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儿童从小远离毒品,做有益的公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这个问题很有教育意义啦!首先毒品的危害性非常大!你看看吸毒的人,精神极端!无故的打人,骂人!还有就是对身体的其大影响,吸的越久,身体就越差,越来越瘦!对家庭对朋友都是非常有害的!

对学生来说,有教育意义,认识到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关爱未来对学校来说,教育学生远离毒品,加强学生的思想管理,是教育的一部分

可以了解毒品的危害

在大学进行禁毒防艾工作的意义时事不容乐观,为了能够继续保持我校"两无"的大好局面,就必须继续抓好抓紧禁毒防艾教育和管理工作。

禁毒观后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现实中,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严重问题。来自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的数字表明,我国最近几年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始终在吸毒人口中占80%左右。据不完全统计,16岁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数有所增加,青少年已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 目前,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是怕学生知道毒品。认为禁毒教育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冒险尝试;二是认为禁毒教育是公安部门的事,与学校无关。这些认识误区的一个前提,就是目前在校学生吸毒者罕见。事实上,毒品蔓延的速度相当快,若等到毒品在校园时再来教育,则为时已晚。由此可见加强禁毒教育,做好超前预防工作,是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出路。 自1997年国家教委规定把禁毒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并正式纳入中小学德育教育教学大纲以来,六年来我校通过“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青春期专题讲座”、“青年志愿者宣传队”、赴禁毒教育基地参观等多条渠道对家长、学生、社区居民广泛开展了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不让毒品进我家”等宣传教育活动,还组织教师面向市、区专家开了一节“美丽的罂粟花”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学校对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的有效性得到家长、社区及区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学校优良的校风带动着周边小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对所在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提升具有明显推动作用。学校2001、2002年连续两次评为“石泉社区教育先进学校”、2002年被授予“创精神文明特殊贡献奖”。 至于如何搞好学校禁毒教育,还有待于大家在具体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但有一点必须肯定,目前毒品虽尚未在学校出现,但“防患于未然”总比“亡羊补牢”为好。加强毒品预防教育仍然是学校德育工作一个方面,今后学校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禁毒工作的实践探索: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开展预防毒品犯罪宣传教育工作。 把禁毒教育列为学校教育工作计划中,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与学校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与培养青少年树立良好的道德观结合起来,要做到教育工作常抓不懈。 二.领导到位,加强对学校禁毒工作的组织领导,多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毒品预防教育活动。 1、成立毒品预防教育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书记、校长任组长,政工教导任副组长,组员由年级组长、家长委员会代表、青保教师、校长助理等成员组成。 2、制定有关学校防毒、禁毒的制度和措施。领导小组指导学生开展禁毒知识宣传、自护教育、志愿帮教等工作,并负责具体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三.加强教育,增强青少年拒毒防毒能力。 1、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禁毒氛围。 (1)多层面、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学校领导、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可以充分利用广播、校园网、宣传栏、开展 “远离毒品”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主题班队会、演讲、征文等形式宣传毒品的种类、性能、危害以及远离毒品的方法和知识,使100%的中小学生都能深刻认识毒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自觉抵制、远离毒品,从而使广大青少年自觉增强防毒的意识和决心。 抓好“国际禁毒日”宣传。每年的“国际禁毒日”,学校可以通过升旗仪式,校班会课,及主题黑板报、电脑小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组织学生观看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剧目,开展禁毒教育知识竞赛,禁毒教育有奖征文,阅读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禁毒卡通连环画口袋书,参观禁毒教育图片展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禁毒宣传预防教育工作。 (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学校的法制教育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从生活知识、生活规则、生活礼节这样一些初级生活准则的教育入手,来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的基础。这也是青少年自我防范的最重要的第一步。青少年吸毒犯罪,并非都是有意要藐视法律,而主要是缺乏生活准则的修养,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合乎生活准则的判断。第二层次,是加强青少年生活准则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修养的教育。这是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关键,也是青少年自我防范的一道最直接的屏障。许多青少年在这方面的修养,大大低于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如果我们的学生不懂得和不遵守社会生活准则,没有和缺乏社会的公德修养,就会在客观行为上出现偏差。 学校将通过思想政治课中的法制教育、法律知识竞赛、通过请区公安分局负责禁毒教育的警官到学校做报告,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等形式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以自我互动教育、体验教育、亲子双向教育、集中授课等形式,帮助青少年在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在体验中增强法制观念。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通过建立法律服务设施,开展经常性的法律咨询,为青少年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增强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不同特点,开展有所侧重、分层次的禁毒教育活动,使中小学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的基本知识及禁毒政策与法律法规,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与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持从小抓,重在防,确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 在普遍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同时,把初中二年级学生作为毒品预防主题教育的重点。结合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探索适合于初二学生特点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以典型带动全局,并运用解剖麻雀的方法,不断探求规律特点,推动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能帮助少数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卫生老师结合“青春期专题讲座”等形式,分析吸毒对青少年的身心影响,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活动。例如可以介绍“什么是毒品?”、“日益严重的毒品问题”、“吸毒的危害”等从医学角度,生理学角度使学生们认识到与“吸毒、贩毒”这一触犯刑律的错误行为作斗争是我们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4、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用积极健康的文化熏陶青少年,丰富青少年的精神生活,使青少年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精心选择、积极推荐一批适合青少年的优秀文化读物、影视作品、歌曲等,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开展“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心得”、“讲一个好故事”、“看一部好电影”、“唱一首好歌曲”等活动,有计划、有主题地组织青少年开展健康有益的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开展“青少年暑期禁毒自护教育” 活动,向青少年普及拒毒、防毒知识,教育他们自觉远离毒品,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青少年对毒品的免疫力。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业余爱好,通过广泛的禁毒宣传教育,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与社会压力,以营造一个有利于禁毒的社会文化氛围。尤其在每年6月26日的“国际禁毒日”,要充分运用校刊、广播网、宣传栏等来宣传禁毒法律法规知识,揭露毒品的危害,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自我保护意识。

潘基文07年国际禁毒日的英文演讲稿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6158823.html?si=3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96230.html?si=6目前,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虽然警方在查禁毒品、打击贩毒方面加大了力度,但禁毒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更为严重的是,青少年在吸毒者中的比例居高不下,并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禁毒———迫在眉睫的任务 云南省艺术学校一名 19 岁的女生,以跳孔雀舞而在娱乐圈里小有名气。她第一次吸毒是因为胃疼,听人说吸了马上就不疼。第二次还想找点感觉,第三次就什么都不想了。吃饭、穿衣都成了额外的负担,更何 况起早练功、晚上演出了。直到有一天她在排练厅犯了毒瘾,人们才得出这样的结论:海洛因扼杀了孔雀,毒品埋葬了她的艺术青春。 北京市某中学生何某从小到大在班上一直是第一名。然而班上转来的新同学,成绩优秀,“威胁”了他第一名的地位,于是他自尊心受挫。在期末考试时,他孤注一掷,采取作弊的方式,结果名誉扫地,检讨、处分接踵而来。由于无法承受和面对这一切,他逃遁在毒品的虚幻梦境中,又演绎了一幕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 现实中,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严重问题。来自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的数字表明,我国最近几年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始终在吸毒人口中占 80 %左右。截至去年底,我国公安机关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为 90 万,其中 35 岁以下的青少年占了 77 %,据不完全统计, 16 岁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数比去年又有所增加,初次吸毒者中甚至已经出现了六七岁的儿童。此外,许多青少年对冰毒、“摇头丸”等苯丙胺类毒品的成瘾性和严重后果缺乏了解,导致吸食冰毒、“摇头丸”等苯丙胺类毒品人员数量明显上升。在盗窃、抢劫、抢夺等多发性刑事治安案件中,由吸毒引起的已经占到 30 %左右,一些毒品侵害严重的地区,这个数字甚至高达 60 %以上。 毫无疑问,青少年已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我国青少年禁毒的形势十分严峻。 预防———社会共同的行动 据有关专家介绍,禁毒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吸毒,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任务就是如何使青少年能够主动地拒绝毒品。目前,一个共识已在社会各界达成:教育———加强禁毒教育,做好超前预防工作,才是根本途径和出路。 专家指出,青少年禁毒应该是一个社会综合治理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全社会都应关心和支持青少年禁毒。国家禁毒委员会主任、公安部部长贾春旺在去年的中国禁毒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上午好! 今天上午很高兴有此机会与各位同仁一起研讨禁毒和艾滋病防治问题。首先感谢高士其基金会的邀请,感谢基金会为我们提供此次交流机会。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青少年应拒绝第一口毒品”。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四组数据: 数据之一:国家禁毒委员会公布,截至2004年,我国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者114万人(有些已经死亡,有些已经戒毒),实际情况可能还要严重。中国现有吸毒人员79.1万,其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70%。 数据之二:根据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报道,截至2004年底,估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4万人。在我国目前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中,约10%是19岁以下的青少年,20到39岁的感染者占81%,其中吸毒者占62%。 数据三:广西某地的一次调查结果,比较社区和戒毒所内吸毒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结果显示:社区中吸毒者14-19岁占43%,戒毒所中14-19岁占6%。 数据之四:最近的调查数据更让人不安,60%被调查的青少年不能正确说出艾滋病的基本常识;21%不知道如何预防。而在上海市青少年吸毒者中,在不知道毒品危害的情况下吸毒成瘾的占82%。 这组数据说明什么问题? 1.毒品和艾滋病这两个恶魔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并相互促进。目前我国的艾滋病感染仍然以静脉注射为主,占62%,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甚至发展。 2.这两个恶魔严重影响我国人口构成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人,劳动和生产力最强大的人群(20-40岁)的人群。35岁以下吸毒者占70%,40岁以下的艾滋病感染占81%。 3.青少年开始吸毒的年龄小,广西某地调查社区中吸毒者14-19岁占43%,全国报告艾滋病中19岁以下艾滋病感染率10%。 4.青少年的对毒品和艾滋病知识知道很少。即使在上海这样教育普及极高的大城市, 82%青少年吸毒者在不知道毒品危害的情况下吸毒成瘾,60%被调查的青少年不能正确说出艾滋病的基本常识;21%不知道如何预防。 所有这些事实说明,青少年的戒毒和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刻不容缓。在此呼吁“加强青少年的教育,帮助他们认识毒品的危害,把住拒绝毒品这道防线,切记毒品不可尝试,坚决不吸第一口毒品。” 同时,社会应关注青少年禁毒和艾滋病防治教育,特别是农村地区、失学少年(校外青少年)。同伴或环境的压力往往是青少年陷入某些不良行为的重要因素。例如,如果周围的同学、朋友吸烟,尽管有些青少年可以把吸烟的危害讲得头头是道,他们仍旧会加入到吸烟的队伍中,因为他们经不住朋友的规劝,或者他们怕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怕别人说自己没有男子汉气。“屈从同伴压力”同样会使青少年在面对毒品时顶不住压力或诱惑,很多吸毒者都是吸烟者原因之一可能就在于这两种行为有很多共同的特点。所以,青少年朋友要想拒绝毒品,首先要向给你递烟的朋友坚定地说“不”,要学会抵制不良同伴影响。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一个工作很有成绩的小伙子在他的日记中写道“依稀记得是在一个炎热夏季的晚上,我和朋友们在一起聚会,在谈到当今世上什么最时尚这个问题时,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个大款摸样的朋友打断了大家的争论,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包白色的粉末,神秘地告诉大家“这是白粉,当今世上最时尚的东西,只有少数大款和有身份的人才吸得起”,说完,便当着大家的面吸起了白粉并要大家尝试。有人说魔鬼和天使之间的选择就在那一念之间,可是,我就是在那一刻,选择了魔鬼,从那个时候开始,毒品这个恶魔就牢牢附在我的身上,我渐渐感到在很多事上力不从心,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急剧消逝,我已变为一具行尸走肉,没有灵魂的躯壳,一次一次在与生死之间徘徊。青少年朋友必须要牢记的是,要预防艾滋病最要紧的是对第一口毒品说“不”,社会、学校应加强对青少年实施禁毒和艾滋病防治的教育,帮助他们认识毒品的危害,像戒烟宣传一样宣传毒品的危害,不要认为毒品离我们很远而忽视他们。亲爱的老师、同学: 您们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远离毒品、幸福成长。同学们,你们知道6月26日是什么日子吗? 1987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把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中,青少年所占比例高达86.3%,其中最小的远不到10岁。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青少年正成为新型毒品的受害者。 "吸毒一口,掉入虎口"。一个个娇小的身影因为毒品而日渐憔悴,一张张年青的面孔因为毒品而无比苍白。党和国家本着对未成年人的高度关怀,提出了"禁毒宣传,要从娃娃抓好"的号召。 少年儿童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单纯幼稚,有强烈的好奇心,判别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坏人的诱惑,意志力相对薄弱,对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违法性缺乏认识,容易上当受骗,陷入吸食毒品的误区: 有人吸食毒品是由下面几种情况开始的:1、轻信一次不上瘾。但众多吸毒者的亲身经历是:一日吸毒,长期想毒,终身戒毒。2、"免费午餐"惹的祸。有些毒贩子,开始总假装大方的送你吃,等你上瘾了,就要高价要你的钱了。3、轻信吸毒可以减肥。毒贩经常向青少年吹嘘毒品的好处,声称毒品可以治病,还利用女孩子爱美的心理编造"吸毒可以减肥"之类的谎话诱骗没吸过毒的人也吸毒。4、误认吸毒为时髦。5、误认为新型毒品不上瘾。 面对毒品,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更要有坚强的意志。 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好好地活着,健康地活着,有价值地活着,是对生命、对父母、对社会最大的回报。 同学们,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今天做起,提高防毒意识,远离毒品,垒筑一道防毒屏障,让毒品失去成活的土壤。借此机会,我祝福同学们都能健康,快乐!让阳光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观看大学生禁毒文艺晚会后,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思绪万千。舞台上吸毒者因毒瘾发作痛哭流涕的形象,令我毛骨悚然,心惊胆战;父母因儿子吸毒痛断心肠的场面让我揪心,泪流满面。他们——吸毒的人们啊,只因为一时的无知和冲动,向那万恶之源——毒品迈出了可怕的第一步,这一步将自己跟死亡和黑暗拉的那么近,而跟亲人和光明离的又那么远,从此,走上了不归之路。晚会让我想起小学四年级课文《虎门销烟》,它让我记住了1839年6月3日,这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民族英雄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两万多箱鸦片,23天才全部销毁。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也因此让我了解到中华民族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英国列强为了自己侵略目的,不择手段,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我们有着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炎黄子孙瞬间变成不堪一击的“东亚病夫”;被迫签订赔款、割地、开商埠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如1854年的《南京条约》。这让小小的我在那时就知道了毒品鸦片的“厉害”。今天的大学生禁毒晚会,又让我对毒品有了新的了解,贩毒分子为了金钱,铤而走险,让毒品卷土重来。而且现在的毒品多种多样,除鸦片外,大都是用化学原料合成的,由天然毒品与化学物质合成而得,如海洛因、冰毒、摇头丸等, 它们会使人产生兴奋,产生幻觉,导致自我歪曲和思维分裂,并导致心、肝、肾等主要脏器的损害,一旦停掉毒品,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服用,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它带给人类的只会是毁灭。因为吸毒耗资巨大,许多吸毒者在毒瘾的驱使下走上刑事犯罪的道路:因吸毒而贪污、诈骗,因吸毒而盗窃、抢劫,因吸毒而敲诈、杀人…… 由此可见,毒品可以腐蚀人的意志,可以毁掉一个优秀的民族,强大的国家。而今,我们中华民族摆脱了“东亚病夫”的帽子,成功的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神州七号”的成功更使我们为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而自豪。同学们:少年强则中国强!现在让我们携手努力,珍惜生命,拒绝毒品。我真切的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长大成为大学生的那一天,可以站在舞台上骄傲的向世人大声宣布:我们中国没有吸毒者!

禁毒演讲稿--《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现实中,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严重问题。来自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的数字表明,我国最近几年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始终在吸毒人口中占80%左右。据不完全统计,16岁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数有所增加,青少年已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 目前,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是怕学生知道毒品。认为禁毒教育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冒险尝试;二是认为禁毒教育是公安部门的事,与学校无关。这些认识误区的一个前提,就是目前在校学生吸毒者罕见。事实上,毒品蔓延的速度相当快,若等到毒品在校园时再来教育,则为时已晚。由此可见加强禁毒教育,做好超前预防工作,是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出路。 自1997年国家教委规定把禁毒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并正式纳入中小学德育教育教学大纲以来,六年来我校通过“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青春期专题讲座”、“青年志愿者宣传队”、赴禁毒教育基地参观等多条渠道对家长、学生、社区居民广泛开展了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不让毒品进我家”等宣传教育活动,还组织教师面向市、区专家开了一节“美丽的罂粟花”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学校对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的有效性得到家长、社区及区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学校优良的校风带动着周边小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对所在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提升具有明显推动作用。学校2001、2002年连续两次评为“石泉社区教育先进学校”、2002年被授予“创精神文明特殊贡献奖”。 至于如何搞好学校禁毒教育,还有待于大家在具体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但有一点必须肯定,目前毒品虽尚未在学校出现,但“防患于未然”总比“亡羊补牢”为好。加强毒品预防教育仍然是学校德育工作一个方面,今后学校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禁毒工作的实践探索: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开展预防毒品犯罪宣传教育工作。 把禁毒教育列为学校教育工作计划中,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与学校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与培养青少年树立良好的道德观结合起来,要做到教育工作常抓不懈。 二.领导到位,加强对学校禁毒工作的组织领导,多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毒品预防教育活动。 1、成立毒品预防教育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书记、校长任组长,政工教导任副组长,组员由年级组长、家长委员会代表、青保教师、校长助理等成员组成。 2、制定有关学校防毒、禁毒的制度和措施。领导小组指导学生开展禁毒知识宣传、自护教育、志愿帮教等工作,并负责具体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三.加强教育,增强青少年拒毒防毒能力。 1、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禁毒氛围。 (1)多层面、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学校领导、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可以充分利用广播、校园网、宣传栏、开展 “远离毒品”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主题班队会、演讲、征文等形式宣传毒品的种类、性能、危害以及远离毒品的方法和知识,使100%的中小学生都能深刻认识毒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自觉抵制、远离毒品,从而使广大青少年自觉增强防毒的意识和决心。 抓好“国际禁毒日”宣传。每年的“国际禁毒日”,学校可以通过升旗仪式,校班会课,及主题黑板报、电脑小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组织学生观看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剧目,开展禁毒教育知识竞赛,禁毒教育有奖征文,阅读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禁毒卡通连环画口袋书,参观禁毒教育图片展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禁毒宣传预防教育工作。 (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学校的法制教育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从生活知识、生活规则、生活礼节这样一些初级生活准则的教育入手,来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的基础。这也是青少年自我防范的最重要的第一步。青少年吸毒犯罪,并非都是有意要藐视法律,而主要是缺乏生活准则的修养,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合乎生活准则的判断。第二层次,是加强青少年生活准则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修养的教育。这是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关键,也是青少年自我防范的一道最直接的屏障。许多青少年在这方面的修养,大大低于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如果我们的学生不懂得和不遵守社会生活准则,没有和缺乏社会的公德修养,就会在客观行为上出现偏差。 学校将通过思想政治课中的法制教育、法律知识竞赛、通过请区公安分局负责禁毒教育的警官到学校做报告,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等形式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以自我互动教育、体验教育、亲子双向教育、集中授课等形式,帮助青少年在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在体验中增强法制观念。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通过建立法律服务设施,开展经常性的法律咨询,为青少年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增强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不同特点,开展有所侧重、分层次的禁毒教育活动,使中小学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的基本知识及禁毒政策与法律法规,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与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持从小抓,重在防,确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 在普遍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同时,把初中二年级学生作为毒品预防主题教育的重点。结合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探索适合于初二学生特点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以典型带动全局,并运用解剖麻雀的方法,不断探求规律特点,推动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能帮助少数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卫生老师结合“青春期专题讲座”等形式,分析吸毒对青少年的身心影响,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活动。例如可以介绍“什么是毒品?”、“日益严重的毒品问题”、“吸毒的危害”等从医学角度,生理学角度使学生们认识到与“吸毒、贩毒”这一触犯刑律的错误行为作斗争是我们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4、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用积极健康的文化熏陶青少年,丰富青少年的精神生活,使青少年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精心选择、积极推荐一批适合青少年的优秀文化读物、影视作品、歌曲等,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开展“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心得”、“讲一个好故事”、“看一部好电影”、“唱一首好歌曲”等活动,有计划、有主题地组织青少年开展健康有益的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开展“青少年暑期禁毒自护教育” 活动,向青少年普及拒毒、防毒知识,教育他们自觉远离毒品,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青少年对毒品的免疫力。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业余爱好,通过广泛的禁毒宣传教育,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与社会压力,以营造一个有利于禁毒的社会文化氛围。尤其在每年6月26日的“国际禁毒日”,要充分运用校刊、广播网、宣传栏等来宣传禁毒法律法规知识,揭露毒品的危害,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自我保护意识。2011年

毒品可以让我们失去宝贵的生命,可以让我们失去理性,远里毒品珍爱生命,才是正道。

你见过吸毒的发作时吗?失去理智,在戒毒所肯定很惨,如果自己自制力不强的会精神崩溃的,连吸烟者上瘾了都很难戒除,自己想下

utol防御看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