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摘自《黄河颂》 长江: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大江东去浪淘尽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君之意。 西湖: 咏西湖诗句: 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吹来忽不见,望湖楼下水如天(苏东坡)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东坡) 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王瀛) 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王瀛) 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张宁)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 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e69da5e887aa7a6431333330333562(潘阆) 平 湖 秋 月 (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 一色湖光万顷秋。 和友人招游西湖 [明] 钟禧 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 湖边为问山多少?每个峰头住一年。 夜泛西湖 [明] 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西湖柳枝词 [清] 田庶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院 风 荷 [清] 许承祖 绿盖红妆锦绣乡, 虚亭面面纳湖光。 白云一片忽酿雨, 泻入波心水亦香。 和友人招游西湖 [明] 杨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寄杭州友人 [明] 钟禧 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 湖边为问山多少?每个峰头住一年。 夜泛西湖 [明]史鉴 西湖湖上水初生,重叠春山接郡城。 记得扁舟载春酒,满身花影听啼莺。 西湖柳枝词 [明] 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湖心亭 [清] 田庶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饮龙井 [清] 许承祖 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 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咏西湖的诗句作者: 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六和塔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佳作更具神韵和特色。他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的这首七绝,“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山影送斜辉/波光迎素月”“市声到海迷红雾,花气涨天成彩云。一代繁华如昨日,御街灯火月纷纷。”元代诗人萨都刺描写杭州清河坊的诗句,杭州楼外楼菜馆“西湖醋鱼何时美,独数杭州楼外楼”。有诗人留下诗句:“西湖西畔天外天,野味珍馐里鲜,他日腰缠三万贯,看舞越姬学醉仙。”孟浩然有 《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 一首诗: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南宋杨万里曾留下:“海潮也怯桐红净,不遣潮头过富春”的诗句。宋代曾在富阳石头山(今鹳山)设观涛所;而元代杨维桢“风送江声万里潮”正是在这一带的记载;清代陈子澜 《 恩波桥诗 》 又有“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之作。北宋刘克庄有“惟有浙江潮事好,肯随逐客到严州”;南宋谢翱又有“潮信到严滩”的诗句(这里所指的严滩即严子陵钓台一带的急流险滩);元代仇远有“直上严滩势始平”;而清代黄仲则更有“海潮连日大,直过子陵滩”的诗句。飞来峰,是灵隐地区的主要风景点。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苏东坡曾以“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万古蛟龙潭”的诗句称道龙井的山泉。广东籍革命老前辈叶剑英元帅的一首诗句:“借得西湖水一圈,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宋代杨万里的那首“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样动人的诗句,真可谓西湖咏荷诗中的千古绝唱了!古时的白乐天守杭时有:“绕郭荷花三十里”之句。古人又把荷花比作光彩照人的美女,称之:“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足可见其对西湖的眷恋之情。唐朝诗人张 á 的 《 孤山诗 》 ,由于诗中有“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等诗句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 [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淮于今判伪真 ] ; [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公元 825 年,大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三年任期满后,离别杭州时在西湖边写下这样的诗句。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诗句“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颖水与罗浮诗人苏东坡常品茗吟诗于此,曾有“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万苦蛟龙潭”的诗句赞美。诗人白居易曾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诗句。白居易的诗句是:“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浙大博士生论坛 博士之声 西湖诗稿(选) 西湖诗稿(选) 1 、 游船如梭烟里行,垂柳远堤脚步轻。春未到来人先闹,只等桃花放暖晴。 2 、 宋都往事可追忆,最堪感慨诗句里。而今忽然九百年,湖水仍似旧时平。 3 、 环湖笙灯不夜景,暮色西子更奢淫。自古英雄甘迷醉,帝王焉鼓向北心。 4、 苍穹如海高楼低,华灯十里绕湖碧。湖中不见小瀛洲,寒风吹颈略凄迷。 5 、 车马流光人匆忙,庄严保俶观衰替。美景只是虚幻象,谁于苦海攒欢喜。

百度文库搜

怎样学好高中数学?首先要摘要答题技巧现在数学这个科目也是必须学习的内容,但是现在还有很多孩子们都不喜欢这个科目,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会做这些题,导致这个科目拉他们的总分,该怎样学好高中数学?对于数学题,他们都分为哪些类型?老师在上数学课我相信数学你们应该都知道吧,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不管是学习上面还是在生活方面处处都是要用到的,到了高中该怎样学好高中数学,现在我就来教你们一些数学的技巧.选择题1、排除:排除方法是根据问题和相关知识你就知道你肯定不选择这一项,因此只剩下正确的选项.如果不能立即获得正确的选项,但是你们还是要对自己的需求都是要对这些有应的标准,提高解决问题的精度.注意去除这种方式还是一种解答这种大麻烦的好方7a686964616f31333433623135式,也是解决选择问题的常用方法.2、特殊值法:也就是说,根据标题中的条件,择选出来这种独特的方式还有知道他们,耳膜的内容关键都是要进行测量.在你使用这种方式答题的时候,你还是要看看这些方式都是有很多的要求会符合,你可以好好计算.3、通过推测和测量,可以得到直接观测或结果:近年来,人们经常用这种方法来探索高考题中问题的规律性.这类问题的主要解决方法是采用不完整的归类方式,通过实验、猜测、试错验证、总结、归纳等过程,使问题得以解决.填空题1、直接法:根据杆所给出的条件,通过计算、推理或证明,可以直接得到正确的答案.2、图形方法:根据问题的主干提供信息,画图,得到正确的答案.首先,知道题干的需求来填写内容,有时,还有就是这些都有一些结果,比如回答特定的数字,精确到其中,遗憾的是,有些候选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并且犯了错误.其次,没有附加条件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和一般规则回答.应该仔细分析这个话题的暗藏要求.总之,填空和选择问题一样,这种题型不同写出你是怎样算出这道题的,而是直接写出最终的结果.只有打好基础,加强训练,加强解开答案的秘籍,才能准确、快速地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填报问题的分析研究,掌握填报问题的特点和解决办法,减少错误.高中数学试卷怎样学好高中数学这也是需要我们自己群摸索一些学习的技巧,找到自己适合的方法,这还是很关键的.

高中数学内容包括集合与函数、三角函数、不等式、数列、复数、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等部分。具体总结如下:1、《集合与函数》内容子交并补集,还有幂指对函数。性质奇偶与增减,观察图象最明显。复合函数式出现,性质乘法法则辨,若要详细证明它,还须将那定义抓。指数与对数函数,两者互为反函数。底数非1的正数,1两边增减变故。函数定义域好求。分母不能等于0,偶次方根须非负,零和负数无对数。正切函数角不直,余切函数角不平;其余函数实数集,多种情况求交集。2、《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函数,象限符号坐标注。函数图象单位圆,周期奇偶增减现。同角关系很重要,化简证明都需要。正六边形顶点处,从上到下弦切割中心记上数字1,连结顶点三角形;向下三角平方和,倒数关系是对角,顶点任意一函数,等于后面两根除。诱导公式就是好,负化正后大化小,变成税角好查表,化简证明少不了。二的一半整数倍,奇数化余偶不变,将其后者视锐角,符号原来函数判。两角和的余弦值,化为单角好求值。3、《不等式》解不等式的途径,利用函数的性质。对指无理不等式,化为有理不等式。高次向着低次代,步步转化要等价。数形之间互转化,帮助解答作用大。证不等式的方法,实数性质威力大。求差与0比大小,作商和1争高下。直接困难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66303739分析好,思路清晰综合法。非负常用基本式,正面难则反证法。还有重要不等式,以及数学归纳法。图形函数来帮助,画图建模构造法。4、《数列》等差等比两数列,通项公式N项和。两个有限求极限,四则运算顺序换。数列问题多变幻,方程化归整体算。数列求和比较难,错位相消巧转换,取长补短高斯法,裂项求和公式算。归纳思想非常好,编个程序好思考:一算二看三联想,猜测证明不可少。还有数学归纳法,证明步骤程序化:首先验证再假定,从 K向着K加1,推论过程须详尽,归纳原理来肯定。5、《复数》虚数单位i一出,数集扩大到复数。一个复数一对数,横纵坐标实虚部。对应复平面上点,原点与它连成箭。箭杆与X轴正向,所成便是辐角度。箭杆的长即是模,常将数形来结合。代数几何三角式,相互转化试一试。代数运算的实质,有i多项式运算。i的正整数次慕,四个数值周期现。一些重要的结论,熟记巧用得结果。虚实互化本领大,复数相等来转化。扩展资料:1、高中数学许多概念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平行线段与平行向量、平面角与空间角、方程与不等式、映射与函数、对立事件与互斥事件等等,在教学中应善于寻找、分析其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2、再如,函数概念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初中给出的定义,是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其中的对应关系是将自变量的每一个取值,与唯一确定的函数值对应起来:另一种是高中给出的定义,是从集合、对应的观点出发,其中的对应关系是将原象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与象集合中唯一确定的元素对应起来。参考资料:高中数学-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步入高中学习了,这是值得开心的事,但随之而来的就是错综复杂的学科,例如高中数学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366306437,怎么样才能学好高中数学呢?高中数学提分难吗?一系列的问题也就来了,高一到高三,各种考试及会考,最后高考,那对于这么一门学科(数学)来说,正确学习以及学好它的有效方法是什么呢?答案:知识体系梳理。下面就来分享一些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希望对那些渴望学好高中数学的同学有借鉴参考的意义。1.曲线与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看作满足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或轨迹)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1)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2.曲线的交点设曲线C1的方程为F1(x,y)=0,曲线C2的方程为F2(x,y)=0,则C1,C2的交点坐标即为方程组F2(x,y)=0(F1(x,y)=0,)的实数解,若此方程组无解,则两曲线无交点.3.辨明两个易误点(1)轨迹与轨迹方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曲线的形状、位置、大小等特征,后者指方程(包括范围).(2)求轨迹方程时易忽视轨迹上特殊点对轨迹的“完备性与纯粹性”的影响.4.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1)建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2)设点——设轨迹上的任一点P(x,y);(3)列式——列出动点P所满足的关系式;(4)代换——依条件式的特点,选用距离公式、斜率公式等将其转化为关于x,y的方程式,并化简;(5)证明——证明所求方程即为符合条件的动点轨迹方程.5.直接法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1)建立合理的直角坐标系;(2)设出所求曲线上点的坐标,把几何条件或等量关系用坐标表示为代数方程; (3)化简整理这个方程,检验并说明所求的方程就是曲线的方程.注:直接法求曲线方程时最关键的就是把几何条件或等量关系“翻译”为代数方程,要注意“翻译”的等价性.例:已知点P是直线2x-y+3=0上的一个动点,定点M(-1,2),Q是线段PM延长线上的一点,且|PM|=|MQ|,则Q点的轨迹方程是(  )A.2x+y+1=0   B.2x-y-5=0C.2x-y-1=0 D.2x-y+5=06.定义法求轨迹方程(1)在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轨迹方程时,若所求的轨迹符合某种圆锥曲线的定义,则根据曲线的方程,写出所求的轨迹方程;(2)利用定义法求轨迹方程时,还要看轨迹是否是完整的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如果不是完整的曲线,则应对其中的变量x或y进行限制. 例:(2017·江西红色七校二模)已知动圆C过点A(-2,0),且与圆M:(x-2)2+y2=64相内切.求动圆C的圆心的轨迹方程.总结,综上所述是一些曲线与方程的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裨益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3. 注意下列性质:(3)德摩根定律: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的取值范围。6. 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7. 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A→B,是否注意到A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中与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 (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中有元素无原象。) 8.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9.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10.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义域是_____________。 11.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12. 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一一对应函数) 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 (①反解x;②互换x、y;③注明定义域)13. 反函数的性质有哪些? ①互为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②保存了原来函数的单调性、奇函数性;14. 如何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取值、作差、判正负) 如何判断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15. 如何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值是( ) A. 0 B. 1 C. 2 D. 3∴a的最大值为3) 16. 函数f(x)具有奇偶性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是什么? (f(x)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注意如下结论: (1)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奇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两个偶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奇函数的乘积是奇函数。17. 你熟悉周期函数的定义吗? 函数,T是一个周期。)如: 18. 你掌握常用的图象变换了吗?注意如下“翻折”变换:19. 你熟练掌握常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了吗?的双曲线。应用:①“三个二次”(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关系——二次方程②求闭区间[m,n]上的最值。 ③求区间定(动),对称轴动(定)的最值问题。 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由图象记性质! (注意底数的限定!)利用它的单调性求最值与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区别是什么? 20. 你在基本运算上常出现错误吗?21. 如何解抽象函数问题? (赋值法、结构变换法)22. 掌握求函数值域的常用方法了吗? (二次函数法(配方法),反函数法,换元法,均值定理法,判别式法,利用函数单调性法,导数法等。) 如求下列函数的最值:23. 你记得弧度的定义吗?能写出圆心角为α,半径为R的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吗?24. 熟记三角函数的定义,单位圆中三角函数线的定义25. 你能迅速画出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象吗?并由图象写出单调区间、对称点、对称轴吗?(x,y)作图象。27. 在三角函数中求一个角时要注意两个方面——先求出某一个三角函数值,再判定角的范围。28. 在解含有正、余弦函数的问题时,你注意(到)运用函数的有界性了吗?29. 熟练掌握三角函数图象变换了吗? (平移变换、伸缩变换) 平移公式:图象?30. 熟练掌握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和诱导公式了吗?“奇”、“偶”指k取奇、偶数。A. 正值或负值 B. 负值 C. 非负值 D. 正值 31. 熟练掌握两角和、差、倍、降幂公式及其逆向应用了吗? 理解公式之间的联系:应用以上公式对三角函数式化简。(化简要求:项数最少、函数种类最少,分母中不含三角函数,能求值,尽可能求值。) 具体方法: (2)名的变换:化弦或化切 (3)次数的变换:升、降幂公式 (4)形的变换:统一函数形式,注意运用代数运算。32. 正、余弦定理的各种表达形式你还e69da5e887aa7a6431333264643234记得吗?如何实现边、角转化,而解斜三角形? (应用:已知两边一夹角求第三边;已知三边求角。)33. 用反三角函数表示角时要注意角的范围。34. 不等式的性质有哪些?答案:C 35. 利用均值不等式:值?(一正、二定、三相等) 注意如下结论:36.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都掌握了吗? (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数学归纳法等) 并注意简单放缩法的应用。(移项通分,分子分母因式分解,x的系数变为1,穿轴法解得结果。) 38. 用“穿轴法”解高次不等式——“奇穿,偶切”,从最大根的右上方开始39. 解含有参数的不等式要注意对字母参数的讨论 40. 对含有两个绝对值的不等式如何去解? (找零点,分段讨论,去掉绝对值符号,最后取各段的并集。)证明: (按不等号方向放缩) 42.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常用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可转化为最值问题,或“△”问题)43.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0的二次函数) 项,即:44. 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46. 你熟悉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吗? 例如:(1)求差(商)法 解: [练习](2)叠乘法 解: (3)等差型递推公式[练习](4)等比型递推公式[练习](5)倒数法47. 你熟悉求数列前n项和的常用方法吗? 例如:(1)裂项法:把数列各项拆成两项或多项之和,使之出现成对互为相反数的项。 解: [练习](2)错位相减法:(3)倒序相加法:把数列的各项顺序倒写,再与原来顺序的数列相加。[练习]48. 你知道储蓄、贷款问题吗? △零存整取储蓄(单利)本利和计算模型: 若每期存入本金p元,每期利率为r,n期后,本利和为: △若按复利,如贷款问题——按揭贷款的每期还款计算模型(按揭贷款——分期等额归还本息的借款种类) 若贷款(向银行借款)p元,采用分期等额还款方式,从借款日算起,一期(如一年)后为第一次还款日,如此下去,第n次还清。如果每期利率为r(按复利),那么每期应还x元,满足p——贷款数,r——利率,n——还款期数 49. 解排列、组合问题的依据是:分类相加,分步相乘,有序排列,无序组合。(2)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 (3)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组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 50. 解排列与组合问题的规律是: 相邻问题捆绑法;相间隔问题插空法;定位问题优先法;多元问题分类法;至多至少问题间接法;相同元素分组可采用隔板法,数量不大时可以逐一排出结果。 如:学号为1,2,3,4的四名学生的考试成绩 则这四位同学考试成绩的所有可能情况是( ) A. 24 B. 15 C. 12 D. 10 解析:可分成两类:(2)中间两个分数相等 相同两数分别取90,91,92,对应的排列可以数出来,分别有3,4,3种,∴有10种。 ∴共有5+10=15(种)情况 51. 二项式定理性质:(3)最值:n为偶数时,n+1为奇数,中间一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且为第表示)52. 你对随机事件之间的关系熟悉吗?的和(并)。(5)互斥事件(互不相容事件):“A与B不能同时发生”叫做A、B互斥。(6)对立事件(互逆事件):(7)独立事件:A发生与否对B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这样的两个事件叫做相互独立事件。 53. 对某一事件概率的求法: 分清所求的是:(1)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常采用排列组合的方法,即(5)如果在一次试验中A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A恰好发生 如:设10件产品中有4件次品,6件正品,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从中任取2件都是次品; (2)从中任取5件恰有2件次品; (3)从中有放回地任取3件至少有2件次品; 解析:有放回地抽取3次(每次抽1件),∴n=103 而至少有2件次品为“恰有2次品”和“三件都是次品”(4)从中依次取5件恰有2件次品。 解析:∵一件一件抽取(有顺序)分清(1)、(2)是组合问题,(3)是可重复排列问题,(4)是无重复排列问题。 54. 抽样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抽签法、随机数表法)常常用于总体个数较少时,它的特征是从总体中逐个抽取;系统抽样,常用于总体个数较多时,它的主要特征是均衡成若干部分,每部分只取一个;分层抽样,主要特征是分层按比例抽样,主要用于总体中有明显差异,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体现了抽样的客观性和平等性。 55. 对总体分布的估计——用样本的频率作为总体的概率,用样本的期望(平均值)和方差去估计总体的期望和方差。 要熟悉样本频率直方图的作法: (2)决定组距和组数; (3)决定分点; (4)列频率分布表; (5)画频率直方图。如:从10名女生与5名男生中选6名学生参加比赛,如果按性别分层随机抽样,则组成此参赛队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56. 你对向量的有关概念清楚吗? (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在此规定下向量可以在平面(或空间)平行移动而不改变。 (6)并线向量(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 规定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平行。 (7)向量的加、减法如图:(8)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向量的分解定理)的一组基底。 (9)向量的坐标表示表示。57.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2)数量积的运算法则[练习]答案: 答案:2 答案: 58. 线段的定比分点※. 你能分清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外心、内心及其性质吗? 59. 立体几何中平行、垂直关系证明的思路清楚吗? 平行垂直的证明主要利用线面关系的转化: 线面平行的判定:线面平行的性质: 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线面垂直:面面垂直:60. 三类角的定义及求法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0°<θ≤90°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θ,0°≤θ≤90°(三垂线定理法:A∈α作或证AB⊥β于B,作BO⊥棱于O,连AO,则AO⊥棱l,∴∠AOB为所求。) 三类角的求法: ①找出或作出有关的角。 ②证明其符合定义,并指出所求作的角。 ③计算大小(解直角三角形,或用余弦定理)。[练习] (1)如图,OA为α的斜线OB为其在α内射影,OC为α内过O点任一直线。(2)如图,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对角线BD1=8,BD1与侧面B1BCC1所成的为30°。 ①求BD1和底面ABCD所成的角; ②求异面直线BD1和AD所成的角; ③求二面角C1—BD1—B1的大小。(3)如图ABCD为菱形,∠DAB=60°,PD⊥面ABCD,且PD=AD,求面PAB与面PCD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 (∵AB∥DC,P为面PAB与面PCD的公共点,作PF∥AB,则PF为面PCD与面PAB的交线……) 61. 空间有几种距离?如何求距离? 点与点,点与线,点与面,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间距离。 将空间距离转化为两点的距离,构造三角形,解三角形求线段的长(如:三垂线定理法,或者用等积转化法)。 如:正方形ABCD—A1B1C1D1中,棱长为a,则: (1)点C到面AB1C1的距离为___________; (2)点B到面ACB1的距离为____________; (3)直线A1D1到面AB1C1的距离为____________; (4)面AB1C与面A1DC1的距离为____________; (5)点B到直线A1C1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 62. 你是否准确理解正棱柱、正棱锥的定义并掌握它们的性质? 正棱柱——底面为正多边形的直棱柱 正棱锥——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 正棱锥的计算集中在四个直角三角形中: 它们各包含哪些元素?63. 球有哪些性质? (2)球面上两点的距离是经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为此,要找球心角! (3)如图,θ为纬度角,它是线面成角;α为经度角,它是面面成角。(5)球内接长方体的对角线是球的直径。正四面体的外接球半径R与内切球半径r之比为R:r=3:1。 积为( ) 答案:A 64. 熟记下列公式了吗?(2)直线方程:65. 如何判断两直线平行、垂直?66. 怎样判断直线l与圆C的位置关系?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比较。 直线与圆相交时,注意利用圆的“垂径定理”。 67. 怎样判断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 68. 分清圆锥曲线的定义70. 在圆锥曲线与直线联立求解时,消元后得到的方程,要注意其二次项系数是否为零?△≥0的限制。(求交点,弦长,中点,斜率,对称存在性问题都在△≥0下进行。)71. 会用定义求圆锥曲线的焦半径吗? 如:通径是抛物线的所有焦点弦中最短者;以焦点弦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相切。 72. 有关中点弦问题可考虑用“代点法”。答案: 73. 如何求解“对称”问题? (1)证明曲线C:F(x,y)=0关于点M(a,b)成中心对称,设A(x,y)为曲线C上任意一点,设A'(x',y')为A关于点M的对称点。75. 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有哪些?注意讨论范围。 (直接法、定义法、转移法、参数法) 76. 对线性规划问题:作出可行域,作出以目标函数为截距的直线,在可行域内平移直线,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值。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高中数学重点有什么?该怎样攻克?高中数学重点内容还有很多.这些重点都是保持多年来的经验,他们分析过高考数学的题型,高中数学重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高中数学知识一、函数和导数,函数可以说是整个高中数学的关键.在高中数学当中,每一个.板块都需要函数的引导.这是高中数学的一根纽带.在高考数学中,函数这些内容方只在30分左右,其中包括指数,对数,还有图像的变化.考察的内容,关键是以填空的形式,还有选择的形式,有的还有在解答题需要让你画一些图像来正确解答.二、数列,数列也是高中的重点内容.其实数列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就经历过,我们就学过,只不过数列在高中这个阶段也是重要的一个版块儿.他可以让你算出钱一个数列的数值都是多少?还有等比数列,等差数列,比较好一点的就是这些不用画图,像你就可以算出来这一个板块还是比较简单,只要你记住一些死e5a48de588b67a686964616f31333431376631公式,往里边套就好.三、三角函数,三角函数也是高中数学重点内容.三角函数的考查一般就是在诱导公式还有俩差公式或者就是证明求解.还有图像的分析会让你.算出图像平移的变化,还有对称的变化,还有一些单调性,单调区间周期性.最后一个对函数的考查就是用实际例题几何的综合.四、几何函数综合,这种综合题也是高考比较常见的题型,通常也在二三十分左右梯形,也就是考察一些线性的规划,还有圆锥的定义圆锥,圆柱都是考察的重点.还会让你算一些面积,表面积一些体积.还有侧面积或者切去某块儿部分让你算出它的面积.五、向量,向量这个板块儿是必修科目当中最后一个重点板块儿.向量我们在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它是一条射线.关键的就是它可以精确地算出圆柱和圆锥的位置关系还可以算出他们的加减法,但是简答都是会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键都是以这种计算为主.向量讲解其实高中数学重点就是在必修的里面.必修是每个高中生都必须学习的,不管是分不分文理科,他们都是会学习的.很多重点都是在必修里面,然而在选秀当中就是讲一些统计之类的问题,这都是我们在生活当中就会学到的,所以这些都不是重点,重中之重就是在必修的课本当中.

http://www.qzwzfx.com.cn/upload/zydir/19/z2009113_1124_9378.doc 高中数学重点知识与结论分类解析一、集合与简易逻辑1.集合的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和互异性.2.对集合 , 时,必须注意到“极端”情况: 或 ;求集合的子集时是否注意到 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3.对于含有 个元素的有限集合 ,其子集、真子集、非空子集、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依次为 4.“交的补等于补的并,即 ”;“并的补等于补的交,即 ”.5.判断命题的真假 关键是“抓住关联字词”;注意:“不‘或’即‘且’,不‘且’即‘或’”.6.“或命题”的真假特点是“一真即真,要假全假”;“且命题”的真假特点是“一假即假,要真全真”;“非命题”的真假特点是“一真一假”.7.四种命题中“‘逆’者‘交换’也”、“‘否’者‘否定’也”.原命题等价于逆否命题,但原命题与逆命题、否命题都不等价.反证法分为三步:假设、推矛、得果.注意:命题的否定是“命题的非命题,也就是‘条件不变,仅否定结论’所得命题”,但否命题是“既否定原命题的条件作为条件,又否定原命题的结论作为结论的所得命题” .8.充要条件二、函 数1.指数式、对数式, , , , , , , , , , .2.(1)映射是“‘全部射出’加‘一箭一雕’”;映射中第一个集合 中的元素必有像,但第二个集合 中的元素不一定有原像( 中元素的像有且仅有下一个,但 中元素的原像可能没有,也可任意个);函数是“非空数集上的映射”,其中“值域是映射中像集 的子集”.(2)函数图像与 轴垂线至多一个公共点,但与 轴垂线的公共点可能没有,也可任意个.(3)函数图像一定是坐标系中的曲线,但坐标系中的曲线不一定能成为函数图像.3.单调性和奇偶性(1)奇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若有单调性,则其单调性完全相同.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若有单调性,则其单调性恰恰相反.注意:(1)确定函数的奇偶性,务必先判定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确定函数奇偶性的常用方法有:定义法、图像法等等.对于偶函数而言有: .(2)若奇函数定义域中有0,则必有 .即 的定义域时, 是 为奇函数的必要非充分条件.(3)确定函数的单调性或单调区间,在解答题中常用:定义法(取值、作差、鉴定)、导数法;在选择、填空题中还有:数形结合法(图像法)、特殊值法等等.(4)既奇又偶函数有无穷多个( ,定义域是关于原点对称的任意一个数集).(7)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特点是:“同性得增,增必同性;异性得减,减必异性”.复合函数的奇偶性特点是:“内偶则偶,内奇同外”.复合函数要考虑定义域的变化。(即复合有意义)4.对称性与周期性(以下结论要消化吸收,不可强记)(1)函数 与函数 的图像关于直线 ( 轴)对称.推广一:如果函数 对于一切 ,都有 成立,那么 的图像关于直线 (由“ 和的一半 确定”)对称.推广二:函数 , 的图像关于直线 (由 确定)对称.(2)函数 与函数 的图像关于直线 ( 轴)对称.(3)函数 与函数 的图像关于坐标原点中心对称.推广:曲线 关于直线 的对称曲线是 ;曲线 关于直线 的对称曲线是 .(5)类比“三角函数图像”得:若 图像有两条对称轴 ,则 必是周期函数,且一周期为 .如果 是R上的周期函数,且一个周期为 ,那么 .特别:若 恒成立,则 .若 恒成立,则 .若 恒成立,则 .三、数 列1.数列的通项、数列项的项数,递推公式与递推数列,数列的通项与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的关系: (必要时请分类讨论).注意: ; .2.等差数列 中:(1)等差数列公差的取值与等差数列的单调性.(2) ; .(3) 、 也成等差数列.(4)两等差数列对应项和(差)组成的新数列仍成等差数列.(5) 仍成等差数列.(6) , , , , .(7) ; ; .(8)“首正”的递减等差数列中,前 项和的最大值是所有非负项之和;“首负”的递增等差数列中,前 项和的最小值是所有非正项之和;(9)有限等差数列中,奇数项和与偶数项和的存在必然联系,由数列的总项数是偶数还是奇数决定.若总项数为偶数,则“偶数项和”-“奇数项和”=总项数的一半与其公差的积;若总项数为奇数,则“奇数项和”-“偶数项和”=此数列的中项.(10)两数的等差中项惟一存在.在遇到三数或四数成等差数列时,常考虑选用“中项关系”转化求解.(11)判定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的主要方法有:定义法、中项法、通项法、和式法、图像法(也就是说数列是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主要有这五种形式).3.等比数列 中:(1)等比数列的符号特征(全正或全负或一正一负),等比数列的首项、公比与等比数列的单调性.(2) ; .(3) 、 、 成等比数列; 成等比数列 成等比数列.(4)两等比数列对应项积(商)组成的新数列仍成等比数列.(5) 成等比数列.(6) .特别: .(7) .(8)“首大于1”的正值递减等比数列中,前 项积的最大值是所有大于或等于1的项的积;“首小于1”的正值递增等比数列中,前 项积的最小值是所有小于或等于1的项的积;(9)有限等比数列中,奇数项和与偶数项和的存在必然联系,由数列的总项数是偶数还是奇数决定.若总项数为偶数,则“偶数项和”=“奇数项和”与“公比”的积;若总项数为奇数,则“奇数项和”=“首项”加上“公比”与“偶数项和”积的和.(10)并非任何两数总有等比中项.仅当实数 同号时,实数 存在等比中项.对同号两实数 的等比中项不仅存在,而且有一对 .也就是说,两实数要么没有等比中项(非同号时),如果有,必有一对(同号时).在遇到三数或四数成等差数列时,常优先考虑选用“中项关系”转化求解.(11)判定数列是否是等比数列的方法主要有:定义法、中项法、通项法、和式法(也就是说数列是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主要有这四种形式).4.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联系(1)如果数列 成等差数列,那么数列 ( 总有意义)必成等比数列.(2)如果数列 成等比数列,那么数列 必成等差数列.(3)如果数列 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那么数列 是非零常数数列;但数列 是常数数列仅是数列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的必要非充分条件.(4)如果两等差数列有公共项,那么由他们的公共项顺次组成的新数列也是等差数列,且新等差数列的公差是原两等差数列公差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有公共项顺次组成新数列,那么常选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进行研讨,且以其等比数列的项为主,探求等比数列中那些项是他们的公共项,并构成新的数列.注意:(1)公共项仅是公共的项,其项数不一定相同,即研究 .但也有少数问题中研究 ,这时既要求项相同,也要求项数相同.(2)三(四)个数成等差(比)的中项转化和通项转化法.5.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1)公式法: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三种形式),②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三种形式),③ , , , .(2)分组求和法:在直接运用公式法求和有困难时,常将“和式”中“同类项”先合并在一起,再运用公式法求和.(3)倒序相加法:在数列求和中,若和式中到首尾距离相等的两项和有其共性或数列的通项与组合数相关联,则常可考虑选用倒序相加法,发挥其共性的作用求和(这也是等差数列前 和公式的推导方法).(4)错位相减法:如果数列的通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的通项与一个等比数列的通项相乘构成,那么常选用错位相减法,将其和转化为“一个新的的等比数列的和”求解(注意:一般错位相减后,其中“新等比数列的项数是原数列的项数减一的差”!)(这也是等比数列前 和公式的推导方法之一).(5)裂项相消法:如果数列的通项可“分裂成两项差”的形式,且相邻项分裂后相关联,那么常选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常用裂项形式有:① ,② ,特别声明:运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务必检查其公比与1的关系,必要时分类讨论.(6)通项转换法。四、三角函数1. 终边与 终边相同( 的终边在 终边所在射线上) . 终边与 终边共线( 的终边在 终边所在直线上) . 终边与 终边关于 轴对称 . 终边与 终边关于 轴对称 . 终边与 终边关于原点对称 .一般地: 终边与 终边关于角 的终边对称 . 与 的终边关系由“两等分各象限、一二三四”确定.2.弧长公式: ,扇形面积公式: ,1弧度(1rad) .3.三角函数符号特征是:一是全正、二正弦正、三是切正、四余弦正.注意: , , .4.三角函数线的特征是:正弦线“站在 轴上(起点在 轴上)”、余弦线“躺在 轴上(起点是原点)”、正切线“站在点 处(起点是 )”.务必重视“三角函数值的大小与单位圆上相应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正弦’ ‘纵坐标’、‘余弦’ ‘横坐标’、‘正切’ ‘纵坐标除以横坐标之商’”;务必记住:单位圆中角终边的变化与 值的大小变化的关系. 为锐角 .5.三角函数同角关系中,平方关系的运用中,务必重视“根据已知角的范围和三角函数的取值,精确确定角的范围,并进行定号”;6.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本质是: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7.三角函数变换主要是:角、函数名、次数、系数(常值)的变换,其核心是“角的变换”! 角的变换主要有:已知角与特殊角的变换、已知角与目标角的变换、角与其倍角的变换、两角与其和差角的变换.如 , , , , 等.常值变换主要指“1”的变换: 等.三角式变换主要有:三角函数名互化(切割化弦)、三角函数次数的降升(降次、升次)、运算结构的转化(和式与积式的互化).解题时本着“三看”的基本原则来进行:“看角、看函数、看特征”,基本的技巧有:巧变角,公式变形使用,化切割为弦,用倍角公式将高次降次.注意:和(差)角的函数结构与符号特征;余弦倍角公式的三种形式选用;降次(升次)公式中的符号特征.“正余弦‘三兄妹— ’的联系”(常和三角换元法联系在一起 ).辅助角公式中辅助角的确定: (其中 角所在的象限由a, b的符号确定, 角的值由 确定)在求最值、化简时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两者系数绝对值之比为 的情形. 有实数解 .8.三角函数性质、图像及其变换:(1)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和周期性注意:正切函数、余切函数的定义域;绝对值对三角函数周期性的影响:一般说来,某一周期函数解析式加绝对值或平方,其周期性是:弦减半、切不变.既为周期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自变量加绝对值,其周期性不变;其他不定.如 的周期都是 , 但 的周期为 , y=|tanx|的周期不变,问函数y=cos|x|, ,y=cos|x|是周期函数吗?(2)三角函数图像及其几何性质:(3)三角函数图像的变换:两轴方向的平移、伸缩及其向量的平移变换.(4)三角函数图像的作法:三角函数线法、五点法(五点横坐标成等差数列)和变换法.9.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1)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角和为 ,任意两角和与第三个角总互补,任意两半角和与第三个角的半角总互余.锐角三角形 三内角都是锐角 三内角的余弦值为正值 任两角和都是钝角 任意两边的平方和大于第三边的平方.(2)正弦定理: (R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注意:已知三角形两边一对角,求解三角形时,若运用正弦定理,则务必注意可能有两解.(3)余弦定理: 等,常选用余弦定理鉴定三角形的类型.(4)面积公式: .五、向 量1.向量运算的几何形式和坐标形式,请注意:向量运算中向量起点、终点及其坐标的特征.2.几个概念:零向量、单位向量(与 共线的单位向量是 ,特别: )、平行(共线)向量(无传递性,是因为有 )、相等向量(有传递性)、相反向量、向量垂直、以及一个向量在另一向量方向上的投影( 在 上的投影是 ).3.两非零向量平行(共线)的充要条件 . 两个非零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 . 特别:零向量和任何向量共线. 是向量平行的充分不必要条件!4.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如果e1和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该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 、 ,使a= e1+ e2.5.三点 共线 共线;向量 中三终点 共线 存在实数 使得: 且 .6.向量的数量积: , , , .注意: 为锐角 且 不同向; 为直角 且 ; 为钝角 且 不反向; 是 为钝角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向量运算和实数运算有类似的地方也有区别:一个封闭图形首尾连接而成的向量和为零向量,这是题目中的天然条件,要注意运用;对于一个向量等式,可以移项,两边平方、两边同乘以一个实数,两边同时取模,两边同乘以一个向量,但不能两边同除以一个向量,即两边不能约去一个向量;向量的“乘法”不满足结合律,即 ,切记两向量不能相除(相约).7. 注意: 同向或有 ; 反向或有 ; 不共线 .(这些和实数集中类似)8.中点坐标公式 , 为 的中点. 中, 过 边中点; ; . 为 的重心;特别 为 的重心. 为 的垂心; 所在直线过 的内心(是 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 的内心. .六、不等式1.(1)解不等式是求不等式的解集,最后务必有集合的形式表示;不等式解集的端点值往往是不等式对应方程的根或不等式有意义范围的端点值.(2)解分式不等式 的一般解题思路是什么?(移项通分,分子分母分解因式,x的系数变为正值,标根及奇穿过偶弹回);(3)含有两个绝对值的不等式如何去绝对值?(一般是根据定义分类讨论、平方转化或换元转化);(4)解含参不等式常分类等价转化,必要时需分类讨论.注意:按参数讨论,最后按参数取值分别说明其解集,但若按未知数讨论,最后应求并集.2.利用重要不等式 以及变式 等求函数的最值时,务必注意a,b (或a ,b非负),且“等号成立”时的条件是积ab或和a+b其中之一应是定值(一正二定三等四同时).3.常用不等式有: (根据目标不等式左右的运算结构选用)a、b、c R,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4.比较大小的方法和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主要有:差比较法、商比较法、函数性质法、综合法、分析法5.含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 同号或有 ; 异号或有 .注意: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常规处理方式?(常应用方程函数思想和“分离变量法”转化为最值问题).6.不等式的恒成立,能成立,恰成立等问题(1).恒成立问题若不等式 在区间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 上 若不等式 在区间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 上 (2).能成立问题若在区间 上存在实数 使不等式 成立,即 在区间 上能成立, ,则等价于在区间 上 若在区间 上存在实数 使不等式 成立,即 在区间 上能成立, ,则等价于在区间 上的 .(3).恰成立问题若不等式 在区间 上恰成立, 则等价于不等式 的解集为 .若不等式 在区间 上恰成立, 则等价于不等式 的解集为 ,七、直线和圆1.直线倾斜角与斜率的存在性及其取值范围;直线方向向量的意义( 或 )及其直线方程的向量式( ( 为直线的方向向量)).应用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设直线方程时,一般可设直线的斜率为k,但你是否注意到直线垂直于x轴时,即斜率k不存在的情况?2.知直线纵截距 ,常设其方程为 或 ;知直线横截距 ,常设其方程为 (直线斜率k存在时, 为k的倒数)或 .知直线过点 ,常设其方程为 或 .注意:(1)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矩式、一般式、向量式.以及各种形式的局限性.(如点斜式不适用于斜率不存在的直线,还有截矩式呢?)与直线 平行的直线可表示为 ;与直线 垂直的直线可表示为 ;过点 与直线 平行的直线可表示为: ;过点 与直线 垂直的直线可表示为: .(2)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可正、可负、也可为0.直线两截距相等 直线的斜率为-1或直线过原点;直线两截距互为相反数 直线的斜率为1或直线过原点;直线两截距绝对值相等 直线的斜率为 或直线过原点.(3)在解析几何中,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有可能这两条直线重合,而在立体几何中一般提到的两条直线可以理解为它们不重合.3.相交两直线的夹角和两直线间的到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夹角特指相交两直线所成的较小角,范围是 ,而其到角是带有方向的角,范围是 .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特别: ; ; .4.线性规划中几个概念:约束条件、可行解、可行域、目标函数、最优解.5.圆的方程:最简方程 ;标准方程 ;一般式方程 ;参数方程 为参数);直径式方程 .注意:(1)在圆的一般式方程中,圆心坐标和半径分别是 .(2)圆的参数方程为“三角换元”提供了样板,常用三角换元有: , , , .6.解决直线与圆的关系问题有“函数方程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两种思路,等价转化求解,重要的是发挥“圆的平面几何性质(如半径、半弦长、弦心距构成直角三角形,切线长定理、割线定理、弦切角定理等等)的作用!”(1)过圆 上一点 圆的切线方程是: ,过圆 上一点 圆的切线方程是: ,过圆 上一点 圆的切线方程是: .如果点 在圆外,那么上述直线方程表示过点 两切线上两切点的“切点弦”方程.如果点 在圆内,那么上述直线方程表示与圆相离且垂直于 ( 为圆心)的直线方程, ( 为圆心 到直线的距离).7.曲线 与 的交点坐标 方程组 的解;过两圆 、 交点的圆(公共弦)系为 ,当且仅当无平方项时, 为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八、圆7a686964616f31333262363663锥曲线1.圆锥曲线的两个定义,及其“括号”内的限制条件,在圆锥曲线问题中,如果涉及到其两焦点(两相异定点),那么将优先选用圆锥曲线第一定义;如果涉及到其焦点、准线(一定点和不过该点的一定直线)或离心率,那么将优先选用圆锥曲线第二定义;涉及到焦点三角形的问题,也要重视焦半径和三角形中正余弦定理等几何性质的应用.(1)注意:①圆锥曲线第一定义与配方法的综合运用;②圆锥曲线第二定义是:“点点距为分子、点线距为分母”,椭圆 点点距除以点线距商是小于1的正数,双曲线 点点距除以点线距商是大于1的正数,抛物线 点点距除以点线距商是等于1.③圆锥曲线的焦半径公式如下图: 2.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圆锥曲线的对称性、圆锥曲线的范围、圆锥曲线的特殊点线、圆锥曲线的变化趋势.其中 ,椭圆中 、双曲线中 .重视“特征直角三角形、焦半径的最值、焦点弦的最值及其‘顶点、焦点、准线等相互之间与坐标系无关的几何性质’”,尤其是双曲线中焦半径最值、焦点弦最值的特点.注意:等轴双曲线的意义和性质.3.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中,有“函数方程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两种思路,等价转化求解.特别是:①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必要条件是他们构成的方程组有实数解,当出现一元二次方程时,务必“判别式≥0”,尤其是在应用韦达定理解决问题时,必须先有“判别式≥0”.②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不一定交于两点)、双曲线位置关系(相交的四种情况)的特殊性,应谨慎处理.③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中,常与“弦”相关,“平行弦”问题的关键是“斜率”、“中点弦”问题关键是“韦达定理”或“小小直角三角形”或“点差法”、“长度(弦长)”问题关键是长度(弦长)公式( , , )或“小小直角三角形”.④如果在一条直线上出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点”,那么可选择应用“斜率”为桥梁转化.4.要重视常见的寻求曲线方程的方法(待定系数法、定义法、直译法、代点法、参数法、交轨法、向量法等), 以及如何利用曲线的方程讨论曲线的几何性质(定义法、几何法、代数法、方程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等价转化思想等),这是解析几何的两类基本问题,也是解析几何的基本出发点.注意:①如果问题中涉及到平面向量知识,那么应从已知向量的特点出发,考虑选择向量的几何形式进行“摘帽子或脱靴子”转化,还是选择向量的代数形式进行“摘帽子或脱靴子”转化.②曲线与曲线方程、轨迹与轨迹方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寻求轨迹或轨迹方程时应注意轨迹上特殊点对轨迹的“完备性与纯粹性”的影响.③在与圆锥曲线相关的综合题中,常借助于“平面几何性质”数形结合(如角平分线的双重身份)、“方程与函数性质”化解析几何问题为代数问题、“分类讨论思想”化整为零分化处理、“求值构造等式、求变量范围构造不等关系”等等.九、直线、平面、简单多面体1.计算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关键是平移(补形)转化为两直线的夹角计算2.计算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关键是作面的垂线找射影,或向量法(直线上向量与平面法向量夹角的余角),三余弦公式(最小角定理, ),或先运用等积法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后虚拟直角三角形求解.注:一斜线与平面上以斜足为顶点的角的两边所成角相等 斜线在平面上射影为角的平分线.3.空间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主要依据相关定义、公理、定理和空间向量进行,请重视线面平行关系、线面垂直关系(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桥梁作用.注意:书写证明过程需规范.特别声明:①证明计算过程中,若有“中点”等特殊点线,则常借助于“中位线、重心”等知识转化.②在证明计算过程中常将运用转化思想,将具体问题转化 (构造) 为特殊几何体(如三棱锥、正方体、长方体、三棱柱、四棱柱等)中问题,并获得去解决.③如果根据已知条件,在几何体中有“三条直线两两垂直”,那么往往以此为基础,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并运用空间向量解决问题.4.直棱柱、正棱柱、平行六面体、长方体、正方体、正四面体、棱锥、正棱锥关于侧棱、侧面、对角面、平行于底的截面的几何体性质.如长方体中:对角线长 ,棱长总和为 ,全(表)面积为 ,(结合 可得关于他们的等量关系,结合基本不等式还可建立关于他们的不等关系式), ;如三棱锥中:侧棱长相等(侧棱与底面所成角相等) 顶点在底上射影为底面外心,侧棱两两垂直(两对对棱垂直) 顶点在底上射影为底面垂心,斜高长相等(侧面与底面所成相等)且顶点在底上在底面内 顶点在底上射影为底面内心.如正四面体和正方体中: 5.求几何体体积的常规方法是:公式法、割补法、等积(转换)法、比例(性质转换)法等.注意:补形:三棱锥 三棱柱 平行六面体 分割:三棱柱中三棱锥、四三棱锥、三棱柱的体积关系是 .6.多面体是由若干个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棱柱和棱锥是特殊的多面体.正多面体的每个面都是相同边数的正多边形,以每个顶点为其一端都有相同数目的棱,这样的多面体只有五种, 即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 9.球体积公式 ,球表面积公式 ,是两个关于球的几何度量公式.它们都是球半径及的函数.十、导 数1.导数的意义:曲线在该点处的切线的斜率(几何意义)、瞬时速度、边际成本(成本为因变量、产量为自变量的函数的导数). , (C为常数), , .2.多项式函数的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在一个区间上 (个别点取等号) 在此区间上为增函数.在一个区间上 (个别点取等号) 在此区间上为减函数.3.导数与极值、导数与最值:(1)函数 在 处有 且“左正右负” 在 处取极大值;函数 在 处有 且“左负右正” 在 处取极小值.注意:①在 处有 是函数 在 处取极值的必要非充分条件.②求函数极值的方法:先找定义域,再求导,找出定义域的分界点,列表求出极值.特别是给出函数极大(小)值的条件,一定要既考虑 ,又要考虑验“左正右负”(“左负右正”)的转化,否则条件没有用完,这一点一定要切记.③单调性与最值(极值)的研究要注意列表!(2)函数 在一闭区间上的最大值是此函数在此区间上的极大值与其端点值中的“最大值”;函数 在一闭区间上的最小值是此函数在此区间上的极小值与其端点值中的“最小值”;注意:利用导数求最值的步骤:先找定义域 再求出导数为0及导数不存在的的点,然后比较定义域的端点值和导数为0的点对应函数值的大小,其中最大的就是最大值,最小就为最小值.4.应用导数求曲线的切线方程,要以“切点坐标”为桥梁,注意题目中是“处”还是“过”,对“二次抛物线”过抛物线上一点的切线 抛物线上该点处的切线,但对“三次曲线”过其上一点的切线包含两条,其中一条是该点处的切线,另一条是与曲线相交于该点.5.注意应用函数的导数,考察函数单调性、最值(极值),研究函数的性态,数形结合解决方程不等式等相关问题.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你在百度 百科上看一下,我曾经传过一份

怎样学好高中数学?首先要摘要答题技巧现在数学这个科目也是必须学习的内容,但是现在还有很多孩子们都不喜欢这个科目,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会做这些题,导致这个科目拉他们的总分,该怎样学好高中数学?对于数学题,他们都分为哪些类型?老师在上数学课我相信数学你们应该都知道吧,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不管是学习上面还是在生活方面处处都是要用到的,到了高中该怎样学好高中数学,现在我就来教你们一些数学的技巧.选择题1、排除:排除方法是根据问题和相关知识你就知道你肯定不选择这一项,因此只剩下正确的选项.如果不能立即获得正确的选项,但是你们还是要对自己的需求都是要对这些有应的标准,提高解决问题的精度.注意去除这种方式还e68a847a686964616f31333433623135是一种解答这种大麻烦的好方式,也是解决选择问题的常用方法.2、特殊值法:也就是说,根据标题中的条件,择选出来这种独特的方式还有知道他们,耳膜的内容关键都是要进行测量.在你使用这种方式答题的时候,你还是要看看这些方式都是有很多的要求会符合,你可以好好计算.3、通过推测和测量,可以得到直接观测或结果:近年来,人们经常用这种方法来探索高考题中问题的规律性.这类问题的主要解决方法是采用不完整的归类方式,通过实验、猜测、试错验证、总结、归纳等过程,使问题得以解决.填空题1、直接法:根据杆所给出的条件,通过计算、推理或证明,可以直接得到正确的答案.2、图形方法:根据问题的主干提供信息,画图,得到正确的答案.首先,知道题干的需求来填写内容,有时,还有就是这些都有一些结果,比如回答特定的数字,精确到其中,遗憾的是,有些候选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并且犯了错误.其次,没有附加条件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和一般规则回答.应该仔细分析这个话题的暗藏要求.总之,填空和选择问题一样,这种题型不同写出你是怎样算出这道题的,而是直接写出最终的结果.只有打好基础,加强训练,加强解开答案的秘籍,才能准确、快速地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填报问题的分析研究,掌握填报问题的特点和解决办法,减少错误.高中数学试卷怎样学好高中数学这也是需要我们自己群摸索一些学习的技巧,找到自己适合的方法,这还是很关键的.

高考数学基础知识汇总第一部分 集合(1)含n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数为2^n,真子集数为2^n-1;非空真子集的数为2^n-2;(2) 注意: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 的情况。(3) 第二部分 函数与导数1.映射:注意 ①第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有象;②一对一,或多对一。2.函数值域的求法:①分析法 ;②配方法 ;③判别式法 ;④利用函数单调性 ;⑤换元法 ;⑥利用均值不等式 ; ⑦利用数形结合或几何意义(斜率、距离、绝对值的意义等);⑧利用函数有界性( 、 、 等);⑨导数法3.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① 若f(x)的定义域为〔a,b〕,则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解出② 若f[g(x)]的定义域为[a,b],求 f(x)的定义域,相当于x∈[a,b]时,求g(x)的值域。(2)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定:①首先将原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264623139函数 分解为基本函数:内函数 与外函数 ;②分别研究内、外函数在各自定义域内的单调性;③根据“同性则增,异性则减”来判断原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单调性。注意:外函数 的定义域是内函数 的值域。4.分段函数:值域(最值)、单调性、图象等问题,先分段解决,再下结论。5.函数的奇偶性⑴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⑵ 是奇函数 ;⑶ 是偶函数 ;⑷奇函数 在原点有定义,则 ;⑸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单调区间内:奇函数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有相反的单调性;(6)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等价变形,再判断其奇偶性;6.函数的单调性⑴单调性的定义:① 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 当 时有 ;② 在区间 上是减函数 当 时有 ;⑵单调性的判定1 定义法:注意:一般要将式子 化为几个因式作积或作商的形式,以利于判断符号;②导数法(见导数部分);③复合函数法(见2 (2));④图像法。注:证明单调性主要用定义法和导数法。7.函数的周期性(1)周期性的定义:对定义域内的任意 ,若有 (其中 为非零常数),则称函数 为周期函数, 为它的一个周期。所有正周期中最小的称为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如没有特别说明,遇到的周期都指最小正周期。(2)三角函数的周期① ;② ;③ ;④ ;⑤ ;⑶函数周期的判定①定义法(试值) ②图像法 ③公式法(利用(2)中结论)⑷与周期有关的结论① 或 的周期为 ;② 的图象关于点 中心对称 周期为2 ;③ 的图象关于直线 轴对称 周期为2 ;④ 的图象关于点 中心对称,直线 轴对称 周期为4 ;8.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与性质⑴幂函数: ( ;⑵指数函数: ;⑶对数函数: ;⑷正弦函数: ;⑸余弦函数: ;(6)正切函数: ;⑺一元二次函数: ;⑻其它常用函数:1 正比例函数: ;②反比例函数: ;特别的 2 函数 ;9.二次函数:⑴解析式:①一般式: ;②顶点式: , 为顶点;③零点式: 。⑵二次函数问题解决需考虑的因素:①开口方向;②对称轴;③端点值;④与坐标轴交点;⑤判别式;⑥两根符号。⑶二次函数问题解决方法:①数形结合;②分类讨论。10.函数图象: ⑴图象作法 :①描点法 (特别注意三角函数的五点作图)②图象变换法③导数法⑵图象变换:1 平移变换:ⅰ ,2 ———“正左负右” ⅱ ———“正上负下”;3 伸缩变换:ⅰ , ( ———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 倍;ⅱ , ( ———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 倍;4 对称变换:ⅰ ;ⅱ ;ⅲ ; ⅳ ;5 翻转变换:ⅰ ———右不动,右向左翻( 在 左侧图象去掉);ⅱ ———上不动,下向上翻(| |在 下面无图象);11.函数图象(曲线)对称性的证明(1)证明函数 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2)证明函数 与 图象的对称性,即证明 图象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在 的图象上,反之亦然;注:①曲线C1:f(x,y)=0关于点(a,b)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f(2a-x,2b-y)=0;②曲线C1:f(x,y)=0关于直线x=a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f(2a-x, y)=0;③曲线C1:f(x,y)=0,关于y=x+a(或y=-x+a)的对称曲线C2的方程为f(y-a,x+a)=0(或f(-y+a,-x+a)=0);④f(a+x)=f(b-x) (x∈R) y=f(x)图像关于直线x= 对称;特别地:f(a+x)=f(a-x) (x∈R) y=f(x)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⑤函数y=f(x-a)与y=f(b-x)的图像关于直线x= 对称;12.函数零点的求法:⑴直接法(求 的根);⑵图象法;⑶二分法.13.导数 ⑴导数定义:f(x)在点x0处的导数记作 ;⑵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⑶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⑷(理科)复合函数的导数: ⑸导数的应用: ①利用导数求切线:注意:ⅰ所给点是切点吗?ⅱ所求的是“在”还是“过”该点的切线?②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ⅰ 是增函数;ⅱ 为减函数;ⅲ 为常数; ③利用导数求极值:ⅰ求导数 ;ⅱ求方程 的根;ⅲ列表得极值。④利用导数最大值与最小值:ⅰ求的极值;ⅱ求区间端点值(如果有);ⅲ得最值。14.(理科)定积分 ⑴定积分的定义: ⑵定积分的性质:① ( 常数);② ;③ (其中 。⑶微积分基本定理(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⑷定积分的应用:①求曲边梯形的面积: ; 3 求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 ;③求变力做功: 。第三部分 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1.⑴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 弧度 , 弧度, 弧度 ⑵弧长公式: ;扇形面积公式: 。2.三角函数定义:角 中边上任意一点 为 ,设 则:3.三角函数符号规律:一全正,二正弦,三两切,四余弦;4.诱导公式记忆规律:“函数名不(改)变,符号看象限”;5.⑴ 对称轴: ;对称中心: ; ⑵ 对称轴: ;对称中心: ; 6.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7.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① ② ③ 。8.二倍角公式:① ;② ;③ 。9.正、余弦定理:⑴正弦定理: ( 是 外接圆直径 )注:① ;② ;③ 。⑵余弦定理: 等三个;注: 等三个。10。几个公式:⑴三角形面积公式: ;⑵内切圆半径r= ;外接圆直径2R= 11.已知 时三角形解的个数的判定: 第四部分 立体几何1.三视图与直观图:注:原图形与直观图面积之比为 。2.表(侧)面积与体积公式:⑴柱体:①表面积:S=S侧+2S底;②侧面积:S侧= ;③体积:V=S底h ⑵锥体:①表面积:S=S侧+S底;②侧面积:S侧= ;③体积:V= S底h:⑶台体:①表面积:S=S侧+S上底S下底;②侧面积:S侧= ;③体积:V= (S+ )h;⑷球体:①表面积:S= ;②体积:V= 。3.位置关系的证明(主要方法):⑴直线与直线平行:①公理4;②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③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⑵直线与平面平行:①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②面面平行 线面平行。⑶平面与平面平行:①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推论;②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⑷直线与平面垂直:①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②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⑸平面与平面垂直:①定义---两平面所成二面角为直角;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注:理科还可用向量法。4.求角:(步骤-------Ⅰ。找或作角;Ⅱ。求角)⑴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1 平移法:平移直线,2 构造三角形;3 ②补形法:补成正方体、平行六面体、长方体等,4 发现两条异面直线间的关系。注:理科还可用向量法,转化为两直线方向向量的夹角。⑵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①直接法(利用线面角定义);②先求斜线上的点到平面距离h,与斜线段长度作比,得sin 。注:理科还可用向量法,转化为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的夹角。⑶二面角的求法:①定义法:在二面角的棱上取一点(特殊点),作出平面角,再求解;②三垂线法:由一个半面内一点作(或找)到另一个半平面的垂线,用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再求解;③射影法:利用面积射影公式: ,其中 为平面角的大小; 注:对于没有给出棱的二面角,应先作出棱,然后再选用上述方法;理科还可用向量法,转化为两个班平面法向量的夹角。5.求距离:(步骤-------Ⅰ。找或作垂线段;Ⅱ。求距离)⑴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一般先作出公垂线段,再进行计算;⑵点到直线的距离:一般用三垂线定理作出垂线段,再求解;⑶点到平面的距离:①垂面法:借助面面垂直的性质作垂线段(确定已知面的垂面是关键),再求解;5 等体积法;理科还可用向量法: 。⑷球面距离:(步骤)(Ⅰ)求线段AB的长;(Ⅱ)求球心角∠AOB的弧度数;(Ⅲ)求劣弧AB的长。6.结论:⑴从一点O出发的三条射线OA、OB、OC,若∠AOB=∠AOC,则点A在平面∠BOC上的射影在∠BOC的平分线上;⑵立平斜公式(最小角定理公式): ⑶正棱锥的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角相等,记为 ,则S侧cos =S底;⑷长方体的性质①长方体体对角线与过同一顶点的三条棱所成的角分别为 则:cos2 +cos2 +cos2 =1;sin2 +sin2 +sin2 =2 。②长方体体对角线与过同一顶点的三侧面所成的角分别为 则有cos2 +cos2 +cos2 =2;sin2 +sin2 +sin2 =1 。⑸正四面体的性质:设棱长为 ,则正四面体的:1 高: ;②对棱间距离: ;③相邻两面所成角余弦值: ;④内切2 球半径: ;外接球半径: ;第五部分 直线与圆1.直线方程⑴点斜式: ;⑵斜截式: ;⑶截距式: ;⑷两点式: ;⑸一般式: ,(A,B不全为0)。(直线的方向向量:( ,法向量( 2.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步骤是:(1)列约束条件;(2)作可行域,写目标函数;(3)确定目标函数的最优解。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4.直线系5.几个公式⑴设A(x1,y1)、B(x2,y2)、C(x3,y3),⊿ABC的重心G:( );⑵点P(x0,y0)到直线Ax+By+C=0的距离: ;⑶两条平行线Ax+By+C1=0与 Ax+By+C2=0的距离是 ;6.圆的方程:⑴标准方程:① ;② 。⑵一般方程: ( 注:Ax2+Bxy+Cy2+Dx+Ey+F=0表示圆 A=C≠0且B=0且D2+E2-4AF>0;7.圆的方程的求法:⑴待定系数法;⑵几何法;⑶圆系法。8.圆系:⑴ ; 注:当 时表示两圆交线。⑵ 。9.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主要掌握几何法)⑴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表示点到圆心的距离)① 点在圆上;② 点在圆内;③ 点在圆外。⑵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表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① 相切;② 相交;③ 相离。⑶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表示圆心距, 表示两圆半径,且 )① 相离;② 外切;③ 相交;④ 内切;⑤ 内含。10.与圆有关的结论:⑴过圆x2+y2=r2上的点M(x0,y0)的切线方程为:x0x+y0y=r2;过圆(x-a)2+(y-b)2=r2上的点M(x0,y0)的切线方程为:(x0-a)(x-a)+(y0-b)(y-b)=r2;⑵以A(x1,y2)、B(x2,y2)为直径的圆的方程:(x-x1)(x-x2)+(y-y1)(y-y2)=0。第六部分 圆锥曲线1.定义:⑴椭圆: ;⑵双曲线: ;⑶抛物线:略2.结论 ⑴焦半径:①椭圆: (e为离心率); (左“+”右“-”);②抛物线: ⑵弦长公式: ;注:(Ⅰ)焦点弦长:①椭圆: ;②抛物线: =x1+x2+p= ;(Ⅱ)通径(最短弦):①椭圆、双曲线: ;②抛物线:2p。⑶过两点的椭圆、双曲线标准方程可设为: ( 同时大于0时表示椭圆, 时表示双曲线);⑷椭圆中的结论:①内接矩形最大面积 :2ab;②P,Q为椭圆上任意两点,且OP 0Q,则 ;③椭圆焦点三角形:<Ⅰ>. ,( );<Ⅱ>.点 是 内心, 交 于点 ,则 ;④当点 与椭圆短轴顶点重合时 最大; ⑸双曲线中的结论:①双曲线 (a>0,b>0)的渐近线: ; ②共渐进线 的双曲线标准方程为 为参数, ≠0);③双曲线焦点三角形:<Ⅰ>. ,( );<Ⅱ>.P是双曲线 - =1(a>0,b>0)的左(右)支上一点,F1、F2分别为左、右焦点,则△PF1F2的内切圆的圆心横坐标为 ;④双曲线为等轴双曲线 渐近线为 渐近线互相垂直;(6)抛物线中的结论:①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弦AB性质:<Ⅰ>. x1x2= ;y1y2=-p2;<Ⅱ>. ;<Ⅲ>.以AB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相切;<Ⅳ>.以AF(或BF)为直径的圆与 轴相切;<Ⅴ>. 。 ②抛物线y2=2px(p>0)内结直角三角形OAB的性质:<Ⅰ>. ; <Ⅱ>. 恒过定点 ;<Ⅲ>. 中点轨迹方程: ;<Ⅳ>. ,则 轨迹方程为: ;<Ⅴ>. 。③抛物线y2=2px(p>0),对称轴上一定点 ,则:<Ⅰ>.当 时,顶点到点A距离最小,最小值为 ;<Ⅱ>.当 时,抛物线上有关于 轴对称的两点到点A距离最小,最小值为 。3.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解法:⑴直接法(通法):联立直线与圆锥曲线方程,构造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注意以下问题:①联立的关于“ ”还是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②直线斜率不存在时考虑了吗?③判别式验证了吗?⑵设而不求(代点相减法):--------处理弦中点问题步骤如下:①设点A(x1,y1)、B(x2,y2);②作差得 ;③解决问题。4.求轨迹的常用方法:(1)定义法: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 (2)直接法(列等式);(3)代入法(相关点法或转移法);⑷待定系数法;(5)参数法;(6)交轨法。第七部分 平面向量⑴设a=(x1,y1),b=(x2,y2),则: ① a‖b(b≠0) a= b ( x1y2-x2y1=0;② a⊥b(a、b≠0) a•b=0 x1x2+y1y2=0 .⑵a•b=|a||b|cos<a,b>=x2+y1y2; 注:①|a|cos<a,b>叫做a在b方向上的投影;|b|cos<a,b>叫做b在a方向上的投影;6 a•b的几何意义:a•b等于|a|与|b|在a方向上的投影|b|cos<a,b>的乘积。⑶cos<a,b>= ;⑷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P,A,B三点共线 ;附:(理科)P,A,B,C四点共面 。 第八部分 数列1.定义:⑴等差数列 ;⑵等比数列 ;2.等差、等比数列性质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前n项和 性质 ①an=am+ (n-m)d, ①an=amqn-m; ②m+n=p+q时am+an=ap+aq ②m+n=p+q时aman=apaq ③ 成AP ③ 成GP ④ 成AP, ④ 成GP, 等差数列特有性质:1 项数为2n时:S2n=n(an+an+1)=n(a1+a2n); ; ;2 项数为2n-1时:S2n-1=(2n-1) ; ; ;3 若 ;若 ;若 。3.数列通项的求法:⑴分析法;⑵定义法(利用AP,GP的定义);⑶公式法:累加法( ;⑷叠乘法( 型);⑸构造法( 型);(6)迭代法;⑺间接法(例如: );⑻作商法( 型);⑼待定系数法;⑽(理科)数学归纳法。注:当遇到 时,要分奇数项偶数项讨论,结果是分段形式。4.前 项和的求法:⑴拆、并、裂项法;⑵倒序相加法;⑶错位相减法。5.等差数列前n项和最值的求法:⑴ ;⑵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第九部分 不等式1.均值不等式: 注意:①一正二定三相等;②变形, 。2.绝对值不等式: 3.不等式的性质:⑴ ;⑵ ;⑶ ; ;⑷ ; ; ;⑸ ;(6) 。4.不等式等证明(主要)方法:⑴比较法:作差或作比;⑵综合法;⑶分析法。 第十部分 复数1.概念:⑴z=a+bi∈R b=0 (a,b∈R) z= z2≥0;⑵z=a+bi是虚数 b≠0(a,b∈R);⑶z=a+bi是纯虚数 a=0且b≠0(a,b∈R) z+ =0(z≠0) z2<0;⑷a+bi=c+di a=c且c=d(a,b,c,d∈R);2.复数的代数形式及其运算:设z1= a + bi , z2 = c + di (a,b,c,d∈R),则:(1) z 1± z2 = (a + b) ± (c + d)i;⑵ z1.z2 = (a+bi)•(c+di)=(ac-bd)+ (ad+bc)i;⑶z1÷z2 = (z2≠0) ;3.几个重要的结论:;⑶ ;⑷ ⑸ 性质:T=4; ; (6) 以3为周期,且 ; =0;(7) 。4.运算律:(1) 5.共轭的性质:⑴ ;⑵ ;⑶ ;⑷ 。6.模的性质:⑴ ;⑵ ;⑶ ;⑷ ;第十一部分 概率1.事件的关系:⑴事件B包含事件A:事件A发生,事件B一定发生,记作 ;⑵事件A与事件B相等:若 ,则事件A与B相等,记作A=B;⑶并(和)事件: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发生或B发生,记作 (或 );⑷并(积)事件: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发生且B发生,记作 (或 ) ;⑸事件A与事件B互斥:若 为不可能事件( ),则事件A与互斥;(6)对立事件: 为不可能事件, 为必然事件,则A与B互为对立事件。2.概率公式:⑴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概率公式:P(A+B)=P(A)+P(B);⑵古典概型: ;⑶几何概型: ;第十二部分 统计与统计案例1.抽样方法⑴简单随机抽样:一般地,设一个总体的个数为N,通过逐个不放回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且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就称这种抽样为简单随机抽样。注:①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为 ;②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抽签法;随机数法。⑵系统抽样:当总体个数较多时,可将总体均衡的分成几个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从每一个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系统抽样。注:步骤:①编号;②分段;③在第一段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确定其时个体编号 ;④按预先制定的规则抽取样本。⑶分层抽样:当已知总体有差异比较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为使样本更充分的反映总体的情况,将总体分成几部分,然后按照各部分占总体的比例进行抽样,这种抽样叫分层抽样。注:每个部分所抽取的样本个体数=该部分个体数 2.总体特征数的估计:⑴样本平均数 ;⑵样本方差 ;⑶样本标准差 = ;3.相关系数(判定两个变量线性相关性): 注:⑴ >0时,变量 正相关; <0时,变量 负相关;⑵① 越接近于1,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② 接近于0时,两个变量之间几乎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4.回归分析中回归效果的判定:⑴总偏差平方和: ⑵残差: ;⑶残差平方和: ;⑷回归平方和: - ;⑸相关指数 。注:① 得知越大,说明残差平方和越小,则模型拟合效果越好;② 越接近于1,,则回归效果越好。5.独立性检验(分类变量关系):随机变量 越大,说明两个分类变量,关系越强,反之,越弱。 第十四部分 常用逻辑用语与推理证明1. 四种命题:⑴原命题:若p则q; ⑵逆命题:若q则p;⑶否命题:若 p则 q;⑷逆否命题:若 q则 p注: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逆命题与否命题等价。2.充要条件的判断:(1)定义法----正、反方向推理;(2)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例如:若 ,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3.逻辑连接词:⑴且(and) :命题形式 p q; p q p q p q p⑵或(or):命题形式 p q; 真 真 真 真 假⑶非(not):命题形式 p .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假 真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 表示;全称命题p: ;全称命题p的否定 p: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 表示;特称命题p: ;特称命题p的否定 p: ;第十五部分 推理与证明1.推理:⑴合情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是根据已有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在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我们把它们称为合情推理。①归纳推理:由某类食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有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注: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②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类似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称类比。注:类比推理是特殊到特殊的推理。⑵演绎推理:从一般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这种推理叫演绎推理。注: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⑴大前提---------已知的一般结论;⑵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⑶结 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得出的判断。二.证明⒈直接证明⑴综合法一般地,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定理、公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综合法又叫顺推法或由因导果法。⑵分析法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义、定理、公理等),这种证明的方法叫分析法。分析法又叫逆推证法或执果索因法。2.间接证明------反证法一般地,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反证法。附:数学归纳法(仅限理科)一般的证明一个与正整数 有关的一个命题,可按以下步骤进行:⑴证明当 取第一个值 是命题成立;⑵假设当 命题成立,证明当 时命题也成立。那么由⑴⑵就可以判定命题对从 开始所有的正整数都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数学归纳法。注:①数学归纳法的两个步骤缺一不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时必须严格按步骤进行;3 的取值视题目而4 定,5 可能是1,6 也可能是2等。第十六部分 理科选修部分1. 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⑴排列数公式: =n(n-1)(n-2)…(n-m+1)= (m≤n,m、n∈N*),当m=n时为全排列 =n(n-1)(n-2)…3.2.1=n!;⑵组合数公式: (m≤n), ;⑶组合数性质: ;⑷二项式定理: ①通项: ②注意二项式系数与系数的区别;⑸二项式系数的性质:①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二项式系数相等;②若n为偶数,中间一项(第 +1项)二项式系数最大;若n为奇数,中间两项(第 和 +1项)二项式系数最大;③ (6)求二项展开式各项系数和或奇(偶)数项系数和时,注意运用赋值法。2. 概率与统计⑴随机变量的分布列:①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pi≥0,i=1,2,…; p1+p2+…=1;②离散型随机变量:X x1 X2 … xn …P P1 P2 … Pn …期望:EX= x1p1 + x2p2 + … + xnpn + … ; 方差:DX= ;注: ;③两点分布: X 0 1 期望:EX=p;方差:DX=p(1-p). P 1-p p 4 超几何分布:一般地,在含有M件次品的N件产品中,任取n件,其中恰有X件次品,则 其中, 。称分布列 X 0 1 … m P … 为超几何分布列, 称X服从超几何分布。⑤二项分布(独立重复试验):若X~B(n,p),则EX=np, DX=np(1- p);注: 。⑵条件概率:称 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注:①0 P(B|A) 1;②P(B∪C|A)=P(B|A)+P(C|A)。⑶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P(AB)=P(A)P(B)。⑷正态总体的概率密度函数: 式中 是参数,分别表示总体的平均数(期望值)与标准差;(6)正态曲线的性质:①曲线位于x轴上方,与x轴不相交;②曲线是单峰的,关于直线x= 对称;③曲线在x= 处达到峰值 ;④曲线与x轴之间的面积为1;5 当 一定时,6 曲线随 质的变化沿x轴平移;7 当 一定时,8 曲线形状由 确定: 越大,9 曲线越“矮胖”,10 表示总体分布越集中;越小,曲线越“高瘦”,表示总体分布越分散。注:P =0.6826;P =0.9544P =0.9974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我也是准备高考的学生 我不建意你这么背百公式 根本没有什么用的 不用就课后补度一补 数学不是靠套公式的 如果你不想补课 那就去问书店买本<高考高手>题与知识点配套出的 很好 打完折答也就二十多吧 同是高考沦落人啊 希望对你有帮助

看这知里http://wenku.baidu.com/view/447520fef705cc17552709a0.htmlhttp://wenku.baidu.com/search?word=%B8%DF%D6%D0%CA%FD%D1%A7%D6%AA%CA%B6%B5%E3%B9%E9%C4%C9&lm=0&od=0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3. 注意下列性质:(3)德摩根定律: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的取值范围。6. 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7. 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A→B,是否注意到A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中与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 (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中有元素无原象。) 8.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9.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10.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义域是_____________。 11.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12. 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一一对应函数) 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 (①反解x;②互换x、y;③注明定义域)13. 反函数的性质有哪些? ①互为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②保存了原来函数的单调性、奇函数性;14. 如何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取值、作差、判正负) 如何判断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15. 如何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值是( ) A. 0 B. 1 C. 2 D. 3∴a的最大值为3) 16. 函数f(x)具有奇偶性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是什么? (f(x)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注意如下结论: (1)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奇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两个偶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奇函数的乘积是奇函数。17. 你熟悉周期函数的定义吗? 函数,T是一个周期。)如: 18. 你掌握常用的图象变换了吗?注意如下“翻折”变换:19. 你熟练掌握常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了吗?的双曲线。应用:①“三个二次”(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关系——二次方程②求闭区间[m,n]上的最值。 ③求区间定(动),对称轴动(定)的最值问题。 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由图象记性质! (注意底数的限定!)利用它的单调性求最值与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区别是什么? 20. 你在基本运算上常出现错误吗?21. 如何解抽象函数问题? (赋值法、结构变换法)22. 掌握求函数值域的常用方法了吗? (二次函数法(配方法),反函数法,换元法,均值定理法,判别式法,利用函数单调性法,导数法等。) 如求下列函数的最值:23. 你记得弧度的定义吗?能写出圆心角为α,半径为R的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吗?24. 熟记三角函数的定义,单位圆中三角函数线的定义25. 你能迅速画出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象吗?并由图象写出单调区间、对称点、对称轴吗?(x,y)作图象。27. 在三角函数中求一个角时要注意两个方面——先求出某一个三角函数值,再判定角的范围。28. 在解含有正、余弦函数的问题时,你注意(到)运用函数的有界性了吗?29. 熟练掌握三角函数图象变换了吗? (平移变换、伸缩变换) 平移公式:图象?30. 熟练掌握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和诱导公式了吗?“奇”、“偶”指k取奇、偶数。A. 正值或负值 B. 负值 C. 非负值 D. 正值 31. 熟练掌握两角和、差、倍、降幂公式及其逆向应用了吗? 理解公式之间的联系:应用以上公式对三角函数式化简。(化简要求:项数最少、函数种类最少,分母中不含三角函数,能求值,尽可能求值。) 具体方法: (2)名的变换:化弦或化切 (3)次数的变换:升、降幂公式 (4)形的变换:统一函数形式,注意运用代数运算。32. 正、余弦定理的各种表达形式你还记得吗?如何实现边、角转化,而解斜三角形? (应用:已知两边一夹角求第三边;已知三边求角。)33. 用反三角函数表示角时要注意角的范围。34. 不等式的性质有哪些?答案:C 35. 利用均值不等式:值?(一正、二定、三相等) 注意如下结论:36.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都掌握了吗? (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数学归纳法等) 并注意简单放缩法的应用。(移项通分,分子分母因式分解,x的系数变为1,穿轴法解得结果。) 38. 用“穿轴法”解高次不等式——“奇穿,偶切”,从最大根的右上方开始39. 解含有参数的不等式要注意对字母参数的讨论 40. 对含有两个绝对值的不等式如何去解? (找零点,分段讨论,去掉绝对值符号,最后取各段的并集。)证明: (按不等号方向放缩) 42.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常用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可转化为最值问题,或“△”问题)43.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0的二次函数) 项,即:44. 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46. 你熟悉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吗? 例如:(1)求差(商)法 解: [练习]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63376433(2)叠乘法 解: (3)等差型递推公式[练习](4)等比型递推公式[练习](5)倒数法47. 你熟悉求数列前n项和的常用方法吗? 例如:(1)裂项法:把数列各项拆成两项或多项之和,使之出现成对互为相反数的项。 解: [练习](2)错位相减法:(3)倒序相加法:把数列的各项顺序倒写,再与原来顺序的数列相加。[练习]48. 你知道储蓄、贷款问题吗? △零存整取储蓄(单利)本利和计算模型: 若每期存入本金p元,每期利率为r,n期后,本利和为: △若按复利,如贷款问题——按揭贷款的每期还款计算模型(按揭贷款——分期等额归还本息的借款种类) 若贷款(向银行借款)p元,采用分期等额还款方式,从借款日算起,一期(如一年)后为第一次还款日,如此下去,第n次还清。如果每期利率为r(按复利),那么每期应还x元,满足p——贷款数,r——利率,n——还款期数 49. 解排列、组合问题的依据是:分类相加,分步相乘,有序排列,无序组合。(2)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 (3)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组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 50. 解排列与组合问题的规律是: 相邻问题捆绑法;相间隔问题插空法;定位问题优先法;多元问题分类法;至多至少问题间接法;相同元素分组可采用隔板法,数量不大时可以逐一排出结果。 如:学号为1,2,3,4的四名学生的考试成绩 则这四位同学考试成绩的所有可能情况是( ) A. 24 B. 15 C. 12 D. 10 解析:可分成两类:(2)中间两个分数相等 相同两数分别取90,91,92,对应的排列可以数出来,分别有3,4,3种,∴有10种。 ∴共有5+10=15(种)情况 51. 二项式定理性质:(3)最值:n为偶数时,n+1为奇数,中间一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且为第表示)52. 你对随机事件之间的关系熟悉吗?的和(并)。(5)互斥事件(互不相容事件):“A与B不能同时发生”叫做A、B互斥。(6)对立事件(互逆事件):(7)独立事件:A发生与否对B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这样的两个事件叫做相互独立事件。 53. 对某一事件概率的求法: 分清所求的是:(1)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常采用排列组合的方法,即(5)如果在一次试验中A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A恰好发生 如:设10件产品中有4件次品,6件正品,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从中任取2件都是次品; (2)从中任取5件恰有2件次品; (3)从中有放回地任取3件至少有2件次品; 解析:有放回地抽取3次(每次抽1件),∴n=103 而至少有2件次品为“恰有2次品”和“三件都是次品”(4)从中依次取5件恰有2件次品。 解析:∵一件一件抽取(有顺序)分清(1)、(2)是组合问题,(3)是可重复排列问题,(4)是无重复排列问题。 54. 抽样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抽签法、随机数表法)常常用于总体个数较少时,它的特征是从总体中逐个抽取;系统抽样,常用于总体个数较多时,它的主要特征是均衡成若干部分,每部分只取一个;分层抽样,主要特征是分层按比例抽样,主要用于总体中有明显差异,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体现了抽样的客观性和平等性。 55. 对总体分布的估计——用样本的频率作为总体的概率,用样本的期望(平均值)和方差去估计总体的期望和方差。 要熟悉样本频率直方图的作法: (2)决定组距和组数; (3)决定分点; (4)列频率分布表; (5)画频率直方图。如:从10名女生与5名男生中选6名学生参加比赛,如果按性别分层随机抽样,则组成此参赛队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56. 你对向量的有关概念清楚吗? (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在此规定下向量可以在平面(或空间)平行移动而不改变。 (6)并线向量(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 规定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平行。 (7)向量的加、减法如图:(8)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向量的分解定理)的一组基底。 (9)向量的坐标表示表示。57.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2)数量积的运算法则[练习]答案: 答案:2 答案: 58. 线段的定比分点※. 你能分清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外心、内心及其性质吗? 59. 立体几何中平行、垂直关系证明的思路清楚吗? 平行垂直的证明主要利用线面关系的转化: 线面平行的判定:线面平行的性质: 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线面垂直:面面垂直:60. 三类角的定义及求法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0°<θ≤90°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θ,0°≤θ≤90°(三垂线定理法:A∈α作或证AB⊥β于B,作BO⊥棱于O,连AO,则AO⊥棱l,∴∠AOB为所求。) 三类角的求法: ①找出或作出有关的角。 ②证明其符合定义,并指出所求作的角。 ③计算大小(解直角三角形,或用余弦定理)。[练习] (1)如图,OA为α的斜线OB为其在α内射影,OC为α内过O点任一直线。(2)如图,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对角线BD1=8,BD1与侧面B1BCC1所成的为30°。 ①求BD1和底面ABCD所成的角; ②求异面直线BD1和AD所成的角; ③求二面角C1—BD1—B1的大小。(3)如图ABCD为菱形,∠DAB=60°,PD⊥面ABCD,且PD=AD,求面PAB与面PCD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 (∵AB∥DC,P为面PAB与面PCD的公共点,作PF∥AB,则PF为面PCD与面PAB的交线……) 61. 空间有几种距离?如何求距离? 点与点,点与线,点与面,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间距离。 将空间距离转化为两点的距离,构造三角形,解三角形求线段的长(如:三垂线定理法,或者用等积转化法)。 如:正方形ABCD—A1B1C1D1中,棱长为a,则: (1)点C到面AB1C1的距离为___________; (2)点B到面ACB1的距离为____________; (3)直线A1D1到面AB1C1的距离为____________; (4)面AB1C与面A1DC1的距离为____________; (5)点B到直线A1C1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 62. 你是否准确理解正棱柱、正棱锥的定义并掌握它们的性质? 正棱柱——底面为正多边形的直棱柱 正棱锥——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 正棱锥的计算集中在四个直角三角形中: 它们各包含哪些元素?63. 球有哪些性质? (2)球面上两点的距离是经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为此,要找球心角! (3)如图,θ为纬度角,它是线面成角;α为经度角,它是面面成角。(5)球内接长方体的对角线是球的直径。正四面体的外接球半径R与内切球半径r之比为R:r=3:1。 积为( ) 答案:A 64. 熟记下列公式了吗?(2)直线方程:65. 如何判断两直线平行、垂直?66. 怎样判断直线l与圆C的位置关系?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比较。 直线与圆相交时,注意利用圆的“垂径定理”。 67. 怎样判断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 68. 分清圆锥曲线的定义70. 在圆锥曲线与直线联立求解时,消元后得到的方程,要注意其二次项系数是否为零?△≥0的限制。(求交点,弦长,中点,斜率,对称存在性问题都在△≥0下进行。)71. 会用定义求圆锥曲线的焦半径吗? 如:通径是抛物线的所有焦点弦中最短者;以焦点弦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相切。 72. 有关中点弦问题可考虑用“代点法”。答案: 73. 如何求解“对称”问题? (1)证明曲线C:F(x,y)=0关于点M(a,b)成中心对称,设A(x,y)为曲线C上任意一点,设A'(x',y')为A关于点M的对称点。75. 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有哪些?注意讨论范围。 (直接法、定义法、转移法、参数法) 76. 对线性规划问题:作出可行域,作出以目标函数为截距的直线,在可行域内平移直线,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值。

先从大的方面归类,高中数学有集合、三角函数、函数、向量,立体几何、数列、圆锥曲线(大体上分的,少数个别漏掉的)分完大类后,你再去想每一大类中有哪些典型的题目,哪些点配对的典型答题技巧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容易弄混的,这些并不需要都记完,记个80%就行了,记住是很典型的,为什么80%就行呢,因为你把握大体后,其他零碎的知识点品是做题的时候积累起来就容易多了,这是我个人的方法,我高二zd的时候数学也不好只有八九十分,后来找到方法后就到了120多,希望我的方法对你有所帮助

有五个 一 集合与简易逻辑 集合具有四个性质 广泛性 集合的元素什么都可以 确定性 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比如说是好学生就不具有这种性质,因为它的概念是模糊不清的 互异性 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互不相等的,一个元素不能重复出现 无序性 集合中的元素与顺序无关 二 函数 这是个重点,但是说起来也不好说,要作专题训练,比如说二次函数,指数对数函数等等做这一类型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236613363题的时候,要掌握几个函数思想如 构造函数 函数与方程结合 对称思想,换元等等 三 数列 这也是个比较重要的题型,做体的时候要有整体思想,整体代换,等比等差要分开来,也要注意联系,这样才能做好,注意观察数列的形式判断是什么数列,还要掌握求数列通向公式的几种方法,和求和公式,求和方法,比如裂项相消,错位相减,公式法,分组求和法等等 四 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不是考试题型,只是个应用的知识点,所以只要记熟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和一些重要的定理就行 五 平面向量 这是个比较抽象的把几何与代数结合起来的重难点,结体的时候要有技巧,主要就是把基本知识掌握到位,注意拓展,另外要多做题,见的题型多,结体的时候就有思路,能够把问题简单化,有利于提高做题效率 高一的数学只是入门,只要把基础的掌握了,做题就没什么大问题了,数学就可以上130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一 集合与简易逻辑 集合具有四个性质 广泛性 集合的zhidao元素什么都可以 确定性 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比如说是好学生就不具有这种性质,因为它的概念是模糊不清的 互异性 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互不相等的,一个元素不能重复出现 无序性 集合中的元素与顺序无关 二 函数 这是个重点,但是说起来也不好说,要作专题训练,比如说二次函数,指数对数函数等等做这一类型题的时候,要掌握几个函数思想如 构造函数 函数与方程结合 对称思想,换元等等 三 数列版 这也是个比较重要的题型,做体的时候要有整体思想,整体代换,等比等差要分开来,也要注意联系,这样才能做好,注意观察数列的形式判断是什么数列,还要掌握求数列通向公式的几种方法,和求和公式,求和方法,比如裂项相消,错位相减,公式法,分组求和法等等 四 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不是考试题型,只是个应用的知识点,所以只要记熟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和一些重要的定理就行 五 平面向量 这是个比较抽象的把几何与代数结合起来的重难点,结体的时候要有技巧,主要就是把基本知权识掌握到位,注意拓展,另外要多做题,见的题型多,结体的时候就有思路,能够把问题简单化,有利于提高做题效率

集合函数函数应用立体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