑山庄的最大特色。山庄是以自然山水为骨干的园林。山区占全园总面积的4/5,是整个园林构图的骨架。山庄以山为名,而趣实在水。康熙有“山绕水环抱,仙庄二妙兼”的赞句,可以说山庄是“水心山骨”。山庄的各种自然景观,如多变的地形、茂密的林木,以及山泉、溪流和因山布置的建筑而创造的风景,使整个山庄的艺术构图更富于节奏变化。千姿万态的群山,呈现出“四面有山皆入画,一年无时不看花”的景致,有人称之为“真假山”。丰富多彩的湖区仍然是全园风景的主体,主要风景点大部展现在湖区。在水系布局上,充分利用了热河泉的有利条件,加之峡谷、溪流和山泉的自然景观,创造了山庄的湖水佳景。避暑山庄因山峦交错、湖泊众多,不宜于布置形体庞大、可以控制全园的中心建筑物,所以风景点全部“因地之势、度土之宜”,采取了分散布局的方式,各风景点之间又都巧妙地运用着分景、隔景、衬景、障景、点景、借景、对景、框景以及倒影、虚实、藏露、俯仰、起伏、疏密等造景手法,形成了一处处动态连续的风景画面,因而避暑山庄避免了人工雕琢的痕迹,呈现出环境清新、幽美的自然风景。博采名景、集锦一园是避暑山庄的另一特色。中国万水千山,天下名景无数,欲囊括天下之美,是康熙、乾隆二帝数次下江南和游览各地所积累的观感。在山庄的营建中,他们都注意了利用山庄茴积的辽阔广大,地形的复杂多变,而抓住中国典型山水风景的特色:取山仿泰山,理水仿江南,借草甸作蒙古风光。例如仿江南的小巧园林设计的:金山岛的布局,即仿镇江金山寺;千尺雪仿苏州寒山千尺雪;沧浪屿仿苏州沧浪亭;一片云仿杭州万松岭上的一片云;文园狮子林仿苏州文园狮子林;文津阁仿宁波范氏天一阁;烟雨楼仿嘉兴南湖鸳鸯岛上的烟雨楼:笠云亭仿苏州寒山的笠云亭。仿江南并不是也不可能是真正的江南,而是“塞外之中有江南,江南之中有塞外”,利用山庄的自然条件,进行了再创造。其比例、色调和空间组合形式,与山庄的总体布局是十分和谐的。整个避暑山庄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苑景林区又因为地貌和景观的不同分为湖泊区、平原区和山岳区等景区。宫殿区在整个山庄的南部,分“前朝”、“后寝”两部分。所有的宫殿朴素清雅、古色古香,顶上一般都不用琉璃瓦,不起飞脊,梁柱多用本色,不饰彩绘。每组建筑的院内都植有青松多株,有的还砌有假山、磴道。各组建筑之间有游廊连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康熙帝曾说这里“无刻柱丹楹之费,喜泉林抱素之怀”,别有一种宁静安谧的气氛。前朝最主要的大殿是澹泊敬诚殿,建于康熙十九年(1710)至乾隆十九年(1754),全部用从四川、贵州征调来的楠木改建,因此俗称楠木殿。用楠木做的梁、柱、门、窗均保持本色,不彩不绘,每当雨雾时节,便散发出缕缕清香。寝宫的主殿所处地势高峻宽敞,“四周秀岭,十里平湖,致有爽气”,每当夏雨初晴,或秋风乍起的时候,殿宇外面纤尘不到,积雾全空,给人以旷然爽朗的感觉,所以康熙题名为“烟波致爽”,列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首。殿内陈设豪华,富丽堂皇,正中设有宝座,是皇帝接受后妃朝拜的地方。湖泊区位于山庄东南,湖水总称为塞湖,由热河泉水、山谷瀑布和雨水汇合而成,占地面积80公顷,占避暑山庄总面积的14%。宽阔的湖面被洲、岛、桥、堤分割成几个湖区,仿西湖苏堤而建的芝云堤横穿湖中心,连接湖中的三个岛屿。湖泊区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建筑类型,分别建在各个岛屿上,最有代表性的是金山亭和烟雨楼。金山亭是湖区的最高点,登临此亭可以俯瞰湖区和西、北两面的平原区、山岳景区,视野开阔,可观烟波浩渺,亭台水榭,又可饱览苍翠山色,欣赏森林草原。湖区中心如意洲北青莲岛的烟雨楼,是典型的仿江南园林的布局。乾隆南巡时,在浙江嘉兴南湖鸳鸯岛上,看到五代吴越广陵王所建的烟雨楼,非常赞赏。于是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在青莲岛上模仿南湖烟雨楼的意境,兴修了这座同名建筑。烟雨楼共两层,周围是水,遍植荷苇,楼上是欣赏雨态烟容的好地方。每逢雨飘澄湖之时,水面上升腾起蒙蒙的烟雾,将烟雨楼锁进雾中,水天一色,湖山尽洗,雨雾如烟。如果在夏天,还有荷花送来缕缕清香。平原区是一块狭长的平地,占地面积50公顷,占避暑山庄总面积的9%。主要景点是万树园,园内除了种植着各种名贵树木,没有任何建筑,只是按照蒙古习俗设置蒙古包和活动房屋。园中专为皇帝设置的蒙古包称为“御幄”,搭架的梁柱涂金漆或者朱漆,上面盖有三层毡布,第一层是厚毡,第二层是麻布,第三层是绣有图案的布幔。幄内张挂壁毯,顶上挂着各种精美的宫灯。地上铺着白毡。包内还设有各种精致的家具,如地平、宝座、脚踏等。清帝来山庄必定要在这里举行宴会和游乐活动。平原区西部的文津阁是皇家七大藏书楼之一,建于1774~1775年,依仿浙江宁波的著名藏书楼范氏天一阁而建,外观二层,内实三层,中间一层为阳光不能照射的藏书库,曾珍藏《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各一部。山区的面积占到整个山庄的五分之四,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层峦环抱,群峰苍翠,宛如一道天然屏障,有利于保持苑景区东部冬暖夏凉的温和气温,又给苑景区东部的风景点宸现了幽邃深远的自然景色。山区之中,自南而北,有榛子峪、梨树峪、松林峪、松云峡等四道峡谷。谷中松林掩映,碎荫满地。“鹿讶林间立,蝶翻花上浮”。山中清泉、瀑布、溪流兼而有之,与四季变化的景色相映成趣,一动一静,皆成画景。依山就势修建的44处事台楼阁和寺院,是避暑山庄的精粹所在。遗憾的是,自清末以来,山庄建筑迭经坍塌和破坏,现存者只有解放后重建的南山积雪、锤峰落照、四面云山等少数几处了。四面云山位于山区西部的最高处,海拔约510米,是前36景中的第九景。站在山顶的亭中放眼四望,可以看到承德市全貌。乾隆在位时,每年都登此亭命笔吟诗。九九重阳节时,皇帝还经常率王公大臣和蒙古贵族来此登高。由于四面云山亭交踞西山之巅,亭中长风四达,伏暑时节也清爽如秋,所以是游人必到的山区胜境。避暑山庄还是一个巨大的植物园,树木花草种植无不遵循土生土长的塞外本色。山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油松,当初曾有“山塞万种树,就里老松佳”的说法。这当然是一种文学夸张,但油松是山庄植被的永恒基调却是不可否认的,山庄以松为景观的风景点也屡见不鲜。避暑山庄内花卉繁多,到处都飘散着沁人的芳香。康熙说:“触目皆仙草,迎窗遍药花。”山谷之中,更是“香草遍地,异花缀崖”。花卉使山庄内色彩斑斓,触目皆入画。山庄植被繁茂,很适于动物的生长栖息,山林中百鸟飞翔,湖泊中游鱼戏水,成为山中造景的要素,如知鱼矶、石机观鱼、莺啭乔木等风景点。山庄中最有名的动物景观是鹤与鹿。据《热河园廷现行则例》记载:乾、嘉时期,山庄内饲养了大批的鹿;道光十八年,山庄中还有鹿500余头,园中设有鹿圈,月色江声岛上也养了鹿。乾隆曾题:“驯鹿亲人似海鸥,丰茸丰草恣呦呦。”山庄内还饲养了大群的白鹤、丹顶鹤,鹤象征着清高和长寿,所以建筑中有松鹤清越、松鹤斋、放鹤亭等景致。在避暑山庄的外围,武烈河和狮子沟两面河谷的阶地上,分布着巍峨的外八庙,建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外八庙实际上有12座,因为其中10座分属8个“下处”(办事机构)管理,由朝廷派驻喇嘛,发放饷银,所以习惯上统称这些山庄外面的寺庙为外八庙。其中普佑寺、广安寺、溥善寺已废毁,罗汉堂焚于雷火,所以现存者仅7座。寺庙的主体都采用宫殿建筑格式,屋顶为藏式建筑的平顶。山庄内的建筑,一律青砖灰瓦,追求一种古朴自然的风格,但“外八庙”却是采用金色琉璃瓦,甚至用鎏金鱼鳞瓦覆盖,远远望去,巍峨壮观,金碧辉煌,一派富丽堂皇的景象,与古朴典雅的避暑山庄形成鲜明的对比。除康熙时期修的溥仁寺与溥善寺外,乾隆时期的9座寺庙,都面向皇帝居住的避暑山庄,以山庄为轴心,在东面和北面整齐排列,形成一种百川归海、众星捧月的态势,形象地象征着边疆各少数民族对清中央政府的向心力,也象征着清代多民族国家的强大、巩固和统一。

普宁寺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双层歇山式,称为“九脊十龙”殿,内供三世佛与十八罗汉像,壁画环绕。前后两座主体建筑均建在1.4米高的石砌须弥台基之上,殿前的月台有雕刻精美的石栏杆环绕,台阶中央辅有石雕艺术精品“云龙石陛”,四角装饰有螭首。寺庙中的“金龙和玺”与“六字真言和玺”彩画在古建彩绘中更别具一格。普宁寺寺院前半部由山门、幢竿、钟鼓楼、碑亭、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等组成,为传统的汉族寺庙建筑形式。寺院坐北朝南,山门面阔五间,单檐歇山式琉璃瓦顶,内有哼哈二将塑像分列两边。山门东为钟楼,西为鼓楼,中间为碑亭。碑的四面分别用满、汉、蒙、藏4种文字镌刻着乾隆皇帝亲自撰写的碑文。满族石碑在中间,蒙藏在其左前方和右前方,汉族在后。象征着蒙藏是其的左膀右臂,是满族的羽翼,翅膀。而汉族,则是其坚强的后盾。碑文记述了清政府平息叛乱、统一天山南北的经过,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资料。碑亭后面是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正中端坐布袋和尚,俗称大肚弥勒佛,形象慈祥憨厚,笑容可掬。两侧为护世四大天王塑像。天王殿后是大雄宝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上覆黄顶绿边的琉璃瓦。顶部大脊置一铜制鎏金喇嘛塔。普宁寺殿内正中供三世佛,两侧则为十八罗汉塑像,殿内墙上绘有彩色佛教故事壁画,工笔细腻,形象逼真。东西配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原有500罗汉塑像,现仅存200余尊。普宁寺寺院的后部,以大乘之阁为中心,四角有四座不同颜色的喇嘛塔。这些建筑依山就势,布局巧妙灵活,体现了喇嘛教的宇宙观,具有浓厚的喇嘛教色彩,是一组藏式风格寺庙建筑。大乘之阁通高36.75米,外观正面6层重檐。阁内置用松、榆、杉、椴等坚硬的防腐木材雕刻而成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像。这尊金漆木雕佛像通高27.21米。其中须弥底座高为1.22米。须弥底座上的莲花座至无量光佛顶部高度为22.29米,底下3.7米。大佛腰围15米,重量为110吨,仅头部重就达5.4吨,这尊木雕佛像高大雄伟,比例匀称,雕工精细,是普宁寺的主尊佛像及殿中精华,更是世界上最大的木雕像。故普宁寺又称“大佛寺”。大佛的内部结构很复杂,大佛全部为木结构,腰部至莲花座用15根木柱来支撑大佛上部。正中使用一根柏木中心柱,四根戗柱,十根边柱。中心柱直达大佛顶部。其他14根戗、边柱直达大佛腰部。中心柱位于大佛正中高22米。由两节柱墩连接而成,是整个大佛的骨架。骨架外围围以木板雕刻衣纹。整尊佛像是由松、柏、杉、榆、椴等五种木材125立方米拼制而成后,分三层雕刻成型的。大佛佛像比例匀称,纹饰细腻,而且恰如其分地传出佛的表情神采,宝相庄严,这在我国大型的佛像雕塑艺术上是十分罕见的。大佛共有42只手臂,除去合掌的双手外,其余40只手都持有法器。42只手都具有各自名称和用途,如第一只手名为施无畏手,作用是除一切众生怖畏。承德普宁寺山门

热河全长700多米,是我国最短的河流,发源于避暑山庄诸泉的一条涓涓细流,主要水源来自热河泉。冬季水温为8度。泉侧有巨石,刻“热河”两字。据考证,大约在7000万年前,这里曾发生了规模巨大的火山喷发,形成许多裂缝,地面上的水通过断裂渗入地下,经地温加热水温升高,再由深处涌出,便形成了后来的热河泉。热河泉也因此而成为避暑山庄极为重要的一道景观。史载康熙皇帝曾赞美说:土厚登百谷,泉甘剖脆瓜。春天时,热河泉水的源头澄湖,澄澈见底。夏天,浮萍点点,泛起阵阵清香。节令过了白露、霜降,泉水融融,水温高于一般水体,湖中的荷花仍与秋菊同放异彩。隆冬时,热河泉仍不见冰,尽管白雪皑皑,这里仍藻绿水清,春意盎然。因此,有人说是热河泉把春天留在了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热河泉

整个山庄的设计依照前宫后苑的传统格局,宫廷区在前,园林区在后,园林区又因为地貌和景观的不同分为湖泊区、平原区和山岳区等景区。宫廷区位于山庄的南端,包括三组并列的宫殿建筑群。分“前朝”、“后寝”两部分。湖泊区位于山庄东南,湖水总称为塞湖,由热河泉水、山谷瀑布和雨水汇合而成。平原区是一块狭长的平地,主要景点是万树园,种植各种名贵树木。山岳区的面积占到整个山庄的4/5。这里山势的特点是连绵而深厚,没有奇峰峭壁与悬崖险壑,山上土质肥沃,树木郁郁葱葱。

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或承德离宫。康熙四十六(1707)年,兴建初具规模,称热河行宫。康熙五十年(1711),康熙在山庄的内午门上题额避暑山庄。园内原有宫殿庭园、寺庙等各种建筑物约120处,风景点72处,其中康熙题名36处,乾隆题名36处。山庄内的建筑不用雕梁画栋,飞檐斗拱,而是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基调,取自然山水的本色,兼有江南塞北的园林之美。这处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占地面积564万平方米,周围绕以虎皮石墙,随山势起伏,长达10千米,有大小10个门出入。山庄共分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为湖区、平原区和山峦区三部分。

第一个特点,承德是一个盆地,四周是山,按风水说是万象引领,众象朝揖。,皇帝那是惟我独尊,天下都要朝中,所以这个地势他感到非常地好。第二个特点,地势很高,空气很清新,适合于避暑,第三个特点,这个地方离北京不远,仅230公里,处理国家的政务,与宫中无异,比较方便,第四个,这地方的特点,就是这地方当时是蒙古的游牧场,不会侵占民田或者民居,而且这个地方有武烈河,有沼泽,有山有平地自然环境,选景可以有广阔的空间,便于大规模的营造皇家的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