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 口语课 教学方法

周小兵、李海鸥的书《对外汉语教学入门》对你有帮助,推荐给你。上面有很多做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知识,还有教案。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网上有很多教案吧~~但是这东西都是因人而异抄的,适合别人的不一百定适合你,适合这些学生的不一定适合那些。有条件的话,先度辅导个留学生练练手吧。多练几次就慢慢摸出点儿门道了。不过没经验的话问怎么做对外汉语教师啊~~答~~貌似也只能网络教学了~~

对外汉语 口语课 教学方法 第1张

这个针对具体情况可以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采取具体的教学方法,可以分小组对话,可以练习听力之类的。

 一初级口语课的教学原则  (一)“ⅰ+1”原则  这里的“ⅰ”代表学生已有的汉语水平,“+1”指略高于学生实际水平的语言输入。将二者组合在一起,则构成了对于学生来说可懂且有效的输入。根据领会教学法(comprehension approach)(罗勃特•W•布莱尔/许毅,1987),我们正是通过可懂的输入习得语言的。  对于教师来说,要想使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的输入是可懂而且有效的,就必须做到对学习的“ⅰ”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而且随时注意随学生学习阶段变化,“ⅰ”也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因而,教师的教学也应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尤其在初级阶段,教师应有意识地控制课堂用语及语速。考虑到初级阶段的学生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应特别注意课堂用语要简单易懂,尽可能地避免使用专业语法术语,用学生已掌握的词语和语法点来解释生词、课文,回答学生的问题;语速方面,教师应有意识地放慢语速,清晰、准确地发好每一个音。  (二)针对性原则  1.教材和课堂话题的选取  欧洲文化合作委员会70年代推出的大卫·威你金斯(David Wikis)的“功能大纲”(functional approach)或称“意会大纲”(notional syllabus),与第二语言教学的传统大纲不同,它不是以教一定数量的词汇和结构(语法点)为主要目标,而是以交际为核心,把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作为主要目的。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受到了相当的重视,并被推到了首要的地位,因而,“以交际为核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也同样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结合前面我们提到的“ⅰ+1”原则,为了交际,首先要让学生接受输入,而课堂教学则是信息量相对集中的一种重要的输入途径。谈到口语课的课堂教学,自然离不开教材和话题的选取了。对于一部优秀的教材,首先在用语上应以规范的现代汉语结合一定的语境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各课情节内容应具有吸引力,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各课还应含有相应数量且有交际价值的语法结构,让学生学有所获。经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对教材和课堂话题的选取,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1)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即是指教材和课堂话题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是否紧密,是否反映的是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况。若我们选取的教材和课堂上的话题练习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则能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自然更能促进教学的进行,利于教学的开展。目前出现在初级口语教材中的话题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与人相识自我介绍与为他人介绍  问路、找路买东西  谈家庭情况体育活动  打电话去餐厅  气候、季节乘车、买票  去邮局去医院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方面性,现实生活也不例外。但正是由于其两方面的存在,才使得现实生活成为真正的生活,完整的生活。因而反映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中,也应包括其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消极的一面固然不值得提倡,但是我们不应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外国学生就采取回避的态度,相反的,我们应该正视它。比如买东西,公平交易自然是我们追求的,但是现实生活中确有坑蒙拐骗行为的发生,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若我们对之一概持回避态度,那么我们的学生一旦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行为,则会感到教材中描述的情景并不真实,甚至有可能在课堂中采取与教师不合作的态度,这样一来,我们不仅没能维护我们的形象,反而适得其反。因此诸如此类外国人在华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反映社会消极面的场景在教材中适当地出现一些,其实并无多大坏处,如果编排得合理,用语得当,也许还会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在这一点上,《朴通事》就是一部极好的范例。目前越来越多的教材注意到了现实生活的全面性。  但是,这并不是说一切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的话题都适宜在课堂中讨论,诸如当前社会上比较敏感的中日关系问题,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扩大,我们建议,在课堂上还是不谈为好。  (2)与文化背景相结合  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家许嘉璐教授认为:“由于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语言理解就包含着文化理解;同时语言理解需要文化理解,语言理解的层次越高,需要的文化理解也就越高。对于非汉语背景的学习者而言,汉语学习初级阶段的文化定位表现为‘文化因素’或‘文化知识背景’;目的语学习越往高层次发展,接触的文化越来越高,学习的内容越以专门文化的面貌出现。”  对于母语为非汉语的教学对象而言,由于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存在着系统的差异,因而在其学习和使用汉语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由母语语境向汉语语境的迁移,这种e79fa5e9819331333361313231迁移的能力就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有鉴于此,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就必须注意到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诸多因素,例如文化因素,心理因素,交际环境因素,人际关系因素等等。其中,尤以文化因素为主。那么,反映在对教材和话题的选取上,我们就应该有意识地在其中渗透一定的文化知识。文化知识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五类:A生活文化(如招呼、称谓、饮食、居住、交往等)B习俗文化(如婚姻、丧葬、年节、忌讳等)C国粹文化(如四大发明、中医、气功、武术、国画等)D制度文化(如政治体制、政党体制、行政体制、经济体制等)E观念文化(如中和观念、等级观念、家庭观念、尊老爱幼的思想、勤俭节约的美德等)。由于前两者的运用范围较为广泛,且内容相对简单具体,对外国学生来说较易理解,因而我们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应以前两者的学习为主。在教学中可采用与学生本国文化对比的方法。当学生的词汇量和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到达一定程度后,教师应在讲解中注意将某些文化传统的来源告知学生,以扩大学生的文化知识面,并帮助他们加深对异国文化的理解。  (3)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如果话题与学生的实际十分贴近,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主动开口的欲望,从而推动教学的运行。学生的各种实际情况中,其知识水平尤其重要。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主要是成年人,他们虽来自外国,汉语表达能力不强,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思维能力。对于零起点的学生,我们的教学理应从基本的诸如形式单一的“a、o、e”和意义简单的“你好”,“汉语难吗”这样的内容开始,但如果我们教学内容一直停留在过于简单的阶段,那么学生们便会感到教学内容幼稚可笑,自然我们的教学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而我们在教学中应全面考虑初级阶段我们教学对象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他们对汉语学习的各个小的阶段,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  2.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的教学应有所侧重  不同的教学对象,他们的自然特点、社会特点、目标需求和心理需求、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是不一样的,具体说来,他们的年龄、身份、国籍、使用的母语、背景文化、兴趣爱好、学习目的、现有水平、学习时限等都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能针对这些具有不同情况的学生,展开具有不同侧重点的教学。例如针对日韩等东南亚国家的学生,由于日、韩与中国同属“汉字文化圈”,因此对汉字的学习和掌握对他们来说就显得比欧美国家的学生容易得多,而他们的性格又由于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大多比较含蓄内敛,在课堂中不太喜欢主动开口。通过对学生进行这样的横向比较,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就应树立起这样观念:对欧美学生来说,汉字的教学是一个难点,而对日韩学生来说,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开口是一个难点。诸如此类的情况还有很多,教师们在教学中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这里不一一列举。  (三)精讲多说  练习是语言习得的主要途径。因而讲解和指导学生操练必须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反映在口语教学中,则可概括为精讲多说。这里的“精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内容。即课堂上教师所讲的内容应少而精,是经过去粗取精的结果。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正确、简单、明了。尤其是初级阶段,由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的汉语水平不太高,那么教学内容的通俗易懂便成为了一个十分需要注意的方面。关于这一点,本文一.(一).“‘ⅰ+1’原则”中已做了相关论述。“精讲”的第二个方面是指方法。即教师应使用简单可行的方法将课堂内容讲清楚,讲透彻。为达这一目的,在这一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一些直观的手段,如向学生出示实物或是印有实物的图片,或在讲解的同时辅以相应的形体动作帮助学习理解等等。同时,教师应多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式的核心是充分发挥成年学生认知能力强的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训练他们用汉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例如学生对某一个词的意义不能理解,此时教师不必忙于直接告诉学生,而可以通过采用先以语素为单位进行拆分,然后再引导学生逐一理解其中的语素,最后将他们合在一起的方法,或是采用设置一些语境帮助学生根据上下文对其意义进行猜测的方法。有关词语教学的方法,本文将在二.(二)中做较为详细的论述。  “多说”也包括两方面:一是指学生的“说”于教师的“讲”而言,所用的时间相对较长;二是指“说”的内容的全面性。即应该练的都要练到。大量、有效的练习,可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便于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正确运用。  我们在组织学习进行口语操练的同时,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说”应与一定的语境结合;二是“说”的目标要明确,或练习对词语的使用,或掌握对语法点的运用等等。  二初级口语课的教学方法  口语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汉语交际既是汉语学习的目的,也是汉语学习的方法。学生通过汉语交际活动,获得汉语交际能力是学习汉语的最佳途径。而学生要获得汉语交际能力,不仅要接受汉语这种目的语的输入,更重要的是要将这种输入转化为自己的,能用于表达和交际的语言材料。也就是说,学生要通过对材料的理解和重组,创造性地运用自己所学的内容。  根据训练的内容,我们可将口语课的教学方法划分为语音训练、词语训练、句子训练和成段表达的训练四类。根据参预练习的学生的数量,我们可将口语课的教学方法划分为独白性训练和会话性训练(其中又包括两人与多人会话)两类。  “说”是语言生成能力的集中体现。生成能力是指在特定的功能意念下生成目的语的能力。“理想的教学应在确切的意念指引下,造成最接近真实的‘用’的语境,学习者处于‘用’语言的状态”,“把‘用’当作‘学’的手段,把‘学’和‘用’统一起来。”但是,对于处在初级阶段的留学生们,其词汇和语法储备都非常有限,因而我们对他们的要求也不应一步到位。此阶段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对单个的词语、句型操练已达熟练的程度后,进入简单的成段表达的训练阶段。下面我们将对按照训练的内容划分的几类适宜于初级阶段口语课的教学方法进行具体的论述:  (一)语音训练  口语是有声语言,无论是听还是说,都是以清晰准确的语音为前提的,因些语音训练的重要性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吕必松先生在《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提出了三种方法:  1 以音素教学为纲  2 以话语教学为纲  3 音素和话语教学相结合  以音素教学为纲是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界主要采用的方法。我们认为,这是因为这种教学方法较利于初学者对目的语的识记。语音教学中我们可运用的具体的教学方式有:图表演示、反复示范、循环模仿等教音法,独唱合唱、说读结合等练音法,夸张、对比的提示法和手势体态的演示法等纠音法等。但在教学中我们无论运用哪一种方法,哪一种具体方式,都应把重心放在音素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上。  (二)词语训练  在对目前有关口语教学法的论著进行总结、概括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口语课中词语训练重点的不同,将词语训练的方法分为以下三类:  1 训练单个词的形-音-义的关联的,如直接法(指物说词或根据动作说词等)、认读法(根据板书念词语等)、释义法(对指定词的意义进行阐释)  2 训练对不同词的聚合、组合关系的把握的,如语素法(让学生说出一个含有与所给词相同语素的词)、替换法(用近义词替换句中的某个指定词语)、联想法(说出与指定词语相搭配的词或其反义词)  3 训练母语与目的语的关联的,如翻译法(将汉语词与母语词对译)  上述方法中直接法和认读法是两种基本的方法,具有直观、通俗易懂的优点,尤其适用于零起点及稍高于该水平的学生。释义法是词语训练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训练方法。在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初级阶段,对于非抽象词,较宜采用提供实物或利用动作帮助学生理解的方法;对于抽象词来说,较宜采用设置情景,让学生利用情景来理解的方法,而不宜采用用另一个抽象的词解释生词的方法(若在英语中有外涵、内延均与之相对应的词,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也可用英语词对其作解释)。  口语课词语训练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具有某种关联,纵横交错的词语网。对于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说,我们训练的目的具体表现为让他们通过课堂对词语的学习,明确在词语网络中哪些是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义项的词,哪些又是可以搭配使用的词,在需要时熟练自如地从中提取词语网络中的词语,并将之正确地连缀成句,直至成段,而非让他们死记硬背许多单个的词。  (三)句子训练  口语课的句子训练,依据难度由浅入深的顺序,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种:  1 机械练习这种练习方法主要以模仿为主,模仿的内容包括句重音、语调、语速、停顿等。句式变换,对句中的词语进行替换的练习等也属此类。由于该类练习对学生要求较低,也不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因而我们认为它主要适用于零起点与学习时间在四五个月以下的学生。  2 造句练习即用指定的词语造句或将对话补充完整。该类练习对学生的要求较上述第1类练习来说稍高,且需建立在学生具有一定的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知识之上,因而较适用于学生习时间在半年左右的学生。  3 交际练习包括情景问答,自由问答等。该类练习对学生要求是上述三类中最高的,它不仅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的语法知识将已知词语组合成句,而且必须在同时正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因而该类练习开始进行的时间应略晚于上述第2类。该类练习法可与第2类配合进行。有效的交际练习也应结合一定的情景,而非孤立地进行。加强情景会话练习,可以使学习者运用会话的技巧,根据不同的情景,将学过的对话方式以及话语结构作纵向的迁移。让他们在真实的语境中,也能熟练自如地与人交际。在课堂上,教师应多运用模拟实景的方法来开展教学,尽可能地把模拟的情景和现实生活中的情景统一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关于课堂教学的内容,本文一.(二).1.(1)中已有较为详细的阐述。  (四)简单的成段表达训练  由于事件包含的命题之间具有先后、因果、推理、转折等关系,反映在语言形式即句群中也有相应的联系,这种联系的表现形式或为使用关联词语连接两个句子,或不依靠关联词语连接,而依靠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组合成句(如紧缩复句等)。一般说来,成年人用母语思维,都具有一定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但若使用目的语思维,或可能因为思维方式的差异,或因为对目的语的使用水平有限,所表达的内容就有可能比较混乱。因此,为提高口语能力,成段表达也是一个必需注意的方面。由于成段表达不仅涉及到词语,而且涉及到对语言结构系统的全盘把握,因而此项训练大多在中级阶段才开始进行。但我们更提倡在初级阶段就着手进行简单的成段表达训练,然后再逐步过度到中级阶段较为复杂的成段表达训练。这样,学生不会感到初级与中级的跨度过大而难以适应。简单的成段表达训练可分为以下三种:  1 看图说话或讲故事  2 连句成段  3 复述及转述短文  在用这三种方法进行练习时,我们应注意学生句与句之间的顺序是否合理、恰当,尤其是语段中的连词运用得是否正确。

交际性原则是一项根本的复语言教学原则,运用交际性原则组织教学是实现语言教学目制的根本保证。 据人力资源百和社会保障部预测:国际对外汉语教师已成为中国教度育培训行业最知紧缺人才,缺口高达30、40万,工作1-3年后平均年薪可道超10万,优秀的国际对外...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我认为是《老乞大》和《朴通事》。元末明初在朝鲜使用,比万济国和马若瑟编写的教材都要早。

我们有最专业、最先进和科学的教百学度方法:We have the most professional, advanced and scientific teaching methodology循环记忆法Recycling memory method图片和多媒体教学法问Picture and multi-media method逐步擦答拭教学法Gradual polishing and correction method加强式教学法Enhancing method替换式教学法Substitution method封闭式练习法回Total immersion method开放式练习法Open method角色扮演/情境化教学Role play/scenario based teaching语言教学与文化结合答教学法Language and Culture integrated method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对外汉语 口语课 教学方法 第2张

怎样上一对一对外汉语课在海外,真正上班级汉语课的机会并不是那么多。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面对的是一对一汉语课。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怎样上一对一汉语课。希望大家会喜欢。也欢迎大家直接查看我们优酷的频道,看视频版本:) 首先,关于对一对一的对外汉语课,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我们的学生只有一个。而大多数选择上一对一课的学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要老师根据他们的需求进行教学。所以,我们一个根本的原则就是根据学生的需求来授课,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教授汉语。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老师放弃原则,一味地迁就学生。比如,有学生要求不学习汉字。作为老师一定e799bee5baa631333361326361要跟学生讲清楚不学习汉字的严重后果。可是,最后的决定权在学生(成年学生和孩子的家长。) 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就来聊聊一对一的汉语课。根据我的经验,很多时候学生来上一对一课都是为了在一段时间里比较快速的提高的口语水平。当然,也会有其他的原因,比如学生需要专科的汉语教学(医学,商务,销售等)。但是,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能交流。另外,由于只有一个学生,很多类似小写作,快速阅读的练习形式都不适合放在一对一课上(学生会觉得浪费了他们的时间)。那么,我们就可以总结出,一对一课非常适合上成口语课的形式。然而,一对一汉语课的口语形式跟口语课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主要是因为只有一个学生,所以我们都可以围绕学生来进行一个口语交际练习(学生的生活、工作、爱好、背景等等)。 一、话题的引入。 如果是班级的口语课。话题的引入一定要紧紧结合要学的话题展开。一对一的口语课则完全可以像朋友聊天那样开始。比如上周学生告诉老师他要参加一个聚会或者参观博物馆,那么上课开始,我们可以请学生谈谈聚会和博物馆的情况。但请注意,太过私人的聚会不适合提问做话题的引入。大家可以想象班级课的人数一般不允许这样每个人问到。 接着,可以选择一个和这课话题相关的问题进行提问。比如,“城市和乡村”这个话题,老师可以问学生“你在乡村生活过吗?你觉得乡村生活怎么样?”但请注意:以朋友聊天的方式进行。不要太过严肃,争取给学生一个愉快的类似聊天的环境。这点很重要,因为整堂课学生要不停地说汉语,轻松的氛围很重要。 二、课文和生词的学习。 即便是口语课,也最好有一本教材作为依托。上课的氛围和形式都可以尽可能地靠近聊天谈话的形式,但并不是漫谈。我曾经在一些培训机构里工作过。他们有一些理念很好。比如学生来,告诉老师他今天想聊什么话题。然后老师和学生就围绕这个话题进行口语的交际练习。然而,根据我一段时间的观察,除了汉语水平特别高的学生,其他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地提高汉语水平。我想作为一个专业的汉语老师,我们都知道这是为什么。究其原因,不外乎学生在没有牢固语言基础的前提下就放弃了正规语言学习。所以,我并不建议单独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方式完全可以和一本好的教材相结合当作上课练习的方式,而不是主导。 所以,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选择一本教材。学生主要负责看这本教材的内容是否是他们感兴趣愿意聊的话题。老师则主要负责把关教材的语法解释,词汇翻译等专业方面是否精准。 一对一课上,主要建议学习词语。词语的学习方法以操练对话为主。比如,唯一这个词。根据对学生的了解(我的学生因为练习太极拳而进一步学习汉语),我就会问“你是你的单位里唯一会打太极拳的人吗?”这个句子里”单位“是我们之前学过的词,所以一个问题复习了之前学过的词,练习了新词,并以聊天的形式抛给学生,老师也可以更加了解学生。方便以后上课的话题选择和练习。可谓一举多得。 当然,这样的练习方式需要老师做一定的功课。牢记学生的兴趣点和职业背景等多方面,同时也要训练自己这样的思维来和学生做口语交际练习。但大家不用担心,因为这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很快大家都能形成这样的思维。 三、成段表达。 一般来说,教材里都会附上这课主题相关的问题或话题供学生讨论,进行成段表达的训练。比如《新实用汉语》里孔乙己这课就提供了“请介绍一本你喜欢的小说”等这样的话题。在这里,老师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前筛选话题,舍弃不适合的话题。比如学生从未到过中国,那么“请说一说你对北京这座城市的印象”这样的话题就不适合。 四、其它练习形式的穿插。 以上是一对一汉语课的主要步骤。但一定不要每节课都如此。因为如果每次都一样一定会很枯燥。老师可以选择听力的练习穿插其中。至于阅读和写作的练习,我都比较建议放在作业发给学生。 五、关于作业。关于作业,请一定和学生商量,以他们的需求为主。因为很多成人的学生确实没有额外的时间做作业。这里附加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作业形式。可以给学生一到两个相关话题,让学生录音发给老师。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录音帮助学生纠错。 六、画龙点睛,老师必做的事。 老师可以准备一张白纸。从上课开始就记录学生所犯的错误或者欠缺的词汇。这张纸也可以简单分成几个部分: ①学过但忘记的词汇、语法 ②没学过的词汇、语法 ③非常专业的生僻词汇(学生可自己决定是否记忆) ④语音的错误。 ⑤近义词辨析。 这样,课结束时可以反馈给学生这样一份课堂记录,供学生复习、学习使用。这张纸上的记录正是学生需要复习和学习的部分,并且会特别贴近他们的生活(如果老师之前词汇和课文学习中选择的话题和问题足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