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春江细雨不须归。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e69da5e6ba90e79fa5e9819331333337383939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霅溪湾里一钓鱼为生的渔翁,舴艋小舟做家一会向西一会向东。江上的白雪,水滨的清风陪伴,面带笑容,身着荷叶做的衣服并不感觉自己贫穷。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乾,醉宿渔舟不觉寒。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蟹舍指非常小的屋子;菰饭莼羹,菰莼都是南方水上常见的蔬菜,这里可以理解为粗茶淡饭。这句可以翻译为:在松江虽然住着非常小的屋子,吃着粗茶淡饭,但是主人我心里非常豁达乐观。这句点明地点,生活状况还有主人的精神状态。枫叶落,荻火干,醉宿渔舟不觉寒。这句的意思大概是:江边的枫叶飘落,荻花枯萎,已经进入冷风袭人秋季,而我在江上的渔舟里自由自在、且饮且醉,睡了一宿一点也不觉得寒冷。这句点明了时间,表明了作者的生活方式和志向。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掘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圆圆的月儿倒映在青草湖中,巴陵的渔夫们唱着歌摇着小船准备回家。手持钓车、驾着橛头船在湖光风波中垂钓,是比做神仙都惬意的享受。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有点乱 有几句能不能整理一下? 追答 1、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春江细雨不须归。 解释: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2、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解释:霅溪湾里一钓鱼为生的渔翁,舴艋小舟做家一会向西一会向东。江上的白雪,水滨的清风陪伴,面带笑容,身着荷叶做的衣服并不感觉自己贫穷。3、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乾,醉宿渔舟不觉寒。 解释:在松江虽然住着非常小的屋子,吃着粗茶淡饭,但是主人我心里非常豁达乐观。江边的枫叶飘落,荻花枯萎,已经进入冷风袭人秋季,而我在江上的渔舟里自由自在、且饮且醉,睡了一宿一点也不觉得寒冷。4、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掘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解释:圆圆的月儿倒映在青草湖中,巴陵的渔夫们唱着歌摇着小船准备回家。手持钓车、驾着橛头船在湖光风波中垂钓,是比做神仙都惬意的享受。5、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追问 最后一首的解释呢?

张志和的五首《渔歌子》如下:1、(其一)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西塞山前,白鹿展翅高飞,桃花盛开,水中的鳜鱼味道肥美。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也不想回家。2、(其二)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钓鱼台的渔夫把粗布衣服当作皮制的衣服。这舴艋舟舟形相当的狭长,一不小心就会掉入湖中,渔夫们赖捕鱼为生,在风雨中闯荡,练就一手纵棹乘流的工夫,即使遇到大风大浪,亦觉无忧无虑,逍遥自在。3、(其三)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霅溪湾里一钓鱼为生的渔翁,舴艋小舟做家一会向西一会向东。江上的白雪,水滨的清风陪伴,面带笑容,身着荷叶做的衣服并不感觉自己贫穷。4、(其四)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乾, 醉宿渔舟不觉寒。在松江虽然住着非常小的屋子,吃着粗茶淡饭,但是主人我心里非常豁达乐观。江边的枫叶飘落,荻花枯萎,已经进入冷风袭人秋季,而我在江上的渔舟里自由自在、且饮且醉,睡了一宿一点也不觉得寒冷。5、(其五)青草湖中月正圆,巴7a64e59b9ee7ad9431333366303836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圆圆的月儿倒映在青草湖中,巴陵的渔夫们唱着歌摇着小船准备回家。手持钓车、驾着橛头船在湖光风波中垂钓,是比做神仙都惬意的享受。

张志和《渔歌子》五首如下:1、《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白鹭飞,e68a84e8a2ade79fa5e9819331333366303834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赏析: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2、《渔父·钓台渔父褐为裘》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赏析:此首着意写渔父“不曾忧”。首句写衣着简朴,合乎渔父身份。次句的“两两三三”,见渔父邀朋引伴,同行而乐之况。“能”、“惯”二句,可知渔父踏波弄潮技艺之高,亦复由此见出其游刃其间的闲淡之情,遂有即或遇“白浪”之险,渔父亦看惯不惊,笑而处之之态。3、《渔父·霅溪湾里钓鱼翁》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赏析:霅溪湾里一钓鱼为生的渔翁,舴艋小舟做家一会向西一会向东。江上的白雪,水滨的清风陪伴,面带笑容,身着荷叶做的衣服并不感觉自己贫穷。4、《渔父·松江蟹舍主人欢》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乾, 醉宿渔舟不觉寒。赏析:是时枫叶随风飘坠,江边的荻花已无飞絮可扬了,秋送来夜的寒意。然而在灯火昏黄的小舟中,主客抵掌而谈,欢然对酌,不觉酒醉微醺,弛然而卧,哪还在意舟外的秋寒5、《渔父·青草湖中月正圆》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赏析:月圆夜静,草色苍苍,忽而歌声自湖面传来,悠长连绵,不绝如缕。此何人也?乃非仙也?真所谓未谋其面,先闻其声。然则神仙亦不抵渔父悠游风波之乐啊扩展资料:《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开头两句写垂钓的地方和季节。这两句里,出现了山、水、鸟、花、鱼,勾勒了一个垂钓的优美环境,为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词的后两句写烟波上垂钓。尾句里的“斜风细雨”既是实写景物,又另含深意。这首词描述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渔歌子》又名《渔》,唐教坊名曲,后用为词牌。分单调、双调两曲,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志和所作最为著名。双调五十字,仄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唐代张志和的五首《渔歌子》如下:(其一)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其二)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译文:钓台一渔父衣着简朴,渔父邀朋引伴,驾小船同行。渔父能操作船桨,习惯顺水流而行,即使遇白浪之险,渔父亦看惯不惊,笑而处之之态。(其三)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66303833。译文:霅溪湾里一钓鱼为生的渔翁,舴艋小舟做家一会向西一会向东。江上的白雪,水滨的清风陪伴,面带笑容,身着荷叶做的衣服并不感觉自己贫穷。(其四)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乾, 醉宿渔舟不觉寒。译文:在松江与一渔家共尝美味,得意之处更在美昧之外。是时枫叶随风飘坠,江边的荻花已无飞絮可扬了,然而在灯火昏黄的小舟中,主客抵掌而谈,欢然对酌,不觉酒醉微醺,弛然而卧,哪还在意舟外的秋寒呢?(其五)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译文:青草湖上倒映的月亮正圆,月圆夜静,草色苍苍,忽而歌声自湖面传来,悠长连绵,不绝如缕。原来巴陵的渔父撑着船桨、驾着小船在歌唱,神仙亦不抵渔父悠游风波之乐啊!扩展资料:这五首《渔歌》反映和表达的是作者“天下山水,皆所游览”所积累的具有代表性的渔隐经验和感受。五首所写地点不同,季节不同,景象不同,方式不同,而感受则大体相同。每首首句揭示渔隐之地,五首分别是西塞山,钓台,霅溪,松江。五处时令、风物不同,西塞山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钓台是“两两三三蚱蜢舟”,霅溪是“江上雪,浦边风”,松江是“枫叶落,荻花干”,青草湖是“青草湖中月儿圆”。五处渔隐者形象不同,西塞山是“青箬笠,绿蓑衣”,钓台是“褐为裘”,霅溪是“笑着荷衣”,松江是“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青草湖是“巴陵渔父棹歌连”。渔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踞水边石矶而钓,这是姜子牙垂钓于渭水磻溪的方式,可称为岸钓;一种是乘船而渔(钓),这是与屈原对话并唱沧浪之歌的渔父的方式。西塞山一首所写属于前者,所以西塞山悬崖边有玄真子钓台遗迹;其余四首则明显是乘船而渔。虽然五处情况很不相同,而心情则大体相同:“斜风细雨不须归”、“长江白浪不曾忧”、“笑着荷衣不叹穷”、“醉宿渔舟不觉寒”、“乐在风波不用仙”。表现的是作者摆脱了官场的束缚之后无拘无束的自由与快乐,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无忧无惧,是心灵得到安顿、安贫乐道的怡然自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张志和的五首《渔歌子》如下:(其一)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其二)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其三)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源(其四)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乾, 醉宿渔舟不觉寒。(其五)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百连。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扩展资料《渔歌子·其一》赏析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度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问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答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张志和的五首《渔歌子》如下:(其一)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其二)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知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其三)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其四)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道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乾, 醉宿渔舟不觉寒。(其五)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7077113.html?fr=qrl&cid=783&index=2&fr2=query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张志和的五首《渔歌子》如下:(其一)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复(其二)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制长江白浪不曾忧。(其三)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其四)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乾, 醉宿渔舟不觉寒。(其五)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zd仙。

【渔歌子】五首·张志和 (一)zd (二) (三) (四) (五)西塞山前白鹭飞,钓台渔父褐为裘,霅溪湾里钓渔翁,松江蟹舍主人欢,青草湖中月正圆,桃花流水鳜鱼肥。两两三版三舴艋舟。舴艋为家西复东。菰饭莼羹亦共餐。巴陵渔父棹歌连。青箬笠,绿蓑衣,能纵棹,惯乘流,江上雪,浦边风,枫叶落,荻花乾,钓车子,橛头船,斜风细雨不须权归。长江白浪不曾忧。笑著荷衣不叹穷。醉宿渔舟不觉寒。乐在风波不用仙

你他妈的小鸡鸡 你妈是不是阴道长虫啊? 双乳大不大啊?让我摸一下...

张志和的《渔歌子》五首诗分别如下文:一、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二、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三、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四、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蒓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五、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渔歌子》简介:《渔歌子》,词牌名。此调最早见于唐朝诗人为张志和的。后来李珣、孙光宪等诗人用过此调。《渔歌子》,又名《渔歌曲》《渔父》《渔父乐》《渔夫辞》,原唐教坊曲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原为单调廿七字,四平韵。中间三言两句,例用对偶。后来此调多用为双调。“子”即“曲”,《渔歌子》即《渔歌曲》。[1]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诗中还写了西塞山前十分肥美的鳜鱼。诗人简介:张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363396337名龟龄,号玄真子。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人,祖籍浙江金华,先祖湖州长兴房塘。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唐肃宗曾赐给他奴、婢各一,称“渔童”和“樵青”,张志和遂偕婢隐居于太湖流域的东西苕溪与霅溪一带,扁舟垂纶,浮三江,泛五湖,渔樵为乐。唐大历九年(774年),张志和应时湖州刺史颜真卿的邀请,前往湖州拜会颜真卿,同年冬十二月,和颜真卿等东游平望驿时,不慎在平望莺脰湖落水身亡。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万字,《大易》十五卷,有《渔夫词》五首、诗七首传世。

渔 歌 子① 张志和(唐) 西塞山前白鹭飞,② 桃花流水鳜鱼肥.③ 青箬笠,④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 本名龟龄,字子同,金华(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唐肃宗时待诏翰林。 后因事被贬,绝意仕进,隐居江湖间。自号玄真子,又号烟波钓徒。著书亦名《玄真子》。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渔父》。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 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双调,五十字,仄韵。 ②西塞山:即道士矶,在湖北大冶县长江边。 ③鳜(音贵)鱼:俗称“ 花鱼”、“桂鱼”。 ④箬笠:用竹篾编成的斗笠。 【品评】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 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 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 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 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吟成后,不仅一 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 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 又,旧注都以西塞山在湖州,恐非是。张氏《渔歌子》词共五首,分咏西塞山、 钓台、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渔钓之乐,其地都不在湖州。当依陆游 《入蜀记》所说,西塞山即鄂州的道士矶:“矶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渔父 辞》所谓‘西塞山前白鹭风’者。”苏轼谪居黄州时,曾游其地,有云:“元 真语极清丽,恨其曲度不传,加其语以《浣溪沙》歌之。”(徐俯《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32643835鹧鸪天》 词跋,见《乐府雅词》卷中)苏轼《浣溪沙》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 外片帆微。”散花洲即在长江之中,与西塞山相对。徐俯《鹧鸪天》词:“西 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镢鱼肥。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亦以西塞山在长江边。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县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上矶,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236366330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岩石。西苕溪北通太湖,南临莫干山,风景很优美。张志和这首词描绘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爱。 春到西苕溪,处处是一派生机。一群群白鹭被吸引来了。白鹭就是平常人们叫做鹭鸶的那种水鸟。远远望去,它的外形有点像白鹤,腿和脖子特别长,便于在水中寻找食物。“西塞山前白鹭飞”,它们在西塞山前,展翅飞翔,使这个鱼米之乡更显得生趣洋溢了。“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南方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天气暖和,雨水比冬天多,下几场春雨,河水就会上涨,于是逆水而上的鱼群便多起来了。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春汛到来,而是用“桃花流水鳜鱼肥”来描写,这就更能勾起读者的想象,使人们似乎看见了两岸盛开的、红艳艳的桃花;河水陡涨时,江南特有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多肥大呀。“鳜鱼”是一种味道鲜美的淡水鱼,嘴大鳞细,颜色呈黄褐色。春汛来了,渔夫当然不会闲着,他们也忙碌开了。“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箬笠”就是用竹丝和青色箬竹叶编成的斗笠。“蓑衣”是用植物的茎叶或皮制成的雨衣。如果以龙须草(蓑草)为原料,它就是绿色的。“归”,回家。“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作者在词里虽然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但是,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完全可以体会到词的言外之意。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我们便可以看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多么鲜明,构思也很巧妙,意境优美,使人读作品时,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的翱翔,江上黄绿色的鱼儿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的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渔歌子①•【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②桃花流水鳜鱼肥。③青箬笠,④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作者】张志和(约730-约810),字子同,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少年有才学,擅长音乐和书画,很受唐肃宗重视,后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作品多写闲散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唐朝肃宗时待诏翰林。后因事贬官,赦还,不复仕进e5a48de588b6e79fa5e9819331333236366266,居江湖,自号烟波钓叟。著有《玄真子》集《全唐诗》录其九首诗词。渔歌子,词调名,又名渔父歌。本为唐朝教坊曲。分单双调两种,单调27字,五句,四平韵;双调50字,仄声。张志和《渔歌子》共有五首,全是单调。【释词】 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西塞山:在今浙江吴兴县西南。 鳜鱼:即民间所说桂鱼,细鳞,淡黄带褐色斑纹,味道鲜美。 箬:斗笠。用竹片和竹叶编制的帽子,用来挡雨。 蓑衣:用茅草和棕麻编制的防雨衣服。【注释】①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简称。②西塞山:即道士矶,在湖北大冶县长江边。③鳜(音贵)鱼:俗称“花鱼”、“桂鱼”。④箬笠:用竹篾编成的斗笠。【简单的意思】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的翱翔,江上黄绿色的鱼儿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的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品评】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吟成后,不仅一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又,旧注都以西塞山在湖州,恐非是。张氏《渔歌子》词共五首,分咏西塞山、钓台、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渔钓之乐,其地都不在湖州。当依陆游《入蜀记》所说,西塞山即鄂州的道士矶:“矶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渔父辞》所谓‘西塞山前白鹭风’者。”苏轼谪居黄州时,曾游其地,有云:“元真语极清丽,恨其曲度不传,加其语以《浣溪沙》歌之。”(徐俯《鹧鸪天》词跋,见《乐府雅词》卷中)苏轼《浣溪沙》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散花洲即在长江之中,与西塞山相对。徐俯《鹧鸪天》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镢鱼肥。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亦以西塞山在长江边。张志和的《渔歌子》到日本 中日友好,早在唐代就形成高潮。日本先后派往中国的“遣唐使”有十三次,历尽艰辛险阻的中国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更属美谈,鉴真与日本的阿倍仲麻吕对中日邦交的贡献,铭刻史册,人所周知。 然而,为奠定中日友谊丰碑,立过“特殊”功劳的,尚有位不出国的使者,他便是唐代文学家,自称“烟波钓徒”的张志和。张志和的名词《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清人刘熙戴的《艺概》曾将它誉为[风流千古]的佳作。它不仅是中国唐词的宗祖,而且也是日本词学的开山。 张志和的《渔歌子》宛如架于中日之间的一座彩虹之桥。《日本填词史学》中有所记载:大约在张志和写成《渔歌子》四十九年后(公元八百二十三年,即日本平安朝弘仁十四年)词传到日本。当时的嵯峨天皇读后备加赞赏,亲自在贺茂神社开宴赋诗,其时皇亲国戚、学者名流,皆随嵯峨天皇和唱张志和的《渔歌子》。诚然,张志和未曾赴宴咏和,实为憾事,但和者争相仿效《渔歌子》而作,《渔歌子》拨响了中日人民的心弦。近代老词学家夏承焘,在咏嵯峨天皇绝句中曾云:“一脉嵯峨孕霸才……桃花泛飘上蓬莱。”正是对此极好的赞颂。 日本嵯峨天皇对汉诗造诣很深,在宴会上亲作五首,其中第三首曰: 青春林下渡江桥,湖水翩翻入云霄。 闲钓醉,独棹歌,往来无定带落潮。 席间天皇年仅十七岁的女儿内亲王智子,聪颖过人,她吟和的两首,更为神社开宴生色不少: 春水洋洋沧浪清,渔翁从此独濯缨。 何乡里?何姓名?潭里闲歌送太平。 这些词章,有十三首收录在日本《经国集》里。近代日本学者浦松友久,在《关于越调诗的二、三问题——唐代新声在日本的遗留》论文指出《越调诗》的体裁特点很容易使人联想起《经国集》卷十四保存的《渔歌》组诗,关于这一组以嵯峨天皇的五首诗为中心的十三首诗,是一些与《渔歌子》谱系,即以张志和和《渔父》为原作的称为[词]的 诗歌新形式有关的作品。 可见,张志和的《渔歌子》对日本词学的血缘关系,是不同寻常的。点评: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阕,风流千古。东坡尝以成句用入鹧鸪天,又用于浣溪沙。然其所足成之句,尤未如原词之妙通造化也。太白菩萨蛮、忆秦娥,张志和渔歌子,两家一忧一乐,归趣难名。名句赏析——桃花流水鳜鱼肥 这是一首传唱悠远的词,所描写的是西塞山边的景色:空中有白鹭高飞,而山下的小溪边,盛开着丛丛鲜艳的桃花,溪水中是一条条鲜活肥美的鳜鱼,还有那温和的斜风细雨,这是一幅多么生动自然的春天的景象,生机勃勃,而且充满了喜气。而春色中的人,头戴斗笠,身穿蓑衣,洒浴在斜风细雨之中,享受着美好的自然景象,他自己也成为这景色的一部分。这风、这雨也是美好的,古人说“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难怪他要流连忘返了。“不须归”除了指不回家外,还指弃官隐居,一去不返。那个穿蓑戴笠的人就是品行高洁、不愿做官的隐居者,也是诗人自己。他热爱淳朴美丽的大自然,认定这美丽的自然中包含了自己的人生志趣,他要让自己悄然溶入这自然之中,所以才能对自然有如此深深的感触和依恋。

渔歌子①•【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② 桃花流水鳜鱼肥。③ 青箬笠,④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张志和(约730-约810),字子同,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少年有才学,擅长音乐和书画,很受唐肃宗重视,后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作品多写闲散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唐朝肃宗时待诏翰林。后因事贬官,赦还,不复仕进,居江湖,自号烟波钓叟。著有《玄真子》集《全唐诗》录其九首诗词。渔歌子,词调名,又名渔父歌。本为唐朝教坊曲。分单双调两种,单调27字,五句,四平韵;双调50字,仄声。张志和《渔歌子》共有五首,全是单调。 【释词】 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西塞山:在今浙江吴兴县西南。 鳜鱼:即民间所说桂鱼,细鳞,淡黄带褐色斑纹,味道鲜美。 箬:斗笠。用竹片和竹叶编制的帽子,用来挡雨。 蓑衣:用茅草和棕麻编制的防雨衣服。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②西塞山:即道士矶,在湖北大冶县长江边。 ③鳜(音贵)鱼:俗称“花鱼”、“桂鱼”。 ④箬笠:用竹篾编成的斗笠。 【简单的意思】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的翱翔,江上黄绿色的鱼儿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的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品评】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吟成后,不仅一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又,旧注都以西塞山在湖州,恐非是。张氏《渔歌子》词共五首,分咏西塞山、钓台、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渔钓之乐,其地都不在湖州。当依陆游《入蜀记》所说,西塞山即鄂州的道士矶:“矶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渔父辞》所谓‘西塞山前白鹭风’者。”苏轼谪居黄州时,曾游其地,有云:“元真语极清丽,恨其曲度不传,加其语以《浣溪沙》歌之。”(徐俯《鹧鸪天》词跋,见《乐府雅词》卷中)苏轼《浣溪沙》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散花洲即在长江之中,与西塞山相对。徐俯《鹧鸪天》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镢鱼肥。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亦以西塞山在长江边。 张志和的《渔歌子》到日本 中日友好,早在唐代就形成高潮。日本先后派往中国的“遣唐使”有十三次,历尽艰辛险阻的中国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更属美谈,鉴真与日本的阿倍仲麻吕对中日邦交的贡献,铭刻史册,人所周知。 然而,为奠e68a84e8a2ade79fa5e9819331333236366336定中日友谊丰碑,立过“特殊”功劳的,尚有位不出国的使者,他便是唐代文学家,自称“烟波钓徒”的张志和。张志和的名词《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清人刘熙戴的《艺概》曾将它誉为[风流千古]的佳作。它不仅是中国唐词的宗祖,而且也是日本词学的开山。 张志和的《渔歌子》宛如架于中日之间的一座彩虹之桥。《日本填词史学》中有所记载:大约在张志和写成《渔歌子》四十九年后(公元八百二十三年,即日本平安朝弘仁十四年)词传到日本。当时的嵯峨天皇读后备加赞赏,亲自在贺茂神社开宴赋诗,其时皇亲国戚、学者名流,皆随嵯峨天皇和唱张志和的《渔歌子》。诚然,张志和未曾赴宴咏和,实为憾事,但和者争相仿效《渔歌子》而作,《渔歌子》拨响了中日人民的心弦。近代老词学家夏承焘,在咏嵯峨天皇绝句中曾云:“一脉嵯峨孕霸才……桃花泛飘上蓬莱。”正是对此极好的赞颂。 日本嵯峨天皇对汉诗造诣很深,在宴会上亲作五首,其中第三首曰: 青春林下渡江桥,湖水翩翻入云霄。 闲钓醉,独棹歌,往来无定带落潮。 席间天皇年仅十七岁的女儿内亲王智子,聪颖过人,她吟和的两首,更为神社开宴生色不少: 春水洋洋沧浪清,渔翁从此独濯缨。 何乡里?何姓名?潭里闲歌送太平。 这些词章,有十三首收录在日本《经国集》里。近代日本学者浦松友久,在《关于越调诗的二、三问题——唐代新声在日本的遗留》论文指出《越调诗》的体裁特点很容易使人联想起《经国集》卷十四保存的《渔歌》组诗,关于这一组以嵯峨天皇的五首诗为中心的十三首诗,是一些与《渔歌子》谱系,即以张志和和《渔父》为原作的称为[词]的 诗歌新形式有关的作品。 可见,张志和的《渔歌子》对日本词学的血缘关系,是不同寻常的。 点评: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阕,风流千古。东坡尝以成句用入鹧鸪天,又用于浣溪沙。然其所足成之句,尤未如原词之妙通造化也。太白菩萨蛮、忆秦娥,张志和渔歌子,两家一忧一乐,归趣难名。 名句赏析——桃花流水鳜鱼肥 这是一首传唱悠远的词,所描写的是西塞山边的景色:空中有白鹭高飞,而山下的小溪边,盛开着丛丛鲜艳的桃花,溪水中是一条条鲜活肥美的鳜鱼,还有那温和的斜风细雨,这是一幅多么生动自然的春天的景象,生机勃勃,而且充满了喜气。而春色中的人,头戴斗笠,身穿蓑衣,洒浴在斜风细雨之中,享受着美好的自然景象,他自己也成为这景色的一部分。这风、这雨也是美好的,古人说“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难怪他要流连忘返了。“不须归”除了指不回家外,还指弃官隐居,一去不返。那个穿蓑戴笠的人就是品行高洁、不愿做官的隐居者,也是诗人自己。他热爱淳朴美丽的大自然,认定这美丽的自然中包含了自己的人生志趣,他要让自己悄然溶入这自然之中,所以才能对自然有如此深深的感触和依恋。

渔歌子①•【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②桃花流水鳜鱼肥。③青箬笠,④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作者】张志和(约730-约810),字子同,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少年有才学,擅长音乐和书画,很受唐肃宗重视,后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作品多写闲散生活,诗歌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236366266风格清新自然。唐朝肃宗时待诏翰林。后因事贬官,赦还,不复仕进,居江湖,自号烟波钓叟。著有《玄真子》集《全唐诗》录其九首诗词。渔歌子,词调名,又名渔父歌。本为唐朝教坊曲。分单双调两种,单调27字,五句,四平韵;双调50字,仄声。张志和《渔歌子》共有五首,全是单调。【释词】 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西塞山:在今浙江吴兴县西南。 鳜鱼:即民间所说桂鱼,细鳞,淡黄带褐色斑纹,味道鲜美。 箬:斗笠。用竹片和竹叶编制的帽子,用来挡雨。 蓑衣:用茅草和棕麻编制的防雨衣服。【注释】①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简称。②西塞山:即道士矶,在湖北大冶县长江边。③鳜(音贵)鱼:俗称“花鱼”、“桂鱼”。④箬笠:用竹篾编成的斗笠。【简单的意思】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的翱翔,江上黄绿色的鱼儿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的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渔歌子①&#知8226;【唐】张志和 西塞山②前白鹭③飞, 桃花流水④鳜鱼肥。 青箬笠⑤,绿蓑⑥衣, 斜风细雨不须⑦归。 【注释】 1.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2. 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3. 白鹭:一种水鸟。 4.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道,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5. 箬笠专:竹叶编属的笠帽。 6. 蓑衣:用草或棕榈叶编制成的雨衣。 7.须:愿意 8:鳜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桃花盛开,水流湍急,水中的鳜鱼很肥美,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江面小舟中,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和细雨,在江面上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去。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西塞山百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桃花盛开,水流湍急,水中的鳜鱼很肥美,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度的鲜艳。江面小舟中,一位老翁戴着青问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和细雨,在答江面上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专愿离去。 你可以买本工具书,这些解释都有。例如教案、字词句篇等,挺好的,我们这的学生,都属是在用,老师也在用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桃花盛开,水流湍急,水中的鳜鱼很肥美,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江面小舟中,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和细雨,在江面上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636f7079e799bee5baa631333238646339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去。 渔歌子 渔歌子,词牌名,词也叫“长短句”,“小令”。可以唱,分为上下两段,两段之间有空格。 渔歌子①•【唐】张志和 西塞山②前白鹭③飞, 桃花流水④鳜鱼肥。 青箬笠⑤,绿蓑⑥衣, 斜风细雨不须⑦归。 【注释】 1.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2. 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3. 白鹭:一种水鸟。 4.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5. 箬笠:竹叶编的笠帽。 6. 蓑衣:用草或棕榈叶编制成的雨衣。 7.须:愿意 8:鳜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桃花盛开,水流湍急,水中的鳜鱼很肥美,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江面小舟中,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和细雨,在江面上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去。 【作者】 张志和(730~810),字子同,初名龟龄。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唐朝肃宗时待诏翰林。后因事贬官,赦还,不复仕进,居江湖,自号烟波钓叟。著有《玄真子》集《全唐诗》录其九首诗词。渔歌子,词调名,又名渔父歌。本为唐朝教坊曲。分单双调两种,单调27字,五句,四平韵;双调50字,仄声。张志和《渔歌子》共有五首。《南华象说》十卷、《冲虚白马非马证》八卷,未行于世(此据唐颜真卿撰《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按,颜乃张之友善,《唐书·张志和传》及《玄品录》、《续仙传》所记张志和事,均依此《碑》)。张志和少有才学,年十六擢明经第,以策干唐肃宗,深受赏识,得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录事参军。于是改名志和。此后不久,因系狱事,贬南浦尉,会赦还,以亲丧不复仕。

渔歌子 渔歌子,词牌名,词也叫“长短句”,“小令”。可以唱,分为上下两段,两段之间有空格。 渔歌子①•【唐】张志和 西塞山②前白鹭③飞, 桃花流水④鳜鱼肥。 青箬笠⑤,绿蓑⑥衣, 斜风细雨不须⑦归。 【注释】 1.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2. 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3. 白鹭:一种水鸟。 4.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5. 箬笠:竹叶编的笠帽。 6. 蓑衣:用草或棕榈叶编制成的雨衣。 7.须:愿意 8:鳜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桃花盛开,水流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238646339湍急,水中的鳜鱼很肥美,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江面小舟中,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和细雨,在江面上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去。 【作者】 张志和(730~810),字子同,初名龟龄。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唐朝肃宗时待诏翰林。后因事贬官,赦还,不复仕进,居江湖,自号烟波钓叟。著有《玄真子》集《全唐诗》录其九首诗词。渔歌子,词调名,又名渔父歌。本为唐朝教坊曲。分单双调两种,单调27字,五句,四平韵;双调50字,仄声。张志和《渔歌子》共有五首。《南华象说》十卷、《冲虚白马非马证》八卷,未行于世(此据唐颜真卿撰《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按,颜乃张之友善,《唐书·张志和传》及《玄品录》、《续仙传》所记张志和事,均依此《碑》)。张志和少有才学,年十六擢明经第,以策干唐肃宗,深受赏识,得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录事参军。于是改名志和。此后不久,因系狱事,贬南浦尉,会赦还,以亲丧不复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