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其一ppt课件

  第一篇  ◎ 总体构思  这篇课文集录的五首古代诗词,作者涉及唐宋明三代,风格各不相同,表现手法多种多样,语言生动优美,意境深邃悠远。从不同角度表述了作者的心志,抒发了人生情怀。课文综合运用多种修辞,引用的典故较多,音韵铿锵有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宜立足于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把握作品的意旨,在整体感悟基础上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进而培养学生古代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使他们在诵读中陶冶情操,受到启迪。同时,指导学生背诵积累一些古代诗词名句,体会诗词的精妙之处。  计划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古代诗词节奏明快,音韵优美,很适合朗读。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宜以学生的反复朗读、整体感知为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圈点批注,思考、联想,讨论交流,进而深层次挖掘古代诗词丰富的内涵。教师可用录音或课件辅助学生理解课文,对疑难处加以点拨。由于课文容量较大,可安排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语:古老的中国是个诗国,自从《诗经》开源之后,诗歌历经春秋战国,秦汉两晋南北朝,至于唐宋发展到顶峰。唐诗宋词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繁荣的象征。今天我和同学们一道来学习五首古代诗词,进一步领略我国古代诗歌艺术的魅力。  教师板书课题:诗词五首  二、 检查预习:  1.学生同桌先交流,提出自己预习中不会字词,相互解答。  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生字词,加以整理,投影到屏幕上,引导全班学生朗读正音。  箸 爝火 彝 虞 煜 砌 麾 炙 (答案略)  三、 导读〈行路难〉:  1. 教师课件展示下列诗句,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过渡到新知识:  (1)李杜诗篇万古传。(赵翼《论诗》)  (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启发设问:以上诗句都与古代哪位诗人有关?你能谈谈他的有关情况吗?  教师点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谈  A.李白的生平、时代、代表作品;  B.有关李白的故事、传说;  C.你对李白的评价。  学生思考,发言交流,教师因势导入本课学习。  2. 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或放录音,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教师指名朗读,大家评议其优点、不足。  从读音、停顿、音调以及感情上评议,是否朗读到位?如果不合适,应该怎么读比较符合诗的内容?(对有争议之处,教师不做结论,引导学生往下学习,让学生学习课文后再做结论。)  3. 教师解题(课件展示,指名学生读或全班齐读),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写作时代背景。  《行路难》是李白在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4. 学生自主朗读,疏通、理解全诗。  学生以个人朗读、小组内互读等形式尽量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参考注释,疏通诗意。对不理解的词句可在小组内交流解决,或请教老师,老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予以解答,或交由全班讨论解决。  5. 学生自主探究,分析解答以下问题,把握诗作内容以及作者感情。  教师将学生在探究中反映的问题集中投影展示,师生共同探究。  (1)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馐”不能食?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抒写了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境?  (3)诗中引用了哪些历史典故?有什么作用?  (4)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要点如下:  (1)是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使得诗人“酒”不能咽,“馐”不能食,由于朝中奸佞阻塞贤路,使诗人悲愤、忧郁。  (2)这二句用比喻,既照应题目“行路难”,又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的深切体验,想有所作为和事与愿违、有志难伸的矛盾、痛苦心情。  (3)诗中借用了吕尚垂钓在碧溪,伊尹梦舟过日边等典故,寄寓了诗人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那样为统治者重用,建立伟业的愿望。  (4)无论前路多艰险、多难走,诗人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充满这冲破黑暗,追求光明的积极乐观的精神。诗人借用古人言论表明自己的理想,这两句诗常被后人引为座右铭,作为在困境中激励自己努力进取的力量。  6.师生共同深入探究:  教师再提出问题(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1)李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浪漫的诗风在本诗中有哪些体现?  (2)从全诗来看,其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探究,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最后归纳。  要点如下:  (1)李白这首诗“浪漫”的诗风表现在:A,巧用历史故事、典故;B,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C,跳跃式的结构。  (2)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昂扬激越,乐观向上的。  7.巩固体验诗作感情,尝试感情朗读。  学生先自由朗读一边,然后各小组推举代表朗读,师生评议,引导学生回到开始关于这首诗的读法问题,让学生自己总结、体会。  四、导读《凉州词》  1.学生个人自主朗读课文,教师指名朗读,大家评议其朗读情况。  2.学生参考注释,疏通诗意。不理解的词句可在小组内或小组间交流解决。  3.教师集中点拨学生疑而未决的主要问题。  (1) 题目中的“词”应该如何理解?  (2) 从首句中提到的“酒”“杯”你能够想象到一个怎样的场面?前两句描绘的是军中的情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 说说你对后两句诗的理解?  (3) 在朗读时,如何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后,予以归纳。  要点如下:  (1)这里的“词”不是文学体裁的“词”,指的是有组织的语言、文字,因此本诗还属于诗的范围。  (2)一“酒”一“杯”,使读者仿佛看到军人们聚饮的热闹场面。而第二句又使我们仿佛听到了催促出征的琵琶号角。寥寥几笔,写出了边关既热烈而又紧张、悲壮的氛围。  (3)这两句诗意思是:我若喝醉了躺卧在战场上,你可不要笑我贪杯,自古以来出征的将士有几个人能够返回?今朝有酒且让自己痛饮沉醉,即使醉卧沙场也毫不在意。这是及时行乐的洒脱,是对生命的达观,更有厌恶战争的悲愤。这两句诗生动地表现了边关将士们为国战斗、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4)该诗描写边塞生活,既暗示古代战争生活的热烈紧张,更凸显诗人慷慨豪迈的悲壮意味。全诗充满昂扬向上的情调。阅读时注意,后两句尤其要读得音韵悠长,感情激昂。  4.学生齐读全诗。  五、导读《咏煤炭》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2.学生自主阅读全诗。  对照注解疏通诗意,不懂的地方同桌、小组讨论交流,疑而未决的由老师汇总,全班讨论。  3.教师汇总学生集中反映出的问题:  (1)这首诗是怎样抒发诗人感情的?  (2)《咏煤炭》这首诗表面上是咏煤炭,实际上是明志向。试结合诗句,说说诗人的志向。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后,归纳。要点如下:  (1)前四句描写煤炭的形象,写尽煤炭一生。后四句有感而发,抒发诗人为国为民,竭尽心力的情怀。全诗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2)这首诗是诗人托物言志之作。诗人一生忧国忧民,以兴国为己任。其志向在后四句明确点出,其舍己为公的心志在后两句表现得尤为明显。综合全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这样的志向:铁石虽然坚硬,但依然存有为国为民造福之心,即使历尽千辛万苦,他也痴心不改,不畏艰难,舍身为国为民效力。  4.学生自由朗读、背诵全诗。  六、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前三首诗,了解了三位诗人的不同心志,和人生情怀,领略了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学会了阅读把握诗词的一般方法,体会了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七、布置作业:  1. 课下查找资料,比较阅读李白的《将进酒》,王之涣的《凉州词》,于谦的《咏石灰》,并将名句抄录在读书卡片上。  2. 朗读、背诵这三首诗,预习后两首诗。  第二课时  一、检测上节课古诗词学习情况,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  1.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  (1)玉盘珍馐值万钱(2)直挂云帆济沧海(3)鼎彝元赖生成力  2.根据题意,用课文原句填空。  (1)《行路难》中表达诗人要排除阻力、矢志不渝地追求人生理想,实现远大抱负的名句是 , 。  (2)《咏煤炭》中托物言志,借以明志的名句是 , 。  教师采用指名或抽签的方法,让学生到讲台上板演或起来回答。(答案略)  转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首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古词。  二、导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 多媒体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关于李煜的资料。(指名学生读或大家齐读)  李煜,我国古代杰出词人,南唐最后一个皇帝。精于书画,妙于音律,文学方面才能尤为突出。他25岁继承王位。15年后,宋师南下,他国破家亡,肉袒出降,被押送至汴京,成为阶下囚。赵匡胤因他曾拒命违抗,守城不降,便封他为违命侯。三年的囚徒生活,可用他自己的一句话来总结:“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在此时,他写下不少真挚沉痛,深切而又凄恻动人的词篇,占他一生词作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尤以《乌夜啼》、《虞美人》、《浪淘沙令》、《相见欢》等几首词最为人传诵,成为他的代表词作。  李煜入宋后的词作,一空依傍,直抒胸臆,既短小明朗又含义无穷,被称为是“神秀”之作。艺术境界高大阔远,“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语言天成自然,流走如珠,宋代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词人都曾受到他的影响。  2.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全词,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2)学生依托课文注解,扫除字词障碍。  (3)教师投影显示以下内容,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注音:虞( ) 砌( )  B.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1)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2)问君能有几多愁 ( )3)只是朱颜改( )  学生以3同桌为单位相互交流,教师指名回答。  参考要点如下:A 虞(yu)砌(qi)  B 1)忍心 2)作者自己 多少3)红颜,指旧时宫殿的颜色  (4)听录音或教师师范朗读,学生再次感悟课文。  3.师生共同研讨,理解全词。  (1)学生提出个人不理解的问题,同桌或小组内交流解决。  (2)教师将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集中展示如下  A.词的开篇“春花秋月何时了?”以问天起句,有何作用?  B.如何理解结尾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含义?  C.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对比,请具体指出一例说明。  D.这首词是李煜生前写的最后一首词,可以称之为“绝命词”,具体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点拨。  要点如下:  A.词人借对春花秋月的诘问,道出自己悲苦之情,转而向人们发问,回到现实,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B.这两句词的意思是:悲苦感慨之情如滔滔江水冲出峡谷奔向大海,愁思如春水一样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江水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两句词把词人感情升腾流动的深度和力度充分表现了出来,可谓是以春水喻愁的名句。  C.“春花秋月”的无休无止与人间“往事”的短暂无常作对比;“雕栏玉砌应犹在”的幻想与“朱颜改”的现实对比,折射出词人面临国破家亡情景时的痛苦、无奈。  D.表达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悲愁情怀,以及痛悔亡国、怀念故国的思想感情。  4.课外延伸拓展:  阅读《浪淘沙•怀旧》一词,与课文作比较,自主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浪淘沙•怀旧(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问题:  (1)词的上片主要写 ,下片主要写 。  (2)“罗衾不耐五更寒”中的“寒”指的是五更时分寒气的侵袭,文中有 和 两层含义。  (3)末句中“流水落花春去也”和课文中“ ”一句意境相似,比喻 ,全句意思是说 。  (4)“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和课文比,这种心境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主阅读分析,小组或同桌讨论,教师点拨。  要点如下:  (1)上片写春寒愁感,下片写家国恨情;  (2)身寒和心寒  (3)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南唐灭亡之速;全句意思是说,过去那种荣华富贵的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了。  (4)流露了词人内心世界生与死的矛盾,是绝望者的希望。课文里全词充满的是对家破国亡的无限痛悔之情。本词则是徘徊在生与死的矛盾选择中,还有一丝希望。  三、导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学生听录音(或教师范读),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再次感知课文。  3.学生自主阅读。对照注解,理解分析课文,疑难问题同桌交流或小组讨论。  4.学生将疑难问题提交老师。  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汇总后交由全班讨论  问题如下:  1)这首词所描绘的内容是想象中的还是现实中的?描绘了怎样的战斗场面?  2)作者写这首词有什么用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翻”字改为“弹”字好不好?为什么?  4)题目中的“壮词”如何理解?在文中怎样体现?  5)如何把握全诗的朗读基调?  学生先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教师加以点拨,然后指名由学生总结。  要点如下:  1)全词从想象着笔,描绘了理想中的抗金队伍和战斗场景。  2)这首词托名为安慰朋友,实则是抒发词人自己对青年时代抗金的战斗生活的念念不忘之情,以及坚决恢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壮志,还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3)不好,“翻”字写出了战歌嘹亮,乐器轰鸣的热烈场面;如用“弹”字代之,就表现不出这种气氛。  4)“壮词”意即激昂奋发的壮行言辞,有壮怀激烈之意。次中描绘的军营生活以及激昂奋进的战斗生活就是具体的体现。而末尾两句更为突出,它把描写大功告成后的喜悦,把收复中原,统一祖国与个人杀敌立功的心愿统一在一起,字里行间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5)全词在感情基调上是雄壮高昂的,而结句又是悲凉低沉的。前后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种抑扬法赋予了本词特有的艺术魅力,有力地表现了词人满怀壮志而志不得伸的苦痛。  5.学生齐读全词,感受全词基调。  6.学生自主赏析: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理解?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启发、点拨。  要点如下:  这首词是词人爱国词篇中的代表作之一,虽是为鼓舞爱国壮士、好友陈亮而作,但更是自己心志的流露。词人以早年战斗生活为基础,融梦境幻觉为一体,描绘了一幅爱国将士驰骋沙场,雄伟壮阔的场面,全词内涵丰富,造语豪壮,结构谨严,构想奇特,以梦境贯穿上下片,自出机杼,情感雄奇高昂。末尾“可怜”一句将感情一落千丈:词人的功名只能是在醉里和梦中实现。理想和现实形成极大的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词人的悲愤。  学生赏析不必面面俱到,只要着眼于内容、感情、语言、结构等方面均可。  四、学生自我巩固检测:  根据题意,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用原句填空:  (1)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 ”来表明自己胸怀远大志向,坚持理想,敢于胜利的信心。  (2)《凉州词》中以反问句形式表达了诗人豪迈悲壮情怀的句子是 , 。  (3)《咏煤炭》中寄寓诗人为国为民甘愿无私奉献情怀的诗句是 , 。  (4)《虞美人》中词人用贴切的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尽自己国破家亡的无限哀愁的千古名句是: , 。  (5)《破阵子》一词里显示词人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 ,  , !  学生以笔答的形式直接写在练习本上,写完后同桌互评。  答案如下: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3)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五、归纳总结:  这篇课文我们学习了五首古代诗词,从诗人的作品中我们了解了他们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与心志.体会到他们抒情言志的表达技巧,进一步把握了他们诗歌风格,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们的其他作品.希望同学们不仅能够理解这些诗篇,而且在课外有意识地运用有关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五首诗词。  (2)自选其中一首诗词,把你读完该诗(词)后的感悟用一段话表达出来。  附: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行路难》 “停杯”“不食”“拔剑”“茫然”——忧郁悲愤  冰塞黄河,雪满大山——照应题目“行路难”  长风破浪,云帆济海——乐观自信  (昂扬激越,豪迈乐观)  《凉州词》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豪迈悲壮情怀  《咏煤炭》(咏物诗)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托物言志)  第二课时  《虞美人》(李煜)  抒国破家亡感受,发怨愤哀愁之音  千古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抽象事物形象化)  比喻、象征、对比、设问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沙场秋点兵——豪迈场面(志士热情)  可怜白发生——冷酷现实(朝廷冷漠)  第二篇  《行路难(其一)》魔鬼教案  教师:安徽省无为县爱国初中 李壮志 又名: 耍酷大师  教学目的要求:  1、 把握诗意,体会意境,感受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 通过改写练习,提高习作能力;  3、 激发艺术想象,增强学生对诗歌本身的艺术美的感悟。  重点:感受意境,改写练习。  难点:诗意理解。  教学设想:营造轻松优美音乐艺术氛围,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提高欣赏、练笔兴趣;进一步提高鉴赏能力。  课前布置:将此诗改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此环节过程播放音乐萨克斯《回家》等、放图片《太白醉酒》等)诗歌初析、背景介绍。  1、 在音乐中朗读全诗;  2、 放人物简介,并用我那魔鬼般的语调读:  李白,唐大诗人,少年时代便显露才华,有很多的号,非常出名,就好比如说,现在的那些歌星影星天王级别的,到处都有fans。  他有着远大的抱负,老想在政治上发展,到底,混了个公务员,供奉翰林院,但不被重视,又遭人嫉妒,呆了一年,就被说“你明天不用上班啦”,离开长安,那就好比被逐出娱乐圈,挺大的打击,好在他在江湖中名声太响,fans太多,到哪里都受欢迎要求签名的,他也正好趁此游历天下,写了好多名篇。  李天王51岁死于当涂,诗传九百多首。  3、 放后世对李白的评价材料,一边让学生看,一边继续用魔鬼的语调讲析:  文字显示,李白是继屈原后的又一伟伟大诗人,No one式的人物,最响的称呼是“诗仙”是位浪漫主义诗人,创作很多经典,那诗歌,从来都“啊多么辉煌灿烂的阳光……”气势恢弘的;他的诗,夸张,比喻,幻想很多,“抽刀断水水更流”“白发三千丈”“我要带你飞到天上去”“老鼠爱大米”什么的,很新,很酷。  李天王诗歌的意境是神奇异采,瑰丽动人,韵致豪迈奔放,飘逸若仙,(唱)“这里的山路十八弯,呀嘿呀咳呀咳”“那就是青藏高呵,高呵,高高高……”(念)“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资料显示,后世很多诗人受他影响,都这样“那就是青藏高呵,高呵,高高高……”  二、读诗,理解诗歌。  (一)在音乐中读诗,理解字词。(此环节过程播放音乐《荒》、《男儿当自强》,一定要出现“你懂不懂得一种感觉叫做荒凉,你记不记得那年的冬天,那一年的雨季特别的冷,特别的长……”字幕。)  1、学生讲出以下字词含义:金樽 珍馐 直 箸 歧路 会 云帆 济 沧海  2、学生讲出伊尹、吕尚的典故。  3、学生讲“欲上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句。教师肯定后指出:  一个伟大抱负的豪杰却被弃而不用,真是冰塞黄河、雪阻太行啊!  既实写进退失据、彷徨无措,又比喻人生不顺、理想受挫。  (二)在音乐中再读诗,(此环节过程播放音乐《从头再来》)  请学生讲诗,教师肯定后明确:  1、好朋友设宴款待,那都海鲜鲍鱼来个满汉全席,多热情。朋友们都说,“李白兄,我们永远支持你。”“李白,你是最棒的”。  2、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他离开座位,拔出长剑,愤愤难平。举目四顾,一股苍凉的感觉涌上心头。大家都说:李天王,你不会有事吧,你眼睛里往下滴的是什么!  四个动作,把苦闷心情充分表达出了;就像那三好生、排行榜落选一样的那种鼻子发酸的感觉。  3、写“行路难”,想渡河,河冻冻,要登山,雪飘飘。一个人要实现理想有多困难。阳光不再温暖,天空不再蔚蓝。  4、但想到这两个超级男生,心里有了信心、希望。我,不,消沉。  5、信心虽有,但仍感迷惘。  此句很不安的内心独白,逼真写出复杂内心世界。(以下放音乐《我们等待那一天》)  6、 展望前途,崎岖坎坷,但,倔强、自信的李白告诉我们:他仍没有灰心气馁,悲观失望;尽管障碍重重,长路漫漫,但总有一天,会破万里浪,高挂云帆,实现理想抱负。(音乐大)  (三)小结:  本诗激荡起伏,表达执着追求,百折不回的主题。  三|、改写练习。  1、请朗读你们改写的大作。(放钢琴曲)  2、优秀改写习作示例:  (1)走在雨中(放音乐孟庭苇版《走在雨中》)  当我走在凄清的路上  天空正下着蒙蒙细雨  雨丝淋湿我的长发  街灯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此刻,我想逃离这纷杂的人群  在安静的角落不被注目的  舔我的伤口放下我的心情  思绪发芽 品饮孤独  这是一个注定失眠的夜晚  满大街都飘着我的叹息  我突然忆起姜太公与伊尹  一缕阳光将我的心房照亮  人生起伏 前路漫漫  但我一定会不屈的努力  想唱就唱 定要唱得响亮  我不会老是自我欣赏  总有一天我会看到挥舞的荧光棒  教师简要评析:我欣赏这很浓的抒情气息,结尾还时尚地幽默一把。  (2)天宝三年的第一场雪(放音乐刀郎《2002年的第一场雪》)  天宝三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  搭上了去城外的二路汽车,心情象那窗外面飘零的黄叶。  天宝三年的第一场雪,是留在长安城的难舍的情结。  理想如那飞来飞去的蝴蝶,在白雪飘飞的季节里摇曳。  欲渡黄河冰塞川的那种感觉,  想上太行雪满山的那份失落,  吕尚与伊尹的身影在我脑里不断重叠,  是你们的成功唤起了我的一切,  是你们的好运让我再次热烈,  人生浮沉天威莫测更能融化冰雪,  是你们的执着追求改变季节。  天宝三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  搭上了去城外的二路汽车,心情象那窗外面飘零的黄叶。  天宝三年的第一场雪,是留在长安城的难舍的情结。  我要象一只飞来飞去的蝴蝶,在白雪飘飞的季节里努力的拼搏。  教师简要评析:哈,心理把握到位的了,太幽默了吧,你们也别唱了,好,看我的——  (3)教师下水作文(放音乐超级女生版《希望》)  希望  金杯玉盏亮如雪,好酒好菜一大桌。  多谢主人太殷勤,为我办patty花费年终奖金。  若在平时最对光,海吞胡喝心不慌。  但是今天吃不下,假冒烟酒口感差。  咸盐太多是借口,心头郁闷真理由。  手捏长剑问苍天,似我般英俊潇洒风华绝伦的高智商千百年何曾有?  长安虽有景万千,失意之地岂久留!  干脆渡河去塞上,离开这个鬼地方。  但是寒冰路途阻,况且没买皮大衣。  想上太行当道士,进修回来开道观。  但是雪大路难走,那里又缺二锅头。  唉,看天空飞的雪还有梦,看生命回家路路途漫漫,  昨天的曾经的我的微笑,不过,——  姜尚七十心不死,碧溪垂钓运气好。  开四不相,坐中军帐,指挥三军,搞定乾坤。  伊尹那菜鸟亦如此,“是金子,就会发光”说的就是这个理。  也不过头天做梦趁个“神舟六号”,你说这人生起伏谁能料!  李白正青春四十三,不是太阳才出山?  这点挫折算个啥,我是好汉我不怕!  大话虽是这么说,心里多少还是有困惑。  漫漫长路难行走,不如意者十常八九。  李白古今奇男子,这事怎会想不开!  总有一天开大船,风风火火闯九州,  该出手时就出手,雨里雪里不低头!  四、放音乐《摘下满天星》,在快结束时小结说。  有我美梦作伴不怕伶仃,万水千山独行,愿同学们长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五、作业。  1、背诵、默写;  2、写读了本诗后的感受。  第三篇  一、预习《行路难》  二、正课  1.朗读《行路难》。  2.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行路难 行路难三首(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解诗题《行路难》古代乐府《杂曲歌辞》。72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首诗。 全部注释 1.《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开头。今存最早的《行路难》是鲍照的十八首。前人认为李白的《行路难》"似全学鲍照"。第一首乃取意于鲍照《行路难》"对案不能食"一首。2.樽:古代盛酒的器具。斗十千:形容酒价昂贵。珍羞:珍贵的莱肴。羞通"馐"。直通"值"。3.鲍照《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4.闲来两句:传说吕尚(姜太公)末遇周文王时,曾一度垂钓于磻溪(今陕西宝鸡市东南)。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在受商汤聘请的前夕,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李白借此表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5.长风破浪: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济:渡过。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把山给封住了。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这是李白所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这组诗从内容看,应该是写在天宝三载(744)李白离开长安的时候。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象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象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行路难三首》作于天宝三载(744)初离朝廷之时。李白此时心情复杂:失意、愤懑、迷惘困惑、愤世疾俗、自负、自信等种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感慨万千。在诗里,他以行路艰难比喻世路的艰难,抒发了不平之感和继续追求理想的愿望。《唐宋诗醇》:"冰塞雪满,道路之难甚矣。而日边有梦,破浪济海,尚未决志于去也。后有二篇,则畏其难而决去矣。此篇被放之初,述怀如此,真写得'难'字意出。"应时《李诗纬》卷一:"太白纵作失意之声,亦必气概轩昂。若杜子则不然。"这是李白所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这组诗从内容看,应该是写在天宝三载(744)李白离开长安的时候。“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逐句理解:(1)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2)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李白本是个积极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受诏入京后,皇帝却没有重用,而且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性格的人,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3)这四句节奏短促,反复感叹过去自己那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表现出进退失据而又不甘自弃,继续探索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 (4)最后两句诗人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 李白毕竟是盛唐的大诗人,他悲而不伤,那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诗人用“长风破浪”比喻其宏伟抱负,接以“会有时”,肯定这一抱负有施展的时候。其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表现得何等豪迈、直爽! “直挂云帆济沧海”由乘长风破万里浪推演而来,创造出一个雄浑阔大的意象,融入了诗人“辅弼天下”,大济苍生的宏伟蓝图。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象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诗的一开头,“金樽美酒”,“玉盘珍羞”,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肖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通过这样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这首诗在题材、表现手法上都受到鲍照《拟行路难》的影响,但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两人的诗,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而由于时代和诗人精神气质方面的原因,李诗却揭示得更加深刻强烈,同时还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因而,和鲍作相比,李诗的思想境界就显得更高。名句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 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包袱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 本诗特点:a叙事开篇,化用南朝宋诗人鲍照《拟行路难》第六首开头“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用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馐” 的宴饮,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不能饮,心茫然。其情感又有别于《拟行路难》。 b联想而过渡,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 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最后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 c直接抒情,诗人一向所抱的“辅弼天下”的愿望,一直无法实现,因此悲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诗的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 各个词语说明的意义: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 停杯、不食、拔剑、茫然——作者忧郁悲愤。冰塞黄河、雪满太行——应题“行路难”长风破浪、云帆济海——作者非常乐观自信。诗中借用历史故事的作用: 借用吕尚垂钓的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象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当他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瞻望未来,只觉前路崎岖,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 问题一: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撙清酒”“玉盘珍馐”不能食? 李白就要走了,出于对他的一片深情厚谊,朋友们设下盛宴为他送行。但是他端起酒杯却又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放下了,他离开宴席,举目四顾,茫然不知所为。因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使诗人酒不能咽 ,馐不能食。因奸佞之闭塞贤路,使诗人悲愤、忧郁。 问题二:诗歌的最后一句表达感情怎样的志向? 哪怕面前的道路,险峻而多歧,诗人却相信终有一天将长风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彼岸。突出表现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这是他唱出的最强音。 问题三:本诗如何体现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 1) 巧用历史故事 2) 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 3) 跳跃式的结构,全诗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55398.htm

行路难其一ppt课件 第1张

李白,诗仙,杜甫,诗圣,李贺诗鬼。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品有《八阵图》,《静夜思》等等有名的诗句。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扬奋发的典型音调。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适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诗人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追求充分地行事、立功和享受,对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感受,把握现实而又不满足于现实,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如果说,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诗风的主要特征,那么,李白是以更富于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代表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李白的诗歌丰富和发展了盛唐诗歌中英雄主义的艺术主题。他和同时代的其他文士一样,具有恢宏的功业抱负,所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就是他最执着的人生信念。李白是否具有在复杂的权力结构中从事政治活动的实际能力,也许是很可疑的,但作为诗人,这种信念更多地成为他追求和歌颂壮丽人生的出发点。他从无数古代英雄的风度、气派中吸取力量,把现实的理想投影到历史中去,从而在诗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画廊。他歌颂崛起草泽、际会风云的英雄,如《梁甫吟》写太公望:“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八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歌颂视功名富贵如草芥的义士,如《古风》其十写鲁仲连:“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歌颂爱才若渴、礼贤下士的英主,如《行路难》其二中的:“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赞美傲岸不驯、坚持布衣尊严的名臣,如《梁甫吟》中的郦食其:“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他笔下的英雄大多是在动荡变乱的非常时期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且和抒情主人公打成一片,浑然而不可分。例如他在赠酬友朋的诗中说:“风水如见资,投竿佐皇极。”(《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自言管、葛竟谁许,长吁莫错还闭关。”(《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在醉醒后自抒其志云:“傅说板筑臣,李斯鹰犬人。欻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安史之乱起,李白视形势如楚汉相争,并以张良、韩信自况:“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猛虎行》)他入永王璘幕府后,又以谢安自比:“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直至他六十岁投军时,还以西汉大侠剧孟自许:“半道谢病还,无因东南征。亚夫未见顾,剧孟阻先行。”(《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生在盛世的李白而对乱世英雄致以礼赞,当然不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因为通过这类人物,诗人更能够抒发自己“心雄万夫”的气概和热情,表现在历史中建立辉煌功业、积极创造自我价值的人生愿望。 李白把排难解纷的济世理想和纵放不羁的个性自由统一起来,以求得圆满的人生。他对人生道路的设计是分两步进行的:首先是建立奇功伟业,如云:“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赠韦秘书子春》)“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酒酣舞长剑,仓卒解汉纷。”(《送张秀才谒高中丞》)而功成之后,却又不贪恋富贵名位,而以“五湖”、“沧州”为家,向往自由的生活。他早年在干谒求仕期间不讳言这一点:“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旁。”(《玉真公主馆苦雨》)在仕途最得意时不放弃这一点:“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翰林读书言怀》)“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直到晚年,他仍矢志不移:“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赠韦秘书子春》)这种人生理想集中表现了诗人“羞伐其德”和热爱自由的意识:“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 “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这些诗句都是诗人心迹的自我表白。由于他的自由意识是如此强烈,当遇到现实生活中丑恶力量的阻梗时,他的愤怒和抗争也表现得格外强烈。

去网上找!!!!!!!!!

1、既然是古诗课件,就需要配上古筝配乐,所以应该先搜一首古筝伴奏保存到本地文件中,然后插入到课件的第一张,然后可以单击鼠标右键,设置声音,将音乐设置成循环播放;2、第一张课件写上题目和作者,然后在第二张幻灯片上可以进行作者简介;3、然后在接下来的幻灯片上就可以输入古诗内容,可以插入一些关于瀑布的图片,而且可以设置图片的动画效果;4、可以把古诗的翻译写在幻灯片后面,以及古诗的寓意。 本回答由电脑网络分类达人 董辉推荐

首先,你要做到对这首诗很了解,这样才能做出来真正有用处的PPT参考:http://wenku.baidu.com/link?url=OHH0NoacJlvZhkqgJfS1pQZT-VxRNWMQOz1uz3rxhTUql8fHykgOK3WDIEcG2_OpSymD2CdYIG7SvEutdtaihhYUwXusjdWBYO4iWkiL5Gm

我可以帮你,祝好!

可以直接上网搜复制一下就行

.,sd;l,m,.;x dfpmkdrmkp drkp ,

先把古诗打了,在弄背景

第一篇  ◎总体构思  这篇课文集录的五首古代诗词,作者涉及唐宋明三代,风格各不相同,表现手法多种多样,语言生动优美,意境深邃悠远。从不同角度表述了作者的心志,抒发了人生情怀。课文综合运用多种修辞,引用的典故较多,音韵铿锵有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宜立足于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把握作品的意旨,在整体感悟基础上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进而培养学生古代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使他们在诵读中陶冶情操,受到启迪。同时,指导学生背诵积累一些古代诗词名句,体会诗词的精妙之处。  计划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古代诗词节奏明快,音韵优美,很适合朗读。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宜以学生的反复朗读、整体感知为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圈点批注,思考、联想,讨论交流,进而深层次挖掘古代诗词丰富的内涵。教师可用录音或课件辅助学生理解课文,对疑难处加以点拨。由于课文容量较大,可安排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古老的中国是个诗国,自从《诗经》开源之后,诗歌历经春秋战国,秦汉两晋南北朝,至于唐宋发展到顶峰。唐诗宋词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繁荣的象征。今天我和同学们一道来学习五首古代诗词,进一步领略我国古代诗歌艺术的魅力。  教师板书课题:诗词五首  二、检查预习:  1.学生同桌先交流,提出自己预习中不会字词,相互解答。  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生字词,加以整理,投影到屏幕上,引导全班学生朗读正音。  箸爝火彝虞煜砌麾炙(答案略)  三、导读〈行路难〉:  1.教师课件展示下列诗句,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过渡到新知识:  (1)李杜诗篇万古传。(赵翼《论诗》)  (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启发设问:以上诗句都与古代哪位诗人有关?你能谈谈他的有关情况吗?  教师点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谈  A.李白的生平、时代、代表作品;  B.有关李白的故事、传说;  C.你对李白的评价。  学生思考,发言交流,教师因势导入本课学习。  2.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或放录音,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教师指名朗读,大家评议其优点、不足。  从读音、停顿、音调以及感情上评议,是否朗读到位?如果不合适,应该怎么读比较符合诗的内容?(对有争议之处,教师不做结论,引导学生往下学习,让学生学习课文后再做结论。)  3.教师解题(课件展示,指名学生读或全班齐读),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写作时代背景。  《行路难》是李白在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4.学生自主朗读,疏通、理解全诗。  学生以个人朗读、小组内互读等形式尽量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参考注释,疏通诗意。对不理解的词句可在小组内交流解决,或请教老师,老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予以解答,或交由全班讨论解决。  5.学生自主探究,分析解答以下问题,把握诗作内容以及作者感情。  教师将学生在探究中反映的问题集中投影展示,师生共同探究。  (1)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馐”不能食?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抒写了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境?  (3)诗中引用了哪些历史典故?有什么作用?  (4)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要点如下:  (1)是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使得诗人“酒”不能咽,“馐”不能食,由于朝中奸佞阻塞贤路,使诗人悲愤、忧郁。  (2)这二句用比喻,既照应题目“行路难”,又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的深切体验,想有所作为和事与愿违、有志难伸的矛盾、痛苦心情。  (3)诗中借用了吕尚垂钓在碧溪,伊尹梦舟过日边等典故,寄寓了诗人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那样为统治者重用,建立伟业的愿望。  (4)无论前路多艰险、多难走,诗人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充满这冲破黑暗,追求光明的积极乐观的精神。诗人借用古人言论表明自己的理想,这两句诗常被后人引为座右铭,作为在困境中激励自己努力进取的力量。  6.师生共同深入探究:  教师再提出问题(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1)李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浪漫的诗风在本诗中有哪些体现?  (2)从全诗来看,其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探究,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最后归纳。  要点如下:  (1)李白这首诗“浪漫”的诗风表现在:A,巧用历史故事、典故;B,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C,跳跃式的结构。  (2)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昂扬激越,乐观向上的。  7.巩固体验诗作感情,尝试感情朗读。  学生先自由朗读一边,然后各小组推举代表朗读,师生评议,引导学生回到开始关于这首诗的读法问题,让学生自己总结、体会。  四、导读《凉州词》  1.学生个人自主朗读课文,教师指名朗读,大家评议其朗读情况。  2.学生参考注释,疏通诗意。不理解的词句可在小组内或小组间交流解决。  3.教师集中点拨学生疑而未决的主要问题。  (1)题目中的“词”应该如何理解?  (2)从首句中提到的“酒”“杯”你能够想象到一个怎样的场面?前两句描绘的是军中的情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说说你对后两句诗的理解?  (3)在朗读时,如何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后,予以归纳。  要点如下:  (1)这里的“词”不是文学体裁的“词”,指的是有组织的语言、文字,因此本诗还属于诗的范围。  (2)一“酒”一“杯”,使读者仿佛看到军人们聚饮的热闹场面。而第二句又使我们仿佛听到了催促出征的琵琶号角。寥寥几笔,写出了边关既热烈而又紧张、悲壮的氛围。  (3)这两句诗意思是:我若喝醉了躺卧在战场上,你可不要笑我贪杯,自古以来出征的将士有几个人能够返回?今朝有酒且让自己痛饮沉醉,即使醉卧沙场也毫不在意。这是及时行乐的洒脱,是对生命的达观,更有厌恶战争的悲愤。这两句诗生动地表现了边关将士们为国战斗、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4)该诗描写边塞生活,既暗示古代战争生活的热烈紧张,更凸显诗人慷慨豪迈的悲壮意味。全诗充满昂扬向上的情调。阅读时注意,后两句尤其要读得音韵悠长,感情激昂。  4.学生齐读全诗。  五、导读《咏煤炭》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2.学生自主阅读全诗。  对照注解疏通诗意,不懂的地方同桌、小组讨论交流,疑而未决的由老师汇总,全班讨论。  3.教师汇总学生集中反映出的问题:  (1)这首诗是怎样抒发诗人感情的?  (2)《咏煤炭》这首诗表面上是咏煤炭,实际上是明志向。试结合诗句,说说诗人的志向。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后,归纳。要点如下:  (1)前四句描写煤炭的形象,写尽煤炭一生。后四句有感而发,抒发诗人为国为民,竭尽心力的情怀。全诗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2)这首诗是诗人托物言志之作。诗人一生忧国忧民,以兴国为己任。其志向在后四句明确点出,其舍己为公的心志在后两句表现得尤为明显。综合全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这样的志向:铁石虽然坚硬,但依然存有为国为民造福之心,即使历尽千辛万苦,他也痴心不改,不畏艰难,舍身为国为民效力。  4.学生自由朗读、背诵全诗。  六、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前三首诗,了解了三位诗人的不同心志,和人生情怀,领略了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学会了阅读把握诗词的一般方法,体会了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七、布置作业:  1.课下查找资料,比较阅读李白的《将进酒》,王之涣的《凉州词》,于谦的《咏石灰》,并将名句抄录在读书卡片上。  2.朗读、背诵这三首诗,预习后两首诗。  第二课时  一、检测上节课古诗词学习情况,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  1.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  (1)玉盘珍馐值万钱(2)直挂云帆济沧海(3)鼎彝元赖生成力  2.根据题意,用课文原句填空。  (1)《行路难》中表达诗人要排除阻力、矢志不渝地追求人生理想,实现远大抱负的名句是,。  (2)《咏煤炭》中托物言志,借以明志的名句是,。  教师采用指名或抽签的方法,让学生到讲台上板演或起来回答。(答案略)  转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首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古词。  二、导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多媒体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关于李煜的资料。(指名学生读或大家齐读)  李煜,我国古代杰出词人,南唐最后一个皇帝。精于书画,妙于音律,文学方面才能尤为突出。他25岁继承王位。15年后,宋师南下,他国破家亡,肉袒出降,被押送至汴京,成为阶下囚。赵匡胤因他曾拒命违抗,守城不降,便封他为违命侯。三年的囚徒生活,可用他自己的一句话来总结:“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在此时,他写下不少真挚沉痛,深切而又凄恻动人的词篇,占他一生词作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尤以《乌夜啼》、《虞美人》、《浪淘沙令》、《相见欢》等几首词最为人传诵,成为他的代表词作。  李煜入宋后的词作,一空依傍,直抒胸臆,既短小明朗又含义无穷,被称为是“神秀”之作。艺术境界高大阔远,“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语言天成自然,流走如珠,宋代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词人都曾受到他的影响。  2.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全词,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2)学生依托课文注解,扫除字词障碍。  (3)教师投影显示以下内容,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注音:虞()砌()  B.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1)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问君能有几多愁()3)只是朱颜改()  学生以3同桌为单位相互交流,教师指名回答。  参考要点如下:A虞(yu)砌(qi)  B1)忍心2)作者自己多少3)红颜,指旧时宫殿的颜色  (4)听录音或教师师范朗读,学生再次感悟课文。  3.师生共同研讨,理解全词。  (1)学生提出个人不理解的问题,同桌或小组内交流解决。  (2)教师将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集中展示如下  A.词的开篇“春花秋月何时了?”以问天起句,有何作用?  B.如何理解结尾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含义?  C.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对比,请具体指出一例说明。  D.这首词是李煜生前写的最后一首词,可以称之为“绝命词”,具体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点拨。  要点如下:  A.词人借对春花秋月的诘问,道出自己悲苦之情,转而向人们发问,回到现实,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B.这两句词的意思是:悲苦感慨之情如滔滔江水冲出峡谷奔向大海,愁思如春水一样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江水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两句词把词人感情升腾流动的深度和力度充分表现了出来,可谓是以春水喻愁的名句。  C.“春花秋月”的无休无止与人间“往事”的短暂无常作对比;“雕栏玉砌应犹在”的幻想与“朱颜改”的现实对比,折射出词人面临国破家亡情景时的痛苦、无奈。  D.表达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悲愁情怀,以及痛悔亡国、怀念故国的思想感情。  4.课外延伸拓展:  阅读《浪淘沙•怀旧》一词,与课文作比较,自主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浪淘沙•怀旧(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问题:  (1)词的上片主要写,下片主要写。  (2)“罗衾不耐五更寒”中的“寒”指的是五更时分寒气的侵袭,文中有和两层含义。  (3)末句中“流水落花春去也”和课文中“”一句意境相似,比喻,全句意思是说。  (4)“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和课文比,这种心境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主阅读分析,小组或同桌讨论,教师点拨。  要点如下:  (1)上片写春寒愁感,下片写家国恨情;  (2)身寒和心寒  (3)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南唐灭亡之速;全句意思是说,过去那种荣华富贵的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了。  (4)流露了词人内心世界生与死的矛盾,是绝望者的希望。课文里全词充满的是对家破国亡的无限痛悔之情。本词则是徘徊在生与死的矛盾选择中,还有一丝希望。  三、导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学生听录音(或教师范读),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再次感知课文。  3.学生自主阅读。对照注解,理解分析课文,疑难问题同桌交流或小组讨论。  4.学生将疑难问题提交老师。  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汇总后交由全班讨论  问题如下:  1)这首词所描绘的内容是想象中的还是现实中的?描绘了怎样的战斗场面?  2)作者写这首词有什么用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翻”字改为“弹”字好不好?为什么?  4)题目中的“壮词”如何理解?在文中怎样体现?  5)如何把握全诗的朗读基调?  学生先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教师加以点拨,然后指名由学生总结。  要点如下:  1)全词从想象着笔,描绘了理想中的抗金队伍和战斗场景。  2)这首词托名为安慰朋友,实则是抒发词人自己对青年时代抗金的战斗生活的念念不忘之情,以及坚决恢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壮志,还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3)不好,“翻”字写出了战歌嘹亮,乐器轰鸣的热烈场面;如用“弹”字代之,就表现不出这种气氛。  4)“壮词”意即激昂奋发的壮行言辞,有壮怀激烈之意。次中描绘的军营生活以及激昂奋进的战斗生活就是具体的体现。而末尾两句更为突出,它把描写大功告成后的喜悦,把收复中原,统一祖国与个人杀敌立功的心愿统一在一起,字里行间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5)全词在感情基调上是雄壮高昂的,而结句又是悲凉低沉的。前后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种抑扬法赋予了本词特有的艺术魅力,有力地表现了词人满怀壮志而志不得伸的苦痛。  5.学生齐读全词,感受全词基调。  6.学生自主赏析: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理解?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启发、点拨。  要点如下:  这首词是词人爱国词篇中的代表作之一,虽是为鼓舞爱国壮士、好友陈亮而作,但更是自己心志的流露。词人以早年战斗生活为基础,融梦境幻觉为一体,描绘了一幅爱国将士驰骋沙场,雄伟壮阔的场面,全词内涵丰富,造语豪壮,结构谨严,构想奇特,以梦境贯穿上下片,自出机杼,情感雄奇高昂。末尾“可怜”一句将感情一落千丈:词人的功名只能是在醉里和梦中实现。理想和现实形成极大的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词人的悲愤。  学生赏析不必面面俱到,只要着眼于内容、感情、语言、结构等方面均可。  四、学生自我巩固检测:  根据题意,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用原句填空:  (1)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来表明自己胸怀远大志向,坚持理想,敢于胜利的信心。  (2)《凉州词》中以反问句形式表达了诗人豪迈悲壮情怀的句子是,。  (3)《咏煤炭》中寄寓诗人为国为民甘愿无私奉献情怀的诗句是,。  (4)《虞美人》中词人用贴切的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尽自己国破家亡的无限哀愁的千古名句是:,。  (5)《破阵子》一词里显示词人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  ,!  学生以笔答的形式直接写在练习本上,写完后同桌互评。  答案如下: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3)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五、归纳总结:  这篇课文我们学习了五首古代诗词,从诗人的作品中我们了解了他们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与心志.体会到他们抒情言志的表达技巧,进一步把握了他们诗歌风格,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们的其他作品.希望同学们不仅能够理解这些诗篇,而且在课外有意识地运用有关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五首诗词。  (2)自选其中一首诗词,把你读完该诗(词)后的感悟用一段话表达出来。  附: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行路难》“停杯”“不食”“拔剑”“茫然”——忧郁悲愤  冰塞黄河,雪满大山——照应题目“行路难”  长风破浪,云帆济海——乐观自信  (昂扬激越,豪迈乐观)  《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豪迈悲壮情怀  《咏煤炭》(咏物诗)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托物言志)  第二课时  《虞美人》(李煜)  抒国破家亡感受,发怨愤哀愁之音  千古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抽象事物形象化)  比喻、象征、对比、设问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沙场秋点兵——豪迈场面(志士热情)  可怜白发生——冷酷现实(朝廷冷漠)  第二篇  《行路难(其一)》魔鬼教案  教师:安徽省无为县爱国初中李壮志又名:耍酷大师  教学目的要求:  1、把握诗意,体会意境,感受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通过改写练习,提高习作能力;  3、激发艺术想象,增强学生对诗歌本身的艺术美的感悟。  重点:感受意境,改写练习。  难点:诗意理解。  教学设想:营造轻松优美音乐艺术氛围,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提高欣赏、练笔兴趣;进一步提高鉴赏能力。  课前布置:将此诗改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此环节过程播放音乐萨克斯《回家》等、放图片《太白醉酒》等)诗歌初析、背景介绍。  1、在音乐中朗读全诗;  2、放人物简介,并用我那魔鬼般的语调读:  李白,唐大诗人,少年时代便显露才华,有很多的号,非常出名,就好比如说,现在的那些歌星影星天王级别的,到处都有fans。  他有着远大的抱负,老想在政治上发展,到底,混了个公务员,供奉翰林院,但不被重视,又遭人嫉妒,呆了一年,就被说“你明天不用上班啦”,离开长安,那就好比被逐出娱乐圈,挺大的打击,好在他在江湖中名声太响,fans太多,到哪里都受欢迎要求签名的,他也正好趁此游历天下,写了好多名篇。  李天王51岁死于当涂,诗传九百多首。  3、放后世对李白的评价材料,一边让学生看,一边继续用魔鬼的语调讲析:  文字显示,李白是继屈原后的又一伟伟大诗人,Noone式的人物,最响的称呼是“诗仙”是位浪漫主义诗人,创作很多经典,那诗歌,从来都“啊多么辉煌灿烂的阳光……”气势恢弘的;他的诗,夸张,比喻,幻想很多,“抽刀断水水更流”“白发三千丈”“我要带你飞到天上去”“老鼠爱大米”什么的,很新,很酷。  李天王诗歌的意境是神奇异采,瑰丽动人,韵致豪迈奔放,飘逸若仙,(唱)“这里的山路十八弯,呀嘿呀咳呀咳”“那就是青藏高呵,高呵,高高高……”(念)“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资料显示,后世很多诗人受他影响,都这样“那就是青藏高呵,高呵,高高高……”  二、读诗,理解诗歌。  (一)在音乐中读诗,理解字词。(此环节过程播放音乐《荒》、《男儿当自强》,一定要出现“你懂不懂得一种感觉叫做荒凉,你记不记得那年的冬天,那一年的雨季特别的冷,特别的长……”字幕。)  1、学生讲出以下字词含义:金樽珍馐直箸歧路会云帆济沧海  2、学生讲出伊尹、吕尚的典故。  3、学生讲“欲上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句。教师肯定后指出:  一个伟大抱负的豪杰却被弃而不用,真是冰塞黄河、雪阻太行啊!  既实写进退失据、彷徨无措,又比喻人生不顺、理想受挫。  (二)在音乐中再读诗,(此环节过程播放音乐《从头再来》)  请学生讲诗,教师肯定后明确:  1、好朋友设宴款待,那都海鲜鲍鱼来个满汉全席,多热情。朋友们都说,“李白兄,我们永远支持你。”“李白,你是最棒的”。  2、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他离开座位,拔出长剑,愤愤难平。举目四顾,一股苍凉的感觉涌上心头。大家都说:李天王,你不会有事吧,你眼睛里往下滴的是什么!  四个动作,把苦闷心情充分表达出了;就像那三好生、排行榜落选一样的那种鼻子发酸的感觉。  3、写“行路难”,想渡河,河冻冻,要登山,雪飘飘。一个人要实现理想有多困难。阳光不再温暖,天空不再蔚蓝。  4、但想到这两个超级男生,心里有了信心、希望。我,不,消沉。  5、信心虽有,但仍感迷惘。  此句很不安的内心独白,逼真写出复杂内心世界。(以下放音乐《我们等待那一天》)  6、展望前途,崎岖坎坷,但,倔强、自信的李白告诉我们:他仍没有灰心气馁,悲观失望;尽管障碍重重,长路漫漫,但总有一天,会破万里浪,高挂云帆,实现理想抱负。(音乐大)  (三)小结:  本诗激荡起伏,表达执着追求,百折不回的主题。  三|、改写练习。  1、请朗读你们改写的大作。(放钢琴曲)  2、优秀改写习作示例:  (1)走在雨中(放音乐孟庭苇版《走在雨中》)  当我走在凄清的路上  天空正下着蒙蒙细雨  雨丝淋湿我的长发  街灯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此刻,我想逃离这纷杂的人群  在安静的角落不被注目的  舔我的伤口放下我的心情  思绪发芽品饮孤独  这是一个注定失眠的夜晚  满大街都飘着我的叹息  我突然忆起姜太公与伊尹  一缕阳光将我的心房照亮  人生起伏前路漫漫  但我一定会不屈的努力  想唱就唱定要唱得响亮  我不会老是自我欣赏  总有一天我会看到挥舞的荧光棒  教师简要评析:我欣赏这很浓的抒情气息,结尾还时尚地幽默一把。  (2)天宝三年的第一场雪(放音乐刀郎《2002年的第一场雪》)  天宝三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  搭上了去城外的二路汽车,心情象那窗外面飘零的黄叶。  天宝三年的第一场雪,是留在长安城的难舍的情结。  理想如那飞来飞去的蝴蝶,在白雪飘飞的季节里摇曳。  欲渡黄河冰塞川的那种感觉,  想上太行雪满山的那份失落,  吕尚与伊尹的身影在我脑里不断重叠,  是你们的成功唤起了我的一切,  是你们的好运让我再次热烈,  人生浮沉天威莫测更能融化冰雪,  是你们的执着追求改变季节。  天宝三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  搭上了去城外的二路汽车,心情象那窗外面飘零的黄叶。  天宝三年的第一场雪,是留在长安城的难舍的情结。  我要象一只飞来飞去的蝴蝶,在白雪飘飞的季节里努力的拼搏。  教师简要评析:哈,心理把握到位的了,太幽默了吧,你们也别唱了,好,看我的——  (3)教师下水作文(放音乐超级女生版《希望》)  希望  金杯玉盏亮如雪,好酒好菜一大桌。  多谢主人太殷勤,为我patty花费年终奖金。  若在平时最对光,海吞胡喝心不慌。  但是今天吃不下,假冒烟酒口感差。  咸盐太多是借口,心头郁闷真理由。  手捏长剑问苍天,似我般英俊潇洒风华绝伦的高智商千百年何曾有?  长安虽有景万千,失意之地岂久留!  干脆渡河去塞上,离开这个鬼地方。  但是寒冰路途阻,况且没买皮大衣。  想上太行当道士,进修回来开道观。  但是雪大路难走,那里又缺二锅头。  唉,看天空飞的雪还有梦,看生命回家路路途漫漫,  昨天的曾经的我的微笑,不过,——  姜尚七十心不死,碧溪垂钓运气好。  开四不相,坐中军帐,指挥三军,搞定乾坤。  伊尹那菜鸟亦如此,“是金子,就会发光”说的就是这个理。  也不过头天做梦趁个“神舟六号”,你说这人生起伏谁能料!  李白正青春四十三,不是太阳才出山?  这点挫折算个啥,我是好汉我不怕!  大话虽是这么说,心里多少还是有困惑。  漫漫长路难行走,不如意者十常八九。  李白古今奇男子,这事怎会想不开!  总有一天开大船,风风火火闯九州,  该出手时就出手,雨里雪里不低头!  四、放音乐《摘下满天星》,在快结束时小结说。  有我美梦作伴不怕伶仃,万水千山独行,愿同学们长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五、作业。  1、背诵、默写;  2、写读了本诗后的感受。  第三篇  一、预习《行路难》  二、正课  1.朗读《行路难》。  2.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行路难其一ppt课件 第2张

李白 行路难(其一) 与鲍照 拟行路难(其六) 在思想感情上的相同点: 这两首诗的共同处是诗人不能为国家效力,做贡献而感到惋惜。不同点: 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表达的是一种信心,一种自信,而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六)表达的是沉痛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