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逝世140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来走进这样一位文学家的思想。看看与列夫托尔斯泰齐名,又擅长描写尼采超人哲学的一位文学家,有着什么样独特的魅力。

罪与罚结局,陀思妥耶夫斯基死法 第1张

陀思妥耶夫斯基(下文称陀思妥)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一位文学家,也是几乎唯一一位我读完了其所有作品的文学家。

也是在去年我读了他的《罪与罚》、《死屋手记》、《卡拉马佐夫兄弟》,在陀思妥逝世这个特殊的纪念日,加上头条回顾过去一年所学所感的活动,我们来感受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可以称得上是近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如果说要有一个人去跟他争这个第一,那就是与他相同国籍的列夫托尔斯泰。

我们曾经提到,哲学上有两座高峰,一个是康德一个是黑格尔。我们也可以说近代文学上也有两座高峰,就是上述两位。

罪与罚结局,陀思妥耶夫斯基死法 第2张

托尔斯泰的作品更多的是在批判现实,我们读他的小说,不管是《复活》还是《战争与和平》。

都有一种能够看见整个社会伤口的视野,我们通过他的文字,感受到了一个被资本主义裹挟的罪恶、不堪的世界。

但是陀思妥的文学完全不一样,他所表达的方式是我喜欢的类型。他的所有力量与爆发,都装在了一个人身上。

罪与罚结局,陀思妥耶夫斯基死法 第3张

就那陀思妥最重要的《罪与罚》来说,从一开始主人公尼科夫杀害了放高利贷的老人和他的妹妹。

我读小说时所有的目光都会被聚焦在主人公身上。然后一本近200页小说,所有的情绪,紧张、焦虑、说服自己,都聚焦在一个人身上。

这是陀思妥最令人倾佩的地方,我们知道陀思妥与托尔斯泰生活在同一个时期。他们都感受到了社会的压迫和人民的苦难。

罪与罚结局,陀思妥耶夫斯基死法 第4张

陀思妥每一部作品的结尾,不是说我们经常看见的那种叫happy ending,它更是一种被拯救的过程。

他晚期的长篇巨著《卡拉马佐夫兄弟》,同样是描绘了一个充满矛盾、错误的家庭,他们的父亲被三个儿子中的一个杀害。

陀思妥想告诉我们的依然是理性、自由意志等等哲学的思考,是每一个个体的思考。这是我们如今这个社会需要去理解的东西。

简介:身为巨人却道路崎岖

罪与罚结局,陀思妥耶夫斯基死法 第5张

1812年,陀思妥出生于俄罗斯,但从九岁第一次癫痫病发作开始,这个折磨人的病痛就伴随了他一生。

1836年24岁的陀思妥就从母校的制图局辞职,这个时候他才参加工作一年。然后毅然投身于他喜爱的文字工作。

1849年,他因为反对沙皇的革命活动而遭到逮捕,被判死刑。后来减刑流放于西伯利亚。

罪与罚结局,陀思妥耶夫斯基死法 第6张

正是由于这一段流放经历,才有了后面他那些伟大的作品。他以流放经历为原型写下了半自传体小说《死屋手记》。

也正是从这一本小说开始,陀思妥的思想开始完全转变。他不在关注那个广阔的世界有什么,他在乎的只是每一个人。

在他的眼里,每一个人都值得被拯救。他在西伯利亚服刑了10年,出狱后的第二年,他回到了圣彼得堡。

罪与罚结局,陀思妥耶夫斯基死法 第7张

第二年他就创作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从名字就可以看出,陀思妥的文字方向发生了转变。

在这之前他的作品同托尔斯泰一样关注整个社会的苦难,之后他的作品关注一个人的救赎,关于何而为人的思考,他走向了哲学。

作品主题:每个人都值得被拯救

罪与罚结局,陀思妥耶夫斯基死法 第8张

就像《罪与罚》这部作品,主人公尼科夫杀害了两个人肯定是错的,是犯罪。但是作品中融入了他关于哲学的思考。

正是这个时期尼采的超人哲学甚嚣尘上,我们现在也知道尼采那句“上帝死了”。这样的视角贯穿了陀思妥所有的作品。

《罪与罚》这个名字就很有意思,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主人公杀人了,但是他在最后真正地认识了自己,他感觉自己得到了拯救。

罪与罚结局,陀思妥耶夫斯基死法 第9张

可是这部作品不叫“奖与罚”,我不叫“是否有罪”,在陀思妥最底层的思想里,主人公一定是有罪的。

那么作品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就是每个人都值得被拯救,就算他是一名杀人凶手。陀思妥最令人佩服的地方在于,拯救的形式。

既然有人有罪就会有一个绝对善良的存在,在《罪与罚》中这个善良的表现就是他心里的光明:索尼娅。在作品快结尾的时候,索尼娅被告知了真相,而她选择原谅主人公。

罪与罚结局,陀思妥耶夫斯基死法 第10张

这种原谅在作品中更多的甚至表现为一种自我的牺牲,我们现在说我们可以为爱情牺牲,为亲人牺牲。

但是陀思妥表现出一种更大的牺牲,可以为了任何人而牺牲。我相信每一个人认真去读他的任何一部作品,都会为之动容。

哲学思想:双重人格与自我的超越性

罪与罚结局,陀思妥耶夫斯基死法 第11张

陀思妥可不是什么圣母型的作者,他所刻画的拯救者的形象更多是宗教意义的。这跟他10年的监狱生活有关。

我们把重点放在《罪与罚》的主人公身上,他是如何从一名杀人凶手到最后选择去自首。他的思想是如何转变的?

主人公尼科夫最开始的思想就是自我超越性的代表。他认为他与别人是不一样的,他的生命比那些平凡人的生命更加有价值。

罪与罚结局,陀思妥耶夫斯基死法 第12张

他只是需要一笔财富,一个起点,他就可以成为巨人,跟其他普通的人不一样。正是这样的思想让主人公走上歧途。

其实好好想一想,现在的我们是不是也有可能有这样的想法。我们觉得自己比别人优秀,我们觉得自己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

我们身处于一个自我高度发展的时代,每一个人的思想、渴望都被放大了。我们没有想过这样对不对,会不会有什么后果。

罪与罚结局,陀思妥耶夫斯基死法 第13张

我们也许也跟主人公尼科夫一样,他拥有着双重人格,这在陀思妥后期的作品中非常常见。

他想表达的是,我们并不像别人看见的那样,我们也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有时候我们做了一件事,我们会觉得我怎么会这样。

尼科夫在大学时期也是一个乐于助人、善良有正义感的的人,但有些时候他又性格阴郁。他杀害了本来无辜只是过路的妹妹。

罪与罚结局,陀思妥耶夫斯基死法 第14张

当然在陀思妥《罪与罚》的结局,主人公尼科夫正义的一面取得了胜利,这种胜利不仅仅是正义的胜利。

它是一种做一个值得被爱的人对于做一个自己的主宰者的人的胜利。正如在杀人后尼科夫不敢与别人接触,相当于直接脱离了社会。

尼科夫失去了这个世界上与他相关的爱与被爱的纽带,当索尼娅出现在他的生活中,释放出这样一个信号。

罪与罚结局,陀思妥耶夫斯基死法 第15张

尼科夫毅然地选择了与这个世界重新站在一起,他之前思想里的那些有关主宰、超人、自我的观念,通通被打败了。

我想这是陀思妥想要告诉我们的东西,每一个人,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拥有对抗罪恶、混乱的力量。

而每一个拼尽全力去对抗这个社会的恶的人,他都是伟大的,他在拯救即使陷入深渊,但是还想与这个世界产生联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