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数学总结

本期以来,我任七年级六班数学教学工作,收益良而多。总体看,我认真的执行学了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为指导今后教学,对一期的数学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备课时,我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不但要考虑知识的相互联系,而且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各教学环节的自然衔接;既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又要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应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认真批改作业 ,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本在教学工作中,本人应多汲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取在教学质量上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第一章 1.1 正数与负数 对于任何有理数a,下列各式中一定为负数的是( ) (A) -(-3+a) (B) -a (C)-|a+1|(D) -a2-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偶次幂是正数。多个数相乘除时,偶数个“-”号取正;奇数个“-”号取负。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18.若|m+2|与(n-4)2互为相反数,则(-m)n= .1.2 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1、利用数轴;2、正数大于0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8.设a是最小的质数,b是最大的负整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数,则a,b,c三个数的和是(A)0   (B)1  (C)2 (D)312、下列说法:①0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②相反数大于自身的数是负数;③数轴上原点两侧的数互为相反数;④两个数相互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互为相反的两个数在数轴上位于原点两旁( )绝对值小于2的整数有________。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有___________。绝对值不大于3的负整数有__________。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绝对值大的数较大. B. 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 C. 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相等. D. 相等的两数的绝对值相等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 若a<b,则|a|<|b| ② 若a>b,则|a|>|b| ③ 若a=b,则|a|=|b| ④ 若a≠b,则|a|≠|b|;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5 有理数的乘方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 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使用的就是科学计数法。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第二章 整式 分清整式的项 次数 整式的加减会运算 合并同类项 一般考化简求值 综合运用 4.单项式-23 a2b的系数和次数分别是( )(A)23 ,2 (B)23 ,3 (C)―23 ,2 (D)―23 ,3 是同类项,则 _______; 是_____次_______项式;5、若-5anbn-1与 是同类项,则(-n)m的值为( ) A.9 B.8 C.-9 D.-87、下列变形中,正确的是( )A.若a=b,则 B.若ax=ay,则x=y C.若ab2=b3,则a=b D.若 ,则a=b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应用题 商场打折比较商家 工程问题 利率问题 13、 一件服装标价200元,①按标价的8折销售,仍可获利20元,该服装的进价是 元;②按标价的8折销售,仍可获利10%,该服装的标价是 元15、一件商品在进价基础上提价20%后,又以9折销售,获利20元,则进价是______元.设进价x元,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28、温州和杭州某厂同时生产某种型号的机器若干台,温州厂可支援外地10台,杭州厂可支援外地4台。现在决定给武汉8台,南昌6台。每台机器的运费如表1。设杭州运往南昌的机器为x台。 1,把表2填写完整(单位:百元); 2,若总运费为8400元,则杭州运往南昌的机器应为多少台? 终点起点 南昌 武汉温州厂 4百元/台 8百元/台杭州厂 3百元/台 5百元/台终点起点 南昌(6台) 武汉(8台)温州厂(10台) 杭州厂(4台) X 10.一列匀速前进的火车,从它进入600m的隧道到离开,共需30s,又知在隧道顶部的一盏固定的灯发出的一束光线垂直照射火车5s,则这列火车的长度是( )(A)100m (B)120m (C)150m (D)200m69、有一些相同的房间需要粉刷,一天3名师傅去粉刷8个房间,结果其中有40m2墙面未来得及刷;同样的时间内5名徒弟粉刷了9个房间的墙面。每名师傅比徒弟一天多刷30m2的墙面。(1)求每个房间需要粉刷的墙面面积;(2)张老板现有36个这样的房间需要粉刷,若请1名师傅带2名徒弟去,需要几天完成?(3)已知每名师傅,徒弟每天的工资分别是85元,65元,张老板要求在3天内完成,问如何在这8个人中雇用人员,才合算呢?68、小明想在两种灯中选购一种,其中一种是10瓦(即0.01千瓦)的节能灯,售价50元,另一种是100瓦(即0.1千瓦)的白炽灯,售价5元,两种灯的照明效果一样,使用寿命也相同(3000小时内)节能灯售价高,但较省电,白炽灯售价低,但用电多,电费0.5元/千瓦•时 (1)照明时间500小时选哪一种灯省钱?(2)照明时间1500小时选哪一种灯省钱?(3)照明多少时间用两种灯费用相等?23、(本题8分)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预计高速列车在武汉、广州间单程运行时间为3小时.12月10日试车时,试验列车由武汉到广州的行驶时间比预计多用了18分钟,由广州返回武汉的时间与预计时间相同,如果这次试车时,由广州返回武汉比去广州时平均每小时多行驶35千米,那么这次试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 3.1 多姿多彩的图形 几何体也简称体 包围着体的是面 3.2 直线、射线、线段 线段公理: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做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3 角的度量 1度=60分 1分=60秒 1周角=360度 1平角=180度 3.4 角的比较与运算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度(直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 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平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补角 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等角(同角)的补角相等。 等角(同角)的余角相等。24 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3∶4三部分,M是AD的中点,CD=8,求MC的长7.平面上有三点A、B、C,若AB=8,AC=5,BC=3,则有( )(A)点C在线段AB上 (B)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C)点C在直线AB外 (D)点C可能在直线AB上,也可能在直线AB外 50°24′×3+98°12′25″÷5;已知线段AB=CD,且彼此重合各自的 ,M、N分别为AB和CD的中点,且MN=14cm,求AB的长。若从点A看点B是北偏东60°,那么从点B看点A是___________如图,∠AOB=∠COD=90º,∠AOD =130º,求∠BOC的度数。1. 从2时整到4时30分,时钟的时针转过的角度是( )。A. B. C. D. 一、如图,已知∠AOB是直角,ON是∠AOC的平分线,OM是∠BOC的平分线,求∠MON的度数。 十一、如图,C,D是线段AB上任意两点,MC=2AM,DN=2NB。已知CD=3,NM=10。求AB的长。 九、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OF平分∠COE,且∠2=4∠1。求∠AOF的度数。

数学总结 我喜欢数学,同时我又害怕数学,我怕会听不懂、学不会。事实证明,在我的学习过程中确实遇到了困难。但时间充足时,我可以预习课程,老师讲时也勉强听得懂,作题是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不能把老师讲的内容应用。看着一道道不会的题我真的不想做了,可是这样又不行,只得细细地想例题,慢慢地分析例题,总结它的解题方法,做的多了也就逐渐会用了。在开学初期,我可以花大量的时间来做这样一道程序,可越到最后越忙,我挤不出时间去预习,甚至课后没时间做练习、问问题。在课上接受老师的那么少,没时间巩固,而且数学内容又逐渐变难,我又走到了低谷,那时我只好干脆放下数学,忙过了最急的事后再拿出时间总体复习。这段复习的时间里好困难,有时几个小时只做出二十几道题,可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基本上捡回了失去的内容。考出了一个令自己感觉还比较满意的成绩。

我也初一,没啥好总结的,数学书上一般都有,好多公式,和归纳。。。

把所有数学公式归纳一下

自己总结撒,没书啊

初一数学考试范文  初一数学的期中考试结束了,学生的成绩也是参差不齐,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够取得一个接近满分的数学成绩而有些学生的成绩却是比较差呢?这就是初一数学的的问题,初一数学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时期,但是相对于刚刚接触初中数学的学生来说接受起来也是有一些难度,这就需要初一的学生能够在平时的数学学习的时候多去与小学学过的知识相比较。初一数学中的代数式学习的时候就想着代数式就是用了一些字母代替了一些数字,再就是初一数学的考试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因为初一数学的有理数的计算的问题只要有一点马虎的时候就会错很多的选择填空,所以这个问题要引起特别的注意。润扬教育开设初一数学一对一辅导,平时的时候注重初一学生的掌握知识的程度,在考前及时给学生一定的提示,让学生能够在数学的考试的时候能够获取更多的得分技巧,让学生能够有在考试的时候有一个良好的心情获得一个优异的成绩。    陆陆续续各个学校的半期考试已结束,有些同学考出了优异的成绩,但是我们了解到还是有很多同学在数学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但尽管很努力,但是成绩总是不理想(150的总分,只能考120分左右,甚者更低)。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初二的难点最多,初三的考点最多。相对而言,初一数学知识点虽然很多,但都比较简单。很多同学在学校里的学习中感受不到压力,慢慢积累了很多小问题,这些问题在进入初二,遇到困难(如学科的增加、难度的加深)后,就凸现出来。  有些新同学就是对初一数学不够重视,在进入初二后,发现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感觉学习数学越来越吃力,希望参加我们的辅导班来弥补。这个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初一数学的基础性,重视不够。  我们这里先列举一下在初一数学学习中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  1、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  2、解题始终不能把握其中关键的数学技巧,孤立的看待每一道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3、解题时,小错误太多,始终不能完整的解决问题;  4、解题效率低,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一定量的题目,不适应考试节奏;  5、未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不能习惯性的归纳所学的知识点;  以上这些问题如果在初一阶段不能很好的解决,在初二的两极分化阶段,同学们可能就会出现成绩的滑坡。相反,如果能够打好初一数学基础,初二的学习只会是知识点上的增多和难度的增加,在学习方法上同学们是很容易适应的。  那怎样才能打好初一的数学基础呢?  (1)细心地发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学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这类问题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例如,在代数式的概念(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的式子是代数式)中,很多同学忽略了“单个字母或数字也是代数式”。二是,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三是,一部分同学不重视对数学公式的记忆。记忆是理解的基矗如果你不能将公式烂熟于心,又怎能够在题目中熟练应用呢?  我们的建议是:更细心一点(观察特例),更深入一点(了解它在题目中的常见考点),更熟练一点(无论它以什么面目出现,我们都能够应用自如)。  (2)总结相似的类型题目  这个工作,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我们的同学要学会自己做。当你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你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在进入初二、初三以后,同学们会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天天做题,可成绩不升反降。其原因就是,他们天天都在做重复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题目反复做,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能专心攻克。久而久之,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会做的题目也因为缺乏对数学的整体把握,弄的一团糟。  我们的建议是:“总结归纳”是将题目越做越少的最好办法。 (3)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  同学们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做题目,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这个不足,也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但现实情况是,同学们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草草的应付作业了事,而不追求解决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我们之所以建议大家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是因为,一旦你做了这件事,你就会发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现在发现原来就是这一个反复在出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懂,现在发现原来就这几个关键点没有解决。  我们的建议是:做题就像挖金矿,每一道错题都是一块金矿,只有发掘、冶炼,才会有收获。  (4)就不懂的问题,积极提问、讨论  发现了不懂的问题,积极向他人请教。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就是这一点,很多同学都做不到。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该问题的重视不够,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怕问老师被训,问同学被同学瞧不起。抱着这样的心态,学习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学好。“闭门造车”只会让你的问题越来越多。知识本身是有连贯性的,前面的知识不清楚,学到后面时,会更难理解。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你对该学科慢慢失去兴趣。直到无法赶上步伐。  讨论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一个比较难的题目,经过与同学讨论,你可能就会获得很好的灵感,从对方那里学到好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讨论的对象最好是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这样有利于大家相互学习。  我们的建议是:“勤学”是基础,“好问”是关键。  (5)注重实战(考试)经验的培养  考试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有些同学平时成绩很好,上课老师一提问,什么都会。课下做题也都会。可一到考试,成绩就不理想。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考试心态不不好,容易紧张;二是,考试时间紧,总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心态不好,一方面要自己注意调整,但同时也需要经历大型考试来锻炼。每次考试,大家都要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调整方法,久而久之,逐步适应考试节奏。做题速度慢的问题,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做题中解决。自己平时做作业可以给自己限定时间,逐步提高效率。另外,在实际考试中,也要考虑每部分的完成时间,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慌乱。  我们的建议是:把“做作业”当成考试,把“考试”当成做作业。  希望我们这些建议能给孩子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在以后的学习中更上一层楼。第二篇:初一数学教学  我在工作中,坚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新的时代,新的教育理念,教育也提出新的改革,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丰富知识面,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不断努力,现对近年来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坚持认真备课,备课中我不仅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努力增强我的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语文课,就连以前极讨厌语文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与同事交流,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完善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提了的,要以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为主导思想,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并非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想其他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使自己早一日成为优秀的教育者。第三篇:北京初一数学期中考试总结考试已经结束,一般期中考试都是各个学校自主命题,但整体考查范围比较统一,下面经过e度专家团的隋秀岩老师对这次期中考试数学内容的具体分析。  一、有理数基本概念  1.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其实在这两张张卷子里,仅仅有一道题是考查这个内容的,之所以把他拿出来作为一类题型,是因为初一期末考试,不仅仅这一个学校考查了这道题,更重要的是在三年后的中考中,选择题的第一道题,也是这样的题目。2.基本概念  对基本概念的考查,对概念大小,所属关系的不明确,像有理数包括正数、负数、0,很多同学容易把0丢掉。  二、科学记数法  这里会考查的是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和有效数字问题,重点的室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熟的问题,这类问题在中考中也会出现,而且很容易拿到分数。  三、单项式、多项式的基本概念  主要易错点在于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次数、系数混淆,查次数的时候漏查字母,查项数的时候漏查常数项。重点是合并同类项的问题,这类问题是整式加减的基础。  四、绝对值的性质、平方的性质  主要是考查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以及两个非负性的综合。  五、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有理数四则运算,易错点在于去括号、运算顺序、去绝对值等。有理数四则运算也为我们初中的代数部分奠定基础,虽然小学我们对计算就一直在接触,不过初中的计算很多同学还会出现错误,主要是初中的计算与小学计算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初中的计算着重考查孩子的细心程度,过程成为成败的关键;而小学的计算主要把结果写出来,就能够得到分数。  六、整式加减  整式的化简求值,这也是整式加减的关键,在初中的计算中,并没有一个让我们算到崩溃的题,一般都会有方法可循,所以一般的整式加减的题也是一样,要先化简再求值,由于步骤很多,所以错误率就相对高一点。第四篇:初一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本期来在学校的领导下,在广大教师的支持下,在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自身素质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为了能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现将本期所作工作总结如下。一学期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开学时,任初一(6)班班主任和初一年级(5)班的数学课教学工作。开学时,为了搞好新生工作,经常抽空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情况,很快便与他们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要使学生逐渐习惯自学方法,除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外,要逐渐教会学生阅读、理解、掌握教材,在教材上作眉批,教会学生做练习和核对答案的方法和要求,并作出示范,在这一阶段中,我尽快认识、了解学生,掌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我在教学中的主要环节是以下几方面:1、课前准备工作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除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外,还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这样能使课堂教学中的辅导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把教材和学生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确定课堂上要讲的主要内容。2、课堂工作(1)首先搞好组织教学,这是顺利进行正常教学的保证。新课程数学的组织教学与传统的组织教学有明显的不同,我们知道,组织教学的任务就是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自始至终组织到当堂课的学习任务上来。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多地是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讲授上,但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一般地,初中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的集中是相对的,分散是绝对的,因此,组织教学应贯穿于全部教学过程之中。在组织教学中,教师要能真正起作用,达到目的,师生之间的感情因素非常重要,因此,教师的威信将起到较大作用。教师既要亲切又要严肃,要使课堂气氛活而不乱,尽量避免学生产生压抑和过度焦虑,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发挥出正常的智力水平,高效地进行学习。(2)其次是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涉及本课的有关知识进行复习,要简明扼要,抓住要点,点穿实质,然后,自然过渡,引入新课,简述学习课题,布置学习内容,明确学习要求,以保证教学过程的计划性和完整性。充分地照顾了学生学习上的差异,这样学生可以快者快学,慢者慢学,达到了班集体与个别化相结合。再次是学生根据教师要求独立进行学习活动。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做练习,及时反馈学习效果,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对于学习思维品质不踏实的学生,要注意用具体的事例,通过严格要求,逐渐培养他们的踏实品质;对于学习成绩优异者,应指导他们向深度、广度发展,向他们提出进一步深入学习的要求,并具体落实,让他们能够充分利用课堂上这段宝贵的时间,充分发挥其潜力,提高效率,超额超前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学习基础较差,思维不敏捷的学生,加强重点辅导。在这里教师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和把握整个课堂,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非常重要。3、课后辅导工作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在辅导工作中,我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主动地去引导、启发学生,可问他是怎样想的?怎样理解的?听一听他们的见解掌握他们的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切合实际的个别辅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对于提高差生,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是会起到一定作用的。差生形成的原因虽然是多方西的,但是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方面是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问题。只要老师坚持不懈,会逐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不断地提高学习水平。在教学教研上我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博览群书,不断拓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平时考试较少,语言不够生动。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第五篇:初一数学期中总结初一学生大多数是13,14岁的少年,处于人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他们好奇,热情,活泼,各方面都朝气蓬勃;但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总之,初一学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掌握其规律教学,更应善于引导,使他们旺盛的精力,强烈的好奇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认真学习的精神,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自觉学习.下面我谈谈这一年来我对初一数学的几点体会:明确学习目的性初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低,一般是由学习动机所决定,入学初,我对班级进行调查,学生的学习动机可大致分为:学习无目的,无兴趣,应付家长占52.8%学习为个人前途,为家长争光占20.2%学习为国家,为祖国的建设服务占27%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但他们的可塑性很强,除了加强正常的正面教育,还可利用知识的魅力吸引学生.精心设疑,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对数学"爱"的火花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有了"兴趣"这位良师,他的知觉就会清晰而明确,记忆会深刻而持久,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学中,特别注意以知识本初一数学考试总结(2) 身吸引学生.巧妙引入,精心设疑,造成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利用课本每一章开始的插图,提出一般的实际问题,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了解每一章的学习目的;又如代数第二章有理数的引入,我给学生举了一个实例:从讲台走向门(向南)走3米,从门走回讲台(向北)也走3米,接着我问学生两个问题:(1)我的位置变了没有 (2)我走了几米 能用数学式子表示吗 对于这个具体问题,学生都说我的位置没变,可实际走了6米,怎么用数学式子表示就感到茫然了.这个例子诱发了学生的胃口,趁(转载自百分网 学生急于求知的心理状态引入新的课题:"为了满足实际需要,必须把学过的算术数扩充到有理数."此外,还利用学生每天的作业反馈和单元测验成绩的反馈,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改变课堂教学方法,适应生理和心理特点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往往直接受到课堂气氛的影响,因此一定要把学生的学习内在心理调动起来,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数学的心理特点来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让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为了适应学习注意里不能长时间集中的生理特点,每节课授课不超过25分钟,剩下的时间看书或做练习;练习要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口算,笔算相结合;有时一题目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叫同一张桌子的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有时叫不同水平的学生上黑板做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获得心理平衡.寓数学思想于课堂教学中数学观念,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科学中的重要组成因素,是数学科学的灵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把常用课本中没有专门讲述的推理论证及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适时适度的教给学生,这有益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有理数这一章特别突出了数型结合的思想,紧扣数轴逐步介绍数a 与a的对应关系,启发学生从数与形两方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练习时引导学生思考一般情形下的结论,从中渗透归纳的思想方法,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形成.其实,数学思想渗透到概念的定义,法则的推导,定理的问题和具体解答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站在方法-论的高度讲出学生在课本的字里行间看不出的奇珍异宝,讲出决策和创造的方法,精心提炼,着意渗透,经常运用.  工作总结 http://0s.net.cn/gongzuozongjie/201420104130.html1条回答2013-09-12 10:07热心网友 最快回答日月如梭,时光飞逝,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期末考试终于都结束了. 在这个学期,我完成了从一名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转变,适应了中学-----这个新的环境。老师、同学们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无私的关怀。在初一的学习生活中,我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例如:代数与方程、英语句式、新的散文与诗歌……真是非常丰富。而最令我高兴的是我终于学会了学习英语的方法,课堂上要做笔记。可是我并不会骄傲,虽然我的英语成绩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我会继续努力,直到最满意为止!当然,对于中学生活还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老师从手把手教我们转变为循序渐进的引导我们的自学能力。我正在逐步适应这种过程,因为我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有些课程,我还有许多没有搞懂的地方,我会在暑假中自学掌握。因为曾经有人说过:“越搞不懂的地方就要越靠近它。”所以,我会继续努力,为求做的更好!我要在初二“来临”前,把所有不懂的地方弄懂,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初二的“来临”。 经过上学期的失败经历...这个学期我更懂得待人接物的技巧,但是一波未停一波又起...成绩下降了好几次。我想这是因为我不用功的问题,不到考试从来不知道紧张,不知道用功。我一定要改掉这个坏习惯,知识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而是日日月月一步一步的积累而形成的。升入初一,就说明学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学习阶段,开始思考如何用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方法来探索各学科的奥秘。这是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来总结的,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适合的学习方法也就多种多样。我们每个学生都要做过无数次尝试后,才能真正选择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说初一这个学年是一个摸索的阶段也就不无道理了。刚进入初一,增加了许多新的学科,像数学、语文、英语这样的基础课也大幅的提高了难度。我们会感到有些手忙脚乱,即使是上课认真听讲,但因为没有及时的进行巩固练习,也觉得在学习上有些吃力。有些课的基础没有打好,就会导致在初二、初三的学习中出现大漏洞,弥补起来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在初一的时候一定要打好根基,每一个细小的知识点都要做到明白无误的掌握。有了好良好的基础,才能在未来两年的学习中取得更快的进步。 初一是整个初中学习打基础的学年。有句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了初一打下的良好基础做铺垫,才能在初二的提高和初三的冲刺中得到飞跃性的进步!我相信我会做得更好,我将继续努力!!!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先写通过这半个学期的学习,我掌握了.........知识,这次的分数是...,这和我平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平时的做法..........,在班里排.....,以后会...........

第一册第一章 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书叫做负数。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1.2有理数1.2.1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1.2.2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数轴的作用: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达。注意事项:⑴数轴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要素,缺一不可。⑵同一根数轴,单位长度不能改变。一般地,设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1.2.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1.2.4绝对值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比较有理数的大小:⑴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⑵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1.3有理数的加减法1.3.1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⑵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⑶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加法交换律:a+b=b+a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加法结合律:(a+b)+c=a+(b+c)1.3.2有理数的减法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a-b=a+(-b) 1.4有理数的乘除法1.4.1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ab=ba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ab)c=a(bc)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c)=ab+ac数字与字母相乘的书写规范:⑴数字与字母相乘,乘号要省略,或用“”⑵数字与字母相乘,当系数是1或-1时,1要省略不写。⑶带分数与字母相乘,带分数应当化成假分数。用字母x表示任意一个有理数,2与x的乘积记为2x,3与x的乘积记为3x,则式子2x+3x是2x与3x的和,2x与3x叫做这个式子的项,2和3分别是着两项的系数。一般地,合并含有相同字母因数的式子时,只需将它们的系数合并,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再乘字母因数,即ax+bx=(a+b)x上式中x是字母因数,a与b分别是ax与bx这两项的系数。去括号法则:括号前是“+”,把括号和括号前的“+”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括号前是“-”,把括号和括号前的“-”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反。1.4.2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a÷b=a• (b≠0)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因为有理数的除法可以化为乘法,所以可以利用乘法的运算性质简化运算。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1.5有理数的乘方1.5.1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a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⑴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⑵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⑶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1.5.2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n-1。1.5.3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接近实际数目,但与实际数目还有差别的数叫做近似数。精确度: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精确到哪一位。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 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对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a×10n,规定它的有效数字就是a中的有效数字。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2.1从算式到方程2.1.1一元一次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2.1.2等式的性质等式的性质1 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等式的性质2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2.2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⑴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2.3从“买布问题”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⑵方程中有带括号的式子时,去括号的方法与有理数运算中括号类似。解方程就是要求出其中的未知数(例如x),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系数化为1等步骤,就可以使一元一次方程逐步向着x=a的形式转化,这个过程主要依据等式的性质和运算律等。去分母:⑴具体做法:方程两边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⑵依据:等式性质2⑶注意事项:①分子打上括号②不含分母的项也要乘2.4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3.1多姿多彩的图形现实生活中的物体我们只管它的形状、大小、位置而得到的图形,叫做几何图形。3.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此外棱柱、棱锥也是常见的立体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平面图形。许多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适当地剪开,就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3.1.2点、线、面、体几何体也简称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3.2直线、射线、线段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点C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类似的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直线桑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3角的度量角也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记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3.4角的比较与运算3.4.1角的比较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类似的,还有叫的三等分线。3.4.2余角和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本章知识结构图第四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是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4.1喜爱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全面调查举例用划记法记录数据,“正”字的每一划(笔画)代表一个数据。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属于全面调查。4.2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抽样调查举例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中抽取样本进行调查,根据样本来估计总体的一种调查。统计调查是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一般有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两种,实际中常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时,可用不同的方法获得数据。除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外,查阅文献资料和实验也是获得数据的有效方法。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数据的分布规律。利用统计图表示经过整理的数据,能更直观地反映数据规律。4.3课题学习 调查“你怎样处理废电池?”调查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五项步骤:一、 设计调查问卷⑴设计调查问卷的步骤①确定调查目的;②选择调查对象;③设计调查问题⑵设计调查问卷时要注意:①提问不能涉及提问者的个人观点;②不要提问人们不愿意回答的问题;③提供的选择答案要尽可能全面;④问题应简明;⑤问卷应简短。二、实施调查将调查问卷复制足够的份数,发给被调查对象。实施调查时要注意:⑴向被调查者讲明哪些人是被调查的对象,以及他为什么成为被调查者;⑵告诉被调查者你收集数据的目的。三、处理数据根据收回的调查问卷,整理、描述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四、交流根据调查结果,讨论你们小组有哪些发现和建议?五、写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第二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1相交线5.1.1相交线有一个公共的顶点,有一条公共的边,另外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有4对邻补角。有公共的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有2对对顶角。对顶角相等。5.1.2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注意:⑴垂线是一条直线。⑵具有垂直关系的两条直线所成的4个角都是90。⑶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⑷垂直的记法:a⊥b,AB⊥CD。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5.2平行线5.2.1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只有两种:相交或平行。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5.2.2直线平行的条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两条被截线的同一方,截线的同一旁,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两条被截线之间,截线的两侧,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两条被截线之间,截线的同一旁,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方法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3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具有性质:性质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着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5.4平移⑴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⑵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6.1平面直角坐标系6.1.1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6.1.2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2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平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用一个有序数对来表示。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后,坐标平面就被两条坐标轴分为了Ⅰ、Ⅱ、Ⅲ、Ⅳ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6.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过程如下:⑴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⑵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⑶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6.2.2用坐标表示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x-a,y));将点(x,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x,y-b))。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第七章 三角形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7.1.1三角形的边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7.1.2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7.1.3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7.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7.2.1三角形的内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7.2.2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7.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7.3.1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n边形的对角线公式: 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7.3.2多边形的内角和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180(n-2) 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7.4课题学习 镶嵌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8.1二元一次方程组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把具有相同未知数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8.2消元由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将一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8.3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9.1不等式9.1.1不等式及其解集用“<”或“>”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叫做不等式解的集合,简称解集。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9.1.2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有以下性质:不等式的性质1 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性质2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性质3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一次方程,要根据等式的性质,将方程逐步化为x=a的形式;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则要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将不等式逐步化为x<a(或x>a)的形式。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把两个不等式合起来,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们所组成的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就是求它的解集。对于具有多种不等关系的问题,可通过不等式组解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数轴可以直观地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9.4课题学习 利用不等关系分析比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一册 第一章 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书叫做负数。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1.2有理数1.2.1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1.2.2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数轴的作用: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达。注意事项:⑴数轴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要素,缺一不可。⑵同一根数轴,单位长度不能改变。一般地,设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1.2.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1.2.4绝对值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比较有理数的大小:⑴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⑵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数的加减法1.3.1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⑵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⑶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加法交换律:a+b=b+a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加法结合律:(a+b)+c=a+(b+c)1.3.2有理数的减法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a-b=a+(-b) 1.4有理数的乘除法1.4.1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ab=ba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ab)c=a(bc)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c)=ab+ac数字与字母相乘的书写规范:⑴数字与字母相乘,乘号要省略,或用“”⑵数字与字母相乘,当系数是1或-1时,1要省略不写。⑶带分数与字母相乘,带分数应当化成假分数。用字母x表示任意一个有理数,2与x的乘积记为2x,3与x的乘积记为3x,则式子2x+3x是2x与3x的和,2x与3x叫做这个式子的项,2和3分别是着两项的系数。一般地,合并含有相同字母因数的式子时,只需将它们的系数合并,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再乘字母因数,即ax+bx=(a+b)x上式中x是字母因数,a与b分别是ax与bx这两项的系数。去括号法则:括号前是“+”,把括号和括号前的“+”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括号前是“-”,把括号和括号前的“-”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反。1.4.2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a÷b=a• (b≠0)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因为有理数的除法可以化为乘法,所以可以利用乘法的运算性质简化运算。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 1.5有理数的乘方1.5.1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a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⑴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⑵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⑶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1.5.2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n-1。1.5.3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接近实际数目,但与实际数目还有差别的数叫做近似数。精确度: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精确到哪一位。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 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对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a×10n,规定它的有效数字就是a中的有效数字。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2.1从算式到方程2.1.1一元一次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2.1.2等式的性质等式的性质1 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等式的性质2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2.2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⑴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2.3从“买布问题”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⑵方程中有带括号的式子时,去括号的方法与有理数运算中括号类似。解方程就是要求出其中的未知数(例如x),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系数化为1等步骤,就可以使一元一次方程逐步向着x=a的形式转化,这个过程主要依据等式的性质和运算律等。去分母:⑴具体做法:方程两边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⑵依据:等式性质2⑶注意事项:①分子打上括号②不含分母的项也要乘 2.4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3.1多姿多彩的图形现实生活中的物体我们只管它的形状、大小、位置而得到的图形,叫做几何图形。3.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此外棱柱、棱锥也是常见的立体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平面图形。许多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适当地剪开,就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3.1.2点、线、面、体几何体也简称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3.2直线、射线、线段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点C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类似的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直线桑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3角的度量角也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记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3.4角的比较与运算3.4.1角的比较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类似的,还有叫的三等分线。3.4.2余角和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本章知识结构图第四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是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4.1喜爱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全面调查举例用划记法记录数据,“正”字的每一划(笔画)代表一个数据。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属于全面调查。4.2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抽样调查举例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中抽取样本进行调查,根据样本来估计总体的一种调查。统计调查是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一般有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两种,实际中常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时,可用不同的方法获得数据。除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外,查阅文献资料和实验也是获得数据的有效方法。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数据的分布规律。利用统计图表示经过整理的数据,能更直观地反映数据规律。4.3课题学习 调查“你怎样处理废电池?”调查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五项步骤:一、设计调查问卷⑴设计调查问卷的步骤①确定调查目的;②选择调查对象;③设计调查问题⑵设计调查问卷时要注意:①提问不能涉及提问者的个人观点;②不要提问人们不愿意回答的问题;③提供的选择答案要尽可能全面;④问题应简明;⑤问卷应简短。二、实施调查将调查问卷复制足够的份数,发给被调查对象。实施调查时要注意:⑴向被调查者讲明哪些人是被调查的对象,以及他为什么成为被调查者;⑵告诉被调查者你收集数据的目的。三、处理数据根据收回的调查问卷,整理、描述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四、交流根据调查结果,讨论你们小组有哪些发现和建议?五、写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第二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1相交线5.1.1相交线有一个公共的顶点,有一条公共的边,另外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有4对邻补角。有公共的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有2对对顶角。对顶角相等。5.1.2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注意:⑴垂线是一条直线。⑵具有垂直关系的两条直线所成的4个角都是90。⑶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⑷垂直的记法:a⊥b,AB⊥CD。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5.2平行线5.2.1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只有两种:相交或平行。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5.2.2直线平行的条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两条被截线的同一方,截线的同一旁,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两条被截线之间,截线的两侧,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两条被截线之间,截线的同一旁,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方法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3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具有性质:性质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着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5.4平移⑴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⑵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6.1平面直角坐标系6.1.1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6.1.2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2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平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用一个有序数对来表示。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后,坐标平面就被两条坐标轴分为了Ⅰ、Ⅱ、Ⅲ、Ⅳ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6.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过程如下:⑴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⑵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⑶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6.2.2用坐标表示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x-a,y));将点(x,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x,y-b))。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 第七章 三角形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7.1.1三角形的边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7.1.2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7.1.3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7.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7.2.1三角形的内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7.2.2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7.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7.3.1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n边形的对角线公式: 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7.3.2多边形的内角和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180(n-2) 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7.4课题学习 镶嵌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8.1二元一次方程组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把具有相同未知数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8.2消元由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将一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8.3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9.1不等式9.1.1不等式及其解集用“<”或“>”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叫做不等式解的集合,简称解集。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9.1.2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有以下性质:不等式的性质1 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性质2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性质3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一次方程,要根据等式的性质,将方程逐步化为x=a的形式;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则要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将不等式逐步化为x<a(或x>a)的形式。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把两个不等式合起来,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们所组成的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就是求它的解集。对于具有多种不等关系的问题,可通过不等式组解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数轴可以直观地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9.4课题学习 利用不等关系分析比赛

初一数学实数: —有理数与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有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无理数: 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 自然数: 表示物体的个数0、1、2、3、4~(0包括在内)都称为自然数。 数轴: 规定了圆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倒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绝对值: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圆点的距离称为a的绝对值。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一个数加0仍然得这个数。数学定理公式 有理数的运算法则 ⑴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⑵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⑶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⑷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角的平分线:从角的一个顶点引出一条射线,能把这个角平均分成两份,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数学第一章相交线一、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并且有一条公共边,这样的角叫做邻补角。邻补角是一种特殊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的角,即邻补角一定是补角,但补角不一定是邻补角。二、对顶角:是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因此对顶角也可以说成“把一个角的两边反向延长而形成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三、垂直1、垂直:两条直线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记做a⊥b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2、垂线的性质: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3、画法:①一靠(已知直线)②二过(定点)③三画(垂线)4、空间的垂直关系四、平行线1、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记做a‖b2、 “三线八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① 同位角:“同方同位”即在两条直线的上方或下方,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② 内错角:“之间两侧”即在两条直线之间,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③ 同旁内角“之间同旁”即在两条直线之间,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3、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4、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①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②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③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④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⑤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5、 平行线的性质:①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②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③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6、 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7、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五平移1、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说明: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改变图形的位置;②“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意味着“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沿着同一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 ”这也是判断一种运动是否为平移的关键。③图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2、平移的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太长了 。。打不出来!!!!!!!!!!

学好数学,并不是一两天的事情。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培养起你对它的兴趣。因为热管如果你讨厌它,不感兴趣,甚至头疼、害怕,那你很难在数学上努力了。像这样,对数学没兴趣、不努力,就很难学好它了。 当然,光有兴趣还不够。还得努力去学好它。最起码得背熟书上已学过的概念、公式,有时间最好预习一下新课,使第二天上新课掌握得更快、更多、更好。上课简单记些笔记,把要点记下来,晚上回家多复习,总结一下,温故知新。对不理解的题目,要问老师,问懂为止。当有比老师更简单的解题方法,可以提出,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不要担心自己可能会错而不敢提出,有问题提出,是个锻炼的好机会。老师是启发我们的人,并不是“拐杖”,关键得靠自己努力、多动脑。可以平时多做一些课外较灵活的题。有时一道难题怎么也做不出来,想了几天做出来了,就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 仔细、认真也不可缺少。解答每一题都要认真仔细,思想集中。一张数学试卷,大部分题都需计算。计算就要仔细,有些题有陷阱,必须得仔细。卷子做完了得仔细检查。 做题时得根据最后问题找出关键条件,认真理解。一般来说,每句话、每个条件都有作用,应好好利用来解答题目。 第一部分:什么样的人数学容易学好 一、智力背景广阔的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必须识记的材料越复杂,必须保持在记忆里的概括、结论、规则越多,学习过程的‘智力背景’就应当越广阔。”换句话说,学生要能牢固地识记、理解并灵活运用公式、规则、结论等,他就必须阅读和思考过许多并不需要识记的材料。 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数学成绩优秀的大学生往往拥有广阔的智力背景,喜欢阅读一些文学名著、传记历史,也喜欢阅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比如《速算秘诀》《中学生数理化》以及图书馆、书店里的趣味智力书籍。此外推荐和数学相关的书目:《好玩的数学系列》《训练思考能力的数学书》《故事中的数学》。 除建立广阔智力背景外,阅读对提高审题能力和学习兴趣也大有帮助。 二、喜欢“偷懒”的人 你相信吗?喜欢“偷懒”的人数学往往学得好,他们的个性特征也往往是崇尚简单。为什么?因为这一类人遇事都会这样想:“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啊?”经常这样思考,就会逐渐具备一眼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一眼就看到最便捷的解题办法的能力。 三、生活经验丰富的人 学好数学需要过的一关是情景理解。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没有生活经验,往往难以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解题方法。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数学学习好的人有以下生活经验: 1.经常跟长辈一起体验、甚至帮助长辈处理一些家务事,比如卖东西、买东西、逢年过节算账目等等。 2.有实践的兴趣。休闲时间,很多人都会去打球、逛街,而我们调查的这部分大学生更愿意去做一些有实践意义的事情。有一位大学生就提到,自己上初中的时候,曾和一个好友一起用自行车和卷尺丈量过新校区的面积。 第二部分:怎样学数学 一、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数学是多功能学科,逻辑性、系统性都很强。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应该有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方法得当,可以“功夫不负有心人”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就会“费力不讨好”,事倍功半。学习有效果,就会越学越有兴趣;学习成绩总是提不高,就会慢慢丧失学习信心。是否掌握较为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败的关键。根据整理的优秀大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精髓,我们认为,较为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主要体现为下述五个基本环节。 1、做好课前预习,掌握听课主动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专心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听课要提前进入状态。课前准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听课的效果。 3、及时复习,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复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复习要有计划,既要及时复习当天功课,又要及时进行阶段复习。 4、认真完成作业,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权威杨乐院士在回答中学生如何学好数学的问题时,就是很简短的三句话:一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实践,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多积累,三是循序渐进。这里所说的实践,就是做题,就是完成作业。 5、及时进行小结,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完一个课题或是一个章节,就要及时进行小结。每一环节的落实程度如何,都直接关系到下一环节的进展和效果。一定要先预习后听讲,先复习后作业,经常进行阶段小结。 每天放学回家,应该先复习当天功课,次完成当天作业,后预习第二天功课。这三件事,一件也不能少,否则就不能保证第二天有高质量的听课效果。 [小贴士:巧用错题本 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都要求学生备用一个错题本,便于学生课下复习使用,但平时教师仅仅强调学生课下复习浏览自己的错题本,却很少要求看别人的错题本。其实,经常借阅同学们的错题本很有必要。借阅时注意: 第一借阅比自己水平高的同学的错题本,这样便于丰富、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第二,看比自己水平较低的同学的错题本,便于经常给自己敲响警钟。借阅同时,要做好自己的读书笔记,便于自己平时参阅。在开始阶段至少一周要有两次重现阅读,过两周后可一周,这样循序渐进。此方法可运用于其他各个学科。] 二、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是多方面的,本次调查中提到的有:老师和家长鼓励性的话语,通过一些小技巧从小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如数学顺口溜、趣味数学问题、数学讲故事。自己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后或取得成绩后,获得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如计算出了书本的面积、轮胎的周长、获得竞赛奖项。 华罗庚说:“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之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 三、坚强的意志 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并不意味着学生就能顺利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他们还会遇到许多大大小小的困难。而使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心,勇敢地面对困难,继而战胜困难,获得知识和技能,则需要坚强的意志。不少学生学习成绩不佳并不是智力或其它方面有问题,而是他们缺乏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所以学习成绩总上不去。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应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坚韧性两方面着手。自觉性是指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目的和意义有深刻的认识,从而能自觉地进行刻苦学习。当学生认识到当前学习与祖国未来和自己的未来的关系,明确自己所担负的责任时,才能排除外界干扰与诱惑,使学习成为自觉的行动。学习目的越明确,对学习意义认识越清楚,学习的自觉性也就越强。坚韧性是指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的品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而满怀信心地迎接困难,奋力拼搏战胜困难,就是意志的坚韧性的表现。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品质。有了这种品质,在学习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才不会灰心丧气;在取得好成绩时,也不会骄傲自满,而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奋勇前进。这种意志的品质,对培养创造型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四、自信心与勤奋 自信心与勤奋也是对数学学习有着重要影响的两种非智力因素。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够学好数学,这对于后进学生更为重要。因为如果学生对学习丧失了信心,那么它就失去了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数学知识、技能的获得,数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学生的勤奋与努力。所以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家张广厚说:“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更不能投机取巧,只有勤奋地学习,持之以恒,才会得到优秀的成绩。”可见勤奋能弥补学生某些智力的不足,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五、积极向上的心态 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与心理体验。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凡是数学成绩始终保持良好的大学生,在小学和中学时代,都经常与老师进行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且能和同学不断的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切磋,分享经验,共同进步。 这里我举一个例子:李铭数学成绩相对较好,同学们有数学问题请教他的时候,他总是耐心帮助帮助同学,通过这个过程,他不但帮助了同学,而且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更深刻了。“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仍是一个苹果;我有一种思想,你有一种思想,交换一下,将成为两种思想。”而李铭的同桌,自认为自己的学习非常好,怕别人学习到自己的某方面知识和能力,记笔记都要用手挡着,怕被别人看到,所以他的知识只能是自己的和老师传递到他这里的,很快就落后了李铭很多。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数学学习好,其实并不难。这与孩子成长的家庭、社会、学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建议家长多给孩子看一些有益的书籍和视频,多让孩子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我喜欢数学,同时我又害怕数学,我怕会听不懂、学不会。事实证明,在我的学习过程中确实遇到了困难。但时间充足时,我可以预习课程,老师讲时也勉强听得懂,作题是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不能把老师讲的内容应用。看着一道道不会的题我真的不想做了,可是这样又不行,只得细细地想例题,慢慢地分析例题,总结它的解题方法,做的多了也就逐渐会用了。在开学初期,我可以花大量的时间来做这样一道程序,可越到最后越忙,我挤不出时间去预习,甚至课后没时间做练习、问问题。在课上接受老师的那么少,没时间巩固,而且数学内容又逐渐变难,我又走到了低谷,那时我只好干脆放下数学,忙过了最急的事后再拿出时间总体复习。这段复习的时间里好困难,有时几个小时只做出二十几道题,可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基本上捡回了失去的内容。考出了一个令自己感觉还比较满意的成绩。初中的数学主要是分代数和几何两大部分,两者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代数略大于几何(我不知道你是哪里的人,反正在我们山东省济南市的中考中是这样的)。 代数主要有以下几点:1,有理数的运算,主要讲有理数的三级运算(加减乘除和乘方开方)在这里要注意数字和字母的符号意识,就是,不要受小学数字的影响,一看见字母就不会做题了。2,整式的三级运算,注意符号意识的培养,还有就是因式分解,这和整式的乘法是互换的,注意像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正用、逆用和变形用。3,方程,会一元一次、二元一次、三元一次、一元二次四种方程的解法和应用,记住,方程是一种方法,是一种解题的手段。4,函数,会识别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记住他们的特征,要会根据条件来应用。尤其要注意二次函数,这是中考的重点和难点。应用题里会拿它来出一道难题的 几何主要有以下几点:1,识别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这你应该非常熟悉。2,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个考察你的空间想象的能力,多做一些题。3,三角形的全等和相似,要会证明,注意要有完整的过程和严密的步骤,背过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五种方法和证明相似的四种方法;还有像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黄金三角形的性质,要会应用,这在证明题中会有很大的帮助。4,四边形,把握好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和梯形的概念,选择体里会拿着它们之间的微小差异而大做文章,注意它们的判定和性质,证明题里也会考到。5,圆,我这里没有细学,因为这里不是我们中考的重点,但是圆的难度会很大,它的知识点很多、很碎,圆的难题就是由许许多多细小的点构成的。 以上就是我对初中数学知识的总结 麻烦给点分 谢谢!

高效听课:1、有准备的去听,也就是说听课前要先预习,找出不懂的知识、发现问题,带着知识点和问题去听课会有解惑的快乐,也更听得进去,容易掌握;2、参与交流和互动,不要只是把自己摆在“听”的旁观者,而是“听”的参与者,积极思考老师讲的或提出的问题,能回答的时候积极回答(回答问题的好处不仅仅是表现,更多的是可以让你注意力更集中)。3、听要结合写和思考。纯粹的听很容易懈怠,能记住的点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学会快速的整理记忆。4、如果你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识,课上或者课后一定要花时间去弄懂。不然问题只会越积越多,最后就只能等着拥抱那“不三不四”的考试分数了。高效记忆:1、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2、合理用脑。所谓合理,一是要交替复习不同性质的课程,如文理交叉,历史与地理交叉,这可使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轮流兴奋与抑制,有利于记忆能力的增强与开发;二是在最佳时间识记,一般应安排在早晨、晚上临睡前,具体根据自己的记忆高峰期来选择。3、借助高效工具。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主要练习提升阅读速度、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思维力等方面。掌握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理解和记忆效率;同时很快的阅读速度,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具体学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学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进理解和记忆的方法。不仅在记忆上可以让你大脑里的资料系统化、图像化,还可以帮助你思维分析问题,统筹规划。不过,要学好思维导图,做到灵活运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的。前面说的“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中也有关于思维导图的练习和方法讲解,可以参考。总结提升:一是要总结考试成绩,通过总结学会正确地看待分数。只有正确看待分数,才不会被分数蒙住你的双眼,而专注于学习的过程,专注于蕴藏在分数背后的秘密。二是要总结考试得失,从中找出成败原因,这是考后总结的中心任务。学习当然贵在努力过程,但分数毕竟是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象征之一,努力过程是否合理也常常会在分数上体现出来。三是要总结、整理错题,收集错题,做出对应的一些解题思路(不解要知道这题怎么解,还有知道这一类型的题要怎么解)。四是要通过总结,确定下阶段的努力方向。

学好数学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培养起你对它的兴趣乐观如果你讨厌它不感兴趣甚至头疼害怕很难学努为了。等等我会更新哦喜欢的点赞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b=c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b=c,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7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 三边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 的一半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 一半 L=(a+b)÷2 S=L×h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 84 (2)合比性质 如果a/b=c/d,那么(a±b)/b=(c±d)/d 85 (3)等比性质 如果a/b=c/d=…=m/n(b+d+…+n≠0),那么 (a+c+…+m)/(b+d+…+n)=a/b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9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 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 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109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条直线 110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1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112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114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15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 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16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17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118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119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0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121①直线L和⊙O相交 d﹤r ②直线L和⊙O相切 d=r ③直线L和⊙O相离 d﹥r 122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23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24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125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26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2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128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129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130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131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132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133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13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135①两圆外离 d﹥R+r ②两圆外切 d=R+r ③两圆相交 R-r﹤d﹤R+r(R﹥r) 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d﹤R-r(R﹥r) 136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137定理 把圆分成n(n≥3):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138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139正n边形的内角都等于(n-2)×180°/n 140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141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 142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 14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 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144弧长计算公式:L=n∏R/180 145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R/360=LR/2 146内公切线长= d-(R-r) 外公切线长= d-(R+r)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初中数学6本书,不是随便的,为了中考.最好自己去书店看看,初中数学XXX,很多.又全又有例题.初一,二都可以提前买,初三复习对你的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