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婚俗

  婚礼是中国人亲戚朋友圈内的“狂欢节”,闹婚是“节日”里最热闹的一出戏。过去,闹婚的重点是新娘,而现在,却是伴娘。闹婚在道德和法律层面出现了新的问题。  伴娘:这是一件苦差事  “做伴娘的苦差事终于躲过去了。”郑州市民刘女士昨日下午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向身边的好朋友宣告了一个外人感到不解的消息。  对刘女士来说,当伴娘是一件恐怖的事,现在很多婚礼上,尤其是在一些城市的都市村庄,做伴娘就意味着必须要承受“性骚扰”。  今年初,她的一位朋友做了回伴娘,这位朋友眼里噙着泪水向刘女士讲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在新人的洞房内,喝了不少酒的男方亲朋,不仅把她推来推去,还把她强抱到床上,在她身上乱抓一气……  15天前好朋友请她做伴娘,男方家是郑州北郊一都市村庄的,为避免重蹈自己朋友的覆辙,刘女士找到了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花钱雇一位娱乐场所的小姐顶替她做了伴娘。  其实,这不是我的发明,我也是经过“高人”的指点,在一家婚庆公司的安排下,才有了这样一个“李代桃僵”之计。刘女士向记者坦言。  闹婚:个别婚庆公司推波助澜  昨日上午,记者致电一婚庆公司,称自己一朋友结婚,因新郎方闹婚习俗严重,想请一个会喝酒、善于应付“场面”的伴娘。该婚庆公司满口答应,并报价在200元左右。  据了解,个别出租伴娘的婚庆公司是把伴娘和司仪、摄像配套出租的。一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当前婚庆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为顾客提供的服务越多,自然赚的钱也越多。  这位知情人还透露,“小姐伴娘”的操作模式行业内心知肚明:当顾客提出要小姐时,婚庆公司会说没有这项服务,因为提供小姐违法;然而,当顾客提出需要一个放得开、善于与一些爱闹的男人周旋的伴娘时,开展这项业务的婚庆公司就会答应。  这些婚庆公司的介入,无疑会使闹婚者更加肆无忌惮,从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新娘:不得已的权宜之计  在刘女士的帮助下,记者联系到了使用“小姐伴娘”的新娘姜女士,姜女士说:这当然是件尴尬的事,谁也不愿意让从事色情行业的小姐出现在自己大喜的日子里,但与其把自己的喜庆之日变成好朋友的受难日,倒不如把一份尴尬和隐痛埋在心里。  社会的发展不能以文明的丧失作为代价,小姐当上伴娘,是对前来见证幸福新人的宾客的欺骗,也是对纯洁婚姻的玷污,怎么能用从事色情行业的小姐,见证两个人美满姻缘的开始呢?已结婚6年的郑州市民任先生对此予以了抨击。  于一年前结婚的李先生却称他理解“小姐伴娘”这种现象,因为不只在郑州,在全国各地,都存在着野蛮的闹婚习俗。但李先生也提出,年轻人可通过集体婚礼的方式来规避这种陋俗。  尴尬:文明和法律的无奈  金色世纪律师事务所成永律师认为,小姐这种职业本身就不合法,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不合法的小姐竟然能堂而皇之地登上婚礼的大雅之堂,充当了伴娘的替身,这是文明的悲哀,也是法律的悲哀。  针对伴娘被“骚扰”,成律师说,在婚礼上闹婚轻者构成性骚扰,重者构成强制猥亵妇女罪。  成律师还分析说,虽然禁止“性骚扰”写入法律是一个进步,但更大的意义是“法律上的进步”,在实际操作时会面临很大的困难,必须制订相关的指导性强、操作性强的法规相配合,在积累了一定庭审经验以后,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案例:恶性闹婚者的下场  虽然闹婚中的性骚扰在取证上有难度,不过,记者发现受到不法侵害的伴娘们越来越勇敢,法律之剑已高悬在闹婚者的头上。  2002年3月3日,在一婚礼上,伴郎阿明(化名)因触摸伴娘阿珍的乳房和胸部达十几次,被法院一审判决赔偿阿珍3240元。  2004年5月30日,漯河市源汇区市民李某结婚,吴某等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2313866618位法盲在闹洞房时,除扒下伴娘潘某的裙子和内裤外,还将潘某殴打成轻微伤,构成强制猥亵妇女罪,被判处5年以下不等的有期徒刑。  河南省妇联权益保护部部长赵洁认为,野蛮闹婚的恶俗与现代文明是格格不入的,同时也是违法行为,身心已经受到伤害的妇女应拿起法律武器向害人者要个公道。  遗憾:习俗帮了心怀不良者  《妇女生活》杂志资深编辑刘光泽认为:当个体陷入婚庆这样一个可以放肆游戏的特定环境时,人们在日常生活正常轨道之外的杂念便“不安分”地雄起,某些冲动与欲望像细菌一样迅速滋长。但社会习俗在婚礼这个特定的场合与时刻,却起到了与法律背道而驰的作用。  2003年3月,湖南湘潭某医院护士李小姐与同科室的4位同事,作为送嫁的“姊妹”或伴娘,人群中被汪某触摸胸部达十多次。“李小姐说她想马上报警,但朋友劝阻说这会破坏婚礼的气氛。  2004年5月8日,李小姐一纸诉状,将汪先生告上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法院。  但事发当地的不少人认为李小姐有点“小题大做”了。婚礼上不同程度遭到“非礼”的另外4名女子,虽然当时也很气愤,但时隔两年后,她们被李小姐请来出庭作证时,大多显得无所谓,甚至劝她不要把事“越搞越大”。这让李小姐感到失望。  后来,还是在新郎新娘的协调下,此事才以李小姐获赔3000元的结果作为了结。  〔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7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  性骚扰是针对某个人的挑逗和举止,应具备三个要素:针对于某个女性的、不受对方欢迎的、与性有关的行为。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答案与题目有点不符

很全面哦

这是什么结婚习俗?

结婚风俗就是结婚的礼节。中国古copy代有“六礼”之说,现今部分地区也有这个习俗,六礼即纳采、问名、纳百吉、纳征,请期、亲迎。实际上各地区民间约定成俗的婚礼习俗并不完全度为这六礼所限,它将相亲、订婚阶段的过程简化,比如,将请期(商定迎娶日期)并于纳吉(送问礼订婚)中。而亲迎之后的合卺(新郎新娘喝交杯酒)、答闹洞房和婚后的“回门”等仪礼过程受到更加的重视。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结婚抄应该给彩礼,但是多少是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站在双方父母的角度上来看待这个问题,加入你女儿嫁给对方男生,一桌酒席一桌婚礼见个面就把女儿给嫁出百去了,多少会有点执念,女儿在自己家里过的好好的多少希望在男方家里不会更差度。而站在男方家长角度上来说,自己儿子也问不差,但是如果为了娶媳妇而倾家荡产甚至负债累累,这就不是婚姻,这叫交易!所以之间彩礼是要,但是多少是个问题,可以从这些角度答来看!

在中西方婚礼上,新娘复入场时,都会有一个“响亮的伴奏”。异:在西方,人们会放一首歌;在中国,会在院子里点爆竹,这么做有驱鬼避邪之意。2.同:新娘都穿着白色婚纱。异:西方新娘一般都会一直穿着白婚纱;中国新娘则看上去总想尽快换掉那身白婚纱!可以大胆地揣测,白婚纱只会在身上停留前20分钟,剩下的几小时以及宴会后,会穿着红色礼服。3.同:新郎和新娘会坐上一辆花车。异:西方的花车一般都是油光锃亮的,还扎有一些气球;中国的花车却总是被很有兴味地用玫瑰装饰。4.同:婚礼上都有一位司仪。异:西方司仪一般是牧师或法官;但中国司仪两者都不是制。5.同:中西方婚zhidao礼上都会有伴郎和伴娘。异:中国伴郎和伴娘需要承受司仪的种种玩笑,以至于新郎和新娘可以逃过“一劫”。但西方伴郎和伴娘是不需要做这些的。6.同:中西方婚礼上都会播放音乐。7.同:宾客都要送新郎新娘礼物。异:西方人一般都送礼物;但在中国,只需送钱,其他的都不用。

1.西方的婚礼是属于浪漫型的,整个婚礼从开始到结束到充满了浪漫气息。新娘的礼服一般为白色,新郎是黑色的礼服,使整个婚礼显的庄重严肃.到教堂去举行结婚仪式是整个婚礼最重要的环节.首先,随着婚礼进行曲的节奏,新娘挽她的父亲的手走到新郎面前,由她的父亲将她亲手交到新郎手中.牧师会要求新郎新娘对对方作出一辈子的承诺,这也是整个婚礼的高潮.然后他们会在牧师和众人的祝福下,交换结婚戒指并亲吻对方。而新娘手中的花球也不是一般的装饰用品.在婚礼结束时,新娘就会抛给到场的女宾客,如果谁接到花球,谁就是下一个结婚的人,这就使整个婚礼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2.中国的婚礼就不同于西方,整个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这也是中国的传统的代表喜气的颜色。这也就使婚礼变的喜气洋洋.在传统婚礼中,新娘一般穿着红色罗衣,头戴凤冠,上面还有一块红色丝巾.而新郎就穿着红色的长衫马褂,头戴红色大沿帽。新娘乘着大红花轿在后,新郎骑着马在前,随着红娘和迎亲队伍到新郎家中拜堂.双方家长坐在上堂,而新郎新娘在下堂成婚.整个婚礼由司仪主持,在他的指挥下,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下拜高堂,然后夫妻对拜,送入洞房.闹洞房是婚礼的高潮,新娘先回洞房等待新郎,而新郎就在外招待客人,酒足饭饱后,新郎在一大堆人的簇拥下来到洞房.众人就开始闹洞房了,新郎新娘在大家的起哄下做各种游戏……这样整个婚礼就在一片笑声中结束了。首先,是在传统结婚仪式上面。中国的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而“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谋,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比如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蝴蝶双飞)、痰盂(子孙桶)、尺(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银包皮带(腰缠万贯)、花瓶(花开富贵)、铜盆及鞋(同偕到老)、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有衣食)、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丰衣足食)等物,每样物品都有其不同的含义。同时,在婚礼进行时也有一定的顺序,按一般的情况,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有: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礼车( 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盖「竹筛」以象征繁荣。)、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摸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或苹果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之茶盘。)、闹洞房(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三朝回门(在婚后第三天,新妇由夫婿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 祭祖,甚至小住一段日子,然后再随夫婿回家。)。有此可以见到我国文化的繁琐,但不要以为繁琐是我国婚礼的特有特征,其实,不同国家虽然有不同的婚俗,但从繁复的细节与用品的喻意,都可见对婚姻的尊重和期许无分国界。在西方国家中,婚礼时有旧(Something Old)、新(Something New)、借(Something Borrowed)、蓝(Something Blue)等习俗。旧是指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蓝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而在进行婚礼时,西方亦有大量的习俗。比如,在结婚时新娘总要带着一方手帕,西方人认为白手帕象征好运。根据民俗说法,农夫认为新娘在磨擦婚当天所流下的泪能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262383633使天降甘露,滋润家作物。后来,新娘在新婚汉天流泪,就变成她将有幸福婚姻的好兆头。而在婚礼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据说,古时候,盎格鲁撒克逊的新郎必须保护新娘子免得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站在自己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挥出配带于右边的剑,吓退敌人。在进行结婚晚宴时,要特别定制结婚蛋糕,根据历史记载,自罗马时代开始,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条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生育能力,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新人必须以糖霜,就形成今天的结婚蛋糕了。由此可见,西方的婚俗并不比中方简洁。其次是在服装方面。在进行婚礼不只是有仪式习俗需要遵守,在穿着方面也有讲究。中国传统婚礼进行时新郎和新娘具着红色的礼服,象征的吉祥如意,预示在结婚后日子红红火火。而西方的新娘则穿白色的礼服。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欢庆。1850年到1900年之间,白色亦是富贵的象征。到了本世纪初,白色所代表的纯洁意义更远超其他。西方认为白色与童贞有关。古罗马的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蒙着鲜橙黄色的面纱,象征着激情的火焰。在西方的天主教传统里,白色代表着快乐;其他一些地区,白色在他们的婚礼和葬礼里指示各种各样的通路典礼和意义。例如,在安达曼群岛(Andaman Islanders),白色代表一种地位的变化。“传统”的白色结婚礼服,在早期是贵族的特权。在多利亚女王时代,大多数的新娘只能穿传统的国家服装,只有上层阶级才能穿代表权力和身份的白色婚纱。一直到近代,贵族阶级的特权消失以后,白色的婚纱才成为普通新娘的礼服。而相对于西方白色婚纱的历史,中国婚礼中的大红色的凤袍的历史则较简单。龙凤在中国的神话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龙主阳凤主阴,而阳则代表男子,阴就表示女子。因此新娘就用凤表示。所以在红色的礼服上绣着凤也就很容易理解了。还有就是在一些小的习惯上面,中西方的婚俗有相似的地方。例如,中国古代有抛绣球迎亲的习俗;而西方的新郎新娘在教堂举行婚礼后,会把手中的鲜花抛向空中,如果有人接到的话就预示着他将很快结婚。最后是在风俗上,在婚礼中中国人喜好红色,代表喜气、吉祥。而西方人更偏向白色,以衬托出真挚爱情。相对于西方人,更体现了中国人的保守。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传统与自由

1.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属于汉族传统文化精粹之一,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认为7a64e59b9ee7ad9431333365646261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基于此原因,夫传统中式婚服(明制)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昏礼在五礼之中属嘉礼,是继男子的冠礼或女子的笄礼之后的人生第二个里程碑2.婚礼的三个阶段:婚前礼,即“订婚”正婚礼,即“结婚”或“成婚”的礼仪,就是夫妻结合的意思婚后礼,是“成妻”、“成妇”或“成婿”之礼,这表示了男女结婚后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里,婚前礼和正婚礼是主要程序,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礼。2.三书六礼:三书:三书即聘书、礼书和迎亲书:聘书聘书是订婚用的书,于“纳吉”(过文定)时男家交给女家。礼书礼书是“纳征”(过大礼)时使用的书,礼书内会详细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迎亲书顾名思义,迎亲书即迎娶新娘时的书,即在“亲迎”时使用。六礼:纳采又称“采择”,相当于后世所称之“提亲”、“说媒”。表示男方曾审慎考虑之后所做的决定。《文公家礼》说:“纳其采择之礼,及今世所谓言定也。”而古代较为朴实简单,据《仪礼·士昏礼》记载,士大夫阶层所执的见面礼,即称“贽”或“挚”,仅“用雁”。其原应执雉而已,但雉不易活捉,多为死雉,婚时不宜,且婚礼为人生大事,故特许新人得越其身分等级穿戴与使用衣着行头。3.常见礼仪:问名问名是指男家询问女家关于女家女儿的姓名、生辰八字,如女家接纳男家的提亲,就会把女儿的姓名和时辰八字等交给男家,放在神前或祖先前以占卜吉凶,如卜吉兆的话,就会决定娶女家的女儿。纳吉纳吉,即过文定,有一点像西方人的定婚,这时其实婚事已初步议定。纳征纳征,即过大礼;“纳”是的意思是聘财,而“征”就是“成”的意思,亦即是说男家需要纳聘礼后才可成婚的意思。过大礼时,男家会请两位或四位女性亲戚(须是全福之人)约同媒人,带备聘金、礼金及聘礼到女方家中;完成纳征的仪式后,婚约便正式定立。请期请期即是“择吉日”成婚的意思。男家会择定一个成婚的良辰吉日,再准备婚期吉日书和礼品给女家,女家受礼及同意后,便可确定婚期。亲迎亲迎亦称迎亲,就是在结婚之日,新郎会与媒人和亲友一起前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前往女家之前会先到女家的祖庙行拜见之礼,然后以花轿接新娘回到男家。新人会在男家举行拜天、地、祖先的仪式,然后送入洞房。

been wounded and was in

本书试图以中国哲学、历copy史、文学、经济、伦理学、法学、心理学等作为婚俗研究的整体背景,把婚俗现象上升到文化学的理论层面上加以全方位的考察与研究:既研究不同的婚姻百礼仪,又研究各种婚姻俚语;既研究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婚姻行为,又研究不同时期、不同思想观念对婚姻行为的影响;既研究不同民族度的婚俗,又研究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婚姻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问和相互作用等等,以更好地从整体上展现中国婚俗的答全貌,揭示中国婚俗的真滴。是了解中国婚俗、婚姻的非常好的一本书!

中国的传统婚俗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体系。这个体系涉及中国人婚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但中国的婚俗文化也有一个发展完备的过程,经历了从原始初民的粗犷、童真式的“开放”,到封建社会中晚期的成熟、系统的封闭。“婚姻”一词在古代汉语里指男女双方的父亲。《礼记·昏义》上又说“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可见在古代人眼里,婚姻仅仅是两个家庭之间的一种社会性的缔约,婚姻的目的也是传宗接代和祭祀祖先,唯独与男女当事人没有关系。而且在古代人眼里,婚姻的实质也并不是夫妻双方的美满幸福,而是崇上与接下。所以,在今天人看来,中国古代对于婚姻的观念是重形式大于重内容,重社会性大于重夫妇的个体性。从上述对于婚姻的这种定义看,基本上没有夫妻双方的影子,在这种婚姻里,夫妻既不是主角,也不是主要参与者,甚至连配角都不是。他们就象道具、摆设、木偶,任人摆布。无论是对于婚姻仪式的举办,还是对于婚姻的目的和实质的看法上,他们都没有发言权。孟子更进一步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使上述古人对于婚姻的定义的两方面内容结合了起来。并突出了祭祀祖先的优先地位,就是说,传宗接代是为了祭祀祖先。这种思想一直贯穿了中国二千年的封建社会,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30336430并一直在从上到皇亲国戚、下至寻常百姓家占据着统治地位。甚至,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被推翻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甚至直到今天,此种思想仍然死而不僵,并有着相当的市场。不过,今天大多数人对于婚姻的理解毕竟已经大大不同于古代。至少在追求夫妻个体幸福方面,现代人已经将之放到了婚姻的第一位。而且现代人对于婚姻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问题的认识上,也与古人有了根本的区别。古人是重形式大于重内容,今人则正好相反,是重内容大于重形式。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大量的未婚同居,试婚,“丁克家庭”等现象就是对于传统婚姻观念的一种稍显激进的“矫枉过正”式的反动。不过,正常的生儿育女、道义上的夫妻双方的相互忠诚、尊老爱幼等等,毕竟是对社会的一种负责。在这些问题上的激进,至少在现在看来是一种逃避义务的自私行为。因此,回顾中国几千年来的婚姻发展的历史,找出其具有永恒价值的一面,批判其封建糟粕的一面,对于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仍不无借鉴意义。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