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课程一开始,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东方之珠》,并展示香港繁荣的图片,并提问,“同学们,对于香港,你了解多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交流新闻的相关知识,教师做总结。

明确: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

2、找一找这些结构在文中的位置,从而划分文章结构。

别了不列颠尼亚_别了不列颠尼亚读后感300字 第1张

明确:第一部分(1):导语

第二部分(2-10):主体 + 背景

第三部分(11):结语

3、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明确: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再读课文,了解主体

1、主体部分按照什么顺序展开描写的?

明确:按时间顺序

2、在文章中标示出表明时间的词语,说说各时间点在哪发生了什么事?

明确:学生总结。除了具体的时间,文中还涉及到重要的年份,即对于香港背景的介绍。

3、这些事件中写了几个重要场景?同学们讨论,派代表回答。

明确:场景一:末任港督离府

场景二:添马舰广场军营告别仪式

场景三:中英香港交接仪式

场景四:“不列颠尼亚”离港

四、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1、文章中有许多写的比较好或意义深刻的语句,请找出来分析。

如: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明确:这句话表面上说的是港督的建筑,实际上是在告诉人们,香港已经回归祖,末代港督已经离去,中国人民一段屈辱的历史已经永远地成为过去。

2、能够体会出来本文语言有何特点?

明确:庄重、含蓄

五、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这则新闻的主体部分可谓是挥毫泼墨,而结语部分却惜墨如金,仅有13个字,但它的精彩却也毫不逊色,请大家讨论“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有何含义?

明确:英国150年前凭借着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开始对香港的殖民统治,而今却要离开这里。这一来一去的对比,作者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六、课堂小结

别了不列颠尼亚_别了不列颠尼亚读后感300字 第2张

学生小结,教师补充。

七、布置作业

1、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拟写一则校园新闻,报道校运动会开幕式盛况。

2、香港就是一个饱受苦难的孩子,对于这个孩子,你想对他说什么?请写下来。

七、板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

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语:英国撤离香港

主体:4时30分:末任港督降旗仪式

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7时45分: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0时40分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结语: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