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与浮》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选自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四节《沉与浮》,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六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从常见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和下沉这一现象出发,要求学生研究如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如何使浮着的物体沉下去这一实际问题,通过探究引导学生思考重力和浮力两者的关系得出浮沉条件,然后用二力平衡条件对漂浮、悬浮两种状态进行分析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30346563。因此本节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又是浮力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广泛的应用。所以本节在本章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知道液体中的浮沉是由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及其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决定的;能综合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密度及二力平衡等知识讨论浮沉条件,知道潜艇的基本工作原理。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通过浮力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实验,激发学习欲望。 3.教学重点 :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 4.教学难点 :灵活利用浮力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学生 任教班级属农村中学,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浮沉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5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说教法、学法    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目标导学法(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学有方向,有的放矢,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发现);演示实验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推理得到结论);讨论法;归纳法;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说学法:1.观察法:使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思考问题,学生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完成认识上的飞跃。2.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在恰当的时候每一位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3.推理归纳法:使学生从物体上浮和下沉,推理得到判断物体的浮与沉的基本方法与条件。四、教具 盛液筒、体积相同的塑料小球、清水、鸡蛋、潜艇、密度计。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展示的军舰在海面上破浪前进的图片,启发他们思考“钢铁制造的很重的轮船能够浮在水面,小小的一颗铁钉或者石子却要沉入水中”,创设情景,设置悬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入新课。   2、探究新知演示完实验1:将一个质量较轻的小球放入水中,它会上浮;将一个质量较重的小球放入水中,它会下沉;通过这个实验。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物体的浮沉,当浮力一定时,与重力的大小有关系。演示实验2:展示给学生看一个沉在清水里的鸡蛋,然后开始往清水里倒浓盐水。让学生观察鸡蛋的浮沉情况。结果学生很惊奇地发现:沉在水底的鸡蛋居然开始逐渐脱离烧杯的底部,升到一定的位置之后悬浮了起来;接下来继续往烧杯里倒浓盐水,结果鸡蛋继续上浮,并缓缓地浮出了水面,直到最后漂浮在液面。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这个小实验,学生可以感受到:重力一定时,改变浮力的大小可以改变物体的浮沉。   这两个实验的设计的目的是:是让学生知道物体的浮沉不是只取决于物体受到重力这一个力的大小,而是取决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这两个力的大小对比关系,从而使学生摆脱头脑中之前“重物下沉,轻物上浮”的错误观念,树立“重力和浮力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共同决定了物体的浮与沉”的科学认识。   这样经过演示,讨论和分析,纠正了错误观点,引导学生从运动和力的关系角度来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根据二力合成知识,由学生讨论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对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来说,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突出了物理学科的特点,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又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物理来源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使学生的思维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应用巩固观察图10-4-2,对鱼受力分析,总结部分鱼类如何实现浮于沉(改变浮力)。①密度计:工作原理;读数等问题。②轮船:分析它的工作原理;介绍排水量等相关知识。③演示潜水艇工作的方法。让学生分析它的工作原理:“潜水艇是怎样实现下沉和上浮的呢?” 结论:潜水艇——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来实现的趁热打铁,让学生对图10-4-4三个过程受力分析潜水艇的浮与沉。 ④热气球:介绍热气球通过改变浮力实现浮于沉  通过潜艇、轮船由东海驶入黄浦江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浮沉现象及工具的 工作原理分析,让物理走近生活的同时,也让学生对物体如何实现浮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巩固教学的成果。   4.归纳总结   最后以学生汇报有哪些收获来小结本节的的内容,使课堂始终保持轻松、和谐的氛围。 课堂检测(趁热打铁,当堂巩固,处理部分)   5.布置作业   然后布置作业。对于这节课作业的布置,我有几层考虑:(1)要能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2)从学生的生活中找出物理知识点,让他们感觉学有用途,提高学习积极性。(3)能为下节课做一定准备。 6.板书设计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1) 当F浮<G物时,物体时下沉(ρ物> ρ液)(2) 当F浮>G物时,物体上浮(ρ物<ρ液)(3) 当F浮=G物时,物体悬浮(ρ物= ρ液)(4)物体漂浮时,F浮=G物 (ρ物< ρ液)二、浮沉条件的应用:(1)密度计 (2)轮船  (3)潜艇  (4)热气球 六、教学评价本课我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作图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得到物体浮沉与重力和浮力两者有关系后较好的作图与受力分析,就知道只要改变物体所受浮力和重力之间关系即可改变物体的沉浮,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引入方面,我直接做两个简单直观的演示实验,展开讨论与分析,对于这节内容的针对性比较强,更加可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最后通过潜艇、轮船、密度计等工作原理的分析和对应联系,进一步强化浮沉条件的应用,帮组学生理解。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建议你书本知识跟实例相结合~ 那样会增强学生的兴趣我记得当时我上初中的时候老师就是那样讲课的,总是听不够!因为基本上每个定理、定律或者物理学家都有非常多有趣的故事在里面,在百度上都可以找到!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百度一下不就出来哪

有啊,你百度一下就有很多了。

你可以进教育科学出版社首页,再选择课程资源(科学)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指导学生思考怎样过好暑假,怎样计划和安排好自己的爱护家生活。激发学生的zd主体性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进取精神。  2.行为与习惯: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暑假生活,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自觉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照顾自己,有计划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3.知识与技能:丰富学版生的日常生活知识,增强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能力,知道自我保护的方法,掌握初步的适应社会的常识和技能。  4.过程与方法:  通过竞赛活动、对比、比较来提高分辨能力,遇到事情会思考、会权计划、会安排。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科学概念:1、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2、一些物质在变化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过程与方法: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2、 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教学准备:每组准备火柴(打火机),蜡烛,白纸,黄豆,沙子,筷子,筛网,白糖,长柄的金属汤勺,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一杯水和一块糖)它们也是物质。看老师做一个动作。(老师把糖放进水里)老师做了什么?对,把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339666638糖放进水里,也就是说把糖与水混合在一起,如果从物质的角度说,我们把它说成是物质与物质之间相互混合在一起,可以吗?其实生活中像这样物质混合在一起的现象比较多,比如说炒菜的时候把调料与菜混合在一起;喝豆浆的时候喜欢往豆浆里加一些白糖,等等。我们还知道物质总是在或快或慢的发生着变化,那么同学们想想,物质混合在一起会不会发生变化呢?(会)如果会,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同学们愿意与老师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吗?(板书课题)希望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同学们能够找到问题的答案。二、混合沙和豆子1、 观察沙和豆的特点师:这节课的探究活动就从我们准备好的沙和豆开始吧。根据我们探究的课题,同学们猜测一下,我们准备用沙和豆做什么实验呢?(把沙和豆混合在一起,观察沙和豆会不会发生变化)贴上纸条:沙与豆混合之后。同学们想,变化是通过比较才发现的,那么沙和豆是否会发生变化是通过与谁做比较得出来的呢?(根据回答帖纸条:沙与豆混合之前)。所以我们要先观察沙与豆的特点,把杯中的沙和豆倒在白纸上一些,观察并记录它们的特点。  2、 学生做记录。  3、 汇报。  4、 混合沙与豆    师:现在我们把沙和豆混合在一起,同学们想是把所有的沙和豆都混合在一起吗?为什么?我们把倒在纸上的这部分沙和豆称作样本,我们为什么要留样本呢?同学们看,我们科学实验的每一步都是有它的科学目的的,都是非常严谨的,所以同学们在做实验的每一步都应该想想为什么,养成认真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的好习惯。我们现在根据生活经验来预测一下,沙和豆混合之后不会不发生变化呢?(生预测)现在我们就把杯中剩下的沙倒入装有豆的杯中混合,用筷子进行搅拌。同时观察在混合沙和豆的过程中,沙和豆发生变化了吗?  5、 汇报  6、 分离沙和豆的混合物师:同学们说沙和豆有些变化,观察的非常仔细,那么有什么证据来证明沙和豆到底有没有发生变化呢?(分离混合物)分离混合物有哪些方法呢?最快最方便的方法还是用筛子筛,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同学们只筛一部分混合物就可以了,还有筛混合物的时候,不要取的太满,否则不容易筛。好,我们再准备一张纸开始筛吧。  7、 观察分离后的混合物有没有发生变化。  8、 汇报  9、 小结: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是啊,沙和豆都有了一些变化,像同学们说的,豆的颜色变暗了,表面有一些划痕,沙子颗粒变小了,还粘在了豆子上,但是这种变化只是形态上发生了细微的变化,沙还是沙吗?(是)都还是豆吗?(是)对,它们的特征和性质没有变,沙还是沙,豆还是豆。(板书:没有明显变化)三、观察白糖的变化  1、 观察白糖  师:是不是所有物质混合的变化都像沙与豆这样没有明显的变化呢?现在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根据准备好的实验材料,我们准备用白糖做什么实验呢?(给白糖加热)结合混合沙和豆的实验,我们要一步一步怎样做呢?同学们自己来设计这个实验。好,现在就来观察白糖特点。在记录单上做好记录,并进行预测白糖会不会发生变化。  2、 生做记录并汇报  3、 给白糖加热  (小黑板出示实验要求① 加热用的白糖数量不要太多;②加热时,用蜡烛火焰的外焰,这样在汤匙底部产生的烟会少一些;③观察时眼睛离白糖不要太近;④加热结束后,一定要把汤匙放在盘子上,不要和桌面直接接触;⑤千万不能用手直接去摸加热的部分;⑥观察蜡烛的变化,并做好记录。)生开始做给白糖加热的实验。师巡视指导。  4、 汇报  根据汇报纸条出示:白糖变成黑色炭化燃烧;白糖熔化;蜡烛熔化;蜡烛油汽化后燃烧。  四、师小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白糖和蜡烛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明显吗?这样的变化属于什么变化呢?科学家进行总结并分了类,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小黑板:(书29页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说说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判断白糖的学生汇报的白糖和蜡烛的各种变化属于什么变化并进行连线。  五、解决问题  现在我们知道物质变化分为哪几类了吗?我们用这节课所学知识再来判断上课开始老师举例说的物质混合在一起的现象属于什么变化:糖与水混合属于什么变化?(物理变化)调料与菜混合属于什么变化?(物理变化)豆浆加糖属于什么变化?(物理变化)  六、总结并延伸: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节课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并没有停止,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认真观察生活中物质之间相互混合的现象,把它们变化的观察记录下来并判断属于什么变化,如果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把问题带到班级来,我们一起来探究,好吗?下课!  板书设计: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混合沙和豆之前 混合沙和豆之后 比较: 没有明显变化   白糖熔化 白糖变成黑色炭化燃烧    物理变化 蜡烛熔化    蜡烛油汽化后燃烧    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