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血常规化验单数据

三系化验报告 正常值范围 语言描述白细胞WBC 计数 4--10 4千----1万血红蛋白HGB 110--160 10克---16克 血小板PLT计数 100---300 10万----30万 一切正常身体好的 一个人一天的不同时间 血常规数值都可能有不同, 同一时间不同的医院不在同一设备检验也有差异, 主要看三系 其他微低高没什么意义.过一段可以在查一下. 每次检查报告单留存好,作为自己的身体检查档案,好作对比.

这是一个学科的问题,建议不要多问,因为生化检查是一个客观的指标,并不能作为主要依据,异常与正常是一个系统分析的结果,并不是化验单上显示的结果,有时你看到化验值与正常值偏差很大且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实际上并不代表就是有问题,医学讲求结合临床实际

请查阅链接~主业的问题留给专业的人 参考资料: http://wenku.baidu.com/view/bd14b50590c69ec3d5bb75ac.html

血液流变指标检测 全血比粘度(低切) 正常情况:低于男:7.5~10.0女:5.8~8.1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全血比粘度(高切)正常情况:高于男:5.6~6.7女:4.7~6.01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血浆比粘度正常情况:1.64~1.78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等。 红细胞电泳时间(S)正常情况:15~17.4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减少: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血小板电泳时间(S)正常情况:19~22.6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降低: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眼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纤维蛋白原(Fb)正常情况:2.4~3.7(g/L) 增高:感染,炎症,风湿、经期,手术后,DIC代偿期等。 减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胎盘早期剥离,分娩时羊水渗入血管形成栓塞等。 全血还原比粘度(低切)正常情况:低于男:14~20女:12~21 当血细胞比积浓度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以全血粘度与血细胞比积浓度之比表示。即(全血粘度-1)/血细胞比积。其中(全血粘度-1)为增比粘度,还原粘度则实际反映单位血细胞比积产生增比粘度的量,使血液粘度校正到同一血细胞比积浓度的基础上,以之比较。 红细胞电泳时间(S)正常情况:15~17.4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减少: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全血还原比粘度(高切) 正常情况:高于男:10~13女:9~13 当血细胞比积浓度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以全血粘度与血细胞比积浓度之比表示。即(全血粘度-1)/血细胞比积。其中(全血粘度-1)为增比粘度,还原粘度则实际反映单位血细胞比积产生增比粘度的量,使血液粘度校正到同一血细胞比积浓度的基础上,以之比较。 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沉)正常情况:男:0~21mm/h女:0~38mm/h 贫血或血液被稀释血沉增快,是红细胞下降逆阻力减低,并不是红细胞聚集增强而增快。通过红细胞比积的血沉方程K值,可排除贫血或血液稀释对血沉的影响。K值高反映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若血沉快,K值大,血沉一定是快;血沉快,K值正常,是由于红细胞比积低而引起血沉增快。 红细胞压积正常情况:男:0.42~0.47女:0.39~0.40 红细胞压积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比值。是影响血液粘度的重要因素,血液粘度随红细胞压积的增加,而迅速增高,反之则降低。 增高: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后有大量创面渗出液等,测定红细胞压积以了解血液浓缩程度,可作为补液量的依据。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时可高达80%左右。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系体内氧供应不足引起的代偿反应如新生儿,高山居住者及慢性心肺疾患等。 减少:各种贫血或血液稀释,由于贫血类型不同,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比积的降低不一定成比例,故可以根据红细胞比积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的量计算红细胞三种平均值,以有助于贫血的鉴别和分类。 红细胞变形能力正常情况:男:3.9~5.0女:3.0~4.2 降低提示溶血性贫血、血管性疾病、糖尿病、肝脏病。 红细胞刚性指数正常情况:男:7.16女:7.14 红细胞刚性指数越大,表明红细胞变性性越小,是高于变率下,血液粘度高的原因之一。 血液流变指标检测 全血比粘度(低切) 正常情况:低于男:7.5~10.0女:5.8~8.1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全血比粘度(高切) 正常情况:高于男:5.6~6.7女:4.7~6.01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血浆比粘度 正常情况:1.64~1.78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等。 红细胞电泳时间(S) 正常情况:15~17.4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减少: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血小板电泳时间(S) 正常情况:19~22.6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降低: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眼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纤维蛋白原(Fb)正常情况:2.4~3.7(g/L) 增高:感染,炎症,风湿、经期,手术后,DIC代偿期等。 减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胎盘早期剥离,分娩时羊水渗入血管形成栓塞等。 全血还原比粘度(低切) 正常情况:低于男:14~20女:12~21 当血细胞比积浓度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以全血粘度与血细胞比积浓度之比表示。即(全血粘度-1)/血细胞比积。其中(全血粘度-1)为增比粘度,还原粘度则实际反映单位血细胞比积产生增比粘度的量,使血液粘度校正到同一血细胞比积浓度的基础上,以之比较。 红细胞电泳时间(S)正常情况:15~17.4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减少: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全血还原比粘度(高切) 正常情况:高于男:10~13女:9~13 当血细胞比积浓度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以全血粘度与血细胞比积浓度之比表示。即(全血粘度-1)/血细胞比积。其中(全血粘度-1)为增比粘度,还原粘度则实际反映单位血细胞比积产生增比粘度的量,使血液粘度校正到同一血细胞比积浓度的基础上,以之比较。 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沉) 正常情况:男:0~21mm/h女:0~38mm/h 贫血或血液被稀释血沉增快,是红细胞下降逆阻力减低,并不是红细胞聚集增强而增快。通过红细胞比积的血沉方程K值,可排除贫血或血液稀释对血沉的影响。K值高反映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若血沉快,K值大,血沉一定是快;血沉快,K值正常,是由于红细胞比积低而引起血沉增快。 红细胞压积正常情况:男:0.42~0.47女:0.39~0.40 红细胞压积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比值。是影响血液粘度的重要因素,血液粘度随红细胞压积的增加,而迅速增高,反之则降低。 增高: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后有大量创面渗出液等,测定红细胞压积以了解血液浓缩程度,可作为补液量的依据。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时可高达80%左右。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系体内氧供应不足引起的代偿反应如新生儿,高山居住者及慢性心肺疾患等。 减少:各种贫血或血液稀释,由于贫血类型不同,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比积的降低不一定成比例,故可以根据红细胞比积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的量计算红细胞三种平均值,以有助于贫血的鉴别和分类。 红细胞变形能力 正常情况:男:3.9~5.0女:3.0~4.2 降低提示溶血性贫血、血管性疾病、糖尿病、肝脏病。 红细胞刚性指数正常情况:男:7.16女:7.14 红细胞刚性指数越大,表明红细胞变性性越小,是高于变率下,血液粘度高的原因之一。 血常规检查 红细胞(RBC) 正常情况: 男性:(4-5)*1012/L; 女性:(3.5-4.5)*1012/L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贫血,出血 血红蛋白(Hg) 正常情况:男性:(120-150)g/L;女性:(105-135)g/L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贫血,出血 白细胞(WBC) 正常情况:(4-10)*109/L 升高: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 降低: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中性粒细胞 正常情况:(50-70)% 增高:细菌感染,炎症; 降低:病毒性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 正常情况:(0-00.75)% 增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淋巴细胞正常情况:(20-30)% 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免疫缺陷 单核细胞 正常情况:(3-8)% 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血小板(PLT) 正常情况:(100-300)% 升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 降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血沉 正常情况: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增快: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严重贫血,恶性肿瘤,结核病. 减慢:红细胞增多症,脱水. 网织红细胞计数 正常情况:(00.5-1.5)% 增高: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 降低: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血常规检查是对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进行质和量的分析。它不仅能反映机体的造血状态,对其他器官、组织疾病的诊断和监测亦有重要意义。   血常规(血细胞分析)化验单上有20多项结果,有一些是比较专业的项目,不必深究。只要重点关注几个项目: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   白细胞计数(WBC)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其正常参考值为:成人(4-10)×109/L,儿童(5-12)×109/L。白细胞总数升高常见于各种细菌感染、炎症、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感染、严重败血症、药物或射线损伤及某些血液病等。   白细胞分类(DC)是指各种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其正常参考值为:中性粒细胞(N)0.5-0.7,嗜酸性粒细胞(E)0.005-0.05,嗜碱性粒细胞(B)0-0.01,淋巴细胞(L)0.2-0.4,单核细胞(M)0.03-0.08。由于各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一般来说,若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是细菌性感染,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是病毒性感染,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寄生虫感染或过敏性疾病。   红细胞计数(RBC)是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其正常参考值为:成年男性(4-5.5)×1012/L,成年女性(3.5-5.0)×1012/L,儿童(4.0-4.5)×1012/L。红细胞总数病理性增加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部疾病、脱水等,病理性减少则见于各种贫血、白血病、手术后。   血红蛋白(HGB)测定的是单位体积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其正常参考值为: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儿童(120-140)g/L。血红蛋白增多或减少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相似。一般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数量与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是相对固定的,但在贫血时,两者之间的比值将发生变化,如因月经过多导致成年女性常见的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的程度较红细胞下降严重,红细胞数量与血红蛋白含量之比就会升高。   血小板(PLT)计数测定的是单位体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其正常参考值为:(100-300)×109/L。血小板减少常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药物过敏致血小板减少等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各检测项目的正常参考值只是正常人群中绝大多数人的平均数值,并非每个人都适用,仍有约5%正常人不在此范围内。所以,当你拿到患病时的血常规化验单应与自己健康时体检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省儿童医院教授莫丽亚  

找医师吧,跟详细些。

第一,我们先来看化验单中的第一项CRP,CRP就是C反应蛋白,很多大医院都开展微量血CRP的检查。这是一个初筛的检查,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白细胞也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但CRP更敏感一些,它比白细胞出现的时间更早。同时CRP还是疾病?身反应的指标,如果数值高出正常值数倍,往往提示病人身体的多个脏器受到损伤。另外,CRP还和一些严重疾病有关系,比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川崎病、风湿热等。 第二,看白细胞(WBC)的数量,很多家长拿到化验单只知道看白细胞高不高。一般来说,如果白细胞的数量大于10000,就提示孩子有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菌素。白细胞的数值越高,说明细菌的毒力越强或者细菌的数量越多。 但有时候白细胞特别高,不见得就一定是细菌感染,白细胞内还有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如果孩子患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他体内的淋巴细胞就特别高,所以白细胞总数也特别高,可能达到20000,甚至30000,实际上这里面大部分是淋巴细胞,而不是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旧称白血球,是血液中的一类细胞。白细胞通常被称为免疫细胞,是人体和动物血液及组织中的无色细胞。有细胞核,能作变形运动。白细胞一般有活跃的移动能力,它们可以从血管内迁移到血管外,或从血管外的组织中迁移到血管内。因此,白细胞除了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广泛存在于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组织中。血液中的白细胞有五种,从体积来看,从小到大依次为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第三,看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数值越高,说明疾病还在发展,有可能进一步加重。中性粒细胞主要是针对细菌的,当孩子的身体受到细菌感染的时候,中性粒细胞就会增加,来杀死细菌。如果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降低,淋巴细胞百分率相应地就要升高,说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第四,要看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如果它低于正常值,说明有病毒感染。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越低,说明病毒感染的程度越严重。如果高于正常值,说明是细菌感染。有些孩子,他们体内的白细胞总数不太高,但是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很高,这预示着孩子的发热会越来越厉害。 第五,看血小板,血小板的数值越高,说明孩子感染的次数越多。这个孩子的血小板是正常的,很多反复感染的孩子,血小板数值都是400万、500万。 第六,看嗜酸细胞(EOS)绝对值和嗜碱性细胞(BASO)绝对值,它们是判断孩子是否过敏的指标之一。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孩子的嗜酸性细胞绝对值是0.92,正常值是0.05乣0.56,高出正常值很多,说明孩子过敏很严重,说明这个孩子这次生病是在过敏基础上受到感染导致的。 第七,看淋巴细胞绝对值和淋巴细胞百分率。淋巴细胞是干什么的呢?淋巴细胞主要通过分泌抗体来对抗病毒的。如果这两个值高出正常值,就说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第八,看单核细胞百分率和单核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是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对病毒和细菌都有作用,不管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还是支原体感染,吞噬细胞就会第一个出现。单核细胞越高,说明孩子这次发热的程度越严重,持续的时间也越长。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正常值不超过10,如果孩子的单核细胞百分率超过18,他一定会高烧3天以上才能好转,不管用什么药。

第一,我们先来看化验单中的第一项CRP,CRP就是C反应蛋白,很多大医院都开展微量血CRP的检查。这是一个初筛的检查,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白细胞也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但CRP更敏感一些,它比白细胞出现的时间更早。同时CRP还是疾病?身反应的指标,如果数值高出正常值数倍,往往提示病人身体的多个脏器受到损伤。另外,CRP还和一些严重疾病有关系,比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川崎病、风湿热等。 第二,看白细胞(WBC)的数量,很多家长拿到化验单只知道看白细胞高不高。一般来说,如果白细胞的数量大于10000,就提示孩子有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菌素。白细胞的数值越高,说明细菌的毒力越强或者细菌的数量越多。 但有时候白细胞特别高,不见得就一定是细菌感染,白细胞内还有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如果孩子患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他体内的淋巴细胞就特别高,所以白细胞总数也特别高,可能达到20000,甚至30000,实际上这里面大部分是淋巴细胞,而不是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旧称白血球,是血液中的一类细胞。白细胞通常被称为免疫细胞,是人体和动物血液及组织中的无色细胞。有细胞核,能作变形运动。白细胞一般有活跃的移动能力,它们可以从血管内迁移到血管外,或从血管外的组织中迁移到血管内。因此,白细胞除了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广泛存在于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组织中。血液中的白细胞有五种,从体积来看,从小到大依次为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第三,看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数值越高,说明疾病还在发展,有可能进一步加重。中性粒细胞主要是针对细菌的,当孩子的身体受到细菌感染的时候,中性粒细胞就会增加,来杀死细菌。如果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降低,淋巴细胞百分率相应地就要升高,说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第四,要看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如果它低于正常值,说明有病毒感染。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越低,说明病毒感染的程度越严重。如果高于正常值,说明是细菌感染。有些孩子,他们体内的白细胞总数不太高,但是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很高,这预示着孩子的发热会越来越厉害。 第五,看血小板,血小板的数值越高,说明孩子感染的次数越多。这个孩子的血小板是正常的,很多反复感染的孩子,血小板数值都是400万、500万。 第六,看嗜酸细胞(EOS)绝对值和嗜碱性细胞(BASO)绝对值,它们是判断孩子是否过敏的指标之一。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孩子的嗜酸性细胞绝对值是0.92,正常值是0.05乣0.56,高出正常值很多,说明孩子过敏很严重,说明这个孩子这次生病是在过敏基础上受到感染导致的。 第七,看淋巴细胞绝对值和淋巴细胞百分率。淋巴细胞是干什么的呢?淋巴细胞主要通过分泌抗体来对抗病毒的。如果这两个值高出正常值,就说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第八,看单核细胞百分率和单核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是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对病毒和细菌都有作用,不管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还是支原体感染,吞噬细胞就会第一个出现。单核细胞越高,说明孩子这次发热的程度越严重,持续的时间也越长。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正常值不超过10,如果孩子的单核细胞百分率超过18,他一定会高烧3天以上才能好转,不管用什么药。

详细内容如图:

血液流变指标检测 全血比粘度(低切) 正常情况:低于男:7.5~10.0女:5.8~8.1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全血比粘度(高切)正常情况:高于男:5.6~6.7女:4.7~6.01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血浆比粘度正常情况:1.64~1.78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等。 红细胞电泳时间(S)正常情况:15~17.4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减少: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血小板电泳时间(S)正常情况:19~22.6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降低: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眼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纤维蛋白原(Fb)正常情况:2.4~3.7(g/L) 增高:感染,炎症,风湿、经期,手术后,DIC代偿期等。 减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胎盘早期剥离,分娩时羊水渗入血管形成栓塞等。 全血还原比粘度(低切)正常情况:低于男:14~20女:12~21 当血细胞比积浓度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以全血粘度与血细胞比积浓度之比表示。即(全血粘度-1)/血细胞比积。其中(全血粘度-1)为增比粘度,还原粘度则实际反映单位血细胞比积产生增比粘度的量,使血液粘度校正到同一血细胞比积浓度的基础上,以之比较。 红细胞电泳时间(S)正常情况:15~17.4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减少: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全血还原比粘度(高切) 正常情况:高于男:10~13女:9~13 当血细胞比积浓度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以全血粘度与血细胞比积浓度之比表示。即(全血粘度-1)/血细胞比积。其中(全血粘度-1)为增比粘度,还原粘度则实际反映单位血细胞比积产生增比粘度的量,使血液粘度校正到同一血细胞比积浓度的基础上,以之比较。 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沉)正常情况:男:0~21mm/h女:0~38mm/h 贫血或血液被稀释血沉增快,是红细胞下降逆阻力减低,并不是红细胞聚集增强而增快。通过红细胞比积的血沉方程K值,可排除贫血或血液稀释对血沉的影响。K值高反映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若血沉快,K值大,血沉一定是快;血沉快,K值正常,是由于红细胞比积低而引起血沉增快。 红细胞压积正常情况:男:0.42~0.47女:0.39~0.40 红细胞压积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比值。是影响血液粘度的重要因素,血液粘度随红细胞压积的增加,而迅速增高,反之则降低。 增高: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后有大量创面渗出液等,测定红细胞压积以了解血液浓缩程度,可作为补液量的依据。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时可高达80%左右。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系体内氧供应不足引起的代偿反应如新生儿,高山居住者及慢性心肺疾患等。 减少:各种贫血或血液稀释,由于贫血类型不同,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比积的降低不一定成比例,故可以根据红细胞比积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的量计算红细胞三种平均值,以有助于贫血的鉴别和分类。 红细胞变形能力正常情况:男:3.9~5.0女:3.0~4.2 降低提示溶血性贫血、血管性疾病、糖尿病、肝脏病。 红细胞刚性指数正常情况:男:7.16女:7.14 红细胞刚性指数越大,表明红细胞变性性越小,是高于变率下,血液粘度高的原因之一。 血液流变指标检测 全血比粘度(低切) 正常情况:低于男:7.5~10.0女:5.8~8.1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全血比粘度(高切) 正常情况:高于男:5.6~6.7女:4.7~6.01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血浆比粘度 正常情况:1.64~1.78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等。 红细胞电泳时间(S) 正常情况:15~17.4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减少: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血小板电泳时间(S) 正常情况:19~22.6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降低: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眼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纤维蛋白原(Fb)正常情况:2.4~3.7(g/L) 增高:感染,炎症,风湿、经期,手术后,DIC代偿期等。 减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胎盘早期剥离,分娩时羊水渗入血管形成栓塞等。 全血还原比粘度(低切) 正常情况:低于男:14~20女:12~21 当血细胞比积浓度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以全血粘度与血细胞比积浓度之比表示。即(全血粘度-1)/血细胞比积。其中(全血粘度-1)为增比粘度,还原粘度则实际反映单位血细胞比积产生增比粘度的量,使血液粘度校正到同一血细胞比积浓度的基础上,以之比较。 红细胞电泳时间(S)正常情况:15~17.4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减少: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全血还原比粘度(高切) 正常情况:高于男:10~13女:9~13 当血细胞比积浓度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以全血粘度与血细胞比积浓度之比表示。即(全血粘度-1)/血细胞比积。其中(全血粘度-1)为增比粘度,还原粘度则实际反映单位血细胞比积产生增比粘度的量,使血液粘度校正到同一血细胞比积浓度的基础上,以之比较。 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沉) 正常情况:男:0~21mm/h女:0~38mm/h 贫血或血液被稀释血沉增快,是红细胞下降逆阻力减低,并不是红细胞聚集增强而增快。通过红细胞比积的血沉方程K值,可排除贫血或血液稀释对血沉的影响。K值高反映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若血沉快,K值大,血沉一定是快;血沉快,K值正常,是由于红细胞比积低而引起血沉增快。 红细胞压积正常情况:男:0.42~0.47女:0.39~0.40 红细胞压积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比值。是影响血液粘度的重要因素,血液粘度随红细胞压积的增加,而迅速增高,反之则降低。 增高: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后有大量创面渗出液等,测定红细胞压积以了解血液浓缩程度,可作为补液量的依据。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时可高达80%左右。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系体内氧供应不足引起的代偿反应如新生儿,高山居住者及慢性心肺疾患等。 减少:各种贫血或血液稀释,由于贫血类型不同,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比积的降低不一定成比例,故可以根据红细胞比积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的量计算红细胞三种平均值,以有助于贫血的鉴别和分类。 红细胞变形能力 正常情况:男:3.9~5.0女:3.0~4.2 降低提示溶血性贫血、血管性疾病、糖尿病、肝脏病。 红细胞刚性指数正常情况:男:7.16女:7.14 红细胞刚性指数越大,表明红细胞变性性越小,是高于变率下,血液粘度高的原因之一。 血常规检查 红细胞(RBC) 正常情况: 男性:(4-5)*1012/L; 女性:(3.5-4.5)*1012/L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贫血,出血 血红蛋白(Hg) 正常情况:男性:(120-150)g/L;女性:(105-135)g/L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贫血,出血 白细胞(WBC) 正常情况:(4-10)*109/L 升高: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 降低: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中性粒细胞 正常情况:(50-70)% 增高:细菌感染,炎症; 降低:病毒性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 正常情况:(0-00.75)% 增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淋巴细胞正常情况:(20-30)% 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免疫缺陷 单核细胞 正常情况:(3-8)% 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血小板(PLT) 正常情况:(100-300)% 升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 降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血沉 正常情况: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增快: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严重贫血,恶性肿瘤,结核病. 减慢:红细胞增多症,脱水. 网织红细胞计数 正常情况:(00.5-1.5)% 增高: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 降低: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满意请采纳。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尿常规检查和血常规检查的结果,其数字都在参考值范围内,身体很健康,毕竟只有19岁。请珍惜,多锻炼、合理营养。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血常规,尿液常规,检验结果正常。

化验单主要看关键项目拿到自己的“血常规”化验单,看着上面密密麻麻排列的18项检验结果时,徐女士懵了——有些指标在参考范围内,而有些指标却标着“↑” 、“↓” ,意思是指标偏高或偏低。问医生,说“血常规”检查,只要是主要指标正常,其他次要指标高点低点没有关系。但她总不放心,如果是正常的,为什么这些指标会偏高或偏低呢?像徐女士这种情况到“医生信箱”来咨询的人很多。最近,一些人到医院体检,因他们看不懂体检表,于是咨询自己到底是有病还是没病?病情是不是很严重,发展到了哪个阶段?对于如何看体检表,记者咨询了金华广福医院全科主任医师鲍德国。极少数人在“参考值”外当你拿到检验报告单,在单子上都写有一个“参考值”。那么这个“参考值”到底意味着什么?检验结果一旦超过了“参考值”就等于健康出现问题了吗?鲍德国说,“参考值”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用于参考、指导判断的数值,它实际上是正常人群中绝大多数人的平均数值,参考值只是一个统计学上的概念。鲍德国举例说,像心跳,一个人的心跳每分钟60~100次是参考值范围,如果你体检时心跳是50次,就是不正常了,这就不对了,因为绝大多数人的心跳是每分钟60~100次,但少数人可以不在这个范围;还有血常规中的白细胞总数,参考值是4.0~10.0,意思就是说正常人群中绝大多数人每单位(×109/L)的白细胞总数是在4.0~10.0之间。少数人可以不在这个范围。不过,他们的检验结果数值虽然不在参考值的范围内,但却不代表他们的健康有异常。化验结果是判断疾病的一方面鲍德国说,化验结果低于或高于“参考值”不一定是病理状态或患了某种疾病。化验结果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能单凭参考值就判断有没有疾病。比如你剧烈活动、发热、受寒或精神紧张会在尿中出现蛋白,并且大于蛋白尿的参考范围上限150毫克/24小时,但这种尿蛋白的出现是人体的正常现象,被称为生理性蛋白尿。如葡萄糖,就是血糖,参考范围是:3.89~6.11,稍高或者低一点没有关系,身体自身很快就会调节回来,如果葡萄糖偏低,食物吃下去,血糖很快就上来了;如果血糖偏高点,你少吃一点,血糖就降下来了。但如果葡萄糖低于2.00,出现了心跳很快,出大汗,甚至神志不清,这就是低血糖,如果低血糖反复发作,就要查一下胰腺有没有肿瘤。如果葡萄糖超过了7.00,那就是患有糖尿病了。鲍德国说,一个病人有了化验结果,再结合症状、体征、其他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最终才会得出患有什么疾病的正确判断。因此,人们在拿到化验单时即使看到自己的检查结果不在“参考值”范围内也不必太紧张,而应请教医生,对自己的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估。化验单要看关键项目拿到化验单,很多人会被名目繁多的项目搞糊涂,到底该看哪一项才好?鲍德国指出,化验单上有许多项目确实非常专业,其作用是帮助医生判断病人的病情,或者查找病因。至于普通人,很难也没必要把化验单完全看懂,拿到化验单后只要学会看最关键的项目就能掌握最重要的信息了。例如血常规化验单,人们关键要看的数值有四项: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这四个项目其中一项出现异常都应该引起重视。如以发热为例,医生会让病人做个血常规检查,目的就是为了分辨病人的发热是由细菌感染引起还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如果患者的白细胞高于参考值上限,表示可能是细菌性感染;但如果是低于参考值下限,则可能是病毒性感染。而对于尿常规的化验单,鲍德国认为关键要看尿糖、尿蛋白、尿白细胞、镜检红细胞四项,这四项其中一项异常都有患病的可能,应该尽快请教医生或复查或进一步检查。鲍德国提醒,血常规(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尿常规(尿糖、尿蛋白、尿白细胞、镜检红细胞),这几项主要指标非常重要,而其他一些次要指标正常的情况下出现高或低,不在参考值范围内,不能说明有疾病;而当主要指标出现不正常时,这些次要指标全部发挥作用,可作为判断你有可能得什么疾病的重要依据。鲍德国说,除血常规、尿常规检查外,其他如血生化、乙肝两对半和血糖等体检指标每项都非常重要,任何一项异常都预示着健康出现了问题,不能掉以轻心,应主动去医院随访;体检医院的医师有责任和义务对此作出详细的解释。主要指标不正常很可能有疾病鲍德国说,如果在体检中发现一些主要指标不正常,表明有疾病。如血常规检查,*白细胞:高,很可能是细菌感染;如果白细胞超过5万、6万,并且形态有异常,就有可能是患了白血病;低于2000或以下,说明抵抗力低,经常容易伤风感冒,应进一步查原因。*红细胞:高,可能由于长期缺氧;低,可能营养不良或骨髓性贫血。*血小板:血小板是凝血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血小板低,有可能发生凝血功能障碍;高,说明血液浓缩;血小板极高,就有可能是患有血小板性白血病。像尿常规检查,*尿糖:高,同时血糖也高,就是糖尿病;如果血糖不高,但小便里有糖,可能是肾性糖尿病;*尿蛋白:肾脏疾病、肿瘤等全身性疾病都可以使它升高,这项指标不正常一定要作进一步的检查。*尿白细胞:高,说明尿路感染。以上这些例子只是说明,当化验项目中主要指标明显不正常时,一定要去医院随诊进一步检查,以防漏诊或延误疾病的诊断。楼主,应该是w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