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总复习 第一章辽阔的疆域 1、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5个。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8、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9、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1、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00年),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 1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4、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15、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积最大的新疆省。 16、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7、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18 各民放分布具有大杂聚,小集中的特点。 20、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21、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2、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23、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24、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5、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 ,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 26、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 27、开发和利用山区和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 28、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 29、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30、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31、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 。 32、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 。 33、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34、划分温度带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 35、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 36、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 ,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 37、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38、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四个干湿润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9、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 40、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 42、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 43、我国最大的内河流塔里木河 ,河水主要来自于昆龙山、天山的冰雪融水。外流河如长江,河水主要来自于天然降水。 44、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45、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46、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 。 47、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是孟津。 48、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49、黄河在流经中游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经的地形是黄土高原。 50、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 ”和“黄金水道 ”之称 。 51、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湖口。 52、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宜宾城市以下四季都能通航。 53、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是荆江 ,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 54、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三个主要来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 55、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注意保护和培育 ,便能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 56、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57、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58、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且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59、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60、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现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61、土地资源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 62、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资源占2.5%。 63、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多数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 ,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64、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 6 位,若按人均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 65、从时间分配看,夏季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少。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的措施兴修水库。 66、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67、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68、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 69、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交通运输。 70、历史上我国著名的四大“米市”是无锡、芜湖、九江、长沙。 71、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西藏省目前没有铁路线。 72、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 73、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多采用公路运送。 74、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水运、铁路运送。 75、农业的生产部门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76、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民的基础主业。 77、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78、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79、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公布呈现“南稻北麦 ”格局。 80、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81、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 ”的分布特点。 82、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三大棉区。 8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84、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了试验区。 85、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特点1.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2.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3.产品更新换代快。 86、高新技术产为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主业为“龙头”产业。 87、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 ,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88、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方面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差异,另一方面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2716221.html?si=4

恩恩。我也很急啊

期末地理复习题刚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小部分在 (热带) ,没有(寒带 ) 。气候差异大,为发展( 多种农业经济 )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位于( 亚)洲的东部, (太平 )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 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 降水 ) 丰富,有利(农业)生产;(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 海外各国友好往来 ) ;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 ,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 交往和合作 ) (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 ●我国领土面积(960万 )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 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依次为朝鲜、( 俄罗斯)、( 蒙古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 )、(老挝 )、越南。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 )、菲律宾、(马来西亚 )、文莱、(印度尼西亚 )。 2、我国的人口 ●人口总数:2000年( 12.95 )亿。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 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 东部 )地区人口密度大,( 西部 )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但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相对脆弱。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当尖锐的条件下,开发西部,一定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能先开发后再治理。) ●人口国 策: 实行计划生育。 ●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我国的民族 ●我国共有(56 )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汉 )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壮 )族。 ●汉族分布特点: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 ( 中部 )和(东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 东北 )、( 西北 )、(西南 )。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 )族。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少数民族风情: ( 蒙古 )族的那达慕大会 ( 傣族 )族的泼水节、孔雀舞, (藏族 )族的集体舞、藏历年, (朝鲜 )族的长鼓舞等。 4、我国的地形 ●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在开发和保护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较大。 (2)在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我国地势特征:(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阶梯的分界线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一、二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 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2)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河流在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3)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①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②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③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或云贵高原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⑤昆仑山脉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⑥天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地表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 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 ●四大盆地 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塔里木盆地)盆地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 柴达木 )盆地 纬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 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主要山脉走向: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秦岭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5、我国的气候 ●根据活动积温,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 .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此外还有一个地势较高的高原气候区. (1)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高原气候区 (2)0 (3)暖温带 (4)琼 台 粤 桂 云或滇 (5)一 三 (6)②亚热带 ③暖温带 ●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我国可以划分 为4个干湿地区(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干湿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植被 森林 森林草原、 草原 、荒漠。 农业类型 种植业(水田农业) 种植业(旱地农业) 畜牧业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说出下列地理现象存在差异的原因: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特殊的“鱼米之乡”的景观得益于( 雨热同期的季风 )气候。 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青藏高原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上,但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地势(青藏高原海拔高 ))因素; 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阿拉伯半岛大体相同的纬度上, 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受(海陆位置 )和( 夏季风 )的影响。北京与乌鲁木齐纬度大致相当,但降水却有很大的差别。(海陆位置、夏季风) 在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不同的果树;不同的温度带内熟制也不同;南北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也不同。原因是(纬度因素 ) 东西植被不同;东西农业类型不同,东部以耕作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西部房屋屋顶的结构不同,东南部多钭顶房,西北部多平顶屋。(降水量不同)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气候复杂多样 ) ②形成不同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气候复杂多样 ) ③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各有不同,如:四川、湖南等地冬季比较阴冷潮湿爱吃辣椒;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爱吃面食。(气候复杂多样 ) ④人们的服饰也因为适应气候而多姿多彩(气候复杂多样 ) ,如:西藏的藏袍就是为了适应西藏日较差大的气候特征的(地形);⑤各地的建筑特点不同,北方的屋顶斜度较小,墙体较厚,南方的屋顶斜度较大(气温、降水);⑥对。…… (1)①7;②7、8;③4、5、6、7、8;④4、5、6、7、8、9 (2)夏秋多冬春少 (3)广州、哈尔滨;我国的雨带推移是自南向北推进。 (4)因为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我国北方雨季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 ●季风气候带来的灾害性天气( 寒潮 )、( 台风)、(水旱灾害 )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 从图中读出我国的气候特点: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 )气候显著。 (2)三明属于(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 ●列表对比长江、黄河 项目 长江 黄河 发源地 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 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 源头 沱沱河 约古宗列渠 流经省区 青、川 、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流经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 嘉陵江、汉江、赣江等 洮河、湟水、渭河等 流域范围 位于秦岭与南岭之间 位于阴山与秦岭之间 开发 水能(上游)、航运 水能(上游) 治理 兴建中上游防护林 (略,见下表) ●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 河 段 上 游 中 游 下 游 产生的主要灾害 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水土流失 地上河 产生灾害的原因 气候趋于干旱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的土层舒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 治 理 植树种草 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加固黄河大堤 8、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资源总量丰富)、( 但人均不足。) 土地资源类型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季风区 湿润、半湿润区 东部的平原、低缓丘陵、盆地 森林 湿润区 山地 草地 非季风区 半干旱区 高原 未利用土地 半干旱区 西部的盆地、高原 ●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没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我国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特点: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南丰北缺。 ●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办法: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例如:三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办法之一:跨流域调水。例如:南水北调工程,引滦入津工程,引黄济青工程。 ●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9、我国的交通 ●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东密西疏 ●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 ①兰新线 ②青藏线(未建成) ③包兰线 ④京九线 ⑤宝成线 ⑥成昆线 东西向:京包线(北京—包头)—包兰线(包头—兰州); 陇海(连云港—兰州)—兰新线(兰州—乌鲁木齐); 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株洲)—湘黔(株洲—贵阳)—贵昆(贵阳—昆明)线 南北向:京哈线(北京—哈尔滨);京沪线(北京—上海); 京广线(北京—广州);京九线(北京—九龙) 焦柳线(焦作—柳州); 宝成线(宝鸡-成都)——成昆线(成都—昆明) 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及经过的铁路干线: 北京:(京哈线)、(京包线)、(京广线)、(京沪线 )、(京九线)。 徐州:(陇海线)、(京沪线)。 郑州:(陇海线)、(京广线)。 兰州:(陇海线)、(京包线)(包兰线)。 ●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略) 9、我国的农业 ●农业的地区分布: 东、西部差异: 西部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东部 种植业 畜牧业 种植业 林业 渔业 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牧区 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南的人工林区 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北方种植业的差异: 地区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一年几熟) 主要作物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 旱地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 小麦 花生 甜菜 秦岭-淮河以南 水田 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水稻 油菜 甘蔗 ●三大棉区: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P102图4.16填充图册P32五) 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农业生产还受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也是发展农业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10、我国的工业 ●工业分布特点:(沿海)、(沿河)、( 沿交通线) ●工业的空间分布: (1) 京广、京哈、京沪等铁路沿线的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 黄河流域的(能源开发 )工业带。 (3) 长江沿线的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4) 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辽中南)、( 京津唐) 、( 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 特征:从业的科技人员比重大;开发研究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快。 (2) 分布特点:大多依附大城市,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3) 开发侧重点:沿海地区侧重(科技园区型) 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侧重(贸易导向型)型产业;内陆地区侧重与(国防军事类)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附于大城市,分布特点呈(大分散)、(、小集中) ●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上海:优化调整了工业的产业结构。(上海工业的变化) 北京:增长速度快,促进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中关村对北京经济发展的贡献) 互联网: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网络购物、SOHO族、网络社区等) 回答者:匿名 2007-7-10 11:40 那个网站? 回答者: 暮月晨星 - 四级 2007-7-10 11:46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1 中国的疆域 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辽阔的疆域:陆地大国:①国土辽阔 ②陆界 ③陆上邻国多14个 海洋大国:①辽阔海域 ②海岸线长 ③隔海六国 最北:漠河54度N;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135度E。最南:曾母暗沙4度N。最西:帕米尔高原73度E。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我国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我国领海的宽度是22.22公里(12海里)。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众多的邻国: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平方千米,接壤的国家共有14个(顺口溜):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顺口溜):印尼马文菲日韩。 1.2 中国的行政区划 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现行行政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材:八年级上册第8页 2.3 中国的人口 数量世界第一: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目前人口数为13亿。 增长速度较快: 分布疏密不均:腾冲??漠河,我国分布人口的疏密。 人口多处特点 人口少处特点 东部地区人口多; 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 平原、盆地人口多; 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地区人口多; 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 汉族地区人口多。 西部地区人口少; 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 山地、高原人口少; 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我国人的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4 中国的人口: 56个民族: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汉族人口众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人口仅占8%,被称为少数民族。 大杂居、小聚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 民族风情: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泼水节;中华民族??端午节。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2.1 中国的地形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山脉纵横交错: 山势走向: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衡山;中岳嵩(sōng)山 地形复杂多样: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是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 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2 中国的气候 气候复杂多样:气候复杂多样: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我国气候类型分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最为辽阔。 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大陆性特征。 多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多旱涝灾害。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2.3 中国的河流 外流区为主: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中区域。水系是指流域内所有大小河流以及湖泊、沼泽、地下暗河等组成的水流系统。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分布区域,成为外流区。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做内流区。 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 与外流河相比,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明显不同。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滚滚长江: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上游:源头??宜昌;中游:宜昌??江西湖口;下游:江西湖口??注入海口。中游段被称为“九曲回肠”。 滔滔黄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径流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3.1 自然资源概况 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特征: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的质量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我国自然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自然资源由于受大某些成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他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是均匀的。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3.2 中国的土地资源*6月25日 世界土地日*土地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舞台。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类型齐全: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我国草地面积广达、居世界前列,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一亿公顷。我国土地类型:耕地、沙漠、林地、草地、戈壁、高寒荒漠、石山。区域差异明显: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珍惜每一寸土地: 3.3 中国的水资源***3月22日 世界水日*** 地区分布悬殊: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时间分配不均: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实际变化大的特点。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很,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请见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引黄济青***南水北调*** 3.4 中国的海洋资源 多样的生物资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有两万余种,其中鱼类30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70多类。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 丰富的矿占资源:我国沿海的大陆架上,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我国的滨海砂矿储量十分丰富。巨量的化学资源:我国海洋生产发展很快。保护“蓝色国土”: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巨大成就,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 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4.1 秦岭??淮河线 秦岭与淮河: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东西绵延500千米,南北宽达100-150千米,海拔多为1500-2500米。淮河发源于桐柏山,向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等省注入洪泽湖,然后主流经高邮湖南入长江。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限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差异性。 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他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八年级上册第77页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北方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北方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与西北地与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4.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概述:北方地区指我国东北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汾渭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文化: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农作物: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温带水果: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矿产:煤、铁、油等 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不凡。面积约占全国的1/4,人口约占全国的55%。本区西部分布有30多个少数民族,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地势:本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农作物:水稻、生猪、柑桔、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矿产:铜矿、钨矿、汞矿、锡矿、锑矿、铅锌矿。 4.3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概述: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由“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农作物:青稞、豌豆、小麦、油菜。宗教:藏传佛教。地势:山岳纵横,冰川广布,交通十分困难。公路: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 西北地区: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总数的4%。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牧区作物:肉、奶、皮、毛等;矿产资源:稀土矿、镍矿、煤、石油、褐煤。

这个网址上有七至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http://wenku.baidu.com/view/deaf876fb84ae45c3b358cbd.html

1

期末地理复习题刚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小部分在 (热带) ,没有(寒带 ) 。气候差异大,为发展( 多种农业经济 )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位于( 亚)洲的东部, (太平 )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 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 降水 ) 丰富,有利(农业)生产;(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 海外各国友好往来 ) ;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 ,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 交往和合作 ) (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 ●我国领土面积(960万 )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 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依次为朝鲜、( 俄罗斯)、( 蒙古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 )、(老挝 )、越南。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 )、菲律宾、(马来西亚 )、文莱、(印度尼西亚 )。 2、我国的人口 ●人口总数:2000年( 12.95 )亿。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 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 东部 )地区人口密度大,( 西部 )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但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相对脆弱。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当尖锐的条件下,开发西部,一定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能先开发后再治理。) ●人口国 策: 实行计划生育。 ●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我国的民族 ●我国共有(56 )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汉 )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壮 )族。 ●汉族分布特点: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 ( 中部 )和(东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 东北 )、( 西北 )、(西南 )。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 )族。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少数民族风情: ( 蒙古 )族的那达慕大会 ( 傣族 )族的泼水节、孔雀舞, (藏族 )族的集体舞、藏历年, (朝鲜 )族的长鼓舞等。 4、我国的地形 ●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在开发和保护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较大。 (2)在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我国地势特征:(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阶梯的分界线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一、二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 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2)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河流在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3)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①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②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③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或云贵高原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⑤昆仑山脉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⑥天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地表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 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 ●四大盆地 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塔里木盆地)盆地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 柴达木 )盆地 纬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 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主要山脉走向: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秦岭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5、我国的气候 ●根据活动积温,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 .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此外还有一个地势较高的高原气候区. (1)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高原气候区 (2)0 (3)暖温带 (4)琼 台 粤 桂 云或滇 (5)一 三 (6)②亚热带 ③暖温带 ●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我国可以划分 为4个干湿地区(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干湿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植被 森林 森林草原、 草原 、荒漠。 农业类型 种植业(水田农业) 种植业(旱地农业) 畜牧业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说出下列地理现象存在差异的原因: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特殊的“鱼米之乡”的景观得益于( 雨热同期的季风 )气候。 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青藏高原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上,但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地势(青藏高原海拔高 ))因素; 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阿拉伯半岛大体相同的纬度上, 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受(海陆位置 )和( 夏季风 )的影响。北京与乌鲁木齐纬度大致相当,但降水却有很大的差别。(海陆位置、夏季风) 在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不同的果树;不同的温度带内熟制也不同;南北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也不同。原因是(纬度因素 ) 东西植被不同;东西农业类型不同,东部以耕作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西部房屋屋顶的结构不同,东南部多钭顶房,西北部多平顶屋。(降水量不同)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气候复杂多样 ) ②形成不同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气候复杂多样 ) ③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各有不同,如:四川、湖南等地冬季比较阴冷潮湿爱吃辣椒;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爱吃面食。(气候复杂多样 ) ④人们的服饰也因为适应气候而多姿多彩(气候复杂多样 ) ,如:西藏的藏袍就是为了适应西藏日较差大的气候特征的(地形);⑤各地的建筑特点不同,北方的屋顶斜度较小,墙体较厚,南方的屋顶斜度较大(气温、降水);⑥对。…… (1)①7;②7、8;③4、5、6、7、8;④4、5、6、7、8、9 (2)夏秋多冬春少 (3)广州、哈尔滨;我国的雨带推移是自南向北推进。 (4)因为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我国北方雨季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 ●季风气候带来的灾害性天气( 寒潮 )、( 台风)、(水旱灾害 )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 从图中读出我国的气候特点: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 )气候显著。 (2)三明属于(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 ●列表对比长江、黄河 项目 长江 黄河 发源地 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 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 源头 沱沱河 约古宗列渠 流经省区 青、川 、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流经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 嘉陵江、汉江、赣江等 洮河、湟水、渭河等 流域范围 位于秦岭与南岭之间 位于阴山与秦岭之间 开发 水能(上游)、航运 水能(上游) 治理 兴建中上游防护林 (略,见下表) ●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 河 段 上 游 中 游 下 游 产生的主要灾害 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水土流失 地上河 产生灾害的原因 气候趋于干旱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的土层舒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 治 理 植树种草 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加固黄河大堤 8、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资源总量丰富)、( 但人均不足。) 土地资源类型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季风区 湿润、半湿润区 东部的平原、低缓丘陵、盆地 森林 湿润区 山地 草地 非季风区 半干旱区 高原 未利用土地 半干旱区 西部的盆地、高原 ●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没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我国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特点: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南丰北缺。 ●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办法: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例如:三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办法之一:跨流域调水。例如:南水北调工程,引滦入津工程,引黄济青工程。 ●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9、我国的交通 ●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东密西疏 ●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 ①兰新线 ②青藏线(未建成) ③包兰线 ④京九线 ⑤宝成线 ⑥成昆线 东西向:京包线(北京—包头)—包兰线(包头—兰州); 陇海(连云港—兰州)—兰新线(兰州—乌鲁木齐); 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株洲)—湘黔(株洲—贵阳)—贵昆(贵阳—昆明)线 南北向:京哈线(北京—哈尔滨);京沪线(北京—上海); 京广线(北京—广州);京九线(北京—九龙) 焦柳线(焦作—柳州); 宝成线(宝鸡-成都)——成昆线(成都—昆明) 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及经过的铁路干线: 北京:(京哈线)、(京包线)、(京广线)、(京沪线 )、(京九线)。 徐州:(陇海线)、(京沪线)。 郑州:(陇海线)、(京广线)。 兰州:(陇海线)、(京包线)(包兰线)。 ●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略) 9、我国的农业 ●农业的地区分布: 东、西部差异: 西部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东部 种植业 畜牧业 种植业 林业 渔业 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牧区 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南的人工林区 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北方种植业的差异: 地区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一年几熟) 主要作物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 旱地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 小麦 花生 甜菜 秦岭-淮河以南 水田 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水稻 油菜 甘蔗 ●三大棉区: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P102图4.16填充图册P32五) 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农业生产还受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也是发展农业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10、我国的工业 ●工业分布特点:(沿海)、(沿河)、( 沿交通线) ●工业的空间分布: (1) 京广、京哈、京沪等铁路沿线的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 黄河流域的(能源开发 )工业带。 (3) 长江沿线的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4) 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辽中南)、( 京津唐) 、( 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 特征:从业的科技人员比重大;开发研究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快。 (2) 分布特点:大多依附大城市,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3) 开发侧重点:沿海地区侧重(科技园区型) 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侧重(贸易导向型)型产业;内陆地区侧重与(国防军事类)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附于大城市,分布特点呈(大分散)、(、小集中) ●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上海:优化调整了工业的产业结构。(上海工业的变化) 北京:增长速度快,促进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中关村对北京经济发展的贡献) 互联网: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网络购物、SOHO族、网络社区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五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 秦岭—淮河线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限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2、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3、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 <</SPAN>0℃ >0℃河流的封冻 结冰(有结冰期) 不结冰(无结冰期)年降水量的大小 <800毫米 >800毫米植被类型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耕地的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地形区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系情况 黄河水系 长江水系河流水量的大小 水量小 水量大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地区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作物的熟制 两年三熟、一年一熟或两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主要的经济林木 苹果、柿、枣 柑橘、柚、茶主要的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水运居民的主食 以面为主食 以大米为主食水文特征 汛期短、流量小、沙多,水位变化大、结冰 汛期长、流量大、沙少,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8、在中国地图上根据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等这三大地理分界线可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地理区域 分界线 划分依据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 秦岭—淮河(800毫米) 气候因素(气温、降水)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北段):大兴安岭-阴山-贺南山-冈底斯山(季风区与非分季风区) 降水因素(季风因素)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 地形地势因素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一、北方地区1、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民族以汉族为主,有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2、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主要的地形区有东北、华北平原、渭河平原和黄土高原。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地”著称;华北平原有黄河、淮河、海河冲击而成,故又称黄淮海平原,其与黄土高原一起被称为“黄土地”。山脉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和太行山,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组成。3、气候:位于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400--800之间,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的河流有黑龙江(结冰期最长),松花江、黄河(含沙量最大),淮河、海河等。北方地区由于缺水,对工农业生产不利。4、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此外,太原、郑州、西安、兰州都是北方的重要的工业中心。5、北方地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主要的能源以煤和石油为主,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等皆为特大型油田,其石油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陕西的榆林是我国新兴的能源矿产基地,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都很丰富。 二、南方地区1、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地区。东临黄海、东海,南邻南海。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民族以汉族为主,本区西部分布有30多个少数民族,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2、地势:本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主要的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等。3.、气候: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南部有小面积的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本地区的河流,长江、珠江水量大、汛期长(珠江最长),含沙量小。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4、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南方地区物产丰饶,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生猪、柑桔、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的产区。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是我国举足轻重的商品粮基地。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有“鱼米之乡”之称。★★5、海南岛南部、台湾岛南部、广东的雷州半岛和云南南部是我国热带作物的主要产地(基地),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热带作物产区,主要的热带作物有天然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海南岛是国内主要的产胶区,天然橡胶的产量要占到全国的六成左右。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一、西北地区1、西北地区大体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包括新疆、内蒙古和宁夏三个自治区及甘肃北部。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总数的4%。全区汉族人口占三分之二,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2、本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气候以干旱为主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从东部的400mm,往西减到200mm,再到50mm以下。地表植被:由于降水的影响,从东到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3、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成因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原因是它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上高大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旱。★4、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受气候的影响,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表现为以上四个方面:★★★①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风蚀作用显著,西部有浩瀚的戈壁、沙漠。②由东向西,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因为自西向东,距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量逐渐减少)③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④农田、村镇、城市多沿河流或山麓水源地呈带状或点状分布。5、以牧业为主的地区 ★★★★(一)西北和青藏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①本区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内蒙古大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是重要的牧业区基地。主要牲畜有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细毛羊。②在全国的地位:肉、奶、皮、毛等占据突出的地位。③西北和青藏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牧场类型 主要优良畜种西北地区 内蒙古 温带草原牧场 三河马、三河牛宁夏 滩 羊新疆 山地牧场 细毛羊青藏地区 青海 高寒牧场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西藏4、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 ★★★★在有水源的地区可以发展灌溉农业。主要的农作物:小麦,水稻,甜菜,棉花,瓜果。①灌溉农业区:宁夏平原和内蒙古的河套平原,甘肃的河西走廊引黄河水和祁连山冰雪融水进行灌溉,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②绿洲农业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绿洲,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也成为当地主要的粮绵基地之一。新疆南部的绿洲盛产长绒棉,是我国的重要的商品棉基地。③新疆瓜果特别甜,颜色鲜艳,主要原因是:新疆夏季热量多,降水少,白天光照强,利于瓜果着色,白天光和作用强,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所以新疆瓜果特别甜。 二、青藏地区:1、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由“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2、青藏地区的重要农业区是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农作物有:青稞、豌豆、小麦、油菜。本区又是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这三种,也是高原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其中素有“高原之舟”的是牦牛。★★3、青藏地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和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青藏地区除青海省东北部汉族人较多外,大部分人口以藏族为主,该族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位于拉萨市中部的布达拉宫和西宁市的塔尔寺都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5、地势:山岳纵横,冰川广布,交通十分困难。解放前无公路和现代化桥梁,1951年起,在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本地区先后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公路。 构成了一个以拉萨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区。新疆北部因受西北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一些。6、“西气东输”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气东输的起点是: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田,终点是上海。“西气东输”工程是拉开西部大开发序幕的标志性建设工程。目的是解决能源结构不合理,发展清洁能源。★★★★7、青藏地区有两个显著的自然特征:“高”和“寒”。★★★★①“高”:青藏地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 m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属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我国著名的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都发源于青藏高原。植被稀疏,草原荒漠广布。②“寒”:青藏地区因“高”生“寒”,海拔高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原因。由于气候寒冷,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附录一列表分析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地理差异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地形特征 高原、平原为主 盆地、平原与高原、丘陵交错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高原、盆地为主气候特征 夏高温多雨,冬寒冷干燥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多雨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日照充足,气温低 气温冷热变化剧烈,气候干旱,年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太阳辐射强主要河流 黄河、海河、黑龙江 长江、珠江 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 塔里木河主要矿产 煤、铁、石油 有色金属 钾盐、石油、天然气 煤,石油主要农作物 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 水稻、油菜等 青稞、豌豆等 小麦、棉花、甜菜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1、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东、北两面与朝鲜 、俄罗斯为邻,南连 河北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 ,与山东半岛 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2、东北地区地理地位十分重要。东北地区陆上与朝鲜、俄罗斯接壤,有利于开展对外贸易;通过南面渤海、 黄海海域可与韩国、日本等众多海外国家进行经济交流,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3、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 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东北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4、气候类型及特点: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温暖短暂,冬季寒冷漫长。(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东北地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长东严寒。5、东北地区的地形区山脉 河流 平原 丘陵 高原长白山、小兴安岭、大兴安岭 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黑龙江 东北平原(三江、松嫩、辽河) 辽东丘陵 内蒙古高原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平原地区人口多,山地地区人口偏少。2、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满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赫哲族是我国 北方长期以渔猎为生的民族,有吃生鱼的饮食习惯。旗袍是中国女性特色服饰之一,源于满族女性传统的旗装。3、在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网中铁路占主要地位,纵横交错的铁路连接着全区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4、东北地区是我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特别是哈大线(哈尔滨-大连)、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 5、哈尔滨市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长春是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沈阳是东北最大的综合性城市中心和交通枢纽。1大连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港口,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出海门户,素有“北方香港”的美誉。 第三节 东北地区产业分布1、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 ,气候温和湿润,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历史上以盛产大豆、 高梁、谷子著称。 新中国成立后,被玉米、水稻、春小麦所取代。其中玉米种植发展很快,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着黑土、黑钙土等土壤。: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适合种植大豆,单位面积产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总产量占全国的2/5. 东北地区的糖类作物是甜菜。黑龙江省是我国甜菜的主产区之一,甜菜生产总量占全国的1/3强,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平原。3、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钢铁、机械、汽车等工业 部门,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进入21世纪以来,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和轻纺工业也有长足发展4、大庆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哈尔滨是中国重要的动力机械基地,沈阳、齐齐哈尔形成了冶金设备、矿山设备生产基地,长春、大连形成了运输机械制造基地。5、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国家在2003年明确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升,实现了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八年级下册地理(湖南教育出版社),复习提纲第一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1.1 农业——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我国农业的发展(重点):我国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农田灌溉面积已占到农田总面积的40%,农田防护林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农业的生态环境条件还比较差,基础设施仍较薄弱。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有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饮料作物、药用作物等。 农产品出口基地:我国沿海的山东半岛、太湖平原、闽南、珠江三角洲等地,近年来,这些地区的农产品出口不断增加,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 畜牧业分布:我国的四大牧区分别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这里的许多地方水草肥美,气候适宜,具有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历史。 我国东部、南部农耕区的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 §1.2 工业——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我国工业的发展:我国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能源工业分布:能源供应不足与浪费并存,必须贯彻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方针。 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0%以上。石油是我国第二大能源,在我国能与生产和消费总量中仅次于煤炭。水力是我国的重要能源资源。 钢铁工业分布:我国丰富的铁矿资源和焦煤资源。为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机械工业分布:机械工业是我国主要制造工业部门之一。 纺织工业分布: §1.3 高技术产业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国进入了世界十大高技术出口国之列。从产业结构上看,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格局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高技术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高技术农业蓬勃兴起。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数现已跃居世界第一位。 高技术产业的分布: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高技术产业带。 §1.4 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业的作用: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 交通方式:出租车、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缆车、公共汽车。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我国东部地区地势相对平缓,有利于发展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短途运输的主要方式。 国道编号(八年级下册第22页) 铁路运输: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载量较大,运价减低,可以把旅客或货物送到全国铁路网中的各个车站,是一种适宜于长距离运送客、货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海洋运输:运费最低。我国海洋运输航线分沿航线和远洋航线两大部分。 北方沿海航线以大连和上海为中心;南方沿海航线以广州和香港中心。 管道运输:管道是适宜于运输液体和气体等物资的一种现代化运输方式。它的优点是运量大、运费低、损耗小、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航空运输:航空运输具有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比拟的优点:速度快、舒适、安全。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2.1 “祖国心脏”——北京(精学)位置: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对外交往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文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人口: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2.2 “华北门户”——天津市:位于北京市的东南,是首都的门户。 §2.3 “燕赵沃野”——河北省:怀抱北京、天津两市。它的中南部属于华北平原。 §2.4 “辽海重地”——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南部,南抱渤海,东濒黄海,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辽中南地区,是全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 §2.5 “齐鲁大地”——山东省。简称“鲁”,又称“齐鲁”。对虾、扇贝、鲍鱼等海珍品的产量和出口量皆居全国第一位。城市:“泉城”济南:全市“七十二名泉”中,以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等久负盛名。“黄海明珠”青岛:又称“东方瑞士”。旅游景点:牡丹之乡;大明湖;三孔;水泊梁山;青岛海滨;崂山;蓬莱阁;长岛自然保护区;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天尽头等。 §2.6 “富饶水乡”——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长江穿过省境南部注入东海。 §2.7 “东方明珠”——上海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前言、我国大陆南北海岸线的重点,除西南部有少量的地哀求另外,全境地形坦荡,平均海拔高度只有4米左右。 §2.8 “钱塘江畔”——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部为水网密布的杭嘉湖平原,西南和南部为丘陵、山地。浙江省海岸线曲折,全国岛屿最多的省区。 §2.9 “东南侨乡”——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2.10 “祖国宝岛”——台湾省(精学)概述: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种族以汉族为主,主要少数民族为高山族。钓鱼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而不是日本领土台湾省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土,中国现在出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国家分裂法》来制止“台独”行为。地形: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南北长394千米,东西最大宽度144千米,面积35808平方千米。岛内约1/3为平原,2/3为山地。玉山是台湾最高的山;浊水溪是台湾最长的河。气候与自然资源:台湾省大部分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只有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气候。台湾省平均气温为22℃。台湾森林覆盖率为55%。矿产资源主要为煤、金、铜、石油、硫磺等。经济:主要城市: 台湾省的台北市是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台湾最大的城市。高雄是台湾第二大城市也是最大港口。台南市台湾省最早的城市。 §2.11 “岭南热土”——广东省 §2.12 “繁华都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精学)地理位置:香港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地势地形:香港境内多低山丘陵。香港岛面积80平方千米。平原仅占香港土地总面积的1/6。国际经济贸易中心:香港是著名的自由港,对外贸易一向是香港的主导产业。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金融中心,现有银行180余家,已形成比较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发达的交通运输:香港是亚太地区重要的交通运输中心,有许多航线通往世界各地。香港与内地的联系相当便利,有京九与广深铁路和内地相连。境内有多条高速公路、跨海大桥和海地隧道,日常交通非常便利。旅游、信息和教育:香港是享誉全球的国际性会议和展览中心。 §2.13 “海上花园”——澳门特别行政区(精学)位于珠江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由澳门半岛、氹子岛和路环岛组成。回归:1999年12月20日。经济: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工业、建筑业等。代表建筑:大三巴牌坊 §2.14 “锦绣壮乡”——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 §2.15 “天涯海角”——海南省:海南是我国第二大岛,是我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以高温多雨为主要特征。 第三章 路疆万里行(泛学) §3.1 “雪原林海”——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东与朝鲜、俄罗斯交界。从地形来看,东南部是著名的长白山地,西北部是连阔的松辽平原。 §3.2 “北国粮仓”——黑龙江:南与吉林省山水相连,其地表结构成山环水绕、平原居中的特点。 §3.3 “草原毡乡”——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边缘的大兴安岭山地,降水较多,森林茂盛。中部的多数地方水草丰茂。 §3.4 “天山南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昼夜气温相差达,地形为“三山夹两盆”,三山指: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两盆指:准格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3.5 “雪域高原”——西藏自治区:分布在青藏高原。首府拉萨称为“日光城”。 §3.6 “彩云南国”——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南边疆。这里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气候的垂直差异尤为显著。 第四章 黄河万里行(泛学) §4.1 “江河之源”——青海省:是我国两条大河的发源地。这里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4.2 “丝路咽喉”——甘肃省:南依青藏高原,北连内蒙古高原,东部是起伏较大的黄土高原,西部乌鞘岭以西、祁连山与龙首山、合黎山之间为著名的河西走廊。 §4.3 “塞上江南”——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贺兰山纵观西北,六盘山绵延南部。这里以伊斯兰教。 §4.4 “古朴秦川”——陕西省:南部是高耸险峻的秦岭山脉和宽窄不一的汉江谷地,而中部,则是被称为“关中”的渭河平原。 §4.5 “乌金之乡”——山西省:位于华北平原西侧、黄河中游以东的黄土高原上,因地处太行上以西而得名。这里最著名的矿产就是“乌金”煤矿。 §4.6 “中原之州”——河南省:地处中原,号称“天下之中”。黄河注入渤海。 第五章 长江万里行(泛学) §5.1 “天府之国”——四川省:人口众多。 §5.2 “西南山城”——重庆市:主城区是一座古老的山城。 §5.3 “壮美高原”——贵州省:地处云南高原东部,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阴雨天多,四季不甚分明。 §5.4 “九省通衢”——湖北省:因地处洞庭湖以北而得名。 §5.5 “芙蓉国度”——湖南省:因地处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省三面环山,湘、资、沅、澧四水汇聚于洞庭湖。 §5.6 “物华天宝”——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省境东、南、西三面环山,呈向北开口的盆状地形。 §5.7 “江淮之滨”——安徽省:位于我国东部,地处长江下游,淮河自西向东穿越省境北部。 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基本国情: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国家。我国人口总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资源却比较少。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区域差异:地区差异显著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我国东濒太平洋,是一个重要的海洋国家。我国陆地疆界漫长,有14个邻国接壤。 中国走向世界:200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6位,进出口贸易额居世界第8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2位。其中谷类、肉类、棉花、水果、钢铁、煤炭、水泥、电视机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八年级上册地理湖南教育出版社复习提纲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5028951.html 八年级下册地理(湖南教育出版社),复习提纲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3954767.html

八年级上册地理(湖南教育出版社),复习提纲 第1张

去买资料,不要怕做。

八年级上册地理(湖南教育出版社),复习提纲 第2张

八年级地理都是识记内容 有书就行 再说八年级下压根就没什么知识点 就一个四大牧区(这个在上册的中国区域地理就讲的很清楚了) 交通运输 (铁路)宝岛台湾 香港澳门 北京 如果你看着题目 知道是在哪本书上能找到相关知识就行了 地理是开卷 给个邮箱给我 我把我自己整理的资料发给你 不保证权威啊 是我自己找的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一、位置优越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经纬度位置:⑴4°N—53°N;73°E—135°E,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南北跨纬度近50度。⑵大部分在中纬度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重要习题  ⑴Q: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有哪些?  A:①纬度适中,气候温和。②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  ⑵Q:我国地理位置有哪些优点?  A:  发展农业生产 地域广大,南北、东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对外交往与合作 我国东临太平洋,西靠亚欧大陆,为海上陆上对外交往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发展海洋事业 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为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上运输事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国土辽阔  1、领土的四端  ⑴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⑵最南端: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⑶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⑷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上;  2、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位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居第3位。  3、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及太平洋。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管辖的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领水面积37万平方千米。  4、疆界及邻国:  ⑴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注意:克什米尔与我国相邻,但为一个地区)  ⑵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岛屿,面积在500平方千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重要习题  Q: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并解释原因。  A:①我国跨经度广,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  ②我国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  三、34个省级行政区  1、三级行政区划:  ⑴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⑵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⑶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2、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  ⑴省区之最:  ①跨纬度最广的省--海南省;跨经度最广的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②面积最大的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最小的地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③陆上邻国最多的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个)  ④北回归线穿过的省--云南、广西、广东、台湾(西--东)  ⑵特记地区:  ①4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②5个自治区:西藏、新疆、广西、内蒙古、宁夏;③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2、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北京市 京 北京 湖南省 湘 长沙  天津市 津 天津 广东省 粤 广州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  山西省 晋 太原 海南省 琼 海口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重庆市 渝 重庆  辽宁省 辽 沈阳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吉林省 吉 长春 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  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上海市 沪 上海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  江苏省 苏 南京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浙江省 浙 杭州 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安徽省 皖 合肥 青海省 青 西宁  福建省 闽 福州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江西省 赣 南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  山东省 鲁 济南 香港特别行政区 港 香港  河南省 豫 郑州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澳门  湖北省 鄂 武汉 台湾省 台 台北  3、省区形状  ⑴黑龙江——天鹅 ⑵山东——骆驼(乌龟) ⑶山西——平行四边形  ⑷广东——象头 ⑸海南——菠萝 ⑹湖北——狗 ⑺湖南——人头  ⑻西藏——鞋 ⑼陕西——跪拜者 ⑽云南——孔雀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总量:2000年达12.95亿;占世界1/5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3、计划生育: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主要内容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其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重要习题  Q: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  A:①人均教育经费少,学校设施落后;②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③资源破坏,环境污染; ④就业困难;  二、人口东多西少  1、人口密度大: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5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39人)的三倍多。  2、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部沿海一些省区的人口密度更大;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  4、形成原因:⑴地形:东部平原丘陵,西部高原山地;⑵气候;⑶交通;  5、人口之最:⑴河南省——人口第一,密度最大(省之中);⑵澳门——人口最少,密度最大(行政区之中);⑶西藏——人口密度最小。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  一、56个民族  1.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⑴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92%。⑵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600多万人;⑶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壮族人口在500万人以上。  2、我国宪法规定:⑴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⑶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3、各民族典型的文体活动及节日:  民族 文化活动 节日  汉族 赛龙舟、舞狮 中秋节、春节  维吾尔族 手鼓舞 古尔邦节  傣族 孔雀舞、竹筒饭 泼水节  蒙古族 摔跤、马头琴 那达慕大会  朝鲜族 长鼓舞、跳板、荡秋千  苗族 阿细跳月 芦笙节  哈萨克族 “姑娘追”  壮族 三月三歌节  彝族和白族 火把节  重要习题  Q:我国的民族组成与日本、美国有何异同?  A:①美国:移民国家,民族多而复杂;  ②日本:以单一民族为主—大和民族;  ③中国: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的大家庭;  二、民族的分布  1、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分布相对分散,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2、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3、云南省分布的少数民族数量最多。  重要习题  Q: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会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哪些好处?  A:①便于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②有利于安定团结,国家局势稳定;  ③有利于各民族经济共同发展;④有利于保持各民族的文化特色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我国地势的突出特征:西部高、东部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2、三级地势阶梯的概况:  阶梯 平均海拔 地形类型  第一级 4000米以上 高原  分界线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3、各阶梯主要地形区:  阶梯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 (一高原一盆地)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级 (三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三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第三级 (三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三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重要习题  ⑴Q: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和河流流向有什么样的影响?  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是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  ⑵Q: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  A:落差会变大,适合建设水电站。  ⑶Q: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有什么影响?  A:①向东流淌的河流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  ②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二、地形复杂多样  1、主要地形区特征:  ⑴四大高原:  ①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②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③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④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  ⑵四大盆地:  ①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②准噶尔盆地——纬度最高;  ③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是我国的“聚宝盆”;④四川盆地——纬度最低,最湿润,号称“天府之国”  ⑶三大丘陵:  ①辽东丘陵;②山东丘陵;③东南丘陵(最大);  ⑷三大平原:  ①东北平原——纬度最高,面积最大,地势最高;②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地势最平坦开阔;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最低,面积最小,地势最低,号称“鱼米之乡”。  2、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⑴东西走向 昆仑山脉、秦岭 ⑵南北走向——贺兰山脉、武夷山脉  南岭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⑶东北-西南走向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⑷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 ⑸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P21记住主要山脉的位置)  4、重要分界线山脉: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横断山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华北平原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天山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太行山(河北与山西) 山  武夷山(江西与福建) 脉  昆仑山(新疆与西藏) 分  祁连山(甘肃与青海) 界  巫山(重庆与湖北) 省  南岭(江西与广东) 区  三、山区面积广大  1、我国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3。加上高原,两者约占60%,其中近一半是难以利用的沙漠、冰川、戈壁、高寒荒漠等。这些山地和高原多集中在西部地区。  2、各地形类型占我国地形面积百分比:  ⑴丘陵10%;⑵山地33%;⑶高原26%;⑷盆地19%;⑸平原12%  3、山地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P29图2.10)  4、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⑴利:①地形复杂多样,便于发展多种经营;②森林、矿产、中草药、动物、水流资源丰富;  ⑵弊: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②容易发生自然灾害;  ③植被遭到破坏后,水土流失严重;④坡度大,不宜耕种;  重要习题  ⑴Q:造成中西部一些地区人口贫困的原因有哪些?  A:①地处山区交通不便,运输困难; ②耕地少,降水少,农业生产落后;  ③思想和技术落后,信息不畅,经济闭塞。  ⑵Q:对于帮助贫困地区人口摆脱贫困,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A:①为贫困地区提供信息和技术指导②提供资金,发展水利和多经意③修建公路和铁路。  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1、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北(漠河镇)与南(海口市)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接近50℃。  2、冬季气温差别大的原因: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较南方小;  ⑵北方昼较南方短; ⑶冬季风南下,对北方的影响比南方大。  3、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上。  4、夏季气温差别小的原因:北方昼较南方长。  5、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火洲),我国“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和南京。  6、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这是根据活动积温(把≥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来划分的。  7、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在秦岭--淮河一线。  8、不同温度带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不同:  ⑴种植的果树:①暖温带——苹果、梨;②亚热带——柑橘;③热带——芒果、香蕉。  ⑵作物成熟的次数:①中温带——一年一熟;②热带——一年三熟  ⑶传统民居的建筑:①北方——大多数坐北朝南,密闭程度较高,墙体较厚;尤其是东北地区的房屋多有双层窗户,房内或以炕代床,或有地炉、火墙,利于取暖保暖。②南方——高大宽敞,比较注重通风透气。  ⑷植被;⑸农作物;⑹运动方式;……  重要习题  Q: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与地势有关系吗?说说你的理由。  A:有关系。因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从1月和7月等温线图上可以看出,青藏高原地区总是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四川盆地的气温低,特别是7月。  二、东西干湿的差异  1、各地区的降水差别很大: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800ml年降水量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3、降水最多的地方——台湾的火烧寮,年降水量达6558毫米;  降水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年平均降水量仅5.9毫米。  4、我国的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这是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来划分的,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我国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面积广大,主要位于西部地区。  5、四个干湿地区对应的植被景观:  ⑴湿润区——森林;⑵半湿润区——森林草原;⑶半干旱区——草原;⑷干旱区——荒漠;  6、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重要习题  ⑴Q:各地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A:①甘肃:我国北方地区多为平顶房——年降水量较少,房屋修建成平顶,可以用来晾晒粮食,节约材料。 ②吐鲁番——年降水量较少,蒸发量很大,晾房通风效果好,可以加速水分的蒸发,利于水果的晾晒。 ③绍兴:我国南方多为斜顶房——年降水量较大,斜顶房利于排水。 ④黄土高原——年降水量较少  ⑵Q: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不同的影响?  A:①植被的生长:湿润地区——林木繁茂;干旱地区——主要适合于草本植物生长。  ②农业类型:东部地区(南方、北方)——以耕作业为主;西北干旱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③农作物的生长:南方湿润地区——以水田为主;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  ④主要粮食的分布。  ⑤饮食习惯: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喜食面。  三、季风气候显著  1、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2、原因:⑴冬季风:来自北方严寒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⑵夏季风:来自东部和南部辽阔的海洋,以温暖湿润的偏南风为主。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西伯利亚、蒙古一带 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 西北、东北 东南、西南  特点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灾害 寒潮 旱灾、洪灾、台风  原因: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差异大。  季风 来源 风向 性质 降水  冬季风 内陆(西伯利亚高原) 东北、西北 寒冷干燥 少  夏季风 海洋(印度洋太平洋) 西南、东南 温暖湿润 多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叫季风区  3、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暴雨、干旱、寒潮、台风等。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旱涝灾害。 梅雨与伏旱:6月中旬—7月中旬与7月中旬---8月中旬江淮地区。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一、外流河与内流河  1、 外流河:注入海洋的河流  注入太平洋:黑龙江、乌苏里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闽江、珠江、澜沧江注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怒江。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2、 内流河  内流河:没有注入海洋。塔里木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  3、 我国的主要湖泊  青藏高原湖区:多为咸水湖,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咸水湖,也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长江中下游湖区:鄱阳湖(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二、滚滚长江  1、 长江的源流概况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度和流量均位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  源头 长度 流经省区 注入 流经地形 主要支流 水利工程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东峰 6300千米 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 东海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汉江等 二滩、丹江口、葛州坝、三峡  注意;长江最大的支流是汉江,嘉陵江与长江交于重庆,汉江与长江交于武汉,长江在上海入海。  2、长江的分段:源头—上游—宜昌—中游—湖口—下游—上海  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位于第二和第三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中游多支流、湖泊、曲流(荆江、鄱阳湖)下游江阔水深,航运价值高(黄金水道)  3、长江之害在于中下的洪涝、干旱灾害  三、滔滔黄河  1、 黄河概况  源头 长度 流经省区 流经地形 注入海洋  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 5464千米 青海-甘肃-四川-宁夏-内蒙古-陕西-河南-山东8个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渤海  2、水能开发:水能集中上游,水电站: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等源头—上游—河口—中游—旧孟津—下游—入海口  3、黄河忧患: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多泥沙。下游形成“地上河”造成洪水灾害  4、治理: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  第三章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1、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是可再生资源。  2、基本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利用不尽合理。土地总量第三,耕地总量第四,人均三分之一;矿产总量第三,人均3/5,森林第六,人均1/9河流径流总量第六,人均五分之一.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概况  ①绝对数量大,人均相对数量少  ②土地类型多样,我国主要利用的土地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其中草地面积较广。  ③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所占比重低,难以利用的土地多  2我国土地资源空间分布: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的非季风区。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青藏高原。  3、问题及对策  ① 问题(土地资源减少):工业建设、城市用地占用大量耕地;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人口增加。  ②对策:十分珍惜和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  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  1、 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1)水资源: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人们常用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作为淡水资源多少的指标。  (2)水资源的分布: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与年降水量有关)。从时间变化看,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季风气候)  (3)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  ①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已建或在建的引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引滦入唐、引黄入晋,南水北调等,南水北调最大;  ② 兴修水库,;  ③ 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④ 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南水北调有三条线路:东线;从长江下游的扬州经京杭大运河到北京天津。中线:从丹江口经华北平原到达北京等地;西线:引雅砻江、金沙江的水到黄河,解决西北地区缺水问题。  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一、丰富的海洋宝藏  1、海洋空间资源,发海洋交通、海洋观光旅游  2、海洋生物资源  3、海底矿产资源,石油煤天然气等  4、海洋化学资源,提取盐、镁、碘等  5、海洋能资源,潮汐发电。  二、开发中的问题:海洋生态破坏(捕捞过度)和海洋污染(石油、废水),应捕养结合大力发展滨海养殖和远洋捕捞,保卫我们的蓝色国土。  第四章第一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含义和种类:根据动植物生长和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植来获得产品的生产过程。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农业分布规律:东耕西牧,南稻北麦。南方:甘蔗,南方沿海;油菜,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北方:甜菜,东北;棉花,华北平原和新疆;花生,辽东和山东半岛。  3、农业差异原因:各地具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海拔高度也是重要影响。  4、九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东北)江淮平原、太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长江中下游最多)珠江三角洲。  第二节 全面协调发展工业  1、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工业发展水平标志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2、 种类:按产品类型分为钢铁工业、机械工业、造船、纺织、石油、化学、电力、电子工业等;按是否直接用于生活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  3、 工业分布特点:明显形成沿海、沿江、沿河及沿铁路干线分布的大势。其中沿海工业是我国最为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4、 主要工业基地:由北至南: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  工业基地 主要工业部门 主要工业城市 工业类型及排名 优势条件  辽中南 钢铁、机械、造船、汽车制造 沈阳、鞍山、抚顺、大连 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京津唐 化工、纺织、食品、电子电器 北京、天津、唐山 北方最大全国第二综合性工业基地 交通便利  沪宁杭 机械、化工、钢铁、造船、纺织、食品 上海、南京、杭州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资金雄厚技术发达  珠三角 纺织、食品、造纸、制糖、电子电器 广州、深圳、香港、东莞、佛山中山 全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 交通便利临近港澳劳动力丰富  影响一个国家工业分布的因素:矿产资源、交通运输、消费市场、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劳动力成本以及所在地区的农业基础。  5、高新技术产业:(我国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产业,其支柱是电子、信息类产业。分布特点:高新技术开发区多依附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点状分布特征。北京、上海成为我国高新技术的核心地区  不同类型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具有不同的弄好重点:①沿海侧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②内地多发展与军式有密切联系的产业③边境地带则发展以边境贸易为主的产业。  第三节 全理布局发展交通运输业  1、 铁路:我国现在和将来的主要运输方式。开往北京方向的列车车次为双数,远离北京为单数。我国铁路干线可分为: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即六纵两横:六纵,京哈、京广、京沪、京九、焦柳、宝成—成昆线。两横,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2、 公路和航空:公路分为国道、省道、县乡道。我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二位。主要的航空港都是主要公路的枢纽城市。  3、 水上运输:分为远洋运输、沿海运输、内河运输、湖泊运输。大连、上海和广州是我国的海运中心。内河运输受河流径流量影响大  4、 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 运量大、运费较低、速度较快、适应性强 投资多、建设周期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 速度较快、比较灵活 运量小,运费较高  水路 运量大、运费低、投资少 速度慢,受自然条件限制大  航空 速度快 运量小,运费高、受天气影响大  管道 运量大安全节能不间断运输 运送液态物质投资大  第四节 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  1、 民俗:不同地形、气候、降水等,导致不同的生活习惯。  衣:北方,棉衣;南方,丝绸;西部,动物毛皮。食:北方面食,南方米饭,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四川湖南湿气重,多吃辣能驱除身上湿气湿毒,防止风湿病。住:北方雨水少,寒冷,屋顶较平,墙壁厚,如黄土高原的窑洞。而南方雨水多,多为坡顶房,如湘西的吊脚楼。行:南船北马,青藏地区的牦牛。  2、 民俗形成原因:地理环境、历史沿革、风俗习惯  3、独特的民族风情:  彝族 ——火把节;白族——三月三歌会;藏族——晒佛节;傣族——泼水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汉族——赛龙舟;朝鲜族——跳跳板;苗族、侗族——芦笙节。  4、旅游: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我国有37处世界遗产。五岳:华山、恒山、衡山、嵩山、泰山。 追问 介意把生物一起发么 - -

东海沿海发达地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地理条件交通与对外联系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