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 数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negative number)。 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1.2 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integer),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fraction)。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number axis)。 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opposite number)。(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记作|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7a6431333262343138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mì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power)。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使用的就是科学计数法。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 digit)。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 从算式到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solution)。 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2.2 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 3.1 多姿多彩的图形 几何体也简称体(solid)。包围着体的是面(surface)。 3.2 直线、射线、线段 线段公理: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做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3 角的度量 1度=60分 1分=60秒 1周角=360度 1平角=180度 3.4 角的比较与运算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度(直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compi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平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补角(suppl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等角(同角)的补角相等。 等角(同角)的余角相等。 第四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是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 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1.2 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e799bee5baa631333262343138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mì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使用的就是科学计数法。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 从算式到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 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2.2 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 3.1 多姿多彩的图形 几何体也简称体。包围着体的是面。 3.2 直线、射线、线段 线段公理: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做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3 角的度量 1度=60分 1分=60秒 1周角=360度 1平角=180度 3.4 角的比较与运算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度(直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平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补角,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等角(同角)的补角相等。 等角(同角)的余角相等。 第四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是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

1、一缸水,用去1/2和5桶,还剩30%,这缸水有多少桶? 解: 1-1/2-30% 1÷20%=5 =50%-30% 5×5=25(桶) =20% 答:这缸水有25桶. 2、一根钢管长10米,第一次截去它的7/10,第二次又截去余下的1/3,还剩多少米? 解: 1-(7/10+1/3) 10×11/30=11/3 =1-19/30 =11/30 答:还剩11/3米.3、有一个圆环,内圆的周长是31.4厘米,外圆的周长是62.8厘米,圆环的宽是多少厘米? 解: 31.4÷3.14÷2 62.8÷3.14÷2 10-5=5(cm) =10÷2 =20÷2 =5(cm) =10(cm) 答:圆环的宽是5厘米.4、师徒两人合做一批零件,徒弟做了总数的2/7,比师傅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262343139少做21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解: 1-2/7-2/7 21×7=147(个) =3/7-2/7 =1/7 答:这批零件有147个.5、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第一次取出总数的2/5,第二次取出总数的1/3少12袋,这时仓库里还剩24袋,两次共取出多少袋? 解: 设共有x袋. 135-24=111(袋) x-2/5x-1/3x-12=24 3/5x-1/3x-12=24 4/15x=24+12 4/15x=36 答:两次共取出111袋. x=1356、小丽的妈妈在银行里存入人民币5000元,存期一年,年利率2.25%,取款时由银行代扣代收20%的利息税,到期时,所交的利息税为多少元? 解: 5000×2.25%×20% =112.5×20% =22.5(元) 答:所交的利息税为22.5元.7、张平有500元钱,打算存入银行两年.可以有两种储蓄办法,一种是存两年期的,年利率是2.43%;一种是先存一年期的,年利率是2.25%,第一年到期时再把本金和税后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入一年.选择哪种办法得到的税后利息多一些? 解: 500×2.43%×2 500×2.43%+500 512.15×2.43%=12.445245(元) =12.15×2 =12.15+500 =24.3(元) =512.15(元) 答:第一种办法得到的税后利息多一些.8、饲养组有黑兔60只,白兔比黑兔多1/5,白兔有多少只? 解: 60+60×1/5 =60+12 =72(只) 答:白兔有72只.9、学校要挖一条长80米的下水道,第一天挖了全长的1/4,第二天挖了全长的1/2,两天共挖了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 解: 80×1/4=20(米) 20+40=60(米) 80×1/2=40(米) 80-60=20(米) 答:两天共挖了60米,还剩下20米.10、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 ,长与宽的比是 2:1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解: 24÷2=12(cm) 4×8=32(平方厘米) 2:1=8:4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2平方厘米.11、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为 96 厘米 ,长、宽、高的比是 3∶2 ∶1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解: 96÷2=48(cm) 24×16×8=3072(cm) 3:2:1=24:16:8 答: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3072cm.12、某工厂四月份下半月用水5400吨,比上半月节约20%,上半月用水多少吨? 解: 5400-5400×20% =5400-1080 =4320(吨) 答:上半月用水4320吨.13、某校参加电脑兴趣小组的有42人,其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 4 ∶3,男生有多少人? 解: 4:3=24:18 答:男生有24人.14、一本200页的书,读了20%,还剩下几页没读? 解: 200-200×20% =200-40 =160(页) 答:还剩下160页没读.

七年级上数学复习提纲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1、 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圆柱、 、正方体、长方体、 、球2、 常见几何体的分类:球体、柱体(圆柱、棱柱、正方体、长方体)、锥体(圆锥、棱锥)3、 平面图形折成立体图形应注意:侧面的个数与底面图形的边数相等。4、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表面全部展开是两个 和一个 ;圆锥的表面全部展开图是一个 和一个 ;正方体表面展开图是一个 和两个小正方形,;长方形的展开图是一个大 和两个 。5、 特殊立体图形的截面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35333735图形: (1)长方体、正方形的截面是:三角形、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 。 (2)圆柱的截面是: 、圆 (3)圆锥的截面是:三角形、 。 (4)球的截面是: 6、我们经常把从 看到的图形叫做主视图,从 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从 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7、常见立体图形的俯视图 几何体 长方体 正方体 圆锥 圆柱 球主视图 正方形 长方形 俯视图 长方形 圆 圆左视图 长方形 正方形 8、点动成 ,线动成 ,面动成 。 第二章 有理数1 、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 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2 、有理数 (1)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 ,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 。 整数和分数统称 。0既不是 数,也不是 数。 (2)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数轴三要素:原点、 、单位长度。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 。 (3)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例:2的相反数是 ;-2的相反数是 ;0的相反数是 (4)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 ,并把绝对值 相加。 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 符号,并用 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0。 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例:- 的倒数是 ;绝对值是 ;相反数是 。 (3) 有理数除法法则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2:两数相除,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 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4)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power)。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1的奇次方是 ;-1的偶次方是 。第三章、字母表示数1、用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字母叫做代数式。2、求代数式值要注意:字母的取值必须确保代数式有意义;字母的取值要确保它本身所表示的数量有意义。3、代数式的系数应包括这一项前的符号;如果代数式的某一项只含有字母因数,它的系数就是1或-1,而不是0。4、同类项所含的 相同;相同字母的 也相同。注意: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5、合并同类项法则:在合并同类项时,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 不变。6、去括号法则:(1)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的 (2)括号前市“-”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 第四章 平面图形及位置关系1、直线、射 追问 谢谢你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 1 -最新---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 有理数一. 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有理数:(1)凡能写成 ) 0 p q , p (pq为整数且 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a不一定是负数, +a也不一定是正数; 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636f7079e799bee5baa631333431376666分类 : ①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 0的相反数还是 0;(2)相反数的和为 0 a+b=0 a、b互为相反数.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 0的绝对值是 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 a ( a) 0 a ( 0) 0 a ( aa 或) 0 a ( a) 0 a ( a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2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2)正数永远比 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6)大数-小数 >0,小数-大数 <0.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若a≠0,那么 a 的倒数是a1;若ab=1 a、b互为倒数;若 ab=-1 a、b互为负倒数.7. 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 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 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 a-b=a+(-b).10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 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3)乘法的分配律: a(b+c)=ab+ac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无意义 即0a.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 n为正奇数时: (-a) n =-an或(a-b)n =-(b-a) n , 当n为正偶数时: (-a) n =a n或(a-b)n =(b-a) n .14.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 10的数记成 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 .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本章内容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有理数的概念, 在实际生活和学习数轴的基础上, 理解正- 3 -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所在。重点利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数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讲授本章内容时,应该多创设情境,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 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 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 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能正确地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和去括号。在准确判断、正确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3. 理解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数,整式的加减运算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上;理解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依据是分配律;理解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仍然成立。4.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还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在本章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 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一. 知识框架- 4 -二.知识概念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 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 a≠0).3.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整理方程 ,, 去分母 ,, 去括号 ,, 移项 ,,合并同类项 ,, 系数化为 1 ,, (检验方程的解) .4.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1)读题分析法:,,,, 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 “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 -----”,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2)画图分析法: ,,,, 多用于“行程问题”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据, 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 ,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 .1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1)行程问题: 距离=速度·时间时间距离速度速度距离时间 ;(2)工程问题: 工作量=工效·工时工时工作量工效工效工作量工时 ;(3)比率问题: 部分=全体·比率全体部分比率比率部分全体 ;(4)顺逆流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 =静水速度-水流速度;(5)商品价格问题: 售价=定价·折·101,利润=售价-成本,- 5 -% 100成本成本 售价利润率 ;(6)周长、面积、体积问题:C 圆 =2πR,S 圆 =πR2 ,C长方形 =2(a+b),S 长方形 =ab,C 正方形 =4a,S 正方形 =a2 ,S环形 =π(R2 -r 2 ),V长方体 =abc ,V 正方体 =a 3 ,V 圆柱 =πR 2 h ,V 圆锥 =31πR 2 h.本章内容是代数学的核心, 也是所有代数方程的基础。 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快乐很容易激起学生对数学的乐趣,所以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问题研究起,进行有效的数学活动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第三章 图形的认识初步知识框架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从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对物体的形状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抽象的几何图形 .通过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和展开立体图形,初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 .在此基础上,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和角. 本章书涉及的数学思想:1.分类讨论思想。在过平面上若干个点画直线时,应注意对这些点分情况讨论;在画图形时,应注意图形的各种可能性。2.方程思想。在处理有关角的大小,线段大小的计算时,常需要通过列方程来解决。3.图形变换思想。在研究角的概念时,要充分体会对射线旋转的认识。在处理图形时应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如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互相转化。4.化归思想。在进行直线、线段、角以及相关图形的计数时,总要划归到公式 n(n-1)/2的具体运用上来。- 6 -七年级数学(下)知识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主要包括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述六章内容。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3.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4.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同旁内角:∠ 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6.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7.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8.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9.定理与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7 -10垂线的性质: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1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12.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3.平行线的判定: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本章使学生了解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相交与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 ,研究了两条直线相交时的形成的角的特征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具有的特性 ,两条直线平行的长期共存条件和它所有的特征以及有关图形平移变换的性质 ,利用平移设计一些优美的图案 . 重点:垂线和它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它的性质 ,平移和它的性质 ,以及这些的组织运用 . 难点:探索平行线的条件和特征 ,平行线条件与特征的区别 ,运用平移性质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以及进行图案设计。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 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 a,b)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3.横轴、纵轴、原点:水平的数轴称为 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 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4.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 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在 x轴,y轴上,对应的数 a,b分别叫点 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8 -5.象限: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时针方向一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轴由一维到二维的过渡, 同时它又是学习函数的基础,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平面内的点与数结合起来,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掌握本节内容对以后学习和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在讲授本章内容时应多从实际情形出发,通过对平面上的点的位置确定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意识。第七章 三角形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6.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7.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8.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9.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10.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11.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 9 -面。12.公式与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180°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n-2)·180°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360°。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1)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 n-3)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词(n-2)个三角形。(2)n边形共有23) - n(n条对角线。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几何部分的基础图形,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发现和探索其中的知识奥秘。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情操和几何思维能力。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一.知识结构图二、知识概念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 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是 ax+by=c(a≠0,b≠0)。2.二元一次方程组: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3.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10 -组。5.消元: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6.代入消元:将一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7.加减消元法:当两个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本章通过实例引入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培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完整性和深刻性 ,使学生掌握好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种解法 .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 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用符号“<”“>”“≤ ”“≥”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2.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3.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4.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般地,关于同一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6.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7.定理与性质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1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本章内容要求学生经历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这样的数学模型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不等式(组)的特点和作用,掌握运用它们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查。2.抽样调查:调查部分数据,根据部分来估计总体的调查方式称为抽样调查。3.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4.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5.样本:被抽取的所有个体组成一个样本。6.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7.频数:一般地,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8.频率: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9.组数和组距:在统计数据时,把数据按照一定的范围分成若干各组,分成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叫做组距。本章要求通过实际参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经历统计的一般过程,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初步建立统计的观念,培养重视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收集数据描述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七年级上数学复习提纲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1、 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圆柱、 、正方体、长方体、 、球2、 常见几何体的分类:球体、柱体(圆柱、棱柱、正方体、长方体)、锥体(圆锥、棱锥)3、 平面图形折成立体图形应注意:侧面的个数与底面图形的边数相等。4、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表面全部展开是两个 和一个 ;圆锥的表面全部展开图是一个 和一个 ;正方体表面展开图是一个 和两个小正方形,;长方形的展开图是一个大 和两个 。5、 特殊e68a847a6431333262383666立体图形的截面图形: (1)长方体、正方形的截面是:三角形、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 。 (2)圆柱的截面是: 、圆 (3)圆锥的截面是:三角形、 。 (4)球的截面是: 6、我们经常把从 看到的图形叫做主视图,从 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从 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7、常见立体图形的俯视图 几何体 长方体 正方体 圆锥 圆柱 球主视图 正方形 长方形 俯视图 长方形 圆 圆左视图 长方形 正方形 8、点动成 ,线动成 ,面动成 。 第二章 有理数1 、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 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2 、有理数 (1)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 ,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 。 整数和分数统称 。0既不是 数,也不是 数。 (2)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数轴三要素:原点、 、单位长度。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 。 (3)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例:2的相反数是 ;-2的相反数是 ;0的相反数是 (4)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 ,并把绝对值 相加。 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 符号,并用 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0。 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例:- 的倒数是 ;绝对值是 ;相反数是 。 (3) 有理数除法法则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2:两数相除,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 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4)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power)。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1的奇次方是 ;-1的偶次方是 。第三章、字母表示数1、用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字母叫做代数式。2、求代数式值要注意:字母的取值必须确保代数式有意义;字母的取值要确保它本身所表示的数量有意义。3、代数式的系数应包括这一项前的符号;如果代数式的某一项只含有字母因数,它的系数就是1或-1,而不是0。4、同类项所含的 相同;相同字母的 也相同。注意: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5、合并同类项法则:在合并同类项时,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 不变。6、去括号法则:(1)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的 (2)括号前市“-”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 第四章 平面图形及位置关系1、直线、射线、线段 (1) 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直线 端点:射线 个端点:线段有 个端点。(2) 线段公理: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 。(3)线段的比较方法:叠和法和度量法。(4)线段的中点:如果M是AB的中点,那么 ;反之,如果点M在线段AB上,并且有(AB=BM),那么点M是AB的中点。例:C是线段AB的中点,可得AC= = ,或者2AC= =AB,AC+ =AB , BC=AB- 。2、角的度量与表示(1) 1度= ; 1分= ; 1周角= 度 ;1平角= 度= 周角 (2)角的三种表示方法: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或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BC,<A;用希腊字母表示(如<β);用数字表示(如<1,<23、 角的比较与运算 (1)角按大小分可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2)角平分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如果射线OC是<AOB的角平分线,则我们可知道<AOC= = <AOB=2<BOC= ,<AOC+ =<AOB,<BOC=<AOB- 4、平行线(1)如何画平行线?(2)平行线的性质1:过直线外一点 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2: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 。5、垂直(1) 如何画垂线? (2) 垂线的性质1:过一点 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 。 垂线的性质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任意一点的连线中, 最短。 垂直的性质3:点到直线的距离。6、 有趣的七巧板:七巧板是由5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 ,一个 组成的。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1、 从算式到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2、等式的性质: (1). 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2)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3、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要移就得变)4、在日历牌中,一个竖列上相邻两个数相差 , 的数比 的数大7;一个横行上相邻的两个数相差 , 的数比 的数大1。5、常用体积公式:长方形的体积=长X宽X ; 正方形的体积=边长X边长X边长 ; 棱柱的体积= x高;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X ; 圆锥的体积= X高。6、常用的相等关系:(1)利润=售价- ;利润率=利润÷成本(进价)(2) 利息=本金X利率X ; 本息和=本金+利息=本金X(1+利率X期数)利息税=利息X税率=本金X利率X X ; 贷款利息=贷款金额X X 。7、行程问题的主要类型及相等关系:(1) 追及问题:甲乙同向不同地,则:追者走的路程=前者走的路程+两地间的距离。(2) 问题:甲乙相向而行,则:甲走的路程+ =总路程。8、解应用题的关键是 。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1、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 的形式(其中1≤a<10,n为正整数),就叫 。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2、扇形统计图的性质:各扇形分别代表每部分在 ;各扇形占整个圆的百分比之和为 。3、 (1) 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X该部分占总体的 ;(2) 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部分数量÷ =该部分所对应圆心角的度数与 的比。4、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步骤是什么?5、各统计图的特点:(1)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 ;(2)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 ;(3)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现出 。 第七章 可能性必然事件:事先能肯定它 确定事件{不可能事件:事先能肯定它一定 事件{不确定事件:事先无法肯定它 1、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机会大的不确定事件不一定发生,机会小的不确定事件也不一定不发生,机会大大小只能说明发生的程度不同。2、要学会判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期末综合复习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了 ,面积相应增加了 ,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 ) A、6cm B、5cm C、8cm D、7cm2.多项式 加上一个单项式后,能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加上的单项式可能是 .3、桌面上有A、B两球,若要将B球射向桌面任意一边,使一次反弹后击中A球,则如图所示8个点中,可以瞄准的点有( )个.(A)1 (B)2 (C)4 (D)64.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有( )句.①关于一条e69da5e887aae79fa5e9819331333262383665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能重合;②两个能重合的图形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对称;③一个轴对称图形不一定只有一条对称轴;④两个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点一定在对称轴的两侧.(A)1 (B)2 (C)3 (D)45、如图, 沿 折叠后,点 落在 边上的 处,若点 为 边的中点, ,则 的度数为 .6、小明同学骑自行车去郊外春游,下图表示他离家的距离y(千米)与所用的时间x(小时)之间关系的图像。(1)根据图像回答:小明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需________小时,此时离家__________千米。(2)求小明出发两个半小时离家多远?(3)求小明出发多长时间离家12千米?7.把20cm长的一根铁丝分成两段,将每一段围成一个正方形,如果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差是5cm2,求这两段铁丝的长.8.七⑵班举行文艺晚会,桌子摆成两直条(如图中的AO,BO),AO桌面上摆满了桔子,OB桌面上摆满了糖果,坐在C处的学生小明先拿桔子再拿糖果,然后回到座位,请你帮助他设计一条行走路线,使其所走的总路程最短? 9.小明受《乌鸦喝水》故事的启发,利用量筒和体积相同的小球进行了如下操作:请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放入一个小球量筒中水面升高_______cm; (2)求放入小球后量筒中水面的高度y(cm)与小球个数x(个)之间的关系式.(3)量筒中至少放入几个小球时有水溢出?10、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有一动点P以1cm/s的速度沿A—B—C—D的路径运动,设P点运动的时间为x(s)(0<x<12),⊿ADP的面积为y cm2.(1)求y与x的关系式;(3)点P运动多长时间时,⊿ADP是等腰三角形(只写结果)。6、如图,OA、BA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学生运动的路程s和时间t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判断快者的速度比慢者的速度每秒快( ) A、2.5米 B、2米 C、1.5米 D、1米8.如图21,AD平分∠BAC,DE⊥AB于E,DF⊥AC于F,且DB=DC,求证:EB=FC26、两个全等的含300,600角的三角板ADE和三角板ABC如图所示放置,E,A,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连结BD,取BD的中点M,连结ME,MC.试判断⊿EM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7、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有一动点P以1cm/s的速度沿A—B—C—D的路径运动,设P点运动的时间为x(s)(0<x<12),⊿ADP的面积为y cm2.(1)求y与x的关系式;(3)点P运动多长时间时,⊿ADP是等腰三角形(只写结果)。27、⊿ECM的形状是等腰三角形.证明:连接AM,由题意得:DE=AC,∠DAE+∠BAC=900.所以∠DAB=900.又因为DM=MB,所以MA=1/2DB=DM,∠MAD=∠MAB=450.所以∠MDE=∠MAC=1050,∠DMA=900,所以∠MAB=450,⊿EDM≌⊿CAM,∠DME=∠AMC,EM=MC,又∠DME+∠EMA=900,所以∠EMA+∠AMC=900.所以CM⊥EM.所以⊿ECM的形状是等腰三角形.28、解:(1)分三种情况(P在AB、BC、CD上)①y=2x (0<x<4) ②y=8(4≤x≤8) ③y= -2x+24 (8<x<12)(3)4或6或8秒。18如图,AD⊥BC,BD=DC,点C在AE的垂直平分线上,AB+BD与DE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并加以证明.(本题8分)19.如图, ABC中BD、CD平分∠ABC、∠ACB,过D作直线平行于BC,交AB、AC于E、F,求证:EF=BE+CF 20、如图, 中,AB=AC,两条角平分线BD、CE相交于点O。(8分)(1)OB与OC相等吗?请说明你的理由;(2)若连接AO,并延长AO交BC边于F点。你有哪些发现?请写出两 条,并就其中的一条发现写出你的发现过程。20.如图22⑴,AB=CD,AD=BC,O为AC中点,过O点的直线分别与AD、BC相交于点M、N,那么∠1与∠2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若过O点的直线旋转至图⑵、⑶的情况,其余条件不变,那么图⑴中的∠1与∠2的关系成立吗?请说明理由。(12分)2.在△ABC中,AB=AC, ∠A=120°,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M,交AB于E,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N,交AC于F,求证:BM=MN=NC.

七年级上册】 数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negative number)。 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1.2 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integer),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fraction)。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264623138这条直线叫数轴(number axis)。 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opposite number)。(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记作|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mì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power)。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使用的就是科学计数法。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 digit)。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 从算式到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solution)。 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2.2 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 3.1 多姿多彩的图形 几何体也简称体(solid)。包围着体的是面(surface)。 3.2 直线、射线、线段 线段公理: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做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3 角的度量 1度=60分 1分=60秒 1周角=360度 1平角=180度 3.4 角的比较与运算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度(直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compi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平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补角(suppl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等角(同角)的补角相等。 等角(同角)的余角相等。 第四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是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

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案第一章 第一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1课时(P2~P4)编者:刘玉琴教学目标:1、 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表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2、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并能用自已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并能用自已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教学难点:用自已的语言准确地描述一些几何图形的某些特征。教学方法:观察、讨论、归纳法。教学技术与教具:几何画板、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实物教具。活动准备:1、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等。并展示实物教具和第3页下图,让学生系统回忆这些几何体的形状。2、就是由这些基本图形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空间,下面是一幅城市一角的街景照片,你能从中发现哪些熟悉的几何体?(实投)从而引出新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板书)教学过程:1、课件展示一些建筑物照片和一些邮票(有建筑画面),让学生感受立体几何图形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同时让学生观察每幅图中,能找到哪些熟悉的几何体(让学生上台说明,看谁能找到最多和最准确,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2、展示课本第2页各图(实投),让学生仔细观察回答又有哪些熟悉的几何体?培养学生敏捷的观察力。3、 展示第3页上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分小组讨论,再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体类似?(2)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3)请找出上图中与笔筒形状类似的物体。(4)请找出上图中与地球形状类似的物体。4、 课件展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棱柱、棱台、球的几何透视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5、 课件展示棱柱和圆柱,分组讨论这两个几何体具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分组讨论交流中形成对棱柱比较全面的认识。6、 练习: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棱柱、圆柱、圆锥和球。分组比赛,看哪一组举的例子多。(如:机器零件的六脚螺母的形状类似于棱柱,圆桶开头茶叶盒,茶杯的开头类似于圆柱,有些冰琪淋的开头类似于圆锥,蓝球,足球等的开头类似于球,台灯的灯罩的开头类似于圆台。7、 练习:将下列的几何休分类,并说明理由。小 结:提问: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认识了什么图形?你发现了你的周围都存在着数学吗?作 业:1. 动手做一做,想一想:①画一个半径为5cm的圆,从圆中剪下一个扇形,(扇形要大些才好)②把扇形的两条半径对齐,卷成一个几何休。③你能说出e68a84e79fa5e9819331333332636431这个几何体是什么吗?2. 做一个边长为3cm的正方体。(注:做好后请保留)教学后记:学生对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感兴趣,气氛极好,能认识圆柱、圆椎、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也能分别举出生活中的物体哪些是属于圆柱、圆椎、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 通过观察比较实物棱柱与圆柱,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它们的不同点和共同点,但对于给几何体分类,却不会分,学生不知根据什么分,只有通过指点按平面与曲面分或按柱、椎、球分,则大部分同学会分。

说实话,现在是没有的,因为只要一发上来就会被驳回,是不合法的,哎!!!!

这道题你会吗???某公司销售甲,乙两种球鞋,去年共卖出12200双,今年甲种鞋卖出的量比去年多6%,乙种卖出的量比去年减少5%,两种鞋的总销量增加了50双.去年甲乙种鞋各卖多少双?

可以在《倍速》或在《成功》上找。 我以前就在《倍速》或在《成功》上对答案。

甲卖出了6000双,乙卖出了6200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