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虚词归类

常用文言虚词(25个) (一)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 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 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其 1. 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例:妻跪问其故。(《乐阳子妻》) 2. 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三)以 1. 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为学》) /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 用作副词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四)于 1. 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2. 表示处所,译为“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 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4. 表示处所,译为“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5.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五)而 1. 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十则) 2. 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3.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4.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5.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而翁知我。(《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六)则1.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 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出师表》)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2.表示判断 可译为“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七)者 1.代词 (1)指人、事、物、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原因”等。例:京中有善口技者。(的人)(《口技》) / 可爱者甚蕃。(的花)(《爱莲说》) (2)在数词后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或几样东西。可译为“个”、“样”、“项”。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可译为“……的时候”。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2.助词用在判断句或陈述句的主语后,表示停顿,不译。例:吴广者,阳夏人也。(“者”与“也”配合,表判断,不译)(《陈涉世家》)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用在陈述句的主语后,表停顿。)(《愚公移山》) (八)也1.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可不译。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2.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可不译。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3.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4.句末语气词,与“和”等词对应,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若为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5.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例: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九)焉1. 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 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十)因1. 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2.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3. 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4. 副词,可译为“因此”。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而因以及乎其迹。(《墨池记》) (十一)且1. 副词(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2.连词(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十二)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可译为“于是”、“才”、“就”。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狼》)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十三)矣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相当于“了”、“啊”。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啊)(《岳阳楼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论语》十则)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例:甚矣,汝之不惠!(了)(《愚公移山》)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曹刿论战》)(十四)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 (2)表反问,可译为“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3)表推测,可译为“吧”。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4)表感叹,可译为“啊”。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2.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出的处所,相当于“于”。例:醉翁至于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十五)所1. 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所闻”即“所知道的事情”)(《桃花源记》)2. “所”和“以”连用。 (1)“所以”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2)“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可译为“用什么方法”、“用这些来”。例: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这些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的结构,表被动。例: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可译为“被……吞掉”) (《童趣》)4. 用作名词,意思是“地方”、“处所”。例: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 (十六)哉 1.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3.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十七)夫1. 指示代词,译为“那”。例: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2. fú,句首发语词。例: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 丈夫。例:夫齁声起。(《口技》) 4. 成年男子的通称,可译为“人”。例: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十八)遂1. 副词,可译为“就”、“于是”。例:遂逐其师。(《曹刿论战》) 2.副词,表原因可译为“因而”。例:恐遂汩没。(《上枢密韩太尉书》)(十九)虽 连词,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 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2. 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二十)然 1. 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为“这样”、“如此”。例: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2. 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为“然而”、“但是”等。例: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3. 助词,分两种情况: ①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可译作“……的样子”、“ ……地”。 例: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 ②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的格式,“……的样子”“像……似的”。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二十一)故1. 旧的,原来的。例: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 / 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2. 特意。例: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3. 原因,缘故。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4. 所以,因此。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十二)苟1.连词, 表假设,可译为“如果”。例:苟富贵勿相忘。(《陈涉世家》)/ 苟慕义强仁(《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2. 副词,可译为“苟且”。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3. 副词,表希望,可译为“且,或许”。例: 苟无饥渴。(《君子于役》)(二十三)会1. 副词(1)适逢,恰巧。 例:会宾客大宴。(《口技》) (2)一定。 例: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 (3)定将。例:会挽雕弓如满月。(《密州出猎》)2. 动词(1)回合,聚会。 例: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2)体会,领会。 例: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送东阳马生序》) (二十四)或1. 无指不定代词,可译为“有的人”,“有人”。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2. 副词(1)有时。例:或王命急宣 。(《三峡》) (2) 或许。例: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二十五)诸1. 兼词,“之于”的合音合义。例: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 众。例: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 3. 各位,众位。例: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

之、以、而、也、其、为、于、者、所、与、则、矣、自、乃、然、已、故、乎、亦、如、是、若、将、相、焉、且、请、遂、因、虽、或、夫、及、固、莫、诸、哉、即、耳、既

http://baike.baidu.com/view/124848.htm#4

40个常用实词1、爱(1)名词。恩惠。(古之遗爱也) (2)动词。加惠于人。(吴广素爱人)2、安 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安定。(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3、被 名词。被子。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pī ,通"披",动词。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身披坚执锐。4、倍 越发,更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5、本 名词。草木的根。 芙蕖与草木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版本。已后典籍皆为板本。6、鄙 名词。边界地方。蜀之鄙有二僧。7、兵 名词。士兵,军队。 可汗大点兵。8、病 名词。重病。君之病在肠胃。形容词。困苦。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疲劳。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9、伯副词。表尊敬。 若为河伯娶妇。(《西门豹治邺》)10、曾 (1)céng 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曾经,已经,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2)zēng 动词。通"增",增加。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1、察 动词。①细看。 徐而察之。12、长cháng(1)名词。 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2)形容词。长的。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13、朝 名词。早晨。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量词。天,日。 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孟子·告子下》)14、乘 chéng 动词, ①驾,坐。 乘犊车,从吏卒。凭恃、依仗。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15、城 (1)名词。①城墙。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城市。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六国论》)(2)动词。①修筑城墙。是月,城西宁。(《明史·太祖本纪》) ②守城。 (李)应庚发两路兵城南城。(《宋史·李庭芝传》)16、诚 (1)名词。诚心诚意。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 (2)副词。表肯定。确定,的确。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季讽齐王纳谏》)(3)连词。表假设推论。果真,如果。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17、池 (1)名词。水塘,湖。 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燕荡。(《雁荡山》)(2)名词。护城河。 山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8、除 (1)名词。 ①殿阶。 登自东除。(张衡《两京赋》) ②台阶。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朱子家训》)③门屏之间。扶辇下除。(《汉书》)(2)动词。①去掉,除去。 兴利除弊。(《答司马谏议书》) 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②修治。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③拜官授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19、传 chuán(1)动词。①传送,传递。 得璧,传之美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传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③流传。 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④传达。传上言谓康熙、乾隆、咸丰有开议勤殿故事。(《谭嗣同》) ⑤传位。不传于贤而传于子。(《孟子》) ⑥延续。人人自安,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史记·秦始皇本纪》) (2)名词。传闻,传说。 其所见焉,犹可欺也,而况于世之传也。(《荀子·非柏》)zhuàn名词。①客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驿车,传达命令的马车。横惧,乘传诣洛阳。(《汉书·高帝纪下》)③传记。作七十列传。(《史记·太史公自序》)④注释或阐述经文的文字。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20、辞 (1)名词。①诉讼的供词。 狱辞无谋故者。(《狱中杂记》) ②口实。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十年》) ③言辞,文辞。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托辞,借口。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⑤命令。 近者奉辞罚罪,旗麾南指,刘琮束手。(《赤壁之战》) ⑥名词。一种文体。 《归去来兮辞》(2)动词。①说话。 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赤壁之战》) ②告别,辞别。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推辞,辞去。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计较。 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3)复合词。辞令:应酬的语言、文辞。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莫敢直谏。(《屈原列传》)21、从 cóng 动词。①跟随。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②依顺,听从。 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臣从其计。(《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参与。 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行》) ④追赶。 佯北勿从。(《孙子·军争》) ⑤依傍,紧挨着。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⑥采取某种原则。从宽、从严、从简、从缓cóng,旧读zòng(1)名词。①随从的人。 其从如云。(《诗经》) ②副职。 魏从九品分正从。(《文献通考》) ③指堂房亲属。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2)形容词。从属的。 从犯。Zòng通"纵"(1)形容词。直的。 衡(横)纵其亩。(《诗经》)(2)名词。合纵的盟约。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3)动词。放纵。 欲不可从。(《礼记》)22、达 (1)动词。①通,透。 屋极有窗以达气。(《狱中杂记》) ②畅达。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送东阳马生序》) ③至、到。 自昏达曙。(《促织》) ④到达。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 ⑤通晓,明白。 仆山海狂人,不达世务。(《南史》) ⑥得志。 不求闻达于诸侯。(闻达:得志扬名。)(《出师表》) ⑦表达,告知。 词不达意。(2)形容词。①显贵的。 达官贵人。 ②豁达。 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汉书》)(3)复合词。达人:显达的人23、怠 形容词。(1)懈怠,松懈。天大寒,砚水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2)轻慢,不恭敬。 守卒皆怠炎。(炎:人名)(《宋史·杨愿传》) (3)疲倦。 怠而后游于清池。(《史记》)24、殆 (1)形容词。①危险。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 ②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③通"怠",懒惰。 农者殆则土地荒。(《商君书·农战》)(2)副词。①表测度或不肯定。大概,恐怕。 郦元之所见,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 ②表约略。几乎,接近,差不多。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指南录〉后序》)25、当 dāng(1)动词。①两者相抵。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蛇者说》) ②抵御,抵抗。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③占据,把守。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④阻拦。 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⑤承担。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⑥主持,执掌。 北邀当国者相见。(《〈指南录〉后序》)⑦应当。 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赤壁之战》)⑧判决,判罪。吏当广所失亡多。(《李将军列传》)(2)介词。①表处所。对着,面对。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辞》)②表时间。值,在,正在。当时时也,商君佐之。(《过秦论》)(3)副词。①表必然。必定,一定。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 ②表时间的未来。将,将要。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dàng(1)动词。①符合。 惴惴恐不当意。(《促织》) ②当作。 安步当车。(《战国策》) ③以为。 我当是相公呢!(2)形容词。适宜。 此殊未当。(《采草药》)26、道 (1)名词。①道路。 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②途径,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③风尚。 师道之不传也久已。(《师说》) ④道义。 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⑤思想,学说。 墨之道,兼爱为本。(《中山狼传》) ⑥道理,规律。 臣之所好也,道也。(《庖丁解牛》) ⑦意向。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⑧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名。唐分全国为十五道,隶属于中央。清末和民国初分一省为数道。(2)动词。①取道。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②走路,赶路。 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赤壁之战》) ③说,讲。 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④料想。 故园谁有书来。⑤通"导",引导。道之以政。(《论语》)⑥通"导",疏导。不如小决(决口),使道。(《左传》)27、得 (1)名词。收获。 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促织》)(2)动词。 ①取得,获得。 遂不得履。(《郑人买履》) ②得意。 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史记》) ③所愿。 于彼计则得。(《中山狼》)28、度 1、尺寸,量长短的标准。(吾忘持度) 2、限度,尺度。(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 3、规章制度。(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4、越过。(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度日如年) 5、duó ,计算。(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度德量力) 6、duó ,揣度,估计。(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7、duó ,考虑。(度义而后功)29、短 1、 短,与“长”相对。2、 不足;欠缺。(戎狄之所长,而中国之所短。)3、 缺点;短处。4、 诋毁。(短屈原于顷襄王)30、多1、 数量大,与“寡”或“少”相对。2、 称赞;赞美。(故传天下不足多也。《论积贮疏》)3、 增加。(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荀子》)4、 大都,大多31、发 发射。(百发百中)出发。(朝发夕至)派遣。(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32、方 当……时候。(方此之时)正在。33、非 过错,不对。(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责怪,反对。(是是非非)34、复 恢复(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重复(山重水复疑无路) 35、负 背东西,以背载物(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失败(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 36、盖 车盖,车蓬。(日初出大如车盖)加上。(盖章)通“盍”,何,何不。(技盖至此哉)37、鼓 鼓(乐器)。(瞽奏鼓)弹奏。(今王鼓乐于此)38、故 原来 ,本来。(此物故非西产) 死亡。(病故,物故)39、顾 看。(顾野有麦场) 探问,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反而,难道(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40、固固执,顽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固执己见)必,一定。(女能固纳公乎《孟子·梁惠王上》)10个常用虚词一、而1、连词 表并列,“又”:黑质而白章表转折,“却”:奉厚而无劳表递进,“而且”:广起夺剑而杀尉表假设,“如果”: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表修饰:吾恂恂而起表顺承,“就”:驾而宿于朝房2、代词:通“尔”,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二、其1、代词人称代词:他(们)的: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自己: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指示代词:那(些);那(个):其中往来种作 其中的:择其一二扣之2、副词:表推测,大概:则其庶几乎表反诘,难道:其孰能讥之乎表期望,一定: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婉商,可:汝其勿悲3、连词:表选择,还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表假设,如果: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4、助词:表音节:路漫漫其修远兮 三、且1、连词 而且:河水清且涟漪况且: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尚且: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2、副词 暂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将:不出,火且尽 四、所 1、代词:所+动词=所字结构(名词性短语) 作宾语:手之所触,肩之所倚(的地方) 此疾之所由生也(的原因)作定语:所过屠者朱亥(的人) 约略估计之数,许:从弟子女十人所2、固定结构:所以:表原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原因)表手段或凭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用来…的)……的办法: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老百姓,就在于皇帝用什么办法去统治) 五、为1、介词 被: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替:疱丁为文惠君解牛向:如姬为公子泣因为: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表时间:当:为其来也2、动词治理:为国者担任: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认为:孰为汝多知乎3、语气词:呢:何辞为? 六、以1、介词 用: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在:予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2、连词 表因果:因为: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表目的 来:以光先帝遗德表结果:孤违骞叔,以辱二三子表顺承:有好事者船载以入3、动词 认为:皆以美于徐公行:戒奢以俭4、副词:通“已”: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5、固定结构:以是,是以:因此: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七、因1、介词 根据:践华为城,因河为池通过,由: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依靠:因人成事沿袭:因遗策,蒙故业2、连词 因为: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木 于是:相如因持璧却立3、副词 就:侯王因谓公子曰 趁着:因利乘便 八、于1、介词 在:战于长勺向:赵氏求救于齐同: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被: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连词:于是:(有时翻译成:在这时)于是余有叹焉 九、则1、连词 就,表顺承: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却,表转折:芙蕖则不然如果,表假设: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副词,加强判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十、之1、代词,人(物、处所):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指示代词,这;这类;这些: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2、助词 表偏正,的:此五霸之伐也取独: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宾语提前的标志:宋何罪之有表时间,不译:顷之,持一象笏至表音节,不译:寡人之于国也3、动词:到,往:辍耕之垄上

  文言虚词共18个  [而、 何、乎、乃、其、且、若 、所、为、 焉、也、以、因、 于、与、则、者、之]  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请看下联:  君恩似海矣;  臣节如山乎。  原来此联是明末陕西总督洪承畴的门联,原本无联句尾处两虚字,为“君恩似海,臣节如山”,是一副表白自己、歌颂皇恩的对联。洪承畴后来投敌卖国,遭人唾弃,便有人在原联句尾添此“矣”、“乎”二字,其意即大相径庭,成为一副绝妙的讽刺联。  再看这样一副对联: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这副对联是王湘绮写的讽刺袁世凯的,被近代人称为名联。联中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不是东西”,上联的“也“字和下联的“之”字都运用得很好,如去掉虚字,则难称佳作。  以虚字入联,多用于古人祠堂、集字集句联。如山东济宁子路祠联:  允矣圣人之徒,闻善则行,闻过则喜;  大哉夫子之勇,见危必拯,见义必为。  作用  用以构成文句,工整文意,例如耳、目是实字,若夹配以“而”“之”二字,联成“耳而目之”,就有灵动活跃之义。唐代刘知几说:“夫人枢机之发,+ +不穷,必有徐音足句,为其始末。是以伊、唯、夫、盖,发语之端也;焉、哉、矣、兮,断句之助也。去之则言语不足,加之则章句获全。”(《史通》卷六《浮词》)所以古书用虚词以足成文句,工整文意,随所可见。例如用“为”字,《左传·襄公十七年》:“而何以田为?”《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何以圣为?”《国语·晋语》:“将何治为?”《荀子·议兵》:“……何以兵为?”皆因句末,不加为字,不能成句。还有加“唯”字,《书经·皋陶谟》“百工唯时”,以及《召诰》“无疆唯休”,只“时”与“休”不成句,加“唯”以成之。再有加“或”字,《诗经·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此句若省“或”字,仅“无不尔承”,则文义匆促,加“或”字,语气缓和。若加“之”字,约分为三种:  1.加“之”字语句联用,增强语气。宋人陈叔方说:“老子云:‘……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叠八‘之’字,无穷之用,只在于用一助语中耳。”(《颍川语小》)  2.为句尾虚指,联字见意。《诗经·裳裳者华》:“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维其有之,是以似之。”六句中用八个“之”字,显而易见,少“之”字则文意不整。  3.在句中用“之”字,以工整文句,《诗经》上到处见之。如《诗经·小雅·正月》:“瞻乌爰止,于谁之屋?”用一“之”字,使句子工整。《诗经》中“之”字甚多,据黎锦熙先生统计,《诗经》用之字共1039个,其中动词4个,形容词52个,代名词400个,介助词583个,以介助词为最多。(见黎锦熙《汉语解释词论文集》)除文字用之字为语助外,印文题额也用之字。例如宋太祖赵匡胤见开封城门额有“朱雀之门”,便问赵普何不写朱雀门,加之字何用,赵答以助语。印章亦多加之”字。如汉代人好以五字为印文,若位在丞相,印文为丞相之印章。后世印文取其偶数,平正,印文多用之字,如单名不足四字,则为“口口之印”。(参见《履斋示儿编》卷十二“印文榜额有之字”条)今人尚有用之。又一句用之字和其他字以成句亦常有之。如《诗经·邶风·雄雉》“道之云远”,以及《瞻印》:“人之云亡”,只用“道远”和“人亡”四字不能成句,加此二之字以成之,诗文中类此颇多。  文章必用虚词才能成文。清刘淇《助字辨略·自序》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盖文以代言,取肖神理,抗坠之际,轩轾异情,虚字一乖,判于燕越,柳柳州(柳宗元)所由发哂于杜温夫者邪!”(杜温夫之事见后)这里说古代文言,必用实和虚字,且“虚字一乘,判于燕越”,充分表明虚词的重要性。本来,“实”和“虚”具有相反的意义,而相反正足以相成,好像真、善、美的反面是假、恶、丑,没有假、恶、丑,就没有真、善、美。  虚词由实词而来(详后),它们都是假借字,如也、者、矣、尔、耳、乎、邪、焉、哉、之、以、于等字,今日所用都无原来的意义。清郝懿行说:“凡语词(虚助词)之字,多非本义,但取其声。”(《尔雅义疏·释诂下》)所以虚词有不定的“间”字意义,在句中固为“间”,在句首(如发词、转折词)和句尾(如歇语词)亦为“间”。不论它是“中间”“首间”“尾间”,都非其本义,发生了质的变化。变了质的字,不能从其本义去解,而由其所处的位置和读音以释其义。例如“所”字,原为伐木声或举木声,本义为动词,假借变为名词的“处所”,如派出所、卫生所,由处所引申而变为虚词,如“予所否者”,作“若”字义,发生质变,与本义无关。  我尝读刘淇《助字辨略》、王引之《经传释词》和杨树达《词诠》等书,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也不说明其所以然,乃至写此书时反复思考,始知其所以然。清朱骏声说假借的虚词,是“依声托事,谊不在形而在音。意不在字而在神,神似,则字原不拘,音肖则形可不论”(《说文通训定声》卷一《假借》)。例如《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尚书·微子》之“何其”,皆当读基字浊音。音在“基其”之间,盖语辞之有音无字者,虚词只取其音,甚至只有音无字,或在字音之间。故《尔雅》说:“虚,间也。孔、魄、哉、延、无、之,言间也。”所谓间,即虚词处于字和音之间,如处于“基其”二字之间,不是基也不是其,只把它们读浊音就对了。可知假借的虚词用法,不在字而在音。义随音转,音也随意转。所以解读古书中的文言文,理解虚词的作用和假借,至关重要。把握虚词之义,要结合上下文句语气和意义而定。不是斤斤计较于一义,也不能随便取义。  虚词主要分为歇尾词、连接词、介词、系词、感叹词、发词、副词等。在此着重就歇尾词、连接词顺次论之……(以下略)。(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10-412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本回答由科学教育分类达人 程明推荐

而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如:(一)表示并列关系。如: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氓肃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⑤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过秦论》 ⑥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二)表示递进关系。如: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承接关系。如: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四)表示转折关系。如: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五)表示假设关系。如: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③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六)表示修饰关系。如: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七)表示因果关系。如: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③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论语》)(八)表示目的关系。如: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③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如: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何 1.疑问代词。(一)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三)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四)用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副词。(一)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或"什么样"。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以哉?(《曹刿论战》) 乎 1.语气助词。(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辞》)   2.介词。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 此外,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疱丁解牛》)乃  1.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quot;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其  1.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如: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璧"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的"。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四)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要"等或省去。例如: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示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这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表选择)且  1.连词。 (一)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二)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然  1.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但是"。例如: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例如: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是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例如: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2.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例如:輮使之然也。(《劝学》)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3.助词,又分两种情况。(一)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例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大石……森然欲搏人……(《石钟山记》) (二)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例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然"还常作应对之辞,同口语中"是的""对的"相似。或者表示赞成、同意,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例如:袁曰:然,固有所闻。(《谭嗣同》)成然之。(《促织》)若 1.代词。(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二)表近指,"这"、"这样"、"如此"。如: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o宪问》)2.连词。(一)表假设,"如果"、"假如"。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二)表选择,"或"、"或者"。如: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与"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如: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所1.用作助词。(一)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二)"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为  1.动词:(1)做。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   (2)成为。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鸿门宴》)   (3)担任。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记王忠肃公翱事》)   (4)是,算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   (5)通"谓"。可译为"说"。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2.介词:(1)表被动。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   "焦仲卿妻刘氏,为促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2)给,替。   "疱丁为文惠君解牛。"(《疱丁解牛》)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此人--为具言所闻。"(介词后面省略宾语"之","为之具言所闻"即给桃花园中的人详细地说出所听说的事情。(《桃花源记》)   (3)向,对。   "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4)因为。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答司马谏议书》)   3.语气词: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呢"。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何辞为?"(《鸿门宴》)焉  1.语气助词。   (一)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二)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三)"焉"在句中,作形容词、副词词尾,表示语气上的停顿。   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2.代词。相当于"之"。如:   使皇武子辞焉。(《肴之战》)   3.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等。如:   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者。(《墨子》)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4.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等。如: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肴之战》)   微波入焉。(《石钟山记》)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公逸事》)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如:   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6.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环滁皆山也。(都是山啊)《醉翁亭记》以  1.介词。(一)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quot;用、拿、凭、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把",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quot;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quot;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疱丁解牛》)矣  语气助词。   1.用于陈述句尾。助肯定语气。有的可译?quot;了",有的可不译。助已然语气,说明事情已实现,可译为"了"。助将然语气,说明事情将要实现,可译为"了"。   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赤壁之战》)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伶官传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   2.用于感叹句。助感慨、讥刺、赞颂语气,可译为"了""啊"。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呜呼,烈矣!(《谭嗣同》)   3.用于祈使句,助请求、劝勉、禁止语气,可译?quot;吧"。   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毛遂自荐》)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信陵君窃符救赵》)   4.用于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   年几何矣?(《触龙说赵太后》)   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o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壁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   "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悦,为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在这职业上)与(欤)  "与"可作动词。译为"给予"、"授予"、"结交"、"亲附"、"对付"、"参与"等。   "与"作文言虚词,主要有下面几种用法:   1.作连词。相当于"和"、"跟"、"同"。如:   蜩与学鸠笑之。(《庄子·逍遥游》)   2.助词。通常写作"欤"。   (一)助疑问语气,用法大致和"乎"相同,但语气比较委婉,如: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选择问)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庄暴见孟子》疑问中有推测)   (二)助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如:   其可怪也欤!(《师说》)   3."孰与"连用,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得失、好坏。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句中提出比较的内容,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样)……"。如: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类是句中没有提出比较的内容,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如: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奉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2.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者  (一)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如: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采草药》)   (二)"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在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   (三)"者"有时放在时间副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四)"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二) 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四) 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可省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五)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谢谢采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还有一点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之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7、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9、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学》)(注:此处作实词) 以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 ①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 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曹刿论战》) ④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②也可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作实词) 而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②表示顺承关系,译为:就,然后。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③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却,可是。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例:而吾蛇尚存,……(《捕蛇者说》) 2、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例: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于文言文中“于”一般用作介词,表示处所、时间、对象、被动、比较等。 1、表示处所,译为:从,在。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 2、表示时间,译为:到。例: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3、表示对象,译为:对,向。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4、表示被动,译为:被。例:则人之食于虎也。(《说虎》) 5、表示比较,译为:比。例: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其1、作人称代词,代人,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他,他们。例:百姓多闻其贤。(《陈涉世家》) 2、作人称代词,代人,作定语。译为:他的,他们的。例: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3、作人称代词,代物,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它,它们。例: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4、作人称代词,代物,作定语。译为:它的,它们的。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5、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这(种)。例:专其利三世也。(《捕蛇者说》) 6、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其中。例:其一犬坐于前。(《狼》) 7、作指示代词,远指。译为:那。例: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8、作副词,常用于句首,表示委婉语气、反问语气等。译为:恐怕,大概,难道。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初中所有通假字:七年级(上册)1、项为之强 《童趣》——强通僵,僵硬。 2、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说通悦,高兴。 3、诲女知之乎 《〈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十则》——知通智,智慧、聪明。 5、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见通现,出现。 6、一切乌有 《山市》——乌通无。 7、裁如星点 《山市》——裁通才。 8、尊君在不 《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 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0、贤于材人远矣 《伤仲永》——材通才,才能。 11、对镜帖花环 《木兰诗》——帖通贴,粘贴。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孙权劝学》——邪通耶,语气词。 13、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知通智,智慧、聪明。 14、满坐寂然 《口技》——坐通座,座位,此处指座上的人。 15、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八年级(上册) 16、便要还家 《桃花源记》——要通邀,邀请。 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有通又。 18、诎右臂支船 《核舟记》——诎通屈,弯曲。 19、虞山王毅书远甫刻 《核舟记》——甫通父。 20、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记》——衡通横。 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简通拣,挑选。 22、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与通举,举荐。 23、矜、寡、孤、独 《大道之行也》——矜通鳏老而无妻之人。 24、荡胸生曾云 《望岳》——曾通层。 25、略无阙处 《三峡》——阙通缺,缺口。 八年级(下册) 26、蝉则千转不穷 《与朱元思书》——转通啭,鸟叫声。 27、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反通返,返回。 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食通饲,饲养,喂养。 29、才美不外见 《马说》——见通现,出现,表现。 30、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材通才,才能。 31、其真无马邪《马说》——邪通耶,语气词。 32、四支僵劲不能动 《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四肢。 33、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被通披,此处是穿的意思。 34、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全都。 35、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属通嘱,嘱托。 36、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羞通馐,美味的食物。 37、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直通值,价值。 九年级(上册) 38、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适通谪,此处是发配。 39、为天下唱《陈涉世家》——唱通倡,倡导。 40、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以通已,已经。 41、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被通披,此处是穿的意思。 42、故不错意也 《唐睢不辱使命》——错通措,置。 43、仓鹰击于地上 《唐睢不辱使命》——仓通苍,灰色。 44、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信通伸,伸张。 45、自董卓已来 《隆中对》——已通以。 46、是以先帝简拔以 《出师表》——简通柬,挑选。 47、必能裨补阙漏 《出师表》——阙通缺,缺漏。 九年级(下册) 48、公输盘不说 《公输》——说通悦,高兴。 49、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距通拒,抗拒、抵抗。 50、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圉通御,防御。 51、公输盘诎《公输》——诎通屈,理屈。 52、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背叛。 53、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增加。 54、困于心,衡于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阻塞、梗塞。 55、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通弼,辅佐。 56、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辟通避,回避、躲避。 5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辩辨,辨别。 58、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鱼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此处是感激的意思。 59、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乡通向,从前。 60、小惠未徧 《曹刿论战》——徧通遍,遍及。 61、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返回。 62、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63、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没有。 64、一厝朔东《愚公移山》——朔通措,安置。

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 一、字音 (一) 多音字 所谓多音字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字。一个汉字,读音不同还意味着词性不同、意义不同和用法不同。因此,掌握好文言文中的多音字,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十分重要。 如:夫 有读fú 予观夫巴陵胜状 若夫霪雨霏霏 夫环而攻之 有读fū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其夫呓语 间 有读jiān 奉命于危难之间 有读jiàn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遂与外人间隔 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应该归类整理 (二) 异读字 所谓异读,是指一个字有两个以上的读法。文言文中的异读有三类:破音异读、假借异读、古音异读。 1、 破音异读 前人又叫“读破”“破音”。它是用改变字的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词性和意义的一种办法 如:王 原音wáng 破音wàng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语原音yǔ 破音yù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 通假异读 通假异读,是指在通假现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读音去读。 如:孰为汝多知zhì乎 知同智 河曲智叟亡wú 以应 亡同无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òu奇 有同又 3、 古音异读所谓古音异读,是指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因其专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发古音。 可汗 kèhán yān燕山 吴广者,阳夏jiǎ人也,字叔。 二 文言实词 古汉语实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他们有实在的意义,能单独回答问题。 (一)古今异义。在文言文中,有些古今相同时词,由于演变的结果,词的含义表现出以下几种差异: ①词义扩大。如“江”和“河”古时专指长江与黄河,现在泛指江河。 ②词义缩小。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子,现在专指男子的配偶。 ③词义转移。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义指低微而鄙俗(即地位低见识浅),而现在是品德恶劣、不道德的意思。 ④词义交叉。如“怜”,古今意义都有怜悯的意思,但“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中的“怜”解释为爱怜比较适合文意。 古今异义的单音词集录 去 汤 郭 寻(不久)走 裙 致词(对――说话)但(只是) 赞(传记结尾处的议论文字)曾(还、尚且)谢(道歉) 借(即使 假设 借第令勿斩) 比(等到 比至陈) 间 控(拉开) 恶(怎么) 委 池 入 出 发 举 征(征验)夫 或(有的人 某人)进 退 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狱 鄙 再 向(过去的 以前的)师(军队 取法) 古今异义的双音词集录 绝境 交通 妻子 无论 前途(前面的路程) 所以(――的方法 ――的原因)会计(聚会商议) 往往 经纶(筹划 治理)亲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他的成员 古意:父母兄弟至亲骨肉) 南极(从南面到达某地) 排空(冲向天空) 卑鄙(低微而鄙俗) 痛恨(痛心和遗憾) 开张 感激(感慨而激动) 牺牲 于是(介词于和代词是的连用) 以为(把――作为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可以 明年 几何(多少) ( 二) 词类活用。文言文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临时改变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当成另一类词使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中的“域”意思是限制。一狼洞其中 打洞 妇抚儿乳 喂奶 名之者谁 取名 公将鼓之 击鼓 置人所罾鱼腹中 用网捕 狼不敢前 上前 愿为市鞍马 买 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 ②名词作状语。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箕畚”指用箕畚(装土石),表示运输的工具。 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一样 狐鸣呼曰 孔子东游 乃丹书帛曰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亮躬耕于陇亩 亲自 ③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此皆善良”中的“善良”指善良、诚良的人。 温故而知新 旧的知识 新的知识 择其善者而从之 优点 长处 亲旧知其如此 亲戚朋友 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固的盔甲 锐利的武器 百废具兴 废弃的事情 行阵和睦 优劣得所 能力强与能力弱的人 作奸犯科 ④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亲贤臣,远小人”中的“亲”“远”意为亲近,疏远。 京中有善口技者 擅长 善于 恢弘志士志气 发扬光大 ⑤动词活用为名词。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中的“出”“入”意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猛浪若奔 奔跑的马 屠惧,投以骨 屠户 ⑥意动用法。某些名词、形容词带了宾语,语意含有“以……为……”,“认为……是…… A.名词的意动,主观上认为宾语是什么 例: 父利其然也 。利:原为名词,现做意动动词,可译为“认为这样是有利的” B.形容词的意动,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某种特征、特点。 例:不耻下问 认为――是耻辱 一览众山小 认为――都是渺小的 固以怪之矣 认为这样很怪异 ⑦使动用法 A.动词的使动用法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使――恼怒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无案牍之劳形 使――劳累 (三)一词多义。古汉语绝大多数是一字一词,因此一词多义实际上主要是一字多义。所谓“多义”,即既有本义又有引申义,比喻义等。理解一词多义要了解学习它们在古汉语中的多种意义,并要在具体语境中辨别确定其含义。 初中常见文言实词集录 安 (1)形容词,安定的、安逸的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形容词,安稳的、稳定的 如:风雨不动安如山 (3)疑问代词 怎么如:安得广厦千万间 (4)动词 养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把 (1)动词 拿、持 如:把酒话桑麻 把酒临风 (2)形容词,白色的如:绿杨阴里白沙堤 可怜白发生 比 (1)动词 挨着 对着 天涯若比邻 (2)动词 比作 如: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3)动词 相比 曹操比于袁绍 兵 (1)士兵 军队 如:可汗大点兵 (2)兵器 武器 兵革非不尖利也 池 (1)名词,古代 护城河 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2)名词水池 墨池记 出 (1)动词,出现、露出 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动词出去、出来 如:不复出焉 (3)动词 拿出 如:皆出酒食 (4)动词产生 如:江山代有才人出 处(chù)(1) 名词 地方 几处早莺争暖树 (2)名词 时候 时间 乡书何处达 (3) chǔ 动词 处在 处江湖之远 次 (1)名词, 层次 不可计其层次矣 (2)动词 ,编次、编排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3)动词,驻扎、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次北固山下 从 (1)动词,跟从,跟随 择其善者而从之 (2)动词,依从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3)形容词,从前的,以前的 来从楚国游 (4)形容词,从容 道 (1)动词 说 不足为外人道也 (2)名词 道路 古道西风瘦马 (3)名词 道德 伐无道,诛暴秦 (4)名词 规则 正确的方法 以谘诹善道 (5)名词 学问 即加冠,益幕圣贤之道 (6)名词,道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得 (1)动词,得到 既出,得其船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2)动词,达到 (3)动词 ,能够,可以 余因得遍观群书 (4)通“德”动词 感激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发 (1)名词,头发 可怜白发生 (2)动词 出发 朝发白帝,暮至江陵(3)动词 发出 野芳发而幽香 (4)动词 征发、征派 发闾左谪戍鱼阳 负 (1)动词,背负 负者歌于途 (2)动词 依靠,依附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感 (1)动词 感动 帝感其诚 (2)动词 伤感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3)动词 感慨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臣不胜受恩感激 观 (1)名词 景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动词,观看,观赏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动词 阅读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以上尽是一些例子,复习时,应学会归类整理 三 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没有明确实在意义,而偏重于语法意义的一类词。它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实词构成句子,表达一定的意思,初中阶段要求熟悉掌握“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盖、则、焉”13个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其中“之、以、而、其、于”应重点掌握。在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时,首先根据它在句中位置,弄清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再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词语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它的词性,辨别它的意义。 之 (1)代词 指代前面出现的人、事、物。如:渔人甚异之 愿陛下亲之信之 (2)助词 a 用在主谓之间 无意 两狼之并趋如故 无丝竹之乱耳 b 结构助词“的”忘路之远近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3)复指代词 译为“这样的,那样的”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4)动词 译为 “到 ”辍耕之陇上 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 (5)音节助词 无实际意义,可不译 怅恨久之 久之,目似瞑 (6)提前的标志 孔子云“何陋之有?”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于 (1)介绍与动作发生相关的时间地点 a 在 其一犬坐于前b 到 指通豫南 C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介绍行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 “向”“给”“对” a向 告之于帝 b 给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 对 万钟于我何加焉 (3)介绍比较的对象,可不译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以 (1)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 可译为“凭借、用”以刀劈狼首 (2)介绍行为动作的对象 可译为“把”屠惧,投以骨 咨臣以当世之事 介词(3)介绍行为动作的原因 可译为 “因为”“由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起点时间 可译为“从” (5)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根据 可译为“根据”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连词(1)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以便”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河曲智叟无以应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属予作文以记之 (2)表原因 可译为“由于”“ 因为”扶苏以数谏故 (3)表结果 可译为“以致”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伤先帝之明 (4)表连接 可译为“而”,或不译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焉 语气词 (1)用在句尾,表直陈的语气,相当于“呢”“了”,也可不译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用在句尾,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呢”万钟于我何加焉? 又何间焉? 兼词 相当于“于之”其中于为介词 之为代词 可译为“在这里”“从这里”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夫大国,难测焉,惧有伏焉 代词 (1)用在动词后做宾语,相当于“之”,可译为与之相当的词语 (2)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且焉置土石 为 (1)介绍与行为动作发生相关联的对象,可译为“替”“给”等 尚思为国戍轮台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为天下唱 不足为外人道也 介词(2)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原因或目的,可译为“为了”“因为”等 愿为市鞍马 为宫室之美 为报倾城随太守 (3)介绍动作的主动者,译为“被”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士卒多为用者 连词 wèi 表因果关系 因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尾助词 夫子何命焉为 所 (1)特殊代词,它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必须和别的词组成所字短语,才能做句子成分,“所“字经常位于动词前和动词组成“所”字短语,所字指代的是受它后面的动词支配的人、事、物。这种短语是名词性的,在句子里一般做主语、宾语、谓语、定语。 问女何所思-……-所思 所忆都是所字短语 ,即想的人、事、物,做宾语 问所从来,具答之 所从来,即来的地方,做宾语 (2)“所以”,这是“所”字短语后来慢慢发展成的,“以 ”是介词,表示方法、手段或原因 亲贤臣 ,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然 (1)知识代词,常用来指代上文所说的情况,含有“这样”的意思,常常充当谓语,也可单独成句,偶尔还做状语。虽然,受地于先王 (2)由代词演化来做词尾,常常附在动词、副词、象声词、形容词等后面,一起充当谓语或状语,以模拟声响或描绘事物、动作、状态、可译为“……的样子”,或不译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整齐的样子 杂然相许 (3)连词 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然足下卜之鬼乎?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4)连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然后”“然后才”,表示承接 人恒过,然后能改 然则 相当于现代汉语“既然这样,那么”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然而 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这样,可是”表转折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 其 (1)代词 a 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有时在句子里做定语。代人,可译为“他的”“她的”;代事、代物。可译为“它的” 屠大窘,恐前后 受其敌 既出,得其船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b 如果“其”后面跟的是代词,那么“其”就译为“其中的”,做定语。 其一犬坐于前 c 特殊:第一人称代词 蹲其身,使与台齐 (2)加强语气 其如土石何? 乃 (1)连词a 表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顺承,时间上一前一后,可译为“于是就 于是才 终于” 陈胜、吴广乃谋曰 乃行卜 乃悟前狼假寐 b 表条件关系,前一分句提出的条件,后一分句说明了这种条件的结果 弗胜,守臣死,乃入据陈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2)副词 a表示对事物或事情的确认。可译为“是”“实在是”“本来是”等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表出乎意料之外。可译为“竟然” 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夫 (1)指示代词 念fú 表远指,相当于“彼”,可译为“那”“那个”予观夫巴陵胜状 (2)语气词 a用于句尾 表感叹,相当于“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b用于句首,表示将要发表议论,用来引出议论。 夫战,勇气也 夫环而攻之 而 (1)表顺接 可译为“然后”“就” 温故而知新 聚室而谋曰 (2)表转折 可译为“却”“可是”人不知而不愠 环而攻之而不胜 (3)表并列 可译为“并且”,或不译 黑质而白章 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4)表修饰,可译为“地”,或不译 默而识之 恂恂而起 四 文言句式 1.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 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非天质之卑 兵革非不坚利也

http://wenku.baidu.com/view/ea4627c52cc58bd63186bd2a.html自己下载吧

http://wenku.baidu.com/view/ea4627c52cc58bd63186bd2a.html

一、 之1, 代词:代人,代事,代物例:欲报之于陛下也   悉以咨之   先帝称之曰能  肉食者谋之  公与之乘 名之者谁  天下顺之  固以怪之矣  名之者谁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天下顺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愿陛下亲之信之 愿终守之 长跪而谢之 2, 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这一类最多):如,宫中之事  以伤先帝之明  山间之四时也  山水之乐  宴酣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  三里之城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览物之情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2)、用在主谓词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镜之新开 冷光之乍出于 汝心之固 虽我之死 汝之不惠 吾妻之美我者 (3)、补充音节(这一类很少):如,公将鼓之  怅恨久之 心乐之 3, 动词(这一类初中课本中极少)如:辍耕之垄上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4,语法作用(这一类涉及到文言语法,初中生不要求掌握):如, 何陋之有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宋何罪之有二、 其1, 代词(这一类较多):代人 代物 代事 也可表远指相当于“那” 如,以彰其咎  百姓多闻其贤  苦其心志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其乡人曰 望其旗靡 谓其妻曰  2, 表语气(这一类较少)如,其真不知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 其喜洋洋者矣 安陵君其许寡人三、 以1, 作介词,可解释为:用、靠、凭、凭借、根据、因为、拿、把、按照 等等例, 醒能述以文者(用) 以天下之所顺(凭、凭借) 不以物喜(因为)  悉以咨之(拿) 必以分人(把)  咨臣以当世之事(拿)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虽不能察,必以情(根据) 以君为长者(把) 今吾以十倍之地(用) 2, 连词(1)、表目的:译为 来 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杀之以应陈涉  以光先帝遗德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彰其咎  以告先帝之灵  以激怒其众 将以攻宋(2)、表结果:译为 以致例、以伤先帝之明  以塞忠谏之路也(此类较少)(3)、相当于“而”。 例:卷石底以出3, 其它(1),以为:译为 认为  例,或以为死  (2),所以:a, 用来之意,例,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所以动心忍性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b, ……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通假字:如,固以怪之矣(通“已”)(初中课本中只此一个)四、 乎1, 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例,死国可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是亦不可以已乎!2, 介词(一般用在句中): 例,在乎山水之间也 颓然乎其间者 五、 虽1、即使之意。例,虽有千里之能 虽杀臣,不能绝也 虽不能察 虽我之死 虽欲言,无可进者 虽千里不敢易也 2,虽然之意。例,风力虽尚劲 游人虽未盛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六、 然1, 代词:这样。例,吴广以为然  然,胡不已乎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虽然,受地于先王 谓为信然 2, 作词尾:……的样子。例,颓然乎其间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满目萧然3, 连词:表转折。例,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然操遂能克绍七,或1, 有的人:如,今或闻无罪 或以为死 或以为亡 2, 有时候:如,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王命急宣3, 或许: 如,或异二者之为八,为1, 介词 可译为:向、对、替、被、给、当、为了、由于 等等。如,士卒多为用者 山峦为睛雪所洗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2, 动词:如,为坛而盟(筑) 酿泉为酒(酿造) 谓为信然(是)3,名词:如,或异二者之为九,者1,解释为:……的人,……的事,……的原因,……的……例:肉食者谋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二者不可得兼2,表停顿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泉而茗者 3,……者……也句式,表判断。例:陈胜者,阳城人也。4,语气词,一般“者也”或“者矣”连用。例:舍生而取义者也。其喜洋洋者矣十,于主要作介词,只是意思不同。一般相当于:从 到 在 比 给 自 向 对于 等等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从)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困于心衡于虑(在)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于)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比) 战于长勺(在)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到) 告之于帝(给)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从)十一,而1,顺接。有表承接、表修饰、表并列、表递进等。例:既醉而退 执策而临之 久而乃和 潭西南而望 而年又最高 杂然而前陈者 溪深而鱼肥 日出而林霏开 长跪而谢之 2,转接。例:而伯乐不常有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而不知人之乐 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压力 困难 坚持 努力 咬牙

九寨沟旅游住宿难题

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