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政治上的失意。 萧声哀怨。 人生无常,生命的短暂。 从苏轼的《前赤壁赋》可看出他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 本文在语言风格方面,不像韩愈那样拗折奇警,也不像欧阳修那样平易流转,更重视通过捕捉意象,通过音声色彩的组合,来传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时常点缀着富于表现力的新颖词汇,句式则是骈散文交杂,长短错落。《前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写出人在浩渺宇宙间茫然不知所之的感受,而“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又以极精炼的文笔,写出冬日秋江上枯寒荒疏的印象。 《前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1082年壬戌,苏轼作《前赤壁赋》。他在黄州作的诗中,曾经痛苦地描写过此时的忧郁苦闷的心情。“我谪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①。《前赤壁赋》正是作于苏轼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困苦,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在他的赤壁词中,即有过明显表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现实中的我却只能“早生华发”,“一樽还636f70797a686964616f31333231396431酹江月”地慨叹“人生如梦”。在这种沉重的精神压力之下,东坡内心有着深刻的感发,他开始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感慨世事的纷忧与虚无,但如果仅是“入乎其内”地感叹人类的沧桑,这就不能产生我们今天对他的文采及人品的钦佩。东坡之所以成为“白首忘机”的“东坡老”②,更有他善于“出乎其外”的“自我解脱”的另一面(这一面至关重要)。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打击,问题是面对打击的态度。在残酷的政治斗争面前,苏东坡既想超脱又不能超脱。他在《书<前赤壁赋>后中说:“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傅尧偷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这段跋语,对于了解作者当时深受压抑的心境提供了帮助。苏轼不得不从佛老思想中寻求寄托,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于是触景生情地倾吐了自己对前辈英雄的钦慕,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总之,苏轼当时的心境极其复杂:消极隐退与积极进取,疾世忿懑与逍遥山水的双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思想背后,却流露出对世道不平的满腔愤怒,不甘妥协的积极进取精神,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 有人曾认为《前赤壁赋》把黄州赤壁当作孙曹交兵之处是苏轼“用事疏舛”,这并不十分准确。苏轼所游之赤壁并非历史上发生大战的真正的赤壁;而苏轼文章之重心也不在周瑜破曹之壮举,他无非是借事写文,抒发他的心怀以求解脱罢了。 综观全文,作者的感情经历了三次变化:“乐——悲——乐”,作者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到苦闷,再由苦闷而得到解脱的发展过程。而围绕作者感情的三次变化,全篇的行文也随之巧妙展开。“文以载道”,作者如果要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为读者所清晰的领悟,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文学表达形式。苏轼这篇文中的哲思也正是通过他对赋的新的利用而传达开来的。《前赤壁赋》是篇辞赋,辞赋时常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与主张,《前赤壁赋》很显然是运用了这种传统的格式。辞赋讲究排比对偶,《前赤壁赋》中也有不少排比对偶的句子,所以它具有辞赋的基本特征。但苏轼的这篇赋却不像汉魏以来的赋一样词藻华丽,仅止于铺陈事物,而少有哲理的渗入其中。这篇之所以长诵不衰,更有它突破辞赋旧格的新成就,我们今天可以称它为散文诗。诗人运用行云流水般的笔调抒写自己心中的感情波澜,使文辞更富的血肉,感情也更加真挚,情感与文字的密合无间。我们不得不佩服苏轼驾驭文字能力的潇洒不凡。总结而言,这篇赋在文学上有两大贡献: 第一,充分显示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质。这篇赋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就景而言,有明月,有江水,有秋风;就情而言,有悲伤,有欢乐。时而泛舟秋江,扣舷而歌;时而遗世独立,羽化登仙;时而愀然发问,畅谈哲理。景色的转换,情感的跳跃很频繁,但却不杂乱,而是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作为线索贯穿始终。苏轼在文章中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这个论点尽管来源于老庄的相对主义哲学观,具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但却同时具备了辩证法的因素,这是作者所要集中表达的思想,是文章的“神”之所在。神聚而形散,随着主观感受的辗转生发,散文的文字起伏跌宕,意趣横生。文章寓情于景,借景明理,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为后世散文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第二,对“赋”体的巧妙利用与革新。《前赤壁赋》是散文与韵文的巧妙结合,是诗与文的统一。文章是赋体,但却不拘泥于古赋,它的语句有长有短,散骈结合,文辞生动,情韵潇洒,不啻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文中游览的场景不断的更换,诗人的情感也不断地变换,而文气却始终一贯如注,既有骈赋对偶工整之美,又有情景交融的诗境之美,还有挥洒自如的散文之美和生动形象的说理之美。在这样的一篇散文诗中,我们不仅可领略文学之美,还可以体悟哲学之理趣,无疑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的融合。

从整篇观之,你会觉得自已处于一种月光水色的笼罩之中,聆听一个哲人向你阐述人生的道理。文中人只有苏子、客;物有舟、酒、箫,背景则是浩渺的江水,明亮的月光,把我国古代文人能够抒怀吟哦的一切道具、环境都摆了出来,来迎接一段惊人警人之语。     文中的“客”应该是一个伤心之客,开篇时便在急行的小舟上狂歌,更何况是到了一个仙境般的氛围中?面对的是自己的友人和皎洁的月光、清亮的江水,此时此刻,谁还能掩饰得了心中的不快和对人生的感慨呢?于是客便以箫和歌,奏起心曲,这是非常自然而然的。箫,素来是忧伤的代言人;酒,一向是苦闷的牺牲品。但是,在苏子看来,与客饮酒正在兴头,客却忽起悲曲,似乎不太合拍,但却有深知其中道理,于是“正襟危坐”问客:“何为其然也?”    终于引出了问题,客人此时吐露心中苦闷便顺理成章,没有一丝拖泥带水。从客的第一句话来看:“月明星稀,乌雀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客人的思路也是因“月”而开,进而联想到赤壁之役,想到曹孟德。于是我们便知:客人是在伤古惜今。下文提及一代枭雄的英姿,但最后却说:“而今安在哉?”他哀叹人生之短暂,自己之渺小,感叹人生不比江河,做人不似“飞仙”,可望能与江水同存,与明月长终,惋惜人生得到的太少,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231396365留给后世的只是空空一番倾诉,使人感到悲观,厌倦了生活,可真的是这样的么?     不!苏大胡子一起旷达乐观的解述征服了“伤心客”。但你却料不到什么是苏东坡高深抽象的理论变得那么直白而易于接受,仍然是水与月,以毒攻毒,客既然伤心因月因水而起,我便仍以月以水来冲刷你的哀愁。苏子的药方便是:月光一剂,水色一剂,苏子之言一剂,且把苏子言溶于月光水色中冲服便可。而今也月光水色俱佳,苏东坡一句妙语便定天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是的,我承认时光一去不返,时事变化不止,但“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月缺月圆,只是形式的变化而已,而其真正的实体却一点也没有变。人生亦是如此,虽然人有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而你的一生也将有其恒久不变的一面。若从其变化一面来看,天地只不过是一瞬间而已,若从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将与我永存,何必去羡慕他们明月江水呢?     单从这一段话来看,我们不难嗅到一股佛家禅语的气息,消极中含有一种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这也许是苏轼能处世宠辱不惊的原因吧!“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多么潇洒练达的态度!苏轼,真君子,真人也!而在本文中,他又一次劝诫友人: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皆是造物者赋予我们无尽的宝藏,都是我们应该“得”到的。命里无时莫强求,今晚如此美景,实乃上天所赐,取之无尽的,我们要好好享用,莫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和不能得到的事伤心。人生得意须尽欢,痛饮吧,一起来享受人生之乐吧!于是客“喜而笑”,苏子成功的当了一次“心理医生”。     及时行乐,在有些场合,有些时候是一剂良药,但这不能成为人一生的处世态度。从古至今,能把这几药用好的除了苏东坡,恐怕没有几人了吧。这不是一种消极避世,而是人的涵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一种体现。我虽然敬佩屈原的忠心与烈节,却不敢苟同其“自投汨罗”的态度;我虽欣赏太白的豪放与飘逸,却不愿赞美其放纵无度的行乐与狂饮。而东坡居士却做到了两方面的结合,真君子,真人也!    月光如此柔美,江水如此浩渺,朋友,你不想加一份旷达与超然的哲思进去么吗?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1、主旨:苏轼贬谪黄州期间,处境艰危,心情苦闷,有时也从自然山水和佛老思想中悟出之道。本文借游览赤壁,探讨宇宙人生的哲理,内心深处有其复杂的思想斗争,终究归于热爱生活,关怀世事,人生态度仍是积极、欲有所为的。一个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在身处逆境时,能够不甘沉沦,忘怀个人得失,总想有所作为,觉得有价值的贡献不会成为过去,实属难能可贵。2、篇中主客对话,实际上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相互矛盾的侧面。“客”在吊古伤今之余,喟叹人生短促且变动不居,从而陷入痛苦,这里把个体的人与浩渺的时空放在一起,突出了“吾生之须臾”与“长江之无穷”的巨大矛盾。“苏子”则试图去消解这一矛盾。他以水月为喻,说长江水奔流不息,但长江始终未曾消失;月亮时圆时缺,但它毕竟没有增减。推而广之,如果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万物一瞬都不能保持原来的样子;如果从不变e69da5e6ba907a686964616f31333231396365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又都是无穷无尽的。这样,人也就“同于万物”,到达永恒的境界了。这种宇宙观虽不够科学,但它既表现了作者对政治迫害的蔑视,对所追求理想的执著,以致身处逆境却依然豁达开朗,同时,也流露出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最后作者思想中的积极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而占了上风。

1、主旨:苏轼贬谪黄州期间,处境艰危,心情苦闷,有时也从自然山水和佛老思想中悟出之道。本文借游览赤壁,探讨宇宙人生的哲理,内心深处有其复杂的思想斗争,终究归于热爱生活,关怀世事,人生态度仍是积极、欲有所为的。一个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在身处逆境时,能够不甘沉沦,忘怀个人得失,总想有所作为,觉得有价值的贡献不会成为过去,实属难能可贵。 2、特点:篇中主客对话,实际上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相互矛盾的侧面。“客”在吊古伤今之余,喟叹人生短促且变动不居,从而陷入痛苦,这里把个体的人与浩渺7a686964616f31333231396430的时空放在一起,突出了“吾生之须臾”与“长江之无穷”的巨大矛盾。“苏子”则试图去消解这一矛盾。他以水月为喻,说长江水奔流不息,但长江始终未曾消失;月亮时圆时缺,但它毕竟没有增减。推而广之,如果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万物一瞬都不能保持原来的样子;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又都是无穷无尽的。这样,人也就“同于万物”,到达永恒的境界了。这种宇宙观虽不够科学,但它既表现了作者对政治迫害的蔑视,对所追求理想的执著,以致身处逆境却依然豁达开朗,同时,也流露出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最后作者思想中的积极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而占了上风。

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乘舟游览黄州城外赤鼻矶,遥想八百多年前,三国时代孙权破曹军的赤壁之战,作《赤壁赋》,表达对宇宙及人生的看法.

  81372330朋友,你好。以下是苏轼《前赤壁赋》全文以及赏析: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从整篇观之,你会觉得自已处于一种月光水色的笼罩之中,聆听一个哲人向你阐述人生的道理。文中人只有苏子、客;物有舟、酒、箫,背景则是浩渺的江水,明亮的月光,把我国古代文人能够抒怀吟哦的一切道具、环境都摆了出来,来迎接一段惊人警人之语。  文中的“客”应该是一个伤心之客,开篇时便在急行的小舟上狂歌,更何况是到了一个仙境般的氛围中?面对的是自己的友人和皎洁的月光、清亮的江水,此时此刻,谁还能掩饰得了心中的不快和对人生的感慨呢?于是客便以箫和歌,奏起心曲,这是非常自然而然的。箫,素来是忧伤的代言人;酒,一向是苦闷的牺牲品。但是,在苏子看来,与客饮酒正在兴头,客却忽起悲曲,似乎不太合拍,但却有深知其中道理,于是“正襟危坐”问客:“何为其然也?”  终于引出了问题,客人此时吐露心中苦闷便顺理成章,没有一丝拖泥带水。从客的第一句话来看e799bee5baa631333231376339:“月明星稀,乌雀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客人的思路也是因“月”而开,进而联想到赤壁之役,想到曹孟德。于是我们便知:客人是在伤古惜今。下文提及一代枭雄的英姿,但最后却说:“而今安在哉?”他哀叹人生之短暂,自己之渺小,感叹人生不比江河,做人不似“飞仙”,可望能与江水同存,与明月长终,惋惜人生得到的太少,留给后世的只是空空一番倾诉,使人感到悲观,厌倦了生活,可真的是这样的么?  不!苏大胡子一起旷达乐观的解述征服了“伤心客”。但你却料不到什么是苏东坡高深抽象的理论变得那么直白而易于接受,仍然是水与月,以毒攻毒,客既然伤心因月因水而起,我便仍以月以水来冲刷你的哀愁。苏子的药方便是:月光一剂,水色一剂,苏子之言一剂,且把苏子言溶于月光水色中冲服便可。而今也月光水色俱佳,苏东坡一句妙语便定天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是的,我承认时光一去不返,时事变化不止,但“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月缺月圆,只是形式的变化而已,而其真正的实体却一点也没有变。人生亦是如此,虽然人有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而你的一生也将有其恒久不变的一面。若从其变化一面来看,天地只不过是一瞬间而已,若从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将与我永存,何必去羡慕他们明月江水呢?  单从这一段话来看,我们不难嗅到一股佛家禅语的气息,消极中含有一种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这也许是苏轼能处世宠辱不惊的原因吧!“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多么潇洒练达的态度!苏轼,真君子,真人也!而在本文中,他又一次劝诫友人: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皆是造物者赋予我们无尽的宝藏,都是我们应该“得”到的。命里无时莫强求,今晚如此美景,实乃上天所赐,取之无尽的,我们要好好享用,莫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和不能得到的事伤心。人生得意须尽欢,痛饮吧,一起来享受人生之乐吧!于是客“喜而笑”,苏子成功的当了一次“心理医生”。  及时行乐,在有些场合,有些时候是一剂良药,但这不能成为人一生的处世态度。从古至今,能把这几药用好的除了苏东坡,恐怕没有几人了吧。这不是一种消极避世,而是人的涵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一种体现。我虽然敬佩屈原的忠心与烈节,却不敢苟同其“自投汨罗”的态度;我虽欣赏太白的豪放与飘逸,却不愿赞美其放纵无度的行乐与狂饮。而东坡居士却做到了两方面的结合,真君子,真人也!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因“乌台诗案”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其间,他纵情山水,两赋赤壁。世人称夏历七月十六所作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所作为《后赤壁赋》,是为一时名篇,千古力作。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自荀子《赋篇》创其名后,历史上先后有鸿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赋、格律严谨的律赋。至唐,科举考试中仍要按声律平仄写赋。杜牧的《阿房宫赋》可称滥觞,宋欧阳修《秋声赋》已趋成熟。苏轼才华横溢,他摆脱了堆砌典故、拘守声律的束缚,在句法自由e79fa5e9819331333231376339、结构自由、韵律自由中,既保持赋的形体,又含诗味的浓郁,且与散文亦迥乎有别。因此,《前赤壁赋》行走自由、似诗如画,可以说是散赋中杰出的代表作。 历来游记以游赏山水为题材,大多用记游写景抒情为常法。苏轼游记赤壁,推陈出新。首先,他记叙之体是虚拟的主客对答的结构形式。主客对答是赋体中的传统手法,主与客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在《前赤壁赋》中,客的观点和感情是苏轼的日常感受和苦恼,而主人苏子所抒发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的领悟,而这一切则是通过呜呜洞箫、主客设问引起。其次,辞赋行文多用排比、对偶,即所谓韵文,此亦是赋的主要特点。但《前赤壁赋》每段首句或开头几句又多为散句。如首段“举酒属客”“少焉”为散句,第二段开头“于是饮酒”是散句,第三段客曰散句更多,第四段则以散句为主。可见,全文散句成份多处。但是,既然是赋,则应该用骈句或近乎骈句为主。《前赤壁赋》以四字六字为多,几同于“四六文”。读之于整饬中见参差,整齐中显自由。这样既显示了传统赋体那种特质和情韵,却又做到保留而不拘泥,讲究又不为束缚。最后,辞赋讲究声韵美。《前赤壁赋》多处押韵,却换韵较快。每段一韵或几韵不等,而且换韵处往往是文义的一个段落。如第一段的“天”“然”“仙”,第二段的“慕”“诉”“缕”“妇”,第四段的“鹿”“属”、“粟”“穷”“终”“风”,以及末段的“主”“取”与“色”“竭”“适”等。总之,《前赤壁赋》以文为赋,藏韵于不觉;借客设问,叹人生之如寄。用辞赋之语言形式,却又弃寻常之套路,以至象“若夫”“尔乃”“是以”等等也抛而不用。这是大家的苏轼兼取散文和辞赋的优点、手法作赋,是苏轼此赋出新处,亦是绝妙处。 诗化的景情融合 读《前赤壁赋》,我们感到苏轼写的景美。你看,一叶扁舟浮在茫茫江面,月色水光与天宇合一。以至于江动还是船移,御风还是乘云,是实景还是虚象,说是又不是了。然而,文章写得却是常景,正如清代文学家方苞所说,“所见无绝殊者(没有什么特别与众不同的地方),而文境邈不可攀”。文章写的是常景,是山水,是风月。但是,为什么又有如此感人的魅力呢?答曰:它的景是诗化的景情融合所致。 文章通篇以景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川、江水辅之。首段“风”和“月”开卷。“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几句,极凝练简洁点出风月,写出江景。接着,文章反复再现“风”和“月”形象。如歌中的“击空明兮沂流光”,客引曹操的“月明星稀”及“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苏轼答对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都紧紧扣住了“风”和“月”。这种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浑然一体,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你看,秋江的清风,澄净的星空,月移船行。无边的风月渺渺入怀,人好像在仙界飘。正当主客陶然其中正感到一个“乐”字时,扣舷而歌却又引出了缠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间情绪转向了莫名的惆怅。这是借景生情,景是情的外观;情由景生,情是景的内涵。文章接着下来,由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句,再从客的口中,用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来抒发感情。当然,这中间,苏轼是借景物、地点的关合。最后,仍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议论,即人们常见的山川、风月的变与不变、有穷无穷来感叹人生。可见,“风”“月”这惯常的景色,起始写来又极似闲笔,在《前赤壁赋》中却因为“空明”“流光”之景,生出“乐甚”“愀然”之情,而读者则是在不知不觉中为这常景打动,为这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因为,这景这情,有历史人物的业绩,有古战场的空寂,有作者的旷达和惆怅。文章正是这样由于景物的反复穿插,悲喜之情的不断消长,作者情感的痛快吐纳,使景情融合达到完美统一,使常景产生如此感人的魅力。 达观的人生境界 历来称《前赤壁赋》有《庄》《骚》文法,所谓潇洒神奇,出尘绝俗,此论固然不错。但是,文章留名千古,岁月遗芳,不仅仅是苏轼的文笔,还有他文章中深含的思想和哲理。《前赤壁赋》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和哲理呢? 有人认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感叹人生短暂,是文章的主要思想。甚至有人还会说,苏轼不过是在此文中主张“及时行乐”而已。我们认为此论有误。苏轼诗文浩繁,但是,象《前赤壁赋》这样充满思想、深含理趣的作品,应该说亦不算多。《前赤壁赋》以“风”“月”为主景,则文章思想和哲理亦包含在“风”“月”之中。我们知道,宋神宗元丰五年,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舟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苏轼当时政治上失意、仕途上受挫、生活上落魄,使他陷入苦闷与迷惘,这对一个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是很自然的。但是,月夜美景和大江泛舟给他带来了舒畅心情,酒酣耳熟后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使他从水的流逝、月的盈虚中领悟到物的变与不变。“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虚盈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水在流逝,月有盈虚,是变;但是前浪虽去,后浪再来,流水仍在,月也始终没有盈亏,这又是不变,也没有变。而随着水与月的长存无穷,每个曾经伴着长江与明月的生命也一样都会长存,都属无穷。这就是所谓的“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读文至此,我们难道不觉得文章的意蕴是积极的,揭示的人生境界是达观的么?虽然,文章中也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等语,但这对一个壮志未酬、岁月蹉跎的已近垂老之人来说,是共有的悲哀,也是世俗的悲哀。从这一点再去看“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就可以理解了。那可不是“及时行乐”啊,虽绝无惊世豪情,却乃寻常生活。谐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熔社会、人生、自然于一炉,俯察人与宇宙,充满人事沧桑与吾生有涯的感叹,凡此种种,皆为《前赤壁赋》使人们历久弥新爱读之原因,文章千古不绝之魅力赏析: 先论一下苏轼。苏大胡子纵情豪迈、风流文章,这个大家都熟知了。我的印象中,除了下棋,他在琴、书、画、诗、酒、茶上都有很深的造诣,而且精通《易》。所以他的文章,奇巧方面,略有欠缺,眼界之高,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现在来说说这篇《前赤壁赋》。文章的结构没什么新意,很传统的“扬——抑——扬”的格式,由景而入情,逐级升华,最后达到哲理的高度,这也是唐宋时期常用的行文方式。 文章高明的地方还是在于境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是极为清幽的环境了,在这样的环境中,荡舟于赤壁之下,看见“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换了是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慨?“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好个苏子!飘飘然乘风而起,顿时把什么曹操啦、周郎啦,统统地不放在眼里了。数百年前的那场厮杀,于苏子眼中、于这江明月、于这崖清风,实在并没有改变改变什么,仙去了吧,就在这样的秋夜。 且慢,还有美酒不曾痛饮,还有美人不曾承恩,还有知己不曾畅谈,那么缓一缓吧。“今朝有酒今朝醉”,乘着酒兴,唱一曲古风盎然:“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功名算什么?利禄算什么?世上有佳人,当在绝北方。蒹葭又黄了么?白露又降了么?驾着扁舟去寻求吧,纵然知道城将倾、国将除,城与国,又那里比得上美人一笑呢? 朋友的意境,那就要差得多了。“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一代英豪也湮没在这明月清风里了,何况你我二人?千百之后,又有谁会想得到,这样一个夜晚,这样一只小船,你我两个在这里做“渔樵问答”?天地靡远,人生其间仿佛沧海一粟;岁月靡久,百年也不过蜉蝣一度,而今的我们,面对的却是同古人一样的悲哀啊。 “不是那样的。”苏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让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天地与你我,千年与一瞬,相同而又不同,不过是藏在‘有无’之间的一个变数。况且万物各有其主,也许我们本来就不是功名利禄的正主,所以有也没什么好珍惜的,没有也没什么好企羡的。而畅快的心境,那是完全取决于你我自身的,既然是这样,我们还是快活起来吧!” 就象先头说的,苏轼精通《易》,而在这篇文章中,与奔放的文字相辉映的,正是蕴涵其中的义理。前面的写境是画龙,体现的是不凡的风骨;后面的论理是点睛,凸示出超群的智慧,风骨与智慧结合,苏子就这样进入到神仙一般的境界。前赤壁赋 一、导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二 、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三、作者介绍: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眉山(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他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中了进士后,登上仕途,早年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排挤,后又因写诗讽刺而被以“诽谤新法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到司马光执政时,尽废新法,苏轼也激烈反对。王安石、司马光死后,他又因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而被一贬再贬,最后贬到了海南岛,直到63岁遇赦北归,第二年在常州病逝。 在文学艺术领域里,苏轼诗词、散文、书画无一不精。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号称宋代四大书法家。他论画主张神似,擅长画竹。 在思想上,苏轼博通经史,一方面,他仰慕屈原、贾谊、诸葛亮等经世济时的人物。曾多次上书朝廷,要求改革弊政。他在长期担任地方官期间,在“仁政爱民”的思想指导下,做了许多好事。另一方面,他又酷爱陶渊明,喜读《庄子》。他一生政治生涯,先后经历了两次沉重的打击,对庄子的思想容易产生共鸣,表现在:一是旷达超脱,一是玩世不恭,甚至消极出世。这也是形成苏轼世界观复杂化、经常陷入“入世”和“出世”的矛盾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家的世界观必然会影响到他的创作实践,从而形成自身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风格。在苏轼的文学作品中就明显地留下了庄子影响的痕迹。庄子散文洋恣肆,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而苏轼散文也具有纵横捭阖、挥洒自如的气势,他的《前赤壁赋》就是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苏轼散文还在《孟子》、《战国策》以及贾谊、陆贽等人作品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特色。他的论政、论史的散文,大多笔力雄健,有行云流水之势,因而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宋代欧阳修领导的复兴古文运动的主将。 四、题解: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 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消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五、简介“赋”和本文题解: 赋是汉代形成的文体。赋讲究文采、对仗、韵律,兼具诗与散文的性质,形式铺张扬厉、夸饰,有大量的描述。 汉初的赋,继承骚体传统,并逐渐向新赋转化。贾谊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文赋的形成。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体现了新体赋的成熟。东汉后期出现了抒情小赋。魏晋六朝赋朝骈文方向发展,称为骈赋或律赋;接近散文的叫“文赋”。 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游览城西北的赤壁(又名赤鼻矶),对景抒情,前后写了两篇《赤壁赋》。本文是其中一篇。本文通过玩游赤壁时的所见所感及主客的不同见解,反映了作者由旷达到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苏轼身处逆境时超脱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这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诗化的,美文化了的哲学。文学是其形式,哲学是其灵魂。他将自己融会儒道、释哲学而形成的自由主义人生哲学通过优美的文学形式加以阐发,表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特质。 六、写作背景: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七、内容结构: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参考资料: http://jy.hpe.cn/bbs/dispbbs.asp?boardid=20&ID=1322

《前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歌中的"击空明兮溯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 "月明星稀",终于"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仍然不离"风"、"月"二字。苏子的对答,亦从清风、明月入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636f7079e79fa5e9819331333234333234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之所以说《前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是因为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宋元明清以来,不少文人纷纷指出,苏文的风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说是"汗漫",是"畅达",是"一泻千里、纯以气胜",确实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确切。从《前赤壁赋》来看,苏文的风格乃是一种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阳刚之美。文中无论说理,还是叙事、抒情,都能"随物赋形"、穷形尽相,写欢快时可以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而苏文的舒卷自如、活泼流畅,在《前赤壁赋》中也不难发现,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至于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就更是可以在文章中信手举来,毫不费力。“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渺沧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钧,读来似铿锵作金石声。《前赤壁赋》一文还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自然本色、平易明畅的特色,那种纯真自然之美给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带来了多么难忘的艺术享受。

请给分

苏轼的诗、词、散文代表着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其散文作品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前赤壁赋》在哲理、意境、语言三方面都体现出苏轼散文的艺术特色。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其散文作品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前赤壁赋》在哲理、意境、语言三方面都体现出苏轼散文的艺术特色.苏轼就是好。

vdsv

以前只知道苏东坡诗文书画横绝文坛,可说是在多方面均有较高造诣。但直到读《前赤壁赋》,才知他亦是一位了不起的哲学家。 他对明月秋水的沉思与精当论解是跨越时空的。人虽在北宋,却说出了带有浓重的辩证唯物主义气息的话语,足见其对人生哲理的参透到何等的地步。仅有这些已是惊世骇俗,更加其行云流水般的文笔,才使一篇《前赤壁赋》成为闪耀中华文坛的一颗明星。 从整篇观之,你会觉得自已处于一种月光水色的笼罩之中,聆听一个哲人向你阐述人生的道理。文中人只有苏子、客;物有舟、酒、箫,背景则是浩渺的江水,明亮的月光,把我国古代文人能够抒怀吟哦的一切道具、环境都摆了出来,来迎接一段惊人警人之语。 文中的“客”应该是一个伤心之客,开篇时便在急行的小舟上狂歌,更何况是到了一个仙境般的氛围中?面对的是自己的友人和皎洁的月光、清亮的江水,此时此刻,谁还能掩饰得了心中的不快和对人生的感慨呢?于是客便以箫和歌,奏起心曲,这是非常自然而然的。箫,素来是忧伤的代言人;酒,一向是苦闷的牺牲品。但是,在苏子看来,与客饮酒正在兴头,客却忽起悲曲,似乎不太合拍,但却有深知其中道理,于是“正襟危坐”问客:“何为其然也?” 终于引出了问题,客人此时吐露心中苦闷便顺理成章,没有一丝拖泥带水。从客的第一句话来看:“月明星稀,乌雀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客人的思路也是因“月”而开,进而联想到赤壁之役,想到曹孟德。于是我们便知:客人是在伤古惜今。下文提及一代枭雄的英姿,但最后却说:“而今安在哉?”他哀叹人生之短暂,自己之渺小,感叹人生不比江河,做人不似“飞仙”,可望能与江水同存,与明月长终,惋惜人生得到的太少,留给后世的只是空空一番倾诉,使人感到悲观,厌倦了生活,可真的是这样的么? 不!苏大胡子一起旷达乐观的解述征服了“伤心客”。但你却料不到什么是苏东坡高深抽象的理论变得那么直白而易于接受,仍然是水与月,以毒攻毒,客既然伤心因月因水而起,我便仍以月以水来冲刷你的哀愁。苏子的药方便是:月光一剂,水色一剂,苏子之言一剂,且把苏子言溶于月光水色中冲服便可。而今也月光水色俱佳,苏东坡一句妙语便定天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是的,我承认时光一去不返,时事变化不止,但“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月缺月圆,只是形式的变化而已,而其真正的实体却一点也没有变。人生亦是如此,虽然人有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而你的一生也将有其恒久不变的一面。若从其变化一面来看,天地只不过是一瞬间而已,若从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将与我永存,何必去羡慕他们明月江水呢? 单从这一段话来看,我们不难嗅到一股佛家禅语的气息,消极中含有一种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这也许是苏轼能处世宠辱不惊的原因吧!“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231393661岭南人”,多么潇洒练达的态度!苏轼,真君子,真人也!而在本文中,他又一次劝诫友人: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皆是造物者赋予我们无尽的宝藏,都是我们应该“得”到的。命里无时莫强求,今晚如此美景,实乃上天所赐,取之无尽的,我们要好好享用,莫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和不能得到的事伤心。人生得意须尽欢,痛饮吧,一起来享受人生之乐吧!于是客“喜而笑”,苏子成功的当了一次“心理医生”。 及时行乐,在有些场合,有些时候是一剂良药,但这不能成为人一生的处世态度。从古至今,能把这几药用好的除了苏东坡,恐怕没有几人了吧。这不是一种消极避世,而是人的涵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一种体现。我虽然敬佩屈原的忠心与烈节,却不敢苟同其“自投汨罗”的态度;我虽欣赏太白的豪放与飘逸,却不愿赞美其放纵无度的行乐与狂饮。而东坡居士却做到了两方面的结合,真君子,真人也! 月光如此柔美,江水如此浩渺,朋友,你不想加一份旷达与超然的哲思进去么吗?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都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全文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写泛游之前的活动,包括交待泛游时间、行程、同行者以及为泛游所作的准备。写初冬月夜之景与踏月之乐,既隐伏着游兴,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对话。面对着"月自风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与美酒,再游赤壁已势在必行,不多的几行文字,又写了景,又叙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为一体,至此已可转入正文,可东坡却"节外生枝"地又插进"归而谋诸妇"几句,不仅给文章增添生活气息,而且使整段"铺垫"文字更呈异采。 第二层次乃是全文重心,纯粹写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声"四句,却写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溅流缓而石出有声的初冬独特夜景,从而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这里,作者不吝笔墨地写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谧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奇异惊险的景物更令人心胸开阔、境界高远。可是,当苏轼独自一人临绝顶时,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场景又不能不使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写到这里,又突起神来之笔,写了一只孤鹤的"横江东来"'、"戛然长鸣"后擦舟西去,于是,已经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悯,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澜,还为下文写梦埋下了伏笔。 最后,在结束全文的第三层,写了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文中写苏子独自登山的情景,真是"句句如画、字字似诗",通过夸张与渲染,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文中描写江山胜景,色泽鲜明,带有作者个人真挚的感情。巧用排比与对仗,又增添了文字的音乐感。读起来更增一分情趣。但总的来说,后赋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不及前赋。神秘色彩,消沉情绪与"赋"味较淡、"文"气稍浓恐怕是逊色于前篇的主要原因。

  赤壁赋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e799bee5baa631333231393661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政治上的失意。  萧声哀怨。  人生无常,生命的短暂。  从苏轼的《前赤壁赋》可看出他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  本文在语言风格方面,不像韩愈那样拗折奇警,也不像欧阳修那样平易流转,更重视通过捕捉意象,通过音声色彩的组合,来传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时常点缀着富于表现力的新颖词汇,句式则是骈散文交杂,长短错落。《前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写出人在浩渺宇宙间茫然不知所之的感受,而“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又以极精炼的文笔,写出冬日秋江上枯寒荒疏的印象。  《前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1082年壬戌,苏轼作《前赤壁赋》。他在黄州作的诗中,曾经痛苦地描写过此时的忧郁苦闷的心情。“我谪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①。《前赤壁赋》正是作于苏轼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困苦,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在他的赤壁词中,即有过明显表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现实中的我却只能“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地慨叹“人生如梦”。在这种沉重的精神压力之下,东坡内心有着深刻的感发,他开始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感慨世事的纷忧与虚无,但如果仅是“入乎其内”地感叹人类的沧桑,这就不能产生我们今天对他的文采及人品的钦佩。东坡之所以成为“白首忘机”的“东坡老”②,更有他善于“出乎其外”的“自我解脱”的另一面(这一面至关重要)。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打击,问题是面对打击的态度。在残酷的政治斗争面前,苏东坡既想超脱又不能超脱。他在《书<前赤壁赋>后中说:“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傅尧偷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这段跋语,对于了解作者当时深受压抑的心境提供了帮助。苏轼不得不从佛老思想中寻求寄托,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于是触景生情地倾吐了自己对前辈英雄的钦慕,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总之,苏轼当时的心境极其复杂:消极隐退与积极进取,疾世忿懑与逍遥山水的双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思想背后,却流露出对世道不平的满腔愤怒,不甘妥协的积极进取精神,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  有人曾认为《前赤壁赋》把黄州赤壁当作孙曹交兵之处是苏轼“用事疏舛”,这并不十分准确。苏轼所游之赤壁并非历史上发生大战的真正的赤壁;而苏轼文章之重心也不在周瑜破曹之壮举,他无非是借事写文,抒发他的心怀以求解脱罢了。  综观全文,作者的感情经历了三次变化:“乐——悲——乐”,作者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到苦闷,再由苦闷而得到解脱的发展过程。而围绕作者感情的三次变化,全篇的行文也随之巧妙展开。“文以载道”,作者如果要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为读者所清晰的领悟,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文学表达形式。苏轼这篇文中的哲思也正是通过他对赋的新的利用而传达开来的。《前赤壁赋》是篇辞赋,辞赋时常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与主张,《前赤壁赋》很显然是运用了这种传统的格式。辞赋讲究排比对偶,《前赤壁赋》中也有不少排比对偶的句子,所以它具有辞赋的基本特征。但苏轼的这篇赋却不像汉魏以来的赋一样词藻华丽,仅止于铺陈事物,而少有哲理的渗入其中。这篇之所以长诵不衰,更有它突破辞赋旧格的新成就,我们今天可以称它为散文诗。诗人运用行云流水般的笔调抒写自己心中的感情波澜,使文辞更富的血肉,感情也更加真挚,情感与文字的密合无间。我们不得不佩服苏轼驾驭文字能力的潇洒不凡。总结而言,这篇赋在文学上有两大贡献:  第一,充分显示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质。这篇赋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就景而言,有明月,有江水,有秋风;就情而言,有悲伤,有欢乐。时而泛舟秋江,扣舷而歌;时而遗世独立,羽化登仙;时而愀然发问,畅谈哲理。景色的转换,情感的跳跃很频繁,但却不杂乱,而是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作为线索贯穿始终。苏轼在文章中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这个论点尽管来源于老庄的相对主义哲学观,具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但却同时具备了辩证法的因素,这是作者所要集中表达的思想,是文章的“神”之所在。神聚而形散,随着主观感受的辗转生发,散文的文字起伏跌宕,意趣横生。文章寓情于景,借景明理,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为后世散文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第二,对“赋”体的巧妙利用与革新。《前赤壁赋》是散文与韵文的巧妙结合,是诗与文的统一。文章是赋体,但却不拘泥于古赋,它的语句有长有短,散骈结合,文辞生动,情韵潇洒,不啻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文中游览的场景不断的更换,诗人的情感也不断地变换,而文气却始终一贯如注,既有骈赋对偶工整之美,又有情景交融的诗境之美,还有挥洒自如的散文之美和生动形象的说理之美。在这样的一篇散文诗中,我们不仅可领略文学之美,还可以体悟哲学之理趣,无疑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的融合。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以前只知道苏东坡诗文书画横绝文坛,可说是在多方面均有较高造诣。但直到读《前赤壁赋》,才知他亦是一位了不起的哲学家。 他对明月秋水的沉思与精当论解是跨越时空的。人虽在北宋,却说出了带有浓重的辩证唯物主义气息的话语,足见其对人生哲理的参透到何等的地步。仅有这些已是惊世骇俗,更加其行云流水般的文笔,才使一篇《前赤壁赋》成为闪耀中华文坛的一颗明星。 从整篇观之,你会觉得自已处于一种月光水色的笼罩之中,聆听一个哲人向你阐述人生的道理。文中人只有苏子、客;物有舟、酒、箫,背景则是浩渺的江水,明亮的月光,把我国古代文人能够抒怀吟哦的一切道具、环境都摆了出来,来迎接一段惊人警人之语。 文中的“客”应该是一个伤心之客,开篇时便在急行的小舟上狂歌,更何况是到了一个仙境般的氛围中?面对的是自己的友人和皎洁的月光、清亮的江水,此时此刻,谁还能掩饰得了心中的不快和对人生的感慨呢?于是客便以箫和歌,奏起心曲,这是非常自然而然的。箫,素来是忧伤的代言人;酒,一向是苦闷的牺牲品。但是,在苏子看来,与客饮酒正在兴头,客却忽起悲曲,似乎不太合拍,但却有深知其中道理,于是“正襟危坐”问客:“何为其然也?” 终于引出了问题,客人此时吐露心中苦闷便顺理成章,没有一丝拖泥带水。从客的第一句话来看:“月明星稀,乌雀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客人的思路也是因“月”而开,进而联想到赤壁之役,想到曹孟德。于是我们便知:客人是在伤古惜今。下文提及一代枭雄的英姿,但最后却说:“而今安在哉?”他哀叹人生之短暂,自己之渺小,感叹人生不比江河,做人不似“飞仙”,可望能与江水同存,与明月长终,惋惜人生得到的太少,留给后世的只是空空一番倾诉,使人感到悲观,厌倦了生活,可真的是这样的么? 不!苏大胡子一起旷达乐观的解述征服了“伤心客”。但你却料不到什么是苏东坡高深抽象的理论变得那么直白而易于接受,仍然是水与月,以毒攻毒,客既然伤心因月因水而起,我便仍以月以水来冲刷你的哀愁。苏子的药方便是:月光一剂,水色一剂,苏子之言一剂,且把苏子言溶于月光水色中冲服便可。而今也月光水色俱佳,苏东坡一句妙语便定天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是的,我承认时光一去不返,时事变化不止,但“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月缺月圆,只是形式的变化而已,而其真正的实体却一点也没有变。人生亦是如此,虽然人有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而你的一生也将有其恒久不变的一面。若从其变化一面来看,天地只不过是一瞬间而已,若从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将与我永存,何必去羡慕他们明月江水呢? 单从这一段话来看,我们不难嗅到一股佛家禅语的气息,消极中含有一种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这也许是苏轼能处世宠辱不惊的原因吧!“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多么潇洒练达的态度!苏轼,真君子,真人也!而在本文中,他又一次劝诫友人: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皆是造物者赋予我们无尽的宝藏,都是我们应该“得”到的。命里无时莫强求,今晚如此美景,实乃上天所赐,取之无尽的,我们要好好享用,莫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和不能得到的事伤心。人生得意须尽欢,痛饮吧,一起来享受人生之乐吧!于是客“喜而笑”,苏子成功的当了一次“心理医生”。 及时行乐,在有些场合,有些时候是一剂良药,但这不能成为人一生的处世态度。从古至今,能把这几药用好的除了苏东坡,恐怕没有几人了吧。这不是一种消极避世,而是人的涵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一种体现。我虽然敬佩屈原的忠心与烈节,却不敢苟同其“自投汨罗”的态度;我虽欣赏太白的豪放与飘逸,却不愿赞美其放纵无度的行乐与狂饮。而东坡居士却做到了两方面的结合,真君子,真人也! 月光如此柔美,江水如此浩渺,朋友,你不想加一份旷达与超然的哲思进去么吗?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都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全文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写泛游之前的活动,包括交待泛游时间、行程、同行者以及为泛游所作的准备。写初冬月夜之景与踏月之乐,既隐伏着游兴,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对话。面对着"月自风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与美酒,再游赤壁已势在必行,不多的几行文字,又写了景,又叙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为一体,至此已可转入正文,可东坡却"节外生枝"地又插进"归而谋诸妇"几句,不仅给文章增添生活气息,而且使整段"铺垫"文字更呈异采。 第二层次乃是全文重心,纯粹写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声"四句,却写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溅流缓而石出有声的初冬独特夜景,从而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这里,作者不吝笔墨地写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谧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奇异惊险的景物更令人心胸开阔、境界高远。可是,当苏轼独自一人临绝顶时,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场景又不能不使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写到这里,又突起神来之笔,写了一只孤鹤的"横江东来"'、"戛然长鸣"后擦舟西去,于是,已经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悯,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澜,还为下文写梦埋下了伏笔。 最后,在结束全文的第三层,写了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文中写苏子独自登山的情景,真是"句句如画、字字似诗",通过夸张与渲染,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文中描写江山胜景,色泽鲜明,带有作者个人真挚的感情。巧用排比与对仗,又增添了文字的音乐感。读起来更增一分情趣。但总的来说,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231393661后赋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不及前赋。神秘色彩,消沉情绪与"赋"味较淡、"文"气稍浓恐怕是逊色于前篇的主要原因。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从泛舟而游写到枕舟而卧,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触产生:一是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赋写“客人”的生悲之因,实为下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文中苏子的话针对“客人”的感触而发。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最后他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随遇而安、惟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因而“客人”的话却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所以当他把手书的《前赤壁赋》寄给好友钦之时,特地写信叮嘱道:“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231393661 赋分三层意思展开,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因悲生悟。情感波折,层层深入。文笔跌宕变化,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妙在不离眼前景,而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情因景发,景以情显,两两相触,缥缈多姿,创造出美妙的神话般的境界。又借景说理、寓理于情,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而兼具哲理。作者用清新的散文笔调作赋,中间有骈词、俪句,也用了韵,更多的是散句成分。这种赋称为文赋。《前赤壁赋》除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形式外,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语言晓畅明朗,其间有歌词,有对话,抒情、说理自由洒脱,表现力很强。这些都是对赋体写作的一种发展。 参考资料: http://www.yuwen888.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