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 语文练习题

1.律诗中总有两联诗句运用了对偶的手法,使得句式整齐对称,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这两联诗句是( B )A.首联和颔联 B.颔联和颈联 C.首联和尾联 D.颈联和尾联2.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请你以对联的形式结合《七律 长征》写出如下对联的下联。上联:腾越五岭跨乌蒙,千山踏破下联:巧过金沙凌大渡,万水横越 3.夸张的巧用,是这首诗显著特点之一。“细浪”“泥丸”把巍峨绵延的大山写得微不足道,而“逶迤”“磅礴”又把山写得高大无比。这种艺术化的缩小或夸大,不仅仅是技巧,更是诗人巨人般的眼光、伟大的胸怀、英雄的气魄及奇特想象的自然流露。请你选出下面以“山”为描写对象,夸张正确的一句( C )A.这山好像有几十万年的生命 B.这山好像比那山高C.这山要把天刺破了 D.这山像个大葫芦4.“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中“云崖”,原作是“悬崖”,后改为“云崖”。你觉得这个修改好吗?为什么?这个修改非常好。因为“云崖”是高耸入云的山崖,和“悬崖”相比,突出了山的高俊和险要,水的浪急和滩险,通过写景来记事。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突出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5.在《七律 长征》上用“/”划分出朗读节奏,并注意朗读重音。6.这首诗的中心句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7.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动宾短语概括),你最欣赏哪一幅图画,说说理由。“五岭逶迤图”、“乌蒙磅礴图”、“金沙水拍云崖图”、“大渡桥横铁索图”、“岷山千里雪图”等。我最欣赏“大渡桥横铁索图”。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能感到深深的寒意,令人望而生畏。它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8.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叙事 )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格律)诗。9.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诗的首联写得极有气势。在结构上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在内容充分显示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时也为全篇定下轻快豪迈的感情基调。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紧承首联的“千山”一词,先具体描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332623239写山,形象地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无数座崇山峻岭。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诗的尾联,是全诗的高潮,“喜”包含了越过岷山,就最后脱离了长征途中最艰苦的雪山草地,开始了新局面的欣喜,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10.“山”在毛泽东的诗词中显得高峻雄奇,抒写的是勇于克服困难的凌云壮志。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说说这首诗中作者是怎样写山的,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选B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zd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就开始出现广义五律,武周年代沈佺期、宋之问定型狭义七律,其成熟于中晚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回、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仗。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律诗通常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广义律诗允许失粘,狭义律诗不允许失粘。有“仄起”与“平答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毛泽东在《百七律•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度伟大气魄的诗句是:“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回《七律•长征》中高度概括红军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敢精神的诗句是: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_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zhidao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在《七律内•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容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七律•长征》中高度概括红军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敢精神的诗句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应该是这句

好,因为“悬崖”只是悬崖峭壁,没有突出高度,而“云崖”写出了高度,突出高耸入云,十分的高,更让人感到远征难。

rtgfergfefwfweffwefwerfwed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

七律·长征 语文练习题 第1张

把题给我 我给你讲

天天练 还是补充习题?

七律·长征 语文练习题 第2张

题是什么

仅供参考:(不知是这个问题吗?)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则愈县红军之不怕。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慨。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慨,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原文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声调下) 五岭/逶wei(1)迤yi(2)/腾/细浪, 乌蒙/磅礴bo(2)/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拉长)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译文红军不畏惧远征的艰辛, 千山万水化做区区小事不足道来。 五座大山蜿蜒起伏只如水面荡起细小的波浪, 高峻,挺拔的乌蒙山也如脚下流动的泥丸, 金沙江的水波拍打着悬崖, 大渡河上横跨e69da5e887aae79fa5e9819331333239313461着由所剩无几的几根铁索支撑的桥。 最是欢喜岷山的千里白雪, 三军将士过了此处都笑逐颜开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247622.html?tp=0_11

1.体会出诗人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2.体会出诗人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O(∩_∩)O~老师教我们的。

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腾细浪:是指翻滚起来的小浪花。 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636f7079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239313534的一段。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大渡:指大渡河。 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也就是中央红军。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庚岭的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 边境。 逶迤: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乌蒙:山名。1935年4月,红军长征进过此地。 走泥丸:是指滚动的小泥球。 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得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 译文: 红军不畏惧远征的艰辛, 千山万水化做区区小事不足道来。 五座大山蜿蜒起伏只如水面荡起细小的波浪, 高峻的乌蒙山也如脚下流动的泥丸, 金沙江的水波拍打着悬崖, 大渡河上横跨了冰凉的铁索桥。 最是欢喜岷山的千里白雪, 三军将士过了此处都笑逐颜开。

岭逶迤百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意思是: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想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度,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过的泥丸,表现了红军的“不怕难”以及诗人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意思是:金沙江两岸悬崖知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道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大渡桥上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锁,使人感到深深的寒内意。这充分的表达了诗人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闲:平平常常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容的样子磅礴:气势雄伟,山势高大、险峻云崖:高耸如云的山崖尽开颜:全都喜笑开颜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239313537对山的征服。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则愈县红军之不怕。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慨。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慨,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原文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声调下) 五岭/逶wei(1)迤yi(2)/腾/细浪, 乌蒙/磅礴bo(2)/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拉长)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译文红军不畏惧远征的艰辛, 千山万水化做区区小事不足道来。 五座大山蜿蜒起伏只如水面荡起细小的波浪, 高峻,挺拔的乌蒙山也如脚下流动的泥丸, 金沙江的水波拍打着悬崖, 大渡河上横跨着由所剩无几的几根铁索支撑的桥。 最是欢喜岷山的千里白雪, 三军将士过了此处都笑逐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