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如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及舌炎等,以舌炎最为突出。此时,患者舌质红、舌乳头萎缩、表面光滑,俗称“牛肉舌”,伴有疼痛。维生素B12缺乏时,常伴神经系统表现,如乏力、手足麻木、感觉障碍、行走困难,或“踩棉花样”感觉等周围神经炎、亚急性或慢性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后者多见于恶性贫血,儿童和老年患者常出现精神症状,如嗜睡或精神错乱。其主要临床类型有以下3类。(1)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以叶酸缺乏为主,患者常有营养缺乏病史,新鲜蔬菜摄入少,又极少摄入荤食,加上饮食和烹调习惯不良,因此常伴有复合性营养不良表现,如缺铁、缺乏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及蛋白质。本病好发于妊娠期和婴儿期。1/3的妊娠女性有叶酸缺乏。妊娠期营养不良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常发生于妊娠中末期和产后,感染、饮酒、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及合并溶血、缺铁及分娩时出血过多均可诱发本病。婴儿期营养不良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好发于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2)恶性贫血是原因不明的胃黏膜萎缩而导致的内因子分泌障碍以及维生素B12缺乏。多数病例发生在40岁以上,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恶性贫血的发病可能和自身免疫有关,90%左右的患者血清中有壁细胞抗体,60%的患者血清及胃液中找到内因子抗体,有的可找到甲状腺抗体。恶性贫血可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患者。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显著萎缩,有大量淋巴、浆细胞的炎性浸润。本病和遗传也有一定关系,患者家族中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和周围神经病变发生于其中70%~95%的病例,也可先于贫血出现。(3)药物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某些药物可干扰叶酸或维生素B12的吸收和利用,如氨甲喋呤、氨苯喋啶、乙胺嘧啶、苯妥英钠、鲁米那钠等。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贫血,主要系体内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致,亦可因遗传性或药物等获得性DNA合成障碍引起。本症特点是呈大红细胞性贫血,骨髓内出现巨幼红细胞系列,并且细胞形态的巨型改变也见于粒细胞、巨核细胞系列,甚至某些增殖性体细胞。该巨幼红细胞易在骨髓内破坏,出现无效性红细胞生成。1.一般临床表现(1)贫血 贫血起病隐匿,特别是维生素B12缺乏者常需数月。而叶酸由于体内储存量少,可较快出现缺乏。某些接触氧化亚氮者、ICU病房或血液透析的患者,以及妊娠妇女可在短期内出现缺乏,临床上一般表现为中度至重度贫血,除贫血的症状如乏力、头晕、活动后气短心悸外,严重贫血者可有轻度黄疸可同时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患者偶有感染及出血倾向(2)胃肠道症状 胃肠道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舌炎,舌面光滑乳突及味觉消失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及便秘偶见。(3)神经系统症状 维生素B12缺乏特别是恶性贫血的患者常有神经系统症状,主要是由于脊髓后、侧索和周围神经受损所致。表现为乏力手足对称性麻木感觉障碍、下肢步态不稳、行走困难。小儿及老年人常表现脑神经受损的精神异常、无欲、抑郁、嗜睡或精神错乱。部分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可发生于贫血之前。上述三组症状在巨幼细胞贫血患者中可同时存在也可单独发生同时存在时其严重程度也可不一致。2.特殊类型临床表现(1)热带口炎性腹泻(热带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本病病因不清楚。多见于印度东南亚、中美洲以及中东等热带地区的居民和旅游者。临床症状与麦胶肠病相似。血清叶酸及红细胞叶酸水平降低、用叶酸治疗加广谱抗生素能使症状缓解及贫血纠正。缓解后应用小剂量叶酸维持治疗以防止复发。(2)乳清酸尿症 乳清酸尿症是一种遗传性嘧啶代谢异常的疾病。除有巨幼细胞贫血外尚有智力低下及尿中出现乳清酸结晶。患者的血清叶酸或维生素B12的浓度并不低,用叶酸或维生素B12治疗无效,用尿嘧啶治疗可纠正贫血。(3)恶性贫血 恶性贫血是由于胃黏膜萎缩、胃液中缺乏内因子,因而不能吸收维生素B12而发生的巨幼细胞贫血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似与种族和遗传有关。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巨幼细胞性贫血又称大细胞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而发病。一般症状是皮肤苍白,口唇黏膜没有血色。贫血严重时,呼吸加快,手脚发凉,呈休克状态。该病患儿饮食须注意:1.不易消化食物患儿往往消化功能低下,故忌食不易消化食物。2.油炸食物因其营养易被破坏,又不易消化、吸收,使营养更加缺乏,病情加重,故应忌食。

面色苍白,乏力,耐力下降,头晕,头昏,有时会有“牛肉样舌”,食欲不振,恶心,腹泻等。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指由于叶酸及(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并合成障碍所致贫血。其特点为外周血的红细胞体积增大,骨髓中出现形态及功能异常的巨型变细胞。这种幼稚细胞多数在骨髓内破坏,成为无效应细胞生成。除造血细胞外,在运转较快的细胞和胃肠道上皮细胞等,也有类似的改变。临床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贫血,并见有贫血的一般症状;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及舌炎,舌质红、乳头萎缩、舌面光滑;乏力,手足麻木、感觉障碍、下肢步态不稳、行走困难。

主要是根据红细胞的平均体积(MCV)及红细胞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将贫血分为三类:(一) 大细胞性贫血 MCV>100fl,红细胞直径>10um。此类贫血大多为正常色素型。属于此类贫血的主要有叶酸或维生素B<sub>12</sub>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大量增多时、肝病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贫血。(二) 正常细胞性贫血 MCV=80~100fl。此类贫血大多数为正常色素型,少数可有低色素型。属于此类贫血的主要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急性失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及慢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贫血(三)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MCV<80fl、MCHC<32%。属于此类贫血的有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及某些慢性病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