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1.一般处理:卧床休息1~3天,床边24小时心电监护。有呼吸困难、发绀者应给予吸氧,烦躁不安、剧烈疼痛可给以吗啡,如有必要应重复检测心肌坏死标志物。2.缓解疼痛:可给予硝酸甘油口服或静脉滴注。变异性心绞痛以钙通道阻滞剂的疗效最好。3.抗凝:阿司匹林及肝素是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重要治疗措施,其目的在于防止血栓形成,阻止病情向心肌梗死方向发展。4.有条件的医院应行急诊冠脉造影介入治疗或择期冠脉造影介入治疗。缓解期的进一步检查及长期治疗方案与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相同。

不稳定性心绞痛,意思是可能发展成心梗,所以治疗实际是在急性心梗和稳定性心绞痛之间的过度。一、通常都要收入院监护治疗;二、抗心绞痛要加强,一般会静脉用硝酸甘油;三、加强预防血栓,要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重则加用肝素抗凝;二、有条件建议行冠脉造影明确冠脉情况,必要时植入支架,或搭桥。

(1)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应予有效的治疗,以防止不良后果。患者应收入心脏监护病房,卧床休息,给予β 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及静脉硝酸盐制剂,控制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配合硝酸盐制剂可减少反复缺血症状的发作,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对于48 小时内自发型心绞痛患者及入院时心电图有缺血性改变的胸痛患者应予以静脉内肝素治疗。肝素可明显减少住院期间心脏事件的发生,包括心肌梗死。阿司匹林可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反复缺血和心肌梗死,尽管肝素和阿司匹林单独应用未显示哪种更好,无禁忌证者应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因为它可减少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发生。多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上述药物治疗可稳定病情。(2)不稳定型心绞痛抗凝治疗。由普通型心绞痛演变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基本原因,是冠状动脉内发生了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引起血管腔部分堵塞。基于上述缘由,采用溶栓及抗凝血疗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可行的。为什么抗凝治疗能够取得如此的效果呢?如前所述,不稳定型心绞痛是由于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所造成的,虽然抗凝剂不能够直接溶解血栓,但是在正常情况下,人类在血栓形成的初期,血小板、红细胞及其他血液有形成分(包括纤维蛋白等)的聚集是一种可逆性的动态变化。换言之,在无外界因素的干预下,人体血管内的有形成分聚集与血栓溶解是同时进行的,血栓的形成只不过是聚集的速度快于溶解的结果。根据这一原理,如果及时应用肝素类抗凝制剂治疗,即可抑制血液中有形成分的聚集,这就间接地达到了加速血栓溶解的过程,从而有效地预防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和发展,达到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自从低分子肝素问世以来,增加了临床对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安全性,只要每次采用0.4 ~ 0.8ml,每日1 ~ 2 次,行腹部皮下注射,7 ~ 10 天为1 个疗程,除个别患者在注射部位皮肤会发生疲斑外,较少发生其他部位出血现象,而且也无需对患者频繁地取血监测出、凝血时间。因此,抗凝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的药物选择。(3)变异性心绞痛的处理。变异性心绞痛的预后有如下3 种情况:变异性心绞痛发展为心肌梗死者较多,且发生心肌梗死的部位相一致;有一部分患者在冠状动脉高度痉挛或痉挛解除后的再灌注时,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引起猝死;也有一部分患者,虽有变异型心绞痛多年,由于能坚持正确合理的治疗,也可长期存活,并能从事日常工作和正常的生活。变异性心绞痛的治疗包活发作时的治疗和预防发作两个方面。①发作时的治疗。发作时可给予硝酸甘油0.3 ~ 0.6 mg 舌下含化,或异山梨酯5 ~ 10mg 嚼碎后舌下含化;无效时,还可给予硝酸甘油每分钟5 ~ 100μg 静脉点滴,但静脉点滴时要密切观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如效果不佳,在上述药物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或地尔硫淖等钙拮抗剂,以更好解除冠状动脉痉挛。症状顽固或合并严重心率失常,经一般处理效果不佳者,还可试用维拉帕米5mg 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1 ~ 2 次,有时可以奏效。②预防发作的方法。预防变异型心绞痛的方法有3 方面:消除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的各种诱发因素,如大量吸烟、饮酒、劳累、寒冷刺激,情绪激动以及高血压等;需要长期服用硝苯地平或地尔硫卓等钙拮抗剂,以减轻冠状动脉痉挛,有人统计,其有效率为80%~94%,钙拮抗剂与异山梨酯合用有一定协同作用,可以加强疗效;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因为冠状动脉痉挛时,内膜可发生损伤,有利于血栓形成,故应使用阿司匹林每日75 ~ 100mg。(4)卧位性心绞痛的治疗。卧位性心绞痛属重症劳力性心绞痛,系指平卧位时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需坐起,严重者甚至需要站立。其发作时,ST 段下降显著,胸痛较稳定性心绞痛剧烈,持续时间长。发作前均有较长的劳力性心绞痛史和不同程度的心脏扩大,冠状动脉造影常显示多支严重阻塞病变或累及左冠状动脉主干。卧位性心绞痛的发生机制有:一是胸痛发作前短期内出现左心功能不全,平卧后回心血量增加,心功能不全加重,左房压力升高刺激了房内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交感神经,使心率、血压升高,心肌耗氧增加而导致心绞痛。此类患者的心绞痛发作主要与心功能不全有关,治疗应以强心、利尿、扩冠药物为主;二是患者心肌收缩功能尚好,能够代偿平卧后回心血流量的增加,表明心绞痛发作与左心功能不全关系不大,平卧至发作前常有心率与血压乘积和每搏量的增加,提示其心绞痛发作主要是由于心肌耗氧量的增加超过了固定狭窄的冠状动脉储备能力所致。因此,药物治疗用β 受体阻滞剂与扩冠药物联合应用。血流动力学检查,主要了解肺动脉舒张压,其对卧位性心绞痛治疗有指导意义。如有条件,特别是疗效不满意者,应作此项检查;如无条件,应先考虑应用强心、利尿和扩冠药物;如效果不好,可试用将强心药改为β 受体阻滞剂,自小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

对于一些患心脏疾病的中老年患者来说,一般都会有心绞痛的情况,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或是暂时性缺血与缺氧反应到身体表面所感觉的疼痛,特点为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疼痛,并且时常伴随着其他症状。心绞痛的疼痛部位一般为胸骨后部,疼痛感可延伸至、心脏位置前区与左上肢处,甚至可达无名指和小指。但是,根据心绞痛的症状,还可以分为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两种。那么,两者怎样区分呢,又该如何去治疗?首先,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规律一般为:有一定诱因激发(如体力劳动、压力、情绪激动等),一般都有激发的因素的。其次是每次发作的时间一般持续3~5分钟,少于1分钟或是大于15分钟的情况都比较少见。经休息、情绪放松或是含化硝酸甘油后心绞痛症状消除。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胸痛性质比较规律、稳定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一般胸部疼痛程度更强,疼痛持续时间更长,发作频率增加,较低的活动量就可诱发心绞痛,任何时候甚至休息时也可发作,经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后心绞痛症状缓解时间延长或无明显缓解。1)虽然两者都是因为冠状动脉病变,主要是冠状动脉发生硬化,出现粥样斑块导致的。但病情特点和治疗上均有较大差异,处理方法有差别。2)稳定型心绞痛病情比较稳定,冠状动脉上出现的粥样斑块不容易脱落、出血、血栓形成,发生心肌梗死风险要小一点.3)不稳定型心绞痛说明冠状动脉的病变不稳定,斑块容易脱落、形成血栓堵塞血管,或出血、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更容易发生急性心肌缺血甚至急性心肌梗死。因此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情更紧急,需要住院治疗。不论是症状较稳定的心绞痛还是症状不稳定的心绞痛,都要及时的去治疗,以免心脏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对于心绞痛的治疗要注重心脏的调养,在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同时,加以医疗手段与中药调养,可以达到逐渐缓解症状乃至治愈的目的。在心脏的治疗与养心补肾上可以使用“星辰牌”心宝丸温补心肾,活血通脉。并可治疗心肾阳虚,心脉瘀阻引起的慢性心功能不全;窦房结功能不全引起的心动过缓、病窦综合症及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心绞痛及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的情况!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由于冠心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最重要的疾病之一,而临床上尚缺乏根治性措施,因此对冠心病的积极预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冠心病的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两个方面。一级预防是指对尚未患上冠心病的人群采取措施控制或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以防患病,减少发病率。二级预防是指已患上冠心病的患者采取药物或非药物措施,以防止病情复发或防止病情加重。1.一级预防措施包括两种情况:(1)健康教育:对整个人群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公民的自我保健意识,避免或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注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从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2)控制高危因素:针对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以及有家族史等情况,给予积极处理。当然,在这些危险因素中有些是可以控制的,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少活动的生活方式等;而有些是无法改变的,如冠心病家族史、年龄、性别等。处理方法包括选用适当药物持续控制血压、纠正血脂代谢异常、戒烟限酒、适当体力活动、控制体重、控制糖尿病等。2.二级预防采用已经验证过有效的药物,预防冠心病的复发和病情加重。目前已肯定有预防作用的药物有:(1)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已被证实可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和再梗死率,急性心肌梗死后应用阿司匹林可使再梗死率下降大约25%;如有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或过敏者,可选用氯吡格雷。(2)β受体阻滞药:只要无禁忌证,冠心病患者均应使用β受体阻滞药,尤其在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后;有资料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药,可使病死率和再梗死率降低20%~25%。可采用的药物有美托洛尔、普奈洛尔、噻吗洛尔等。(3)他汀类降脂药:研究结果显示出冠心病患者的长期调脂治疗,不但使总病死率降低,生存率提高,而且需要行冠脉介入治疗或CABC的患者数量减少。这得益于他汀类药物降脂作用以外的改善内皮功能、抗炎作用、影响平滑肌细胞增殖以及干扰血小板聚集、凝血、纤溶过程等功能。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氯伐他汀以及阿托伐他汀等均有此作用。(4)ACEI:多应用于伴有左心室功能严重受损或心力衰竭者。已有许多临床试验结果证实ACEI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的病死率;因此急性心肌梗死后,射血分数<40%或室壁运动指数≤1.2,且无禁忌证的患者,均应使用ACEI。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和福辛普利等。另外,针对冠状动脉造影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轻度狭窄性病变而临床上尚未出现缺血症状者,尽管还不能明确诊断冠心病,但应视为冠心病的高危人群,给予积极预防,也可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长期服用,并祛除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危险因素。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朋友应该是学医的吧,呵呵!!最新的指南,冠心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症和慢性冠脉病,而急性冠脉综合症主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又分为ST抬高型和非ST抬高型),而不稳定心绞痛又包括既往指南定义的变异性心绞痛、初发心绞痛、恶化性心绞痛、静息心绞痛等等。简单地说就是:变异型心绞痛属于不稳定心绞痛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