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学习,学习好自己的技能

设计之路是漫长而又艰辛的,需要灵感和悟性,新设计师要不断磨练自己,经得起考验。在这个磨练的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和长处,必须要对自己苛刻要求,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随处都可能激发你的创作灵感。我认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需要具备以下十点:一、做一个有目标有梦想的设计师。梦想,大家每天都在谈,而早晨设计的广告语就是:与梦想者同行。想走设计这条路,在一开始就要搞清楚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行业,是兴趣使然,还是利益驱使,或是其他什么,只有搞清楚自己的初衷,你才会能设计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现在身边的从大学毕业到现在还从事设计的同学简直屈指可数,女生在设计这行业全军覆没,而男生算上我也只剩下三个而已,其中一个回老家在亲戚开的公司做着设计,一个在一家旅行社做设计,而我,也在设计的道路上走走停停。做设计,需要坚持,从武汉到杭州,从杭州到上海,再到深圳、北京,最后来到了北京,我一直没有放弃自己在设计这条路上的梦想。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离乡背井,只有孤独和寂寞为伴,但我始终坚信自己能走的更远。在设计的道路上能走到现在,我只能说我是一个靠梦想支撑而努力活下来的设计师。游走在梦想与现实的边缘,围绕在突破与沉默的界限,人因梦想而伟大,生活因梦想而改变,足下的脚印容不得半点虚伪,脚踏实地,且行且惜。所以我想送给立志从事设计行业的青年设计师一句话: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啸深山,驼走大漠,它们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梦想之翅,拥有了能够展示自己才能的空间,而我们也正为将来能成为一名杰出的设计师而奋斗着。二、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开端。回想从前,一路走来,坎坷荆棘。刚进入设计公司实习的时候,我自认科班出身,眼高于顶,觉得只要了解步骤就明白如何操作,结果因为自大而遭受重挫。之后我就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决定从一个求学者的身份开始设计的修炼。做设计的最初阶段,我总是错误不断。每次拿自认为满意的作品给总监过目,却总是被无情打回,有过争辩,有过争取,可自己明白,那只是不甘。作品得不到认可肯定是因为能力不足,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段路。在设计的道路上碰到一位好领导真的是让人值得庆幸的事情,允许我修正,给我机会学习,同时用行业标准来要求我。那个时候,尽管我觉得很累,很苦,但却让我学到了大量的知识并熟练运用,并不会因为犯错而心生胆怯。做的多,错的多,才会学到更多,不要在意犯错,而要在意你在这次错误中总结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设计是一个多元化的行业,需要你兼容并蓄各个领域和行业的知识。作为一名设计师,要为人坦诚,要能容得下各个方面的意见并及时修补自己性格中的缺陷。一路走来,正因不屈服于现实,勇于和困难作斗争,才能在失败中成长,挫败中蜕变。三、一切设计从收集开始。设计资料的收集,很多设计师的都不注重,以为找了几张觉得有灵感的图片,就能设计出好的作品,却不知前期资料收集的完善与否将决定你最后执行的理想程度。作为一名从事设计行业的从业者,做项目前大量收集资料,不仅能收集到很多优秀作品,培养艺术鉴赏能力,并且在收集的过程中,不断地涌现灵感。前期的资料收集怎么来?主要从三个途径去收集。1.从各大设计网站寻找设计资料,如视觉中国,设计同盟,中国艺术设计联盟等。里面有非常丰富的资料供设计参考,学会用网站的搜索键,这样找起来会事半功倍。2.作为一名设计师,要有自己资料库,我会把每次收集的资料规整到一个特定的文件夹里,标志一类,海报一类,画册一类……。而标志里面我会分科技类标志,食品类标志,服装类标志等等,从毕业到现在大概收集了100个G设计资料,同时我会在大脑构建一个虚拟图书馆,把以前看过的图片,收集的资料存储下来,但需要的时候,从大脑中调动相应的资料,这样很快就能通过虚拟图书馆找到相应的资料文件。3.寻求其他设计师帮助,好的设计师都有自己的收藏品,当碰到一个实在难以解决的项目时,可寻求其他设计师帮助,让其在他的设计收藏中找寻跟你项目有关的资料,这样你才能从容地完成接下来的设计。四、导师是人生灯塔。人的一生总会碰到几个领路人,每个成功的设计师在职业生涯的路上都不一帆风顺,总能碰到帮助自己的人,对于我来说,真心感谢一路和我共同成长的设计导师。人生导师就是我们人生航程中的指路灯,他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也可以一句话就让我们豁然开朗,醍醐灌顶。设计导师都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魅力。每次遇到瓶颈,导师都会很耐心的教我如何突破,因为设计师成长都大同小异,菜鸟设计师碰到问题,设计总监都曾遇到过,他们知道解决方法,有时一个好的设计导师不仅仅只教导你怎么去做设计,还会教你怎么做人,可惜这样的设计导师非常少,五、学会“抄“的艺术。我这里说的“抄”,并不是赤裸裸的照搬,这种只是简单的复制,远远没有达到“抄袭”的境界,“抄袭’的真正境界却是传承与提升。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抄袭”。这种“抄袭”是对原作品的创新和修复。以求达到最佳的意境和视觉目标。尽管原作品的设计者不是你,但每个设计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来完成这个工作。让这个作品透出完美的气质和品相。它就像产品的升级换代。百年前诞生的产品到现在,是经过多少代人“抄袭”传承发扬的结果。升华,优化。从优秀作品中捕捉设计师们独创的设计思维和视觉语言并幻化成自己的作品。“抄袭”在中文中绝对是一个贬义词。那么我们要反思的是,能不能化“贬”为“褒”。我深知:尽管“抄袭”是设计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较低级层面。但它的最终的目标是升华! “抄袭”也同样是学习过程中的必须!设计人在“抄袭”中进步!支持“抄袭”。因为抄袭就是学习。没有抄袭,就没有进步!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抄袭”的三个境界,初级境界:抄同行,中级境界:抄相近行业,高级境界:抄自然万物,每个阶段针对的能力是不同的,所以你要相信,我们很难创作出一个在这个世界根本没有的东西,所有的创作都是基于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这些繁杂的东西构成了创作的元素,我们的创作就是对这些元素的分解、思考、组合。所以说,“抄袭”其实只是创作过程中的一个步骤,而不是全部。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会对“抄袭”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六、敢于尝试,重在体验。设计大师靳埭强说:“设计源于生活,创意滋养常在你我身边”。很多设计师都知道,创意最大的来源是“体验”。生活中的“体验”将帮助你最大化自己的思维。你没见过的东西,你能保证能准确的做出事物的本质吗?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不会局限于电脑平台,需要根据客户需求来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达到我们的目的。之前接到过一个茶叶的标志设计,经过研究与分析,我们决定用毛笔来创作该茶叶的标志,所以,我们买了毛笔和宣纸,按照我们想要的图形,一张一张的画,大概画了三十多张,每张上面有十多个不同样子,不同角度标志,接下来,我们全部铺在地上,一个个看,一个个挑,有点老师查考卷的感觉,最终选点了几款,在电脑上进行处理,完成了创作,后来提案获得了客户的好评,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要敢于尝试才能有所突破。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去体验各种不同的东西,设计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之前你要了解这个问题,才能知道怎么去解决。当我们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以出去走走看看,遇到有创意的东西,可以尝试效仿,说不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七、核心竞争力及专属灵感。核心竞争力就是你具备的能力,别人不能替代的东西。在设计公司,具备核心竞争力很重要,当老板接到一个项目,可能首先会想到这个项目在公司只有你才能更好地完成,这样能很好的显示出自己的能力,巩固自己在公司中的地位。想要拥有核心竞争力需要付出比别人多的多的时间,常言道:人与人之间成就的差别在于八小时之外,核心竞争力的成就来源于你对时间的管理和对个人的塑造。所以找准职业的定位非常重要。灵感的获取有很多途径,寻找一个专属于你的灵感通道。灵感途径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点:1.设计相关书籍,早晨有自己的设计图书馆,也是全国唯一设计公司专属图书馆。每次早晨的同事找灵感,想方案,都会在这图书馆一本一本的翻,好多优秀的创意就是出自书籍。2.设计网站,国内的也看,国外的也看,看看全球有什么好的设计作品,下午去国内一些知名的设计网站看看中国原创设计。3.聊天,不是漫无目的的聊天,你需要有一个开头,比如:“诶,这个标志想突出某个特性,画了几张草图,看看有什么好的元素去表达”通过QQ,微信,现场沟通等方式,让朋友知道你在做什么,需要些什么。只要是朋友,多少会给你一些建议,最终的方案还是靠你自己,但是启发的过程可以让朋友帮忙。4.其他,因为看过很多设计师的采访,在说到灵感的来源时,都是各显神通,有的来源于茅厕,有的来源于吃,有的来源于游戏,有的来源电影,其实灵感汲取方式多种多样,只要能有想法,不用管怎么来。所以灵感来源于生活,热爱并享受生活,你的灵感将取之不尽。八、置身国内,放眼全球。在写这个主题的时候,我思考了很久,不知道用什么巧妙地方式去表达我的意思,可能会招来怒骂,所以稍微浅谈一下。在很多设计公司,总监级别的已经很少看国内的设计网站了,基本已国外的为主。因为现阶段的中国设计,发展时间并不长,跟国外比较来还有很大的差距。日本的设计严谨,有态度,过度的专注,精益求精抓细节到变态的地步,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中国设计师平均寿命是30岁,而国外设计师的平均寿命是35岁。甚至更高,国内的设计环境很难让一个设计师能静下心去认认真真的做设计,基本都追求商业设计,华而不实的外表,过多重视设计表现的视觉冲击而忽略设计本身价值的呈现其结果都是可怕的。既然从事设计行业,就要向发达国家的设计去学习,等把它们的精髓学习过来后,就可以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设计”。九、做一名好的“设计商人”。把设计做好,还不够,还要学会把设计卖出去,好的设计总监都是沟通高手,能根据客户需求设计相应的作品,不仅能让客户心满意足,而且还能在项目中占主导权,怎样才能说是一名好的“设计商人”呢?1. 自身形象:良好的形象能给客户信任的保障,一个受过良好教育有一定艺术修养的人,其良好优雅的仪表并不是为了炫耀和显示。而是增加平等对话的气势和提案的成功率,我们去甲方提案,不一定是西装革履,但是最起码看起来视觉上给人成熟,稳重,大气的感觉,尽管设计师内心都想小孩一样。2.设计原则:网上经常看到某某设计师说,要有原则有底气,辛辛苦苦改的方案又被客户给PASS了,总是骂客户没有品位。我想说的是:其实在一开始接这个单的时候,在某些方面就不要退步,因为一旦有了开始,后面的后作不仅步步后退,并且还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如果一开始能摆正心态,不触犯原则性问题进行合作,那成功的几率大增。3.沟通事项:在与客户合作的过程中,沟通技巧非常重要,沟通技巧的核心是学会聆听。很多时候设计师连客户要什么都没搞清楚就急急忙忙的去做,然后被客户PASS后,埋怨客户的不是,但是在一开始的时候,你要在意客户真正的想法,不要以为客户说什么就是什么,很多客户自己都不一定知道想要什么,只是根据自己个人感觉去描述,然后让你图形化后,又觉得不是自己想要的,这不能怪客户,当然也不能怪设计师,怪就怪双方没有沟通好,一个急着看结果,一个急着出方案,这样不是很好。除此外,语言运用是很重要的,在与客户的交谈中,运用热情和充满自信的语言,这就需要你必须精神饱满地去对待每一个客户。抑扬顿挫的表达方式会增加你所表达内容的说服力,因此在与客户交谈中需要声音洪亮,避免口头禅,避免语速过慢,避免口齿不清。中国有句老话“礼多人不怪”。十、感恩。设计之路,漫长而又艰难,这一路会碰到很多人,有帮助你的,有诋毁你的,有陪伴你的,也有伤害你的,但是不管怎样,要怀着感恩的心去走这条路。从毕业一路走来,总监给了我很多帮助和指点,这些都是我一辈子的财富。每到一家公司,我都要把自己的心态回归到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一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是一次新的体验,不要计较一时的待遇得失。我一直都很感谢这一路帮助过我的人,正因为他们的关心,友爱,让我一直拥有正能量的走下去,对于以前设计公司的同事来说,他们不仅仅只是同事,是伙伴,是朋友,是一辈子都能陪着自己走下去的人。我规劝那些牢骚满腹的年轻人,将目光从别人的身上转移到自己手中的工作上,心怀对工作的感激之情,多花一些时间,想想自己还有哪些需要提高和进步的地方,看看自己的工作是否已经做得很完美了。如果你每天能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而不是挑剔的眼光去工作,相信工作时的心情自然是愉快而积极的,工作的结果也将大不相同。带着一份从容淡然去工作吧,你将会获取最大成功。对UI设计这块感兴趣的话,可以去AAA 教育看看哦,行业内,口碑、就业、师资都挺不错的望采纳,谢谢~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你需要看看这个《你应该追求平面设计职业吗?》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平面设计师掌握知识技能(1)用一些特殊的操作来处理一些已经数字化的图像的过程。 (2)它是集电脑技术、数字技术和艺术创意于一体的综合内容。设计就是一种工作或职业,是一种具有美感、使用与纪念功能的造形活动。 设计就是具有美感、使用与纪念功能的造形活动 设计(design)这个词,是由日文里以汉字翻译〃design〃这个 字而成。日文在翻译〃design〃这个字的时候,除了〃设计〃这个词以外, 也曾用〃意匠〃、〃图案〃、〃构成〃、〃造形〃等等汉字所组成的 词来表示〃 design〃。 所以在了解什么是〃设计〃时,我们可以先对这些字词来解释: 英语的design则源自拉丁语的de-sinare,是为〃作-记号〃的 意思,在十六世纪意大利文desegno 开始有现今design的含意,后经 由法文的中介,而为英文所引用,成为现今英文中的design,在英文 中design有: a.设计,定计划。 b.描绘草图,逐渐完成精美图案或作品。 c.对一定目的的预定与配合。 d.计划、企划。 e.意图。 f.用图章图记来表达与承认事件。 等等意涵,其中a项与b项与设计专业所称的设计最接近。 日文里汉字的〃意匠〃即指〃意念加工〃的意思,认为design工 作乃是从事意念加工的工作。〃图案〃则相对于〃文案〃,文案指: 以文字做说明;图案则指:以图做说明。也就是制图足以说明工作怎 么进行,而后则泛指能达成具表达意义的图形生产。 日文里汉字的〃构成〃则指东西的组合(包括文章、图像、事件 等等),追求形式的精确性与美感性的活动。〃造形〃则指〃形〃的 生成,也就是环境、形体、形象的营造。 日文里汉字的〃设计〃指设定具体目标而后依计划以(制造)实 物来达成目标〃的含意。不过〃设计〃这两个字,用中文来解释,则 更有意思。 在<<说文解字>>中,〃设〃;〃计〃二字的字义如下: 设:施陈也,从言役,役,使人也。 设就是施旗陈列的意思。言,指以语言完成。役,指可运旋的物,转意为使役。从言字旁与役,是表达以言语,来使役 人的意思。 计:会也,筭(算)也,从言十。 计就是合计、计算的意思。言指思考。十,指具体的数(相 对于抽像的数)。从言字旁与十,是表达以思考、以言语来 完成具体的数的计算。 所以,〃设计〃以中文来讲,则有〃人为设定,先行计算,预估 达成〃的含意。这样的定义其实就是另一个在中文里更常用词:〃营 造〃,而〃营造〃一词在日文里又称〃建筑〃或〃造屋〃,而目前中 文里的〃建筑〃一词则是日文以汉字翻译〃architecture〃一词而来 ,并传回中文里成为日常用语;就如同〃设计〃一词是日文里以汉字 翻译〃design〃一词而来,并传回中文里成为日常用语一样。 不过如果从西方设计的发展来看,在现代设计兴起之前,设计不 只等于建筑,也等于艺术。特别是西方艺术史与皇家艺术教育学院课 程里,从文艺复兴开始,就慢慢的形成以建筑专业技艺为首,并结合 绘画专业技艺与雕塑专业技艺的承传,三者合称为造形艺术,合称为 设计。 我们从这个角度就比较容易了解〃设计就是具有美感、使用与纪 念功能的造形活动或营造活动〃的定义与解释了。 一般而言美感经验、使用功能与纪念功能三项,会有程度与对像 的区别。同时所谓的美感经验与使用功能,并不只是只由创作者来感 受与判断,也要由生产者、消费者来判断。纪念功能则往往因对像之 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另一方面,自从十九世纪工业革命之后,纯手工生产的艺术(绘 画、雕塑)就逐渐与建筑设计、海报设计或产品设计逐渐区分开来, 前者以手工制作,一次作一个;后者以机械生产,可以同样的东西生 产几十个、几百个、几千个。而将前者称为纯美术与手工艺,后者称 为设计。不过不管怎么区分,纯美术也好、手工艺也好、建筑也好、 设计也好,都要能符合〃具有美感经验、使用功能、纪念功能〃的条 件。 视觉传达设计就是以文字、符号、造形来捕捉 美感,捕捉、表达意像、表达意念与企图,进而达 到沟通与说服效果的一种设计专业。 或许我们会对所谓的〃美感〃有不同的看法,但是 设计要捕捉美感,乃是无庸置疑的,特别是视觉传达设计(即平面设计)。 了解设计的定义和概念将是了解设计的第一步,有助于了解我们作为一名准平面设计师的职责范围。 望你力争做到1 保证每天浏览平面设计大师作品,国外国内看你兴趣,至少10个2 每天操作平面软件 至少2小时3 每天外出拍照不少于2小时4 每天处理照片不少于1小时5 每逢平面设计展比参加6 每一个月归类自己的作品集7 留意大众作品 关注时尚流行以上7点你做到了,不出3年你就小有名气,10年,你可以在中国出名了,20年,你就是国际级大师了 对设计师的要求 1、成功的设计师应具备以下几点: A、强烈敏锐的感受能力 B、发明创造的能力 C、对作品的美学鉴定能力 D、对设计构想的表达能力 E、具备全面的专业智能 现代设计师必须是具有宽广的文化视角,深邃的智慧和丰富的知识;必须是具有创新精神知识渊博、敏感并能解决问题的人,应考虑社会反映、社会效果,力求设计作品对社会有益,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应概括当代的时代特征,反映了真正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起码你应当明白,优秀的设计师有他们“自己”的手法、清晰的形像、合乎逻辑的观点。 2、设计师一定要自信,坚信自己的个人信仰、经验、眼光、品味。不盲从、不孤芳自赏、不骄、不浮。以严谨的治学态度面对,不为个性而个性,不为设计而设计。作为一名设计师,必须有独特的素质和高超的设计技能,即无论多么复杂的设计课题,都能通过认真总结经验,用心思考,反复推敲,汲取消化同类型的优秀设计精华,实现新的创造。 3、平面设计作为一种职业,设计师职业道德的高低和设计师人格的完善有很大的关系,往往决定一个设计师设计水平的就是人格的完善程度,程度越高其理解能力、把握权衡能力、辨别能力、协调能力、处事能力……将协助他在设计生活中越过一道又一道障碍,所以设计师必须注重个人的修为,文人常说:“先修其形,后练其品”。 4、设计的提高必修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进行,设计师的广泛涉猎和专注是相互矛盾又统一的,前者是灵感和表现方式的源泉,后者是工作的态度。好的设计并不只是图形的创作,他是中和了许多智力劳动的结果,涉猎不同的领域,担当不同的角色,可以让我们保持开阔的视野,可以让我们的设计带有更多的信息。在设计中最关键的是意念,好的意念需要学养和时间去孵化。设计还需要开阔的视野,使信息有广阔的来源,触类旁通是学习平面设计的重要特点之一,艺术之间本质上是共通的,文化与智慧的不断补给是成为设计界长青树的法宝。 5、有个性的设计可能是来自扎跟于本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富有民族文化本色的设计思想,民族性和独创性及个性同样是具有价值的,地域特点也是设计师的知识背景之一。未来的设计师不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而每个民族的标志更多的体现在民族精神层面,民族和传统也将成为一种图式或者设计元素,作为设计师有必要认真看待民族传统和文化。平面设计工作是一个主观认定强的创意工作,大部分的平面设计师是透过不断的自我教育来做进修、提升设计能力。譬如,平时就要多注意各式各样的海报、文宣品、杂志、书籍等的设计手法并加以搜集,或是上网浏览其它设计师的作品,以激发自己的设计灵感。 平面设计师要有敏锐的美感,但对文字也要有一定的素养。因此,乎时可以广泛的阅读,增加本身的知识领域及文字敏感度。此外,平面设计师多半也会利用网路上的设群来做意见交流。 做一个真正的平面设计师不是仅仅只学会几个软件就可以的了。创意来自灵感,而灵感来自于生活,需要对生活的体验,并能从中发现灵感,要学会去创造。 做平面,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平面,比如三大构成,构成基础,这些都是最基础的东西。之外还有素描,色彩,摄影,等等~~许多与美术有关的或与设计有关的,都得去了解。其实做一个设计师需要学的许多许多,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任何时候你都不能说自己已经对某个领域完完全全的掌握了,就像一幅油画你永远都不可能将之画完一样。 好书有很多,如果你家那边有广告人书店,可以去看看,除了了解一些关于设计方面的书籍之外,你还应该都看看广告学,营销学,文案,策划等等,都会对你的工作有所帮助。 设计方面你可以看看比如《数码设计》,《IDN》,很早以前的《艺术与设计》《包装与设计》等等,总之书不厌多,能看多少就看多少,很小的一个地方也许就能触动你的灵感。呵呵。另外可以去网上下载一些优秀的电子杂志,或多去一些优秀设计网站和一些设计师的BLOG看看。总之设计这个东西,也是个积少成多的过程,更重要的也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祝福你,愿你学习进步,将来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平面设计师所要具备的条件如下:平面设计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一、先学习绘画基础:1)绘画功底:素描、色彩、速写。2)设计基础:包括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四大变化(动物变化、花卉变化、风景变化、人物变化)基础图案(单独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中英文美术字等,黑白画、装饰画、民间美术、中国画、书法、摄影。3)学习设计:包括:标志设计、CIS设计、广告设计、海报设计、 样本设计、 楼书设计、 包装设计 、书籍插画绘制、贺卡设计、请柬设计、 报纸、杂志排版设计 、各类印刷品设计等等。4)应用软件: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等进行电脑设计。二、学习印刷工艺流程:印前:美工绘图,排版,出菲林,晒版。 印中:切纸,装版,打样,调色,装纸,印刷。 印后:成品裁切,折页,配页,洗背,刷胶。彩盒:表面处理(覆膜,压光,局部UV等),烫金,裱坑纸,啤切,粘合成型。书籍:包封面,腹膜,折页,配页,装订等。三、学会培养创意思维:以上学习的是技术,还有更重要是培养创意思维。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如:视觉心理学、广告心理学、设计概论、中外工艺美术史等,研读设计大师的作品,提高修养,高审美能力,启发创作灵感。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学会站在用户的角度构思自己的设计,注意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来充实自己的设计理念;找到生活中的不美之处,作为设计的源泉。也应该适当涉猎一下名著、诗文等书籍,以使自己的设计更具有文化底蕴。除了有观察美的眼睛、丰富内涵的头脑,更重要还要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设计永葆青春、纯净和自然,不会被利欲蒙蔽双眼。我觉得作为一位设计师,能虚心向大家请教如何做得优秀,就凭你这份精神,我们相信你将来一定可以梦想成真!

一个“锤子”引发的思考听一些职场老手评价别人的时候,他们都表示比较喜欢跟一类人合作,那就是所谓“很职业”的人。这是把名词当形容词来使用,表明找个人做事很靠谱,合作起来会非常舒服。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文艺青年罗永浩与工程师钱晨》,讲了罗永浩锤子手机团队两位核心人物的故事。文中对CTO钱晨评价就可以总结为——“很职业”,他的加入给锤子科技带来了质的飞跃。可以说没有这位很职业的合伙人加入,罗永浩团队现在可能还是一个做手机主题的小作坊。牛人的故事暂不多叙,如何成为牛人才是我们更应该关心的,那么如何做一个“很职业”的人呢?以下几方面需要不断修炼: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修炼三观决定了你做一件事请的动机,动机决定了你在一件事情上能坚持多久。尤其是现今的企业,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里,如果没有强烈的动机作支撑,很有可能会被各种困难打趴下。世界观让你感受到世间万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做符合客观规律的事情,会少走很多弯路,也会让结果更贴近目标。价值观让你不会为短期利益而放弃更长远的理想,做有价值的人、做有价值的事、做有价值的企业,向用户、向社会提供价值输出。人生观让你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既不被工作所困,又不会丢失自己的生活。三观的修炼,能让你体会到生活、工作中的乐趣,始终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每一项挑战。如何修炼三观?长期来看,人的一生都是修炼三观的历程;短期来说,读书是最有效的方法,读历史、读哲学、读文学、读人物传记、读经典名著……这些看似没用的东西,反倒是最有用的。(晨读现在每天的读经典栏目也可以作为一种补充哦)方法和知识方法论广义的方法论,可以深度阅读艾尔·巴比的《社会研究方法》这本书。狭义的方法论,可以快速掌握麦肯锡处理问题的七步法。掌握方法论,即使遇到之前没有处理过的问题,也能有章法的去处理问题。知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知识,在业余时间应该不断补充。行业的基础知识应该在入行初期就快速掌握80%,剩余20%要靠不断积累和更新保持知识的鲜活度。专业的知识,要走在专业的前沿,尽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技能和工具技能在国内的企业环境,尤其是所有产业所有行业都面临的巨大变革中,企业所有的人都需要有能力做具体的、能落地的事情。这就需要掌握具体的技能,简单到一块砖该怎么搬,复杂到计算机程序该怎么写,不同岗位必须掌握该岗位所需的技能。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体现出职业化的素质,岗位所需的工具一定要非常熟练地掌握。另外,在互联网时代,工具带来的甚至不只是解决单点问题的一个器物而已,甚至工具会带来知识、方法、思想(三观)的变革。比如微信,对企业来说,微信已经不仅仅是一项营销工具那么简单了。从企业战略、资源分配、组织架构、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各个层面都可能因为微信这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发生变革。执行力执行力来源于对公司战略的理解、对团队目标的认知。所以,执行力并不是凭空幻化出来的空中楼阁。个人能力(三观、方法知识、技能工具)足够的条件下,充分理解公司战略和团队目标,并制定完整、详细、合理的执行计划,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目标,这才叫执行力。360在互联网圈以执行力强著称,前段时间炒得非常火热的360行车记录仪,今天发布了一条公告,产品延迟一个月发布。执行力的高低,往往不是加班加多长时间、推动事情有多么风风火火,而是执行的策略是不是合理,执行的路径是不是通畅。没有科学的执行计划做引导,越是辛苦,失败的越快。让一切成为习惯把以上四个要点的修行变成一种习惯,建立起“学习——思考——实践——总结”的闭环,假以时日,你也能成为一位“很职业”的人。今天讲的职业化方法:三观、知识、技能、执行力、习惯,实际就是传说中的MKASH原则。其实也没有那么神秘的,用咱中国话讲,不就是:“道、法、术、器、悟”嘛!

工程师是科学家;工程师是艺术家;工程师也是思想家。一位伟大的工程师曾经提出过这样的一段感言。不错,工程师是利用自然科学来创造工程的人。工程既是物质的也是思想上的。许多不朽的工程,伟大的发明以及出神入化的技术方案,许多人往往只看到了他们的瑰丽,而作为工程师则更应该看到设计的灵魂。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的理解工程师也是艺术家和思想家。工程设计的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也是工程师思想的结晶。一部精密的机械设备,一个高效而又健壮的程序,一个复杂而又无懈可击的电路,这些都反映着一些杰出工程师的思想和灵魂,有时你甚至会认为他们的生命已经融入到设计中。成为一个杰出工程师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热爱自己的职业。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优秀的电子工程师都是从小作为电子爱好者的。爱好不仅要体现在行动中更要深入内心甚至深入骨髓。有许多人问:每天应该花多长时间在学习中和工作中。可以肯定一份耕耘就会换来一份收获,但作为工程师和科学家想取得成功并不是比赛谁花的时间最多,而是看谁付出了更多的思考。不要以为一个学生坐在自习教室里看了多少小时的书就是勤奋,也可能比呆在寝室里的学生还要懒惰。也就是说勤奋是大脑的勤奋,而不是身体和和形式上的勤奋。我学电子也差不多有15年了,也发现了很多问题。一次别人问我你每天花多长时间来工作。我回答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在思考。不夸张的说我的很多工程构想都是在梦境中诞生的。每天早起床后刷牙的时候、上班的路上、吃饭的时候甚至和别人谈话的空闲瞬间都有可能诞生灵感。当然热爱工程师职业的前提是一定要能领略到工程和自然科学中的美感。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同时也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从科学的常识到科学的精神都会渗透到他的生活中。一次我看到一位教研室里的老师安排答辩的顺序,尽管这位老师在机电领域写了很多的书也在所谓理论领域有很多建树,单从他安排这样一个简单的顺序来看,他并不是个理论很高的人。因为在我看来他的工作方法是效率极低的。换句话说就是在他的生活中没有科学的精神可言。一个工程师和科学家在生活中也是工程师和科学家。这个问题引出后我们要提到的是培养自己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习惯,深度和广度,以及思维方式和思维素材的选取。成为一个工程师确实有很多品质是天生的和决定性的,学校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也只是一些辅助措施。一个人曾经问我一个关于感性负载的问题,其实我心理很清楚他并不理解这里面最基本的物理概念,首先对电感的认识就不是用语言和数学公式能解释得了的。所以物理学和数学的基础是对工程师有很高要求的,这里所提到的物理学和数学是指一种最基本的认识而不是停留于表面的文字和公式。我可以推断这个人不太适合作工程师,其实他提出的问题都真真切切的存在于生活中,抬头看看日光灯的启动,或者当你看到电源插头的放电瞬间。可这每一个瞬间都被示为理所应当的话就错了。那样当牛顿看到苹果落地时也会感觉理所应当的。每个人的思维着眼点和注意的方面都不相同,很多人从小就会将注意放在自然科学之上,这些孩子中有很多就是未来的工程师。比如一个10岁的小学生看到一幢大楼,他会马上考虑大楼是如何建造的,塔吊又是怎么一节一节接起来的,那么高的大楼外墙的玻璃是如何安装的。另一个孩子会想工程师真伟大,还会想到一些诗句来抒发内心的感受。显然两个孩子一个可能更适合作工程师另一个适合成为文学家。所以人们经常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有些人的长处和思维方式在工程师职业中无法发挥,可中国教育的教条化却无法让每个人都能做自己喜欢的专业。我的一个大学同学是文学爱好者,对中国历史和社会有许多见解,阅读广泛文笔也好,可偏偏学了电子这个专业,这不是人才的浪费吗。所以工程师和科学家在生活中也是工程师和科学家,而不是工作时和端起书本时才是。很多学生很努力的去学习,可一直无法入门就是这个原因。当拿起书本时发现一个问题或者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他们会努力的解决,可放下书本就不会再自己提出问题和独立的思考了。我从来不认为中国的教育是真正的教育,书本、试卷、分数、所谓的答案都是教条的,就好象一条生产线给每个经过其中的学生盖上一个学历的烙印。将创造性和个人的特长统统抹杀,再加上长期以来的教育大跃进和人才评定标准的偏差,无数天才失去了发展机会。本来没有那么多的教育资源却非要扩招--扫盲。将大学教育至于尴尬境地,应届生就业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请不要抱怨工作机会少,中国是非常缺乏工程师的呀!缺到让很多公司开始呐喊的程度。工程师的缺乏又和应届理工科毕业生的过剩形成矛盾。所以你不要以为学习成绩高就能成为一个好的工程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学校的教育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工程师要有自己的思想,很多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养成了一些很不好的习惯。比如思考深度不够,和不会独立思考。一个公式放在面前能做题,能考试就OK吗?自然科学好比一个花园,一些科学巨匠写下了无数不朽的文章来描述它。数学公式就好比文章中的文字和句子,只是做文字游戏或者简单的背诵有什么意义吗?请问问自己你对这个大花园了解多少。你闭上眼睛能想象出这个花园的景象吗?记得我曾问一个大四毕业设计的学生你物理学的怎么样。他回答我还好,可又补充说就是公式忘了。工作中他看到我随笔可以写出很多方程,惊讶的说我的记忆力真好。我说我根本就没背过公式。因为我记得花园是什么样的,即使哪位大家用什么词汇描述的花园我记不清,可我依然能清楚的描述出来。这才是理论,理论不是指文字和公式而是前人的思想。许多学电子的学生说模拟技术难学,我告诉他们其实学好模拟技术并不是要学好模拟电子本身。世界本来就是模拟的,所有的物理量都是模拟的,这就是模拟。所以你对自然科学的最根本看法和世界观直接决定模拟水平的高低,也就是物理学水平的高低。我的意见是:不要以为拿着模电书学下去就能有本质的改变,一定要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和对自然科学的理解,提高对模拟量的驾御能力。重要的是思维方式,和对概念的感性认识。思考问题要有深度,思维的深度是一种习惯。有些人总是喜欢点到为止,他甚至没有意识到我还可以再深入的思考。作为工程师和科学家要培养深邃的思考习惯。一些学生看到一道物理题,认为作对就好的人居多。可你是否发现了其中的内在联系,甚至从考点中受到启发。有很多高中学生喜欢做大量的习题,结果效果却不理想。就是因为这些学生只是在做题,没有付出更多的思考。所以工程师要注重概念性的思考然后深入进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工程师要重视实践,自然科学不管发展到何时都离不开实验。电子学本身就是为了指导工程实践。所以不要谈空洞的理论。现在很多院所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总是谈一些空洞的理论,甚至错误的但还不以为然的理论。实践可以提高对自然科学的认识甚至改变着我们的世界观,只有这种认识提高了才可能创造和应用有价值的理论。我们不要玩弄理论,但要重视理论。理论是思想,是认识,不是公式和文字。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重视理论。因为你是电子工程师,而不是电子爱好者。工程师要从整体到细节全面的把控你的工程。人做事是一定要犯错误的,工程师要将这样的错误减到最少。因此全面的理论和对工程对象的认识是必须的。一些从电子爱好者出身的工程师比较容易忽视理论,认为把东西做出来了就可以。当然是要把东西作出来,但我们最终是要掌握尖端的技术,推动中国科技的发展。不可能象电子爱好者那样拿过别人的图纸来制作了事。IT技术发展迅速,理论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我们一定要接受潮水般的新观念和新技术,工程师必须有全面而又坚实的理论作为后盾。我们学习信息技术就好比盖一座大厦,我们可以很快掌握流行的开发工具和技术--可以盖个比较高的大楼,可是没有全面坚实的理论作为地基,是不可能盖成摩天大厦的。而且理论体系一定要完整,IT技术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产生的,他已经涉及太多的东西了。所以在这个行业内如果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搞硬件的往往容易忽略软件方面的东西。现在哪里有离开软件的硬件和离开硬件的软件呢?而且一个工程师不仅要懂得本专业的知识,还要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出色的工程技术人员。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是工程师的必修课。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仅仅靠学校里学来的一点皮毛想成为优秀的工程师是不可能的,90%的知识都要靠自己去学习。很多学校刚毕业的学生并不会自学。拿过一本书来一阵看,看不懂就咬牙看下去,最后仍在一边。其实自学是非常讲究技巧和方法的。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好办法。我通常把知识分成几类:1.基础知识 ----包括数物化和专业基础。2.流行的技术 ----比如潜入式系统开发,大家都在做的技术。3.未来将要流行的技术 ----比如生物DSP技术,就是你对未来的预测。4.我要用到的技术 ----就是你工程中急需使用的。5.其他学科的重要进展 ----紧跟科技发展的脚步是必须的。我通常均匀的分配时间,而不忽略任何任何一个方面的进展。这样才能保证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和扩充。这只是宏观上的精力分配。具体的学习过程当然因人而定,但一定要有战略的进行。工程师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去执行。逻辑不仅仅是体现在程序中更要体现在学习和生活的进程中,也就是做任何事都要科学的安排时间,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方案。大家可以参考大脑思维图谱的方法。工程师做事要严谨求实。神州飞船由多少复杂的系统构成,如果每个部件都有99.9%的成功率,恐怕到最后返回的时候连一半的安全性都谈不上。所以工程师一定要严谨,从整体到每个细节都要有足够的重视程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工程师不能接受差不多这样的词汇。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这是工程师最基本的素质。一次公司里的一个工程师拿了一块作好的超声前端板交给我,并说板已OK了。可当我问他信噪比如何时,却回答我差不多。我理解差不多就还差,让他拿回去什么时候不差了再交给我。所以工程师要用指标说话,要用实践说话,差不多不是工程师的嘴里应该出现的词汇。工程师还要注重积累,一个好的程序员和电路设计师就是一个好的收藏家。不仅收藏自己的智慧结晶更要收藏别人的智慧结晶。IT技术领域有无数的巨匠和天才将他们智慧沉淀于现代科技之中。所以我们要不断的积累好的做法和前人的思想。你的周围会有很多人的很多东西值得你学习,你应该将这些作为财富积累起来,总有一天会发挥出作用。另外我们学习的不仅是简单的知识更是前人对知识的理解和对工程的看法。比如每个人眼中的电阻都不相同,你要主动去了解高手眼中的电阻是什么东西。更高的角度从新审视问题,找到突破口,而不要钻了牛角尖。工程师不要轻易问别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有一些同学会经常向老师提出问题,这也是好事,说明某某学生爱学习。可我们并不提倡这些,相反的如果能自己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要学会独立的猎取信息和知识,并从其中得到自己判断。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在学校的时候有老师去解答,在工作单位又有谁能解答呢?或者当你做的是最尖端的技术时你能去问谁呢!所以工程师要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要做思想上懒惰的人。中国教育往往要求学生考出高分,答对答案就是好学生。所以老师告诉的答案只要记住就OK。可老师告诉你的答案能说明你自己具备了解题能力吗?请不要相信这样的分数,至少它无法反映你的真实水平。工程师要有《亮剑》精神。用都梁的话说,古代剑客明知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是死也要亮出宝剑,没有这个本事就别当剑客。尽管敌强我弱,尽管身陷重围,我们也要亮剑。工程师也要敢于挑战对手,敢于战胜自己。一项工程如果连做都不敢做还能谈成功的问题吗?成功是一种习惯,一种来源于自己的信心。战略上轻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工程师即要有个人英雄主义情节又要能融入团队。出色的个人能力和人格魅力是何等的宝贵。我们在崇拜盖茨和乔布斯的同时不要忘记他们身后庞大而又高效的研发团队。以一戟之力完成霸业的英雄已不属于这个时代。所以团队的合作才是创造神话的必经之路。工程师要有发展的眼光,不仅要能在复杂的技术和市场面前游刃有余,更要对未来的发展态势做出精确的展望。只有比别人想的远才能比对手走的更远。当然这与坚实的基础和勤奋的思考是密不可分的,在群雄逐鹿的当今IT界,恐怕需要更多的胆识才能做到。要不断的关注技术和市场以及其它领域的发展,什么时候这种关注放松,什么时候就会被竞争所淘汰。要在竞争和解决问题中体会生活,研发和竞争是每个工程师不可避免的现实。大家每天都会遇到新的困难,可这才是工程师的生活,要轻松的活在这些问题之中,并体会其中的快乐和成功时刻的兴奋。很多工程师抱怨说做研发太累了,这里的累是一种心理的感受,工程师的职业就是不断的克服困难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