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小学数学说课稿!

各位评委X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XX》*年级*册第*章*****第*节*****的****内容,此内容为本节的第*课时。 我说课的程序主要有以下********等四个部分:一、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和****等部分,属于。。。。的范围,是在学习了**内容的基础上(或为学习以后**内容做知识准备)的知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据此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识记的基本内容)2、过程与方法:(基本技能和能力发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知识的****特点,确定通过学习本节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学重点: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把*****确定为本节的重点教学难点:根据(知识**特点、学生已有知识储备或理解能力)确定****为本节难点。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将详讲***,略讲****,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对****知识将采用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1333262363734***教法,为落实重点采用**教法;为突破难点采用**教法;等等。 (注重启发式、讨论式,实现因材施教)三、说学法: 为使所学知识能较好的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对**知识将分别采用(材料分析法、读图发现法、归纳总结法等等) 为落实教学目标将着重做好以下练习:对****知识通过填空、连线、材料、表格、选择、读图等进行训练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复习回顾等),导入新课通过****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复习回顾等)导出本节课所学知识,板书课题 2、(导学结合、图文研习、探究发现等),讲授新课注意:a各步骤清晰流畅 b用多媒体时语言是:媒体展示(材料、地图、练习等) c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明确,活动说明意图(围绕三维目标) d框题间要有过渡语言 e有创新的做法着重说 f告诉评委:以上是我的板书设计(条理、知识主干、创新不是简单的知识点排列) 3、课堂小结:(回顾小结、指板书小结、媒体展示脉络小结、学生自我小结等),并指出重、难点。 4、巩固练习:(此步有无可根据教学过程调节) 5、作业设置: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或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各位评委X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XX》*年级*册第*章*****第*节*****的****内容,此内容为本节的第*课时。 我说课的程序主要有以下********等四个部分:一、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和****等部分,属于。。。。的范围e5a48de588b6e799bee5baa631333262363762,是在学习了**内容的基础上(或为学习以后**内容做知识准备)的知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据此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识记的基本内容)2、过程与方法:(基本技能和能力发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知识的****特点,确定通过学习本节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学重点: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把*****确定为本节的重点教学难点:根据(知识**特点、学生已有知识储备或理解能力)确定****为本节难点。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将详讲***,略讲****,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对****知识将采用***教法,为落实重点采用**教法;为突破难点采用**教法;等等。 (注重启发式、讨论式,实现因材施教)三、说学法: 为使所学知识能较好的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对**知识将分别采用(材料分析法、读图发现法、归纳总结法等等) 为落实教学目标将着重做好以下练习:对****知识通过填空、连线、材料、表格、选择、读图等进行训练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复习回顾等),导入新课通过****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复习回顾等)导出本节课所学知识,板书课题 2、(导学结合、图文研习、探究发现等),讲授新课注意:a各步骤清晰流畅 b用多媒体时语言是:媒体展示(材料、地图、练习等) c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明确,活动说明意图(围绕三维目标) d框题间要有过渡语言 e有创新的做法着重说 f告诉评委:以上是我的板书设计(条理、知识主干、创新不是简单的知识点排列) 3、课堂小结:(回顾小结、指板书小结、媒体展示脉络小结、学生自我小结等),并指出重、难点。 4、巩固练习:(此步有无可根据教学过程调节) 5、作业设置: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或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

吨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第三单元“千米和吨的认识”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一课时。一、说教材本课题教学前,学生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262363734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通过本课题教学,使学生对重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新知打下基础。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由易到难,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先通过两幅插图说明吨在实际中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观念,揭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接着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推算体重帮助学生哇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最后学生通过“做一做”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本课题的目标: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某些1吨重物体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掌握重量单位吨与千克间的简单换算。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1吨的重量观念,这也是教学难点。二、说教法和学法本课题的教法与学法拟体现以下两点:1.加大主体参与的力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推算,尽可能创设学生参与的情境,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2.帮助组建认知结构 学生的认知结构由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教学中,通过复习的填空练习、新知教学中的尝试练习、巩固阶段的综合填空练习,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有序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组建起关于重量单位及其换算的认知结构。 三、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教具:投影片、图片、小黑板。1.新课导人(1).填空。 ’1千克=( )克 3千克=( )克6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2)请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3)请学生说出老师的体重约是多少千克。 克、千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它们用来计量较轻物品的重量,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就要用“吨”作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吨的认识”。教师板书:吨的认识。 以旧引新,过渡自然,便于学生接受新知、掌握新知。 2.新课展开 第一层次,教学吨的认识。 (1)利用投影出示课本中的直观放大图,引导学生说出两幅图的图意。 (2)教师提问:汽车的载重量是多少?火车车皮的载重量是多少?计量这类较重物品用什么作单位?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3)再请学生说一说在哪里看见过用吨作计量单位的标志。 这一层次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内容和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在教学中先演示、提问,再小结,让学生充分感知吨这个计量单位,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 第二层次,认识千克和吨的关系。 (1)先出示问题:大米每袋重100千克,10袋重多少千克? 再出示课本的直观放大图,并将图片逐一贴出。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一袋一袋地数数(100千克100千克地数),每袋100千克,10袋是1000千克,1000千克是1吨。 1000千克就是1吨,1吨等于多少千克?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吨:1000千克。 (2)同桌同学互相说出自己的体重,并互相背一背,来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 教师提问:我们班乎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千克?是几吨?(40个同学的体重是1000千克,是1吨。) . 这一层次的设计,充分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学习,并亲身感受和推算,有利于学生建立1吨重的观念,突破难点。 第三层次,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1)出示:6吨=( )千克,5000千克=( )吨,让学生试做。 启发学生想出:因为1吨是1000千克,6吨就是6个1000千克,所以6吨是6000千克;5000千克里面有5个1000千克,所以 5000千克就是5吨。 (2)完成课本中的“做一做”。 — 这一层次的设计,整个过程让学生试着独立完成,给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3.巩固练习 。 (1)填出适合的单位。 · 一筐苹果重25( ) 一个乒乓球重3( ) 一袋化肥重50( ) 一只大象重6( ) 一辆货车载重4( ) 一支粉笔重5( ) (2)匹配连线。 5000千克 2吨 8吨 6千克 2000千克 8000千克 6000克 5吨 (3)计算:1280千克-1吨 6吨+50千克 72吨-23吨 93吨50千克-93吨 (4)完成练习十九第2~5题。(做在课本上) 练习形式多样化,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新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全课小结

位评委X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XX》*年级*册第*章*****第*节*****的****内容,此内容为本节的第*课时。 我说课的程序主要有以下********等四个部分:一、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和****等部分,属于。。。。的范围,是在学习了**内容的基础上(或为学习以后**内容做知识准备)的知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据此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识记的基本内容)2、过程与方法:(基本技能和能力发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知识的****特点,确定通过学习本节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学重点: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把*****确定为本节的重点教学难点:根据(知识**特点、学生已有知识储备或理解能力)确定****为本节难点。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将详讲***,略讲****,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对****知识将采用***教法,为落实重点采用**教法;为突破难点采用**教法;等等。 (注重启发式、讨论式,实现因材施教)三、说学法: 为使所学知识能较好的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对**知识将分别采用(材料分析法、读图发现法、归纳总结法等等) 为落实教学目标将着重做好以下练习:对****知识通过填空、连线、材料、表格、选择、读图等进行训练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复习回顾等),导入新课通过****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复习回顾等)导出本节课所学知识,板书课题 2、(导学结合、图文研习、探究发现等),讲授新课注意:a各步骤清晰流畅 b用多媒体时语言是:媒体展示(材料、地图、练习等) c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明确,活动说明意图(围绕三维目标) d框题间要有过渡语言 e有创新的做法着重说 f告诉评委:以上是我的板书设计(条理、知识主干、创新不是简单的知识点排列) 3、课堂小结:(回顾小结、指板书小结、媒体展示脉络小结、学生自我小结等),并指出重、难点。 4、巩固练习:(此步有无可根据教学过程调节) 5、作业设置: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或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 回答者: 心飘到那里 - 四级 2010-7-24 16:56 吨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第三单元“千米和吨的认识”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一课时。一、说教材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通过本课题教学,使学生对重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新知打下基础。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由易到难,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先通过两幅插图说明吨在实际中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观念,揭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接着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7a64e59b9ee7ad9431333262366336际,通过推算体重帮助学生哇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最后学生通过“做一做”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本课题的目标: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某些1吨重物体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掌握重量单位吨与千克间的简单换算。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1吨的重量观念,这也是教学难点。二、说教法和学法本课题的教法与学法拟体现以下两点:1.加大主体参与的力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推算,尽可能创设学生参与的情境,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2.帮助组建认知结构 学生的认知结构由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教学中,通过复习的填空练习、新知教学中的尝试练习、巩固阶段的综合填空练习,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有序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组建起关于重量单位及其换算的认知结构。 三、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教具:投影片、图片、小黑板。1.新课导人(1).填空。 ’1千克=( )克 3千克=( )克6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2)请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3)请学生说出老师的体重约是多少千克。 克、千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它们用来计量较轻物品的重量,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就要用“吨”作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吨的认识”。教师板书:吨的认识。 以旧引新,过渡自然,便于学生接受新知、掌握新知。 2.新课展开 第一层次,教学吨的认识。 (1)利用投影出示课本中的直观放大图,引导学生说出两幅图的图意。 (2)教师提问:汽车的载重量是多少?火车车皮的载重量是多少?计量这类较重物品用什么作单位?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3)再请学生说一说在哪里看见过用吨作计量单位的标志。 这一层次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内容和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在教学中先演示、提问,再小结,让学生充分感知吨这个计量单位,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 第二层次,认识千克和吨的关系。 (1)先出示问题:大米每袋重100千克,10袋重多少千克? 再出示课本的直观放大图,并将图片逐一贴出。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一袋一袋地数数(100千克100千克地数),每袋100千克,10袋是1000千克,1000千克是1吨。 1000千克就是1吨,1吨等于多少千克?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吨:1000千克。 (2)同桌同学互相说出自己的体重,并互相背一背,来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 教师提问:我们班乎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千克?是几吨?(40个同学的体重是1000千克,是1吨。) . 这一层次的设计,充分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学习,并亲身感受和推算,有利于学生建立1吨重的观念,突破难点。 第三层次,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1)出示:6吨=( )千克,5000千克=( )吨,让学生试做。 启发学生想出:因为1吨是1000千克,6吨就是6个1000千克,所以6吨是6000千克;5000千克里面有5个1000千克,所以 5000千克就是5吨。 (2)完成课本中的“做一做”。 — 这一层次的设计,整个过程让学生试着独立完成,给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3.巩固练习 。 (1)填出适合的单位。 · 一筐苹果重25( ) 一个乒乓球重3( ) 一袋化肥重50( ) 一只大象重6( ) 一辆货车载重4( ) 一支粉笔重5( ) (2)匹配连线。 5000千克 2吨 8吨 6千克 2000千克 8000千克 6000克 5吨 (3)计算:1280千克-1吨 6吨+50千克 72吨-23吨 93吨50千克-93吨 (4)完成练习十九第2~5题。(做在课本上) 练习形式多样化,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新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全课小结 回答者: pyfdhm

去“精品教师”上边看,(百度搜下“精品教师”四字,第一个就是)很多数学说课,也有全册如果改版了--看右边--他的文档(4444) -- 查看全部中意就抄下来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各位评委X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XX》*年级*册第*章*****第*节*****的****内容,此内容为本节的第*课时。 我说课的程序主要有以下********等四个部分:一、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和****等部分,属于。。。。的范围,是在学习了**内容的基础上(或为学习以后**内容做知识准备)的知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据此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识记的基本内容)2、过程与方法:(基本技能和能力发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知识的****特点,确定通过学习本节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学重点: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把*****确定为本节的重点教学难点:根据(知识**特点、学生已有知识储备或理解能力)确定****为本节难点。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将详讲***,略讲****,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对****知识将采用***教法,为落实重点采用**教法;为突破难点采用**教法;等等。 (注重启发式、讨论式,实现因材施教)三、说学法: 为使所学知识能较好的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对**知识将分别采用(材料分析法、读图发现法、归纳总结法等等) 为落实教学目标将着重做好以下练习:对****知识通过填空、连线、材料、表格、选择、读图等进行训练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复习回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264653462顾等),导入新课通过****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复习回顾等)导出本节课所学知识,板书课题 2、(导学结合、图文研习、探究发现等),讲授新课注意:a各步骤清晰流畅 b用多媒体时语言是:媒体展示(材料、地图、练习等) c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明确,活动说明意图(围绕三维目标) d框题间要有过渡语言 e有创新的做法着重说 f告诉评委:以上是我的板书设计(条理、知识主干、创新不是简单的知识点排列) 3、课堂小结:(回顾小结、指板书小结、媒体展示脉络小结、学生自我小结等),并指出重、难点。 4、巩固练习:(此步有无可根据教学过程调节) 5、作业设置: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或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59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两位数估算方法的过程,能估算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 过程与方法:交流估算方法,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难点 : 正确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感受估算的价值 师:学校大队部要组织我校三年级学生去看电影,计划选用北方剧场。瞧,这就是北方剧场(课件出示) 师:你发现了什么是信息?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学生提问题 师:大家提的都很好,老师也有一个问题,同意我提吗? (课件出示问题:如果350名学生来看电影,能坐下吗?)  师:想一想,老师的问题能解决吗?想怎样解决?想好了吗?谁来说一说。 生:只要把座位636f7079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32623933总数算出来就知道能不能坐下了。 师:怎样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能具体说说吗?   学生里出式子:22×18  师:(作疑问状)可我们没有学过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啊?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是否对我们有帮助。 (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的估算,并感受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师:生活中,我们有的时候并不需要精确计算出结果,就可以用估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估算的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进行估算 师: 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研究研究,18×22大约得多少?350人能坐下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师参与小组中,倾听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交流,与学生共同研究) 2、 汇报方法 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估算方法 方法一:18≈20  22≈20  20×20=400 方法二、18≈20  22×20=440 方法三:22≈20  18×20=360 方法四:―――――― 3、师生共同总结估算的策略: (1)一个数往大里估,一个数往小里估。(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2)一个数估一个数不估 (3)找区间,范围“去尾进一法”把两个因数分别看作与他们相近的较小整十数和较大整十数,再相乘,既可以确定积的大致范围。 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要求只是确定乘积在什么范围内,估算策略是多样的,只要合理就行。 三、应用估算、解决问题 1、估算大挑战 同学们学会了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下面老师就要看看今天的知识谁学的最扎实。 43×31≈ 52×78≈ 58×63≈ 102×42≈ 2、用估算方法检验检验下面两个算式算得对吗? 47×52=3414 69×51=2992 3、 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估算 师:其实,估算不仅在我们数学计算时有用,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要用到估算,你们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用到估算乘法的例子吗? (学生联系生活,举例子) 4、利用估算解决问题 师:大家说得真好,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利用估算解决两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59页做一做:一页有23行,每行约有22个字,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2)课件出示:王老师要为三年一班49名学生买校服,每套校服104元,想一想,王老师大约要带多少钱去买校服? ·读题后,同桌交流、汇报 ,说说自己是怎样估算的。 ·师出示精确结果,引导学生反思、调整、对比 师:看到这个精确结果,再看看这几种估算方法及估算过程,你体会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 (学生汇报) 师: 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带钱买东西时,我们就应该在估算时考虑到舍去的部分,要多带些钱,而不能是正好估算的钱数。 师:在现实生活中,还有没有像这样只能多估而不能少估的情况呢?(买布做衣服、做窗帘等) 师: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只能少估而不能多估的情况呢? 出示:一列火车19节,每节的载重量是56吨,这列火车大约能载多少吨货物?(留作作业,学生课后思考完成)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这节课有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学习,请同学们估计一下,现场大约有多少位老师呢?(学生估计老师人数) 这么多老师看到了你们出色的表现,你们高兴吗?那么就把这节课你学到的知识,你的收获,你的体会向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作以汇报 ,让大家共同分享你获取知识的喜悦好吗? (学生汇报) 师小结

上这个zhidao找内教案容 http://www.pep.com.cn

你告诉QQ,加我,发给你 。

还是你辛苦找一下,用百度,关键词是“小学数学说课”或“小学几年级数学说课”或课题,要PPT,关键词后面再加“.ppt".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一分钟能干什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情境活动,让学生建立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概念,体会分与秒的关系,掌握1分=60,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过程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生体验1分钟的长短,并感受时间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及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情感目标:在实际操作及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能力目标:通过拍一拍、听一听、读一读、唱一唱、写一写、折一折等活动,培养学生估计时间的能力,教育学生从小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体验1分时间的长短,建立一分钟的概念。教学难点:估计一分钟有多长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题卡 画笔等学具教学过程:课前交流:伴着“滴答”声的节奏数数(从1数到60)一、创设情境,激趣促学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春节联欢晚会吗?生:喜欢。师:(出示课件)瞧,这是今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一个片断。看屏幕上的大钟,谁能告诉大家,现在的时刻是几时几分?生:马上就要十二点了。师:你的回答很准确,声音又洪亮,给我们开了个好头。再过几分,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生:一分。师:对,一分。(板书:一分)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激动人心的一分钟吧!(师生共同感受一分钟)师:同学们,刚才的这一分钟,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生1:很激动师:师也觉得很激动,还有其他感觉吗?生2:这一分钟很短,一会儿就过去了师:是啊,一分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下面就再让我们一起感受一分到底有多长二、实践感知(一)体验一分钟有多长活动:数心跳(课件出示系统钟,学生对着钟数心跳。)师:请小朋友伸出你们的左手,再把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压在手腕的脉搏上。问:你们感觉到了什么?生:一下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330323863一下的跳动。师:对!这是我们的脉搏在跳动。你们都感觉到了吗?好,让我们边听一分钟的音乐,边数一数我们心跳在一分钟之内跳多少下。谁能说说:你的心跳1分钟大约是多少下呢?生1:我的心跳大约70下。生2:我数的大约是60下。生3:我知道成人的心跳的速度大约是70-100之间。师:你知道的可真多啊!对!心跳在70-100之间的都是正常的。(如果没有学生能说出来的话,教师可以直接提出来。)(二)发现分与秒的关系师:在我们体验完1分钟脉搏的跳动之后,让我们静静地看钟面,一起来认识1分。(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师:你都发现了哪些信息呢?生1:上面有时针和分针。生2: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师:同学们说得可真不错,观察钟面,上面有两个我们的老朋友,最短走地最慢的是时针,这根长一点的走得比时针快的是分针,钟面上还有一根又细又长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针,它可记录比一分还短的时间,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请同学们观察钟面,动脑筋思考,一秒有多长呢?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生1:眨一下眼睛代表1秒。师:你示范给大家看看,有道理!谁还想到别的动作表示?生2:敲一下桌子代表1秒。(边说边示范)师:他的想法不错,动脑筋思考了。谁还能说?生3:我想拍一下手代表1秒。(边说边示范)师:这个想法真好,拍手就可以表示。生4:我用跺一下脚来代表1秒。(边说边示范)师:你的想法很有创意。师:你们的办法可真多,请大家想一想,刚才同学说的4个代表1秒的动作,你认为哪一个能最方便的表示1秒?生1:我认为是拍手生2:我也觉得是拍手师:老师和你们的想法一样。那我们就用拍手的动作一起来体验下秒的长短,拍一下手表示1秒,那5秒呢?我听到同学拍了5下手,那是不是随意的拍5下手都是代表5秒呢?为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生1:不能随意的拍,很快的拍5下手时间根本就没有5秒。生2:还不能拍慢了,拍慢了时间就要比5秒长了。生3:我建议我们可以看着钟拍手,跟着秒针的节奏拍。师:对了,我们可以看钟,跟着秒针的节奏拍就行了。那我们试试,怎么表示10秒?生:拍10下。准备……开始,1、2……10。你对自己和同学们拍手表示的10秒满意吗?为什么?生1:我觉得我拍的慢了,我的同桌拍的比较准确。生2:我认为刚才有几个同学先拍快了,但后来他们跟上了秒针的节奏。师:的确,大部分的同学跟着秒针这次拍的比较准确。那同学们能不能用拍手表示60秒呢?生:能。师:先告诉自己表示60秒要拍多少下手,我这次请第一排的同学在其他的同学拍手的时候你们来观察分针的变化。开始……停,大部分同学们都记住了拍手的要点,准确的表示了60秒的长短,请上面的两个同学告诉大家,刚才60秒的时间里分针有什么变化?生:我发现分针走了一小格。师:你们观察的很仔细,那60秒和1分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为什么?生1:他们的时间是一样长的。师:不错,既然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怎么说,谁来补充?生2:我来补充,就是1分=60秒的关系。因为60秒的时间里分针走了1小格,也就是60秒和1分的时间长短是一样的。师:你的小脑袋真聪明,的确,他们表示相等的时间[板书:1分=60秒]师:那2分等于多少秒呢?生:120秒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我知道1分=60秒,2分就是2个60秒,合起来也就等于120秒。师:说的真好,我们一定要把分与秒的关系记好,1分=60秒。三、 活动体验(一)1分钟能干什么师:看来1分钟还真奇妙,那在1分的时间里,你能干什么呢?(板书:1分钟能干什么)师:让我们亲自来试试。首先请一位同学来当时间的裁判,等会听他宣布1分钟活动的开始和结束,谁自愿来?(指名学生做时间裁判)请座位上的同学们分为4个小组,讨论一下,你们组在老师准备的几个活动项目中选哪一个?请小组长汇报你们的选择组1:我们选做口算组3:我们组选择读古诗组4:我们要画太阳。组2:我们组选择记景点。师:看大家的激情这么高,老师也想来参加你们组的活动,我们比一比谁记忆的景点多。各个小组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看钟面,听时间裁判的指挥。时间裁判:请同学们准备----开始----停。师:现在,我们分小组来汇报一下。第一组生1:我1分钟做了16道口算生2:我1分钟做我做了15道生3:我1分钟做了20道口算生4:我1分做了19道口算师:哦,同学们做的很认真,一分钟大约做了18道口算[板书]。第四组汇报生1:我1分钟读了5遍古诗生2:我1分钟读了3遍生3:我1分钟读了4遍生4:我1分里读了7遍古诗师:同学们读的很专心,1分大约读5遍古诗[板书]。那第三组呢?生1:我1分钟画了18个太阳生2:我1分钟画了15个太阳生3:我1分钟只画了12个太阳生4:我1分钟画了20个太阳。师:你画的真快,给大家展示一下。师:这组同学很抓紧时间,一分大约画了16个太阳,[板书]。下面轮到我们记景点的组了,我想请一个同学和我一起上讲台,我们比比谁1分钟记忆的景点多。你先来,同学们小声帮他数着,他记忆了9个景点,换老师来,老师1分里记忆了10个景点。谁来发表下你的意见,你觉得老师和这位同学各自表现的怎么样?为什么?能当合格的小导游吗?生1:老师的记忆力真好,1分钟10个景点都记住了。师:谢谢你的肯定。生2:我觉得李雪妍也不错,她1分钟记住了9个,只比老师少一个。师:你听的真仔细,说的好。生3:我觉得你们两个都是合格的小导游。师:看样子我们一分钟记忆的景点得到了大家的肯定。那其他的组员你们都记忆了几个呢?生1:我1分钟记忆了8个景点生2:我1分钟记忆了7个生3:我1分记忆了8个景点师:同学们都开动了脑筋,1分大约记忆了8个景点,[板书]。师:你们可真厉害!每个组的同学都表现得很棒!1分钟你们完成了这么多的学习任务,如果我们平时学习都能像这一分钟一样,相信我们一定能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二)估计一分钟有多长师:刚才老师让大家在1分钟里做了许多活动,那么现在我们来放松放松,听着音乐玩玩自己喜欢的游戏。不过玩游戏的同时,老师也要考考大家,要求小朋友们边做游戏、边估计,当你认为用了一分钟时间后,你就坐回到座位去,看看谁估计的时间最接近一分钟好吗?学生活动,记录下数据,在全班交流。生1:我是用数数的方法,我慢慢的数到60下,估计就是一分了。生2:我是用写字的方法,我写了25个字估计要一分钟。生3:我是用跳绳的方法,我跳了120下估计一分钟。……(三)估计几分钟的长短师:刚才小朋友们估计一分钟的长短都比较接近,现在老师想让大家挑战更高的难度:估计几分钟,有勇气吗?师:请小朋友选一首歌,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几分钟,再全班一起唱唱,看看自己估计的对吗?学生齐唱《时间象小马车》,唱完后出示大钟面看看自己估计的对不对。师:刚才大家说得很好,一分钟在生活中能做很多事情。可是如果没有钟表,你能用什么方法估计一分钟有多长呢?师:看来大家都找到好办法了,你们的方法灵不灵呢,师:接下来老师可要看看你们的方法灵不灵了,请大家听一首歌,用你喜欢的方法再估一估这首歌大约用了几分几秒。老师给小朋友们 一温馨提示:这段歌曲大约1分多一些,请小朋友们估一估是1分几秒?(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边数数)师:这首歌大约用了1分几秒。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分 12秒 1分 20秒 1分 9秒 1分 27秒师:正确答案是1分26秒你们说谁猜的更接近正确答案,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单位换算的过程。四、拓展思维,课堂回顾(一)生活中的问题(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这台春节晚会上,有我们熟悉的好朋友红果果、绿泡泡,他们俩看到同学们对分和秒掌握的这么好,想考考大家,你想接受他们的挑战吗?挑战第一关:你能准确说出图中显示的时间吗?(2)挑战第二关(3)挑战第三关(4)挑战第四关:在生活中你知道你1分钟能做什么事情吗?和大家说一说。生1:1分钟我能穿好自己的衣服师:好样的,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生2:我1分钟能吃一根香蕉。生3:1分钟我能帮妈妈削2个土豆。师:很好,帮妈妈做家务。生4:我1分钟能擦干净我的桌子。师:你真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生5:1分钟我能查5个生字师:你的学习效率真高啊!师:看来你们都是很有心的孩子,红果果和绿泡泡说了,以后也要向大家学习,做个生活的有心人。通过刚才一分钟的活动,我们知道了1分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能做这么多的事情,所以从现在起我们一定要抓紧时间,在最短的时间里把事情做完,做好每一分钟。(二)课堂回顾师:现在你们回想一下,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生1:我知道了1分=60秒。师:不错。这是分与秒的关系。生2:我学会了用拍手来表示1秒的长短。生3:我还知道了我1分钟能做19道口算。师:你的速度真快。生4:我生活中1分钟也能做很多事情。师:看来,时间对我们很重要,时间过去了追不回来,让我们做一个珍惜时间,充分利用时间的人,让我们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精彩,好吗?师:现在老师给每个同学5秒钟,评价这节课上你觉得哪位同学做得最好?哪个小组做得最好?为什么?生1:我觉得张姿祺这节课做的最好,因为她举手发言很积极.生2:我觉得今天我们小组表现的最好,在活动中,每个人1分钟大约都记住了8个景点。生3:我觉得姚雨含做得最好,她一直坐的很端正,听的很认真。生4:我觉得我的同桌张乐做的最好,她在拍手表示秒的时间的时候拍的很准确,是跟着秒针的节奏拍的。师:刚才大家说到的同学和小组,老师也认为他们表现的很好,他们紧紧抓住了课堂上学习的时间,从现在起你就向他们学习,做一个会充分利用时间的好学生。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刚才在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收到一份礼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是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让这句话来激励我们快乐的成长。 追问 是课件和说课稿,你这是教案 参考资料: http://www.5ykj.com/Health/er/42004.htm

dd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说课稿各位老师,早上好!我来自泰兴市蒋华镇中心小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确定位置》第1课时,苏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教材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已经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本册教材的“确定位置”将学生已有的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位置的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教材安排了2个例题,分3课时进行教学。我说的是第1课时的内容:第15页的例1,完成相应的“练一练”和“练习三的第1—3题”。教学例1时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用不同的方式描述小军所在的位置,能清楚地介绍列、行的含义和确定列、行的规则。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三维目标:1、能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2、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并能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方向与位置的有关问题。教学重点: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本节课我设计了4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动一动。课前我以游戏导入,规则是:老师面对着大家从左起,这是第一列、第二列,依次往右数,请你记好你是第几列?从前往后数,这是第一排、第二排,依次往后数,请你记好自己是第几排?教师说位置并对坐在该位置上的学生提出行动要求,这部分学生按要求做动作,其余学生判断。(师:) 请二、三、四排的同学拍拍手!请一、三、五列的同学拍拍肩!请六、七、八排的同学摸摸头!请二、四、七列的同学向后面的老师挥挥手,大声问“我快乐”![设计意图: 在生活中经常运用有关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所以课前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关的感性经验。这里就是要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复习已有的表示物体位置的有关知识,为本课的学习做铺垫,同时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个环节,猜一猜首先,请同学们猜一猜,我说一个位置,只要你认为自己可能符合条件就马上起立。条件1:坐在第三列的同学!猜是谁?(无法确定,坐下,接着继续听条件。)条件2:坐在第五排的同学!猜猜是谁?然后,让站了两次这位同学来验证一下。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他的位置?紧接着,我导入新课:其实,确定位置也很讲究方法的,今天我们就一块来研究如何确定位置。 (板书:确定位置)[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切入,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应从两个角度确定位置,激发他们获取新知的欲望。]第三个环节,找一找首先,我出示“班级座位图”的场景图。 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小青的位置表示出来,估计学生有以下几种表示法。板书: 3列2排第3组第2个 (3,2)第2排第3个 三23—2… …然后,师生一起来优化方法:这么多的方法,哪种方法既清楚又简便?接着,引导学生对“数对”初步产生感知,让学生看书上的导学语:其实,小青在“第3组第2个”可以用(3,2)这样的一组数对(板书;数对)来表示,“数对”是数学上统一用来表示位置的方法。我进行板书:(板书:)竖排叫列 横排叫行紧接着,我设计了一个小小辩论台:数对(3,2)和(2,3)表示的位置一样吗?[这里我设计的小小辩论台,是让学生通过辩论,使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口才,更展示了学生的思维的过程,使学生在辩论中展示个性。课堂的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30343265情境做到了动静结合,让学生加深感知坐标图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构新知系统,促学生成功学习。]最后,我以辩论会“主席”的身份根据学生的辩论过程小结:原来(3,2)表示的是第3组的第2个,而(2,3)表示的是第2组的第3个。所以说,一个数对表示的位置是唯一的,它只能表示一个位置。所以,“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要用逗号隔开,两个数的外面要用小括号括起来。[整个环节的设计呈现了学生多种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头脑中原始的、粗浅的、局部的、零碎的经验进行调整、提升、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感悟等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的教学活动中,自主发现、探究、获取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掌握表示位置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坐标图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构新知系统。]第四个环节,练一练练一练中的第一道是用“数对”表示,第二道是根据给出的“数对”说出表示的是第几列第几行,是对数对的基本理解、运用。第五个环节,做一做刚才,同学们根据两个数组成的数对,能很快确定位置。生活中有没有运用数对解决的问题呢?由此我将学生的思维带到生活中,请看练习三的题目。首先,我们看第1题。要求学生:任意报出某个同学的名字,让小组内其他同学说说这个同学是在第几列第几行,并用数对表示。然后,导入在我们的厨房里经常看到这样的图案,出示第2题,想想看用数对怎么表示呢?前后4人小组完成。最后,让学生在第2题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完成第3题。[这些练习的设计是想让学生利用学生熟悉的现实场景,安排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到这些方法不是单一的,有时也是随着事物的变化而产生变化的,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第五个环节,学一学确定位置的方法不仅在我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而且在天文地理这些科学研究中也要用到。如神舟五号返回仓就是应用了蕴含着“数对”原理的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再如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笛卡尔在蜘蛛拉丝的启示下,用一对有顺序的数表示平面上的一个点,创建了直角坐标系。希望大家向这些科研人员学习,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做一个有心人。[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能再次激起学生探究大自然奥妙的兴趣,拓展知识视野,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综观全课,我给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按照“动一动——猜一猜——找一找——练一练——做一做——学一学”这6个环节进行设计的。这样的设计不仅把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课堂生活紧密相联,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丰富了学生的教学体验,加深了学生的思考,突破了学生思维和经验的障碍,而且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交流的能力,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板书:用数对确定位置竖排叫列,横排叫行。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两个数的外面用小括号括起来。各位老师:我在说课中存在很多问题,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教材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百在平面上的位置,已经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本册教材的“确定位置度”将学生已有的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位置的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教材安排了2个例题,分3课时进行教学。我说的是第1课时的内容:第15页的例1,完成相应的“练一练”和“练习三的第1—3题”。教学例1时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用知不同的方式描述小军所在的位置,能清楚地介绍列、行的含义和确定列道、行的规则。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三维目标:1、能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内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2、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并能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容的方向与位置的有关问题。

hsjd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daw

被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