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巨人贝多芬课件_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作者 第1张

《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知识讲解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音乐巨人贝多芬》

何为,原名何敬业,1922年生于浙江定海,历任报纸记者、刊物编辑和电影文学编辑,1937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写过诗歌、小说和散文,1956年后主要从事散文的创作,著有《第二次考试》《织锦集》《临窗集》等散文集。何为的散文,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件进行深入的开掘,同时,又注意人物和故事的生动性,有较精巧的构思和深远的意境,语言简洁优美。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贝多芬是伟大的,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也因为他是一位能勇敢与命运作斗争的人。随着科技的进步,物质的丰富,人类的生存状况渐趋舒适,“扼住命运的咽喉”以反抗苦难作为其生存方式的贝多芬精神,时下已稍显疏阔,但是,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挫折与忧患还是需要我们直面的人生课题,故贝多芬的榜样于我们仍能有所感悟。这篇文章,让我们走进贝多芬的心灵,学习贝多芬那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顽强精神。因为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会有许多挫折与不幸等着我们去面对,我们只有以贝多芬那样顽强的精神才能战胜它们。

关于贝多芬

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出身于德国波恩的一个平民家庭,父亲是宫廷歌手,自幼跟从父亲学音乐。1787年起任音乐教师。1792年定居维也纳,三年后出版第一部作品,自此开始创作生涯。他28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但从未辍笔,在健康情况恶化和艰苦的生活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总是能激励人们,鼓舞人们的斗志与生活的勇气。贝多芬受革命影响,向往自由、平等,作品中充满英雄气概,在音乐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被称为乐圣。其创作成就极大地深化了音乐艺术的思想性和表现力,对后世有极深远的影响。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歌剧《费黛里奥》等。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莫泊桑(1850~1893),法国著名作家。曾拜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学习小说创作。他的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以及许多关于文学和时政的评论文章,其中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充分显示出他的社会风俗画作家的才能。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他与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福楼拜是欧洲文坛著名的大文豪,作为他的弟子,莫泊桑之所以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得益于1873年受教于福楼拜,福楼拜的严格要求、精心培养更让莫泊桑的才能迅速进步。据说福楼拜曾要莫泊桑对过路人进行语言素描训练,即用最概括的语言对不同的人进行素描练习。近乎苛刻的要求,让莫泊桑终成优秀艺术家。莫泊桑在创作上受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的影响较大。福楼拜博学、睿智而又宽厚,擅长交际,因此许多文人经常星期天在他家经聚会,莫泊桑以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生动传神的笔墨,通过一次聚会,描绘了福楼拜与他的几位朋友聚会的场景,刻画了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关于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

福楼拜(1821~1880),法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等。他的作品文字精练,是法国近世散文的典范。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作家。1847~1852年发表《猎人日记》,揭露农奴主的残暴,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被放逐。以后又发表长篇小说《罗亭》(1856)、《贵族之家》(1859)等,描写贵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好发议论而缺少斗争精神的性格。在长篇小说《前夜》(1860)中,塑造出保加利亚革命者英沙罗夫的形象。后来发表长篇小说《父与子》,刻画贵族自由主义者同平民知识分子之间的思想冲突。

都德(1840~1897),法国著名小说家。他的早期代表作品有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以后,都德应征人伍,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短篇作品,有《柏林之围》《最后一课》等。《最后一课》是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

左拉(1840~1902),法国作家。1871~1893年间,创作了由20部长篇小说组成的《卢贡·马卡尔家族》,其中重要的有《小酒店》《娜娜》《萌芽》等,内容主要通过一个家族中各个成员的不同遭遇,以自然主义笔法反映拿破仑三世时代法国的社会生活,揭露资产阶级的荒淫无耻。

音乐巨人贝多芬课件_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作者 第2张

知识积累

《音乐巨人贝多芬》

1.孤独:独自一个人;孤单。

2.捏弄(niēnòng):用手来回捏。

3.惹(rě)人注目:招引(别人)把注意力集中在某种事物上。

4.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5.清晰:清楚。

6.含蓄(xù):包含。

7.踌躇(chóuchú):犹豫。

8.小心翼翼(yi):小心谨慎的样子。

9.凝(níng)视:专注地看。

10.喃喃(nán):形容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11.巴望:指望。

12.锁闭:指不与外界来往。

13.磐(pán)石:厚而大的石头。

14.不见天日:看不见天空和太阳,喻指昏暗没有光明。

15.徒劳:无益地耗费劳力。

16.愁苦:忧愁苦恼。

17.神往:心里向往。

18.门槛(kǎn) 19.纽(niǔ)扣 20.下颏(kē) 21.厌恶(wù)  

22.重荷(hè)  23.深邃(suì)  24.喧嚣(xuānxiāo)   25.蓬勃(bó)

26.兽穴(xué) 27.女佣(yōng) 28.模(mó)仿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1.鉴(jiàn)赏:鉴别和欣赏。

2.博学多识:学识广博、丰富。

3.一拍即(jí)合:一打拍子就合上曲子的节奏。形容很快取得一致。 

4.魅(mèi)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5.白皙(xī):白净。

6.钦(qīn)佩:佩服尊敬。

7.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

8.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9.寻欢作乐:寻求快乐。

10.义愤填膺(yīng):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膺,胸。

11.雄辩:强有力的辩论。

12.轮廓(kuò)

13.琐(suǒ)事

14.活跃(yuè)

15.滑稽(jī)

16.捋(lǚ)着 

17.脚踝(huái)

18.荒谬(miù)

19.头颅(lú)

20.戏谑(xuè)   

21.和蔼(ǎi)  

22.迸发(bèng) 

音乐巨人贝多芬课件_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作者 第3张

考题例析

1.(2015•山东聊城中考)按要求答题。

我市“阳光读写推介会”后,学校开展“名著推荐墙”活动,要求同学们将所读名著浓缩为一句话,推荐给其他同学。请你从以下备选名著中选择一部,仿照示例,完成推荐。

示例:《水浒》——梁山好汉嫉恶如仇,除暴安良,显英雄本色。

备选名著:《骆驼祥子》《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

2.(2015•黑龙江大庆中考)结合上下文,在画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通顺。

一张弓的好坏,不单要看它是否射得远,更要看它是否射得准。一张弓虽然有力,但射出的箭不走正道,也算不上一张好弓。评判人才也是如此,一个人不但要有能力, ,即一个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可见, 。

解析:1.此题考查名著阅读。要了解名著中的重要人物,并分析出人物性格特点,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从备选名著中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来写,注意格式。

答案示例:《骆驼祥子》——祥子三起三落,体强命苦,演绎昔日事。

《名人传》——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顽强拼搏,奏响生命赞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不畏艰难,意志坚定,成就人生传奇。

《格列佛游记》——格列佛航海探险游历奇异国,机敏博学,造就奇闻妙谈。

2.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首先理解文段的中心思想,然后根据上文写出下句。本段内容出自刘伟的《决定成功的利器》。答案:更要走正道 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

课文讲解

理解主旨

《音乐巨人贝多芬》

文章按照访问的顺序,交代了贝多芬的基本生活状况和目前的精神状态,再现了贝多芬的形象,袒露了他的内心世界,以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为中心,从外表逐步深入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成功地表现了贝多芬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本文基本上以时间为序,描写了福楼拜在家与诸位作家会面的情形,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描写,着力刻画了四位著名作家的形象,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思想和性格特征。

理清结构

《音乐巨人贝多芬》

音乐巨人贝多芬课件_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作者 第4张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音乐巨人贝多芬课件_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作者 第5张

写作特色

《音乐巨人贝多芬》

1.高超的肖像描写技巧。

在贝多芬刚刚出场时,作者对他不但从远到近、由上至下进行描写,秩序井然,而且以形传神,从对贝多芬的肖像描写中,表现出了他的生活遭际、个性气质和特有的精神世界:他那“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衣饰,“拖在衣服后面的”“早已失效了”的助听器,“愁苦”的脸,蓬乱的头发,都在印证着生活的窘迫和苦难的压力。然而,与此同时,他那“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的宽阔双肩,“有力的大手”,“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的“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都在显示着他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抗争意志。

2.层次清晰,脉络清楚。

文章按照访问的顺序,首先从女佣——贝多芬日常生活的见证人的角度,交代了贝多芬的基本生活状况和目前的精神状态。接着,以一个初次拜访贝多芬的陌生人的眼光,再现了贝多芬的形象。最后,作者让主人公自己开口,袒露他的内心世界。以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为中心,从外表逐步深入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成功地表现出了贝多芬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这样既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不幸命运顽强抗争的伟大的贝多芬,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现实生活中平凡的贝多芬。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1.这篇写人的文章就像一部电视剧一样精彩纷呈。

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叙述和描写了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情况,从“第一个到来的”屠格涅夫、到“过了一会儿”来的都德、到“接着来的”左拉、到主人福楼拜下楼,把四位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大作家依次推到读者面前,各具形态,主次分明,显示了作者描写人物的精妙技巧。善于抓住特征刻画人物,观察敏锐细致,刻画生动传神,是本文突出的写作技法。

(1)抓住特点,勾勒形象。屠格涅夫等人都是当时的著名文豪,其个性特征极为明显。作者几乎只用短短的几句话,他们的举止、神态,他们喜欢谈论的话题,他们的性格特征便呼之欲出。比如写屠格涅夫,开始一句就是:“屠格涅夫仰坐在沙发上,用一种轻轻的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就这短短的一句话,屠格涅夫的气质就显露出来。再看都德,“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言不甚多,都德的肖像便被勾勒了出来。又以写左拉为例,抓住他体质较差、不善言谈的特点。如“他爬了六层的楼梯累得呼呼直喘。一进来就歪在一把沙发上”,“他很少讲话,总是歪坐着。”描写左拉的肖像时,随处议论点出他的性格特点:“朴实但很固执”“聪慧和坚强”“坚毅”“十分滑稽和戏谑”。

(2)突出个性,勾画语言。作者对文豪们谈论的具体内容,只是作一般性的概述,着重描写他们谈论的声调、仪态,评论他们的口才,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写都德,“他一来就谈起巴黎的事情,讲叙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和愉快的巴黎。他只用几句话,就勾画出某人滑稽的轮廓。他用他那独特的具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一切人……”这里有三句话,第一句讲述谈论的内容,第二、三句讲述谈论的语调、情态,以及谈论中显示的才能。再如写屠格涅夫,“用一种轻轻的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仅从语调一个方面来描写,但足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唯一引用话语的是左拉,“可是……可是……”显示性格的内向、心里的犹豫,以及一时激动出现语塞的窘迫。

(3)根据需要,有所侧重。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人物的哪一方面最富有特点,就侧重写哪一方面,这样写能避免重复累赘,使行文更活,内容更集中,人物特点更突出。比如肖像描写时最多的是左拉,其次是都德,这两个人的肖像又形成鲜明的对照,左拉“不漂亮”;都德则“很漂亮”。行动描写时都德的行动是一笔带过,福楼拜和左拉的写得最详。福楼拜是活跃的中心人物,着墨较多,拥抱屠格涅夫,充满激情说话,在客人面前周旋等,突出热情大方的性格特点。左拉的坐姿较为特殊,因此也有较多笔墨的描写。又如同写发须时,各自特点更为突出,发须型式、色彩、长短,还有与其他五官的搭配等,都彼此互别,而且写得精细、生动。写福楼拜,“仿佛在他那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着一把军号”。写都德,“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写左拉,“在他那很发达的前额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都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

(4)有详有略,点染动作。左拉是坐相比较特殊,两个“歪”字显示其人的动作特点,也多少显示性格特点;都德有一个有特征性的动作,“习惯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尖”,可以看出作者观察的准确细致;福楼拜是最活跃的中心人物,着墨较多,文章最后两段聚焦于他,写了他不少的动作,可以看出他作为房屋主人、文学沙龙主人的风度、气势、胸怀。

(5)主次分明,宾主有别。福楼拜是聚会的主人,为了突出中心人物,在表现的手法上,作者采用了正衬和直接表现相结合的方法,以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这些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的人作为福楼拜的衬托来突出福楼拜;同时,对福楼拜进行直接描写,集中写他的语言、神情、动作,表现他的活跃、情感丰富、思想深邃、话语深刻的特点,显示出他的才气,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他的崇敬之情。在情节的安排上,作者将主人福楼拜安排在后面出现,符合会面的习惯,避免了给读者突兀的感觉,更为合理一些。主次分明的描写不但节省了笔墨,而且重点突出,留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不是让人厌烦的。

2.精辟议论,画龙点睛。

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适当地插入议论,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有助于读者更深刻地认识这几位大文豪。例如写左拉,“他的头……虽然不漂亮,但表现出他的智慧和坚强性格”“黑色的眼睛……十分尖锐,透着探求的目光”,这样在描写中插入了议论,既能把人物的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又隐含了作者的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些议论同时也表明作者的感情倾向,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例如写屠格涅夫与福楼拜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不仅写出了两人的某种友善的品性,写出了两人的亲密友好关系,还暗含着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心情,这种议论所达到的效果,是单纯的叙述和描写难以比拟的。

3.条理有序,叙事清晰。

作者在结构上采用的是“总——分——总”的模式。先写福楼拜家的情景和他工作情况,这便有了故事的缘起;接下来描写客人一一到来的情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最后两段又通过写主人福楼拜的言谈举止,引出聚会场景的总写。这一“总写”很重要:始总而后分,最后分而必总,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这才成为一个完整的篇章。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这两点在文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4.本文的语言在绘情状物上,准确生动。

福楼拜是莫泊桑文学创作的启蒙老师,他曾对莫泊桑说:“你所要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只有一个动词来表示它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寻找,直到发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而决不应满足于‘差不多’……”作者在本文中确确实实没有乱用一个词,人物描写准确生动得令人感叹折服。如写左拉,“他还变得忧虑起来,晃动一下大腿,不时发出几声:‘可是……可是……’……他就又不慌不忙地开始讨论,声音总是很平静,也很温和。”“忧虑”——神情,“晃动”——动作,“不慌不忙”“平静”“温和”——神情,这些都暗示着一种温和、内向的性格,是作者在观察过后对人物的准确的体认,并用准确的词语描写出来,写出了神韵。

音乐巨人贝多芬课件_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作者 第6张

把握重点

《音乐巨人贝多芬》

1.“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约翰·克利斯朵夫》以集中表现克利斯朵夫的生活遭际和人生追求为基本内容,贯穿在小说中的是克利斯朵夫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克利斯朵夫的经历和性格与贝多芬相似,罗曼·罗兰完成于此前的《贝多芬传》是最著名的贝多芬传记,《约翰·克利斯朵夫》最初就是受贝多芬精神的感召而创作的。茨威格的传记作品《罗曼·罗兰》详细地说明了这一点。

2.“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

贝多芬以他整个的生命和热情从事音乐创作,音乐在贝多芬的笔下和心里,已经成为生命的象征,而乐队只能奏出有声的音符,却不能完美传达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即贝多芬“心里的音乐”。

3.“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个比喻。贝多芬的意思是说,一般人都以为他很可怕,很难接近,而“客人”竟然来拜访他,女佣也未经他的允许就让客人进门,他对他们的做法感到吃惊。

4.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这需要联系贝多芬耳聋后的心理来分析。一方面,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常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受到极大的约束,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另一方面,耳聋后的贝多芬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就心灵的纯净而言,社会中的人不如树好。

5.“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贝多芬把耳聋的自己比作是“倒落的火山”,“熔岩”指他的创作激情。他的意思是说,正当他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步,创作欲望旺盛之时,遭到耳聋的打击,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的音乐事业,“拼命巴望”表现他与不幸命运作斗争的决心。

6.“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这里的“永恒”指的是什么?

“永恒”指作为心灵载体的音乐艺术。这句话是说,贝多芬虽然因为耳聋,与人的交流和沟通发生困难,但是这种局限又使他超越形体和言辞,直接感知人的心灵世界,进而领悟音乐的真谛。音乐成为他忠实的朋友,抚慰他的心灵,并传达他的心声,朋友会离去,会误解他,但是音乐不会,音乐永远陪伴他。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1.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间,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有什么作用?

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这四位作家。例如,对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会面,作者议论说:“……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这里的议论告诉读者,由于屠格涅夫同福楼拜有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共同的趣味、生活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因此早就超出了“相互理解的愉快”,而是“心灵内在的欢乐”,使读者对两位大作家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

2.比较四人的肖像、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各有侧重地刻画人物的性格。

(1)语言描写方面,都没有具体展开谈话的内容,只是概述他们谈话内容,着重描写他们谈论的声调仪态,评论他们的口才。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2)肖像描写,下笔最多的是左拉,其次是都德。两人的肖像形成鲜明的对照。

(3)动作描写方面有详有略。根据人物身份不同而不同。如福楼拜是主人,所以最活跃,是中心人物。着墨较多。左拉坐相比较特殊,体质差,也有较多的文字描写。至于屠格涅夫的动作只略写一句,也是人物性格有关。

音乐巨人贝多芬课件_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作者 第7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