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上生物第15-19章知识点总结 1、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可以逃避敌害和迁徙到适宜的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2、在成人骨中,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所以骨既有硬度又有弹性;在儿童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则这种骨的弹性大,硬度小;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多于2/3,则这种骨的硬度大,易骨折。 3、当神经传来兴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骨骼肌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运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4、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5、学习是指动物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使自身行为发生的适应性变化的过程。学习可以使动物对环境的改变做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 6、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 7、实验法以观察法为基础。 8、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同时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9、各种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的营养关系形成了食物链。 10、生物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有利于生物之间的协调发展。 11、动物对环境的影响:依赖→适应→影响→改变。动物能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12、生物圈中生物物种的灭绝是个漫长的自然过程。就地保护是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13、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主要活动场所是土壤。腐生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1333335333063性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寄生性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自养型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用于发酵馒头的是酵母菌,用于发酵泡菜的是乳酸菌,用于发酵醋的是醋酸菌。抗生素是某些真菌和某些放线菌产生的。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特点(异养、自养)以及极快的繁殖速度,使它们成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腐生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其他生物不可替代的。 14、生殖是指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生物体的体积增大、体重增加的变化,就是生长。生物体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变化就是发育。 15、人的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 结构 功能 结构 功能 睾丸 分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 卵巢 分泌雌性激素,产生卵细胞 输精管 输送精子到阴茎 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到子宫,受精作用的场所 阴茎 排出精液和尿液 阴道 精子进入和婴儿出生的通道 附睾 促使精子成熟并暂储 子宫 胚胎发育的场所 16、胚胎在子宫内的发育时间为280d左右,这个过程称为妊娠(怀孕)。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 17、幼体到成体的形态、生理、习性等发生一系列的显著变化称为变态。变态发育的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叫做不完全变态(蟋蟀、豆娘、蜻蜓等)。如果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发育时期,则叫做完全变态(蜜蜂、蚂蚁、蝴蝶等)。 18、两栖动物:幼体在水中生活,用腮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有变态发育。 19、鸟类的发育无变态发育,有早成雏和晚成雏之分。鸟卵中发育成幼雏的是胚盘。 20、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优点:子代个体数量多,繁殖速度快,且能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 21、绿色开花植物能利用其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这种无性生殖方式叫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 22、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尽可能靠近,是植株成活的前提。 23、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植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在适当的离体条件下都具有重新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24、其他无性生殖的类型:分裂生殖(大部分单细胞生物)、出芽生殖(水螅、酵母菌)、孢子生殖(根霉、青霉、曲霉等)。 本学期生物学科的重点在后半部分(遗传学部分为初中阶段总重点),应重点复习第19、20章。本册重点图:P65图19-2;P67图19-6;P83图19-18;P87图19-22;P102图20-3;P116图20-11。本册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处处是重点,所以在此不做总结,请认真阅读并注意理解记忆。 我自己打的,还算能简明扼要吧,顺便再说一句: 生物属于理科,不能死记硬背,只有理解记忆才能学好生物。 第20章只有好好看书理解了!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好长的哦,慢慢看吧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15章 动物的运动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 水中、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水中动物的介绍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水中: 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游动) 陆地: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爬行:如蜗牛、马陆、蛇(特点:四肢不能将身体支撑起来)行走:如猫、够、大象、马。 记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就能奔跑)。跳跃(特点: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鼠,跳蚤等空中: 飞行动物的类别:鸟类,昆虫与蝙蝠(借助翼膜飞行)等 注: 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 鼓翼飞行与滑翔(省力的方式)(一对翅)昆虫一般是两对翅(飞行)(三对足-爬行,有的后肢发达如蝗虫、蟋蟀还可以跳跃;有的幼虫在水中时还可以游泳)2、动物运动的形成: ▲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 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骨的长粗与再生有关) ▲ 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 骨密质:位于骨干外周部分的骨组织,致密坚硬,白色,有较强的抗压能力; 骨松质:位于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一生容纳红骨髓),红色。▲ 骨髓: 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性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骨的成分和特性时期 有机物 无机物 骨的特性儿童少年期 多于1/3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成年期 约占1/3 约占2/3 既坚硬又有弹性老年期 少于1/3 多于2/3 弹性小,易骨折骨质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骨胶蛋白,它使骨具有韧性。▲ 关节的结构:(结合图形记忆)关节头 关节面 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关节窝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与减少运动时的摩擦。 关节腔内的滑液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关节头、关节窝外有由结缔组织组成的关节囊,还有韧带加固。▲每块骨骼肌是一个器官,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分别附着于相邻的骨上。肌腹:属于肌肉组织,是骨骼肌收缩的部分,内有血管和神经▲ 骨骼:人体有206块骨,全身的骨由骨连结构成骨骼▲ 躯体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骨骼肌收缩时,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这一过程是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骨骼肌大多附着于关节周围,一个运动通常是由多块骨骼肌协调完成的。其中屈肘与伸肘都是在两组以上肌群协调下完成。记住特例: 手臂自然下e68a84e79fa5e9819331333264663661垂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舒张; 手臂提重物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收缩;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运动所需消耗的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第16章 动物的行为1、动物的行为: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如动物的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的变化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与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自然选择)中逐渐形成。根据动物行为的发生,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习惯化(乌鸦见到稻草人前后行为的变化)。2、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等。(懂得举例和分辨)注意: 攻击行为与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为: 是否为同种动物。记住: 动物行为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的延续。特别记住社群行为(判断动物群体是否是一个社群:群体中是否有首领,群体中是否有分工合作)▲ 判断群体的行为是否是社群行为,就看它的行为是否为群体服务,如工蜂的“群起而攻之”从个体上来说是一种防御行为,从群体上来看,是一种社群行为,还有工蜂的觅食行为也是一样的情形。3、动物行为的研究: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懂得分辨)要明白做一些实验验证某一问题时的步骤: 提出问题(假设)------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作记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经过推理总结作出结论。那么为了减少偶然性,一般要设置一个对照组。▲ 动物行为研究案例: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观察法为主)(法国昆虫学家)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实验法)(奥地利利动物学家,动物行为学的杰出学者)-----通过颜色卡片来验证蜜蜂的色觉。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英国籍荷兰动物学家)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奥地利学者,“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本质区别:是否对研究对象(动物)施加外界影响。联系: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离不开观察法。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生物圈中已知的动物约有150多万种。我国脊椎动物的种类有6300多种,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14%。1、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主要作用: A 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将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所以被称作为消费者)B 对植物的积极作用:帮助植物传播花粉,使植物顺利受精,促进植物的生长与繁殖C 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与各自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食物链与食物网: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各种生物之间的复杂的捕食与被食的营养联系形成食物链与食物网。生物之间这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从而促进生物之间的协调发展。生物圈中的任何一种动物,与它栖息的环境都是相互作用的。动物不仅适应环境,从环境中获得生活必须的物质与能量,而且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2、我国的动物资源: 我国许多的特有珍稀动物: 哺乳类——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白唇鹿、白鳍豚。鸟类——褐马鸡、黑颈鹤。爬行类——扬子鳄。两栖类——大鲵。鱼类——白鲟、中华鲟。大熊猫---哺乳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只见于我国四川、甘肃、陕西等省。在四川省建立了卧龙自然保护区;扭角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只见于四川、甘肃、陕西、西藏等。褐马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山西吕梁山脉与河北西北部等山地。扬子鳄---古老的爬行类,被誉为“活化石”。& 动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遗传多样性是基础;生态系统多样性为生物的生存提供栖息环境。保护动物的多样性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最根本的是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就地保护是主要措施;易地保护是补充措施;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自然保护纲要》▲ 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第18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生物圈中的生物: 生产者——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消费者——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分解者——腐生性的细菌、真菌 (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回归自然)▲ 微生物:单细胞:如细菌、蓝藻(体内无成形细胞核),酵母菌(体内有真正的细胞核);无细胞结构:如病毒。 细菌包括:球形菌、杆形菌、弧形菌和螺旋形菌。一些微生物以腐生方式生活(如一些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属于分解者;一些微生物以寄生方式生活(如一些细菌、真菌和所有的病毒),属于消费者;一些微生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自养>(如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一些微生物具有固氮作用<共生>(如根瘤菌、黏球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酵母菌:酿酒(无氧产生酒精)、制作面包(有氧产生二氧化碳)乳酸菌:制酸奶(无氧产生乳酸)、制作泡菜的原理:利用乳酸菌进行发酵(无氧条件下)。抗生素:由真菌和放丝菌产生的,能杀死细菌的物质。第19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人的生殖和发育:生殖: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产生后代,繁衍种族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生殖系统来完成的。1、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结构图)主要性器官(性腺):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附属性器官:附睾(贮存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阴茎(排出精液的尿液)。2、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结构图)主要性器官(性腺):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附属性器官: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婴儿产出(分娩)、月经排出的通道。3、胚胎发育的过程:精子 受精卵 胚胎 胎儿 成熟胎儿卵细胞 第二个月末& 卵细胞呈球形,细胞质内含丰富的卵黄,是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 胚胎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内获得养料和氧气,并排出废物。4、发育:人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分裂开始的,分为胚胎发育和出生后的发育,通常所说的发育,是指从婴儿出生到性成熟(成年人)的阶段(出生后的发育)。注意分期& 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身高和体重突增,脑和内脏功能趋于完善,性发育和性成熟。& 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昆虫的变态发育包括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 不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即:受精卵—→若虫—→成虫。(如蝗虫、蟋蟀、椿象、蜻蜓和蝼蛄等的发育过程。)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一生中要经历5次蜕皮,幼虫期蜕皮4次。& 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即: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如家蚕、蜜蜂、蝴蝶、蚊子和苍蝇等的发育过程。)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一生经历4次蜕皮,均在幼虫期。& 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相比多了一个什么阶段?(答:多了一个蛹)▲ 青蛙和其他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卵生,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 雌雄蛙抱对行为的意义:刺激雌蛙释放卵细胞,雄蛙释放精子。& 在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下列事件必须在水中进行:雌雄蛙抱对;雌蛙释放卵细胞;雄蛙释放精子;受精作用;受精卵和蝌蚪的发育。▲ 鸟类的生殖发育特点:卵生,体内受精,体外发育(主要)。& 鸟卵(已受精)的结构中,胚盘发育成雏鸡;卵黄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胚盘和卵黄是主要结构);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另有保护作用;系带固定卵黄,气室提供氧气,卵壳保护卵。(结合结构图)▲ 有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称之。特点:后代具有较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称之。特点:速度快、后代能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但后代生活力会下降。▲ 植物的无性生殖:1、营养生殖:包括扦插、嫁接和压条三种。①扦插:如马铃薯、葡萄、月季、秋海棠等。②嫁接:如桃、梨、苹果等果树。包括:芽接(接穗是芽)、枝接(接穗是枝条)。& 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嫁接法常用于改良果树的品质和培育优良品种。③压条:如夹竹桃、桂花等。2、组织培养:& 原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低等动物、低等植物、微生物的无性生殖:①分裂生殖:如细菌、蓝藻、变形虫、眼虫等。②出芽生殖:如水螅、酵母菌等。③孢子生殖:如根霉、青霉、曲霉等霉菌。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总称为性状。如:人的肤色、眼色、身高、血型等。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之。如:人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和O型等。遗传:性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现象称之(性状传递)。如:狗生狗,猫生猫。变异:亲代与子代或子代个体间存在性状差异的现象称之(性状差异)。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与遗传有关的几个概念:细胞核 染色体 DNA 基因▲ 染色体: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原核生物<无细胞核>无染色体)。&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两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DNA和蛋白质。其中,起遗传作用的是DNA分子。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人体细胞的染色体由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组成:男性,22对+XY;女性,22对+XX& 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22+X或22+Y;女性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22+X。& 生男生女取决于卵细胞同哪种精子结合,卵细胞与X精子结合则生女,卵细胞与Y精子结合则生男。▲ 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基本遗传单位)。在体细胞中,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称为等位基因,包括显性基因(起主导地位,会掩盖另一基因的作用,控制显性性状,用大写字母表示)和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用小写字母表示)。& 基因型: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如AA、Aa和aa。(注意:只有两个隐性基因组成的基因型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表现型: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如单眼皮、双眼皮等。▲ 性状表现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物体的性状表现是遗传物质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一对黄种人的兄弟,弟弟常在室内工作而肤色较白;而哥哥常在室外工作而肤色较黑。& 生物变异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性状的差异),包括:① 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的改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应用)注意:对于动物来说,只有生殖细胞(系统)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才有可能遗传给后代。②不可遗传的变异——环境条件的影响(环境条件直接作用于新陈代谢过程的结果),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如上例的变异。▲ 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遗传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降低人口素质。近亲结婚会大大提高遗传病的发病率,要禁止近亲结婚(近亲结婚是指三代之内有共同祖先的男女婚配)。<婚姻法的规定> 遗传咨询又叫遗传商谈,与有效的产前诊断、选择性流产措施相配合,能有效地降低遗传病发病率,改善遗传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七年级上册生物和生物圈1. 认识生物2.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和细胞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2393134311. 观察细胞的结构2. 细胞的生活3.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4.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2. 被子植物的一生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4.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5.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6.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七年级下册生物圈中的人1. 人的由来2. 人体的营养3. 人体的呼吸4. 人体内物质的传输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6.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7.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八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1.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2.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4.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5.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1. 根据生物的特性进行分类2.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3.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八年级下册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1.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2.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3. 生物的进化健康地生活1. 传染病和免疫2. 用药和急救3. 了解自己 增进健康生物7年级上生物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的分类:(1)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生物圈的范围: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生态系统:在一定地狱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其中有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微生物)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生物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从非生物因素来说,从地狱关系来说,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7上P31练习使用显微镜:先调粗准焦螺旋,后调细准焦螺旋。7上P37观察植物细胞:常用的玻片标本有: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调取少量的材料制成。细胞壁:是最外层一层透明的薄壁,起保护和支撑细胞的作用。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细胞核:植物细胞有一个近似球形。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中物质,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细胞质内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细胞壁,液泡)植物细胞模式图 7上P45 动物细胞模式图 7上P48细胞中有哪些物质:许多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无机物: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有机物:分子比较大,一般含有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细胞在生活中会产生一些废物,如尿素、二氧化碳等。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当作燃料,使这些有机物与氧相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使用。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中,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DNA分子很长,它可以分成许多个片段,每一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就叫做基因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细胞通过分裂产成新细胞: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但细胞不能无限制的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细胞分裂过程与染色体变化7上P59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上皮组织: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7上P62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 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人体内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这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营养)花、果实、种子(发育) 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7上P67几种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草履虫。草履虫结构示意图,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7上P70病毒的种类: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而且比细胞小的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他们的大小。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根据他们寄生的细胞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大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病毒的结构和生活:病毒的结构很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与人类的关系:7上P73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藻类植物(最低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最高等),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的结构(菜豆,玉米):7上P85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7上P92种子萌发的过程: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植株的生长:7上P97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水、有机物和无机盐(氮、磷、钾)桃花的基本结构:7上P102传粉: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发出花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受精: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里面有卵细胞,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种子和果实的形成: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了“历史使命“,因而纷纷凋落。惟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水分的运输途径:7上P111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7上P12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实验)7上P127爱护植被,绿化祖国。7上P132生物7年级下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现在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7下P53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露西 175万年前古人类:东非人1929年: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生殖系统:人生要经历由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靠生殖系统来完成的。男人和女人的生殖系统不一样,大人和小孩的也有差别。男女生殖系统解剖图:7下P9生殖过程:7下P10分娩:怀孕到第40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青春期的特点: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青春期的性意识: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8上P19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提供能量7下P22水和无机盐:水可以运输能量,无机盐包括钙,磷,铁,碘,锌。7下P24维生素:7下P26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唾液腺有导管,它所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进入口腔。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7下P32消化系统:消化道:一条很长的管道。消化腺分为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的大消化腺,如肝脏;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内壁的小腺体,如肠腺。营养物质的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食品的合理营养、食品安全:7下P37呼吸系统: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呼吸道的作用: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页,右肺有三叶。在你不知不觉中,你的肺在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肺的运动模式图:7下P49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7下P50一个人一天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血液的组成: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运输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红细胞:血细胞中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可以运载氧气。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吞噬细菌。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可以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动脉、毛细血管、静脉:7下P67心脏解剖图:7下P68心脏工作示意图:7下P69血液循环模式图:7下P70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叫做体循环。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于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血型。输血关系表:7下P76肾: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7下P81尿的形成图:7下P82膀胱:暂时储存原尿。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7下P89视觉形成的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到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象。视网膜上有对光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7下P93听觉形成的过程:7下P94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神经系统是由脑、骨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7下P98神经元: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内有数以亿计的神经元。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松开放手馒头示意图:7下P102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构成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内分泌腺:7下P106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生物8年级上鱼: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能靠尾部的摆动和鳍协调作用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用鳃在水中呼吸。其他水生动物: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事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甲壳动物: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蚯蚓的生长环境,家兔的内部结构 8上P16空中飞行的动物:自然界中空中飞行的动物早在几亿年前就出现了。先是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后来是有脊椎动物中的鸟,以及哺乳动物中的蝙蝠。他们既是陆生动物,又适于飞行。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100万种以上的昆虫鸟适于飞行的特点: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是与它的飞行生活相适应的。昆虫的特征: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里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昆虫的分类:昆虫的分类属于节肢动物(身体由很多体节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的是节肢动物)两栖动物: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动物的运动:家兔的骨骼,关节模式图,肌肉与骨和关节的关系8上P29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运动需要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动物的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也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这是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群体中的信息交流:8上P39生态平衡: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动物与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动物与仿生: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菌落: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光滑或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细菌的发现:荷兰人列文·虎克制作了200~300倍的显微镜,观察老人的牙垢,发现细菌。巴斯德用鹅颈瓶证明了细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还发现了乳酸菌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细菌没有细胞核8上P60细菌的生殖:细菌是靠分裂来进行生殖的,有些细菌在生长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真菌的繁殖: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的。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3.与动物植物共生。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8上P70生物分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植物的分类:8上P81生物分类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8年级下植物的生殖:有性生殖:它们通过开花、受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的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出来的。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完全变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之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相对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基因和染色体: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内有蛋白质和DNA。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1883年比利时胚胎学家比耐登发现马蛔虫的精子和染色体都只有2对染色体中的其中2条。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8下P30 1858~1865奥地利的孟德尔发现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902年美国细胞学家麦克郎在男性细胞中发现一对染色体与其它染色体不一样,他把这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1905年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把男性性染色体称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女性细胞中同一对染色体是一样的,都是X染色体。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的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氨基酸。生物进化的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达尔文的自然学说: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像这样,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人体的三道防线:1.皮肤和黏膜2.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3.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免疫的三个功能:1.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2.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产生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免疫的害处、计划免疫:8下P78处方药(RX):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药物。非处方药(OTC):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说说明服用药物。人工呼吸的方法,胸外心脏挤压:8下P84外出血:可分为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8下P85吸烟吸毒的害处:8下P95

北师大版八上生物第15-19章知识点总结1、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可以逃避敌害和迁徙到适宜的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2、在成人骨中,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所以骨既有硬度又有弹性;在儿童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则这种骨的弹性大,硬度小;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多于2/3,则这种骨的硬度大,易骨折。3、当神经传来兴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骨骼肌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运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4、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5、学习是指动物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使自身行为发生的适应性变化的过程。学习可以使动物对环境的改变做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6、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7、实验法以观察法为基础。8、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同时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9、各种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的营养关系形成了食物链。10、生物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有利于生物之间的协调发展。11、动物对环境的影响:依赖→适应→影响→改变。动物能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12、生物圈中生物物种的灭绝是个漫长的自然过程。就地保护是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13、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主要活动场所是土壤。腐生性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寄生性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自养型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用于发酵馒头的是酵母菌,用于发酵泡菜的是乳酸菌,用于发酵醋的是醋酸菌。抗生素是某些真菌和某些放线菌产生的。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特点(异养、自养)以及极快的繁殖速度,使它们成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腐生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其他生物不可替代的。14、生殖是指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生物体的体积增大、体重增加的变化,就是生长。生物体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变化就是发育。15、人的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 结构 功能 结构 功能 睾丸 分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 卵巢 分泌雌性激素,产生卵细胞 输精管 输送精子到阴茎 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到子宫,受精作用的场所 阴茎 排出精液和尿液 阴道 精子进入和婴儿出生的通道 附睾 促使精子成熟并暂储 子宫 胚胎发育的场所 16、胚胎在子宫内的发育时间为280d左右,这个过程称为妊娠(怀孕)。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17、幼体到成体的形态、生理、习性等发生一系列的显著变化称为变态。变态发育的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叫做不完全变态(蟋蟀、豆娘、蜻蜓等)。如果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发育时期,则叫做完全变态(蜜蜂、蚂蚁、蝴蝶等)。18、两栖动物:幼体在水中生活,用腮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有变态发育。19、鸟类的发育无变态发育,有早成雏和晚成雏之分。鸟卵中发育成幼雏的是胚盘。20、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优点:子代个体数量多,繁殖速度快,且能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21、绿色开花植物能利用其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这种无性生殖方式叫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22、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尽可能靠近,是植株成活的前提。23、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植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在适当的离体条件下都具有重新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24、其他无性生殖的类型:分裂生殖(大部分单细胞生物)、出芽生殖(水螅、酵母菌)、孢子生殖(根霉、青霉、曲霉等)。本学期生物学科的重点在后半部分(遗传学部分为初中阶段总重点),应重点复习第19、20章。本册重点图:P65图19-2;P67图19-6;P83图19-18;P87图19-22;P102图20-3;P116图20-11。本册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处处是重点,所以在此不做总结,请认真阅读并注意理解记忆。我自己打的,还算能简明扼要吧,顺便再说一句:生物属于理科,不能死记硬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262376633背,只有理解记忆才能学好生物。第20章只有好好看书理解了!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2745450.html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如果没有,在百度直接搜索不用到百度文库搜索

北师大版八上生物第15-19章知识点总结1、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可以逃避敌害和迁徙到适宜的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2、在成人骨中,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所以骨既有硬度又有弹性;在儿童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则这种骨的弹性大,硬度小;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多于2/3,则这种骨的硬度大,易骨折。3、当神经传来兴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骨骼肌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运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4、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5、学习是指动物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使自身行为发生的适应性变化的过程。学习可以使动物对环境的改变做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6、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7、实验法以观察法为基础。8、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同时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9、各种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的营养关系形成了食物链。10、生物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有利于生物之间的协调发展。11、动物对环境的影响:依赖→适应→影响→改变。动物能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12、生物圈中生物物种的灭绝是个漫长的自然过程。就地保护是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13、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主要活动场所是土壤。腐生性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寄生性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自养型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用于发酵馒头的是酵母菌,用于发酵泡菜的是乳酸菌,用于发酵醋的是醋酸菌。抗生素是某些真菌和某些放线菌产生的。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特点(异养、自养)以及极快的繁殖速度,使它们成为生物圈的重要组e68a84e8a2ad7a6431333262376634成部分,腐生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其他生物不可替代的。14、生殖是指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生物体的体积增大、体重增加的变化,就是生长。生物体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变化就是发育。15、人的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 结构 功能 结构 功能 睾丸 分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 卵巢 分泌雌性激素,产生卵细胞 输精管 输送精子到阴茎 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到子宫,受精作用的场所 阴茎 排出精液和尿液 阴道 精子进入和婴儿出生的通道 附睾 促使精子成熟并暂储 子宫 胚胎发育的场所 16、胚胎在子宫内的发育时间为280d左右,这个过程称为妊娠(怀孕)。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17、幼体到成体的形态、生理、习性等发生一系列的显著变化称为变态。变态发育的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叫做不完全变态(蟋蟀、豆娘、蜻蜓等)。如果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发育时期,则叫做完全变态(蜜蜂、蚂蚁、蝴蝶等)。18、两栖动物:幼体在水中生活,用腮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有变态发育。19、鸟类的发育无变态发育,有早成雏和晚成雏之分。鸟卵中发育成幼雏的是胚盘。20、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优点:子代个体数量多,繁殖速度快,且能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21、绿色开花植物能利用其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这种无性生殖方式叫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22、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尽可能靠近,是植株成活的前提。23、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植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在适当的离体条件下都具有重新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24、其他无性生殖的类型:分裂生殖(大部分单细胞生物)、出芽生殖(水螅、酵母菌)、孢子生殖(根霉、青霉、曲霉等)。本学期生物学科的重点在后半部分(遗传学部分为初中阶段总重点),应重点复习第19、20章。本册重点图:P65图19-2;P67图19-6;P83图19-18;P87图19-22;P102图20-3;P116图20-11。本册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处处是重点,所以在此不做总结,请认真阅读并注意理解记忆。

北师大版八上生物第15-19章知识点总结 1、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可以逃避敌害和迁徙到适宜的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7a6431333236613365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2、在成人骨中,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所以骨既有硬度又有弹性;在儿童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则这种骨的弹性大,硬度小;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多于2/3,则这种骨的硬度大,易骨折。 3、当神经传来兴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骨骼肌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运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4、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5、学习是指动物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使自身行为发生的适应性变化的过程。学习可以使动物对环境的改变做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 6、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 7、实验法以观察法为基础。 8、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同时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9、各种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的营养关系形成了食物链。 10、生物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有利于生物之间的协调发展。 11、动物对环境的影响:依赖→适应→影响→改变。动物能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12、生物圈中生物物种的灭绝是个漫长的自然过程。就地保护是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13、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主要活动场所是土壤。腐生性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寄生性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自养型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用于发酵馒头的是酵母菌,用于发酵泡菜的是乳酸菌,用于发酵醋的是醋酸菌。抗生素是某些真菌和某些放线菌产生的。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特点(异养、自养)以及极快的繁殖速度,使它们成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腐生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其他生物不可替代的。 14、生殖是指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生物体的体积增大、体重增加的变化,就是生长。生物体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变化就是发育。 15、人的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 结构 功能 结构 功能 睾丸 分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 卵巢 分泌雌性激素,产生卵细胞 输精管 输送精子到阴茎 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到子宫,受精作用的场所 阴茎 排出精液和尿液 阴道 精子进入和婴儿出生的通道 附睾 促使精子成熟并暂储 子宫 胚胎发育的场所 16、胚胎在子宫内的发育时间为280d左右,这个过程称为妊娠(怀孕)。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 17、幼体到成体的形态、生理、习性等发生一系列的显著变化称为变态。变态发育的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叫做不完全变态(蟋蟀、豆娘、蜻蜓等)。如果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发育时期,则叫做完全变态(蜜蜂、蚂蚁、蝴蝶等)。 18、两栖动物:幼体在水中生活,用腮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有变态发育。 19、鸟类的发育无变态发育,有早成雏和晚成雏之分。鸟卵中发育成幼雏的是胚盘。 20、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优点:子代个体数量多,繁殖速度快,且能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 21、绿色开花植物能利用其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这种无性生殖方式叫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 22、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尽可能靠近,是植株成活的前提。 23、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植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在适当的离体条件下都具有重新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24、其他无性生殖的类型:分裂生殖(大部分单细胞生物)、出芽生殖(水螅、酵母菌)、孢子生殖(根霉、青霉、曲霉等)。 本学期生物学科的重点在后半部分(遗传学部分为初中阶段总重点),应重点复习第19、20章。本册重点图:P65图19-2;P67图19-6;P83图19-18;P87图19-22;P102图20-3;P116图20-11。本册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处处是重点,所以在此不做总结,请认真阅读并注意理解记忆。 我自己打的,还算能简明扼要吧,顺便再说一句: 生物属于理科,不能死记硬背,只有理解记忆才能学好生物。 第20章只有好好看书理解了!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第一部分 生物体的结构 第一章 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 知识点 1.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线用来调节光 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2.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3.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4.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5. 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一手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玻片的边缘,另一只手拿纱布将玻片放在两层纱布之间,用食指和拇指夹住轻轻擦拭,用力要均匀。 6.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影响观察,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7. 细胞壁只起支持和保护作用,是不具有生命活动的,而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则是生活着的。 8. 植物体是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植物体从小到大是体内细胞增多和增大的结果,而不是水和养料堆积增多使植物体长大的。 第二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二、 知识点 1. 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1333236613461。 2. 几种组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能够完成多种功能的结构才能够满足植物体某一方面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样的结构叫做器官。 3. 植物体基本结构的层次: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整体。 4.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5.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6. 动物或人体内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了系统。 7.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第二部分 形形色色的植物 第一章 种子植物 二、知识点 1.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种子不裸露,外面有果皮包被。 2. 采集和制作实验标本需要注意的问题:⑴要清楚采集不同植物的方法:高大的乔木、灌木需采集有花或果实的带叶枝条;小的草本植物需采集带花或果实的植株,连根掘起,并清除泥土和杂质。⑵整理采集到的植物时,要展平枝叶(少数叶、花的背面朝上),平铺在吸水纸上。⑶压制标本时,要勤换纸,放在通风处阴干。⑷固定标本时对于比较细的部分,可直接用胶水固定,但一定不能太多;对于比较粗大的部分,可用刀片沿标本较粗的部位在台纸上切出一对对的小纵口,分别将小纸条从台纸的正面切口处穿入,将标本缚紧,并在台纸的背面将纸条两头粘紧。 3.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根、茎、叶都很发达;种子是落露的,没有果皮包着。 4. 松树的根系十分发达;茎杆高大、粗壮,这样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叶呈针状就尽可能的减少了松树体内水分的散失。所以能适应干旱、贫瘠的陆生环境的特点。 5. 裸子植物对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绿化环境、净化空气和减轻噪声污染等具有的重要意义。 6. 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是应用广泛的建筑材料;可以供工业和医药上使用。 第二章 孢子植物 二、 知识点 1. 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茎,而是它的复叶;地下部分是地下茎和根。 2.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3. 铁线蕨生殖过程的剪贴图:铁线蕨→孢子囊→孢子。 4. 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孢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生殖时可见到,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 5. 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6. 苔藓植物的植物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有茎、叶的分化,但茎很细小,叶又小又薄,如葫芦藓、墙藓;另一种没有茎、叶的分化,植物体只是扁平的叶状体,如地钱。 7. 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8.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9.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10.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11.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12. 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第三部分 被子植物的生活 第一章 种子的萌发 二、 知识点 1.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是根据种子里子叶的数目的不同来区分的。有无胚乳并不是区别这两个概念的标准,具有胚乳的双子叶植物(如蓖麻、番茄等)和一些无胚乳的单子植物(如慈菇、泽泻等)。 2. 在烘烤干燥的小麦种子时,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的方法: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四分之一处;手持试管夹的长柄;试管口应略微向上倾斜且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别人;试管壁要均匀加热;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当管壁出现水珠时,应将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免因水滴流到试管底部而引起试管爆裂。 3. 烘烤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种子就会发生碳化,碳化的部分往往粘在试管壁上,不易清洗掉。 4. 在做淀粉的浆液遇碘变蓝的实验时,一定要把淀粉浆液加热,因为淀粉中包括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直链淀粉容易溶解在热水中,当其形成粘性较低的溶液时,遇碘才呈现蓝色,加温的目的是使直链淀粉能够更好地溶于水,从而使显色反应的效果明显。 5. 影响种子萌发的外因,即温度、水分和空气。 6. 低温使种子内的物质转化处于停顿状态;缺水则使种子内的营养无法被胚所利用;空气太少影响了种子的呼吸,从而不能提供给种子足够的能量。10. 有完好胚且外界条件适宜的种子才能萌发,而即使是外界条件充足,种子本身的胚被破坏了,种子也不能萌发,这说明种子的内部条件也是必需的。 7.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8. 胚的各部分将生长发育成植物体的哪些器官。 第二章 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 二、 知识点 1. 根主要是有主根、侧根和不定根之分的。这三种类型的根,主要是从其发生部位来划分的。 2. 主根是由胚根生长发育而成根;侧根是在主根生长到一定长度时,在主根上生出的许多的分枝根。这种根与主根一般呈一定的角度生长。侧根可以再生侧根,反复分枝,如菜豆幼苗的根。还有一类根可以在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这种根叫不定根。如:小麦的根系绝大多数是由不定根组成的。 3. 主根比较长而粗,侧根比较短而细,主根与侧根有明显的区别,这样的根系就叫做直根系。一般双子叶植物的根系都是直根系。 4. 根系主根不发达,主根生出以后不久就不再继续生长了,另在原来胚轴的部位和茎的基部生出许多不定根。像这样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叫做须根系。须根系中,主根与不定根在粗细、长短和大小上是没有区别的。一般单子叶植物的根系都是须根系。 5. 植物的根系有向地生长的特性——向地性;还有向水性和向肥性。根系地下分布的深度甚至可以超过地上主茎的高度。 6. 根尖分成四部分,即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7. 根冠是由许多薄壁细胞组成。它的外层细胞因为当根在土壤中生长时不断地受到磨擦损伤而脱落,在根冠附近的生长点细胞不断进行细胞分裂,来补充因磨擦而损伤的根冠,使根冠始终保持一定的形状和厚度。 8. 分生区一般全长约1~2毫米,大部分被根冠包围着,是产生新细胞的主要地方。属于分生组织,能使根尖细胞数目不断增加。细胞排列紧密,壁薄、核大、质稠。 9. 伸长区:位于生长点和根毛区之间,长度约为几毫米。伸长区细胞逐渐伸长,细胞中液泡开始加大,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被液泡挤到细胞边缘。 10. 根毛区:根毛区也叫成熟区。因为此区的细胞已停止生长,属于成熟的细胞。根毛是由一个表皮细胞形成的。 11. 导管是由死细胞构成的,它与茎、叶中的导管是相通的。这样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就可以沿着导管输送到植物体各部。 12. 植物细胞可以吸水,也可以失水;细胞吸水或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液的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 13. 根毛细胞吸水以后,水分逐步渗入到根表皮以内的每层细胞,最后进入导管,再由导管输送到茎和其他器官。 14. 不同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同一种植物随着生长期的不同,对无机盐的需要量也不同。 15. 无土栽培是指不要用土壤或用其他物质(如砂石)代替土壤,根据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来培养植物。 第三章 有机物的制造 二、 知识点 1、总结: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细胞外壁上有一层透明不透水的角质层。这样的表皮有什么用呢?功能:这种结构既有利于透光,又可防止叶片过多的散失水分,对叶片还有保护作用。因此,表皮属于保护组织。 2、表皮上有什么特殊结构?看图指出表皮细胞之间有一些特殊细胞两两成对,其中每一个半月形的细胞叫做保卫细胞,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孔隙,叫气孔。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 3、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形,排列较整齐,含绿色颗粒较多。 海绵组织:接近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较疏松,含绿色颗粒较少。 叶肉细胞内部的许多绿色颗粒结构是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等多种色素,它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4、叶脉主要是由两种细胞构成的管道组成的。导管是由一些中空、横壁消失的细胞连接成的长管,这些细胞是死细胞,导管具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功能。筛管也是由一些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在细胞上下连接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叫筛孔,这些细胞是活细胞,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叶片的结构有哪些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点? 5、 表皮透光保水,气孔可进行气体交换;叶肉含大量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脉可运输光合作用所需要的物质。 6、光合作用的公式: 7、从实质上说,光合作用包含了两个方面的转化: 8、 食物中的各种有机物,都是直接或间接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成的。不仅如此,自然界中的各种有机物,包括我们熟悉的棉、麻、糖、橡胶等,也都是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提供的。 9、光合作用是生物界食物的来源、能量的来源和氧气的来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存、繁荣和发展的基础。在农作物种植技术上,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增大单位空间的叶总面积,以提高光能利用的效率。合理密植和立体高效种植,可以将植物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最优化组合,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第四章有机物的分解利用和水分的散失 二、知识点 1、植物进行呼吸时,吸入体内的氧,能使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有机物分解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在有机物分解的过程中,原来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就会逐步释放出来。有机物分解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部分用于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的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的需要,一小部分能量转变成热散发出来。 2、植物体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呼吸作用的公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3、呼吸作用最重要的生理意义就是为植物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提供不可缺少的动力。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和运输,有机物的制造和运输,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等等,无一不需要能量。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地呼吸,呼吸的停止则意味着死亡。 4、呼吸作用还为植物体内其它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如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淀粉在呼吸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成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在呼吸作用过程中通过中间产物可以互相转变。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依赖于光合作用生成的;而光合作用的进行,所需的生活动力又是经呼吸作用才能释放出的。因此,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两个生理过程。 5、根的呼吸作用有利于根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所以,栽培作物和种植花卉,要使土壤保持疏松,空气流通,应当注意及时进行松土。农田淹水以后必须及时排涝也是这个道理。 呼吸作用进行时,不仅会使贮存的种子、瓜果中的有机物的含量减少,品质下降,还会因温度的升高而发生霉烂,因而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贮藏蔬菜、瓜果和种子时,要保持低温或充加二氧化碳,来降低呼吸强度,延长贮藏时间。 6、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 7、叶肉细胞中的水分除了很小一部分参与植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以外,绝大部分变成水蒸气,通过气孔散发到大气中。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可以调节蒸腾作用,使植物体内经常保持着适当的水分。 8、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促进根吸收水分;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避免灼伤。由于植物具有蒸腾作用,大面积的森林可以增加大气湿度,使天空云量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起到减轻干旱、调节气候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进行大面积地植树造林。 第五章 营养物质的运输 二、知识点 1、 芽有许多种类,分类的标准不一样,名称也不一样,如:按着生位置区分,可分为顶芽、侧芽;按将来发育成什么分,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 2、 叶芽的基本结构包括:生长点、芽轴、叶原基、幼叶和芽原基。 3、生长素多集中在顶芽等生长旺盛的部位,并能往下运输。在含量微少时会促进植物生长,含量稍多就会抑制植物生长。一般情况下顶芽生长素含量少生长快,侧芽生长素多生长慢或停滞。这就叫做顶端优势。当顶芽去掉后,生长素往下运输的量减少了,侧芽处生长素含量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解除,侧芽开始生长,并能发育成侧枝。 4、 木本植物茎 草本植物茎 维管束组成 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 韧皮部、木质部 维管束排列 呈筒状 散生在薄壁细胞中 茎的加粗 可以逐年加粗 不能逐年加粗 5、年轮是木本植物茎横切面上的同心轮纹。每一个同心轮纹是木本茎在一年中形成的木质部。因为形成层的活动受季节的影响,春夏季所生木质部色淡而宽厚,细胞大,壁薄,称春材(早材);夏季至秋季所生木质部则色深而狭窄,细胞小,壁厚,称秋材(晚材)。当年春材与秋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界线分明,出现轮纹。年轮线只指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的分明界线。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数,可推测出树木年龄。 6、 茎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里的导管向上运输的;而叶里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茎的韧皮部里的筛管运输的。 7、 茎除了有输导作用外,还有贮藏作用,比如甘蔗、马铃薯、藕等植物的茎就贮藏了大量的有机物。 第六章 开花结果和营养繁殖 二、知识点 1、 花的基本结构包括:花托、花萼、花冠、雄蕊(花药、花丝)、雌蕊(柱头、花柱、子房)。 2、 花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雄蕊的花药中有花粉,当花开后,花粉落在柱头上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雌蕊的子房中的胚珠才能发育成种子,而整个子房就发育成果实。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重要结构。 3、 开花是指:花的各部分成熟后,花被(花萼和各种植物一生中开花的次数是不一样的。一、二年生植物,生长几个月后就开花,一生中只开一次花。多年生植物要到一定的年龄才开花; 4、 环境中的温度和光照是影响开花的两个主要因素。有些植物需长日照和高温才能开花,如莲和某些豆科植物;有些植物需高温暗光才能开花,如晚香玉、紫茉莉;有些植物需短日照和低温才能开花,如菊花、大丽花;冬天开花的梅和水仙所需要的温度更低,光照更短。 5、借助昆虫传粉的花应该叫——虫媒花;借助风力传粉的花应该叫——风媒花。虫媒花与风媒花在结构上有各自的特点:花的蜜腺产生花蜜可以招引昆虫;各种小花组成的花序,形成较大面积的鲜艳的颜色也是招引昆虫的一招;枣花虽然没有鲜艳的花冠,但枣花蜜甘甜如饴,使昆虫蜂拥而至;。风媒花一般小而不明显,花被很小或退化,不具鲜艳的颜色;无香味和蜜腺;花丝细长,易为风吹摆动,散布花粉;每朵花产生的花粉粒多、小而轻,外壁光滑干燥,适于被风吹走。 6、 花粉落到柱头上,受到雌蕊柱头上粘液的刺激,就开始萌发,生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里有两个精子。花粉管伸长后到达胚珠,从珠孔伸进去。随后,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移动出来,就开始了受精的过程。 7、 受精就是精子与卵细胞融合的现象。而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现象,叫做双受精。双受精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现象。 8、 受精后花的变化:花冠和雄蕊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果实和种子由此形成。 9、 植物体是一个整体:从结构上看,相邻细胞间由胞间连丝互相联系着,维管束贯穿于六种器官之中;从功能上看,六种器官的生理功能是密不可分的,营养器官的生长与生殖器官的生长是互相依存的。 10、植物体依靠营养器官(如:根、茎、叶)进行的繁殖,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之所以在生产上被广泛利用,就是因为它有利于保持植物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速度。 11、营养繁殖的的种类有:用茎繁殖,用枝繁殖,用叶繁殖。而利用植物的茎进行营养繁殖是最常见的。其方法有:扦插、嫁接和压条。 12、培养在人工配置的营养物质上的外植体,可以经过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如继续培养,可以形成试管苗,进而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这种技术就叫做组织培养。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植物体的任何一个细胞,都有分化并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