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基础解读】 一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2)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3)学派之间的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评价: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至圣”。 2、早期儒学: (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 (3)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他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他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2)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2、法家: 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基础解读】 一、 从“无为”到“有为”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措施:减轻田租、赦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4)结果: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5)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 内: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割据局面正在形成。 外:匈奴为患,边关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6)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其人: 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3) 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三、儒学成为正统 1、儒学兴起的原因: 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 2、儒学教育状况: (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2)兴办太学,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儒学于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3、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第3课 宋明理学 【基础解读】 一、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程朱理学: 1、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1)统治者支持: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巩固,宋代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 (2)儒家学者的努力: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3)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所以“理学”也称为“程朱理学”。 2、程朱理学的内涵: (1)程颢、程颐的思想主张: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2)朱熹的思想主张: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3、程朱理学的影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的思想主张: 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2、王阳明心学出现的背景: (1)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2)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3、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1)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2)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4、评价: 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基础解读】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李贽离经叛道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1)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2)江南一带工商业者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3)社会吏治腐败,奸佞当道。 (4)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不愿与他们同流,形成了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2、李贽的思想主张: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他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二、明清时期的三大进步思想家 1、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1)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3)影响: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2)著述《天下郡国利病书》。这部书记述了山川形势、物产风俗、民生利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3)影响: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3、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思想来源:他继承了以前思想家的唯物思想,并加以发展。 (2)思想主张: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他还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影响: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进步思想家思想的积极意义: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三)  :  20世纪以来,时代的变化使得战争与和平出现了新的特点:  1、 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  为什么人类社会在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  2、 一战后,出现了短暂的和平。二战后,出现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  3、 核武器既是毁灭地球的武器,也是制约战争的因素。  4、 20世纪下半期,局部战争和地区性冲突不断  5、 人类渴望和平。和平思想、和平运动,成为制约战争的重要因素。  6、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但是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  霸权主义,是指强国、大国不尊重弱小国家的主权和独立,蛮横地对别国进行干涉、控制和统治,推行侵略扩张政策,谋求一个地区或世界霸主地位的行径。“强权就是真理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第1课 战云密布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  一、 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本目的讲授思路是:问题导学,让学生理解一战的根本原因是: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而引起的。  阅读教材第一目,回答以下问题:  1、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殖民地?  资本主义自诞生起,就伴随着对市场的争夺,占领殖民地时期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资本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也就是说,对于市场的需要、对于市场的争夺,是资本主义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对市场的需要,资本主义国家就在世界范围内占领殖民地,把殖民地变为他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殖民扩张和掠夺式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2、依据教材第2、3段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有哪些?  (1)科学成为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推动力,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1)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在科学技术的推动和企业组织化程度提高等背景下,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经济飞速发展。  (2)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  (3)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掀起掠夺、瓜分殖民地的新浪潮。  (4)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上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同时世界连成一个整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以及武力威逼等方式建立起来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读教材表格,从中发现什么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由此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是什么?  现象:列强的经济实力和它占有的殖民地的多少是不相符的。  反映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这种现象产生了怎样的局面?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德国,同老牌殖民帝国英法战展开了争夺殖民地、重新分割世界和争夺霸权的斗争。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的加剧,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二、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本目的讲授思路:以教师的精讲为主,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轮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是如何形成的。最好结合图示。  (一)、三国同盟  1、形成的原因  (1) 在历史上,法德多次发生战争。两国是宿敌。  (2) 普法战争削弱了法国,法国时刻准备复仇  (3) 德国外交的首要目的是防范法国,为了防范法国、夺取欧洲及世界霸权,德国力图构筑以自己为核心的同盟体系。  2、成员国家: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3、形成经过:  (1)1879年,德国利用奥匈帝国同俄国的矛盾,和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这是德国构筑同盟体系的第一步  (2)1882年,德国又利用意大利同法国争夺北非殖民地突尼斯的矛盾,拉拢意大利,德、意、奥缔结了针对法俄的《三国同盟条约》  4、影响:形成了以德国为首的第一个欧洲大陆军事同盟集团  (二)三国协约:  1、 三国协约形成的原因  三国同盟引起了法国和俄国的不安,共同的战略利益和经济联系使两国接近。  2、 成员国家:英国、法国、俄国  3、 形成过程:  (1)1892年,法、俄签订了《法俄军事协定草案》,这标志着欧洲大陆的另一个军事同盟集团的初步形成。  (2)1904年,英法签订了《英法协约》,调整了双方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共同对抗德国  (3)1907,《英俄协约》签订,调整了双方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共同对抗德国  英俄协约的签订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军事同盟的最终成立。  4、 影响:欧洲形成了势均力敌的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使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  思考问题:  5、一战爆发前,欧洲列强矛盾尖锐复杂,有哪三对矛盾?最突出的矛盾是哪一对?各因何问题产生的矛盾?  6、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为什么会形成两大军事集团?  三、 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1、科技成果运用于军事领域的原因  两大军事集团力图在军事上压倒对方,扩军备战,于是,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2、表现  (1) 科技进步首先提高了传统武器的性能、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  (2) 新式武器相继问世,如、潜艇、飞机、坦克等,战争扩展到了海地和空中  (3) 新的交通手段的出现,提高了军队的战略机动能力,使得战争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  (4) 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等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实现了远距离的信息传输,促进了军队通讯技术的现代化,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四、 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1、德国的军国主义浪潮  出现的原因:德国自身的军国主义传统;在进入20世纪后的激烈竞争中,西方列强相信战争最后解决问题的办法;德国的军国主义尤为严重,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对殖民地分配现状最为不满。  2、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德国、俄国、及英国、法国等  极端民族主义其中的重要内容是“民族优越论”鼓吹本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宣称对外扩张是民族利益所在。  极端民族主义的实质:本民族利益至上,宣扬对外侵略扩张。  思考: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战争经过)  复习提问:  1、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图示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过程。为什么会出现两大军事集团?集中体现了哪些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矛盾的实质。  3、 科技进步成果运用于军事领域的表现有哪些?  4、 极端民族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5、 为什么人类历史到了20世纪会发生世界大战?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战云密布的欧洲,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战争究竟是如何爆发的?及如何进行的?  讲授新课:  一、 一战的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讲课思路:先让学生简述什么是萨拉热窝事件,然后再来分析该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并结合地图。形成时空观。  1、萨拉热窝事件出现的原因  20世纪初,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出现了众多的民族独立国家。  欧洲列强利用这一复杂局势,纷纷插手巴尔干,扩张势力。俄国和奥匈帝国的争夺尤为激烈。  20世纪初,巴尔干半岛是欧洲随时可以爆炸的火药桶,矛盾冲突非常尖锐  奥匈帝国把塞尔维亚视为向巴尔干扩展的障碍,与塞尔维亚矛盾尖锐。(直接原因)  2、什么是萨拉热窝事件?其影响是什么?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爱国者刺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  影响: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二、 惨烈的四年战事(战争经过):  (一)、一战的爆发  1、爆发:1914年7,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俄、法、德、英很快参战,大战全面爆发  2、交战双方:  德、奥匈、奥斯曼、保  英、法、俄、塞、比、意、日等  想一想: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战争的进程  1、战争的三条战线:  2、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  阶段 战役或重大事件 影响  第一阶段(1914)  马恩河战役  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第二阶段(1915~1916)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俄军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  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第三阶段(1917~1918)  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俄国退出大战  中国等参加协约国作战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协约国力量增强,一战以同盟国失败告终  回答问题:  3、在大战的第一、二阶段,战争的中心是如何变化的?  西------东---------东  4、一战爆发后,美国采取了什么政策?有何目的?1917年,美国参战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中立政策”目的:远离战火,避免战争;利用中立国的地位与交战国扩展贸易,发战争财  1917年,美国参战的原因:  美国与英法有密切的历史文化联系,如果协约国战败,美国的利益将受损  俄国爆发革命,形势有利于同盟国,美国不能坐视不管  德国采取的“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目的:为了战后分赃和争夺世界霸权。  (三)大战结束  1、 大战结束的时间和标志:1918年11月  德国政府代表在福煦车厢签署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德国宣布投降.  2、 促使大战结束的原因有哪些?(分析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总体上,协约国的力量大于同盟国的力量。  n美国的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中国等国家的参战也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  n德奥集团挑起的一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非正义的战争是必然失败的。  n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并退出了战争。各国的反战运动和革命浪潮,如德国的十一月革命,成为结束战争的主要推动力。  n德、奥两线作战,同盟国经济崩溃,也是战败的因素。  三、 大战的结果和大战性质:  1、结果:结果:同盟国失败,协约国胜利  3、 性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尽管塞尔维亚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第3课 大战的后果  复习提问:  1、 萨拉热窝事件是怎么回事?有何影响?  2、 一战爆发的时间和标志?  3、 一战在欧洲战场的三个阶段、各有何战事?  4、 一战结束的时间、标志?  5、 你认为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讲授新课:  1、巨大的灾难:  2、西欧的相对衰落  3、美国和日本崛起  4、革命与独立浪潮高涨  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哪些重大影响?  第4课 综合探究:极端民族主义与战争  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1、 民族主义是在什么时期兴起的?一般认为,其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2、 举例说明,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曾经起过或者进步、或者反动的作用?  3、 阅读教材材料,回答18页知识窗的问题  4、 如何来认识极端民族主义的“爱国主义”面貌?  课后记:  阶段 战役或重大事件 影响  第一阶段(1914)  第二阶段(1915~1916)  第三阶段(1917~1918)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短暂和平  。  第5课 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2课时)  一、 巴黎和会:  1、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人们热切希望和平;  帝国主义列强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关系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列强间的争霸斗争从战场上转移到谈判桌前  2、什么是巴黎和会?  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了处置战败国和巩固战胜国成果的和平会议,史称巴黎和会。  3、与会代表:  战胜国的代表,但没有苏维埃俄国,中国政府的代表是陆征祥等  4、和会召开的目的:实现在霸权基础上的和平,根据自己的利益重建战后秩序,削弱德国,巩固战争成果(以解决分赃、反苏和建立战后帝国主义国际秩序这三大问题)  5、战胜国的主要意图  同学阅读教材分析并结合新课堂22页材料题  法国:最大限度削弱德国,提出严厉的赔款计划,掌握欧洲大陆的霸权  英国:继续“欧洲均势“的传统政策,维护殖民帝国和海上霸主地位,消灭德国的海军,不希望过分削弱德国而使法国成为欧洲霸主  美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更关心建立国际联盟,使美国能够更大程度干预  和控制国际事务。  二、《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凡尔赛体系建立  (一)《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  1、 签订时间:1919年6月  2、 条约内容:  教给学生掌握的方法;从领土、殖民地、军备、赔款等方面  方面 内容  领土 德国放弃一切殖民地,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交由法国开采15年,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以内划为非武装区  军备 和约规定,德国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只保留10万陆军和少量船舰,不得拥有空军、坦克、潜艇等  赔款 该规定了德国在一定时间内应支付的赔款总额  殖民地 德国原来占据的殖民地被英、法等战胜国瓜分  其它 在威尔逊地坚持下,写入了国际联盟盟约  规定把德国攫取的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引导学生分析: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  (二)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1、 概念:什么是凡尔赛体系?对德和约签定后,协约国集团又陆续与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其等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条约和《凡尔赛和约》、国际联盟盟约结为一体,构成了协约国列强建立一战后以欧洲为主的国际关系新秩序的基本框架。  2、 对凡尔赛体系的认识  (1)凡尔赛体系的作用:  在凡尔赛体系下,在一战后和20世纪20年代,欧洲基本维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调整了欧洲各国间的关系,建立了帝国主义列强以欧洲为主的国际关系新格局  根据民族自决原则,确认了波兰、捷克等一些民族国家的独立  (2)凡尔赛体系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凡尔赛体系下的矛盾)  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对德国的压制激起了德国的复仇情绪  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协约国和苏维埃俄国的武装干涉与对立  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围绕着殖民地、欧洲霸权和世界霸权等问题矛盾重重,如何处理德国赔款问题成为战胜过矛盾的焦点之一。  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国家之间的矛盾。表现为20年代2、3十年代民族独立运动在亚非拉地区此起彼伏。  (3)凡尔赛体系的实质?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护欧洲和平的新秩序。  教学思路:  同学阅读教材,在教师的引领下分析理解教材。  小结:凡尔赛体系是如何建立的?它的实质是什么?如何来理解它的不稳定性?  第6课 国际联盟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万国邮政联盟;巴黎和会上的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纲领”;国际联盟的成立、国联的组织机构、国联的宗旨、委任统治制度、国联的活动  通过分析国联成立的背景培养学生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归纳国联的活动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通过国联的活动,认识国联是被英、法等大国操纵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问题学案式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国联的活动,认识国联是被英、法等大国操纵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一、 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一)国际联盟成立的背景  1、国际联盟成立的条件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行业性的国际组织建立起来  一战激起了反战和平思潮,一些有识之士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防止大战发生,维护世界和平  大战期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主张  在巴黎和会上,国际联盟盟约被通过  2、国际联盟建立的目的:  防止新的大战发生,维护世界和平  (二)国际联盟盟约的基本内容  1、 宗旨  增进国际间合作,保持和平与安全,避免战争  2、 国联的组织机构  大会、行政院及秘书处  3、 其它规定:  裁减军备、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等规定及委统治制度  分析:委任统治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委任统治制度的使用范围主要是德国原先的殖民地和奥斯曼帝国近东的部分领土。实际上大国瓜分殖民地的虚假外衣  (三)国际联盟的成立及成员国  1、 成立:  1920年1月,国际联盟在日内瓦正式成立,简称国联  2、 成员国;开始44,后发展到63个。苏俄和美国没有参加。  二、国际联盟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  (一) 国联的两大任务  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处理世界范围的卫生、经济、社会等问题。  (二) 国联的主要活动  1925  1931  1935  1937、  1938  1939、  (三) 国联的历史地位  1、性质: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英法控制下的维系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2、历史作用: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国联初期,发挥了维护和平和制止战争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为二战后联合国的建立提供了借鉴。  3、局限:  国联同时也是被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成为它们维持维持霸权的工具;国联自身也有很多缺陷;国联的威信不足;面对30年代的战争危机和侵略战争,国联毫无作为,放任二战爆发,国联名存实亡,  三、国联的解散:1946年

1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三知识整理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基础解读】 一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2)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3)学派之间的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评价: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至圣”。 2、早期儒学: (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 (3)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他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他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2)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2、法家: 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基础解读】 一、 从“无为”到“有为”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措施:减轻田租、赦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4)结果: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5)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 内: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割据局面正在形成。 外:匈奴为患,边关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6)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其人: 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 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三、儒学成为正统 1、儒学兴起的原因: 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 2、儒学教育状况: (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2)兴办太学,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儒学于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3、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第3课 宋明理学 【基础解读】 一、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程朱理学: 1、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1)统治者支持: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巩固,宋代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 (2)儒家学者的努力: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3)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所以“理学”也称为“程朱理学”。 2、程朱理学的内涵: (1)程颢、程颐的思想主张: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2)朱熹的思想主张: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3、程朱理学的影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的思想主张: 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2、王阳明心学出现的背景: (1)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2)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3、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1)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2)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4、评价: 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基础解读】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李贽离经叛道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1)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2)江南一带工商业者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3)社会吏治腐败,奸佞当道。 (4)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不愿与他们同流,形成了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2、李贽的思想主张: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他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二、明清时期的三大进步思想家 1、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1)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3)影响: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2)著述《天下郡国利病书》。这部书记述了山川形势、物产风俗、民生利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3)影响: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3、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思想来源:他继承了以前思想家的唯物思想,并加以发展。 (2)思想主张: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他还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影响: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进步思想家思想的积极意义: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基础解读】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 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2、 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 (1)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2)强调人的价值。 (3)代表人物及主张: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二、美德即知识 1、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 (4)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2、影响: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一书,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主张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 2、柏拉图的这种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基础解读】 一、 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文艺复兴的背景: (1)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著名的工商业城巾。在激烈的竞争中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他们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造财富。 (3)教会严格控制着文化思想的发展。 二、文艺复兴 1、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2核心:人文土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表现: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 4、代表人物: (1)薄伽丘,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文学家,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十日谈》。作者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2)但丁和彼特拉克,他们和薄伽丘一起被誉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但丁在他的长诗《神曲》中,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是《歌集》,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3)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5、文艺复兴的扩展: 16世纪以后,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三、宗教改革 1、原因: (1)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2)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教会不仅在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富,德意志因此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3)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激化了矛盾。 2、马丁•路德改革: (1)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列举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谎谬,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他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3)影响: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基督教派,这些教派统称为新教。新教除了路德派以外还有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第7课 启蒙运动 【基础解读】 一、 理性时代的到来 1,原因: (1)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2)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 (3)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2、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 3、思想主张: (1)启蒙思想家们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 (2)他们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 “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4、影响: 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他们以生动的文笔,通过戏剧、小说等形式,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1、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2、思想主张: (1)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 (2)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3)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4)他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孟德斯鸠:(1)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2)影响:孟德斯鸠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 4、卢梭: (1)著有《社会契约论》一书,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 (2)他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 (3)卢梭还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 1、康德: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 2、评价: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基础解读】 一、四大发明 1、概况: 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2、四大发明的产生与传播: (1)造纸术。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3)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宋朝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4)指南针。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5)传播。 a 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b 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 c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d 欧洲人还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 1、《九章算术》 成书于东汉,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珠算 珠算运算法编成歌诀流利顺口,配合小九九和十进位值制记数法,运算如飞。明清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三、石氏星表和浑仪 1、中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2、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 3、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4、《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对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1、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集前代各家历法优点之大成,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3、四大农书。 (1)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 (2)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3)元朝王祯的《农书》; (4)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5)特点: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部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1、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2、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中医专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3、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对中药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基础解读】 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1)中国第—部诗歌总集《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3)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 2、唐诗 (1)唐诗繁荣的原因: a 唐朝文明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b 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2)代表人物及作品: a 初唐的著名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b 盛唐诗人: 高适的“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岑参的“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都洋溢着豪迈的气概;孟浩然、王维的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都富于诗情画意。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李白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c 中唐的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出现的原因: (1宋代商业的发展。 (2)城市的繁荣。 (3)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 2、流派: (1)婉约派 代表人物 柳永、李清照。 柳永州《雨霖铃》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李清照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等,都是流传极为广泛的佳句。 (2)豪放派 代表人物 苏轼、辛弃疾等。 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元曲:元代,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元曲通俗生动,豪放飘逸,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三、明清小说 1、小说的发展历程: (1)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2)唐朝短篇小说传奇。 (3)宋朝供说话人用的话本,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2、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1)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2)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 (3)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 3、代表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 4、评价:它们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基础解读】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发展历程: (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六千多年前,“图画文字”出现。 (2)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3)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2、书法艺术的形成: 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中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3、代表人物及特点: (1)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钟繇、王羲之贡献最大。 (2)唐代楷书步人盛世,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各具特点,分别被称为欧体、颜体和柳体,成为后人学习、临摹的范式。 (3)魏晋以来,草书盛行不衰,名家辈出。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素等,都是草书大家。 (4)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等人的行书,历来备受世人喜爱。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中国画的发展历程: (1)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是其中的杰作。 (2)战国帛画:《人物龙风图》《人物驭龙图》,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绚丽,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3)魏晋时期,顾恺之留下了《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传世佳作,提出“以形写神”,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4)隋唐时期,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创作出《游春图》《步辇图》和《送子天王图》等许多优秀作品。 (5)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6)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三、京剧的出现 1、发展历程: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 (2)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3)明朝时候,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昆曲,流传甚广。 (4)清朝前期,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 (5)道光年间,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 (6)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2、代表人物: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看看这个 选修三的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分很好拿的 考点 目标要求 具体目标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 识记、理解、分析、运用两大军事集团、巴尔干火药桶、萨拉热窝事件、施里芬计划、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无限制潜艇战大战的性质结局和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识记、理解、分析、运用、综合 凡尔赛体系、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国际联盟、非战公约认识凡-华体系的实质及内部矛盾、比较国联以及联合国的异同、非战公约的作用及局限第二次世界大战 识记、理解、分析、运用突袭波兰、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开罗宣言等文件二战爆发的原因、二战的性质和影响以及对战争经验教训的反思二战后的世界 识记、理解、分析、运用、综合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美苏争霸、新思维、朝鲜战争等局部战争、保卫世界和平大会、联合国、反战运动分析冷战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美苏争霸的阶段特点以及两国的政策调整、认识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分析战后和平运动的原因特点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大战的历史背景1.两大军事集团:①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列强之间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锐。②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纷繁复杂,其中法德之间、英德之间、俄奥之间矛盾是主要矛盾。③1879年在德国宰相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奥首先缔结了“同盟条约”。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形成,德国成为同盟的核心。④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英国分别在1904和1907年与法、俄签定了协约,三国协约正式建立。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的根源与实质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横规律的作用。资本主义在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经济政治不平衡加剧,列强力量对比出现显著的新变化。实质是争夺霸权和殖民地。随着世界领土瓜分完毕,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不能容忍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不平衡的倒挂状况,新老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矛盾尖锐起来。2.巴尔干火药桶:①1912年秋“巴尔干同盟”发动了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即“第一次巴尔干战争”。②1913年,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与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作战,保加利亚战败。③两次巴尔干战争后,俄国、奥匈帝国投入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④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激化,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⑤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二、战争的进程1.爆发:①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②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俄国,后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投入战争,战争范围越来越大,演变为具有世界规模的大战。③一战爆发后,在欧洲形成了西线、东线、南线三条战线,其中西线和东线是这次战争的主要战线。2.过程:①第一阶段,德国按“施里芬计划”企图实行速决战,然而马恩河一役彻底打破了德军想在6周内打败法国的计划。随后不久战争进入了第二阶段。②在第二阶段中,德军主攻东线,并且在德奥军队的联合下,使得俄国节节败退,损失惨重。随后德国又集中了50个师的强大兵力向法国的凡尔登展开进攻,从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时间最长、伤亡最惨重的一次战争——凡尔登战役。这次战争双方伤亡共70多万人,因此,凡尔登战役又被成为“绞肉机”。但这次战争却牵制了德国在凡尔登的攻势。德国在欧洲大陆发动进攻的同时也不忘对制海权的抢夺。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一次海战——日德兰海战,然而经过这次战争,英军的损失虽然远大于德国,但却仍掌握着制海权。随后,双方开始将转向潜艇战和反潜艇战。③1917年,战争进入了第三阶段,出现了相互间的僵持状态。1917年2月1日,德国公开宣布全力开始无限制潜艇战。这给英、美国等国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随后美国也放弃了自己的“中立”,宣布对德作战。由于美国的参战,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走向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接近了尾声。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各国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政治危机。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奥匈帝国宣告瓦解,德军也士气大损,接连不断的军事失利也加速了德意志帝国的崩溃。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时,德国接受了协约国的停战条件,并派出代表签定了“贡比涅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三、一战的后果1.战争给全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战争造成的伤亡和损失使得欧洲的工业发展至少倒退了8年。同时,战争也给数已万计的家庭带了抹不去的伤痛。2.战争使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产生了变化。英国遭受了沉重的战争创伤,失去了原有的地位。而美国和日本却利用战争机会大大发展了自己,特别是美国,从1915年起进入了一个为时5年的“战争繁荣”周期。而日本也从原来的农业国转为了工业国,从原来的债务国变为了债权国。3.战争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革命,特别是俄国的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增强了维护和平和正义的力量,鼓舞了人们斗争的勇气和决心,让人们看见了黎明的曙光,并且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4.我们可以看见导致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还没有得到解决,帝国主义之间还是存在着重重矛盾,并且这种矛盾在战后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反而不断激化,而所谓的维护战后和平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也只是打了个和平的幌子,国际关系呈现除了新格局,这就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1.从战争的起因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各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2.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战争目标:各帝国主义国家都以夺取霸权和殖民地; 为自己战争目标,显示了战争的侵略性质。3.巴黎和会上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置:将战败国的殖民地加以瓜分也看出这场战争的性质和意义一、 凡尔赛体系1.背景:一战结束;战后列强力量发生变化;列强要求重新瓜分世界。2.建立:时间:1919年6月;地点:巴黎;方式:巴黎和会与《凡尔塞和约》;操纵国:英法美日。3.意图:美国要求称霸世界;英国要求扩大和巩固继续称霸;法国企图获得欧洲霸权;日本要求亚洲霸权。争论焦点:德国问题、中国山东问题。4. 凡尔赛体系的形成: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先后同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5.影响:①对战败国德国进行了严惩和限制,建立起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②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奥匈帝国解体。匈牙利分立,建立新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南部领土被割让给意大利;巴尔干部分地区并入塞尔维亚,成为南斯拉夫,另一部分归还波兰。其次,奥斯曼帝国解体,在欧洲仅保有伊斯坦布尔及其附近地区。评价:构成“凡尔赛体系”的一系列条约,标志着战后列强在欧洲近东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但也隐含着许多矛盾,这一体系不可能持久。二、华盛顿体系1.背景:一战后,美、英、日三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相互争夺。为缓和它们之间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而召开这一会议。2.建立:时间:1921年到1922年;国家:参加国除美英日以外,还有中法意比荷葡。3.内容:①《四国条约》:美、英、法、日相约: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英日同盟解散。②《五国海军条约》:美、英、日、法、意分别规定各自的主力舰和航母的总吨位。③《九国公约》名义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实质上又使中国陷入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④中日协定:山东主权归还中国。4.影响:①《四国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它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其在远东争霸的一个障碍;对英国来说,既维护了英日友谊,又促进英美关系,使英帝国主义在太平洋上的巨大权益暂时得到保障;对日本来说,日本的扩张野心受到美英法大国的制约。②《五国海军条约》使英国正式承认美英海军的对等原则,标志着英国海上优势的丧失,并使日本的扩军计划受到限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美国外交上的胜利。③《九国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取得的重要成果。它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终于成为现实;它打乱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又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主义提供了条件。5.评价: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中国地区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体系”,标志着战胜国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基本上完成了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凡-华体系形成。凡-华体系的总特点、内部矛盾以及战后世界的主要矛盾总特点:它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实力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妥协而建立的;英法仍不失欧洲大国地位,在世界通过操作国际联盟发挥主导作用;美国依靠经济实力夺取世界霸权的企图失败,但在拉美进一步巩固了西半球霸权,在东亚和日本共同占据主导地位;日本在东亚的霸主地位受到削弱。各种矛盾:(1)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a.法德矛盾b.战败的土耳其与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2)战胜国之间的矛盾:a.英美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b.英法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矛盾。c.美日争夺亚太地区的矛盾。(3)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战后的世界主要矛盾:(1)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表现为协约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2)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3)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4)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三、国际联盟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人们饱受战争之苦,也使各国的政治家们觉得应该建立一个国际组织来防止此类灾难的再次发生。于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提议建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2.成立:1919年,巴黎和会通过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并于1920年1月正式成立,总部在日内瓦,机构有大会、行政院、秘书处,职责维护和平、集体安全、对殖民地“委任统治”。但美国由于自身的利益没有得到满足,因此始终未加入国际联盟。3.历史地位:一方面,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质的组织,另外,国际联盟还对后来反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起到了一些作用,也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最后,国际联盟宣称它成立的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然而它作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的前提下,实际被英法所操纵。它始终是少数帝国主义国家为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证明了它的名存实亡,1946年4月国际联盟正式宣告解散。三、非战公约1.签定:1928年,美、德、法、日、英等15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签定了《非战公约》,主要是“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止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并且规定,缔约各方“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2.作用:《非战公约》作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共同签定的国际条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第一次正式宣告在国家关系中放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并约定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其次,《非战公约》的内容为国家法中互不侵犯原则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并且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3.局限性:实际上所谓的《非战公约》也只是一纸空文,其中那些冠冕堂皇的条文对实际的世界和平没有规定任何的明确责任,反而使签约各国钻了“自卫”的空子,因为他们可以视自身的情况决定是否应该诉诸战争而实行所谓的“自卫”,这种特殊的“自卫权”的拥有也为以后的战争打开了缺口。国联与联合国的不同作用及原因不同作用:1.虽然都把维护世界和平问题摆在了首位,但国际联盟作为维护帝国主义凡-华体系的工具,孕育了新的世界大战;联合国则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国联高举反共反对民族解放运动的旗帜,对苏俄等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及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横加干涉;联合国则将两种色后悔制度的和平共处纳入国际体系,对国际共运和民族解放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 。3.国际联盟一直为大国操纵,在联合国中70年代后,第三世界国家发挥了作用。原因:1.建立的基础不同。国联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2.组织方式不同。国联排除了苏俄等国,为帝国主义所操纵;联合国则具有广泛性,容纳了社会主义和第三世界国家。3.国际形势特点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亚非拉第三世界的崛起,极大的改变了国际力量的对比。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二战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一战后,英法经济困难重重,而战败的德国利用英法美的矛盾,依靠美国的扶植,经济很快恢复,并超过英法。日本狭小的国内市场和薄弱的基础无法摆脱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②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德国和日本由于较多地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抛弃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建立法西斯专政;而英法美则继续发展资产阶级民主制度。2、具体原因:德国、日本对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被惩治、受遏制的地位不满;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中立政策加速了战争的爆发。苏联实行中立自保政策,客观上也促使了世界大战的爆发;在局部战争其间,反法西斯势力基本处于孤立无援、各自为战的困难境地,未形成强大的反法西斯同盟来遏制法西斯发动二战的行径二、战争的进程1、初期阶段(1939年9月1日--1941年6月22日)①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②全面爆发:1939年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③苏联建立东方战线。④德军西线进攻:北欧和西欧诸国沦陷;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1940年7月--9月,不列颠之战。2、战争的扩大(1941年6月22日--1943年2月)①苏德战争:A、爆发:1941年6月22日;B、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10月2日--1942年2月)②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原因:法西斯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在斗争中西方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都迫切要求联合行动,抗击侵略,捍卫独立和自由。过程:1939年美国《中立法》;1941年《租借法》;苏德战争爆发后,1941年8月《大西洋宣言》初步建立;1942年元旦《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意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它的组成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为最后战胜轴心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胜利阶段。(1943年2月--1945年9月):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年7月--1943年2月)——苏德战场转折点②中途岛海战(1942年5月)——太平洋战场转折点③北非战场胜利和意大利投降:北非战场(1940年夏意军开辟--1941年11月结束)——转折点:1942年秋,阿拉曼战役意大利投降(1943年9月)——标志着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④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944年6月)⑤德日法西斯溃灭三、历史意义及深刻教训1.历史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规模空前的世界性的战争,它以反法西斯国家的胜利而告终,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①它的胜利拯救了世界,恢复了和平。②它沉重的打击了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同时也对英法等帝国主义大国造成了严重的削弱,出现了美、苏两强并立的情况,并最终导致了冷战的出现。③同时,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加入以及反法西斯战争对帝国主义国家的削弱和打击也使得殖民体系迅速瓦解,加快了亚非拉等国家的独立,促进了历史的发展。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上运用了许多高科技的武器,比如美国对日本投放的原子弹、德军轰炸英国的V—2火箭等,从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总之,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使世界历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2.深刻教训: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最残酷的以及规模最大的战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灾难,各国人民为反抗法西斯的侵略作出了艰苦的努力与斗争。从中国战场来看,中华儿女为反抗日本侵略者奋勇抗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慷慨激昂的战歌,他们的精神永存,为今天乃至未来所铭记,激励着我们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为祖国的强盛、世界的和平进行不懈的努力。②世界大战的再次爆发提醒我们时刻要有忧患意识,对战争始终保持应有的警惕,促进世界的真正和平,坚决的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树立崇高的国际意识。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后果和影响。(1)从原因来看:决定因素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2)从性质看,“一战”是帝国主义的争霸战争,“二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3)从后果和影响来看①两次世界大战对战败国的处理不同,结果也不相同。凡尔赛体系对战败国德国的处置是残酷无情的,也是失败的,为日后法西斯势力的兴起埋下了祸根。雅尔塔体系对战败国的处置更多的注重于铲除法西斯势力和战后的民主建设,确保德国、日本不再对新的国际秩序构成危胁,是比较成功的。②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根本改变了19世纪以来欧洲支配全球的世界格局。与欧洲的不断衰弱同步的是殖民主义的步步后退以及最终被迫退出历史舞台。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世界殖民体系的解体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终于得以完成。这是人类历史的极其巨大的进步与欧洲的衰弱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与苏联的不断崛起。这一过程同样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完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它使美苏对峙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取代了西欧列强主宰全球的时代 二战后的世界一、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1.原因:①雅尔塔体系:形成:二战后期,以美英苏为主的同盟国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就结束战争、处置法西斯和战后安排等问题达成协议,其中以1945年2月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举行的雅尔塔会议最重要,这一系列协定的总和就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内容:铲除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国分区占领管制;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中国的权益也交给苏联;创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做出相应的规定。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从根本性质上不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雅尔塔体系能真正的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维护战后世界和平、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有积极作用。但是,体系的形成主要是美苏两大国的推动,这为两极格局的形成以及这种格局下出现的冷战提供了条件。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意味着近三百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②美苏均势:战后美国事例大增,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确立;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拥有最强大的海军、空军,还垄断着原子弹、氢弹,其军事力量被布置到世界各地。苏联军队在二战中不仅是打败法西斯德国的主力军,还参加对日作战,军事力量增强,成为紧次于美国的世界军事强国,领土有所扩大,帮助东欧国家摆脱了法西斯统治并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权,后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③矛盾激化:当欧洲各国都在暗自抚平战争给自己带来的创伤时,美苏两国不断发展自己的势力,相互间的同盟在战后不久也宣告破裂。美国为称霸世界认为苏联是最大的障碍,因此为扫除这个障碍,着手准备了一系列遏制苏联的政策和计划。因此,冷战实际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遏止社会主义。2.冷战的开始①序幕: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②开始:美国:1947年杜鲁门总统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演说,提出了所谓的“杜鲁门主义”,它宣告了美国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也是美国发动对苏联冷战的标志;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说,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1949年4月美、英、法、意等12国外长在华盛顿签定了《北大西洋公约》。标志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北约的建立,使美国在欧洲大陆组成了遏制苏联和东欧的包围圈,欧洲成为美国防御的最前线,被约是美国组织的最大军事同盟,是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苏联:1947年9月苏联组织成立情报局,一方面反击美国冷战政策,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和影响;1949年苏东六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对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恢复各国经济起了积极作用;1955年在华沙签定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根据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华约组织是与北约组织对抗的军事政治集团,成立之初起到保障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等积极作用。随着华约组织建立,两大对立的军事政治集团形成。③表现:第一次柏林危机:随着冷战的发展,美英与苏在德国问题上的矛盾日益发展,柏林成为冷战的前沿;1948年6月美英法在西占区实行单方面币制改革,引发第一次冷战高潮,并且加快了德国的分裂;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从此出现了两个德国;1950年爆发了朝鲜战争,两大阵营的对抗扩展到东方。④冷战局面的形成是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和强权政治的结果。3.美苏争霸:对峙①原因:斯大林逝世后,美国主张通过对话谈判,“软化”苏联,肯尼迪采取“和平战略”;苏联赫鲁晓夫提出同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②表现:1959年美苏戴维营会谈;1960年U-2飞机事件;1961年的“柏林墙事件”;1959年的古巴导弹危机。缓和①原因:美国长期推行全球扩张政策,大大消耗了美国国力;苏联借助有利的国际形势,提高综合国力,苏美在战略武器方面达到大致的平衡;②表现:1969年尼克松开始推行均势外交,对苏“缓和”;70年代苏联推行“缓和”战略,与西方国家交往;1963年和1968年签定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和防止核扩散条约;1972年苏美领导人签定了限制战略武器协议和苏美相互关系准则等文件,此后召开了东西方国家共同参加的“中欧裁军会议”“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使缓和推向高潮。4.两极格局的结束: ①美国里根任总统后,提出“遏制”政策目的夺回军事优势,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企图凭借经济、科技实力带动经济科技发展,进而拖跨苏联。同时苏联提出了“新思维”进行了政治改革,双方签定了“中导条约”。②1989年上台的不什政府强调“谨慎、考验和渐变”,支持戈尔巴侨夫改革,试图左右苏联改革的进程。③戈尔巴侨夫经济改革失败,实行政治“多元化”,放弃了党的领导地位,再加上西方的“和平演变”,1989年发生了“东欧剧变”;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重新统一;1991年原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阿拉木图签署了《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5.美苏关系变化带来的启示:①美苏争霸对人类安全和世界和平造成巨大威胁②美苏对亚洲、非洲的争夺与控制,造成这些地区的动荡与紧张③美苏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资源和财富,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④美苏关系缓和中取得的某些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意义⑤冷战虽然结束,但冷战思维继续影响国际关系的发展,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美苏争霸的特点与实质特点:首先是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制度方面的竞争,双方都想消灭对方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这也是典型的冷战思维的体现;其次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当时的美国经济一度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也使美国经济受到了一定的损失,然而美国仍然是世界上的头号强国,而苏联的经济在战后也迅速发展;最后,冷战也是军备竞赛方面的竞争,体现双方科技实力的较量,而苏联的落败也证明了其在经济与科技上比美国的落后。实质:是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以及美国要称霸世界,是大国之间为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是强权政治的体现。两国之间的争夺再次使世界受到了战争的威胁,同时也使和平的呼声日益高涨。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知识梳理】一、“百家争鸣”1. 背景:(l)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促进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2)社会变革:社会结构发生急剧分化,“士”受到重用, 并提出自己的主张。(3)学术下移:出现私人讲学,“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4)社会需求: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对人才及其治国方略的需求。2.各学派代表人物:①道家:老子和庄子;②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③墨家:墨子;④法家:商鞅、韩非子;等等。3. 评价:(1)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3) 各家学派彼此渗透、吸收、融合,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二、儒家思想的形成:时期 人物 主张春秋 孔子 ①政治:a.核心是“仁”,即“爱人”。 b.“德政”,即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c.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②教育: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战国 孟子 ①政治:a.发展孔子的“仁”"为“仁政”思想。b.发展孔子以德治民思想,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②伦理:主张“性本善”。 苟子 ①政治:a.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b.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提出“君舟民水”思想。②伦理:主张“性本恶”。影响:战国后期,儒学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后来发展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三、道家时期 人物 主张春秋 老子 ①哲学:a.认为世界本原是“道”强调要顺应自然。b.认为世界万物是不停地运动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且不断转化的。②政治: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战国 庄子 ①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相对的。②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精神自由。四、法家①集大成者:韩非子。②主张: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主张依法治国。③意义: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学习探究】1、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项目 孔子 孟子 荀子同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异 人性论 性相近 性本善 性本恶2、如何看待儒家的“民本”思想?提示:①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民本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强调“以德治民”;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荀子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②它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而是一种加强统治的策略。③虽然它与我们当前提倡的“以人为本”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其精神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知识梳理】一、从“无为”到“有为”(新儒学的背景)(1) 汉初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2) 但诸侯国的势力日益猛涨,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着西汉的稳定。(3)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形势发展需要。二、董伸舒的新儒学1. 特点: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思想, 改造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儒学体系。2. 内容: (1) 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2) 针对加强君权需要, 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 (3) 针对为人处世道德标准, 提出“三纲五常”儒家道德观。 3.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 4.根本目的:神化专制皇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三、主流地位的确立 (1) 原因: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适应了西汉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其能够通过思想统一来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2) 措施:①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②将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规定为教科书。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③国家兴办太学;地方设立郡县学校,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3) 结果①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②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学习探究】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提示:①地位:先秦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被当成真理而独尊。②主题:先秦儒学谈论现实问题,而新儒学谈论神学。③功能:先秦儒学是对“真理”的追求,而新儒学是为现实政治服务。第3课 宋明理学【知识梳理】一、三教合一1.儒学:在汉武帝的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期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发展。2.佛教: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3.道教:在民间广为流传,受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4.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5.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既尊道、立佛、崇儒。二、程朱理学1. 背景:隋唐时期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北宋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2. 内容:(1) 二程的思想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先有理而后有物。 ②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③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2) 朱嘉的思想①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人性与天理一致。②强调“存天理、灭人欲”。③“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3. 特征: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以“理”为核心。4.本质:为维护君主专制和封建统治秩序提供理论依据。 5. 地位:(1) 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2) 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3) 朱熹学术影响到日本、朝鲜,形成“朱子学”学派;还传及欧洲。三、陆王心学1. 南宋时期陆九渊的思想(1)“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2) 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3) 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2. 明中后期王阳明的思想(l) 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2) 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3) 强调内心反省,用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学习探究】宋明理学的影响和评价。提示:(l) 影响: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深远影响。(2) 积极:注重气节、道德;重视主观意志力量;讲求自我节制,发愤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体现了儒家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3)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了人性,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进一步巩固和凸现了儒学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知识梳理】一、李贽的离经叛道(1) 内容:①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②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 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2) 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1) 内容:①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③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2) 意义: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 内容:①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 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②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 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2) 意义: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l) 内容:①世界是物质的, 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②物质的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③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④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 意义:启示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学习探究】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阶段 时间 地位、特征产生形成 春秋战国 (1)由孔子创立,经孟子、荀子的改进,体系更加完整,但未受到统治者重视。(2)具有古典人文主义色彩,包含民本思想。遭受打击 秦朝 “焚书坑儒”,遭受沉重打击确立正统 西汉 (1)把道家、阴阳五行家等思想揉合到儒家思想当中,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2)趋向官方化、神学化。走向成熟 宋明 (1)儒学从道教、佛教中汲取有益内容, 理学是儒、佛、道三家融合的产物。(2)由理学发展到心学,完成更为理论化、思辨化过程。自我批判 明清 (1)出现具有反封建色彩的民主启蒙思想。(2)批判理学,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 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性。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认识:儒家思想之所以从“百家”中脱颖而出,成为正统思想,并不断自我调整,是因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能吸取“百家”之长,不固步自封,更在于他们能够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使之进一步发展。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知识梳理】一、智者学派l. 产生背景(l) 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2) 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2. 研究主题(l) 探索主题:人和人类社会。(2) 关注对象:关注人们之间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3. 思想主张 (l) 强调人的价值,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2) 反对迷信, 强调自由。(3) 在社会道德方面, 主张个人应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不应强求一律。二、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l. 苏格拉底(l) 主张①关注人的伦理道德,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重建道德价值观。 ②重视教育, 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2) 地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2. 柏拉图 (l) 思想主张①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②在《理想国》里根据智慧品德把人分为几等, 各尽其责。 (2) 地位: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 亚里士多德 (l) 思想主张①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②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2) 地位: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学习探究】1、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1) 相同点: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都否定神的意志, 强调人的价值。(2) 不同点:①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自由, 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 忽视道德, 追求功利。②苏格拉底:强调道德哲学, 认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是追求正义和真理;强调人的理性, 重视教育。2、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比较:(1) 相同点:都是公元前5世纪东西方思想巨人;都强调人的价值,重视道德和秩序。(2) 不同点:①服务的政治体制不同:孔子维护“周礼”,推崇君主权威;苏格拉底用美德维护民主政治。②对道德来源认识不同:孔子强调人的自律和社会约束作用;苏格拉底更强调知识的意义。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知识梳理】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1.十四五世纪, 意大利的一些工商业城市,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享乐,对当时统治文化思想的教会不满。一场思想变革首先在意大利出现。二、文艺复兴1. 背景(l) 经济:意大利的一些工商业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 政治: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追求现世的享乐。 (3) 文化:接触到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和典籍。2. 本质: 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3. 核心:人文主义,即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4. 成就: (l) 文学三杰:①薄伽丘的代表作《十日谈》 , 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 主张发展人的个性。②但丁:代表作是《神曲》,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③彼特拉克:代表作是《歌集》, 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2) 艺术;达•芬奇等大师(美术三杰)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5. 扩展:16世纪, 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6.影响:使更多的人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三、宗教改革(略) 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皇的统治。【学习探究】人文主义有哪些特点 ?提示:(1) 重视现世生活, 追求物质幸福, 反对宗教禁欲主义。(2) 主张人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精神, 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3) 文学艺术上表达人的真实感情, 反对虚伪造作。(4) 重视科学实验, 反对经验论。(5) 强调发展个性, 反对基督教之禁锢人性。(6) 以人为中心, 强调个人“才能”和自我奋斗, 赞扬英雄史观, 表现了乐观主义精神。局限性:过分强调人性而掩盖了阶级社会中人的阶级性,造成人的私欲膨胀。第7课 启蒙运动【知识梳理】一、理性时代的到来1. 背景:(l) 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 , 挑战教会的权威。(2)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2.概况:(l) 开始:17世纪时,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2) 高潮:18世纪中叶,法国推动启蒙运动进入高潮。涌现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3) 扩展:传播到德意志等其他国家,启蒙运动得到进一步发展。3. 核心:“理性”, 即主张人自己去思考, 否定一切外在权威。4. 内容: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 反对专制和愚昧, 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5.性质:是欧洲资产阶级发动的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1)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①反对天主教会和君主专制, 倡导君主立宪制;②提倡“天赋人权”,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代表作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等。(2) 孟德斯鸠①反对君主专制,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②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 ③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3) 卢梭①阐述“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 ②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③代表作是《社会契约论》。三、启蒙运动的扩展(1) 人物: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康德, 总结了启蒙思想,代表作是《纯粹理性批判》。 (2) 主张:①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②强调人的重要性, 提出人就是人, 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③主权属于人民, 人要自由也要自律, 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四、启蒙运动的影响(l) 欧洲: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②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2) 世界:①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②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学习探究】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有哪些发展? (1) 从批判对象上看, 由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扩展为整个“黑暗的中世纪”。(2) 从涉及的领域看, 由文学、艺术领域扩展到宗教、哲学、经济、科学、史学、文学、美学等领域的各个方面。(3) 从批判形式上看, 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 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4) 从思想特点上看, 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权威, 而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 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 为了解放全人类宣传理性真理。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知识梳理】一、四大发明四大发明 成就 影响造纸术 西汉前期, 已有纸, 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印刷术 隋唐之际,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火药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 战国时期发明“司南”,北宋时,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促进了远洋航行, 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二、数学l.《九章算术》(l) 内容:采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2) 地位:①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②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2. 计算工具:最早是算筹, 后来演变为算盘。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三、天文历法l. 天象观测 (l) 中国古代留下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录。(2) 天文学家石申, 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后人辑成《石氏星表》。(3) 制成浑仪、简仪等天文观测仪器。2. 历法:元朝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 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年。四、农学与医学成就项目类别 书籍 作者(朝代) 地位农学 《氾胜之书》 氾胜之(西汉)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四大农书强调精耕细作。 《齐民要术》 贾思勰(北魏) 《农书》 王祯(元朝) 《农政全书》 徐光启(明朝) 医学 《黄帝内经》 战国问世西汉编订 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东汉) 被誉为“万事宝典” 《本草纲目》 李时珍(明朝) 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学习探究】简述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并分析我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同步检测》P29)【热点链接】对我们深刻启示:我国四大发明成为世界科技发展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四大发明在中国和欧洲的作用大不相同, 给我们一个深刻启示:科技发挥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因此, 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不仅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更对我们今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走自主创新之路, 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知识梳理】一、从《诗经》到唐诗l. 先秦诗歌(l)《诗经》 ①取材范围及构成: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分风、雅、颂三部分。②文学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③特点:以四言为主, 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2) 楚辞①形成:战国时屈原创造的。②代表作:《离骚》。③特点:采用楚国方言, 句式灵活, 易于表达情感。2. 汉赋(1) 形成:以楚辞为基础, 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2) 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 内容丰富, 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3) 代表作:①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②东汉:张衡的《二京赋》。3. 唐诗 (1) 繁荣原因:①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②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 (2) 成就:时期 代表 特点初唐 王勃、陈子昂 盛唐 高适、岑参 边塞诗:描写边塞景物的雄奇壮观和军旅生活的英武豪放。 孟浩然、王维 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 李白 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诗仙”美誉 杜甫 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中唐 白居易 创作大量讽喻诗。二. 宋词和元曲1.宋词(1) 产生背景: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2) 代表人物:①婉约派:柳永和李清照等。②豪放派:苏轼和辛弃疾等。2. 元曲(1) 形成:由散曲和元杂剧构成。 (2) 特点:通俗生动, 豪放飘逸。 (3) 代表人物:关汉卿、马致远等。三、 明清小说(1) 背景:①政治: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②经济:工商业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市民阶层扩大。(2) 特点:数量繁多, 体裁多样, 表现手法丰富。(3) 代表作①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是四大名著。 ②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等。③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等。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知识梳理】一、汉字与书法艺术1. 汉字(l) 起源: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原是文字是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 (2) 形成:商朝已形成完整体系。 (3) 演变:①序列:按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②趋势:由繁到简。2. 书法艺术(l) 发展脉络:魏晋以前处于自发阶段 , 以后进入自觉阶段,成为一种艺术。(2) 基本特征:类别 特征 代表人物楷书 笔画详备, 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 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草书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 审美价值高。 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等。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 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 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等二、京剧的出现①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表演;②道光年间,又有湖北的汉剧艺人进京,形成“徽汉合流”。 ③经过表演实践,徽剧和汉剧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后来的京剧。④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出的程长庚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名艺人。⑤后来流行全国,又逐步走向世界。【学习探究】中国古代文化特色与社会存在的关系。1. 先秦:原始社会, 生产力水平低下。春秋战国时期, 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思想活跃, 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2. 秦汉:秦汉时期, 国家统一, 生产发展, 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西汉儒学独尊, 文化由此得到迅速发展, 文学艺术各放异彩。3. 隋唐:盛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文化艺术全面辉煌, 同时社会走向正轨, 法度规范成为普遍的社会需要。中唐以后, 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政治黑暗, 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 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4. 宋元:北宋重文, 商业繁荣, 市民阶层兴起,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南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民众痛苦激发了诗人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汉族文人进取无望, 心情压抑, 促使杂剧繁荣。5. 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弱,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商品经济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文化专制、八股取士, 从而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⑸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⒉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⑵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⑶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⒊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⒋时间:1914年——1918年⒌主战场:欧洲⒍主战线:西线(决定性作用):英法比——德 东线:俄——奥匈德 南线:⒎经过:第一阶段:1914年 主动权在德方实施“施里芬计划” 西线马恩河战役,(首次重大战役)东线俄军进攻东普鲁士战役,德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第二阶段:1915—1916年 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三大陆战一大海战:西线的凡尔登(时间最长最惨烈)、索姆河战役(坦克)(规模最大)和东线的俄军夏季攻势;英德日德兰海战(最大的海战);第三阶段:1917—1918年 美、中等国参战(原因、影响);俄国退出战争(原因、影响);1918年11月德宣布投降⒏为什么在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⑴美国与英法存在着传统的历史文化联系⑵美国与协约国之间巨大的贸易贷款联系⑶俄国二月革命后的战争形势变化⑷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参战契机⒐分析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⑴经济实力处于劣势;⑵军事战略上的失误;⑶内部与国内矛盾的尖锐;⑷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⒑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来分析原因)⒒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⑴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和美日崛起西欧的相对衰落体现在:①经济受重创:曾经领先世界的西欧,生产水平远远低于战前,相对衰落,中心地位受挑战;②精神遭打击: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③英国更衰落:战前已丧失工业第一强国地位美日的崛起体现在:①美国:战后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向纽约②日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由债务国变债权国⑵战争引起革命与独立的浪潮参战国的革命与独立:①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影响欧美工人运动②德国与匈牙利:分别爆发了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革命,是失败的伟大尝试;③中东欧政治版图发生剧变:一战摧毁了四个帝国—德俄奥匈奥斯曼,诞生了一批独立国家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涨:①原因:列强的奴役与掠夺,激化民族矛盾;宗主国放松控制引起的本国新兴阶级力量的壮大;②影响:奠定了二战后摧毁殖民体系的基础;⑶战争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补充人教版)①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飞机进入实用阶段、汽车取代马车、缺乏原料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等等;②一战促使政府机构改变职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职能加强;③一战改变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人民要求和平的反战运动高涨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社会主义理想和观念的影响。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一巴黎和会⒈背景 (1)同盟国战败投降,成为战胜国宰割的对象。(2)战胜的协约国之间,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⒉时间:1919年初——6月28日 ⒊地点:凡尔赛宫 ⒋参加国:27个战胜国的代表。⒌操纵国:美、英、法:英国劳合乔治、美国威尔逊、法国克里蒙梭⒍各国目的:(1)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会议,企图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建立国联,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2)英国奉行“势力均衡”政策,既要削弱德国海军力量,剥夺它的海外殖民地,勒索战争赔款,维护其庞大的殖民帝国及海上优势。在欧洲联合美国遏制法国称霸,因此英国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在东亚支持日本以牵制美国。(3)法国为重建欧洲霸权,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索取尽可能多的战争赔款,坚决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乃至肢解德国。(4)意大利希望落实参战时协约国的承诺,扩大领土。(5)日本企图使它战时从德国手中夺取的太平洋岛屿和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合法化。⒎主要问题:对德和约问题(中心)、中国问题(山东问题)、建立国联问题。⒏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⒐结果:签订《凡尔赛和约》(1)时间:1919年6月28日。(2)内容:①领土:重新划分德国疆界;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15年;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占领15年,东岸划定非武装区。②殖民地:德国放弃海外殖民地,由英法等战胜国瓜分;③军事:德国废除义务兵役制,只保留10万陆军;④赔款:德国要支付大量赔款给协约国(未确定总额)。(3)性质: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基础上,宰割德国的掠夺性条约⒑影响:(1)暂时调整了列强在西方的统治秩序,开始建立凡尔赛体系(2)严厉限制和削弱了战败国德国,引起德国的复仇情绪,埋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3)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4)英法获利最大(5)美国受到抑制(6)民族自决权得到一定的肯定(7)牺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二凡尔赛体系的构成与国际联盟⒈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凡尔赛和约》和对奥、保、匈、土的和约和国联盟约(已列入了《凡尔赛和约》)。⒉影响:(1)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国际关系新秩序;(2)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上述地区的矛盾,使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时期;(3)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国家;(4)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欧洲地位削弱,美苏日崛起;(5)其中又隐含了很多矛盾,不能长久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⒊系内的矛盾:(1)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性的惩罚:德国滋生强烈复仇情绪;(2)战胜国列强之间:分赃不均:美意不满;(3)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与列强矛盾:牺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中国“五四”爱国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等。⒋新的民族矛盾:列强主要考虑削弱战败国和实现自己的利益来安排领土,没有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⒌实质:是帝国主义战胜国掠夺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⒍国际联盟:(1)背景:①一战的巨大损失使人们渴望建立能维护和平的国际体系;②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倡导建立国际联盟盟约,以此领导世界;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世界成为一个整体 (2)时间:1919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并被列入《凡尔赛和约》。1920年生效正式建立(3)总部:瑞士的日内瓦(4)主要机构: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国联行政院;秘书处(5)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并且声称要裁减军备,制裁侵略(6)盟约原则:维护和平、集体安全、委任统治。(7)操纵:英法。由于美政治军事实力有限,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落空加上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势力强大。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也拒绝参加国联。(8)解散:二战时名存实亡。联合国成立后,1946年宣告解散(9)实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10)性质: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1)活动:①1924年组织缔结了和平解决争端议定书《日内瓦协定》;②在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其有关机构或组织发挥了大量;③用30年代英法控制的国联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绥靖政策(12)评价:①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为以后联合国提供了多方面有益的经验;②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③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阻止新的世界大战(原因)三华盛顿会议⒈背景(1)巴黎和会留下遗缺,亚太地区的矛盾没有真正缓和;(2)战后美日英国在亚太地区的争夺发生了严重的利益冲突;(3)为争夺霸权,美、英、日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4)中国掀起反帝爱国运动⒉发起国:美国⒊目的:为了缓和它们之间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平息中国反帝怒潮。⒋时间:1921年11月—1922年2月。⒌参加国:美、英、日、中、法、意、比、荷、葡九个国家。⒍操纵国:美、英、日。⒎主要议题:英日同盟问题、海军军备竞赛问题、中国问题⒏内容:⑴《四国条约》(1)签订国:美、英、法、日。(2)内容:A缔约各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B英日同盟终止。(3)影响:①对美:拆散了英日同盟,扫除了在太平洋的称霸障碍。②对英:维持了与美日的表面关系,后英日矛盾日渐激化。③对日:同盟解散利益受损,但一战的获利大多承认,也获得了与欧美列强平起平坐的地位。⑵《五国条约》(1)签订国:美、英、日、法、意(2)内容:分别规定了它们各自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总吨位。(3)影响:①对美:它的海军力量同英国并驾齐驱,抑制日本势力膨胀②对英: 丧失了海上霸权③对日: 受到抑制,但英美不得在其附近建立海军基地,实际了日本在这一区域内拥有战术上的优势。总评:是第一个裁军协定,暂时缓和了大国的海军军备竞赛,但没有根本解决问题,不能制止战争⑶《九国公约》(1)签订国:美英法日中意荷比葡九国。(2)内容:①形式上宣称“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②再次确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3)影响:实质上“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美国进一步侵略中国创造了条件⒐影响:(1)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补充和继续,,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华盛顿体系。(2)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的海军力量同英国的海军力量并驾齐驱,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又达到抑制日本势力膨胀的目的。(3)日本,英等国受到抑制。(4)中国是最大的受害国。(5)最终形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华体系。⒑中国山东问题的解决:日中在会外签订条约,把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归还中国⒒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异同⑴相同点:①背景:在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召开的世界性会议。②过程:会议都是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的,充满矛盾和斗争。③结果:会议签订了带有大国强权色彩的一系列条约;都涉及中国问题并侵犯中国主权;条约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决原则,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④作用:新的国际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⑵不同点:巴黎和会是一战的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分赃会议,成立了新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矛盾,形成了凡尔赛体系,英国和法国成为会议的胜利者;华盛顿会议遏制了日本在远东的侵略势头,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形成了华盛顿体系,美国成为会议的主导者和胜利者。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⒈全面爆发——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1939年9月)⒉波兰溃败原因:①法西斯德国发动突袭:闪电战,军事力量强大。准备充分②波军武器装备陈旧,战术落后、布署失当并依赖英法③英法宣而不战,致使波兰孤军奋战④苏联趁火打劫,建立东方战线,入侵波兰⒊法国溃败原因:(1940年6月)①法国推行绥靖政策,纵容德国侵略扩张而自身士气低落,自食其果;军事回想落后对装甲兵和航空兵的战术熟视无睹;对德进攻方向判断失误;统治集团的失败主义和投降主义占据主导地位;不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②德使用闪电战;采用曼施坦因方案,出其不意;单线作战③意大利趁火打劫⒋敦刻尔克撤退:1940年5月底6月初。德使用闪电战;采用曼施坦因方案,英法军队被困,后大部分撤回英国,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⒌不列颠之战(1940年7月—10月)主要是空战,最终粉碎了德国的阴谋,10月间,希特勒取消了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使其侵略计划首次受挫。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⒈苏德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⑴原因:①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欧洲和世界决定性的步骤;②1940年9月签订了日德意三国军事同盟;③控制了欧洲14个国家和地区,占有了强大的军事资源⑵时间:1941年6月22日⑶影响:苏德战争的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的扩大。战争初期,德军进展顺利,到11月,占领了苏联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⑴原因:①侵占中国和东南亚是日本长期发以来的既定目标②法西斯德国在欧洲的一系列胜利刺激了日本的动野心③欧洲战事正酣为其提供了大好机会④1940年8月,日本公开提出 “大东亚共荣圈”计划,日本的政策严重损害了美英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⑤1940—1941年,日本占领了印度支那,美英等国宣布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严重打击日本。美日矛盾激化⑥日本军部决定趁美国尚未准备就绪,发动突然袭击,取得战争主动权。日本把美国太平洋舰队看作是日本“南进”的最大障碍,认为只有消灭这支舰队,才可放心大胆地南进⑵时间:1941年12月7日⑶影响:日本以微小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与此同时,日本出动陆军,向东南亚各国和西南太平洋各岛发动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⒊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意义。⑴原因: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构成严重威胁,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②苏德战争的爆发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直接促成⑵目的:联合行动,抗击侵略,捍卫独立与自由⑶过程:①1939年通过新的《中立法》②1941年3月通过《租借法案》,加强了对英国等国的援助③美英确定“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④苏德战争爆发后,美英立即宣布支持苏联⑤1941年秋,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表示了两国反对纳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⑥9月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议定书三国开始联合行动。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初, 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各国保证用自己全部的经济、军事力量来对法西斯国家作战,不与敌人单独媾和。《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⑷性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⑸意义:①大大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人力,物力)②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团结协作、互相支援和配合,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⒈莫斯科战役:⑴时间:1941年9月底-------第二年初。⑵结果: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⑶胜利原因:①莫斯科军民团结一致,在斯大林领导下英勇抗击②苏联从东部大量增援部队③天气严寒,德军缺乏御寒设备。⑷影响:消灭苏联的“闪电战”计划破产了。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全世界人民受到鼓舞,德军无力发动全面进攻,苏德战争开始转入战略相持阶段。⒉斯大林格勒战役:⑴原因: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是苏联欧洲部分东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也是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和石油中转站。莫斯科战役后,受到重大损失的德军无力再发动全面攻势。希特勒决定集中力量进攻南线,企图占领斯大林格勒,以便夺取苏联南方重要的粮食、工业及石油产区,进而北取莫斯科,南出波斯湾⑵时间:1942年7月-----1943年2月。⑶结果:德军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⑷胜利原因:①苏联守军进行殊死抵抗②巷战不利于德军先进武器作用的发挥③天气严寒,德军缺乏御寒设备④德军后援困难⑤苏军采用了正确的战备战术⑸影响: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在这场战役中德军被歼33万人,损失了大批武器装备,丧失了战场主动权,从此,苏军开始转入反攻。这大大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的瓦解。⒊中途岛战役:⑴原因:1942年美国舰载飞机对日本的东京等城市进行了轰炸,日本举国震动,决定消灭太平洋舰队。⑵时间:1942年6月⑶结果:美国以少胜多,取得了重大胜利,日军损失惨重。⑷胜利原因:①战前美军成功地截获了日军的作战计划密码,察觉了日本的作战计划,集中有限兵力,伺机歼敌;②日本分散了绝对优势兵力。战术陈旧,特混舰队担负攻击中途岛和引诱美军舰队的双重任务,错失战机。⑸影响:使太平洋战场形势发生重大转折,日军被迫由进攻转为防御,美军由防御转为进攻⒋阿拉曼战役:⑴时间:1942年秋。⑵结果:德意军队大败,被迫西撤。⑶胜利原因:①德意由于战线过长,给养出现困难;②英军给养充分,同时有兵力优势。⑷影响: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⒈瓜岛战役:1942年,太平洋战场的美军率先反攻,攻占瓜岛,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到1945年初,收复了马岛和菲律宾,日军的海空主力基本被消灭。⒉意大利投降:1942年11月,美英联军在西北非两栖登陆,东西夹击德意军队, 1943年5月,北非德、意军降。北非战场结束。⒊库尔斯克会战:1943年7月,苏德库尔斯克战役,德军损失惨重,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1944年苏军发动十次打击,收复了全部国土,并攻入东南欧。⒋诺曼底战役:1944年6月6日凌晨,在欧洲成功地开辟了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盟军两面夹击德军,加速了德法西斯的灭亡。⒌开罗会议:⑴时间:1943年冬。⑵参加者: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⑶地点:开罗。⑷内容:《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⑸意义:协同了三国对日作战。⒍德黑兰会议:⑴时间:1943年11月。⑵参加者: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⑶地点:德黑兰。⑷内容:①通过了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宣言。②会议还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⑸意义:协同了三国对德作战。⒎雅尔塔会议:⑴时间:1945年2月。⑵参加者: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⑶地点:雅尔塔。⑷内容:①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②准备成立联合国③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⑸意义:加速了德国的灭亡;大国初分了世界。⒏波茨坦会议:⑴时间:1945年夏。⑵参加者:杜鲁门、丘吉尔、斯大林。⑶地点:波茨坦。⑷内容:①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精神②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⑸意义:加速了日本的灭亡。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⒈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战造成的危害:给人类造成空前的浩劫。在战争中丧生的人数约5 000万。直接军费消耗达1.1万亿美元,还有4万多亿美元的物质财富被毁坏。在这次战争中,法西斯屠杀无辜平民,毁灭人类文明,残暴本性暴露无遗。举“纳粹残杀犹太”和“南京大屠杀”。⒉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意义:①战争使人类理性得到张扬,人权与和平思想深入人心,维持和平的联合国随之诞生;②二战改变了世界格局,美苏成为两个世界一流大国,西欧的世界中心地位继续衰落(人教:已不复存在),世界重心向太平洋地区转移(美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霸主);③二战促进了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欧亚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④二战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第三次)的兴起。 ⒊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类提供了哪些宝贵的经验教训? ⑴警惕法西斯势力抬头,对法西斯主义绝不能姑息养奸⑵面对法西斯势力的进攻,要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⑶建立相对合理,公正、平等的国际秩序,和平共处是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⑷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⑸处理好经济纠纷,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防止其引发战争⑹落后就容易挨打,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思考: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  外国:  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农业、工业的发展。使俄国走向近代化。  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经济现代化:农奴制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上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机构。  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私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明治维新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重工业迅速发展;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走上对外扩张之路。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中国:  管仲改革实现了齐国的富国强兵,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鲁国“初税亩”取得了预期效果,鲁国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诸侯列国纷纷仿效。从税制改革的角度看它达到了预期目的,所以可以说是成功的。  魏文侯改革:通过李悝变法,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  楚国吴起变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段时间内,楚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连连获胜,成为战国中的强国。  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3)失败的改革  外国:阿里改革、苏联和东欧改革  中国:魏文侯改革(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5.改革的认识和启示  ①改革的必要性。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②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和变法不会一帆风顺,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③对改革的具体要求。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一、梭伦改革的背景:  1、政治:  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  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  2、经济发展: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  3、阶级变化: 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二、梭伦改革:  1、内容:“颁布解负令”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恢复公民大会权力  建立“四百人会议”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2、特点:奠定民主政治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  三、梭伦改革的评价  1、历史意义:①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②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③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④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总之,其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历史局限: 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  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 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4、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  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二、商鞅变法内容:  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政治改革: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爵制;加强集权、普遍推行县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制定连坐法  3、文化风俗改革:“燔诗书、明法令”;改革社会风尚习俗、父子分居、一夫一妻  三、评价:秦国强盛、意义深远  1、作用:废除旧制度,创建新制度;促使秦国成为当时先进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2、表现  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这就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设中央集权制度  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综合国力:公元前343年,秦国已经成为富强之国,周天子派人送礼,各诸侯派人来称贺  3、局限性  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划清界限  4、消极影响:推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导致了秦朝的暴政,对后世影响消极。  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倡导君主独裁专制,选错了政治体制的方向为后世君主专制埋下了祸根;  改革不彻底,所以在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特别是秦汉时期存在大量奴隶制残余。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背景:  1、东晋时建代国,拓跋珪建魏,统一黄河流域  影响:社会安定,经济恢复,推动了畜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变,国家机构日益完备,民族融合  2、鲜卑文明与汉文明冲突,社会矛盾尖锐,改革迫在眉睫  宗主督护制,豪强地主隐瞒人口,逃避赋税、徭役  广大农民赋税赋税负担沉重,农民起义不断  民族矛盾激化,北魏统治者未处理好民族关系,激化矛盾  3、冯太后与孝文帝注重汉化,改革条件具备  二、改革内容:  1、创新制:制定俸禄制、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租调制  2、迁都:目的——强化中原统治、避开鲜卑族旧势力;原都城偏穷、交通不便、不如洛阳;北受柔然威胁、南为经略中原  3、移风易俗:汉服、汉话、汉姓、通汉婚、改汉籍  三、评价:促进民族大融合  1、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  2、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3、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鲜卑游牧民族的农耕化 汉族人民生活的鲜卑化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一、背景:  1、北宋中期社会危机严重  (1)土地兼并,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农民反抗斗争不断  (2)极贫积弱局面: 财政困难,入不敷出;辽和西夏威胁北宋安全  2、庆历新政:以整顿整治为中心,触犯大官僚大地主利益,推行一年多夭折  二、内容:  1、富国之法  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免役法 市易法 方田均税法 均输法  2、取士之法  改革科举 整顿太学 改革官吏选拔  3、强兵之法  保甲法 保马法 将兵法 设军器监  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三、评价:  1、结果:新法被废止,变法失败。  原因:新法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强烈反对  失去宋神宗的支持  新法推行中的缺陷,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  2、变法的历史作用  理财: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  (作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  军事:加强军事实力。(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作用: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减少军费开支,提高军队战斗力。)  教育:培养、选拔人才(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  (作用:选官贯彻择优录取的原则,克服恩荫泛滥的弊病。)  第五单元 宗教改革  一、背景:  ①经济根源(根本原因):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天主教地位:经济上是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者;政治上,教权高于世俗王权,至高无上;思想文化上,支配文化教育,钳制人们思想;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广大人民深受教会束缚。)  ②直接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  ③政治因素: 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中世纪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  ④文化因素: 文艺复兴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以兜售赎罪券的形式对德意志进行勒索  主要改革: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瑞士日内瓦加尔文宗教改革、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二、宗教改革:  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社会原因  根本原因: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阻碍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国进行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  主观原因:马丁?路德立志宗教改革  直接原因:天主教兜售赎罪券  (2)标志:“九十五条论纲”发表  (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理论基础——因信称义  《圣经》是信仰的惟一权威  世俗的统治权力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建立本民族教会  (4)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圣经》翻译成德文,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最终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  确立新教,冲击了罗马教会在德国的神权统治,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2、加尔文宗教改革  (1)原因条件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加尔文深入研究《圣经》  (2)内容  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简化宗教仪式;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宗教精神;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和弃民;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具有节制、忍耐等美德;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政权  (3)作用  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3、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背景  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天主教对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控制  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  社会各阶层反对教会情绪的不断高涨  日益集权的英国君主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  (2)内容  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纳年贡  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联系  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  保留天主教主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3)结果  伊丽莎白一世进一步巩固了宗教改革成果  确立了英国基督教为英国国教  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三、历史作用  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它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权益,各国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经济上: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精神文化:1、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  2、帮助新教徒阅读《圣经》,发展本民族文化,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3、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尼、英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  四、实质:是一场西欧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  第六单元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一、历史背景:  1. 必要性:  (1)埃及国力的衰弱:奥斯曼素丹的政治、经济统治和马木路克的反动统治——经济凋敝、政局动荡——国力削弱。  政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征服 派遣总督(帕夏) 建立近卫军 保留马木路克  经济:包税制  埃及形势:恶化 马木路克的统治 经济凋敝 西方经济势力入侵  (2)面临民族危机:英法列强的殖民侵略  原因:埃及战略地位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英法等国资本主义发展地需要  条件:18世纪后期埃及国力衰弱、局势动荡 英法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强大  (3)埃及独立民族意识形成  2.可能性:阿里政权的建立(原因:埃及人民反侵略斗争和独立民族意识的形成;开罗三次起义,穆罕默德?阿里取得政权(1805年);阿里政权面临的形势:国外—英国等西方列强侵略,国内—面临奥斯曼帝国和马木路克反动势力的威胁)  拿破仑在的近代化措施的诱导  二、内容:  1、改革土地制度  没收不向政府纳税的包税人土地;没收了违规的宗教地产;废除包税制,将全部包税地收归国有;改革赋税制度,征收单一的土地税;确定了土地私有制度  2、促进经济发展  (1)农业  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经济作物;  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各地农作物的种植品种和面积;  重要经济作物实行国家专卖制度;  向贫苦农民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贷款  (2)工业  限制私营手工业生产,发展官办工厂;  引进西欧国家的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  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创办民用工业  (3)商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  商业中心:开罗  地中海东部贸易中心:亚历山大  3、政治  内容 中央设立国务会议、咨议会 地方建立了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  目地: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实质:维护专制集权  4、文化  创办学校,培养人才;  聘请外国专家讲学和传授技术,选派埃及青年去欧洲留学;  建立印刷厂、出版读物、翻译著作、创办报纸  5、军事  废除雇佣兵制度,实行征兵制;  按照法国模式组织和训练新式军队  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军队  三、评价:  1、局限  ①建立并巩固了封建的中央集权统治,农民和工人受到沉重的剥削和掠夺  ②残暴统治和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  2、意义  1、政治上结束了埃及长期动乱、分裂、割据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  2、经济上推进了近代化进程,提高了生产力,发展了农业、商业,建立了近代工厂,使长期停滞的埃及社会焕发了生机活力,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这些都为埃及的经济独立、制止西方资本的大规模渗透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  3、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壮大了国力,使之成为维护独立主权的坚强后盾。使埃及实际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4、文化上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促进了文化繁荣。  四、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败  1、内忧  根本原因:阿里政权的封建专制性、扩张性  具体原因:税收加重 战事不止、征兵频繁  表现:土地荒芜、工厂停工 父母残子 武装起义不断  2、外患  原因:英国等列强进行殖民扩张,助土反埃  结果:埃及战败、阿里身死、埃及沦为半殖民地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背景:  1、俄国农奴制的建立  15、16世纪,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建立过程中,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农奴制开始形成。  17世纪中期正式建立。  2、农奴制下的社会关系  (1)封建地主拥有土地和农奴。  (2)农奴是封建地主的私有财产,可随便处理,生活悲惨。  (3)自由农民耕种公地,向国家纳税、不准离开土地。  3、19世纪中叶的俄国农奴制危机  (1)19世纪中期,农奴反抗斗争不断,农奴制危机加剧。  (2)俄国工业步履维艰  特点:发展缓慢、落后。  表现:①仍然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②蒸汽动力很少。③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远远落后于英法。  原因:农奴制度的严重阻碍  (3)反对农奴制的新思潮: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激进派  基本主张:都反对沙皇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  产生背景:都受西方社会进步影响  不同点:主要活动内容不同。  十二月党人为推翻沙皇封建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而发动武装起义。  知识分子激进派活动主要是集中在对革命思想的宣传上。  (4)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俄国发动战争目的:①扩大地在中海和西亚的势力②转移国内矛盾  俄国失败原因:英、法势力强大、先进;俄国政府腐败、社会落后  对俄国国内影响:加剧了农奴制危机,推动了农奴制改革的进行  二、改革:  1、改革的酝酿  (1)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国内:局势动荡  国外:国际地位下降  (2)特点:缓慢而谨慎  (3)表现:通过舆论减轻阻力;先秘密后公开;成立委员会  (4)原因:阻力大;借鉴以前改革失败教训  (5)结果:通过了改革法案  2、内容: “二一九法令”  ①政治上: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②经济上:土地仍旧归地主所有,农民可获得块份地;农民需缴纳高额赎金赎买份地  ③组织管理:强化村社对农民的管理  ④时限安排:规定前两年是改革过渡期  三、改革的进步性与局限  1、进步性:  表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影响:俄国历史上重要转折点,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局限:  表现:农民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实际上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原因:①封建地主主持下进行的②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四、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1、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原因:农奴制改革①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表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成为俄国农业主要组成部分  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产量大幅增加  特点:落后于西欧;对外国资本严重依赖;发展不平衡  2、推动政治缓慢变革  目的: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以维护其统治  主要措施:政治体制方面改革:设立选举产生的城市和地方自治机构,但有财产限制  司法制度方面改革:废除等级审理制,实行公开审理制,但农村照旧  军事、教育方面:略  反映的问题:农奴制改革实际上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影响:推动了俄国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的转变;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步伐  3、推动矛盾向深层次发展——亚历山大二世遇刺  原因:改革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表现: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农民贫困,反抗斗争不断  民粹派——基本主张: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不满意资本主义制度;否认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活动:到农村发动农民革命被镇压  暗杀亚历山大二世  第八单元 明治维新  一、历史条件:  (1)幕府统治危机(内忧外患);  内忧:  政治上,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经济上,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得到发展;改革力量形成: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商人、资本家)  外交上,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趋势  外患:1853黑船事件,各国签约(通商、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日本沦为半殖民地。  (2)武装倒幕成功;  (3)明治政府建立;  二、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措施简表  项目 内容 目的  政治 (1)废藩置县  (2)四民平等 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 (1)土地、地税改革  (2)殖产兴业  拓展海内外市场  改革币制 发展资本主义  文化 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派遣留学生,社会生活习俗“西化” 发展近代教育  军事 实行征兵制 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  三、成功原因:  ①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②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  ③倒幕派建新政权后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改革  ④列强集中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四、历史影响:  进步性:内:使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资本主义道路);  外: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东方强国。  为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提供了改革的经验  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突出表现:掌权多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阶层)。  推行军国主义,开始了对亚洲邻国的侵略扩张。  五、日本近代化的表现:  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民主化的历程)  经济上:初步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工业化的历程)  文化上:文明开化(西学东渐的历程)  军事上:建立了现代化军队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一、变法的历史根源:  1、社会根源——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2、经济根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加剧,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扩大  爱国工商人士“实业救国”主张的推动  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放松限制,允许民间设厂,  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积极投资新式企业  3、阶级根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根源——早期改良思潮出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目的:解救民族危难和缓和社会矛盾  早期改良思潮主张思想:兼采西学,变法自强  经济: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动脉义进行竞争  政治: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设立议院。  影响: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形成社会思潮,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百日维新:  (1)内容  政治方面:广开言路,精简机构等  经济方面: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等  文化教育方面:提倡西学,废除八股,培养人才等  军事方面:改革军制,精练陆海军,按新法练兵等  (2)内容评价:  未实行的措施:“行宪法,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  进步意义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三、变法失败原因与历史意义  1、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维新派势力弱小,守旧势力过于强大  (2)维新派采取的方式和手段缺陷  ①缺乏坚持的组织领导②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皇帝  ③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④企图用“和平”“合法”的手段  2、历史意义  ①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奔走呼号,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②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当时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③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1.改革的分类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2.改革的实质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3.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⑤民族危机严重4.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2)成功的改革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思考: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外国: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农业、工业的发展。使俄国走向近代化。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经济现代化:农奴制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上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机构。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私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明治维新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重工业迅速发展;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走上对外扩张之路。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中国:管仲改革实现了齐国的富国强兵,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鲁国“初税亩”取得了预期效果,鲁国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诸侯列国纷纷仿效。从税制改革的角度看它达到了预期目的,所以可以说是成功的。魏文侯改革:通过李悝变法,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楚国吴起变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段时间内,楚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连连获胜,成为战国中的强国。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3)失败的改革外国:阿里改革、苏联和东欧改革中国:魏文侯改革(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5.改革的认识和启示①改革的必要性。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②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和变法不会一帆风顺,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③对改革的具体要求。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梭伦改革的背景:1、政治: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2、经济发展: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3、阶级变化: 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选择题: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运用正确理论,确定住“最佳”标准,进行判断。还可以使用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要以偏概全.图画型选择题:把图片和题干进行仔细准确的“对照”,仔细读图和认真审题概念型选择题:主要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进行把握材料型选择题:这个就跟小学的阅读理解差不多,最好做了比较型选择题:这种满坑的,找出两者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