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的故事》说课稿一. 说教材: 1. 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这个课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包含面广,可以从其中三个方面入手,这样就不会觉得内容空洞。引导学生对大树的图片展示、创作实践、自编故事进行丰富联想,从而使学生有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能力。本课内容可以非常自然地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达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所需课时一课时。 2 、教学目标:(1) 美育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2) 知识目标:鼓励学生大胆地、有个性的用自编故事、绘画方式等去表达对大树的情感。(3)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3、 根据本课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1) 在本课中,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是重点(2) 在认知大树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视野,表现大树的同时培养学生画面构思的完整性,又是本课的难点。 4、 教具准备:课件、画纸、画笔等。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天真、好动、活泼可爱,思维独特、个性鲜明。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让他们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上课开始教师歌曲《好大一棵树》导入,引出课题,把学生带进树的故事,并且感受到树的重要性,让学生初步形成保护树的意识。 (二)教师引导、赏析图片。 我用课件展示绘画中的大树作品 (1) 欣赏绘画中的大树,让学生知道大树可以用不同的绘画方式去表现(2) 欣赏教材中的作品,让学生了解不仅可以画整棵大树,还可以针对大树的某一部分进行创作绘画。(三)讨论交流,启发思维。(2分钟)我提出:“那你们喜欢大树吗?喜欢大树那些地方?一起说说,小朋友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喜欢树叶、树根、树枝、、、、、、为下面的绘画打基础。 (四)创作实践活动。(7分钟)学生体验创作快感,其特点是让学生选择材料进行创作时还可以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合作,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作能力,同时播放背景音乐,给学生创造一个快乐宽松的情境,让学生在创作中获得一定的创作灵感和快乐。 (五)课堂表演,自编故事。(7分钟)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大树的故事,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此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七)播放学生作品(3分钟)欣赏同龄人的作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创造自信心,也让学生赏析到美术语言表现的多样性。 (八)课后拓展(1分钟)有关大树的用途有很多。小朋友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发挥想象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大树。板书设计: 大树的故事 生长姿态 颜色 外型这样的板书设计直观明了既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又体现本课的教学内容,对本课教学也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四、说教法:1、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感受大树的美,创造大树的美,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力。我采用情境教学贯穿始终:2、新的美术课程提出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教师应该在充分相信并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帮助学生建立符合各自个性天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体验,这决定着学生有可能具有丰富而自由的创造力。因此,我引导学生运用了探究学习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一些简单的问题为导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解决创造过程中的问题。 五、说学法“学”是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采用以下主要学法:(1) 欣赏、联想法: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初步认识人与大树的关系(2) 交流合作讨论法: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让学生仔细思考讨论合作,然后随意交流、发言,这样的学法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民主、自由、开放的气氛中成长。(3) 表演法:学生用语言或动作,表现大树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六、小结: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是不受时空制约的,美术课教学同样不应局限在40分钟之内。我们应该注意到,学生在课后生活实践中,在有意无意地积累着生活经验,而这些经验本身对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着巨大的作用。这就是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为您奉上,请参考:  儿歌: 大树音乐会    我家窗前有棵树,  真吵。  树上黄鹂叫,  树下青蛙闹,  啄木鸟的尖嘴,  咚咚的敲,  小松鼠在叶子里,  哗啦哗啦跳。  嘘——别吵了,  听我的!  请啄木鸟打鼓,  青蛙吹号,  小松鼠弹琴,  黄鹂吹口哨,  开个大树音乐会,  我当指挥好不好?

设计思路:春天,小动物都做着自己喜欢的运动,在一次大班语言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森林里的小动物特别感兴趣,他们喜欢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发育特点,喜欢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更喜欢唱有关小动物的歌曲。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增强歌曲对幼儿的感染力,增强幼儿的健康意识,我根据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了这节音乐活动。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学会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热闹、欢快的特点。2. 理解歌曲内容,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3. 师幼根据歌曲内容创编简单的动作。活动准备:1.《森林里真热闹》课件。2.录音机、《森林里真热闹》歌曲磁带。活动过程:一、 随《森林里真热闹》的音乐做着动作进入教室。二、引导幼儿欣赏歌曲并理解歌曲内容。1.听歌曲,让幼儿感知歌曲热闹欢快的旋律。2. 看课件,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三、 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引导幼儿唱出歌曲中的衬词,增强歌曲的表演力。1.打节奏说儿歌《森林里真热闹》。2.学唱歌曲。四、师幼共同创编简单的动作,带领幼儿随音乐表演。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我这次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科学领域中大自然的礼物主题下的年轮的秘密这一活动。  教材分析:  在测量大树的活动中,不少孩子认为树越粗它的年龄就越大,树越细它的年龄就越小,可见孩子们是从比较直观的角度来认识大树的年龄。大班孩子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但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本次活动将从幼儿的经验入手,经过讨论,激发幼儿探究树木年龄的兴趣,引导幼儿从颜色和疏密角度进行观察,让幼儿发现年轮的特点。依据《纲要》要求科学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为主进行了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  1、对树桩上的年轮感兴趣,简单了解年轮与树木生长的关系。  2、喜欢发现问题,并能和同伴通过探讨交流寻找问题的答案。  只有抓住了重难点,才能使活动有的放矢,所以确立了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探究大树的年龄,对树木的年轮发生兴趣。  教学难点:  让孩子们了解年轮和大树年龄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观察过各种树,测量幼儿园里的树。  2、有年轮的大树桩模型,故事课件。  3、《大树桩你有几岁》歌曲磁带  4.彩笔、毛线、纸张:(画有树桩图案)  教法、学法: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此活动中我采用了语言激励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操作法、游戏法等  教学过程:  活动的大体流程:一、谈话形式导入  二、引导幼儿探讨树的年龄,简单了解年轮的含义。  三、操作游戏  具体环节如下:  一、说一说:我们身边的树。  1、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树,你都见过哪些树?它长得什么样?  小结:我们的周围有许多不同的树,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树。  2、树木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  小结:树能让我们乘凉,树能美化环境……树的作用真不少。  3、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怎样爱护、关心他们?  小结: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身边的树,和树做好朋友。  二、讨论:树的年龄。  1、今天有一个大树桩遇到了些麻烦,让我们来听听,帮它解决一下吧。  2、观看课件,欣赏故事,边听边讨论。  (1)你知道自己几岁吗?  (2)你们都知道自己的年龄,可是大树桩不清楚,怎样才能知道它几岁了?(幼儿互相讨论交流)  (3)看故事,了解年轮的秘密。  小结:大树的年龄就是它一圈一圈的年轮,它每长一年,树桩上的圈圈就会多一圈,有几个圈表示它有几岁。  三、操作游戏  1. 在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的音乐背景下,每个幼儿一份画有不同年轮大树桩的纸,让幼儿数一数大树桩有几圈,就证明有几岁,然后用数字表示出来。  2.请幼儿在画有树桩的纸上画出树的年轮或用毛线粘出树的年轮。  以上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孩子的情况做出灵活的处理,如有不当,请各位评委提出宝贵的意见。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