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初一语文黄河课件!

黄河是全名吗,怎么不知道有这一课,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http://www.isud.com.cn/down.asp?cat_id=3&class_id=34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三峡》课件 ·初中语文《三峡》课件. 作者:曲靖市民族中学 李朴琼. 时间:2003年10月. 三 峡. 郦道元. 学习目标:. 1、感受三峡风光,热爱祖国山河;. 2、学习文言知识,朗读背诵全......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1333236366334下载 下载:6076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济南的冬天》的课件 ·《济南的冬天》的课件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174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课件集.rar ·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课件集.rar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841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八年级上册第第一单元课件集.rar ·八年级上册第第一单元课件集.rar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424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件集.rar ·中学语文\初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rar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848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七年级上册第第三单元课件集 ·七年级上册第第三单元课件集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818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初一语文课件 风景 ·作者:葛菁单位:华南师大附中 Email:hellolittlebear@163.net 平台:PowerPoint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763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初中语文课件 春 ·《春》第一教时 简介课堂教学使用作者: 王利中单位: 宁夏贺兰一中电子邮件: hlyzwlz@email.nx.cninfo.net 大小: 398k 适用平台......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787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初一语文课件 背影 ·作者:林望涯单位: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城月一中 Email:平台:win9x 简介:用powerpoint做的语文课件配有课文朗读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388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诗四首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第三十课 诗四首归园田居 (其三) 作者:陶渊明陶渊明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他做过小官,......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151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张 岱作者简介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工,号陶庵,明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早年过着贵公子的生活,喜游山水.明亡后不......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168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观潮 ·周 密观潮彩屏显示录像:钱江涌潮 1 2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其入海口成喇叭状,每逢涨潮海水倒灌,水势受阻,形成著名的"钱塘潮".波澜壮阔,气势磅礴古人赞曰天下壮观......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812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三峡 ·三 峡郦道元语文教学软件翻译正音 译文 导入作者答问扩展 网页 上页下页返回三峡地图上页下页返回从哪里 到哪......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022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991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礼记》简介: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816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核舟记 ·核舟记魏学洢天津泥人张苏州刺绣山西剪纸作者简介魏学洢(1596~1625),字子敬,明朝浙江嘉善人,著有《茅檐集》.《核舟记》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584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短文两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第二十二课 短文两篇 爱莲说学习步骤一,初读课文二,细读课文三,品读课文四,熟读课文五,回读课文一,初读课文 1,......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599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桃花源记 ·"多读多背多积累增加感悟和体会" 欢迎各位同学来到王老师的语文课堂授课教师: 安岳县李家镇初级中学 王泽端课件制作: 王泽端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511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你一定会听见的 ·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自幼失明,发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呼喊,可见视觉对于人类是多么重要!还有一种感觉对人类同样重要—那就是听觉.是如泣如诉的二胡声,使瞎子阿炳的世界充满阳光......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29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生物入侵者 ·生物入侵者怎样读懂科普知识的说明文我们阅读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时,注意: 一要把握文章介绍的知识要点. 二要琢磨文章的词句怎样把科学知识介绍得准确,生动. 三要掌握科......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658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资料恐龙在地球上足足生存了一亿四千多万年之后,竟突然全部都神秘的消失了.在六千七百万年前,暴龙之类的肉食龙类,脚龙类,鸭嘴龙类和鸟脚龙类还相当繁盛,然而两百年之后竟全部都绝......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597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奇妙的克隆 ·多利奇妙的克隆谈家桢谈家桢: 中国现代著名的遗传学家.1909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29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生物系,1930年获洛氏基金会颁发的奖学金,成为燕京大学研......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684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大自然的语言 ·1."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2.文章围绕"物候"和"物候学",谈了哪些问题 预习思考生字词注音翩然 孕育簌簌 销声匿迹风雪载途 农谚纬度 连翘解......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606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说"屏"》 ·《说"屏"》 1. 什么是"屏风" 2.屏风的分类 3.插屏欣赏 4.围屏欣赏 5.挂屏欣赏 6.现代屏风欣赏 7.重点字词 8.感知课文 9.思考题目录 ......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599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苏州园林 ·1,了解作者的有关知识;学习生词新字, 积累词汇, 3,通过对苏州园林的欣赏,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进而认识祖国河山壮丽激发热爱祖国的激情. 2,学习本文抓住特点"先......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377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桥之美 ·作者介绍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文人眼中的桥天净沙 ·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552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中国石拱桥 ·桥架在水面上或者空中以便行人,车辆等通行的建筑物. 拱 桥梁 桥多 样优 美目 标 1,作 者 2,字词音,形,义 3,分析内容 4,小 结茅以升......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94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信客 ·《信客》教学课件作者照片作者经历: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561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老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走进语文殿堂 享受学习乐趣设计与制作惠州市河南岸中学陈凤玲 9 老 王杨 绛本课任务: 助读平台画说老王走近老王善待老王 ......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778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台阶 ·《台阶》这是一篇小说,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①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②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③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台阶》......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69 推荐程度: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教学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 (初一学生对这首歌词产生的时代背景的认知比较浅显,教师应设法使学生通过了解时代背景来体会诗歌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故确立第一个教学目标。 感情朗读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新课标中对学生的朗读能力非常重视,诗歌是训练朗读水平最好的题材,况且这首诗歌感情澎湃激越,尤其值得朗读,故确立第二个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通过历史课了解抗日战争时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事迹,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地理课了解黄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设计思路]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 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学生对本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多少有一定的了解,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教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我设计在课堂上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适当的音乐背景下,通过配乐朗读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 总的来说,我设计本课的思路是以诵读为主,不过多讲解,只略加点拨,相信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 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 (通过导入语将课前布置学生准备的资料和课文相联系,调动学生的知识储藏和爱国情感) 二、激发情感: 1、欣赏《黄河大合唱》中第一、七、八乐章的片段,并对音乐所要描绘的内容和表达的主要情感进行自由想象。 2、学生说脑中想象到的画面并谈谈从音乐感受到了怎样的感情。 3、带着从音乐中体会到的感情来齐读课文。 (首先借助音乐,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然后通过想象音乐中描绘的场景和体会音乐中的感情完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交流转换。《黄河大合唱》中八个乐章的感情一脉相承,因此最后就能以学生自己从音乐中感受的思想感情来朗读诗歌,效果显然胜于教师对学生说要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 三、朗读交流 1、四人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价。 2、请两到三名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如何读得更好,更能读出感情。发言者也可通过自己朗读来表达意见。 3、全班齐读诗歌。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在课堂中应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交流中应鼓励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236366334学生发表见解,提出看法。先给一点时间小组中交流,可避免刚开始就单独朗读的胆怯。 教师时时提醒学生:出感情才能读好诗歌。朗读技巧的指导不必过多过细,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来体会。老师视情况适当的范读。以下几点供参考: ① 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②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不妨越读越激昂,以表现的黄河的气势。 ③ 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④ 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四、内容研讨: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2、歌词中哪些内容是来歌颂黄河的?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歌颂的?(见板书设计) 3、在“颂”之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见板书设计) 4、最后一段就是尾声,主要写了什么?(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精神) 5、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针对教学目标1以全班交流的形式将课文的结构、内容、主题进行梳理明确,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朗读诗歌) 五、配乐朗读: 1、 小组中练习。 2、 上台配乐朗读表演。 3、 师生共同评出最好的小组。 (通过深入理解课文,朗读时可以更好地把握感情,再配以音乐的辅助,将学生的感情提升到最高。借助表演和评选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给予适当的刺激和压力。达成教学目标2的要求。) 六、结束语: 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足够强大。所以,我们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将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向实际行动,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七、布置作业: 1、 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2、 欣赏《黄河大合唱》其它乐章的音乐。 〔板书设计〕 养育 序曲 主体 尾声 保卫 黄河伟大坚强 绘黄河 颂黄河 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 激励

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e79fa5e9819331333231386133: 传说,牛首山上住着一个叫尔德的老人,在山上种了些黄瓜。他精心地种植黄瓜,黄长得又嫩又甜。 这一天尔德老汉躺在菜园门上睡着了。 有一个老人对尔德老汉说,今天会刮大风。不管有多大的风,都不要把黄瓜摘下来。 尔德老汉醒来之后果然有大风刮来。他很想把黄瓜摘下来,但他想起那个老人的话,就没有动。后来又刮了一阵大风,快把黄瓜吹落地了,他气得摘掉了一个又蔫又小的黄瓜使劲扔进了黄河。黄河马上断了一条线,能清清楚楚地看见河底,尔德老汉往下猛扑时,河水又并拢了。这时,尔德老汉又听见那位老人说"这黄瓜可以让黄河断流,可以让黄河听人的话。明年,你再种一园子黄瓜,黄瓜熟了的时候,你拣最大的一个扔进黄河里。那时,你走进河底洞里,珠宝由你挑,粮种由你拿,用宝剑驯服黄河。" 第二年,尔德老汉又种了一园子黄瓜,最后,园子里结了一个三尺长的黄瓜。 这一天,尔德老汉把黄瓜摘下来,扔进黄河里。这时只听黄河裂开了一条长缝。尔德老汉进了河底洞。老汉拿了些珍珠玛瑙,这时,黄河的断缝渐渐地合严。尔德老汉心想:我要叫黄河填满沟壕,淤平山梁。老汉手持两把宝剑,向黄河猛劈下去,黄河的水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一道长城,只是节节升高,远远地看去真怕人。 从此以后,山大沟深的宁夏,变成了一马平川,居住在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渠造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俗语、谚语: 跳进黄河洗不清、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天下黄河富宁夏、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成语: 砥柱中流、海晏河清、河清海晏、河山带砺、黄河水清、砺山带河、鲤鱼跳龙门、俟河之清、中流砥柱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不到黄河心不死 天下黄河富宁夏 天下黄河不架桥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水清 泾渭分明 河山带砺 砥柱中流 海晏河清 河清海晏 河山带砺 黄河水清 砺山带河 鲤鱼跳龙门 俟河之清 中流砥柱 笑比河清 俟河之清 源远流长 悬河泻水 口若悬河望洋兴叹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叫他河伯。何伯站在黄河岸上。望着滚滚的浪涛由西而来,又奔腾跳跃向东流去,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 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河伯固执地说:"我没见过北海,我不信。"那人无可奈何,告诉他:"有机会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 河伯顺流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突然眼前一亮,海神正笑容满面地欢迎他的到来,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涯,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深有感触地对北海若说:"俗话说,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呀。今天要不是我亲眼见到这浩瀚无边的北海,我还会以为黄河是天下无比的呢!那样,岂不被有见识的人永远笑话。"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1万多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 甘肃、 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 9省、自治区,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全长约5400km。浊流宛转:顾名思义,水混浊,流向弯曲。 结成九曲连环:九在古代代表最多的意思了,表示黄河弯曲很多。 简洁答案:一个弯曲而又混浊的河流。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但真正源头所在现在依然存有争议。历史上人们对黄河源头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尚书·禹贡》曾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的记载,"积石"在现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附近的阿尼玛卿山,离黄河源头还有距离。《山海经》、《尔雅》有河出昆仑的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有黄河发源于于阗,东流至盐泽,再潜行地下,南出为河源的说法。(见于《史记·大宛列传》)这些说法都不确切,但却延续到隋唐。 隋唐以后人们逐渐对黄河河源建立了正确的认识。隋大业五年(609年)平定了吐谷浑后置河源郡,即现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区,表明人们已知黄河发源于此。唐贞观九年(635年)为平定吐谷浑叛乱,将领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曾率领人马到达星宿海、扎陵湖一带,《新唐书》载他们"次星宿川,达柏海上,望积石山,览观河源。"。唐宋以来,长期将星宿海称为黄河源头。 至元代人们开始对对黄河河源进行实地考察。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都实等人勘察黄河河源,对扎陵湖、鄂陵湖和星宿海一带作了详细考察。 1315年潘昂霄根据都实的调查写成《河源志》一书,明确指出黄河发源于星宿海西南百余里处,该处有"水从地涌出如井,其井百余"。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命拉锡、舒兰探黄河河源。他们到达星宿海,发现星宿海上源还有三条河流,但并未追至源头。拉锡、舒兰归京后绘有《河源图》,舒兰还写有《河源记》。康熙末年组织全国性的地形测量,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派喇嘛楚儿沁藏布、兰木占巴及理藩院主事胜住等人前往河源地区进行测量,此行"逾河源,涉万里",回京后将测量结果绘入《皇舆全览图》。此次测绘把星宿海以上的河源也勘查和绘制出来。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命门侍卫阿弥达"恭祭河源"。阿弥达到达星宿海以西300里处,对星宿海上源三条河流进行了实地勘查,认定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今卡日曲)为黄河上源。 19世纪未到20世纪初,西方探险者和地理学家深入青藏高原进行考察活动,他们也曾到达河源地区搜集自然、人文资料,如印度人阿喀,法国人窦脱勒、敖伦,俄国人普尔热瓦斯基、士纳可、科兹洛夫,德国人费士勒、台裴尔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黄河源头进行了多次考察。1952年,由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在项立志、董在华率领下,对黄河河源进行了数月勘查。河源勘查队认定约古宗列曲为黄河正源,雅合拉达合泽山是它的源头,鄂陵湖在上,扎陵湖在下。这一结果与前人考察结果不相吻合,在学术界引起争论,但黄河发源于约古宗列曲的说法广为流传。1978年,青海省邀请中央和地方有关科研专业人员,再次对黄河源头和扎陵、鄂陵两湖进行实地勘查,确认卡日曲为黄河正源,扎陵湖在上,鄂陵湖在下。1981年-1982年,学者杨联康徒步考察了黄河全程。他认为黄河最远源流是始于巴颜喀拉山山脊的拉郎情曲,它长于约古宗列曲30.5千米,长于卡日曲11.9千米。1985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根据历史传统和各家意见,确认玛曲为黄河正源,并在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玛曲曲果树立了黄河源标志。 第二个资料 一、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世界第五长河,一条5464公里长的大河,在中国北方 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就是我 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 二、黄河的表征 它不仅仅是一条大河。黄河,黄土地,皇帝,黄皮肤,这一切黄色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汉书.沟洫 志》就把黄河尊为百川之首:"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 为宗。" 三、黄土风成说 在久远的地质年代,在亚洲内陆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骤冷骤 热的严酷环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内陆盛行的西北气流, 经年累月地把它们吹向东方,粗砂落于蒙古高原,最细腻的粉末随风 飘落到今天甘肃、陕西、山西、青海、宁夏、河南6省。千百万年的 搬运堆积,终于形成了一个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日月山,东达 太行山的黄土高原。 四、深厚广阔的黄土层 这是一片无与伦比的黄土,它的面积广达41万平方公里,黄土 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陇东、陕西、晋西等地,黄土深达 100到200米,兰州地区更厚达300米以上。 五、六千年前的伊甸园 植物学家们研究发现,虽然黄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丰沛,但养 分的淋溶损失也较少,非常适合杨树、桦树、栎树、油松、云杉和酸 枣、黄荆条等生长。那时繁茂的植被,涵养着一个温暖多雨的伊甸园。 今天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分布着大片原始森林。地处中 原的河南省简称为"豫",显示在仓颉造字的时代,它仍是大象出没 之地。 六、历史兴盛的基础 地质学家们发现,黄土具备优良的解理性,适合开掘窑洞居住; 农学家们发现,黄土中各种矿物营养物质丰富,具有较高的天然肥力。 先民们渐渐在这片黄土地上开凿窑洞居住,种植五谷为生。5000 多年前,皇帝、炎帝的部落兴盛起来,华夏先祖的足迹踏遍了黄土地。 随后的日子里,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兴盛于此,立国800年的周朝源 起于此,而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秦帝国也勃兴于此。 七、远古时代文明的启蒙 在160多万年前的山西芮城西候度人类活动遗址中,人们找到 了被火烧过的动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100万年前的山西蓝田人类遗址中,人们找到了多处碳末堆积。 从那以后,蓝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黄河的臂湾里繁衍生息。直到6000年前,黄土地上出现了以半坡文明为代表 的母系氏族文化。 我们的祖先,就在这样一片绿野间狩猎采集,度过了华夏文明 的金色童年。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黄河,你是民族的摇篮,五千年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故事在你周围扮演……"。 《黄河颂》的歌词,道出了黄河的悠久历史,唱出了黄河的不朽功绩。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闻名的巨川。 --摘自《黄河颂》 与尔同消万古愁 黄河夜泊 〔明〕李流芳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久为客,不辨是他乡。 渡黄河 〔明〕谢榛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过黄河 〔明〕李东阳 清口驿前初放船, 长淮东下水如弦。 劲催双橹渡河急, 一夜狂风到海边。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 王之涣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 王维诗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艄公号子声声雷,船工拉纤步步沉。运载好布千万匹,船工破衣不遮身。运载粮食千万担,船工只能把糠馍啃。军阀老板发大财,黄河船工辈辈穷。" "一条飞龙出昆仑,摇头摆尾过三门。吼声震裂邙山头,惊涛骇浪把船行。" "三气周瑜在江东,诸葛亮将台祭东风。祭起东风连三阵,火烧曹营百万兵。"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唐 柳中庸《征人怨》)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唐 李白《古风》) 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唐 李白《寄远》)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唐 杜甫《黄河》)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王昌龄的"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杜甫《黄河二首》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 元代诗人萨都剌《过古黄河堤》:"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 唐代刘禹锡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 王维的"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 李商隐的"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 白居易的"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宋代丘崈《黄河清》鼓角清雄占云祲。喜边尘、今度还静。一线乍添,长觉皇州日永。楼外崇牙影转,拥千骑、欢声万井。太平官府人初见,梦熊三占佳景。皇恩夜出天闱,云章粲、凤鸾飞动相映。宝带万钉,与作今朝佳庆。勋业如斯得也,况整顿、江淮大定。这回恰好,归朝去、共调金鼎。 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民谣: 黄河滚滚波浪翻,牛皮筏子当轮船 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 信天游: 黄河船夫曲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 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只船哎? 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竿哎? 几十几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哎, 九十九道湾上,九十九只船哎, 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竿哎, 九十九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 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也没有一块田能灌上黄河水。 传说,牛首山上住着几户回回和汉人,他们人老几辈在山底挑水,在山头上种地。老老小小忙个不停,却吃不饱,穿不暧,天长日久,谁也 受不了这种折磨。 有一年,一个七十开外的老回回,名叫尔德,在山上开了一个瓜果园,种了些黄瓜。他每天起早贪黑,到黄河里去挑水浇黄瓜,肩膀压肿了,脚底起皮了,精心地务育着黄瓜,黄长得又嫩又甜。 这一天尔德老汉累了,躺在菜园门上睡着了。 他刚睡熟,就梦见天空飘来一朵白云,渐渐地,那白云变成了一个白胡子阿訇,抖动着银色的胡须,对尔德老说:"今天有两场大风,你要注意。中午是一场黄风,能把黄瓜吹蔫;后晌有一场黑风,能使黄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风,你都不要把黄瓜摘下来。 尔德老汉惊醒一看,不见了白胡子阿訇,却见北面黄风弥天盖地,霎时刮到牛首山来了。尔德老汉细细瞅着黄瓜,果然一个个蔫了,他心里非常难过,一年的血汗白费了,可一想起白胡子阿訇的话,就没有动。 到了后晌,一股黑风过,吹得山摇地动,树叶落下一层又一层。尔德老汉一看,黄瓜快要落地,他气得摘掉了一个又蔫又小的黄瓜使劲扔进了黄河。黄河马上断了一条线。像神仙用刀切过一样,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河底,尔德老汉往下猛扑时,河水"哗"地一下又并拢了。老汉又累又饿,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乱舞,晕晕昏昏啥也不知道了。 这时,尔德老汉又听见那位白胡子阿訇说"这黄瓜就是征服黄河的钥匙,它可以叫黄河断流,也可叫黄河听人的话。可现在黄河叫黄风和黑风这两个伊比利斯折腾苦了。你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你再种一园子黄瓜,黄瓜熟了的时候,你拣最大的一个扔进黄河里。那时,你走进河底洞里,珠宝由你挑,粮种由你拿,还有一把宝剑可以斩龙杀妖,驯服黄河,你指哪里,黄河水就流向哪里。" 第二年,勤劳的尔德老汉又种了一园子黄瓜,他不怕路远,不惜流汗,从黄河里挑水浇瓜。工夫不负苦心人,最后,园子里结了一个三尺长的黄瓜,长得像一把钥匙。老汉高兴地日夜睡在瓜园里,一直等到瓜熟。 这一天,天气晴得没一点子云彩。尔德老汉把那三尺长的黄瓜摘下来,念了个"太斯米",扔进黄河里。这时只听黄河一声咆哮,裂开了一条长缝河底的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尔德老汉下到河底,见靠着河岸有个洞,洞里珍珠玛瑙应有尽有。老汉拿了些,刚往出走时,听得一阵暴风狂吼,一时河面上波涛滚滚,一浪高?/西门豹的故事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西门豹是公元前五世纪人,因为很有才能,被国王派往邺地作县令。西门豹 一上任,就召见了当地一些名声好的老人,问他们老百姓对什么事情最感到痛苦 。老人们告诉他,最苦的就是每年给河神娶媳妇了,为了这个缘故,整个邺地都闹得很穷。 原来,邺地挨着黄河,当地民间有个传说,黄河里住着河神。如果不给河神娶媳妇,黄河就会发大水,淹死全城的百姓,所以很久以来,官府和巫婆们都很热心地操办这件事,并借此征收额外的捐税,以便他们私分。 老人们告诉西门豹,每年到了一定时候,就有一个老巫婆出来巡查,见到穷 苦人家的女孩子模样长得漂亮一些的就说:"这个应该给河神做夫人",然后由官府出面,强行把女孩子带走,要她单独居住,给她缝制崭新的衣服,给她吃好食品,十多天后,河神娶媳妇的日子到了,众人就把女孩子打扮起来,把一张席子当作床,叫她坐在上面,然后抬着席子放在河里。起初女孩还浮在水面上,渐渐地席子跟人就沉到水底去了。巫婆们便举行仪式,表示河神已经娶到了满意的媳妇。 西门豹听后并没有说什么,老人们也没有对这位新来的县令抱多大的希望。 又到了给河神娶亲的日子了。西门豹得到消息后,带了士兵,早早就到河边等候。没多久,城里有权势的富人们、官府里的衙役及被选中的女孩都到了,随同的老巫婆看样子有七十多岁。 西门豹说:"把河神的老婆带过来,看看她漂亮不漂亮。"有人把女孩带过来,站在西门豹面前。西门豹看了一眼,就回头对众人说:"这个女孩不漂亮, 够不上做河神的老婆。可是河神今天一定等着迎亲,就请大婆走一趟,到河里通 知河神,等到另外找一个漂亮的女子,过一天再来。"说着,还没等众人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命令士兵抬起大巫婆,抛进河里去了。 隔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巫婆怎么走了这么长时间还没有回话,叫个徒弟去催催她。"于是又命令士兵把巫婆的一个徒弟扔进河里,这样前前后后,扔了三个徒弟到河里。 河边站着的富人们、官府里的人和围观的人都惊呆了,再看西门豹,却是毕躬毕敬,一幅虔诚的样子,象是专心等待河神的回话。又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 :"看来河神太好客了,留住了这些使者不让回来,还是再去一个人去催催吧。 "说完,他向那些操办这件事的地方富绅和官吏看去,这些人从惊吓中回到神来 ,全都跪在地上求饶,生怕西门豹把自己也扔下河去见河神。

黄河谚语、成语诗句、名句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 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渡黄河诗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檝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覩人行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凉洲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不到黄河心不甘。 说 尽 黄 河 只 为 水(谚语) 意 思:比 喻 说 了 多 少 话 , 只 有 一 个 目 的。 例 句:你 不 用 再 争 辩 了,~,还 是 对 我 有 意 见。 •跳进黄河洗不清。 这句子的本意是说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进黄河这样的大河也洗不清了。其实,不论是谁,跳进黄河就别想洗清。同时,黄河的泥沙颗粒很细,有时河水甚至成泥浆状态,沾在身体上确实不易洗净,真的成了"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看来他是不 到黄河心不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句诗说的是黄河从西方遥远的天边奔腾而来,又滚滚东逝入海。今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却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黄河下游的"悬河"现象。"悬河",是指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流,又称"地上河"。悬河的成因是,含沙量大的河流,至河谷开阔、比降不大、水流平缓的河段,泥沙大量堆集,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防止水害,两岸大堤亦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黄河至下游后,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于下游河道,河床逐年升高,使黄河下游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悬河"。现在黄河下游的河床,一般比堤外地面高出3-5米,在河南封丘县的曹岗,竟高出10米之多。真成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了。"由于河道高出地面,一般来说郑州以下的黄河下游河道成了淮河、海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黄河两岸已不属于黄河流域了。 中流砥柱:这一成语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砥柱山其实是一巨石,位于黄河三门峡段的急流中,是一个石岛,人称"砥柱石",或"中流砥柱"。黄河水到峡谷中被两岸山石束成窄窄的一股,冲到砥柱石前,形成急速的漩涡,分成两股流开,离开三门峡谷,场景惊心动魄。过去黄河水运发达,曾为航船要道。但在三门峡段,常有触礁者。以至水底的山有"米堆"、"谷堆"之称。后船每行至此,船夫们便下船用纤绳拉过。传说中的砥柱石,是用来镇定河水波澜的,在船夫们的眼中,砥柱石却是一座航标。石上原刻有"照我来"三大字,意即要航朝它驶来。船只要朝它驶来,眼看要撞上时,砥柱前面的波涛回过水来,正好将船推向安全的航道,十分神奇。 黄河的形成: 之一 在距今160万年左右,青藏高原在一次猛烈惊人的抬升运动中,跃然升出地面,其他板块边缘发生断裂褶皱,形成阶梯状地貌,原来广泛分布的湖泊汇集成河。一条由湖泊汇集而成的大河随之奔腾而下,形成地质构造史中惊心动魄的一幕。 之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是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年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黄河与我国其他江河相比,有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水少沙多。 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相当于长江的1/17,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4位。流域内人均水量593m3,为全国人均水量的25%;耕地亩均水324m3,仅为全国耕地亩均水量的17%。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造成下游河道严重淤积,河床平均每年抬高约10厘米。黄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合沙量为35kg/m3,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在世界江河是绝无仅有的。如果把16亿吨泥沙堆成高、宽各1米的土堤,其长度为地球到月球距离的3倍,可以绕地球赤道27圈。 二是水、沙时空分布不均。 黄河水量的60%来自兰州以上,秦岭北麓,90%以上的泥沙主要来自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与泾河、北洛河及渭河上游地区。全年60%的水量和80%的泥沙量集中来自汛期,汛期又主要集中来自几场暴雨洪水。这种水少沙多,水、沙分布的集中性,给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和下游防洪,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三是地上悬河。 由于长期泥沙淤积,目前黄河下游堤防临背悬差一般5~6米。滩面比新乡市地面高出约20米,比开封市地面高出约13米,比济南市地面高出约5米。悬河形势险峻,洪水威胁成为国家的心腹之患。 四是洪水灾害频繁。 黄河北抵天津,南达江淮,洪水波及范围达25万平方公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惨重损失。同时黄河洪水挟带大量泥沙,淤塞河道,良田沙化,给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影响,长期难以恢复。由于洪水灾害频繁,历史上黄河洪水被称为“中国之忧患”。 黄河情况 李白诗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悬河”。黄河中游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年变率大,且多暴雨。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善淤,善决,善徒。从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1590次,改道26次。 据史料记载,从先秦到民国年间的2540多年中,黄河下游共决溢1590余次,该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防洪 黄河小浪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262346538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小浪底工程浩大,总工期十一年。它的建成将有效地控制黄河洪水,可使黄河下游花园口的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讯的威胁,减缓下游河道的淤积,小浪底水库还可以利用其长期有效库容调节非汛期径流,增加水量用于城市及工业供水、灌溉和发电。工程于一九九四年九月十二日正式开工,于1997年11月截流。 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用于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的投资达80多亿元,完成各类土石方14亿多立方米,其工程量相当于建造13座万里长城。群众投劳近5亿工日。依靠防洪工程体系和广大军民的严密防守,已连续夺取50年黄河伏秋大汛不决口的伟大胜利。 确保黄河岁岁安澜,不仅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也十分巨大。据综合分析计算,黄河下游50年不决口,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近4000亿元。避免人员伤亡、河渠淤塞、良田沙化、环境恶化、影响社会稳定等间接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目前流域内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3147座,总库容574亿立方米,引水工程4600多处,提水工程2.9万处,干流设计引水能力已超过6000立方米每秒。流域内及下游沿黄地区灌溉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1200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1亿亩,增长了8倍,其中宁蒙河套灌区、汾渭灌区和黄河下游引黄灌区这3大片灌溉面积占全河的70%以上,用水量占80%。灌区农业增产效益显著,在约占耕地面积45%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70%以上的粮食和大部分经济作物,许多灌区已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棉基地。 黄河下游现共修建引黄涵闸94座,引黄灌溉和抗旱浇地面积达3600多万亩,平均年引水量近100亿立方米,豫、鲁两省沿黄20个地、市的百余县用上了黄河水。 黄河水资源利用范围,已从过去主要用于农田灌溉,转为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沿河兰州、包头、郑州、开封、济南、东营等50多座大中城市和一大批工矿企业,均以黄河为主要水源。农村27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也靠黄河供水得到解决。还建成了引黄济青(岛)、引黄济卫(河)等跨流域调水工程。 黄河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共580亿立方米,目前已耗用307亿立方米,水资源利用率高达53%,与国内外大江大河相比,已属较高水平。据综合分析计算,建国50年来,引黄灌溉、供水的直接经济效益达6000亿元。 防洪历史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是黄河历史的真实写照和区别于其他河流的显著特点。因此,在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史上,就有了源于下游决口改道而带来的多个黄河故道。如禹河故道(亦称《禹贡》河道)、西汉故道、东汉故道、明清故道等。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禹河故道。行河时期,从大禹治水开始算起,至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河徙,1400余年,是黄河史上有记载以来最早的一条古河道。 黄河水神与灵物的传说 黄河水神,由来已久,但历史上各朝各代水神的具体名称不同,大河上下各段各地所敬奉的河神与致祭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史籍上记载的黄河水神,最早的一位是河伯。河伯在史籍记载上有“冰夷”、“冯夷”、“无夷”等名。最初很可能是大水有灵一类的自然崇拜,后来渐渐变成为人格化的水神。 他们说,有个叫冯夷的人,被黄河水淹死,一肚子怨恨,就到天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天帝听说黄河危害百姓,就封冯夷为黄河水神,称为河伯,治理黄河。 大禹,是国人最崇敬的历史人物之一。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无私奉献精神,更是为世人所无限敬仰。透过现象看本质,其真正意义却在于:首先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的真正创立者,其次是在他的治理下,黄河历1400余年无河患,世人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大禹治水后的黄河河道也被世人认为是最佳的河道,并长期影响着后人的治河活动。 伴随着大禹治水的传说,人们有时也把大禹当作黄河水神来敬奉。 郑州一带民间有《河伯授图》的传说,说是河伯冯夷受命治理黄河,但操劳一生没有把黄河治好,到年迈时,跋山涉水,察看水情,画了一幅黄河水情图,又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大禹,将水情图交给了他。大禹根据河伯授给他的这一幅图,疏通水道,终于治理好了黄河。 这故事所要交代的就是大禹是继河伯之后的黄河水神。河南武陟县嘉应观,最高的建筑是禹王阁,阁内塑禹王锁蚊像,而且站在阁上,就可以看到茫茫黄河。开封城东南有一座禹王台,高丘上建有禹王殿,原殿中供奉有高八尺的禹王铜像。山东济南龙洞山,旧名禹登山,传说为大禹治水登临处。 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 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闯王李自成带领农民在陕西米脂起义,要打过黄河去,推翻明王朝的统治。当时正值初冬时分,黄河水还未结冰,而只有河水冻成了坚冰大军才能顺利通过 。怎么办呢?闯王日夜焦心,愁得胡须头发在一夜之间全都白了。 第二天一清早,有两人来报:“黄河已经冻得结结实实的了。”闯王大喜,急忙传令三军赶快渡河。到了河边一看,河水还“哗哗”地流得正欢呢,根本就没结冰。可是上面却起了一座宽大的浮桥,船连船,板连板,四平八稳,正适合大军渡河。 闯王纳闷极了,正要下马察看,忽然从河里爬上来两个人,向闯王一抱拳,朗声道:’大王,我们是黄河的船夫。听说您要渡河,为民谋利,所以特地花了一夜工夫搭起这坐浮桥,就请大军上路吧。”闯王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一定不辜负百姓们的厚爱,一定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说罢,驱马上桥,领兵东去了。 九曲 黄河的弯多,素有"九曲黄河"的说法。黄河在黄土高原转了许多的大弯之后,呼啸奔腾远去。留下那首高亢的信天游民歌还在我们耳旁回荡:"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九"和"九十九"在古代是形容多的意思,说明黄河的弯曲多。黄河自河源到河口,有很多大的弯曲,干流的主要大弯有6个,小弯更多了,大多在黄土高原。大弯中,180度的大弯有3个,90度的大弯有2个,45度大弯有1个。而黄河总的走势就构成一个"几"字型的大弯,总的流向仍然是自西向东的,自河源至河口直线距离仅为2068公里,但实际流程是5464公里,是直线距离的2.64倍。黄河的特点是水少沙多,水沙运行过程不协调。黄河65%的水量来自兰州以上,而90%的泥沙来自中游黄土高原,但二者在时间上常不相适应,当中游来沙多,上游来水少时,就造成河道的严重淤积,洪水位不断抬高,威胁堤防安全。目前,上游兴建了一系列梯级电站及控制性水库,减少了汛期输沙水量,使水沙运行过程更加不协调,泥沙更容易淤积,沿黄两岸工农业用水的大量增加,也使输沙水量相应减少,影响下游河势的恶化。四十年来,加固加高了两岸大堤(大堤按1958年实测花园口站22000m3/s设防);建成了三门峡、陆洋(伊河上游)、故县(洛河上游)和东平湖等水库;兴修了北金堤、北展、南展分滞洪区及沿河护岸护滩工程,初步形成了“上拦、下排、中间分滞”的防洪体系。但是,河底不断加高,大堤质量不均,潜在危险很大;三门峡、东平湖水库因淤积影响和库区移民等原因,蓄洪运用受到限制;北金堤滞洪区(在北金堤与临黄河大堤之间)内有人口150万,耕地 16.7万公顷和中原油田85%以上油区,使用时也很困难。因此,黄河的防洪问题仍十分严重。黄河的治理,近期主要是加强和改善现有防洪体系,充分发挥现有工程的作用。加速郑州铁桥一高村间宽浅游荡性河段的治理,通过控导主流、稳定河势的工程措施,变游荡性河道为流路固定的弯曲河道,是防止产生横河、斜河,确保大堤安全的必要措施。修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位于三门峡以下130千米处,是黄河干流上最后一个峡谷水库,兴建小浪底工程可以缓解三门峡拦蓄洪水的压力,控制三门峡与小浪底间洪水,小浪底可控制流域面积65万平方千米,按设计计算,小浪底工程可拦沙100亿吨,相应减少下游河道淤积77亿吨(相当于20年的总淤积量),可长期保持有效库容50亿立方米。此外,小浪底工程还可以担负20亿立方米的防凌任务。可基本解除下游凌汛威胁。每年可增加40亿立方米的供水量。水电站总装机156万千瓦,保证电力24—30万千瓦。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以防洪(包括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蓄清排浑、综台利用为开发目标的大型水利工程,可减轻大堤和三门峡水库的压力,增加下游防洪的安全程度,并减少滞洪区的运用。通过多种途径减缓黄河下游河床的淤积,逐步变地上河为地下河,是治黄的长远目标。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基本措施,再加以水库拦沙、蓄水调节水沙运行过程及增水冲沙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使黄河下游河床变淤为冲,从而实现根治的目标。相继兴建小浪底、龙门、碛口三个库容在100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估计可使黄河下游河床40—50年内不增加淤积。配合温孟滩、龙门至潼关间的滩地积淤,减淤年限还可延长。在研究黄河治理对策方面,有的学者认为应在黄河下游进行人工改道,另辟新河。这种方案并不能控制洪水,也不能减少河道泥沙淤积,塑造新河初期很难确保安全,20年后又变为一条地上河,而且该方案影响人口250—300万,难以妥善解决。

民间故事: 传说中有个小伙子叫黄河,英勇无比.恋上一富豪的女子.但女子的父亲看不起他,就让zhidao他百步之内射箭,进一个铜钱的孔里.他做到了.女子的父亲又让他在百步之外射一箭,穿透原先的箭他也做到了.又要求他在百步之外射中铜钱并接住它.他知道其夫在刁难他,就一箭射向她父亲.怎知他以前学过武功,躲开了.他很气恼,他从来都是箭不虚发的,这次没射中.就到深山去修炼.一次意外射下一只鸟,鸟告诉他回那姑娘自杀了.小伙子很悲哀,就泪水不停地留下来,形成了现在滚滚的黄河. 神话传说: 河伯冯夷答受命治理黄河,但操劳一生没有把黄河治好,到年迈时,跋山涉水,察看水情,画了一幅黄河水情图,又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大禹,将水情图交给了他。大禹根据河伯授给他的这一幅图,疏通水道,终于治理好了黄河。

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 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也没有一块田能灌上黄河水。 传说,牛首山上住着几户回回和汉人,他们人老几辈在山底挑水,在山头上种地。老老小小忙个不停,却吃不饱,穿不暧,天长日久,谁也 受不了这种折磨。 有一年,一个七十开外的老回回,名叫尔德,在山上开了一个瓜果园,种了些黄瓜。他每天起早贪黑,到黄河里去挑水浇黄瓜,肩膀压肿了,脚底起皮了,精心地务育着黄瓜,黄长得又嫩又甜。 这一天尔德老汉累了,躺在菜园门上睡着了。 他刚睡熟,就梦见天空飘来一朵白云,渐渐地,那白云变成了一个白胡子阿訇,抖动着银色的胡须,对尔德老说:“今天有两场大风,你要注意。中午是一场黄风,能把黄瓜吹蔫;后晌有一场黑风,能使黄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风,你都不要把黄瓜摘下来。 尔德老汉惊醒一看,不见了白胡子阿訇,却见北面黄风弥天盖地,霎时刮到牛首山来了。尔德老汉细细瞅着黄瓜,果然一个个蔫了,他心里非常难过,一年的血汗白费了,可一想起白胡子阿訇的话,就没有动。 到了后晌,一股黑风过,吹得山摇地动,树叶落下一层又一层。尔德老汉一看,黄瓜快要落地,他气得摘掉了一个又蔫又小的黄瓜使劲扔进了黄河。黄河马上断了一条线。像神仙用刀切过一样,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河底,尔德老汉往下猛扑时,河水“哗”地一下又并拢了。老汉又累又饿,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乱舞,晕晕昏昏啥也不知道了。 这时,尔德老汉又听见那位白胡子阿訇说“这黄瓜就是征服黄河的钥匙,它可以叫黄河断流,也可叫黄河听人的话。可现在黄河叫黄风和黑风这两个伊比利斯折腾苦了。你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你再种一园子黄瓜,黄瓜熟了的时候,你拣最大的一个扔进黄河里。那时,你走进河底洞里,珠宝由你挑,粮种由你拿,还有一把宝剑可以斩龙杀妖,驯服黄河,你指哪里,黄河水就流向哪里。” 第二年,勤劳的尔德老汉又种了一园子黄瓜,他不怕路远,不惜流汗,从黄河里挑水浇瓜。工夫不负苦心人,最后,园子里结了一个三尺长的黄瓜,长得像一把钥匙。老汉高兴地日夜睡在瓜园里,一直等到瓜熟。 这一天,天气晴得没一点子云彩。尔德老汉把那三尺长的黄瓜摘下来,念了个“太斯米”,扔进黄河里。这时只听黄河一声咆哮,裂开了一条长缝河底的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尔德老汉下到河底,见靠着河岸有个洞,洞里珍珠玛瑙应有尽有。老汉拿了些,刚往出走时,听得一阵暴风狂吼,一时河面上波涛滚滚,一浪高过一浪。尔德老汉拿起宝剑向那黑旋风和黄旋风左右猛劈几十剑。一会儿,黑风和黄风吹出天边去了。 这时,黄河的断缝渐渐地合严。尔德老汉想起白胡子阿訇的嘱咐,这宝剑可以征服黄河,他心里豁亮了,心想:我要叫黄河填满沟壕,淤平山梁。老汉手持两把宝剑,向黄河猛劈下去,黄河的水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一道长城,只是节节升高,远远地看去真怕人。 三天以后,南至六盘山,西至贺兰山,到处都是水,只留下几个山尖尖。尔德老汉这才抽出宝剑,叫黄河水向前流去。 从此以后,山大沟深的宁夏,变成了一马平川,居住在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渠造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神话传说: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262346561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满口答应。这一来可了却自己成仙的心愿,二来可报被淹死之仇。 冯夷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他从来没有挨过治水的事儿,一下子担起治理黄河的大任,束手无策,发了愁。咋办呢?自己道行浅,又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向玉帝讨教办法。玉帝告诉他,要治理好黄河,先要摸清黄河的水情,画个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着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乡亲们帮帮忙。乡亲们都讨厌他好逸恶劳,没人答理他。他找到村里的后老汉,讲了他治理黄河的大志。后老汉见他如今成了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帮帮他。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硬是把后老汉累病了。后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干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废,画好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人手不够,他说服乡亲们帮忙。 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 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不料,黄河连连涨水,屡屡泛滥。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死活。 后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他对治理黄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儿子叫羿,射箭百发百中。无论后老汉如何讲,羿不让他去找河伯。后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连尸体都没找到。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 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没见过面,谁也不认谁。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见河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英武雄伟,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着问起来:“喂,你是谁?” 对岸的年轻人不是大禹,是后羿。他抬头一看,河对岸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在喊,就问道:“你是谁?” 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 后羿一听是河伯,顿时怒冲心头,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说着张弓搭箭,不问青红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虚汗。心里骂道:“混帐大禹,好不讲道理!”他越想越气,就去撕那幅水情图。正在这时,猛地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后羿推开大禹,又要搭箭张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后羿随大禹一同趟过河。后羿向河伯承认了过错。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后老汉的儿子,也没多怪罪。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哩。” 河伯说:“我的心血和治河办法都在这张图上,现在授给你吧。” 大禹展图一看,图上密密麻麻,圈圈点点,把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画得一清二楚。大禹高兴极啦。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跃进黄河早没影了。 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 田国舅扒口(黄河故事) 民间故事 田国舅是汉武帝的舅舅。他靠着有个当娘娘的姐姐,有个当皇帝的外甥,在朝中为非作歹,称王称霸,飞扬跋扈。汉武帝刚登上皇帝宝座时,不敢惹这位舅舅,对他又是封官又是封地。在京城里田国舅有很大的官府,还嫌不够,又向汉武帝伸手要地。汉武帝就在现在的濮阳北边,河南和山东交界的地方,封给田国舅一块风水宝地。 这片封地有良田千顷,打的粮食堆成山。田国舅在封地上修花园,建房屋。又过些年,田国舅当了丞相,更加专横不讲理,横行霸道。 这年,黄河大堤在濮阳一带出了险情。那时的治河官是汲仁和郭昌。两个人在黄河堤上领着河工们抢险固堤,忙得头不是头,脚不是脚。 田国舅听说大堤出险的地方,离他的封地不远,急忙离京赶到大堤上。他传来汲仁和郭昌,询问河堤险情。汲仁和郭昌告诉他,南岸大堤没事,北岸大堤险情一天比一天严重,弄不好就会决口。田国舅犯了嘀咕,北岸一决口,洪水窜出来,若挪屁股功夫就能淹掉他的封地。这可了不得,花了大把大把的白银修起的庄园,咋能叫一道水冲了?田国舅思量后对两个治河官下了命令:拱天戳地想办法,不能叫北岸决口,北岸大堤出了啥事,就拿你俩问罪下狱。 汲仁和郭昌也不糊涂,北边是田国舅的封地,万一黄河决口,两个人真要吃不了兜着走,谁敢惹他。 汲仁和郭昌不敢远离河堤一步,日夜加固大堤。可大堤险情越来越重,愁得两个人日夜不宁,吓得提心吊胆。 这天田国舅又把汲仁、郭昌传去,叫他们想办法保住北岸大堤。两个人说,啥法都用尽了,看来靠不住。田国舅眼一瞪说:“不是没法,是你们不想,还叫我给你们点破?” 汲仁和郭昌相互看看,不知田国舅葫芦里装的啥药,赶块跪下来说:“请大人指点,一定照办。”田国舅便向他俩说透了,叫扒开南岸大堤,洪水一泻出去,北岸还会有啥事?汲仁和郭昌心里打颤,这事千万干不得,一扒堤,不是成心苦害南岸的老百姓! 汲仁和郭昌回去后,俩人犯了愁。郭昌说,咱们不听田大人的,头上乌纱难保呀;汲仁说,就是砍脑袋也不能去扒堤。 第二天,田国舅派人去问汲仁和郭昌,办法想好了没有。这不是明摆着逼人嘛。汲仁和郭昌两个人意见不一样,汲仁说啥不干这伤天害理的事;郭昌说,有丞相作主,干就是干了。晚上,郭昌偷偷去找田国舅。田国舅给郭昌许下愿,事成后保他升官发财。 第二天,郭昌挑了十几个心腹河工,乘船过河,扒开了南岸大堤。黄河水从扒开的口涌出去,一冲一涮,呼呼隆隆,大堤塌了十几丈宽。洪水嗷嗷叫着向东南窜去,转眼,淹了地,淹了村,成了黄水一片。 郭昌带着十几个河工过河回来,刚上岸,被一队官兵拦住。这是田国舅派来的人马,要杀人灭口。官兵不由分说,把十几个河工一一捆住,还倒打一耙,说他们故意扒口,扔进黄河。这可吓坏了郭昌,跪下磕头求饶。 田国舅给汉武帝写了奏章,胡说黄河大堤北岸由郭昌防护,安全无事;汲仁在黄河南岸不尽力护堤,马马虎虎,至使南岸决口。后来,汉武帝下旨撤了汲仁的治河官职,下了大狱,郭昌升为治河总督,又赏白银二百两。 南岸的决口向外哗哗流着水,向东南方向看去,洪水没边没头。汉武帝便要下旨堵口,田国舅却左阻右拦,说东南地势低,河水一流,正好叫黄河改道算了,不让堵口。郭昌掌管了治河大权,事事处处照田国舅的眼色办,不敢去堵这个口。就这样,田国舅利用手中丞相的大权,明里说不行,暗里吓唬人,不准堵口,一流流了二十年。河南岸老百姓可受尽了苦头。 后来,状告田国舅的本章越来越多,汉武帝看着再不堵口要坏大事,就下旨堵口。汉武帝又查明了汲仁是受冤下狱,把他放出来,又任他为治河官,去堵口治水。很快汲仁堵住了这个流了二十年的决口,洪水退了,老百姓回了家园。 数千年前,中国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住着许多氏族和部落。其中黄帝是黄河流域最有名的一个部落首领。另一个有名的部落首领叫炎帝。黄帝和炎帝是兄弟。在长江流域有一个九黎族,他们的首领名叫蚩尤,十分强悍。 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他们个个兽身人面,铜头铁臂猛无比。他们擅长制造刀、弓弩等各种各样的兵器。蚩尤常常带领他强大的部落,侵略骚扰别的部落。 有一次,蚩尤侵占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但他不是蚩尤的对手,被蚩尤杀得一败涂地。炎帝没办法,逃到黄帝所在的地方涿鹿请求帮助。黄帝早就想除去这个部落的祸害,于是联合各部落首领,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开一场大决战,这就是著名的“涿鹿大战”。 战争之初,蚩尤凭借着良好的武器和勇猛的士兵,连连取胜。后来,黄帝请来龙和其它奇怪的猛兽助战。蚩尤的兵士虽然凶猛,但是遇到黄帝的军队,加上这一群猛兽,也抵挡不住,纷纷败逃。 黄帝带领兵士乘胜追杀,忽然天昏地黑,浓雾迷漫,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天上下起暴雨,黄帝的兵士无法继续追赶。原来蚩尤请来了“风神”和“雨神”来助战。黄帝也不甘示弱,请来天上的“旱神”帮忙,驱散了风雨。一刹那之间,风止雨停,晴空万里。 蚩尤又用妖术制造了一场大雾,使黄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黄帝利用天上北斗星永远指向北方的现象,造了一辆“指南车”,指引兵士冲出迷雾。 经过许多次激烈的战斗,黄帝先后杀死了蚩尤的八十一个兄弟,并最终活捉了蚩尤。黄帝命令给蚩尤带上枷锁,然后处死他。因为害怕蚩尤死后作怪,将他的头和身子分别葬在相距遥远的两个地方。蚩尤戴过的枷锁被扔在荒山上,化成了一片枫林,每一片血红的枫叶,都是蚩尤的斑斑血迹。 蚩尤死后,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也用来恐吓敢于和他作对的部落。后来,黄帝受到了许多部落的支持,渐渐成为所有部落的首领。 黄帝多才多艺,有许多发明创造,像造宫殿、造车、造船、制作五色衣裳等等。黄帝的妻子嫘祖,也是一位发明家。本来,蚕只有野生的,人们还不知道蚕的用处,是嫘祖教人们养蚕、缫丝、织帛,从此,中国开始有了丝绸文明。黄帝发明了亭子后,她还发明了雨天能移动的亭子——雨伞。 中国古代的传说都十分推崇黄帝,后代的人都认为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自己是黄帝的子孙。因为炎帝族和黄帝族原来是近亲,后来又融合在一起,所以中国人也常常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为了纪念这位传说中的共同祖先,中国人还在黄河边上的陕西省黄陵县北面的桥山上建造了一座“黄帝陵”。每年春天,世界各地的华人代表都聚集到这里,共同朝拜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 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从来不敢休息。他与涂山氏女名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都咬著牙没有进家门。第三次经过家乡的时候,他的儿子启正抱在母亲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了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禹与涂山氏女娇有两个儿子启及澔。禹治水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传遍各地, 人们听了都深受感动,更增强治水信心。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参考资料: 应用

GFBGFGBB

1

初三语文课件初三语文试题初三语文教案中考语文语文版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61313235初一课件语文版初二课件当前位置:主页>初中语文>初一语文课件>列表 资源名称 整理日期 版本 格式 人气 2016初一下册第1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016-02-12 新课标人教版 ppt 110 2016初一下册第2课 爸爸的花儿落了 2016-02-12 新课标人教版 ppt 110 2014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 2014-06-06 新课标人教版 ppt 5417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鉴赏复习 2014-06-06 新课标人教版 ppt 7856 写人要抓住特点 2014-05-14 新课标人教版 ppt 2037 表达自己的看法 2014-05-14 新课标人教版 ppt 1330 叙事要完整 2014-05-14 新课标人教版 ppt 1390 选择恰当地抒情方式 2014-05-14 新课标人教版 ppt 2072 综合性学习 黄河,母亲河 2014-05-14 新课标人教版 ppt 1996 叙事要完整 2014-03-05 新课标人教版 ppt 2767 6.黄河颂 2014-03-05 新课标人教版 ppt 2984 5.伤仲永 2014-03-05 新课标人教版 ppt 3891 2013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 2013-12-19 新课标人教版 ppt 2792 2013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 2013-12-19 新课标人教版 ppt 3319 2013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 2013-12-01 新课标人教版 ppt 3979 6小巷深处

1、C2、①描写伙伴惊奇的句子:出百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②表现木兰度不贪图富贵利禄的句子:策勋回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3、动词有:吟唱、奔流、变、积蓄、眺望、答打招呼。 4、B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1.B2.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3.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4.A

1.C 2.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3.吟唱、奔流、变、积蓄、眺望、打招呼。 4.B

1.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气魄( po ) 扮演( ban ) 彭湃( bai ) 哽住( geng ) B 哺育( fu ) 惩罚( cheng ) 懊悔( ao ) 逼狭( xia ) C 屏障(ping ) 山巅( dian ) 滋长( zi ) 炽痛( chi ) D 惨白(chan ) 泛滥( fan ) 镐头(gao ) 胡骑( ji ) 2.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e5a48de588b67a6431333238643133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根据要求填写《木兰诗》的原文 ①描写伙伴惊奇的句子: ②表现木兰不贪图富贵利禄的句子: 3、用横线将下面一段文字中的动词标出来 于是,一条大江低声吟唱着,不分时刻地向前奔流。他变得十分强壮,积蓄了巨大无比的精力。他眺望着远远隐在白云里的山峰,以洪亮而低沉的胸音向他们打招呼。 4.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它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她学习的决心。 B《土地的誓言》是作者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C《最后一课》是短篇小说,作者以韩麦尔为主人公,表现了阿尔萨斯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 D《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杂文,它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进过程,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1.c 2.(1)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3.吟唱 奔流 积蓄 眺望 打招呼4.B

aaaaa

初一语文阅读试题三 2004-6-14一、根据上下文拼音提示,写出这四个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实的事业是(zūn guì)的,花的事业是(tián měi)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愿如夏的繁花,生得(duān zhuāng),愿如秋的落叶,死得(xiāo sǎ)。二、有人以“桂林山水甲天下”,“冬去春来”打一古典小说中的两个人物,谜底分别是石秀、时迁。下边有四个谜面,分别打四大名著中的四个人物,请指出打的谁,出自哪部作品。( )1、孔雀收屏 2、愚公移山谋非浅3、因为不是人,多样做不成 4、爆竹声声除旧岁三、(1)—(4)四个语句是下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应怎样组合后填入?请排选出正确的组合次序( )(2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____正是体现了粗犷和细腻这么一种美学思想。(1)湖里有湖的精巧布置(2)使园林境界辽阔起来(3)那些讲究借用远山近水陪衬(4)以及园中有园A、(3)(4)(2)(1) B、(1)(2)(3)(4)C、(1)(4)(2)(3) D、(3)(2)(4)(1)四、“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将大自然的景物,根据他们的艺术趣味和对美的追求进行概括、提炼,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使它成为艺术品。”(2分)“概括、提炼”的对象指( )A、对美的追求 B、他们的艺术趣味和对美的追求C、大自然的景物 D、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五、下边句中六个“和”按意思可分两组,正确的是( )(2分)a和b两数的和的平方和a 和b两数的平方和的和。 (1) (2) (3) (4) (5) (6)A、(1)(2)(3)/(4)(5)(6) B、(1)(4)(6)/(2)(3)(5)C、(1)(2)(4)/(3)(5)(6) D、(1)(3)(4)/(2)(5)(6)六、读下面一段话,在理解话意,把握所用修辞方法的基础上,仿写一个恰当的句子,把它填在句中的横线上(2分)书培育了每一代人。它是智慧的钥匙,开启了人类走向一个又一个未知世界的门扉;它又是一艘永远启动着的航船,把人们从狭隘的地方,载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________________。因此,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道:“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七、某客车玻璃窗上贴着如下图示,请用简明的语言准确说出它所表达的意思。(含标点不超过30字)(2分)八、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广告标语是“平时献出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这应了中国哪一句俗语,并从修辞上分析一下这句广告词的妙处。(2分)九、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10分)悠悠寸草心日本一名牌大学毕业生应聘于一家大公司。社长审视着他的脸,出乎意外地问:“你替父母洗过澡擦过身吗?”“从来没有过。”青年很老实地回答。“那么,你替你父母捶过背吗?”青年想了想:“有过,那是我在读小学的时候,那次母亲还给了我10块钱。”在诸如此类的交谈中,社长只是安慰他别灰心,会有希望的。青年临走时,社长突然对他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个条件,刚才你说从来没有替父母擦过身,明天来这里之前,希望你一定要为父母擦一次。能做到吗?”这是社长的吩咐,因此青年一口答应。青年虽大学毕业,但家境贫寒。他刚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从此,母亲为人做佣拼命挣钱。孩子渐渐长大,读书成绩优异,考进东京名牌大学。学费虽令人生畏,但母亲毫无怨言,继续帮佣供他上学。直至今日,母亲还去做佣,青年到家时母亲还没有回来。母亲出门在外,脚一定很脏,他决定替母亲洗脚。母亲回来后,见儿子要为她洗脚。感到很奇怪:“脚,我还洗得动,我自己来洗吧。”于是青年将自己必须替母亲洗脚的原委一说,母亲很理解,便按儿子的要求坐下,等儿子端来水盆,把脚伸进水盆里。青年右手拿着毛巾,左手去握母亲的脚,他这才发现母亲的那双脚已经像木棒一样僵硬,他不由得搂着母亲的脚潸然泪下。在读书时,他心安理得地花着母亲如期送来的学费和零花钱,现在他才知道,那些钱是母亲的血汗钱。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对社长说:“现在我才知道母亲为了我受了很大的苦,你使我明白了在学校没有学过的道理,谢谢社长。如果不是你,我还从来没有握过母亲的脚,我只有母亲一个亲人,我要照顾好母亲,再不能让她受苦了。”社长点了点了头,说:“你明天到公司上班吧。”1、写出文中插叙部分的起句和止句。(1)起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止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青年在替母亲洗脚时发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答:第一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文中描写青年心理的语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过对社长的神态与语言描写,你认为社长选聘职员的标准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速读《信念无敌》,然后答题(9分)信念无敌邓 皓(1)一片茫茫无垠的沙漠,一支抢险队在负重跋涉。(2)阳光很猛烈。干燥的风沙漫天飞舞。而口渴如焚的探险队员们没有了水。(3)水是探险队员们穿越沙漠的信心和源泉。甚至是苦苦搜寻的求生的目标。(4)这时候,探险队的队长从腰间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5)—— 一壶水。(6)那水壶从探险队员们手里依次传e79fa5e9819331333238663532递开来,沉沉的。一种充满生机的幸福和喜悦在每个队员濒临绝望的脸上弥漫开来。(7)终于,探险队员们一步步挣脱了死亡线,顽强地穿越了茫茫沙漠。他们喜极而泣的时候,突然想到了那壶给了他们精神和信念以支撑的水。(8)拧开壶盖,汩汩流出的却是满满一壶_____。在沙漠里,干枯的沙子有时候可以是清洌的水——只要你的心里驻扎着清泉的信念。(9)“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的话。”这是美国著名的黑人领袖手旁观马丁•路德•金的名言。1、根据上下文,你能推测出“汩汩流出的”却是什么吗?请在第(8)段横线上填写这一事物名称(2分)2、与文中故事情节类似的成语典故还有很多,请举出一个四字成语。(2分)3、文中马丁•路德•金的名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请你再写出有关“信念”的名言4、人生无常,又总是充满着挫折和坎坷,但只要信念不倒,就能从黑暗走向光明。那么请仿照第(8)段划上波浪线的句子,再写一句你对“信念”的生动描述。(30字左右)十一、精读《论书和读书》然后答题论书和读书(1)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a,为所得之深浅b耳。(2)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能会难通之书,方可参最上禅机。(3)古今至文,皆血泪所成。(4)《水浒传》是一部怒书,《西厢记》是一部悟书,《金瓶梅》是一部哀书。(5)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6)读书最乐,若读史书,则喜少怒多,究之怒处亦乐处也。(7)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8)文人读武事,大都____________;武将论文章,半属道听途说。(9)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10)昔人欲以十年读书,十年游山,十年检藏。予谓检藏尽可不必十年,只有二三载足矣。若读书与游山,虽或相倍蓗,恐亦不足以偿所愿也。必也如黄九烟前辈之所云,“人生必三百岁”而后可乎?1、请结合语境解释第(1)段中两个加点的“深浅”的含义。2、文中在第(4)段举了三例证明“古今至文,皆血泪所成”,请你再举一例论证文中这一观点。3、根据第(8)段加点句子的提示,请在该段横线上填一四字成语。4、请你简要谈谈对第(9)段划横线句子的理解。5、说起读书的心情,你一定也和作者一样津津乐道,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简要描述你读书的滋味。(50字以内)十二、品读下文,然后答题(15分)(1)雪花是世界上开得最( )的花。(2)她绽放于九天之上,是碧空之仙女苍穹之公主,宇宙之天使。她的起点就是生命的最高点,白雪仙于天上来,世界上还有比雪花开得更高的花么?(3)一旦雪花飘飘洒洒从天而降,轻轻盈盈铺地而来,使如女儿依偎母亲一般紧紧地贴着大地,尽情享受圣洁的母爱,她的下落不仅是生命的升华,更是包容万物的一种伟大的覆盖,她覆盖山脉和莽原,便有了“_______、_____”的宏大气象;她覆盖树木,便有了“___________”的神奇风光;她覆盖田野,便有了“万亩麦苗雪中青”的勃勃生机;她覆盖路,便有了“万径人踪灭”的无路之境。她于覆盖中随物赋形,形似一切,更( )似一切,以个体的最小变化实现了整体的最大变化,突出了它物而高大了自己。她静静地以大地之美为美,以人类之喜为喜,在大地的低处显出了生命高处的境界。(4)雪花是百花中开得最朴素的花,她喜百花之艳而看重自己的朴素,慕春天之美而不弃冬季的荒芜。大自然最朴素的时候,就是她开得最美的时候。她默默地以自己的朴素装点大自然的美丽,无色而至色,大素而大美,从朴素的极致走向了绚丽而迷人的世界,将生命的足迹延伸了圣洁、美丽、善良的远方。(5)每一朵雪花都有一颗至真至纯的童心。她,开也不浮不躁,落也无色无息。她说喜欢随着夜幕降临,在人们的睡梦中描绘童话世界,让世界改变模样,令大地鹤发童颜,给人以意外的惊喜,唤醒芸芸众生的颗颗童心。(6)六角形的雪花,其形其状,岁岁依然,年年相似,似乎要以自己的单调显示与众不同的特点……最单调的雪花,实际上是最不单调的。她在单调中产生着丰富,在丰富中升华着创造,在创造中又发展着单调而丰富的生命境界。(7)雪花是世界上开得最短暂的花。她总是在寒冷的时候降临,温暖的时候离去,有时甚至一落地即消融,一刹那就是一生,生命的诗意的舞蹈在一瞬间即成永恒。(8)雪花又是世界上开得最长久的花。在北方和高原的许多地域,冬季有多长,雪花的生命就有多长;山峰活了多少年,她就开了多少年。我总觉得,那一座座千年不化的雪峰之上,不知有多少雪花。a见过汉时的明月,大唐的太阳,b见过盘古开天辟地的壮举,见过远古的人类走出洞穴和森林的身影,见过炎黄走向华夏文明的足迹,c见过我们中华民族历经的屈辱、坎坷与辉煌;我还觉得,雪花依然开在我们民族起步的源头,依然开在神话和《诗经》里,依然开在毛泽东的博大胸怀中,又将在我们民族辉煌的未来大放异彩。1、根据(1)—(3)段提示,请在括号里分别填出符合语境的一个字。(2分)2、联系上下文,请在两首诗词中找出恰当的句子,分别填写在第(3)段横线上。3、在第(6)段中有两处词语在排版时颠倒了位置,请指出。(2分)4、第(8)段划线部分的a、b、c三句话顺序不够合理,请写出正确顺序。(2分)5、本文形散而神聚,请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6、读了本文,你对“雪花”是否有了新的认识,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谈谈你的见解(30字左右)(4分)十三、阅读《特别早》并回答问题。特 别 早 周 忠 一次我起得特别早 却发现父亲蹑手蹑脚,正在园中 清除杂草 发现道路正由母亲清扫 发现邻家的大伯正在山坡上 栽下树苗 以及许许多多的人,一直就在 夜色里劳动 他们像星星一样密集地 遍布了大地

兰草》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9题。 兰 草 ①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兰”字作名,干吗要用“兰”作名呢?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娴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 ②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③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了水面。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 ④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蹚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大声叫喊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周围种的是一圈兰草。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五寸。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二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A】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份,娴静恬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B】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C】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 ⑤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秉(bíng)性:性格〗;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诅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日俱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写兰草,着力表现了兰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文中有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兰草的思想感情,这两个词语是:(小时候)__________;(救灾时见了兰草)__________。 3.第③段中画线部分写树和名花,这对表现兰草起了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中的“竟”,表露了作者发现兰花时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④段里画浪线的句子中用了“顽强拼搏”一词,本段中能具体表现这种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段有两个层次。在下面题目中的横线里各填写一个恰当的词,概括层意。 答:①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草。 ②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草。 7.第④段未画横线部分有A、B、C三个分句,请你根据本段的内容,给C句的空缺处补写2——4个短句,与A、B两个分句构成排比。 答: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这句话对全文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喜欢或者不喜欢文中的哪句话?请说说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咒)骂;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2、具有超强生命力(生命力极强、顽强拼搏,或其它相同意思的表达);想见(兰草);肃然起敬。 3、反衬或衬托(或对比)。 4、惊喜、敬佩。 5、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 6、①描写或描绘、绘;②赞(美、颂等)。 7、本题难度较大,评分应从激励出发,不必苛求能否构成排比,只要所写的短句中又恰当的,一句给1分,给满2分为止。若其中出现有创意的某个短句即可高给满分。(原句:兰草威武不屈,奋斗不止,争得了自己的生存,获得了发展的先机。仅供参考。) 8、揭示(表现、突出等)主旨(中心、主题等);含义理解要点:①两者同样具有超强的生命力,或顽强拼搏的精神;②战胜灾害(困难),重建家园(美好生活)。 9、本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不论选句是否恰当,只要言之成理都应给分。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7题。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①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更是非同凡响,为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专门到台北来看雨的,我从家乡来,我说家乡话,我唱家乡戏,我带着家乡情来看家乡人。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一行20人,应台湾名伶刘海燕女士的盛情邀请,到台湾演出河南豫剧。 ②演出可谓盛况空前。我们的观众有的是驱车200多公里赶来的,有的是被人用轮椅推进剧场的。有的一来使当起了“义工”,贴戏报、打水扫地、搬运道具,看到什么活儿都抢着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时间,乡音乡韵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场面十分感人。 ③对台北的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情的。一位叫贾文斌的老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我一听到这梆子敲、板胡响就想回家……”80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一位麻老先生对我们说:“我吃过台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近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几十年不尝了,想啊!”台北河南同乡会的乔律师说:“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他们跟我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不正是深沉的思乡情愫的袒露吗?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哪! ④舞台上,一出《卖苗郎》、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田。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乡的父母?是想起了年轻时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结发妻子?还是想起了当年挥洒“十八相送”的情景?数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记忆,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 ⑤屋外的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气给人带来惆怅。雨如信使,传达着一种情思,创造着一种怆然悲凉的气氛。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雨赶来送行。车开了,透过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流的是雨还是泪……我在心里向老乡呼唤:回家看看吧!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晚辈们会采下让您尝鲜;秋后,房前屋后,坡上路边,柿子黄澄澄红丢丢的一片,晚辈们会摘下送您手边。再听几回地道的家乡戏吧,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⑥雨,台北的雨,不停不歇,下着,下着…… 1.题目是“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文中也多次写到雨,对此,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台北冬季确实多雨。 B.密密的雨丝和绵绵的乡情有相通之处。 C.融情于景,把浓浓的乡情融人对雨的描写之中,形象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 D.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与《荔枝蜜》一课写法相同。 【答】:( ) 2.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达方式。 3.“盛”的意思分别与(1)(2)相同的一项是 (1)盛情邀请 ( ) (2)盛况空前 ( ) A.参加盛会 B.盛意难却 C.身着盛装 D.盛气凌人 4.第③段中“紧紧”、“抓”、“久久”和“颤巍巍”四个词语,表现了贾文斌老人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与前文哪句话相呼应?找出来写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肥嘟嘟”等语句,十分通俗、口语化,而且富有地方特色。从文中再找出一例,写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听了贾文斌老人、麻老先生和乔律师的话,“我”会说些什么?联系文章中心,发挥想象,把“我”说的话写在下面。(有创见的可加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 2、叙述9记叙),描写(写景),抒情,议论。 3、B、A 4、盼到亲人来临,内心十分激动、喜悦。 5、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 6、黄澄澄红丢丢。(或: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7、此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围绕文章中心,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即可给分。内容或表达特别突出的加1—2分。 回答者: sosggrr - 初入江湖 三级 2009-7-6 11:16初一语文阅读试题三 2004-6-14一、根据上下文拼音提示,写出这四个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实的事业是(zūn guì)的,花的事业是(tián měi)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愿如夏的繁花,生得(duān zhuāng),愿如秋的落叶,死得(xiāo sǎ)。二、有人以“桂林山水甲天下”,“冬去春来”打一古典小说中的两个人物,谜底分别是石秀、时迁。下边有四个谜面,分别打四大名著中的四个人物,请指出打的谁,出自哪部作品。( )1、孔雀收屏 2、愚公移山谋非浅3、因为不是人,多样做不成 4、爆竹声声除旧岁三、(1)—(4)四个语句是下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应怎样组合后填入?请排选出正确的组合次序( )(2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____正是体现了粗犷和细腻这么一种美学思想。(1)湖里有湖的精巧布置(2)使园林境界辽阔起来(3)那些讲究借用远山近水陪衬7a64e58685e5aeb931333238663533(4)以及园中有园A、(3)(4)(2)(1) B、(1)(2)(3)(4)C、(1)(4)(2)(3) D、(3)(2)(4)(1)四、“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将大自然的景物,根据他们的艺术趣味和对美的追求进行概括、提炼,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使它成为艺术品。”(2分)“概括、提炼”的对象指( )A、对美的追求 B、他们的艺术趣味和对美的追求C、大自然的景物 D、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五、下边句中六个“和”按意思可分两组,正确的是( )(2分)a和b两数的和的平方和a 和b两数的平方和的和。 (1) (2) (3) (4) (5) (6)A、(1)(2)(3)/(4)(5)(6) B、(1)(4)(6)/(2)(3)(5)C、(1)(2)(4)/(3)(5)(6) D、(1)(3)(4)/(2)(5)(6)六、读下面一段话,在理解话意,把握所用修辞方法的基础上,仿写一个恰当的句子,把它填在句中的横线上(2分)书培育了每一代人。它是智慧的钥匙,开启了人类走向一个又一个未知世界的门扉;它又是一艘永远启动着的航船,把人们从狭隘的地方,载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________________。因此,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道:“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七、某客车玻璃窗上贴着如下图示,请用简明的语言准确说出它所表达的意思。(含标点不超过30字)(2分)八、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广告标语是“平时献出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这应了中国哪一句俗语,并从修辞上分析一下这句广告词的妙处。(2分)九、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10分)悠悠寸草心日本一名牌大学毕业生应聘于一家大公司。社长审视着他的脸,出乎意外地问:“你替父母洗过澡擦过身吗?”“从来没有过。”青年很老实地回答。“那么,你替你父母捶过背吗?”青年想了想:“有过,那是我在读小学的时候,那次母亲还给了我10块钱。”在诸如此类的交谈中,社长只是安慰他别灰心,会有希望的。青年临走时,社长突然对他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个条件,刚才你说从来没有替父母擦过身,明天来这里之前,希望你一定要为父母擦一次。能做到吗?”这是社长的吩咐,因此青年一口答应。青年虽大学毕业,但家境贫寒。他刚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从此,母亲为人做佣拼命挣钱。孩子渐渐长大,读书成绩优异,考进东京名牌大学。学费虽令人生畏,但母亲毫无怨言,继续帮佣供他上学。直至今日,母亲还去做佣,青年到家时母亲还没有回来。母亲出门在外,脚一定很脏,他决定替母亲洗脚。母亲回来后,见儿子要为她洗脚。感到很奇怪:“脚,我还洗得动,我自己来洗吧。”于是青年将自己必须替母亲洗脚的原委一说,母亲很理解,便按儿子的要求坐下,等儿子端来水盆,把脚伸进水盆里。青年右手拿着毛巾,左手去握母亲的脚,他这才发现母亲的那双脚已经像木棒一样僵硬,他不由得搂着母亲的脚潸然泪下。在读书时,他心安理得地花着母亲如期送来的学费和零花钱,现在他才知道,那些钱是母亲的血汗钱。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对社长说:“现在我才知道母亲为了我受了很大的苦,你使我明白了在学校没有学过的道理,谢谢社长。如果不是你,我还从来没有握过母亲的脚,我只有母亲一个亲人,我要照顾好母亲,再不能让她受苦了。”社长点了点了头,说:“你明天到公司上班吧。”1、写出文中插叙部分的起句和止句。(1)起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止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青年在替母亲洗脚时发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答:第一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文中描写青年心理的语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过对社长的神态与语言描写,你认为社长选聘职员的标准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速读《信念无敌》,然后答题(9分)信念无敌邓 皓(1)一片茫茫无垠的沙漠,一支抢险队在负重跋涉。(2)阳光很猛烈。干燥的风沙漫天飞舞。而口渴如焚的探险队员们没有了水。(3)水是探险队员们穿越沙漠的信心和源泉。甚至是苦苦搜寻的求生的目标。(4)这时候,探险队的队长从腰间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5)—— 一壶水。(6)那水壶从探险队员们手里依次传递开来,沉沉的。一种充满生机的幸福和喜悦在每个队员濒临绝望的脸上弥漫开来。(7)终于,探险队员们一步步挣脱了死亡线,顽强地穿越了茫茫沙漠。他们喜极而泣的时候,突然想到了那壶给了他们精神和信念以支撑的水。(8)拧开壶盖,汩汩流出的却是满满一壶_____。在沙漠里,干枯的沙子有时候可以是清洌的水——只要你的心里驻扎着清泉的信念。(9)“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的话。”这是美国著名的黑人领袖手旁观马丁•路德•金的名言。1、根据上下文,你能推测出“汩汩流出的”却是什么吗?请在第(8)段横线上填写这一事物名称(2分)2、与文中故事情节类似的成语典故还有很多,请举出一个四字成语。(2分)3、文中马丁•路德•金的名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请你再写出有关“信念”的名言4、人生无常,又总是充满着挫折和坎坷,但只要信念不倒,就能从黑暗走向光明。那么请仿照第(8)段划上波浪线的句子,再写一句你对“信念”的生动描述。(30字左右)十一、精读《论书和读书》然后答题论书和读书(1)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a,为所得之深浅b耳。(2)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能会难通之书,方可参最上禅机。(3)古今至文,皆血泪所成。(4)《水浒传》是一部怒书,《西厢记》是一部悟书,《金瓶梅》是一部哀书。(5)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6)读书最乐,若读史书,则喜少怒多,究之怒处亦乐处也。(7)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8)文人读武事,大都____________;武将论文章,半属道听途说。(9)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10)昔人欲以十年读书,十年游山,十年检藏。予谓检藏尽可不必十年,只有二三载足矣。若读书与游山,虽或相倍蓗,恐亦不足以偿所愿也。必也如黄九烟前辈之所云,“人生必三百岁”而后可乎?1、请结合语境解释第(1)段中两个加点的“深浅”的含义。2、文中在第(4)段举了三例证明“古今至文,皆血泪所成”,请你再举一例论证文中这一观点。3、根据第(8)段加点句子的提示,请在该段横线上填一四字成语。4、请你简要谈谈对第(9)段划横线句子的理解。5、说起读书的心情,你一定也和作者一样津津乐道,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简要描述你读书的滋味。(50字以内)十二、品读下文,然后答题(15分)(1)雪花是世界上开得最( )的花。(2)她绽放于九天之上,是碧空之仙女苍穹之公主,宇宙之天使。她的起点就是生命的最高点,白雪仙于天上来,世界上还有比雪花开得更高的花么?(3)一旦雪花飘飘洒洒从天而降,轻轻盈盈铺地而来,使如女儿依偎母亲一般紧紧地贴着大地,尽情享受圣洁的母爱,她的下落不仅是生命的升华,更是包容万物的一种伟大的覆盖,她覆盖山脉和莽原,便有了“_______、_____”的宏大气象;她覆盖树木,便有了“___________”的神奇风光;她覆盖田野,便有了“万亩麦苗雪中青”的勃勃生机;她覆盖路,便有了“万径人踪灭”的无路之境。她于覆盖中随物赋形,形似一切,更( )似一切,以个体的最小变化实现了整体的最大变化,突出了它物而高大了自己。她静静地以大地之美为美,以人类之喜为喜,在大地的低处显出了生命高处的境界。(4)雪花是百花中开得最朴素的花,她喜百花之艳而看重自己的朴素,慕春天之美而不弃冬季的荒芜。大自然最朴素的时候,就是她开得最美的时候。她默默地以自己的朴素装点大自然的美丽,无色而至色,大素而大美,从朴素的极致走向了绚丽而迷人的世界,将生命的足迹延伸了圣洁、美丽、善良的远方。(5)每一朵雪花都有一颗至真至纯的童心。她,开也不浮不躁,落也无色无息。她说喜欢随着夜幕降临,在人们的睡梦中描绘童话世界,让世界改变模样,令大地鹤发童颜,给人以意外的惊喜,唤醒芸芸众生的颗颗童心。(6)六角形的雪花,其形其状,岁岁依然,年年相似,似乎要以自己的单调显示与众不同的特点……最单调的雪花,实际上是最不单调的。她在单调中产生着丰富,在丰富中升华着创造,在创造中又发展着单调而丰富的生命境界。(7)雪花是世界上开得最短暂的花。她总是在寒冷的时候降临,温暖的时候离去,有时甚至一落地即消融,一刹那就是一生,生命的诗意的舞蹈在一瞬间即成永恒。(8)雪花又是世界上开得最长久的花。在北方和高原的许多地域,冬季有多长,雪花的生命就有多长;山峰活了多少年,她就开了多少年。我总觉得,那一座座千年不化的雪峰之上,不知有多少雪花。a见过汉时的明月,大唐的太阳,b见过盘古开天辟地的壮举,见过远古的人类走出洞穴和森林的身影,见过炎黄走向华夏文明的足迹,c见过我们中华民族历经的屈辱、坎坷与辉煌;我还觉得,雪花依然开在我们民族起步的源头,依然开在神话和《诗经》里,依然开在毛泽东的博大胸怀中,又将在我们民族辉煌的未来大放异彩。1、根据(1)—(3)段提示,请在括号里分别填出符合语境的一个字。(2分)2、联系上下文,请在两首诗词中找出恰当的句子,分别填写在第(3)段横线上。3、在第(6)段中有两处词语在排版时颠倒了位置,请指出。(2分)4、第(8)段划线部分的a、b、c三句话顺序不够合理,请写出正确顺序。(2分)5、本文形散而神聚,请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6、读了本文,你对“雪花”是否有了新的认识,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谈谈你的见解(30字左右)(4分)十三、阅读《特别早》并回答问题。特 别 早 周 忠 一次我起得特别早 却发现父亲蹑手蹑脚,正在园中 清除杂草 发现道路正由母亲清扫 发现邻家的大伯正在山坡上 栽下树苗 以及许许多多的人,一直就在 夜色里劳动 他们像星星一样密集地 遍布了大地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兰草》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9题。 兰 草 ①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兰”字作名,干吗要用“兰”作名呢?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娴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 ②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③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了水面。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 ④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蹚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大声叫喊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周围种的是一圈兰草。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五寸。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二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A】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份,娴静恬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B】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C】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 ⑤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秉(bíng)性:性格〗;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诅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日俱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写兰草,着力表现了兰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文中有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兰草的思想感情,这两个词语是:(小时候)__________;(救灾时见了兰草)__________。 3.第③段中画线部分写树和名花,这对表现兰草起了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中的“竟”,表露了作者发现兰花时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④段里画浪线的句子中用了“顽强拼搏”一词,本段中能具体表现这种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段有两个层次。在下面题目中的横线里各填写一个恰当的词,概括层意。 答:①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草。 ②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草。 7.第④段未画横线部分有A、B、C三个分句,请你根据本段的内容,给C句的空缺处补写2——4个短句,与A、B两个分句构成排比。 答: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这句话对全文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喜欢或者不喜欢文中的哪句话?请说说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咒)骂;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2、具有超强生命力(生命力极强、顽强拼搏,或其它相同意思的表达);想见(兰草);肃然起敬。 3、反衬或衬托(或对比)。 4、惊喜、敬佩。 5、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 6、①描写或描绘、绘;②赞(美、颂等)。 7、本题难度较大,评分应从激励出发,不必苛求能否构成排比,只要所写的短句中又恰当的,一句给1分,给满2分为止。若其中出现有创意的某个短句即可高给满分。(原句:兰草威武不屈,奋斗不止,争得了自己的生存,获得了发展的先机。仅供参考。) 8、揭示(表现、突出等)主旨(中心、主题等);含义理解要点:①两者同样具有超强的生命力,或顽强拼搏的精神;②战胜灾害(困难),重建家园(美好生活)。 9、本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不论选句是否恰当,只要言之成理都应给分。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7题。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①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更是非同凡响,为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专门到台北来看雨的,我从家乡来,我说家乡话,我唱家乡戏,我带着家乡情来看家乡人。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一行20人,应台湾名伶刘海燕女士的盛情邀请,到台湾演出河南豫剧。 ②演出可谓盛况空前。我们的观众有的是驱车200多公里赶来的,有的是被人用轮椅推进剧场的。有的一来使当起了“义工”,贴戏报、打水扫地、搬运道具,看到什么活儿都抢着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时间,乡音乡韵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场面十分感人。 ③对台北的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情的。一位叫贾文斌的老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我一听到这梆子敲、板胡响就想回家……”80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一位麻老先生对我们说:“我吃过台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近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e68a847a686964616f31333238663532有味,几十年不尝了,想啊!”台北河南同乡会的乔律师说:“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他们跟我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不正是深沉的思乡情愫的袒露吗?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哪! ④舞台上,一出《卖苗郎》、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田。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乡的父母?是想起了年轻时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结发妻子?还是想起了当年挥洒“十八相送”的情景?数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记忆,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 ⑤屋外的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气给人带来惆怅。雨如信使,传达着一种情思,创造着一种怆然悲凉的气氛。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雨赶来送行。车开了,透过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流的是雨还是泪……我在心里向老乡呼唤:回家看看吧!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晚辈们会采下让您尝鲜;秋后,房前屋后,坡上路边,柿子黄澄澄红丢丢的一片,晚辈们会摘下送您手边。再听几回地道的家乡戏吧,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⑥雨,台北的雨,不停不歇,下着,下着…… 1.题目是“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文中也多次写到雨,对此,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台北冬季确实多雨。 B.密密的雨丝和绵绵的乡情有相通之处。 C.融情于景,把浓浓的乡情融人对雨的描写之中,形象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 D.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与《荔枝蜜》一课写法相同。 【答】:( ) 2.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达方式。 3.“盛”的意思分别与(1)(2)相同的一项是 (1)盛情邀请 ( ) (2)盛况空前 ( ) A.参加盛会 B.盛意难却 C.身着盛装 D.盛气凌人 4.第③段中“紧紧”、“抓”、“久久”和“颤巍巍”四个词语,表现了贾文斌老人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与前文哪句话相呼应?找出来写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肥嘟嘟”等语句,十分通俗、口语化,而且富有地方特色。从文中再找出一例,写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听了贾文斌老人、麻老先生和乔律师的话,“我”会说些什么?联系文章中心,发挥想象,把“我”说的话写在下面。(有创见的可加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 2、叙述9记叙),描写(写景),抒情,议论。 3、B、A 4、盼到亲人来临,内心十分激动、喜悦。 5、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 6、黄澄澄红丢丢。(或: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7、此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围绕文章中心,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即可给分。内容或表达特别突出的加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