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9+1=10②9+11=20③9+21=30④9+31=40…………9+10(n-1)+1=10n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2、 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的直观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3、 在具体的计算中,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 CAI课件,小棒。教学活动设计 修订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有几瓶牛奶1、 星期天,笑笑家来了几位好朋友,妈妈买回2箱饮料招待他们,小客人走后,笑笑帮妈妈一起清理房间(出示挂图)。看着箱子里的饮料,笑笑想起了一个数学问题,你能猜出她在想什么问题? (现在一共有几瓶饮料?)2、 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每一组请一个同学汇报你们的想法。3、 根据这个问题请你能列一道算式吗?怎么列?9+5=你能说说9加5可以怎样算吗?(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可结合学生的回答,可以指出凑成10来算的方法叫做“凑十法”。观察小结:“凑十法”就是把没有学过的9加几变成已经学过的10加几来计算。二、 做一做,说一说。1、“9+3=”可以怎样算,你能用小棒摆出你的算法吗?自己想好后,摆给小组同学看,并说说你的想法。 请学生汇报,在书上圈一圈,说一说。2、请学生自己摆一摆,算算“6+9=?”观察书上的图,圈一圈并填出得数。并问学生:虚线框是做什么的?3、圈一圈,算一算。请你也用圈一圈的方法,算一算练一练的第一题。请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拆大数或拆小数都可以。三、 巩固练习,内化新知1、随机报题。9 + 2 = 9 + 5 =9 + 8 = 9 + 6 =9 + 9 = 4 + 9 =选择1-2道题,学生所以说算法。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5题。(1)第2题目的:在解决问题中巩固进位加法。(实施方法:仔细看图后,所以说图意,独立完成。)(2)第3题:通过登山游戏,体会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一样。(实施方法:小组竞赛后核对答案,交流发现规律。)(3)第4题目的:结合毛毛虫图进一步理解进位加法。(学生读懂题意,再结合示意图,填出结果。)(4)第5题:联系学生生活情境,获取数学信息,再运用进位加法解决问题。(学生独立读图,获取数学信息,再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四、说一说本节课你的收获。板书设计 有几瓶牛奶(9加几)9 + 5 = 9 + 3 = 6 + 9 =

学习内容  P83-P84(7,6,5加几的进位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操作活动,进一步探索7、6、5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3.能运用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7、6、5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与之前学习的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联系。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师: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谁和谁凑成10,他们就是好朋友。  9和谁是好朋友?(1)  8和谁是好朋友?(2)  ……  二、创设情境,探究算理  1.提出问题  师:在一颗大树上,原来有7只小鸟,又飞来6只,  那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求一共,比多少,等等。  2.根据不同的问题,列算式。  生:求一共有多少只?  列算式 7+6= (只)或6+7= (只)  3.讨论如何解决该算式,你用的什么方法,和同组学生交流一下。  三、 解决问题。  1.做一做,说一说。  引导学生结合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活动,解释说明自己的计算方法,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的体会算理。  2.圈一圈,算一算。  巩固7加几,学习5加几的计算。同时,通过动手圈一圈,如先把10跟小棒圈在一起,再算出结果,进一步体会“凑十法“的策略和计算过程。  3.想一想,填一填。  (1)巩固学生计算能力。  (2) 通过计算,观察,继续填写算式,引导学生发现算式之间的规律。  四、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一题。  本题目的是通过圈一圈,巩固“凑十“,练习7加几的进位加法计算。  2.练一练第四题。  通过涂颜色的趣味题目,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计算,本题目教师要做适当的引导和帮助涂色有困难的学生完成涂色过程。  五、 课堂小结。  1.让学生谈一谈本节的收获。  2.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说一说自己的方法与感受。  3.教师小结:小结方法,同时对情感过程进行升华。  板书设计  有几只小鸟  7 + 6 =13 7 + 6 = 13  3 3 3 4  课后反思  上课之初,我首先出了几道有关7、6、5的进位加法算式,本来想通过此方式了解一下孩子们对知识是否能做到举一反三,由于学生完成的速度不同,时间有限,就没等得及个别学生完成,然后开始让会的学生做小老师。虽然我感觉大部分孩子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了,我想还是应该大胆地放手,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在集体说一说。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4页---75页:有几棵树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加几的各种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 3能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8加几。教学难点:对“凑十法”的进一步理解;体会算法的多样化。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都知道植树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制作家具、造纸等。所以我们要爱护树木,多植树。看,淘气和笑笑也去植树了。(出示课件)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1、观察图,提出问题。看图,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生:淘气植了8棵树,笑笑植了6棵树。)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师:同学们真棒,提出这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就集中解决其中一个问题:一共有几棵树?(课件出示:有几棵树?)(设计思考:关注数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创设淘气和笑笑植树的情境,指导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了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有渗透了绿化环境爱护花草的教育,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三、自主探究,领悟算法(1)、学生独立探究师:谁能来给这个问题列个算式呢?学生列式。可能有: 8+6=14或 6+8=14。师:8+6=14,哦,你们都知道他的得数了,你是怎样又对又快地计算出来的?介绍给大家好吗?师:现在请小朋友想一想你是怎么计算的?你有多少种方法?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学生思考,交流。2、汇报方法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用了什么方法?学生代表汇报交流。可能有:方法(1):数一数的方法。数一数后面一排有8棵,前面一排有6棵。一共是14棵,8+6=14。方法(2):先把6给8两个,还余4,2加8得10,10再加4得14。教师点拨:凑十法,看大数,分小数指几名学生讲一讲,同桌练习讲一讲。方法(3):从8棵接着往后数6个数,一共14棵。8+6就等于14。方法(4):把8分成4和4,6和4加起来等于10,10再加4等于14,总共就是14棵树方法(5):根据9+6=15,8+6就等于14。方法(6):根据10+6=16,8比10少2,所以8+6=14。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那么多的计算方法,我们利用了不同的方法算出了8加6等于14。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说给你的小伙伴听听。学生之间互相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师:学了这么长时间了,小朋友们累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机灵狗给我们带来的小儿歌,放松一下吧!(课件播放: 8加几,不用怕,借2个,凑成十,再把余下的加上来,计算起来对又快。)师:我们也一起来念一念吧!(设计思考:新课标提倡算法多样化。本环节,基于学生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对学生合理的方法给予肯定,在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感受了算法多样化。同时,教师又不急于告诉学生哪种方法最简便,而是引导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自主实现算法的优化,有效培养了学生勇于表达、善于倾听、乐于反思的习惯。)三、实践运用,解决问题1、左面有8朵花,右面有7朵花,一共有几朵花?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列式。教师?怎样用凑十法算出结果?学生汇报。2、解决问题师:夏天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蝴蝶和蝴蝶在花间跳舞。(出示蝴蝶图和蜻蜓图)花丛中有8只蝴蝶,飞来了7只蝴蝶,你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吗?学生列式并计算,教师指导,集体进行反馈。3、试一试师:现在请同学们在这么多方法中选一种你喜欢的方法做一做书上第74页下面的试一试,做完之后要认真检查一遍,比一比哪位小朋友最细心。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师:计算完了吗?哪位小朋友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你的计算结果是多少?学生代表交流,集体订正。师:小朋友们,这三道题你算对了吗?有错误的小朋友请你再算一算,更正过来。4、看谁算得快:8+3 8+4 8+5 8+6 8+7 8+8 8+9 学生自做,说说有什么窍门 5、师:花丛下面还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在说悄悄话呢。他们是谁?又在干什么呢?(出示课件:小蚂蚁搬家)哦,小蚂蚁在搬家呢!  师:我们怎样做能帮小蚂蚁找到自己的家呢?学生说方法,并算一算。师:同学们用学过的知识帮小蚂蚁找到了自己的家,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设计思考: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时间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在实践运用环节,我把练一练中的两道设计成了花园中蝴蝶、蜻蜓、蚂蚁之间的故事情景,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新知。)6、购买食品。  师:我们经常会到超市购买一些美味的食品,请你从中选择两种食品并算出价钱!(示课件:食品的价钱如下,糖果6元、面包3元、果汁4元、汉堡8元、巧克力7元、鸡腿9元、可乐5元。)7、游戏:夺红旗(书上第76页“夺红旗”游戏)(设计思考:购买食品的练习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结合孩子们的特点,让孩子们在选择美味食品的过程中巩固了计算方法。之后,又在激烈的“夺红旗”比赛中练习“8加几”,延伸了“7加几”的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又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总结能力以及发现规律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快乐学习。)8、计算小能手5+6= 13+5= 9+9=• 6+9= 6+6= 3+9=• 8+7= 4+7= 8+8=• 9+7= 7+6= 2+9=• 学生自己做,集体反馈9、看谁写得多8+()=()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8+?”的计算方法,你都有什么收获?我们生活中还有更多的知识值得我们去学习,老师相信你们会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努力,在成长的路上有更大的收获。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有几瓶牛奶》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第七单元的第3节课,是孩子初步接触进位加法。应用“凑十法”,学会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凑十法”的思考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让孩子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理解“凑十”方法的简便性。本节课围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利用课件出示了1箱有9瓶牛奶,1箱有5瓶牛奶的情景图,请学生们提出问题。学生们经过思考,踊跃发言:如一共有几瓶牛奶?左边比右边多几瓶牛奶?右边比左边少几瓶牛奶等问题。我请学生拿出小棒,摆一摆,算一算,解决“一共有几瓶牛奶?”这个问题。学生通过摆小棒等学具,直观地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列出算式解决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达到了以疑激思的良好效果。形成感性认识后,逐步抽象出9加几的计算方法。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教学反思在网上好好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