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起动用直流电动机  (助学课件) 一、直流电动机的构造 直流电动机由磁极、电枢、换向器等组成如图3—3所示,电枢绕组与磁场绕组串联的直流电动机称为串励式直流电动机。  1.机壳 大多数起动机机壳的一端有4个检查窗口,有些则没有。机壳中部有一个电流输入接线柱,并在内部与励磁绕组的一端相连。端盖分前、后两个,前端盖由钢板压制而成,后端盖由灰铸铁浇制而成,呈缺口杯状。它们的中心均压装着青铜石墨轴承套或铁基含油轴承套,外围有2个或4个组装螺孔。电刷装在前端盖内,后端盖上有拨叉座,盖口有凸缘和安装螺孔,还有拧紧中间轴承板的螺钉孔。 2.磁场绕组: 磁场绕组是由绕在极靴上的线圈构成的电磁铁(图3—4)。  磁场绕组固定到起动机外壳里面(图3—5),用铸钢制造的的极靴和起动机外壳连接在一起,可增加磁场绕组的磁场强度。  图3—6为4磁场绕组形成的磁场。   当电流流过磁场绕组时,便建立强大的、静止的电磁场,磁场根据绕组围绕在极靴的方向,分为N极和S极。磁场绕组的极性对调,便产生相反的磁场。 磁场绕组与电枢绕组的接法有二种:串联和既有串联也有并联的复式接法(图3—7为磁场绕组的联接方式。  复式接法可以在绕组铜条截面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增大起动电流,从而增大转距。大多数起动机采用4个磁场绕组。功率大于7.35kW的起动机有采用6个磁场绕组的。 3.电枢 电枢由若干薄的、外圆带槽的硅钢片叠成的铁心和电枢绕组组成。铁心的叠片结构可以 减小涡流电流。电枢绕组安装在叠片外径边缘的槽内,绕组线匝分别接到换向器铜片,电枢安装在电枢轴上。图3—8所示为电枢总成。   电枢绕组有两种绕法:叠绕法和波绕法。叠绕法,绕组的两端线头分别接相邻的两个换向器铜片(如图3—9所示)。  此种绕法,在一对正负电刷之间的导线,电流方向一致。波绕法,绕组一端线头接的换向器铜片与另一端线头接的换向器铜片相隔90°或180°(如图3—10所示)。此种绕法,电枢转到某一位置时,因为某些绕组两端线头接到同极性电刷上,会造成一些绕组没有电流。由于波绕法的绕组电阻较低,所以常用。   4.换向器及电刷 换向器由许多换向片组成,换向片的内侧制成燕尾形,嵌装在轴套上,其外圆车无形。换向片与换向片之间均用云母绝缘。电刷架一般为框式结构,其中正极刷架与端盖绝缘地固装,负极刷架直接搭铁。刷架上装有弹性较好的盘形弹簧。电刷由铜粉与石墨粉压制而成,呈棕红色,装在端盖上的电刷架中,通过电刷弹簧保持与换向片之间具有适当的压力。电刷与刷架的组合如图3—11所示。   电刷和装在电枢轴上的换向器用来联接磁场绕组和电枢绕组的电路,并使电枢轴上产生的电磁力矩保持固定方向。 二、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如图3—12所示。在磁场中放置一个线圈,线圈的两点分别与两片向片连接,两只电刷分别与两片换向片接触,并与蓄电池的正极或负极接通。电流方向;蓄电池正极→磁场绕组→正电刷→换向片→电枢绕组→负电刷→蓄电池负极。按照电枢绕组中的电流方向,由左手定则可以确定电枢左边受向上的作用力,右边受向下的作用力,整个电枢线圈受到逆时针方向的转矩作用而转动。当电枢转过半周后,换向片与正负电刷接触位置正好换位,电枢绕组因受转矩作用仍按逆时针方向转动。这样在电源连续对电动机供电时,其线圈就不停地按同一方向转动。 实际电动机的电枢采用多匝线圈,换向片的数量也随线围绕组匝数的增多而增多。 电动机的电磁转矩M取决于磁通Φ,电枢电流Ia的乘积,可用下式表示: M=Cm·Φ·Ia(3—1)式中Cm是电动机结构常数。 三、直流电动机转矩自动调节过程 当电动机接人直流电源时,载流导体产生电磁转矩使电枢旋转。而电枢旋转时,线圈会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其方向可用右手定则来判断。因其电动势的方向恰与电枢6圈电流方向相反,故称反电动势E其大小与电动机结构常数Ce电枢转速n及磁极磁Φ成正比,即: E=Ce·Φ·n(3—2)因为反电动势方向与电源电压方向相反,因而在电动机工作时,其电压平衡方程式是: U=E-Ia·Ra(3—3)式中U为电源电压,Ra是电枢电路的电阻,由此可得电枢电流为: Ia=U-E/Ra(3—4)可见,当电源电压U和电枢电阻Ra一定时,电枢电流将随反电动势的变化而作相反的变化,促使电磁转矩也发生变化。比如,当电动机负载增加时,由于轴上的阻力矩增大,电枢转速就会降低,故反电动势将随之减小,使电枢电流随之增大,因此电磁转矩也将随之增大,直至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增加到与阻力矩相等时为止,这时电动机拖动新的负载以较低的转速平稳运转。相反,当电动机负载减小时,由于轴上的阻力矩减小,电枢转速就会升高;反电动势亦随之增大,电枢电流减小,电磁转矩也随之减小,直至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减小到与阻力矩相等时为止,这时电动机拖动新的负载在较高的转速下平稳运转。 由上述分析可知:当电动机拖动的负载发生变化时,其电枢转速、电枢电流、电磁转矩均会自动地作相应的变化,以满足不同负载的需要。因为电枢转速、电磁转矩的变化程度取决于不同型式的电动机,以此为依据就可以正确选用适合不同负载的电动机。 参考资料: http://218.90.174.165/auto/qcdqwlkt/1_dzjc/3_2.html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不懂

急求《起动用直流电动机》说课稿 第1张

不懂

急求《起动用直流电动机》说课稿 第2张

没有现成的说课稿,给你看个例子,你试试能不能套用!幼儿园小班说课稿:雨中乐下雨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俗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时下正是春雨绵绵的季节,而孩子们也异常喜爱雨天,他们常常兴奋地谈论着。我们不妨抓住这一季节特征,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引导孩子有意识地去观察、感受、了解雨。二、幼儿情况分析:小班孩子年龄小,他们必须在亲身体验、探索中去发现事物的特征。下雨天,他们常常爱往雨中跑:接着雨滴、踩着水坑等等。对雨是兴趣昂然、情有独钟。我们便可利用孩子这个兴趣点,又发生在孩子周边的生活经验开展有益的教育活动,从而真正体现《纲要》中提出的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精神。三、活动目标设计:1、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受雨声、下雨时的景象,能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2、培养幼儿对雨的喜爱之情及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四、设计思路:《纲要》在教育与发展之间坚持了“既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观点。所以设计整个活动时,我注重强调将教师作为幼儿发展的引导者,支持幼儿的自主发展,在支持中进行有效引导。活动中,我通过几个问题的提出,引导孩子利用各种感官,去看雨、听雨、接雨、踩雨,启发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去充分感受、表达,实现师幼互动。五、活动准备:1、选择一个雨天开展活动。(但雨不能太大)因为在真实的情境和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孩子更能真切和更无拘无束地去观察、感受、表达。2、 一些接雨的器具:如盆、碗等(可以是不同材质做的)。3、 每个孩子准备一套雨具:一双雨鞋、伞或雨披。六、活动过程:1、看雨。首先,我让孩子站在走廊上,直接导入课题:“看,外面下着什么?”“雨落来时象什么?”这时,孩子可利用眼睛观察到的及平时积累的下雨经验展开想象,如:象线、象珠子等等。2、听雨。“雨落下时有什么声音呢?让我们仔细听一听!”孩子对声音是比较敏感的,根据已有经验,他们会很快作出回答“滴答、滴答”教师这时便可启发孩子仔细倾听分辨下大雨和小雨时有不同的声音,雨落在不同的地方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如:大雨是哗啦拉、下小雨是淅沥里;雨落在窗户上是叮叮当当、落在树叶上是沙沙沙沙的等等。这样就从不同的角度让孩子有意识地去倾听,发展了孩子的听觉,也不致于使答案是唯一的,而是丰富多彩的、形象生动的。3、接雨。“让我们用手去接一下雨,会有什么感觉?”幼儿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湿湿的、凉凉的”。同时,教师可质疑:“雨接在手里会很快掉到地上,谁有好办法不让雨跑掉吗?”这时,孩子就会去找各种接雨的器具尝试,在肯定孩子成功的同时又可结合着让孩子倾听雨落在不同材质的器具上又有不同的声音。4、踩雨。最后一个环节我会让孩子撑起雨伞(披上雨衣),穿上雨鞋去充分感受雨、拥抱雨。他们一定会兴奋地去踩水坑、抛接雨,从而进一步满足孩子对雨的好奇、好动,将活动推向高潮,让情感得到升华。

k[pkp[

 一、 说设计意图: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 关的,要高度重视良好人际环境对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由于现 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非常受宠,所以当遇 到不开心的事时,就会乱发脾气,不会调节自己的心情,也不会照顾 他人的情绪,更不懂得如何让自己快乐,并带给他人快乐。因此,我 设计了这次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为目的的活动:《喜欢幽默》。本次活 动以幼儿为主题,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等积极应答的条件,从 而使幼儿知道幽默能给人带来快乐。形成幽默、乐观、开朗的健康心 理,从而实现活动的目标。 二、 说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要点里指出身体的健康和心理 的健康是密切相关的,要高度重视良好人际环境对幼儿身心健康的重 要性。根据这一指导要点,结合大班幼儿发展特点(观察能力增强, 交流欲望增加)和幼儿实际情况。预设了以下三个活动目标: 1、 会积极参与收集和汇报身边发生的笑话。 2、 知道幽默能给人们带来欢乐,喜欢与有幽默感的朋友相处。 3、 养成幼儿幽默、乐观、开朗的健康心理。 三、 说活动准备 丰富的物质经验是完成目标的前提。为了顺利完成以上的教学 目标,在活动准备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1、 幼儿知识经验准备:邀请家长课前给幼儿讲一些生动有趣 的幽默故事,同时注意收集一些搞笑图片。(可上网搜索) 2、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故事材料及幽默视频,幼儿准 备彩纸、彩笔等用品。 故事材料有:《猪大妈请客》《小和尚上楼》两个主故事和部分 次故事。 视频材料有:《幽默萝卜——滑倒》 情境材料有:《猪大妈请客》和《小和尚上楼》的情境图片。 四、 说教法 幼儿的思维及行为是以具体的现象的实物为主,而幽默本身是 一个抽象的名词,让幼儿明白幽默,并理解幽默的好处,显然非易事。 所以我根据这一情况,采用了直观教学法和讲述法,把这一抽象的事 物进行直观化、明晰化。从而培养幼儿幽默的好性格。 1、 直观教学法:运用直观、形象的图片让幼儿大胆尝试说 说生活中经常看到或听到的笑话,引出主题。 2、 讲述法: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 识,引导幼儿感受并理解故事的内容,帮助幼儿体会幽 默能给人们带来快乐。并能较好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为提高教学效果和突破重难点做准备。 教学重点:关注笑过后的思考。体会幽默能给人们带来快乐。 五、 说学法 教师生动的讲述,幼儿亲身体验,并结合生动有趣的视频,遵 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把幼儿带入和谐的学习氛围。让 幼儿的身心健康得到提高,让幼儿体验幽默带给朋友的好印象,并丰 富幼儿的人际关系。 六、 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总体设计思路:以《纲要》为指导,借鉴建构主义, 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并用的思想。从“自述笑话”的说——“幽默视 频”的看——“幽默故事”的想——“幼儿讨论”的思——“教师总 结”的用,五大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感知到体验,再到总结 使用,从而建立有机的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探究式的教 育活动中自主、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从中发展幼儿的感知力,想 象力。 各环节的具体设计如下: 1、 谈话导入 出示一幅幅搞笑的图片,让幼儿说说生活中经常看到或听到的 笑话(已经和孩子们的父母亲沟通,要求课前给孩子讲一些幽默故 事)。意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也能在师 生交流的过程中将自己所听所想的表达出来。 2、 出示幽默视频,感受幽默乐趣。 结合课件中的幽默视频让幼儿将视频中的一段段精彩片段,组 合成自己的情感体验,便于幼儿学习和理解幽默。并激发幼儿的学习 兴趣,调节课堂气氛。 3、 讲幽默故事,升华课堂。 讲故事的目的是让幼儿发挥想象,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幼 儿深入体会幽默。并再次推动课堂气氛,使之达到高潮。在教学时教 师先出示《猪大妈请客》《小和尚上楼》的情境图片,让幼儿带着好 奇心进入老师的故事内容。使故事和图片情境有机结合,再次激发幼 儿的情感体验。 4、 教师设疑,幼儿讨论。 设疑的教学目标:要达到笑话与反思的结合。让幼儿明白幽默 的含义,幽默的作用。并理解嘲笑不是幽默。 问题设计如下: ① 猪大妈准备哪些食物招待客人?猪大妈逢人便得意地说什么? 为什么客人都笑的前仰后合? ② 塔有多高?最上面一层有什么?小和尚爬到塔顶后为什么惊呆 了? 讨论问题如下: 大家听到这两个故事为什么都笑了?它们与我们听过的故事有 什么不一样? 七、 活动延伸: 1、 组织幼儿听另外几则幽默故事,并讨论这几则故事的共同 点。 2、 组织幼儿观看几段相声、小品,再次帮助幼儿理解幽默。 3、 有意识让学生家长参与培养幼儿的幽默感。

五元 追问 不用了,谢谢

http://www.laobaixiao.cn/yuwen/dibace/80.html这是赤壁的说课稿学习《赤壁》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简介作者并解题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进士,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但杜牧所咏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3、《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与古代战争联系起来,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但是,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涵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暗寓岁月流逝而物存人非之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踪迹地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地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就像这铁戟一样沉沦埋没,但又常因偶然的机会被人记起,或引起怀念,或勾起深思。正由于发现了这片折戟,使诗人心绪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因此,“认前朝”又进一步勃发了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二句论史抒怀做了铺垫。 4、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两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诗人发表议论,“东风”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界的风,而是含有建功立业各种条件和因素。曲折的反映出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似乎又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5、齐读、背诵 四、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对对子 出:白 对:黑出:来 对:去出:美 对:丑出:是 对:非出:蓝天 对:白云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五首诗词 回答完毕

赤壁 【题解】 七绝《赤壁》是杜牧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时(842—844)所作的咏史抒情之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孙权与刘备联军曾在赤壁(山名,位于今湖北蒲圻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击败曹操的军队,奠定了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黄州城外也有叫赤壁(又名赤鼻矶)的地方,和真正古战场赤壁相距不算太远。 【原文】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属县)人。晚唐诗人。入仕后累官至迁膳部员外郎。朋党之争时,被李德裕排挤,而后复为用。入朝,官至中书舍人。《全唐诗》编其诗入卷。他关心国事,反对藩镇割据,拥护中央集权,主张抵御入侵之敌,反对腐化,同情人民。他曾写《原十六了》、《罪言》等军事论文,分析藩镇割据之病源及边防战守之事,其意透彻,但无人问津。他喜欢兵法,注释过《孙子》,他的诗文亦受兵法影响,意气纵横,抑扬跌宕。他的《答庄充书》说“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是用兵法来比喻创作。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其政治诗如长篇《感怀诗》共五十三韵,是学杜甫的《北征》和《咏怀五百字》。反映现实的律诗如《河湟》、《早雁》等都蕴含着深沉的对时政批评之讽。艺术上最有特色的是写景抒情的七绝,咏史诗《过华清宫绝句》、《赤壁》等颇多感慨,《江南春》、《泊秦淮》、《山行》等,意义深婉,风格飘逸。由于国热已如江河日下,故这些诗常流露感伤情调。其《阿房宫赋》也为人称道且标志着文赋体之形成。生平祥见《新唐书》卷一六六。有《樊川文集》。

【说教材】 一、 第三册语文主要是诗词,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诗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原因如下: 1、 在这一部分,高考时直接题和间接题都很多,关键是直接题较多,如:(1)作家作品、作家的姓名字号、并称及文坛地位等;(2)风格流派、文体;(3)名句填空;(4)对相关背景的了解、对主要内容和重点字词的理解;(5)对写作特点及艺术手法的鉴赏。 2、 诗词教学从培养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味来谈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态度,小到言谈举止,都有影响。 二、 这首词可以说是重中之重。苏轼是一个大家,就像讲诗经要《氓》,讲楚词要讲到屈原,讲魏晋诗要讲到陶渊明,讲唐诗要讲到李白杜甫,讲宋词不能不讲到苏轼,他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诗文词对后代文人影响极大。 三、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 背诵本词 2、 熟记作家作品地位 3、 把握豪放词的意境及特点 4、 积累重要的实词虚词 【说教法】 一、 上片以讲授为主,用语言再现当时场面,引导学生去想象苏轼登赤壁怀念英雄的情景,尽可能使其有如临其境之感。 原因是:我们的学生阅历浅,学生几乎没有登山观海的经历,如不引导,很难体会苏轼面对滚滚大江,想起历史上无数的英雄,看到赤壁形胜,想起潇洒多谋的周瑜,感叹自己壮志难酬的心情。但苏轼又不同于杜甫李商隐,他的性格更倾向于陶渊明李白,又不甘于消沉,所以以酒祭月,非常豪迈。 二、 下片以讨论为主,启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因为有了上片学习的基础,把握全词意境问题不大,讨论更能深入领会到诸如烘托借代等艺术手法;更能领悟到苏轼用词的精妙,如“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人道是”,我安排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正体现了上述认识和想法。 【说教学过程】 一、 在导课时,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后面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豪放词与婉约词的区分打下基础。 二、 在作者简介中,介绍得稍多了一点,有些内容似乎与本课内容联系不大,原想舍去,例如对苏轼在文、词、诗、书画并称方面的介绍,但又想到高考要考,所以就罗嗦讲了。学生虽然在小学初中学过苏轼的诗词,对苏轼有一定的了解,但越是熟悉的,越容易记不清楚,所以在这多讲了一点,算是对苏轼一个简单的小结,这样在讲三册24课《赤壁赋》时就可以让学生来介绍苏轼,加以强化。我想如能在适合的篇目中对一些重要的作家作品进行小结,平时就以全局观念注意点滴积累,就可以减轻学生高三复习的压力。三、 在背景介绍中,我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介绍乌台诗案,讲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和本词有关的事实背景;另一方面对苏轼的胸襟性格做简单评价,便于学生把握词风和词人。四、 范读正音 朗读是诗词教学的重中之重。朗读有利于记诵,朗读有利于理解,朗读有利于把握意境,朗读好了甚至可以以读代讲,朗读时要把握诗词不同风格、不同基调。这是一首豪放词,应读得铿锵有力。 至于将字词板书,我个人认为在高中教学中依然必要,字词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语文教学中极重要的部分,传统教学在这一点上做的很好,相反,近年来流行的所谓“素质教育”对字词教学有点忽视。平时时间充足时,我会在一单元学完后叫学生听写字词并注音,开始学生不以为然,以为是小学生的事,慢慢地倒引起了重视。 五、 赏析部分 一是把握对字词的赏析;二是把握意境,尽可能地再现当时的情景;三是对一些艺术手法赏析穿插其中;四是由于诗词跳跃性大,而我们的学生史学知识欠缺,所以我在讲述时补充了一些史学知识。六、至于延伸比较部分,以柳词和苏词为例比较豪放词和婉约词的词风,是为了把学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性差异上升到理性,使这种感性更加深刻、明晰。 【说板书及作业】 一、 板书基本上是按行文思路来安排的,这样安排一是便于总结写作特点;二是便于学生按思路记忆背诵—本来还安排尽可能课堂背诵,时间来不及没有进行。 二、 作业为背诵体会和自学《江成子》,体会不同人物的不同风格,这样在指导检查作业时可以强调评价和鉴赏同一个人的作品,应从实际出发,我们所强调的风格流派不过是就其主要成就或主要方面来谈,不能一概而谈。 (以上仅供参考。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不能把说课当成教学过程介绍,除了要简要地说你是怎么教的,更要说清你为什么要这样教。)

沪教版《哦,香雪》课堂实录(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我们干什么来着? 生:享受人生! 师:声音不够洪亮,再大声点。 生(大声)享受人生! 师:学习知识,积极思考,培养能力是不是享受人生? 生:是! 师: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看黑板,(师板书“把” 请问读什么音? 生:“ba ”(第三声) 师:对,又不对,(生诧异),请同学们听我下面这段话: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丁大汉迅速拿起一把刀,紧握刀把子,把歹徒逼到坑道里,牢牢把住坑道口”,这个“把”字出现了几次? 生:四次! 师:怎么读? 生:ba ( 上声)、ba(去声) 、ba(上声) 、ba(上声) 师:第一个作量词,第二个是名词,第三个是介词,第四个是动词。 由此可见,一个字或词孤立地并不能读准它的音,解准它的意,也就是在零形态的情况下,我们不能贸然读识它,要是别人问你,你也只能说不好读,因为它没有具体的语句包容它,也就是说没有语境,因此请同学们以后在读文赏析的时候务必要做到“学不离调,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人”,请同学们把这十个字下。 生: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人。 师:这“人”就是作者,他(她)的人生履历,创作背景,动机意义等。 今天,我们学习哪一课? 生:《哦,香雪》(师板书)“香雪” 生:少了一个“哦”字,(师加上“哦”字) 师:补上的这个“哦”字,读什么? 生: o(阴平) (师正音) e(阳平) o (阳平) o (去声) 师:读e为动词,吟哦;读o是叹词,表示将信将疑,读o是叹词,表示领会、醒悟,你们认为读—— 生(七嘴八舌):“o (去声) ” 师:到底读什么,等会儿讨论了再说,而我要请教同学们的是,如果不用这个“哦”字,也不是不可以,因为本文就是刻画“香雪”这个人物形象的,那为什么还要加上这个虚词呢?所以下面分小组讨论:“哦”字到底读什么?为什么题目上要加上这个字?去掉行不行?请大家联合全文,结合香雪这个主要人物来考虑。 (学生讨论,老师巡视,约九分钟)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得不中断讨论,交流开始,谁先来? 生:香雪每天“看火车跑第一,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去了。”这体现了香雪迫切接受新鲜事物,但在接受新鲜事物时又有些犹豫、害怕、香雪、凤娇等胆子越来越大,越发对新生事物好奇,也敢去亲身接触新生事物了——与乘客交换物品,香雪,为了只铅笔盒,而耽误了下车时间,一个女孩在一片添黑中步行了30黑,这种勇气说明香雪已打开心结去去接受新生事物,作者为香雪追求文明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发出由衷的赞叹,他们终于开始自我解放了,“哦”读“o (去声)”,表示赞叹之情。(掌声) 师:讲得好!那么香雪由胆小到胆大仅仅是为了得到一只普通的文具盒吗?而她的伙件凤娇她们所追求的与她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同一档次吗? 生:不是! 师:具体说。 生:“凤娇”她们追求的仅是物质方面的,什么女人头上的装饰“金圈圈”,CC指甲盖还小的手表,车厢里的电扇……而“香雪”关心、感兴趣的是“皮书包”,“铅笔盒”“配乐诗朗诵”上大学等,“香雪”对城里生活的好奇超越了物质方面的需求,上升到了精神需求的层次。 师:说得太好了,掌声鼓励(掌声)由物质的需求上升到精神的追求层次,这生命的跨越确实不容易,那“香雪”为什么能这样呢? 生:身份不同。 师:何以知之? 生:香雪“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 师:怎样理解这“唯一”一词? 生3:这“唯一”二字说明台儿沟上学的很少,只有香雪一个。 师:为什么? 生:台儿沟穷。 师:穷体现在何处? 生4:台儿沟的人每日只吃两顿饭,且吃了晚饭就钻被窝 生5:“台儿沟、无论从哪方面讲,都不具备挽留火车在它身边留步的力量。 生6:台儿沟的姑娘边风扇都不认识。 师:台儿沟封闭、贫困、落后,这是不是香雪追求知识、文明的唯一动力呢? 生7:不是!还有她在学校受尽奚落,城里人刀睢不起他们。 生8: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正是因为穷,别人才看不起他们。如果成大款了,谁还敢小视他们(众笑),所以说,穷才是最根据的东西(大家鼓掌) 师:还有想发言的吗? 生9:我认为“哦“(O)字所表达的是作者对这样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有勇气踏上火车,走出封闭的农村,追求文明社会的新生活表示惊喜与由衷的欢呼,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香雪这种勇气与胆量的敬佩与赞美之情。(掌声) 生10:“哦“字好像有劝阻的意思,香雪追求文明与进步是可取的,但没有必要一定要去追求一个小小的铅笔盒,只要香雪有文明与进步的与理念,同样可以好好学习,把贫穷的台儿沟改变面貌,香雪一再追求这只铅笔盒,似乎有一种虚荣心,所以作者加一个”哦“字,似在说,“哦,香雪你不必这样”(众人交头接耳,小声议论) 师:说起虎荣心这个话题,其实,我认为,人人都有虚荣心,关键是能否将虚荣心转化为竞争心,请同学们齐声朗读33页“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几句话。 (同学们齐读) 师:读了关于香雪的一段心理描写,我们还认为这是一种虚荣心吗? 生9:我不同意,施娇娇同学的观点,大家且看开头部分,可见香雪的不平静是由台儿沟的现状引起的,她对那铅笔盒的向往更是想把它带入台儿沟,使台儿沟走出贫穷。如果说:香雪是虚荣的,那么这是一颗多么伟大的虚荣心呀! (同学热烈鼓掌) 生:我认为大家刚才忽略了一个问题,香雪为了追求文明产物,不顾一切登车乃至要行几十里回家,在路上,她把娘告诉她可以“避邪”的方法用上,即用枯草插在头上,后来,她遇到迎接她的伙伴,高兴地将插在辫子里的那根草 儿拿下,然后拿出铅笔盒,这表明她正逐渐走出台儿沟封建迷信这个圈子,与外界文明接轨。“哦”字表现了作者对香雪种种举动的理解与赞美。(大家鼓掌) 师:综合大家的发言,题目中(之所以)加“哦”(O)字,真切地表现了作者对香雪用一蓝鸡蛋换来一只铅笔盒这一举动的理解与肯定,并由衰地赞叹了香雪她们的纯朴可亲以及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同学们,文学即人学,本文的这一主旨重要是是通过塑造香雪这一人物形象来体现的,那么香雪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生12:漂亮、天真、纯朴。 生13、: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坚定的信念。 生14:勇敢、刚强、进取。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就请大家以“哦,香雪,你……,开头,续写一段话,观点与材料必须统一,如:”哦,香雪,你真勇敢,为了一只普通的文具盒,你毅然登上火车,以至步行三十里夜路回家…… (同学准备五分钟左右) 生10:哦,香雪,你终于大胆地追求文明了,在贫富的台儿沟,在不富裕的家,四十个鸡蛋意味着什么,但你,香雪,一想到家乡未来,你那强烈的自尊心和坚定的信念终于使你克服恐惧,作出了村里前古无人的壮举(鼓掌)。 师:我们给施娇娇同学掌声再热烈些,因为她改变了自己的看法,真正理解了香雪(大家热烈鼓掌)。 生9:哦,香雪,你真美!首先,我想到了第一单元中《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课文,美是什么?香雪的白皮肤,洁如水晶的眼睛是美,纯洁与善良也是美,但更为重要的是她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勇气美。当我们面对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的善良与质朴,自尊与刚强,坚定与执看,我们还能说她不美吗?(鼓掌) 师:享受生活,感觉真美。(铃响),下课! *************************************1.作者简介 铁凝,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生于北京,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约150余万字。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它真实的描写了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女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至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1984年铁凝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和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了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期。1988年还写成第一部分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种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的较量与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和一面。 2.写作背景 在20世纪的中国,人性和人道主义一直是文学的普遍而敏感的话题,“人的觉醒”不仅为“五四”新文学带来了普遍的人道主义,也开成了新文学的创作的强烈的文体意识和鲜明的个性特征。新文学在以后的发展虽然经历了许多曲折,但人道主义始终是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的主要思想内涵和情感依托。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文学中的人性与人道主义被作为大逆不道的异端邪说,并且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越来越严厉的打击,被不加区别地斥之为“资产阶级思想”“修正主义理论”,作家的独立思考与艺术个性都不得被否定,他们必须在政治斗争中被各种大一统的思想与思想模式所改造和取代。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性、阶级性成了人的惟一属性和文艺批评的惟一标准,人道主义完全被驱逐出文艺创作的领域。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人道主义才又在中国盛行。而作为有着广泛影响的文学也必然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强烈的关注。铁凝的小说《哦,香雪》也正产生于此时,它深刻地反映了80年代初整个中国走向文明、开放的艰难与坎坷。她的小说常以普通人生活为表现对象,通过平凡的日常事物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心灵世界,并借助人物心灵深处的触动传达具有时代特征的情绪。她善于从自己独特的视角捕捉人物内心的活动,以清丽简洁、富有音乐性和诗意的语言,营造空灵、淡远、含蓄的艺术境界。 3.教学设计>文章题旨 《哦,香雪》是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短篇小说,也是铁凝的成名作。小说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心理活动的生动描摹,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表达了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封闭落后,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同时表现了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和她们纯美的心灵。小说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 4.人物形象分析 香雪 小说《哦,香雪》塑造了一群天真、活泼、朴实的山村姑娘的形象,而在这个群体中,香雪又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形象。香雪是台儿沟小山村十七岁的女孩子,台儿沟唯一的初中生。她纯真无邪,淳朴善良,坚毅执著,渴求科学文化,渴望摆脱贫困,对新生活有着炽热的向往和追求。 与其他姑娘们一样,表现了她们对山外世界装扮的关注,对美的十分热烈地向往和追求。所不同的是,香雪在她们的追求中,更注重的是书包、铅笔盒之类的文化用品。因为香雪是她们全村唯一的初中生,文化知识和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们的问题和物品需求都不一样,也正是这样,原本胆小的她才能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这个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的姑娘。文化知识和文化追求使她与别人不同,比别人的追求更高,显得比别人更勇敢,更突出。“知识就是力量”,这正是小说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小说折射出来的时代信息之所在。。香雪是台儿沟小山村十七岁的女孩子,台儿沟唯一的初中生。她纯真无邪,淳朴善良,坚毅执著,渴求科学文化,渴望摆脱贫困,对新生活有着炽热的向往和追求。 5.重点透视 (1) 怎样认识香雪和她追求的铅笔盒? 小说用两个情节写香雪想得到铅笔盒,并为此走出了三十里夜路,可见这个铅笔盒不仅是一个实物,它也是一种象征,跟火车一样,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对香雪来说,就象黑夜中一盏闪亮的灯,照着她在追求知识、追求文明的道路上勇敢前进。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就是对文明的追求,能够主动追求文明和进步,才是她身上智慧因素的觉醒。从她身上,可以显示强烈的时代意义。 (2)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的情节,分析讨论课文都写了香雪的哪些心理活动?为什么要写得这么详细? 在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的情节中,写了香雪丰富的心理活动。利用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一路的机会,写到了她害怕的心理,写到了得到朝思暮想的铅笔盒而压抑不住内心的兴奋,还想到了台儿沟贫穷落后,展望它将来,还想到了爹和娘……表达了她对山里人命运的思考,表现了她对现代文明的向往,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之所以写得特别详细,是因为小说主要是为了刻画香雪这个人物形象,表现她为了获取一个铅笔盒而表现出来的巨大勇气,而这一情节正好可以充分地说明问题,前面的情节主要起铺垫作用。 6.结构图解 引子 火车开进了小山村 开端 姑娘们欢乐的时刻 向往文明 发展 香雪渴望有铅笔盒 渴望脱贫 高潮 香雪换回铅笔盒 自尊自爱 结局 香雪深夜归 *************************************一、课文解读要点 《哦,香雪》写了一群农村女孩,虽然性格各异,有外向的如凤娇,也有内向的如香雪,但善良却是她们共有的。善良之心,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待生活的温暖情怀,这是铁凝从农村生活这一创作源头中开掘出的精神内涵,这一精神内涵为她今后的创作准备了基本底色,它是清丽的,也是明亮的。《哦,香雪》把这种善良之心和温暖情怀转化为一种抒情诗的意境。 小说以一个北方偏僻的小山村台儿沟为叙述和抒情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心理活动的生动描摹,叙写了每天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并由此抒发了优美而内涵丰富的情感。小说的情节十分简单,而相对较多的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使作品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闭塞的台儿沟因为火车的经过而没有了过去的宁静,也扰乱了少女们的心,一方面是因为少女们天生的好奇心理,一方面是封闭的山寨对山外世界、对文明社会的向往之情,使她们每次都以极其隆重的方式——像过节一样梳妆打扮,去迎接那列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的到来。她们对山外的东西充满了好奇:一个发卡、一块手表、一只人造革的书包、一个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都会带给她们热烈的话题和美妙的遐想;在这好奇与向往的目光里,还融入了少女对未来生活的个人梦想。铁凝曾经说过,世上最纯洁、美丽的情感就是少女的梦想。尽管它幼稚、缥缈,甚至可笑,尽管它也许是人性中最为软弱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最可宝贵的一种情感,作为美的对象,它可以洗涤人性中那些功利的、自私的、丑陋的部分,至少可以作为这些东西的反衬和对照。小说中香雪那洁如水晶的目光,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少女们那飘荡在山谷里的天真烂漫的笑声,还有少女凤娇对乘务员“北京话”的那种无私无邪的情感,都是少女世界的特有的美丽风景。小说重点写了少女香雪的一段小小的历险经历:她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毅然踏进了火车,用积攒的四十个鸡蛋,换来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为此,她甘愿被父母责怪,而且一个人摸黑走了三十里的山路,这对一个平时说话不多,胆子又小的山村少女来说,需要极大的勇气。作者还有意交代了香雪这一举动的心理动力,那就是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封闭落后、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还有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 作者选取了一个类似于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把叙述者确立在城市人的位置上,但又具有敏感的心灵和宽厚的胸怀,对那个封闭的小山村,对那一群普普通通的山里少女投来同情、关爱的一瞥,在看似稚嫩可笑的心理律动中发掘时代思潮的波澜。反映在小说的叙述结构上,作者并没有以情节线索来安排叙述,而是根据情感抒发的内在逻辑,把一些情节片段加以组接。她极力在“一分钟”里开掘,细致入微地描写了香雪们对新生活的纯真、热切的向往和追求;将一些每天一分钟里发生的事件以特定的方式加以精心的选择、排列和叙述,最后以香雪换铅笔盒的“冒险”为终结,尤其对香雪夜归的情景做了浓墨重彩的渲染,使情感的抒发达到高潮,就如一支优美动人的小夜曲。二、“欣赏·探究·练习”解说1.第一题的参考解答: 老作家孙犁,看过《香雪》之后,给铁凝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今晚安静,在灯下一口气读完了你的小说《哦,香雪》,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如一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 散文体小说的特点就在于纯净的诗情,隽永的意境。就在于情:生发以情,贯穿以情,旨在谈情,意在动情。 它们大多直接源于作家心泉之喷涌,似乎只要如实描述感情流程,无须着意塑造人物、编织故事、表明理念以至经营结构。 它们总是自始至终浸润着、洋溢着作家细腻的、炽烈的感情、激情或情绪,字字言情,处处关情,更多运用咏叹、拟人、内心独自与景物烘托等手法,教人披文人情,因情人理。 它们或者属于切身情感的主观倾诉,犹如纪实,逼真可信,像挚友交心那样亲切;或者属于移情于景的客观流露,仿佛天籁,自然宁馨,像生活本身那样质朴。 它们常能情景交融,如画如诗,意境优美,韵味萦回,具备那种形散神不散的不完整之魅力,富于那种若有若无的朦胧之美。因此,它们往往会更易取得读者信服,更有力打动读者心弦,更贴近满足读者特殊的精神需求,好比饮醇醪,濯清泉,似醉似梦,忘我忘情。 正是这样,散文体小说看起来似乎没有在人物、故事、理念和结构等方面多下工夫,实际上更需要别出心裁——它们写人,得集中笔墨开掘内心世界的细微隐秘,着力于表现人之品德情操的高尚美好,准确把握并生动显示精神素质的主要特征。它们叙事,得善于捕捉并巧妙运用表面平淡琐碎、内里深厚新奇的细节,不追求情节的离奇,不局限事物的时窜,而要充分发挥声、光、色、味等感官知觉的渲染、烘托作用。它们表理,得特别讲求含蓄蕴藉,委婉凝重,为此时常借助自然景物、社会风习形成意境,设置氛围,采用象征,力求造成强烈而悠远的艺术效果,耐人寻味,引人回味。2.第二题的参考解答: 教学建议:在解答问题前可以请学生先思考并讨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进而体会香雪的内心世界。 “铅笔盒”在小说中出现十多次,“火车”在小说中出现二十多次。闭塞的台儿沟因为火车的经过而失去了昔日的宁静,也扰乱了少女们的心。她们对山外的东西充满了好奇:一个发卡、一块手表、一只人造革的书包、一个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都会带给她们热烈的话题和美妙的遐想;在这好奇与向往的目光里,还融人了少女对未来生活的个人梦想。“铅笔盒”和“火车”象征“现代化”,代表进步、文明、美好。香雪所孜孜以求的铅笔盒,虽为一物,实是一种象征。它象征文化和知识,象征现代文明。对于香雪来说,铅笔盒就像黑夜中一盏闪闪的明灯,照着她在追求知识、追寻文明的道路上勇敢地前进。3.第三题的参考解答: 香雪这个新人物形象,她带着泥土的馨香从大山里款款走来,走进与我们一样正处花季的中学生队伍。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可让学生将香雪与自身进行比较,谈谈对这个人物形象的看法。 外表柔弱娇小的香雪,对新的生活痴痴向往,执著追求。她是纯净无瑕的、明净秀丽的、不掺杂质的、看人看生活的眼光一直是透明的、纯净的。她是充满美好向往而又无限活泼生动的。 参考资料: 网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