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以及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能够正确认读“浮、雹”等11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书写“灾、害、黑、器”等8个生字。并通过观察与书写,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2.借助多种朗读方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片、动作演示、等不同方式朗读课文,读出水的神奇,并乐于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4.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及与人类的关系。课前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引入1.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1)忽然不见忽然有,像虎像龙又像狗。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云)(2)线儿又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落在水里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雨)2.师:小朋友猜谜语的本领可真高,今天,老师还请.来一位小魔术师,它就藏在我们要学的课文里,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二、整体感知1.师指课题问:瞧!我是什么呢?认真听老师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找到答案。师范读课文。2.同学们,你们听得可真认真啊,你们听出来了吗?课文中的我到底是什么呢?生反馈答案。3.原来小魔术师就是“水”啊!瞧!多可爱的小水珠呀!(板书:水)请同学们把书翻到P144,自己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生自由读课文。4.认读生字(1)出示带拼音词语读。强调多音字“没”。(2)出示去拼音词语读。(3)单个生字读。5.自主识字(1)这些生字你是用什么样的好方法记住的呢?四人小组内一起交流交流吧。四人小组交流。(2)谁愿意把你的识字方法介绍给大家?全班交流。(3)有了这些好办法,相信这些生字我们记得更牢了,再一起来读读他们吧。全班齐读生字。二、品读课文(一)朗读感悟第一自然段。1.可爱的小水珠呀,它还会变魔术呢?就让我们看看小水珠都会变成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1—3自然段,找出小水珠变成了什么?生反馈,师适机板书:汽 云 雨、雹子、雪2.小水珠能有这么多变化,真神奇!那它是怎样变的呢?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呢?听老师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同学们认真听,边听边找小水珠是怎样变成汽的句子?交流:谁能说说小水珠是怎么变成汽的?生反馈,师出示句子: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多神奇呀!谁能读出它的神奇?指名读,齐读。3.“汽”又是怎样变成“云”的呢?谁来读读汽变成云的句子?(指名读)“云”多像一位爱美的小姑娘啊!哪一句话告诉我们了?(有时候穿着白衣服,有时候穿着黑衣服,有时候又把红袍披在身上,早晨和傍晚又把红袍披在身上。)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爱美的姑娘吧!(课件展示)穿白衣服的云叫什么云?(白云)那穿黑衣服的呢?(乌云)早晨把红袍披在身上叫什么?(朝霞)晚上把红袍披在身上又叫什么?(晚霞)这样美丽的姑娘你喜欢吗?(喜欢)让我们来读一读,读出对她的喜爱吧!(自由读、指名读 、齐读。)(二)品读学习第二自然段1.飘浮在空中的云还会变呢?你是喜欢他变成雨、雹子还是雪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自然段吧!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带上动作读一读吧。2.交流:指明读,从学生动作中体会“雨、雹子、雪”落下时不同。3.出示第二段,生齐读,边做动作边朗读。4.三个不一样的动作,就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三种不一样的变化,雨落下来,雹子打下来,雪花飘下来,还会变成水的模样,水就是这样循环变化着,多么有趣的水呀!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 (生说后,教师补充。)山谷中总是弥漫着…… (雾)冬天的早晨,草地上都有一层…… (霜)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 (彩虹)夏天的早晨,荷叶上会有…… (露珠)冬天很冷,河里会…… (冰)(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水有这么多的变化,你们知道它平时生活在哪里吗?自己读一读课文第三段吧。1.指名读,谈读的感受。预设:师:你为什么这样读?生:睡觉的时候很安静,声音大了,会吵醒他的,所以要读的轻。生:散步的时候很悠闲,所以要读的慢一点。2.出示图片,结合图片,带感受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的朗读让我感觉这些水好像都有了生命一样,可是他还有一点小脾气呢!1.请自由读一读第4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么说的?谁来介绍一下水的脾气呢?(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  温和----暴躁还是一对反义词呢!2. 那么,我什么时候我很“温和”?什么时候又很“暴躁”呢?说得真好!看来水的脾气的确时好时坏,温和时,他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是人类的好朋友;可发起脾气来却也无情,给人们带来灾难。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我是什么公开课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浮、雹等11个生字,会写“浮”和“晒”两个生字。2.            会通过观察偏旁理解“汽”、“飘浮”的用法。3.            初步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性。4.            在朗读为主,课件观赏为辅的情况下,了解云、雨、雪、雹子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基本了解水循环的概念。

百度直接搜索..学硕网,关于2018年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套课件ppt教案朗读mp3等都是打包下载的,很省事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冰、冷、江、坏、极、常、冬”7个生字和1个新偏旁。   2.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激发学生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化成各种不同形态。  教学准备:课件、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出认读字,指导书写“常”、“冰”和“冷”三个字,认识新部首“小字头”。   2.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4.激发学生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化成各种不同形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结识一位新朋友,这位新朋友非常有意思,他不直接告诉你们他是谁?他说:“你们猜猜,我是什么?”(板书“14我是什么”学生齐读课题)他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学习14课就知道了。  二、读文识字  1.先小声地读课文,认生字。可以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2.检查生字词。  (课件1:词语)     漂浮傍晚冷风水珠硬球冰雹小溪     奔跑海洋跳舞暴躁灾害江河坏事     极小常常冬天晒  (课件2:词语)     硬球海洋暴躁漂浮水珠冰雹灾害     奔跑傍晚跳舞江河冷风小溪常常     坏事晒极小冬天  指名读、集体渎  3.检查会认字和会写字。(出示字卡)  三、再读课文  1.学生自渎,要求不但要读正确,还要读流利。读后,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指名5人读,其他同学想:我们的这位朋友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水?)  四、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1.再读1-4自然段,边读边想: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是水的?  2.小组交流。  五、深入学习全班交流  (课件3:要求)  交流要求:  1.你是从第几自然段看出来的?先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2.在这个自然段中,结合词语说说你的理解。  指名读要求。  (下面按教材顺序备课,实际教学时,按学生回答的顺序学习)  (一)第一自然段  1.指名学生汇报。  2.(课件4:“水变成汽又变成云的过程”的动画)  边演示边讲解、板书:太阳照在水上,水就变成了汽慢慢上升,升到了天空,又变成了许许多多极小极小的点儿,(就是特别特别小的水点儿,或者是极小极小的小冰晶)它们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这就是什么呢?(板书:云)  自己读1—3句,读出语气。  指名读。  3.边演示边提问:(课件5:三种颜色的云)  这是白云,课文里是怎么说的?  这是乌云,课文里是怎么说的?  这是红云,也就是课文里说的?  4.(课件6:第四句话)你们看,课文用了有时候……有时候……这样的句式,把云的三种颜色写出来了,让我们感到非常神奇。你们愿意读吗?自己读一读。  师生配合读。  (二)第二自然段  1.指名学生汇报。  2.你们看见过冰雹吗?说说什么样?  3.你们都看见过雪花,雪花什么样?  4.你们看,雨、冰雹、雪(贴带图词卡:雨、冰雹、雪)它们要从空中到地面上完成一次旅行,它们是怎样下来的呢?下面我们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出示3个动词卡:落打飘)请一名学生分别贴在带图词卡下面,并说说为什么这么贴。  雨、冰雹、雪它们都是水变成的,又从空中回到地面上。画“↓”。  同桌互读,可以加上手势。  指名2组读,全班评价。  (三)第三自然段  1.指名学生汇报。  2.我们的这位朋友真是无处不在,五湖四海都留有他的足迹。  学到这段,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为什么在池子里说是睡觉?在小溪里说是散步?在江河里说是奔跑,在大海里说是跳舞、唱歌呢?)  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池子里的水不流动,小溪里的水流得慢,江河里的水流得快,海洋里浪很多,冲击岩石时,声音特大。)  3.我们来亲眼看看海洋里的水是怎样跳舞、唱歌的?(课件7:海洋录像)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们学一学大海的波涛声。  这就好像人海在跳舞、唱歌。  指名有语气地读,范读,再指名读。  (四)第4自然段:  1.指名汇报。  2.你们还知道水为我们做过什么好事?  (人类离不开水,我们平常要节约用水。)  3.你们知道水发脾气时,还会做哪些坏事?人类想了哪些办法叫水听人的使唤。  (比如:利用气象卫星来预报天气,建水电站,建水库、大堤,防止水灾和旱灾,多植树、保护水土,防止泥石流等,这都是我们人类想的办法。)  齐读第4自然段。  六、总结全文  1.印证大家答案正确。(擦去“?”)  2.指名5人按顺序读一遍课文。  3.你们看,课文第1、2自然段告诉我们太阳一晒,水变成了汽,又变成了云,云又变成雨、冰雹、雪。这也就是水在自然界中的变化。第3、4自然段写的是平时水在的地方和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4.今天,我们结识了“水”这位好朋友,在生活中,我们天天离不开水,它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美丽、可爱的世界。如果你们还想更多地了解它,课后可以继续找一些关于水的资料,大家一起办个“我的朋友——水”的展览。  七、指导书写  1.指导写“常”字。(课件8:常)“常”字上面是一个新偏旁“小字头”。(“小字头”变红)  学生说怎么记这个字。  (课件9:出现田字格)提示在书写时注意点。学生描一个,写两个。评议。  2.指导“冰、冷”。(课件10:冰冷)学生观察后说出自己的发现。  (两个字都是两点水,与寒冷有关,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左短右长。)  提示在书写时注意点。(课件11:出现两个田字格)  学生写在书中的田字格里,描一个,写两个。评议。  课后点评  《我是什么》是一篇知识性课文,文章的特点鲜明,是用拟人的写法,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介绍了水在自然界的变化,以及和人类的关系。  张老师根据课文的特点,课标的理念,设计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刚才大家看到的是第一、二两课时的内容。  首先要肯定的是重视让学生认真读书。通过反复读书,从课丈语言深入到内容。第一次接触课文,要求读正确。再读课文,要求读流利,并说说“你认为他是什么”,这时学生对课文还只是直觉的印象、浅层的了解。然后,自己再边读课文边思考:从什么地方看出是“水”,这就需要学生抓住词句去理解,接着在小组中交流,在全班交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语言,并在理解基础上再有语气地朗读。最后还有反顾全文的读。这样由读正确到流利再到有语气,逐步提高要求。随之对课文的理解也就由肤浅逐步深入。  而且教师根据需要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如个人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分男女生读、师生配合读、范读等等,以保持学生读的兴趣。  第二,教学设计新颖有创意。教师根据本文特点以自主、合作、探究做为线索,贯穿教学全过程。导入以猜猜“他是什么”激发学生好奇心,主动学习的愿望;继而提出“从哪儿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去自学探究、合作探究,教师也参与其中,并在这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对话,起到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  第三,重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精彩的词句。起到了语文课丰富学生语言,感受汉语语言美的作用。如:对“打、落、飘"三个动词让学生用动作体会,联系生活经验体会用词之准确。又如:对文中几个拟人句用课件帮助学生领会。  第四,针对二年级儿童的特点,恰当地使用直观形象手段,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帮助理解语言。如:海洋的录相使学生如亲眼看到海浪怎样汹涌地翻滚,亲耳听到海浪撞击的声响从而领悟“在海洋里跳舞、唱歌’’这个拟人句。又如:把“水变成汽升上天空变成云”的过程,作成示意图的课件,使学生能观察到这个变化。再如:板书设计把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用示意图展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  第五,在指导书写上,保持了张老师一贯细致认真的风格。指导到位,所以她教的学生绝大多数达到了课标写字的要求。  以上几点希望对大家研讨低段的阅读教学有所启示。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大姐笑了,说我妹知道勤俭节约了,

[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朗读课文。   2. 了解水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课时安排] 二课时  [双色AB案]  A案  [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将根据儿童观察生活,感知生活的特点,以孩子普遍喜爱的谜语导入。在教学生认字的方式方法上,力求做到遵照《课标》随文识字的要求在读书中识字。在识记过程中方法多样,方式灵活,注重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力求做到少讲多读,引导学生明白不同语句用不同语气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自已感知课文。并利用童趣化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  [课前准备]:   1. 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2. 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条谜语,你能猜出谜底吗?    师说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学生猜,随机板书课题。  二、通读课文,随文识字。   1. 学生带着问题“我是什么”试读课文,并圈出文中生字,多读几遍。   2.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仔细听老师是怎样把每一个字读准确的,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   3. 学生自由大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4. 开火车认读带拼音生词卡片,师相机指导正音。    重点指导读准以下字、词:    zao  zai    躁  灾    暴躁 灌溉 冲毁 灾害 睡觉 散步 飘浮   5. 小组分别交流识字方法。   6. 分小组齐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流利。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三、指导写字   1. 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 汇报观察结果,相机引导学生观察重点字的特点,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 师范写字、边写边强调重点: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没有钩;四点底的四点不同的排列方向。   4. 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检测巩固识字   1. 点名读课后不带拼音的生字词。   2. 分小组比赛读,加强记忆。  五、作业   1. 多向交流记字方法(小组交叉交流)   2. 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给朋友听。                      第二课时  一、言语激趣,引入课文学习.    小朋友,聪明的你知道“我”是什么了吗?请你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抓重点段进行朗读感悟.    自由读课文,说说你从什么地方知道“我”是水的?(找出第三自然段)   1. 自己练读,评议指导:     你的朗读很流利,你想听听“水”自己是怎么说的吗?   2.(课件出示水滴):小朋友,你真聪明,我是水,不过我睡觉的时候,请你读得再轻一些,不要吵醒我;我散步的时候读得轻快一些;瞧,我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的时候,多自在呀!你能把我读得活泼一些吗?再练习练习,你肯定是最棒的。    (课件设计江河里水流的情景,重点凸现一大滴水珠,并用对话的形式出示它的语言。)   3.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读出“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时的不同语气。   4.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 生自由放声朗读    (2). 出示课件:(出示水滴的话)小朋友,我的性格是多变的,你能把我的各种变化找出来吗?      (课件设计与上同,语言内容变化。)    (3). 生自由找、画,师随机板书:(汽、云、雨、雹子、雪)    (4). 出示课件:你最喜欢我的哪种样子啊,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课件设计出现江河、小溪、大海三处不同的水珠,形态各异。)      学生分别找出不同自然段进行赛读、点评。   5. 学习第四自然段    水听到小朋友们读得这么棒,都想与你们交朋友了。可是他说作为朋友,还想把他的脾气告诉你们,你们想知道吗?    (1)小组合作读第四自然段,老师巡视辅导。    (2)引导学生在反复练读中体会水“温和”的一面和“暴躁”的一面。    (3)提出不懂的词语,相机理解“温和、暴躁、灌溉、淹没、冲毁、灾害”等词语的意思。    (4)根据自己的体会,读出水不同的状态和温和、暴躁的双面性,齐读课文。    (5)背出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反馈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知识,懂得了什么道理?适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  四、拓展思维   1. 水是我们亲密的朋友,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你还知道水能帮助人们做什么好事吗?   2. 说话练习     用“假如我是水”结合课文中介绍的知识说一段话。  五、作业   1. 把今天新认识的字读给父母或朋友听听。   2. 找找水的资料,看看我国水资源情况怎样。  B案  [设计思路]:  本教案的主要特点是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读书,合作识字,自主探究、自主质疑,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等能力。教学中,先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解决课文中会认字,会写字的基础知识问题。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自悟课文内容。小组探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同时,通过直观课件的帮助和教师情感语言的渲染引导学生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在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个性化朗读和表演。  [课前准备]:   1. 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2. 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师生一起做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老师描述班上一个学生的相貌,基本性格,让其他学生猜一猜看是谁。)后,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还想把一个调皮可爱的小朋友介绍给你们,大家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读课文,用笔标出生字、词语和不懂的地方。   2. 分段读课文,师生评议读书情况。     重点强调标出的生字、词语的字音     如:躁、灾、“庄稼”中的“稼”是轻声。   3. 读书、质疑     再次读课文,标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词语、句子)  三、识字   1. 出示课文中会认字11个,引导学生小组互认。   2. 互相交流记字方法。   3. 请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卡片、生字词。   4. 出示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进行检测。   5.分组开始比赛读、随机正音,表扬。   6.分男女生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四、写字   1. 出示“我会写”中的字,学生自由观察。   2. 学生交流观察结果。   3.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害”中间的一竖上下都要出头。   4.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   5.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师重点指导“两点水”和“四点底”的写法。   6. 教师巡视,师生共同评议。  五、自主学习   1. 用学会的词语说话,给生字找朋友。   2. 小组合作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3.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边表演边读,和好朋友一起读。     (充分尊重学生意愿,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和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有效地学习。)  六、汇报    各小组汇报自主学习情况   1. 说说你给生字找了哪些朋友。(可以给生字组一些什么词)   2. 请你把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们听听。   3. 试着表演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  二、启发思考  (一)出示问题   1. 水是怎样变化的?可以变成什么呢?   2. 你除了知道水会变化以外,还知道有关水的什么知识吗?  (二)小组讨论用什么办法能弄懂以上的问题。  (三)交流学习方法   1. 小组读书,边读边找。   2. 用表格的形式表现水的变化。   3. 用图示表现水的变化过程。   4. 用画画的形式体现水的变化。   5. 用查资料反馈的形式理解水的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法,给各小组适当指点,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合作探究   1. 学生分小组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   2. 教师深入各小组,参加各小组的自主学习,因生而易,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确保自主学习的效果。  四、展示自学成果   1. 分小组汇报自学情况。    (1)读出水的不同状态及变化过程。    (2)用图示法演示水的不同状态。    (3)分小组读出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样子。    (4)用第一人称的形式介绍水在人类生活中的利弊。      (可以适当改用自己的语言,能简单复述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就行。)   2. 教师随机用课件结合学生的汇报,帮助全体学生巩固认识,加深理解。   3. 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特别表扬会合作,方法新颖的小组。  五、拓展   1. 你还知道水对人类有哪些作用和危害?   2.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了解到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你了解我们的水资源状况吗?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六、指导感情朗读   1. 用课件(课件设计江河里水流的情景,重点凸现一大滴水珠,并用对话的形式出示它的语言。)“水滴”教我读书的方式(小朋友,你真聪明,我是水,不过我睡觉的时候,请你读得再轻一些,不要吵醒我;我散步的时候读得轻快一些;瞧,我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的时候,多自在呀!你能把我读得活泼一些吗?再练习练习,你肯定是最棒的。)告诉学生为了体现水在不同状况下的不同表现,我们读书的语气、语速也不一样。   2. 学生进行阅读挑战赛。  七、演一演、背一背   1. 请出代表“水、汽、云、雨、雹子、雪”的六名同学上台表演读,可以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动作。   2. 背出自己喜欢的段落。  八、作业:   1. 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资料。   2. 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水的变化,分别画出水不同的样子,并分别配上词语或一句话。  教后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我在这两套教案的上课伊始,分别采用“猜谜语”和“游戏”两种儿童喜爱的感兴趣的,而且易于接受的形式,导入教学。为学习后面的学习激起了强烈的渴望。  而在形式多样的阅读过程中,注入“课评展示”和语言渲染,引导学生边读边理解边体验。这一点正是依照《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一要求而设计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总结、体验、感悟。  从学生课堂反映和课后作业情况来看,我的“兴趣导入”“注重体验”的设计效果是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