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三章

主要知识如下,你看看吧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②SO2、NH3、CO2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4全部电离,故BaSO4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3、电离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 ,这叫电离平衡。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A、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B、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减弱 电离。D、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5、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 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6、电离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Ka表示酸,Kb表示碱。 )表示方法:AB =可逆=A++B- Ki=[ A+][ B-]/[AB]7、影响因素:a、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b、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在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C、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如:H2SO3>H3PO4>HF>CH3COOH>H2CO3>H2S>HClO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水电离平衡:: 水的离子积:KW = c[H+]•c[OH-] 25℃时, [H+]=[OH-] =10^-7 mol/L ; KW = [H+]•[OH-] = 1×10^-14 注意: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KW值一定KW不仅适用于纯水,适用于任何溶液(酸、碱、盐)2、水电离特点:(1)可逆 (2)吸热 (3)极弱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 ①酸、碱 :抑制水的电离 KW〈1*10^-14②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是吸热的)③易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 KW 〉1*10^-144、溶液的酸碱性和pH: (1)pH=-lgc[H+] (2)pH的测定方法:酸碱指示剂—— 甲基橙 、 石蕊 、 酚酞 。变色范围:甲基橙 3.1~4.4(橙色) 石蕊5.0~8.0(紫色) 酚酞8.2~10.0(浅红色)pH试纸 ——操作 玻璃棒蘸取未知液体点在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即可 。 注意:①事先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②广泛pH试纸只能读取整数值或范围三 、混合液的pH值计算方法公式1、强酸与强酸的混合:(先求[H+]混:将两种酸中的H+离子物质的量相加除以总体积,再求其它) [H+]混 =([H+]1V1+[H+]2V2)/(V1+V2)2、强碱与强碱的混合:(先求[OH-]混:将两种酸中的OH 离子物质的量相加除以总体积,再求其它) [OH-]混=([OH-]1V1+[OH-]2V2)/(V1+V2), 再根据水的离子积转化为氢离子浓度后再求PH (注意 :不能直接计算[H+]混)3、强酸与强碱的混合:(先据H+ + OH- ==H2O计算余下的H+或OH-,①H+有余,则用余下的H+数除以溶液总体积求[H+]混;OH-有余,则用余下的OH-数除以溶液总体积求[OH-]混,再求其它)强酸(pH1)强碱(pH2)混和计算规律1、若等体积混合pH1+pH2=14 则溶液显中性pH=7pH1+pH2≥15 则溶液显碱性pH=pH2-0.3pH1+pH2≤13 则溶液显酸性pH=pH1+0.32、若混合后显中性pH1+pH2=14 V酸:V碱=1:1pH1+pH2≠14 V酸:V碱=1:10〔14-(pH1+pH2)〕四、稀释过程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1、强酸溶液:稀释10^n倍时,pH稀 = pH原+ n (但始终不能大于或等于7)2、弱酸溶液:稀释10^n倍时,pH稀 > pH原+n (但始终不能大于或等于7)3、强碱溶液:稀释10^n倍时,pH稀 = pH原-n (但始终不能小于或等于7)4、弱碱溶液:稀释10^n倍时,pH稀 > pH原-n (但始终不能小于或等于7)5、不论任何溶液,稀释时pH均是向7靠近(即向中性靠近);任何溶液无限稀释后pH均接近76、稀释时,弱酸、弱碱和水解的盐溶液的pH变化得慢,强酸、强碱变化得快。五、酸碱中和滴定:1、中和滴定的原理实质:H++OH—=H2O 即酸能提供的H+和碱能提供的OH-物质的量相等。2、中和滴定的操作过程:(1)仪②滴定管的刻度,0刻度在 上 ,往下刻度标数越来越大,全部容积 大于 它的最大刻度值,因为下端有一部分没有刻度。滴定时,所用溶液不得超过最低刻度,不得一次滴定使用两滴定管酸(或碱),也不得中途向滴定管中添加。②滴定管可以读到小数点后 一位。(2)药品: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3)准备过程:准备:检漏、洗涤、润洗、装液、赶气泡、调液面。(洗涤:用洗液洗→检漏:滴定管是否漏水→用水洗→用标准液洗(或待测液洗)→装溶液→排气泡→调液面→记数据V(始)(4)试验过程3、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误差分析:利用n酸c酸V酸=n碱c碱V碱进行分析式中:n——酸或碱中氢原子或氢氧根离子数;c——酸或碱的物质的量浓度;V——酸或碱溶液的体积。当用酸去滴定碱确定碱的浓度时,则:c碱= n酸c酸V酸/n碱V碱上述公式在求算浓度时很方便,而在分析误差时起主要作用的是分子上的V酸的变化,因为在滴定过程中c酸为标准酸,其数值在理论上是不变的,若稀释了虽实际值变小,但体现的却是V酸的增大,导致c酸偏高;V碱同样也是一个定值,它是用标准的量器量好后注入锥形瓶中的,当在实际操作中碱液外溅,其实际值减小,但引起变化的却是标准酸用量的减少,即V酸减小,则c碱降低了;对于观察中出现的误差亦同样如此。综上所述,当用标准酸来测定碱的浓度时,c碱的误差与V酸的变化成正比,即当V酸的实测值大于理论值时,c碱偏高,反之偏低。同理,用标准碱来滴定未知浓度的酸时亦然。六、盐类的水解(只有可溶于水的盐才水解)1、盐类水解: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2、水解的实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破坏水的电离,是平衡向右移动,促进水的电离 。3、盐类水解规律:①有 弱 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 强显谁性,两弱都水解,同强显中性。②多元弱酸根,浓度相同时正酸根比酸式酸根水解程度大,碱性更强。 (如:Na2CO3 >NaHCO3)4、盐类水解的特点:(1)可逆(与中和反应互逆) (2)程度小 (3)吸热5、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①温度: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 (水解吸热,越热越水解)②浓度: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越稀越水解)③酸碱: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H+促进阴离子水解而抑制阳离子水解;OH -促进阳离子水解而抑制阴离子水解)6、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①只电离不水解:如HSO4- 显酸性 ②电离程度>水解程度,显酸性 (如: HSO3- 、H2PO4-) ③水解程度>电离程度,显碱性 (如:HCO3- 、HS- 、HPO42-)7、双水解反应: (1)构成盐的阴阳离子均能发生水解的反应。双水解反应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有的甚至水解完全。使得平衡向右移。 (2)常见的双水解反应完全的为:Fe3+、Al3+与AlO2-、CO32-(HCO3-)、S2-(HS-)、SO32-(HSO3-);S2-与NH4+;CO32-(HCO3-)与NH4+其特点是相互水解成沉淀或气体。双水解完全的离子方程式配平依据是两边电荷平衡,如:2Al3+ + 3S2- + 6H2O == 2Al(OH)3↓+ 3H2S↑ 8、盐类水解的应用:9、水解平衡常数 (Kh)对于强碱弱酸盐:Kh =Kw/Ka(Kw为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a为该条件下该弱酸根形成的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对于强酸弱碱盐:Kh =Kw/Kb(Kw为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b为该条件下该弱碱根形成的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七、电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多元弱酸(多元弱酸盐)的电离(水解)的书写原则:分步书写 注意:不管是水解还是电离,都决定于第一步,第二步一般相当微弱。2、多元弱碱(多元弱碱盐)的电离(水解)书写原则:一步书写 八、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基本原则:抓住溶液中微粒浓度必须满足的三种守恒关系:①电荷守恒::任何溶液均显电中性,各阳离子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的乘积之和=各阴离子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的乘积之和②物料守恒: (即原子个数守恒或质量守恒)某原子的总量(或总浓度)=其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所有微粒的量(或浓度)之和③质子守恒:即水电离出的H+浓度与OH-浓度相等。九、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一些常见知识 (1)溶解度小于0.01g的电解质称难溶电解质。(2)反应后离子浓度降至1*10-5以下的反应为完全反应。如酸碱中和时[H+]降至10-7mol/L<10-5mol/L,故为完全反应,用“=”,常见的难溶物在水中的离子浓度均远低于10-5mol/L,故均用“=”。 (3)难溶并非不溶,任何难溶物在水中均存在溶解平衡。 (4)掌握三种微溶物质:CaSO4、Ca(OH)2、Ag2SO4 (5)溶解平衡常为吸热,但Ca(OH)2为放热,升温其溶解度减少。 (6)溶解平衡存在的前提是:必须存在沉淀,否则不存在平衡。2、溶解平衡方程式的书写 注意在沉淀后用(s)标明状态,并用“ 可逆符号 ”。如:Ag2S(s) =可逆= 2Ag+(aq)+ S2-(aq)3、沉淀生成的三种主要方式 (1)加沉淀剂法:Ksp越小(即沉淀越难溶),沉淀越完全;沉淀剂过量能使沉淀更完全。 (2)调pH值除某些易水解的金属阳离子:如加MgO除去MgCl2溶液中FeCl3。 (3)氧化还原沉淀法: (4)同离子效应法 4、沉淀的溶解: 沉淀的溶解就是使溶解平衡正向移动。常采用的方法有:①酸碱;②氧化还原;③ 沉淀转化 。5、沉淀的转化: 溶解度大的生成溶解度小的,溶解度小的生成溶解度 更小 的。 如:AgNO3 AgCl(白色沉淀) AgBr(淡黄色) AgI (黄色) Ag2S(黑色)6、溶度积(KSP)(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电解质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2)、表达式:AmBn(s) =可逆= mAn+(aq)+nBm-(aq) KSP= [c(An+)]m •[c(Bm-)]n(3)、影响因素:外因:①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②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4)、溶度积规则QC(离子积)﹥KSP 有沉淀析出QC= KSP 平衡状态QC ﹤KSP 未饱和,继续溶解

不知道你们怎么学的 水溶液中离子平衡就是任何溶液他的阳离子书永远等于阴离子数 不明白的也厚再问吧 化学这部分如果学不好后面更难弄

这一章主要学水电离的知识,PH值的知识,水的PH值是7;属于中性;水电离方程式:H2O = H+ + OH-

什么省?什么版本的书?全国用的不同的。什么知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 3.了解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情感目标: 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体会大千世界阴阳共存,相互对立统一,彼此依赖的和谐美。教学过程今天学习的内容是:“电离平衡”知识。 1.弱电解质电离过程(用图像分析建立)2.当 则弱电解质电离处于平衡状态,叫“电离平衡”,此时溶液中的电解质分子数、离子数保持恒定,各自浓度保持恒定。 3.与化学平衡比较 (1)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即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过程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过程仍在进行,只是其速率相等。 (2)此平衡也是有条件的平衡:当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即平衡发生移动。 (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A.内因的主导因素。 B.外因有: ①温度: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②浓度:问题讨论:在 的平衡体系中: ①加入 : ②加入 : ③加入 :各离子分子浓度如何变化: 、 、 、 溶液 如何变化?(“变高”,“变低”,“不变”) (4)电离平衡常数 (ⅱ)一元弱酸:(3)一元弱碱①电离平衡常数化是温度函数,温度不变K不变。 ② 值越大,该弱电解质较易电离,其对应的弱酸弱碱较强; 值越小,该弱电解质越难电离,其对应的弱酸弱碱越弱;即 值大小可判断弱电解质相对强弱。 ③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一级电离程度较大,产生 ,对二级、三级电离产生抑制作用。如:随堂练习1.足量镁和一定量的盐酸反应,为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 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 A. B. C. D. 2. 是比碳酸还要弱的酸,为了提高氯水中 的浓度,可加入( ) A. B. C. D. 3.浓度和体积都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在相同条件下分别与足量 固体(颗粒大小均相同)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盐酸的反应速率大于醋酸的反应速率 B.盐酸的反应速率等于醋酸的反应速率 C.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比醋酸更多 D.盐酸和醋酸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样多4.下列叙述中可说明酸甲比酸乙的酸性强的是( ) A.溶液导电性酸甲大于酸乙 B.钠盐溶液的碱性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酸甲的钠盐比酸乙的钠盐弱 C.酸甲中非金属元素比酸乙中非金属元素化合价高 D.酸甲能与酸乙的铵盐反应有酸乙生成5.有两种一元弱酸的钠盐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现将这两种盐的溶液中分别通入适量的 ,发生如下反应:和 的酸性强弱比较,正确的是( ) A. 较弱 B. 较弱 C.两者相同 D.无法比较总结、扩展 1.化学平衡知识与电离平衡知识对照比较。 2.一元弱酸弱碱中 与 的求法: 弱电酸中 浓度: (酸为弱酸物质的量浓度) 弱碱中 浓度: (碱为弱碱物质的量浓度) 3.讨论 中存在哪些微粒?(包括溶剂) 4.扩展 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在常温下,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以它们的系数为方次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该常数叫溶度各( )。例如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加上其方次)的乘积大于、等于溶度积时出现沉淀,反之沉淀溶解。 (1)某 溶液中 ,如需生成 沉淀,应调整溶液的 使之大于 。 (2)要使0.2mol/L 溶液中的 沉淀较为完全(使 浓度降低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 溶液,使溶液 为 。布置作业第二课时P60一、填空题:2.3.4.P61四、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电解质,非电解质 1.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思考〕① , 在水溶液中,不导电,它属于非电解质吗?为什么? ② 溶于水能导电,则氨气是电解质吗?为什么? ③共价化合物在液态时,能否导电?为什么? 2.电解质导电实质,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的原因是什么?二、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区分电解质强弱的依据: 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能力”的大小。2.电离方程式:电离方程式书写也不同 (1)强电解质: (2)弱电解质: 3.强弱电解质与结构关系。 (1)强电解质结构:强碱,盐等离子化合物(低价金属氧化物); 强酸,极性共价化合物; (2)弱电解质结构:弱酸,弱碱具有极性共价位的共价化合物。三、弱电解质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浓度),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度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2.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比较 “等”:电离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 “定”:离子、分子的浓度保持一定。 “动”:电离过程与离子结合成分子过程始终在进行。 “变”:温度、浓度等条件变化,平衡就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3.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 (1)温度: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温度降低,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2)浓度: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增大;4.电离平衡常数 (1)一元弱酸电离平衡常数: (2)一元弱碱电离平衡常数: (3)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每步各有电离常数。如: (4)电离平衡常数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而与浓度无关。 (5)K的意义: K值越大,弱电解质较易电离,其对应弱酸、弱碱较强。 K值越小,弱电解质较难电离,其对应弱酸、弱碱较弱。电离平衡--电离平衡一文由chinesejy教育网www.chinesejy.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jh发个改好价格好几个

绪言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第二节 化学电源 第三节 电解池 第四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归纳与整理 附录 追问 忘说了,帮我看下第七题,拍的答案看不懂

绪言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第二节 化学电源 第三节 电解池 第四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归纳与整理 附录

绪言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第二节 化学电源 第三节 电解池 第四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归纳与整理 附录

选修四? 楼主哪地方的啊 追问 山东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