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2、课题就是文章的眼睛,凝视这双眼睛,你有什么发现?(1)反义词既然是一对反义词,我们就要读出不一样的味道,谁再来读读课题。(2)引号看来,同学们已经对课文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父母对巴迪不同的评价。3、对同一首诗,父亲和母亲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二、品读感悟那是在七八岁的时候,巴迪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14自然段,勾画出父母面对这首诗的不同表现,品读这些句子,看看你从中能体会出什么?(一)母亲的表现我们先来看看,母亲读完这首诗,有什么表现?学生交流,出示句子。1、(课件出示: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e5a48de588b6e79fa5e9819331333361326330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2、都来读读这段话,试试从中你读出了母亲怎样的心情?——高兴、激动、兴奋3、读文章时可以抓住一句话,也可以抓住一个词来体会人物的情感,母亲的这种心情,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读出来的?——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如果学生读句子,能再把镜头拉近些放到词上吗?(1)真好,你关注到了母亲的眼睛,(点击变红)(2)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睁得圆圆的、闪闪发光的、炯炯有神的)里面满是——对儿子的赞美和鼓励,为了儿子而激动。因为这双眼睛,母亲的整张脸整个人都充满了光彩。(3)你看,抓住母亲的神态我们就读出了那份发自内心的喜悦。(板书:神态)你能读出来吗?(4)母亲是怎么说这句话的?——兴奋地嚷嚷就是说,又不同于普通的说,是啊,母亲高兴的心情抑制不住,冲口而出(师示范读)谁再来读(5)这里接连用了两个感叹号,母亲的激动就溢于言表了。(6)通过她的神态、语言,(板书)此时此刻母亲的形象就活灵活现地浮现在我们面前,想象着她的神态、语气再来读。(根据学生读的不同情况进行评价:一个兴奋的母亲,一个很兴奋但是沉稳的母亲,一个热情洋溢的母亲2、3名)4、搂、拥抱母亲不只用语言、神态,她还用动作表达情感,你关注了哪个词?(1)这是母亲念完诗后的动作。(板书:动作)(教师提升到:她为儿子的表现感到激动)(2)小结:同学们,学习课文就得这样,抓住重点的语句,深入品读,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分别从母亲的——(指板书:语言、神态、动作)中感受到了她发自内心的喜悦。读这样的文字,我们的心仿佛也和这位母亲一样兴奋和激动起来。那就让我们再一次把这热情洋溢的鼓励送给小巴迪吧!齐读。5、得到妈妈的表扬心情多高兴呀,此时的他还期待着什么?你从哪读出来的?一个迫不及待道 出了我此时的心情。(课件出示: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1)这三个句子很有意思,你发现了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句子短,都写时间。(2)把时间这样一罗列,你感受到了什么?(3)能读出来吗?(快,慢谈谈自己的想法)你看,几个短句子连起来,就让我们体会到了巴迪迫切希望见到父亲的心情。这就是短句的魅力,句子虽然简短,但表达的情感却更加强烈。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齐读)(二)父亲的评价1、此时的小巴迪多么盼望父亲能回来。他盼望听到父亲说什么?巴迪听到的,却是:----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他还听到?----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2、(课件出示:第6、8、10、13自然段)想像着语气,老师请一名学生来读读,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3、几句简短的话语,几个简单的动作,就勾画出一个严厉的父亲的形象,和慈爱的母亲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出示父亲和母亲表现)让我们来对比着读一读,走进父亲和母亲的内心世界(父亲和母亲表现)同桌先练习读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一名男生读父亲,一名女生读母亲。老师给你们个提示:读的时候要是能突出表示他们动作、神态的词语,再想想当时的语气,就能读的更有滋味。(指导评价朗读:再严厉一些,母亲已经在嚷了,这简直是在争吵,是呀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是需要鼓励的呀,可是这位不近人情的父亲)读的真好,读得好多了,有进步。我们都参与进来,男生读父亲,女生读母亲。指屏幕,听你们这样一读,慈爱的母亲和严厉的父亲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4、同学们你们是巴迪,听了父亲和母亲的争论,你有什么感受?(他多么希望得到表扬和鼓励,没想到父亲说-------)你为什么难过?(小小的巴迪满心希望得到父亲的表扬,可是------,他是多么伤心难过呀)5、原本满怀信心的我听到这儿,(出示: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1)读这样的文字,你的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一些画面,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2)从巴迪这一连串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巴迪此时的伤心、难过。指名读(我知道你此刻一定很难过,来,把它读出来。)6、你看,我们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读着读着就逐渐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此时的巴迪,他真的不能接受这样的评价。7、几年后呢?他的看法有没有变化?说一说吧。(承认父亲是对的,还有吗?学着根据父亲的批语修改)是呀,他开始慢慢地理解父亲了。(三)成年后的认识成年后的巴迪,是否真正读懂了父母的用心呢?请大家默读课文16—17自然段,勾画出关键的语句。感受比较深的地方可以做做批注。1、说说吧,他读懂父母的用心了吗?你从哪体会到的。(学生交流)我越来越体会到当初是多么幸运:拥有一个慈爱的母亲和严厉的父亲是多么幸运的事啊。一个作家:巴迪已经真正认识到了父母不同的评价对他成长的影响。两种爱:这真的是巴迪的肺腑之言。2、同学们,在巴迪成长的历程中,如果只有母亲的鼓励(板书:鼓励)他会怎样?——如果只有父亲的批评呢?(板书:批评)——3、成年后的巴迪是多么庆幸在他生命里能同时拥有这两种爱的力量。4、正是因为读懂了父母的爱,所以巴迪从心底里知道——(课件出示:“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指名读。 5、在这两种爱的哺育下,巴迪的一生取得了巨大成就。(课件出示:巴迪的成就)6、同学们,成名后的巴迪,他的人生之路也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他会怎么面对每一次的成功与失败?(学生谈:作品连连发表好评如潮的时候,受到批评遭到拒绝的时候,他都不会骄傲自满或一蹶不振,)7、他能够如此坦然地面对生活,那是因为母亲的鼓励和父亲的批评已经使他学会---------?(课件出示: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齐读8、同学们,这样一交流,我们就更深刻地理解了他的父母当年的做法(课件出示:“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四、总结拓展1、刚才,我们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揣摩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感受到了父母不同形式的爱。2、如果你就是成年后的巴迪,此时,你想对父母说什么?3、我们每个同学都是伴随着父母的爱成长起来的,父母的爱似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父母的爱如良药,虽然苦口但有利于我们成长。老师送给你们一首小诗,我们一起读,出示小诗:(配乐)阳光是幸福的起点,风雨是成长的伙伴,快乐地享受阳光,勇敢地接受风雨。让我们在温柔的呼唤中成长,让我们在严厉的批评中茁壮。3、推荐阅读:课下,同学们可以阅读这样的几篇文章: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和朱自清的《背影》,继续体验父母之爱。

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期,父母对他的作品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不同的评价中感悟到的爱。本文的重、难点是作者怎样逐渐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依据本文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设计的本次教学活动分四步:激情、讲故e69da5e6ba90e799bee5baa631333264663132事、辩论、感悟。以“辩”为重点,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 2、能力与方法目标。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养成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在教学活动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形成创新的思维习惯,充分发展个性、自主性和独创性。 教学过程: 一、激情。 1、请同学们说说在生活中受到过哪些表扬与批评。(学生自由发言) 2、师问:同学们有因一件事而同时受到了表扬与批评的经历吗?今天,我们将要学的课文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没学之前,你们心中有什么疑问吗?(由同学们说出自己心中的疑虑。) [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把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目标,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 二、讲故事。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生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的基础上,用不同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2、以四人为一小组,在熟读课文的前提下,相互讲讲自己从文中看到的故事。 [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学生自读课文,相互讲故事,达到学生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学习目标;同时,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把自己学到的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通过自己与同学的共同努力,既充分掌握课文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辩论。 1、由学生说出巴迪得到的两种评价――“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老师问同学们支持哪种评价,为什么?(以3人为一小组,展开小组辩论。) 3、依据学生所持的观点,各小组选派代表分成两支代表队,在班级内展开辩论。(由教师或学生代表主持,两支代表队所持观点分别为:甲方支持母亲的“精彩极了”,乙方支持父亲的“糟糕透了”。) 4、辩论小结:我们有了自己的观点,那么,故事的主人公——巴迪又是怎样面对两种不同的评价呢?(学生自由发言。)最后让学生自己说出“两种评价缺一不可,一种是鼓励,一种是提醒,二者的共同点是爱”。(全班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辩论是人们对事物产生不同看法时,各自陈述理由互相启发,共同提高认识的语言交际活动。本环节主要通过辩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在辩论中,让学生自己领悟母亲的“精彩极了”是对孩子的鼓励,赞赏“我”的行为;父亲的“糟糕透了”是给孩子的警告,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二者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就是爱。] 四、感悟 生活中,同学们的父母对你们是怎样评价的呢?读了这篇课文后你们想对父母说些什么呢?(可以和同学交流,或回家后与父母谈谈心,或给父母写封信,或把文中的内容讲给父母听。) [本环节是对课文内容的拓展,既巩固了学到的知识,又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 板书设计: 17、“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鼓励 警告爱

如何设计好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的教学过程 第1张

继红ij济南开会呢或间接呼呼呼不能把黄宝宝和报表合并旱冰宝宝个vhjg和海关有关汇报汇报有关个vhyghg个好友吧回顾=比比较慢及技能考核贻范古今恶如任何官方软件客户vb吗?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五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中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是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七八千岁的时候做了第一首诗父母给了截然不同的评价,一个鼓励说精彩极了,一个警告说糟糕透了,后来父母的评价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年后他终于感悟到父母的评价其实都源自于爱。文章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讲童年故事,第二部分是作者的认识。第一部分对话很多,且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心理描写也很生动,后一部分概括有没,有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文章内容和学生实际紧密相连,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学目标:1、紧扣文本语言,品读感悟,体7a64e59b9ee7ad9431333335343438会父亲和母亲的评价是爱的不同表达方式,以及作者的心情。训练学生朗读。2、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联系生活体验,切身感悟,学会正确对待不同的评价。3、诵读经典语段。教学过程 一、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带着感情齐读课题。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3、同一首诗,为什么得到截然不同的评价,该怎么理解这两个极端的断言呢?那就让我们一起重温巴德舒尔伯格的童年故事,通过学习,解决问题【设计意图:课文的导入开门见山,直奔中心,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新的学习情境。】二、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母爱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1---15自然段,1、找到母亲评价巴迪的句子用横线划出,2、父亲评价巴迪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3、好好读读,想一想他们的评价你赞成谁?为什么4、面对父母不同的评价,巴迪的表现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本环节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和学习的时间、空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2、交流汇报 (一)、体会母爱: “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1)、学生朗读句子 (2)、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读出什么一意味? (赞赏、兴奋、激动、高兴、自豪、欣慰、惊奇等) (3)、带着体会到的情感,再读句子,读出精彩。 (4)、齐读 (二)、品味体会父亲的评价 1、指名说划下来的句子。 "我看这首是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到桌子上。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2、交流体会:你从父亲的评价中又读出了什么意味? 3、读出父亲的严厉? 指读→全班齐读。 (三)对比体会巴迪的不同心情。 1、交流找到的描写巴迪不同表现的句子。 2、体会,你想用哪些词语形容巴迪的表现。 3、母亲的评价让我登上希望的高峰,父亲的评价让我跌入失望的低谷,找出描写我痛哭的句子。 请同学们拿出笔,走进巴迪的内心,去体会他的感受。(课件出示:我( )冲出饭厅,( )跑进自己的房间,( )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我在心里对父亲说:“( )。” 4、师:作者听完母亲的赞美还有点腼腆呢,为什么听了父亲的话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呢?同学们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谈谈你的理解 (四)、对巴迪的第一首诗母亲毫不吝啬他的赞扬,父亲毫不留情的进行了批评,你赞成谁?说明理由。 预设:支持母亲的理由:巴迪还是个孩子,能写诗很不容易,而且是第一首诗,让他需要鼓励,增强写作的信心支持父亲理由是:因为表扬太好的话,怕儿子会骄傲。 世界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继续努力。 白尺竿头,继续努力。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必须严格要求。  这首诗的确写得不怎么样!得实事求是,何况他妈妈已经给了他很高的评价,有必要让他清醒一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把心放到文章中去,通过细节感悟人物心理,充分鼓励学生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有自己见解的阅读。最后引导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教学过程在逐步的对话、互动、生成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3)小结:母亲是慈祥的,她的评价是鼓励、赞扬,给了巴迪写作的兴趣,和信心。父亲的评价看似残酷,实则激励,是出于一种对孩子的责任心而作出了这一评价。可是七八岁的巴迪还小,他还无法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然而今天,成年后的巴迪——巴德·舒尔伯格已经是一位享誉全美的著名作家、编剧,他又是如何看待这评价的呢? (三)品味“幸运”,浸润心灵1、自学感悟:默读课文16、17自然段,边读边体会,边读边批注,看看谁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谈体会。2、汇报交流:你读懂了什么?先读读懂的句子,再谈理解。引导点拨:指导理解:“我越来越体会到自己是多么幸运.......小心、注意、总结、提高。”(1)成年后,作者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母亲给我的是什么?(鼓励……)还有一种力量,父亲给我的是什么力量?(警告,批评)板书。有母亲的鼓励,有父亲的警告,巴蒂就会健康的成长。(2)合作读这段话指导学生理解:“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这句话的深刻含义。(1)“两股风”指什么?(2)“生活的小船”又指什么?(3)如果被精彩极了这股风刮到了会怎么样?如果被糟糕透了这股风刮倒了会怎么样?作者是怎样的做法?指导理解:“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精彩极了是爱好理解,糟糕透了也是爱,这种爱你能体会吗?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被父母、师长鼓励、赞扬、批评、训斥,甚至打骂的事,你能联系自己的真实故事,讲一讲你喜欢母亲这种鼓励的方式,还是父亲的这种严厉要求? 3、注重语言积累同学们说出了心里话,作者成年以后也有了许多深刻的感受,他把自己的感受化作许多哲理性的语言,写在文章最后两段,试着背诵下来,好不好?  生:(练习背诵)  师:(指名背,要求背出感情,背出气势)  师:不论慈祥的母亲,还是严厉的父亲,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都是鼓励我们健康成长的爱。(板书“爱“)  师:请同学们拿好书,齐读最后一段,用我们声情并茂的朗读。再次体会来自父母的伟大的爱。【设计意图:由课文联系到现实生活,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真情涌动时倾诉心声,无形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浸润。】 四、总结课文,概括提升  1、学习了课文,你能用一两句话概括自己对爱的理解吗? 爱是( )。母爱像(  ),它(  )。父爱像(  ),它(  )。【设计意图:随文练习,既促进学生对课文蕴意和语言的积极内化,促进学生的思考,加深理解。】  2、小诗共勉:阳光是幸福的起点,风雨是成长的伙伴。快乐地享受阳光,勇敢地接受风雨。学会理解,懂得感恩,让我们在温柔的呼唤中成长,让我们在严厉的批评中茁壮。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如何设计好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的教学过程 第2张

选择公道的教学内容是备好课的条件,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知识的特点、教材的编写意来图、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来决定。如何公道地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呢?首先是根据教材的编排来选择。通常我们把一个练习的知识划分成几个小段落,每个小段落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现行数学教材就是这样编排的,教师在源备课时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内容以及对应的习题编写,就可以确定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了。其次是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来选择。一般来说,比较简单的、学生易于接受理解的知识,内容可多选一些;对于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把握的知识,由于在教学中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所以内容要适当少选一些。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以一节课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授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为zhidao准。

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2、课题就是文章的眼睛,凝视这双眼睛,你有什么发现?(1)反义词既然是一对反义词,我们就要读出不一样的味道,谁再来读读课题。(2)引号看来,同学们已经对课文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父母对巴迪不同的评价。3、对同一首诗,父亲和母亲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二、品读感悟那是在七八岁的时候,巴迪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14自然段,勾画出父母面对这首诗的不同表现,品读这些句子,看看你从中能体会出什么?(一)母亲的表现我们先来看看,母亲读完这首诗,有什么表现?学生交流,出示句子。1、(课件出示: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2、都来读读这段话,试试从中你读出了母亲怎样的心情?——高兴、激动、兴奋3、读文章时可以抓住一句话,也可以抓住一个词来体会人物的情感,母亲的这种心情,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读出来的?——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如果学生读句子,能再把镜头拉近些放到词上吗?(1)真好,你关注到了母亲的眼睛,(点击变红)(2)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睁得圆圆的、闪闪发光的、炯炯有神的)里面满是——对儿子的赞美和鼓励,为了儿子而激动。因为这双眼睛,母亲的整张脸整个人都充满了光彩。(3)你看,抓住母亲的神态我们就读出了那份发自内心的喜悦。(板书:神态)你能读出来吗?(4)母亲是怎么说这句话的?——兴奋地嚷嚷就是说,又不同于普通的说,是啊,母亲高兴的心情抑制不住,冲口而出(师示范读)谁再来读(5)这里接连用了两个感叹号,母亲的激动就溢于言表了。(6)通过她的神态、语言,(板书)此时此刻母亲的形象就活灵活现地浮现在我们面前,想象着她的神态、语气再来读。(根据学生读的不同情况进行评价:一个兴奋的母亲,一个很兴奋但是沉稳的母亲,一个热情洋溢的母亲2、3名)4、搂、拥抱母亲不只用语言、神态,她还用动作表达情感,你关注了哪个词?(1)这是母亲念完诗后的动作。(板书:动作)(教师提升到:她为儿子的表现感到激动)(2)小结:同学们,学习课文就得这样,抓住重点的语句,深入品读,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分别从母亲的——(指板书:语言、神态、动作)中感受到了她发自内心的喜悦。读这样的文字,我们的心仿佛也和这位母亲一样兴奋和激动起来。那就让我们再一次把这热情洋溢的鼓励送给小巴迪吧!齐读。5、得到妈妈的表扬心情多高兴呀,此时的他还期待着什么?你从哪读出来的?一个迫不及待道 出了我此时的心情。(课件出示: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1)这三个句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1333363396463子很有意思,你发现了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句子短,都写时间。(2)把时间这样一罗列,你感受到了什么?(3)能读出来吗?(快,慢谈谈自己的想法)你看,几个短句子连起来,就让我们体会到了巴迪迫切希望见到父亲的心情。这就是短句的魅力,句子虽然简短,但表达的情感却更加强烈。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齐读)(二)父亲的评价1、此时的小巴迪多么盼望父亲能回来。他盼望听到父亲说什么?巴迪听到的,却是:----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他还听到?----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2、(课件出示:第6、8、10、13自然段)想像着语气,老师请一名学生来读读,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3、几句简短的话语,几个简单的动作,就勾画出一个严厉的父亲的形象,和慈爱的母亲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出示父亲和母亲表现)让我们来对比着读一读,走进父亲和母亲的内心世界(父亲和母亲表现)同桌先练习读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一名男生读父亲,一名女生读母亲。老师给你们个提示:读的时候要是能突出表示他们动作、神态的词语,再想想当时的语气,就能读的更有滋味。(指导评价朗读:再严厉一些,母亲已经在嚷了,这简直是在争吵,是呀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是需要鼓励的呀,可是这位不近人情的父亲)读的真好,读得好多了,有进步。我们都参与进来,男生读父亲,女生读母亲。指屏幕,听你们这样一读,慈爱的母亲和严厉的父亲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4、同学们你们是巴迪,听了父亲和母亲的争论,你有什么感受?(他多么希望得到表扬和鼓励,没想到父亲说-------)你为什么难过?(小小的巴迪满心希望得到父亲的表扬,可是------,他是多么伤心难过呀)5、原本满怀信心的我听到这儿,(出示: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1)读这样的文字,你的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一些画面,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2)从巴迪这一连串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巴迪此时的伤心、难过。指名读(我知道你此刻一定很难过,来,把它读出来。)6、你看,我们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读着读着就逐渐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此时的巴迪,他真的不能接受这样的评价。7、几年后呢?他的看法有没有变化?说一说吧。(承认父亲是对的,还有吗?学着根据父亲的批语修改)是呀,他开始慢慢地理解父亲了。(三)成年后的认识成年后的巴迪,是否真正读懂了父母的用心呢?请大家默读课文16—17自然段,勾画出关键的语句。感受比较深的地方可以做做批注。1、说说吧,他读懂父母的用心了吗?你从哪体会到的。(学生交流)我越来越体会到当初是多么幸运:拥有一个慈爱的母亲和严厉的父亲是多么幸运的事啊。一个作家:巴迪已经真正认识到了父母不同的评价对他成长的影响。两种爱:这真的是巴迪的肺腑之言。2、同学们,在巴迪成长的历程中,如果只有母亲的鼓励(板书:鼓励)他会怎样?——如果只有父亲的批评呢?(板书:批评)——3、成年后的巴迪是多么庆幸在他生命里能同时拥有这两种爱的力量。4、正是因为读懂了父母的爱,所以巴迪从心底里知道——(课件出示:“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指名读。 5、在这两种爱的哺育下,巴迪的一生取得了巨大成就。(课件出示:巴迪的成就)6、同学们,成名后的巴迪,他的人生之路也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他会怎么面对每一次的成功与失败?(学生谈:作品连连发表好评如潮的时候,受到批评遭到拒绝的时候,他都不会骄傲自满或一蹶不振,)7、他能够如此坦然地面对生活,那是因为母亲的鼓励和父亲的批评已经使他学会---------?(课件出示: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齐读8、同学们,这样一交流,我们就更深刻地理解了他的父母当年的做法(课件出示:“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四、总结拓展1、刚才,我们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揣摩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感受到了父母不同形式的爱。2、如果你就是成年后的巴迪,此时,你想对父母说什么?3、我们每个同学都是伴随着父母的爱成长起来的,父母的爱似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父母的爱如良药,虽然苦口但有利于我们成长。老师送给你们一首小诗,我们一起读,出示小诗:(配乐)阳光是幸福的起点,风雨是成长的伙伴,快乐地享受阳光,勇敢地接受风雨。让我们在温柔的呼唤中成长,让我们在严厉的批评中茁壮。3、推荐阅读:课下,同学们可以阅读这样的几篇文章: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和朱自清的《背影》,继续体验父母之爱。

课文讲了作者小时候创作了一首诗,父亲母亲对他截然不同的表现 ,对他以后的人生起到很大的作用,使他得到启迪。《‚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个单元以‚父母之爱‛为人文主题,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父爱、e68a84e8a2ade799bee5baa631333365646332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这几篇课文。这些文章体现了现代意识,富有时代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巴迪七、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父母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使他在鼓励中,在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长为一位著名作家。也让巴迪明白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都蕴含着共同点,那就是爱,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这一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教学本课时我认为不但要继续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要根据课文特点,渗透一点对表达方法的领悟。在知识体系上,它是前四个单元训练重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复习和巩固,同时,也为下一单元新的训练项目‚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作了一些铺垫。这篇课文语言平实,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与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文中一些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教学本文,我认为要重视引导学生。这篇课文前14个自然段作者主要抓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而后来对父母的理解和感激之情却运用了大量的抒情和议论来表达情感。根据这一文本特点,我认为可分为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来完成本课的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的前14个自然段,即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第二课时,是目标的难点所在——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以及作者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而这一情感主线的串连主要通过教师富有引导作用的导语来实现。第二课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生会找到‚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和‚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从而体会到作者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接着运用‚质疑法‛来学习其它理解或不理解的语句。如对‚灵感‛‚源泉‛‚两股风‛‚生活的小船‛等词语,就通过质疑、交流来理解。这样学生就在读、悟、问、议的过程中解决课文重难点。领悟到‚精彩极了‛是一种慈祥的爱,鼓励式的爱,‚糟糕透了‛是一种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这两种爱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目的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作者正是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他努力进取,把握住自己,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最后,通过自由朗读、指名读、师生引读等多中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求解,读中品味,读中明理。

课文讲了作者小时候创作了一首诗,父亲母亲对他截然不同的表现 ,对他以后的人生起到很大的作用,使他得到启迪 追答 求采纳,谢谢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一个七八岁抄的小男孩,生平第一次写了一首诗,母亲看后惊喜地夸奖他“精彩极了”,可父亲看了之后却评价说“糟糕透了百”。后来,作者终于明白了,不管是母亲的“精彩极了”度还是父亲的“糟糕透了”都是对自己深深的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主要内容: 课文百讲了作者小时候创作了一首诗,母亲度夸奖他“精彩极了”,父亲却说“知糟糕透了”。这件事对作者很有启发。不论是“精彩极了”道,还是“糟糕透了”,都是父母亲对她的爱。

他写的一首诗,在父母的帮助下,受到了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