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随着财政部牵头公布2020年部门决算,今年中央部门决算公布的序幕正式拉开。102个中央部门将集中力量“晒出”决算,让社会各界了解过去一年的业绩。 2021年,中央部门披露的部门决算包括收支总表、收支总表、支出总表等9个报表,涵盖部门收支总体情况和财政拨款收支情况。除保密信息外,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向支出功能分类项目级科目披露,基本支出向部门预算支出经济分类项目级科目披露。 据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随同中央决算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项目绩效自评表数量增加到493份,比上年增长25.1%。相关信息也将公开,让公众更清楚地了解政府预算资金的用途和效果。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受疫情影响,去年一季度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大幅下降,为2009年以来首次负增长。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和经济的逐步恢复,金融运行逐季改善。 为应对全球疫情危机带来的经济停工和财政收入压力,政府采取了扩大财政赤字、发行抗疫专项债券、增设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一揽子措施。保障基本民生、工资和运营。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运行逐步恢复正常,民生不断改善。 九大报告显示,去年,中央财政“过紧日子”,大幅压缩“三公资金”。 2020年中央财政决算报告显示,去年中央本级支出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减少50%以上。中央“三项公募基金”财政拨款支出合计29.86亿元,比预算少25.31亿元。 纳入中央预决算管理的“三项公用经费”,是指中央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费用、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用以及公务接待费用。减少“三公经费”是政府过紧日子的重要举措。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表示,2020年“三项公募基金”管理效果显著。“因为我们‘三公’资金的定向尽可能压缩,实际操作结果下来,而且减少幅度很大,接近差不多一半。”记者发现,去年中央各部门的“三公经费”普遍减少了50%左右。 减持的“三公基金”超过25亿元去了哪里?从决算来看,2020年“三项公益金”将“减”,民生保障将“加”,减下来的钱将用于补充和增加民生支出。 数据显示,2020年,各级财政疫情防控资金将突破4000亿元;全年为608万户企业发放失业保险金,稳定岗位返还1042亿元,惠及职工1.56亿人;居民医疗保险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550元和74元。全年新增600多万人 中国人民大学政策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余铭轩认为,政府部门带头“紧日子”,体现了大家共同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能够推动全社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他说,当政府过着“拮据的生活”时,它需要能够使用这些资金并好好利用它们。“核心是做主人”。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