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瑗的教学方法与教育观点是

【孔子】(前551-前497)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教学思想十分丰富。他善于了解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反对把学习停留在感性认识上,主张在博学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学思并用。他要求教师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结合起来,学生要"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把"仁"视为最高道德,仁,即"爱人",孔子编著了《春秋》、《诗经》、《尚书》等著作,并整理了后世著名的"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教授学生的教材。孔子的言论收集在其弟子所编的《论语》里。参见第三、四卷中的"孔子"。 【孟子】(前372-前289)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学家。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县)人。 基于民本主义思想,孟子反对兼并战争,提出"仁政"主张。孟子认为,教育主要是为了"明人伦",受教育者能了解和遵守封建社会中的等级制度。他以为学习要遵循正确的途径,不断地进修,使自己有高深的造诣,使自己默识心通,变为自己的知识财富。 孟子的整个教育思想以"性善"为基础,注重"存"、"养"的功夫。今存《孟子》一书,一般认为是他的学生对他言行的记载,是研究孟子教育思想的重要材料。《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称为四书,为宋明以来封建教育的主要教材。 【荀况】(前313-前238) 中国先秦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学家。 荀况明确提出教育目的是培养士、君子和圣人,发挥教育在国家中的作用,他认为,人生无贵贱、智愚与贫富之分,使人们产生区别的唯一力量是教育,环境对人也发生积极或消极作用,提出"性恶论",认为教育能够化性恶为性善;荀况重视道德教育,"礼义"是他道德教育思想理论的中心;此外,他还提出了"强学力行"、"学思兼顾"、"专一有恒"、"积渐全尽"等教学方法。荀况认为在教学上教师的作用很大,教师有绝对的权威,特别重视教师的尊严。 《荀子》一书是经过后人整理而成,共有32篇,是研究荀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参见第三、四卷中的"荀子"。 【董仲舒】(前179-前104) 中国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学家。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认为教育对社 会的作用在于防止恶性、培养善性,对个人的作用则在于行善。董仲舒曾提出三个重要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太学,改革选士制度;兴教化,正万民。在教育方法上注重专一虚静、强勉努力和博学多闻,认为德育必须通过智育来进行。 著作仅存《春秋繁露》17卷82篇。 【文翁】西汉人,姓文,名党,字翁仲。 西汉时期教育学家。 景帝时任蜀郡太守,在此期间,倡导教化,教民读书,学法令,选拔郡县小吏10余人到京都研习儒经,在成都城中设立学校,选官吏子弟入学。重视对学生进行从政能力的培养。景帝嘉奖文翁兴学,文翁兴学实为中国历史上地方政府设立学校之始,对社会风气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关系。 【王充】(27-约97) 中国汉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学家。 王充从人性可以改变的观点出发,认为人的知识、才能、道德品质都是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改变的。他承认把礼、乐、射、御等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提出学习必须靠耳、目感觉器官获得,开动脑筋进行理性思考。他批判了封建神学,提出了一些唯物主义的教育思想主张。 主要著作:《论衡》、《讥俗》、《政务》、《养性》等。 【颜之推】(531-约595) 中国南北朝时期思想家、教育学家。 完全继承了孔子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先验论观点,强调中人教育。要求子弟学习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成为勤勉、博学、多能、务实、学以致用的人才。把家庭教育放在首位,提倡及早对儿童进行教育,甚至认为家庭教育应从胎教开始,并主张重视对儿童进行正确的语言教育。提出学习时要虚心,师友之间共同研究切磋,对士大夫进行"实学"教育,使其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颜之推的著作今存《颜氏家训》20篇,《还冤志》3卷。 【周敦颐】(1017-1073) 北宋哲学家、教育学家。 周敦颐的教育主张以"学为圣人"为宗旨,认为教育的目的正是要使人们善恶归善,求得"仁义中正"。他尤其强调德育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认为"君子进德修业"是学习的根本,知识是为德育服务的工具。在教育和学习方法上,他主张要靠自己的学习和思索,也要有教师和朋友的指导作用。 他的著作有《通书》、《太极图说》等被后人编为《周子全书》和《周濂溪集》。 【二程】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 北宋两位著名理学家、教育学家。 哲学上,把"道"看做第一性,把"气"看做第二性的思想为南宋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政治上激烈反对王安石变法革新主张,主张治理国家以德治为主,与法治兼顾。二程将学做圣人当做教育的目的,要求养心寡欲,加强自我修养,以理性感受来认识掌握知识,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注重读书方法。 二程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后世学者将其论述统收在《二程全书》。 【朱熹】(1130-1200) 南宋哲学家、教育学家。 宋代集理学之大成者。朱熹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理",认为理是超然于物、无处不在的、独立于自然界之外的绝对精神。在教育方面,重修白鹿洞书院,订《白鹿洞书院学规》,修复岳麓书院,从政之余,执教达50年。提出"明人伦"的教育和学习的目的,重视儿童教育、大学教育,还提出了适时地启发、教人有序等教学方法和原则。他的学生将其读书方法归结为: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六条。 朱熹编著的《蒙童须知》、《小学》、《近思录》等在宋末成为封建学校的教科书。奠定理学基础的著作有《西铭解义》、《论语集注》等。 【陆九渊】(1139-1193) 南宋思想家、教育学家。 肯定"理"是永恒不变的封建道德,主张唯心主义。提出"明理、立心、做人"的教育目的,还提出"切己自反,改过迁善"的道德教育的基本观点。以道德教育和修养为唯一的教育内容,坚持了儒家教育的传统精神。主张教学中要依照自立自得、注重心教、优游读书、致疑切思的原则。 著有《象山全集》。 【柳宗元】(773-819) 唐代中期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学家。 柳宗元一生重视教育,认为君子不是天生的,强调后天学习,提倡博览群书、博采众长。他的师生观具有一定的民主平等精神。柳宗元多次对当时腐败的教育制度进行批判,反对科举制度。他的一生不但重视教育理论,也非常重视教育实践。认为君子应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学到利人济世的实用知识。 柳宗元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河东先生集》。 【韩愈】(768-827) 中国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学家。又称昌黎先生。 韩愈曾任地方官,支持提倡地方教育。他把学校教育作为统治人民的重要工具,主张把教育与刑法并列起来。教育的内容是《诗》、《书》、《易》、《春秋》。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主张;另外也十分重视先秦儒学一e68a84e8a2ad7a686964616f31333330333033贯主张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应用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韩愈教育思想的精华在关于教师问题的论述,反对"耻学于师"。韩愈还十分注意人才问题。在韩愈的教育思想中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 他的主要教育思想集中表现在《师说》、《进学解》、《子产不毁乡校颂》及《潮州请置乡校牒》等文章中,此外还有其弟子李汉编的《昌黎先生集》等。 【胡瑗】(993-1059) 北宋学者、教育学家。 他的学术地位、教育成绩在宋代颇为著名,曾创造了闻名后世的"苏湖教法"。胡瑗倡导以儒家思想为中心、体现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正学",根据"明体达用"形成他的教育思想;胡瑗主张走出书斋、因材施教,此外他还很重视文娱体育。胡瑗的教育思想对王安石、颜元等的教育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主要著作《论语说》、《洪范口义》(二卷)、《春秋口义》(十二卷)、《景佑乐府奏议》等书。 【王安石】(1021-1086) 中国北宋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学家。 王安石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要造就"可以成为天下国家之用"的治国人才。强调封建伦理道德的修养,重视培养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才干。王安石在变法期间,对科举制度和学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方面亲自制订了有关措施,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上是有很大影响的。王安石在发展中国古代教育理论和改革国家教育制度方面贡献卓著。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原教》、 《伤仲永》、《慈溪县学记》等文章里。 【王守仁】(1472-1528) 明代中叶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教育学家。 在哲学思想上的主要内容有"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部分,承袭了孟子和陆九渊的学说并加以发展。提出教育的作用是恢复良知,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是学和行相结合、自求自得、独立思考。重视儿童教育,强调根据儿童接受能力发展儿童的个性。 著有《王文成公全书》38卷。 【李贽】(1527-1602) 明朝末年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学家。 反对举功业、求名利的学习目的,提倡"关心天下百姓痛痒"、"治天下"的学习目的,既注重为学,也重视为人。以"童心"说揭露理学教育对人民的毒害,提倡"因材而笃"的教育观点。 主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等。 【黄宗羲】(1610-1695) 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和教育学家。 人称梨洲先生。对天文、算术、乐律、经史百家及释道等有独到见解。哲学上认为品质人心是浑然流行之体,是公共之物。反对科举制度,认为学校既是培养人才的场所,也是各级政府的监督机构,依据民主政治制度的理想,提出由大学、小学和书院构成的学校体系,教学内容注重实用,主张开设五经、兵法、历算、医射等科。 著有《明儒学案》等。 【王夫之】(1619-1692) 明清之际哲学家、教育学家。人称船山先生。 政治上主张忠君尊君;哲学上认为存在决定意识、精神依存于物质的世界的观点。以他的唯物主义思想、社会进化论和"日生日成"的人性论学说为基础提出其教育思想,发展古代的"学"与"思"、"知"与"行"相结合的教育原理,提出"学思相资"的教育教学理论,还提出了"学思结合、二者并重"的教学方法和原则,提倡依照儿童的特点对儿童进行教育。 著有《船山遗书》等。 【陶行知】(1891-1946) 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1917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东南大学教育科主任。1920年与朱其慧、晏阳初等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任执行书记,致力于平民教育。1926年,起草发表《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7年,创办晓庄师范,任校长。九一八事变后,组织国难教育社,创办“山海工学团”,主张采用“小先生制”,实行“即知即传”。发起组织生活教育社。1934年出版《生活教育》半月刊。一二九运动后,积极参加抗日民主运动,与沈钧儒等联名发表《团结御侮》宣言,提出教育必须为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服务的主张。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著有《陶行知全集》(六卷)、《普及教育》(三集)等。 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张,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体系。 .

胡瑗的教学百方法被官方总结为苏湖教度法。苏湖教法昀终得以在全国推行。胡瑗的教育目的并不单纯在于通问晓儒学经义,而重在矫正时弊,恢复儒学真答传,他培育的人才直接为儒学复兴、宋代理学专的建立做了昀为重要、昀为基本属的人才准备。

胡瑗(993~1059)字翼之。中国北宋学者。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 因世居陕西路安定堡,世称安定先生。庆历二年至嘉祐元年历任太子中舍、光禄寺丞、天章阁侍讲等。后以太常博士致仕,归老于家。胡瑗与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1333264656231先生,是宋代理学酝酿时期的重要人物 。胡瑗精通儒家经术 ,以“圣贤自期许”,讲“明体达用之学”。认为儒家的纲常名教是万世不变的“体”,而儒家的诗书典籍是垂法后世的“文”;把体、文付诸实际,可以“润泽斯民,归于皇极”,达到民安国治 、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 ,这是“用”。他的“明体达用之学”,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胡瑗讲学分经义、治事二斋,治事包括讲武、水利、算术、历法等,表现了重视经世治用的特点。宋仁宗庆历中,朝廷兴太学,“诏下苏、湖取其法,著为令于太学”(胡瑗在苏州、湖州一带任教实行的教学方法史称“苏湖教法”)。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著有《周易口义》、《洪范口义》,均入《四库全书》;另有《论语说》、《春秋口义》。http://baike.baidu.com/view/141018.htm

2321321321651614654sdas4d6as4dasdasdsa

“苏百湖教学法”又名“分斋教学法”,是北宋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二地办学,使用的一种新的教法。这种教法一反当时盛行的重视诗赋歌律的学风,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重经义和时度务,主张”明体达用“。他在校中设“经义”、“治事”两斋,经义斋学习研究经学基本理论,属于”明体“之学;治事斋则以学习农田、水利、军事、天文、历算问等实学知识为主,属于”达用“之学,在治事斋中,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创立了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以及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是最早的。范仲淹当政兴学时,曾取其答法,“著书令于太学”。此谓“苏湖教法”。“苏湖教法”的意义:1.在中国教学制度发展史上,第一次按照实际需要,在同一学校中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实行分科教学;2.治民、治兵等实用学科正式回纳入官学教学体系之中,取得了与儒家经学同等的地位;3.并且开创了主修和副修制度的先声。分斋教学制度产生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四方之士,云集受业”,纷纷到胡瑗主持的湖州州学来求学。甚至京师太学,也“取胡瑗法以为法”,开创了我国答分科教学之先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来源及历史意义上传: 吴景清 更新时间:2012-5-16 10:29:04 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来源及历史意义 因材施教是从孔子开始的,这可以说是雏形的或始发的因材施教。这种因材施教模式在教学上的主要表现,是对不同“材”的问同而答异,抑强而励弱,使之均得到发展,它贯穿着孔子的“忠恕”思想。同是问仁、问孝、问政等,孔子对不同发问对象的回答完不同。如:仲弓问仁,孔子回答说:“出外工作好象去接待贵宾,使唤老百姓好象去承当大的祀典,都得严肃认真,小心谨慎。自己不喜欢干的事,便不要给别人去干。在工作岗位上不对工作有怨恨,就是不在工作岗位也没有怨恨。”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司马牛问仁,孔子答道:“仁人,他的言语迟钝。”颜渊问仁,孔子的回答又是:“抑制自己的欲望,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称赞你是仁人。实践仁的道德,完全凭自己,难道还凭别人吗?”(《论语·颜渊》)。颜回和仲弓,不仅悦子之道,而且具有仁德,所以,孔子对他们的回答就深,司马牛“多言而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樊迟志向不高, 就回答得浅而有针对性。因此孔子通过谈话、观察、提问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掌握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志向、学习态度和学习专长以及年龄差异等进行施教。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实现培养目标。其实施成功的因材施教的方式可归结为以下几种:①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给予不同的教育。②针对学生不同的优缺点,对症下药,补偏救弊,使学生能正常发展,这种有扬有抑、救弊补偏的教育,正体现了孔子辩证法的思想。③顺应学生的爱好而发展其特殊才能。孔子是承认人的特殊爱好和才能的存在的。例如他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知”“不欲”“勇”和“艺”,就是说明他了解到了臧仲武等四人各具有不同的特殊才能。又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④量力而行。例如:“阙党童子”有“速成”的思想,孔子马上使人传命来教育他们,矫正他们的错误思想和行动。⑤个别谈话,因人制宜。⑥批评和表扬相结合。⑦分科教学,培养特长。孔子对已“深通六艺”的弟子,再进行德行、言论、政事、文学等分科的教育,区别对待。《论语 ·先进》有一段话:“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由、子夏。”说明孔子进行过分科教学。所以他教出来的学生成就各有不同。孔子的这种因材施教,看起来虽然是朴素的,浅显的,但是,它开了我国教育史上因材施教的先河。 孟子继承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主张“教亦多术矣”。(《孟子》:《告子下》)他从性善论出发,认为人生来虽具有同样的善性,但由于环境和个人修养的不同,从而造成了才能上的个别差异。因此,他先把教育对象给以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他说:“君子教育的方式有五种:有象及时的雨水那样沾溉万物的,有成全品德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还有以风流余韵为后人私自学习的。这五种便是君子教育的方法。”也就是说,对才能最高类型的学生只需及时点化;对长于德行类型的学生加以熏陶使他成为德行完全的人;对长于才能类型的学生加以正确指导,使他成为通达的人;对于一般类型的学生可以用答其所问的方法,以排其所难、解其疑惑,使其成为有用的人;还有那些不能及门受业类型的学生,可以通过私取他人、自学成才的方法,达到受教育的目的。孟子的这种因材施教超出了孔子因材施教模式的范围,即他把不同特点的施教个体,扩大到不同类型的施教群体,无形中扩大了被教育者的数量,提高了教育的社会效益。这是对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发展。 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思想的总结性著作《学记》主张“长善救失”,强调在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并且对学生在学习上的各种特点做出更具体的分析,“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失也。教与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教师要“知其善恶”,以善补恶,长善救失,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可见,《学记》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教学原则。不仅儒家教育学生如此,墨家的墨子对弟子的教育也决非千篇一律,他要求弟子“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墨子·耕柱》)。特别是还根据弟子水平程度的深浅和能力强弱的差异进行教育,“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墨子·大取》)。而战国时问世的儒家经典《孟子》一书,也记载着孟子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教学方法的大量事例。如孟子在拒绝齐威王赠金之后,对陈臻解释“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收受财物)乎”的道理;在离开齐国时,对虞充阐释“不怨天不尤人”的道理(《公孙丑下》);向公孙丑阐述“四十不动心”、“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道理(《公孙丑下》);以及向彭更讲述“食志”与“食功”的道理;向万章分析“东征西怨”的道理;向公都子阐明“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的道理(《滕文公下》);等等。 秦汉时期,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王朝正式确立,特别是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以后,创立了封建国家兴办的中央官学太学和郡县道邑地方学校,使封建社会的教育开始走向了学校化、系统化、规范化、社会化。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因材施教被封建教育视为一条宝贵经验而为历朝的教育家普遍采用。汉朝自董仲舒以下的一些教育家,大都主张因材施教,并对因材施教有各自的论述。董仲舒说:“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又)慎其行……省其所为而成其所湛,故力不劳而身大成。”《春秋繁露·玉杯》。郑玄说:“各因其人之失而正之”,《论语注》“救其失者,多与易则抑之,寡与止则进之”。《礼记·学记注》。徐干说:“导人者必因其性,治水者必因势,是以功无败而言无弃也。”《中论》这些都是说教育要因人而施,才能取得积极的效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家同样也注重因材施教。如南朝文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了个体在先天遗传素质上的相互差异,既然有这种先天差异,那么各人的学习方式方法应有所不同,每个人应当选择适合自己的风格来确定学习的方向和方法,根据自己的天赋条件来培养、发展才能。刘勰“因性以练才”的观点,是对传统的因材施教教育方法论在学习理论中的演变和发展,值得予以充分肯定。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开始成为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学校制度逐步走向完备,特别是私学也比较发达,出现了一些名师大儒,他们注重对学生因材施教,为当时社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隋朝王通继承了儒家传统的教学经验因材施教,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他看出魏征的个性是“直而遂”,同时魏征也在他面前表明了“愿事明王,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中说·天地第二》)的志愿。因此,他对魏征有针对性地636f70797a686964616f31333330353630施教,后来魏征事唐太宗,果然能够尽忠进谏。唐代的孔颖达在教学方法上也十分重视因材施教,认为“教人之法,当随其年才。若年长而聪明者则教以大事而多与之;若年幼而又顽钝者当教以小事又与之少。”(《礼记正义·学记》)韩愈,则另辟蹊径,从因材而用的思路来看待因材施教。他主张教育者应如精明的木匠分别使用木料,使各类木料各得其宜一样,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才能;这就是说,培养人才就象建造房子需用的木材一样,大小各有用处,教师不应千篇一律,爱大弃小,应该根据学生的质地成就他们,使其成为大小不同的有用之才,这就是教师的责任。显然,这是别开生面的因材施教。同时,他热心培养文学青年,指导他们进行文学创作,发挥他们的才能;而且,他还要求当权者在用人方面也做到人尽其材。可见,韩愈把因材施教和因材使用统一了起来。中唐时期的柳宗元认为教育的关键是顺应儿童的天性,适应儿童成长与发展的自然规律,他曾经以种树为例阐明这个道理。要按照自然规律教育学生,即“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不害其长”。(《种树郭橐驼传》)这种从儿童自身发展规律出发探讨教育方法的观点是对孔子因材施教理论的新发展。教学实践打破了学校教学的范围,在教学生时,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从道德品质、工作能力、积极用世方面,指导青年成才。正因为这样,当时学子才踵门求教,以图仕进。 北宋初年著名教育家胡瑗首创分斋教学和主副科制度,其思想理论基础正是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创立了一套独特的完整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史称“苏湖教法”。在教学中,他善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组织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各就其性之所近,选定专攻科目,因此,每个人都能够各尽其材,学有所得。胡门弟子中,“有好尚经术者,有好谈兵者,好文艺者,好节义者”,他把这些学生按其才能兴趣分为“经义”、“治事”两斋,“使各以类群居讲习”。(陈澧:《东塾读书记》)“经义,则选择其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者,使之讲明‘六经’:治事,则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如治民以安其生,讲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其田,算历以明数是也。”(《宋元学案·安定学案》)这种因材施教,不仅具有分科教学的性质,把学生培养成专业有用之才,而且具有为学生选定致力于事业方向的指导作用,使学生获得就职就业的知识技能。这是教育上的一个创举。经胡瑗二十余年在苏湖两地及京师太学的教育教学实践,培养了“先后至一千七百余弟子”,皆能裨于世用,被宋仁宗于公元1044年诏定为太学法,由一地方教学法跃升成为了中央高等学府的教学法。在中国教育制度史上,胡瑗先生的“苏湖教法”第一次在同一所学校中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第一次将实用学科与儒学经典放在同等地位上;第一次创立并实施分科教学和必修、选修制度,第一个提出了在集体教学的条件下通过分科进行因材施教,比以往在个别教学条件下的因材施教大大前进了一步。在世界教学制度史上,“早于世界各国400年之久”。张载认为“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张子语录·语录抄七则》),并要求教师对学问道德有精深的造诣,对人有全面的了解。张载的因材施教、尽人之材的教学观点,既继承了孔子、《学记》的思想,又有自己的体会和发明,内涵丰富全面,比他的前辈和同辈更胜一筹。

1、陶行知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2、蔡元培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431363664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他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3、陈鹤琴陈鹤琴(1892年3月5日-1982年12月30日),浙江省上虞县人,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早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留学美国五年,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五四运动期间回国后,最初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讲授儿童心理学课程。东南大学成立后,任教授和教务主任。4、叶澜叶澜,中国著名教育家,女,祖籍福建南安,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5、叶圣陶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 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行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蔡元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鹤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叶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叶圣陶

【孔子】(前551-前497)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教学思想十分丰富。他善于了解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反对把学习停留在感性认识上,主张在博学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学思并用。他要求教师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结合起来,学生要"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把"仁"视为最高道德,仁,即"爱人",孔子编著了《春秋》、《诗经》、《尚书》等著作,并整理了后世著名的"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教授学生的教材。孔子的言论收集在其弟子所编的《论语》里。参见第三、四卷中的"孔子"。 【孟子】(前372-前289)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学家。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县)人。 基于民本主义思想,孟子反对兼并战争,提出"仁政"主张。孟子认为e69da5e887aa7a6431333231613361,教育主要是为了"明人伦",受教育者能了解和遵守封建社会中的等级制度。他以为学习要遵循正确的途径,不断地进修,使自己有高深的造诣,使自己默识心通,变为自己的知识财富。 孟子的整个教育思想以"性善"为基础,注重"存"、"养"的功夫。今存《孟子》一书,一般认为是他的学生对他言行的记载,是研究孟子教育思想的重要材料。《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称为四书,为宋明以来封建教育的主要教材。 【荀况】(前313-前238) 中国先秦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学家。 荀况明确提出教育目的是培养士、君子和圣人,发挥教育在国家中的作用,他认为,人生无贵贱、智愚与贫富之分,使人们产生区别的唯一力量是教育,环境对人也发生积极或消极作用,提出"性恶论",认为教育能够化性恶为性善;荀况重视道德教育,"礼义"是他道德教育思想理论的中心;此外,他还提出了"强学力行"、"学思兼顾"、"专一有恒"、"积渐全尽"等教学方法。荀况认为在教学上教师的作用很大,教师有绝对的权威,特别重视教师的尊严。 《荀子》一书是经过后人整理而成,共有32篇,是研究荀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参见第三、四卷中的"荀子"。 【董仲舒】(前179-前104) 中国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学家。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认为教育对社 会的作用在于防止恶性、培养善性,对个人的作用则在于行善。董仲舒曾提出三个重要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太学,改革选士制度;兴教化,正万民。在教育方法上注重专一虚静、强勉努力和博学多闻,认为德育必须通过智育来进行。 著作仅存《春秋繁露》17卷82篇。 【文翁】西汉人,姓文,名党,字翁仲。 西汉时期教育学家。 景帝时任蜀郡太守,在此期间,倡导教化,教民读书,学法令,选拔郡县小吏10余人到京都研习儒经,在成都城中设立学校,选官吏子弟入学。重视对学生进行从政能力的培养。景帝嘉奖文翁兴学,文翁兴学实为中国历史上地方政府设立学校之始,对社会风气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关系。 【王充】(27-约97) 中国汉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学家。 王充从人性可以改变的观点出发,认为人的知识、才能、道德品质都是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改变的。他承认把礼、乐、射、御等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提出学习必须靠耳、目感觉器官获得,开动脑筋进行理性思考。他批判了封建神学,提出了一些唯物主义的教育思想主张。 主要著作:《论衡》、《讥俗》、《政务》、《养性》等。 【颜之推】(531-约595) 中国南北朝时期思想家、教育学家。 完全继承了孔子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先验论观点,强调中人教育。要求子弟学习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成为勤勉、博学、多能、务实、学以致用的人才。把家庭教育放在首位,提倡及早对儿童进行教育,甚至认为家庭教育应从胎教开始,并主张重视对儿童进行正确的语言教育。提出学习时要虚心,师友之间共同研究切磋,对士大夫进行"实学"教育,使其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颜之推的著作今存《颜氏家训》20篇,《还冤志》3卷。 【周敦颐】(1017-1073) 北宋哲学家、教育学家。 周敦颐的教育主张以"学为圣人"为宗旨,认为教育的目的正是要使人们善恶归善,求得"仁义中正"。他尤其强调德育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认为"君子进德修业"是学习的根本,知识是为德育服务的工具。在教育和学习方法上,他主张要靠自己的学习和思索,也要有教师和朋友的指导作用。 他的著作有《通书》、《太极图说》等被后人编为《周子全书》和《周濂溪集》。 【二程】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 北宋两位著名理学家、教育学家。 哲学上,把"道"看做第一性,把"气"看做第二性的思想为南宋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政治上激烈反对王安石变法革新主张,主张治理国家以德治为主,与法治兼顾。二程将学做圣人当做教育的目的,要求养心寡欲,加强自我修养,以理性感受来认识掌握知识,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注重读书方法。 二程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后世学者将其论述统收在《二程全书》。 【朱熹】(1130-1200) 南宋哲学家、教育学家。 宋代集理学之大成者。朱熹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理",认为理是超然于物、无处不在的、独立于自然界之外的绝对精神。在教育方面,重修白鹿洞书院,订《白鹿洞书院学规》,修复岳麓书院,从政之余,执教达50年。提出"明人伦"的教育和学习的目的,重视儿童教育、大学教育,还提出了适时地启发、教人有序等教学方法和原则。他的学生将其读书方法归结为: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六条。 朱熹编著的《蒙童须知》、《小学》、《近思录》等在宋末成为封建学校的教科书。奠定理学基础的著作有《西铭解义》、《论语集注》等。 【陆九渊】(1139-1193) 南宋思想家、教育学家。 肯定"理"是永恒不变的封建道德,主张唯心主义。提出"明理、立心、做人"的教育目的,还提出"切己自反,改过迁善"的道德教育的基本观点。以道德教育和修养为唯一的教育内容,坚持了儒家教育的传统精神。主张教学中要依照自立自得、注重心教、优游读书、致疑切思的原则。 著有《象山全集》。 【柳宗元】(773-819) 唐代中期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学家。 柳宗元一生重视教育,认为君子不是天生的,强调后天学习,提倡博览群书、博采众长。他的师生观具有一定的民主平等精神。柳宗元多次对当时腐败的教育制度进行批判,反对科举制度。他的一生不但重视教育理论,也非常重视教育实践。认为君子应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学到利人济世的实用知识。 柳宗元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河东先生集》。 【韩愈】(768-827) 中国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学家。又称昌黎先生。 韩愈曾任地方官,支持提倡地方教育。他把学校教育作为统治人民的重要工具,主张把教育与刑法并列起来。教育的内容是《诗》、《书》、《易》、《春秋》。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主张;另外也十分重视先秦儒学一贯主张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应用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韩愈教育思想的精华在关于教师问题的论述,反对"耻学于师"。韩愈还十分注意人才问题。在韩愈的教育思想中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 他的主要教育思想集中表现在《师说》、《进学解》、《子产不毁乡校颂》及《潮州请置乡校牒》等文章中,此外还有其弟子李汉编的《昌黎先生集》等。 【胡瑗】(993-1059) 北宋学者、教育学家。 他的学术地位、教育成绩在宋代颇为著名,曾创造了闻名后世的"苏湖教法"。胡瑗倡导以儒家思想为中心、体现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正学",根据"明体达用"形成他的教育思想;胡瑗主张走出书斋、因材施教,此外他还很重视文娱体育。胡瑗的教育思想对王安石、颜元等的教育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主要著作《论语说》、《洪范口义》(二卷)、《春秋口义》(十二卷)、《景佑乐府奏议》等书。【王安石】(1021-1086) 中国北宋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学家。 王安石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要造就"可以成为天下国家之用"的治国人才。强调封建伦理道德的修养,重视培养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才干。王安石在变法期间,对科举制度和学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方面亲自制订了有关措施,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上是有很大影响的。王安石在发展中国古代教育理论和改革国家教育制度方面贡献卓著。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原教》、 《伤仲永》、《慈溪县学记》等文章里。 【王守仁】(1472-1528) 明代中叶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教育学家。 在哲学思想上的主要内容有"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部分,承袭了孟子和陆九渊的学说并加以发展。提出教育的作用是恢复良知,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是学和行相结合、自求自得、独立思考。重视儿童教育,强调根据儿童接受能力发展儿童的个性。 著有《王文成公全书》38卷。 【李贽】(1527-1602) 明朝末年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学家。 反对举功业、求名利的学习目的,提倡"关心天下百姓痛痒"、"治天下"的学习目的,既注重为学,也重视为人。以"童心"说揭露理学教育对人民的毒害,提倡"因材而笃"的教育观点。 主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等。 【黄宗羲】(1610-1695) 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和教育学家。 人称梨洲先生。对天文、算术、乐律、经史百家及释道等有独到见解。哲学上认为品质人心是浑然流行之体,是公共之物。反对科举制度,认为学校既是培养人才的场所,也是各级政府的监督机构,依据民主政治制度的理想,提出由大学、小学和书院构成的学校体系,教学内容注重实用,主张开设五经、兵法、历算、医射等科。 著有《明儒学案》等。 【王夫之】(1619-1692) 明清之际哲学家、教育学家。人称船山先生。 政治上主张忠君尊君;哲学上认为存在决定意识、精神依存于物质的世界的观点。以他的唯物主义思想、社会进化论和"日生日成"的人性论学说为基础提出其教育思想,发展古代的"学"与"思"、"知"与"行"相结合的教育原理,提出"学思相资"的教育教学理论,还提出了"学思结合、二者并重"的教学方法和原则,提倡依照儿童的特点对儿童进行教育。 著有《船山遗书》等。 【陶行知】(1891-1946) 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1917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东南大学教育科主任。1920年与朱其慧、晏阳初等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任执行书记,致力于平民教育。1926年,起草发表《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7年,创办晓庄师范,任校长。九一八事变后,组织国难教育社,创办“山海工学团”,主张采用“小先生制”,实行“即知即传”。发起组织生活教育社。1934年出版《生活教育》半月刊。一二九运动后,积极参加抗日民主运动,与沈钧儒等联名发表《团结御侮》宣言,提出教育必须为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服务的主张。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著有《陶行知全集》(六卷)、《普及教育》(三集)等。 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张,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体系。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董仲舒】(前179-前104) 中国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学家。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认为教育对社 会的作用在于防止恶性、培养善性,对个人的作用则在于行善。董仲舒曾提出三个重要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太学,改革选士制度;兴教化,正万民。在教育方法上注重专一虚静、强勉努力和博学多闻,认为德育必须通过智育来进行。 著作仅存《春秋繁露》17卷82篇。 【文翁】西汉人,姓文,名党,字翁仲。 西汉时期教育学家。 景帝时任蜀郡太守,在此期间,倡导教化,教民读书,学法令,选拔郡县小吏10余人到京都研习儒经,在成都城中设立学校,选官吏子弟入学。重视对学生进行从政能力的培养。景帝嘉奖文翁兴学,文翁兴学实为中国历史上地方政府设立学校之始,对社会风气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关系。 【王充】(27-约97) 中国汉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学家。 王充从人性可以改变的观点出发,认为人的知识、才能、道德品质都是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改变的。他承认把礼、乐、射、御等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提出学习必须靠耳、目感觉器官获得,开动脑筋进行理性思考。他批判了封建神学,提出了一些唯物主义的教育思想主张。 主要著作:《论衡》、《讥俗》、《政务》、《养性》等。 【颜之推】(531-约595) 中国南北朝时期思想家、教育学家。 完全继承了孔子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先验论观点,强调中人教育。要求子弟学习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成为勤勉、博学、多能、务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231613331实、学以致用的人才。把家庭教育放在首位,提倡及早对儿童进行教育,甚至认为家庭教育应从胎教开始,并主张重视对儿童进行正确的语言教育。提出学习时要虚心,师友之间共同研究切磋,对士大夫进行"实学"教育,使其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颜之推的著作今存《颜氏家训》20篇,《还冤志》3卷。 【王守仁】(1472-1528) 明代中叶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教育学家。 在哲学思想上的主要内容有"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部分,承袭了孟子和陆九渊的学说并加以发展。提出教育的作用是恢复良知,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是学和行相结合、自求自得、独立思考。重视儿童教育,强调根据儿童接受能力发展儿童的个性。 著有《王文成公全书》38卷。 【李贽】(1527-1602) 明朝末年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学家。 反对举功业、求名利的学习目的,提倡"关心天下百姓痛痒"、"治天下"的学习目的,既注重为学,也重视为人。以"童心"说揭露理学教育对人民的毒害,提倡"因材而笃"的教育观点。 主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等。 【黄宗羲】(1610-1695) 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和教育学家。 人称梨洲先生。对天文、算术、乐律、经史百家及释道等有独到见解。哲学上认为品质人心是浑然流行之体,是公共之物。反对科举制度,认为学校既是培养人才的场所,也是各级政府的监督机构,依据民主政治制度的理想,提出由大学、小学和书院构成的学校体系,教学内容注重实用,主张开设五经、兵法、历算、医射等科。 著有《明儒学案》等。 【王夫之】(1619-1692) 明清之际哲学家、教育学家。人称船山先生。 政治上主张忠君尊君;哲学上认为存在决定意识、精神依存于物质的世界的观点。以他的唯物主义思想、社会进化论和"日生日成"的人性论学说为基础提出其教育思想,发展古代的"学"与"思"、"知"与"行"相结合的教育原理,提出"学思相资"的教育教学理论,还提出了"学思结合、二者并重"的教学方法和原则,提倡依照儿童的特点对儿童进行教育。 著有《船山遗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