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可以卖保险吗?

银行可以卖保险,银保是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大头。银保的分红不高,普遍没有银行存款高,绝大部分都是像你这样用高一些的利息忽悠你购买成保险。所有人都知道,但是没有人管。

湖南万和联合律师事务所李健律师表示,依据银监会2010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明文禁止了银保驻点销售,要求商业银行不得允许保险公司人员派驻银行网点,通过商业银行网点直接向客户销售保险产品的人员,应当是持有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的银行销售人员。李健还强调,商业银行在开展代理保险业务时,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不得将保险产品与储蓄存款、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产品混淆销售;不得将保险产品收益与上述产品简单类比;不得夸大保险产品收益;向客户说明保险产品的经营主体是保险公司,如实提示保险产品的特点和风险,如实向客户告知保险产品的犹豫期、保险责任、电话回访、费用扣除、退保费用等重要事项。另外,李健也提醒客户办理银行业务特别是理财业务,一定要看清合同条款,明确权利和义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银行机构是不可以卖保险的,但是可以代理。就是其他保险公司的产品和银行达成挂钩的方式,由这家银行办理,把保费存入这家银行,保单是其他的保险公司。--如果觉得有被欺骗可以投诉,查询本省或市的 ‘保监会’ 电话即可。

银行是帮保险卖保险,这种属于银保!

银行可以卖保险吗? 第1张

一般可以卖,如果不好卖是可以告的

我以前就是做的.这叫银代业务.不过我们的是每年存的,要存5年左右的钱保10年,然后它会每年分红,满期的话会分十次红,但是一般这种业务都会要求你存十年或十年以上,就是十年都最好不要动用这些钱,否则你的收益(就是本和息了)会受影响的.所以除非你有一些钱十年都不动,不然不要存.而且那个保险也是有要求的,一般都是意外险.这是附加的,赔率一般都不高,而且要致死致残才会赔的.所以保险价值并不高.你办这种业务必须承担长达十年的时间风险.不是没有风险的.而且这种收益一般都是浮动的,也就是不稳定的.所以相对一般收入的家庭,这种险除非是为如孩子的学费或创业(10年后才能创业喔,有得等)之类的未来规划外是没有太大的价值的.如果你是看重它的利息比银行高这点的话,就考虑下它的时限问题(要放10至15年Y,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做其它投资).但如果你去问银行的人的话,他们一定会叫你买的.因为他们会有提层......你有信用卡,这说明你有固定收入,那你完全可以每月存几百,一年存它个几千,所以你附合办变种业务的要求.是他们的潜在发展顾客哟.但他们一般不会和你仔细说明这种业务的潜在风险.只会着重说它比银行利息高呀,比基金保险呀这方面的事.还会和你说这是理财(拜托,如果理财这么简单的话,那人家理财经理都要去跳楼了.)坦白说,就是看不惯,他们这种半忽悠半骗人,避重就轻的营销方式,我才不干的.弄得现在待业在家*_*唉~~总之,这种银行与保险公司牵手的业务几乎都是这种模式的.试想下,如果银行与保险公司无利可图,他们会办变种业务吗?他们要的就是你在十年内,不动用这些钱.好让他们拿去投资,从中抽利,其中的小部分才会作为分红分给顾客的.想想吧,如果你有钱在十年内不会动用,又有未来的规划的.倒是可以考虑看看.但要慎重,做这种业务的可不致一家,你可以多去看看其它银行的理财业务.如果你去问,他们一定会非常高兴向你介绍的.但决不能当场就办.一定要回家分析分析再决定.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希望可以帮到你.

银行、邮储员工骗保术:一是把保险解释成银行存款,卖保险是存款送保险,很多百姓到现在还稀里糊涂。二是把十年期保险说成三年,五年六年期的说成一两年。三是夸大意外险,大部分银行保险只能保意外死亡或者无意外保险,但银行员工都夸大为保意外(言下之意只要出了意外都保,故意模糊言辞)。四是夸大收益,银行保险到期收益根本不能预期,但银行工作人员按照保险公司人员的授意,擅自夸大收益,基本都说比存款高,并将十年期的保底金额解释成一年,模糊客户视听。五是保单上现金价值基本都打印在保单背后,并粘贴于背面,防止客户看见后明白真相而要求退保;那些分红都是理论上的“预期最高”收益,是根据保险公司每年的盈利状况而定,可有可无,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合同内容没有明确说明其具体领取金额,仅凭人的一张嘴说是如何的高,都将是保险公司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到时候因为各种因素不兑现,也没有法律责任。

骗子,我就是信银行推销说比利息高,今天五年存十年到期,说本金加利息分红差不多三万,结果满了才四千多,搞了十年,比银行定期利息都低,大家伙不要相信银行这些狗屁推销,还有保险的

银行有代理保险的业务,成为银保产品,现在在银行买保险是很平常的事,通常以储蓄型保险为主,就是既有储蓄功能,也有保险功能,没事当定期存,有事则按保险条文的规定赔付。对于有保险需求也有储蓄需求的人来说,储蓄型保险是一种相对稳健的理财投资,但如果你没有保险需求的话,可以作其他投资,不一定要买银保。你说的交十年,保十五年的银保产品是银行代理的保险产品,期满一定是保本的,但如果提前支取,就可能面临本金的损失。不过银保产品有个保障在,如果在保险期内发生意外,则按保险条款赔付一定倍数的保险金。

应该是银保业务,大多数产品跟基金差不多,保障功能比较少~可以到银行去询问。

银行作为投资者主要的理财通道,很多时候银保产品就会被误认为是理财产品而成为一些投资者的选择,这种从一开始就忽视了保险责任,混淆了产品属性也是造成很多纠纷的原因之一。保险专家提醒,消费者去银行购买银保产品的时候,一定要首先弄清楚,这款产品到底是银行或者基金公司推出的理财产品还是保险公司推出的保险产品,只有搞清楚了是保险产品之后才能接下去详细了解银保产品的保费保额、保障范围等等信息。 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目前市场上不少保险公司会为银行代理销售渠道推出专门的银保产品,而且现如今的保险产品也均“号称”具有理财功能,但是在银行买的保险和通过中介公司或者代理人等渠道买的保险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保险的所谓理财功能,更多的也是一种资金上的保障,而不要奢求通过保险产品可以赚到多少钱,保险在本质上来说还是一种保障产品。 签字和满期时间要问清楚 只要办理业务,一般都会有个签字确认的问题。保险产品可能会因为涉及多个个体而不像购买普通的理财产品一样只要本人签字就行,如果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不是同一个人的话,所有保险合同上必须有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两个人的签名。而在银行销售保险产品时,无论是代理人还是消费者都往往容易忽略这一点。保险专家解释,被保险人签名主要是为了抵御道德风险和未如实告知的风险。

根据银行的经营范围,保险业务不是银行自己的业务,而只是一项“兼业代理业务”。银行在保险产品的销售身份上,事实上也就是一个“代理销售机构”,通俗说就是只摆个摊,偶尔帮着吆喝卖卖。银行并不会比保险业务员可靠多少。如果你在银行买了保险,后续的手续、业务也都是去保险公司办理的,而非通过银行能解决一切。银行保险的最典型误导方式就是把“买保险”说成“买理财”或是“存一份理财产品“,建议你在百度搜索一下”银行保险 “就能看到很多客户评价的例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比于保险公司,消费者普遍会觉得通过银行渠道进行理财更让人放心。因此,保险公司也将银行渠道作为自己的主要销售渠道之一。有些公司通过银行渠道销售的银保产品已经成为其保费组成的最大部分。 因此,很多人在去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可能经常会遇到戴着银行胸牌的工作人员上前来推销某家保险公司的产品,或者有银行打电话进行保险业务的介绍,他们所推销的就是银保产品。不过,保险专家提醒,因为银保渠道的特殊性,消费者去银行买保险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不等同于理财产品 股市的震荡让更多的人期待稳健的理财。银行作为投资者主要的理财通道,很多时候银保产品就会被误认为是理财产品而成为一些投资者的选择,这种从一开始就忽视了保险责任,混淆了产品属性也是造成很多纠纷的原因之一。保险专家提醒,消费者去银行购买银保产品的时候,一定要首先弄清楚,这款产品到底是银行或者基金公司推出的理财产品还是保险公司推出的保险产品,只有搞清楚了是保险产品之后才能接下去详细了解银保产品的保费保额、保障范围等等信息。 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目前市场上不少保险公司会为银行代理销售渠道推出专门的银保产品,而且现如今的保险产品也均“号称”具有理财功能,但是在银行买的保险和通过中介公司或者代理人等渠道买的保险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保险的所谓理财功能,更多的也是一种资金上的保障,而不要奢求通过保险产品可以赚到多少钱,保险在本质上来说还是一种保障产品。 签字和满期时间要问清楚 只要办理业务,一般都会有个签字确认的问题。保险产品可能会因为涉及多个个体而不像购买普通的理财产品一样只要本人签字就行,如果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不是同一个人的话,所有保险合同上必须有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两个人的签名。而在银行销售保险产品时,无论是代理人还是消费者都往往容易忽略这一点。保险专家解释,被保险人签名主要是为了抵御道德风险和未如实告知的风险。 此外,现在出现在银行的银保产品多为期缴型产品,例如缴费5年,10年后满期领取生存金。这当中就会出现“缴费期限”和“满期时间”两个概念。由于不明白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不少投保人就会把上述例子中的5年当成产品的期限,在5年后去提取生存金,却发现自己属于主动退保,只能拿回本钱,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因此投保人在选购银保产品时必须先问清楚满期时间,也就是开始领钱的时间点。

相比于保险公司,消费者普遍会觉得通过银行渠道进行理财更让人放心。因此,保险公司也将银行渠道作为自己的主要销售渠道之一。有些公司通过银行渠道销售的银保产品已经成为其保费组成的最大部分。 因此,很多人在去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可能经常会遇到戴着银行胸牌的工作人员上前来推销某家保险公司的产品,或者有银行打电话进行保险业务的介绍,他们所推销的就是银保产品。不过,保险专家提醒,因为银保渠道的特殊性,消费者去银行买保险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不等同于理财产品 股市的震荡让更多的人期待稳健的理财。银行作为投资者主要的理财通道,很多时候银保产品就会被误认为是理财产品而成为一些投资者的选择,这种从一开始就忽视了保险责任,混淆了产品属性也是造成很多纠纷的原因之一。保险专家提醒,消费者去银行购买银保产品的时候,一定要首先弄清楚,这款产品到底是银行或者基金公司推出的理财产品还是保险公司推出的保险产品,只有搞清楚了是保险产品之后才能接下去详细了解银保产品的保费保额、保障范围等等信息。 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目前市场上不少保险公司会为银行代理销售渠道推出专门的银保产品,而且现如今的保险产品也均“号称”具有理财功能,但是在银行买的保险和通过中介公司或者代理人等渠道买的保险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保险的所谓理财功能,更多的也是一种资金上的保障,而不要奢求通过保险产品可以赚到多少钱,保险在本质上来说还是一种保障产品。 签字和满期时间要问清楚 只要办理业务,一般都会有个签字确认的问题。保险产品可能会因为涉及多个个体而不像购买普通的理财产品一样只要本人签字就行,如果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不是同一个人的话,所有保险合同上必须有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两个人的签名。而在银行销售保险产品时,无论是代理人还是消费者都往往容易忽略这一点。保险专家解释,被保险人签名主要是为了抵御道德风险和未如实告知的风险。 此外,现在出现在银行的银保产品多为期缴型产品,例如缴费5年,10年后满期领取生存金。这当中就会出现“缴费期限”和“满期时间”两个概念。由于不明白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不少投保人就会把上述例子中的5年当成产品的期限,在5年后去提取生存金,却发现自己属于主动退保,只能拿回本钱,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因此投保人在选购银保产品时必须先问清楚满期时间,也就是开始领钱的时间点。

个人觉得银保产品比较鸡肋,比银行,没有人家灵活,比保险(就是保险公司或者业务员直接出售的)没有人家保障高收益好服务好。推荐在保险公司购买保障、收益、服务都比银保要好,当然,您如果不认可的话,我只能说银保产品还可以,起码比直接存银行的收益要好些。

银行销售的保险也是正宗的保险产品,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我不太建议你在银行购买,除非你非常清楚条款,原因如下:1、银行销售的时间很短,客户经理或银行柜面都无法详细的向你解释产品,而只是主要集中介绍投资回报;2、银行的产品保障一般都不高,如果你想买保障型的产品不建议;3、部分银行网点误导现象严重;4、银保产品的特点在于拉动规模,提高保费,你万一被误导了,一大笔钱进去,损失很大。供参考。

给你打电话推销保险的,不是银行,是保险公司,他们只是借银行的资源和渠道而已,所以你要先弄清楚到底是哪家公司的保险这种电话销售保险的方式,目前在国内,相对于其他销售保险的方式来说,是比较可靠的一种了。因为电话销售是全程都有录音的,如果他和你说的跟保险合同写的不一样,造成了你的误解或者是存在欺骗,那这个保险是无效的,保险公司要全额退还你的保费,如果是你在理赔的时候才发现他说的能赔的合同里写不能赔,那要是保险公司不肯赔的话,你可以到保监会去投诉,申请听录音为证,如果确定属实,那保监会会强制要求保险公司理赔给你的。(其实无论是哪种销售方式,都有可能存在销售人员素质残次不齐的情况,不过要是保险人上门的那种的 话,他和你说的话,你都完全没有凭证的,到时候真的有欺骗什么的情况发生的话,你连个证据都没有,那更谈不上维护自己的权益了,所以有录音的还是相对安全点,至少他们在电话里不会也不敢乱说)要你自己看保险内容你是不是都听懂听清楚了。要是保障范围,保障期限,理赔方式,免赔责任,缴费和续保等等(保什么,不保什么,交多少钱,怎么赔),你都清楚,而且还觉得不错,那就可以买啊,没什么不靠谱的了。

商业银行可以开展代理保险业物,银行业务人员推销保险是合法的。但是银监会早在2010年就下发了相关通知,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开展代理保险业务,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保护客户利益,产品销售活动应当向客户充分揭示保险产品特点、属性和风险,不得对客户进行误导。根据《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一、商业银行开展代理保险业务,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的规定,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操作流程。二、商业银行开展代理保险业务,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保护客户利益。产品销售活动应当向客户充分揭示保险产品特点、属性和风险,不得对客户进行误导。扩展资料:根据《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三、商业银行在开展代理保险业务时,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不得将保险产品与储蓄存款、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产品混淆销售,不得将保险产品收益与上述产品简单类比,不得夸大保险产品收益。(二)向客户说明保险产品的经营主体是保险公司,如实提示保险产品的特点和风险。(三)如实向客户告知保险产品的犹豫期、保险责任、电话回访、费用扣除、退保费用等重要事项。(四)不得以中奖、抽奖、回扣或者送实物、保险等方式进行误导销售。(五)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规定的其他事项。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

  商业银行可以开展代理保险业物,银行业务人员推销保险是合法的,但是银监会早在2010年就下发了相关通知,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开展代理保险业务,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保护客户利益,产品销售活动应当向客户充分揭示保险产品特点、属性和风险,不得对客户进行误导。  把保险产品说成是银行理财产品或者说是理财产品,误导储户,储户当时没有认识到这是保险,通常有的人买了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这是保险,要退保损失又大,无可奈何。希望储户们擦亮双眼,别被推销保险的银行柜员给忽悠了。

银行可以卖保险吗? 第2张

银行业务人员推销保险是合法的。多数的保险公司都有银行保险的产品,简称银保。通常都是保险期限比较短,跟在银行存款相比,收益更高且还可以拥有保障。只是在保险期限内如果需要资金要领出来的话,那所得的收益可能会比直接在银行存款的低。

合法啊~ 但是不知道推销给你保险的那个人是不是真正银行里的人~因为保险公司的 银行保险部 都会有客户经理 驻点在每个银行网点,所负责的主要就是销售一些理财产品~ 再有如果这些客户经理和银行员工关系好的话,银行员工也会帮忙销售投资型保险产品,至于产品的收益也还可以~ 当然对于销售人员不管是保险公司的还是银行员工都会有一定的收入,不过不会很高~这些前提是银行愿意和保险公司合作,并且允许相应的客户经理在银行驻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同意楼上的观点,保险公司有一种叫做银行保险的保险产品,在银行里面卖的,有时候是银行人员推,有时候是保险公司派员驻点推。楼主记住,保险是有一星期左右的犹豫期的,在这个时候退是不用花任何钱的,楼主如果不想要了赶紧去这个保险公司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