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班会

发言稿当前有的少年儿童中缺少感恩之心。许多家长视自己的独生子女为撑上明珠,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为他们做什么,他们都觉得是理所当然,完全以他们为中心,父母亲与孩子的沟通也很困难,少年儿童出现了叛逆的心理。少年儿童拒绝感恩,是道德的失落,是不文明的表现。锦屏县城关二小针对这一情况,于2007年开展了"春晖感恩"教育活动,引导少年儿童加强与父母、亲人、老师及身边的小伙伴、"手拉手"交流沟通,通过写信或做一件小事来表达自己对父母长辈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对老师教诲之恩的感激之情,对他人、社会关怀之恩的感激之情,对党和祖国培育之恩的感恩之情。 感恩父母。父母是孩子至亲人,没有父母就没有孩子的一切,父母爱孩子是无私的,是伟大的爱,教育学生从小敬爱父母。发动学生帮父母做家务事开展感恩父母活动,自己的事自己做,学洗衣、学做饭、整理自己书房;写句感恩的话,父母的养育之恩一辈子也难以回报;春节给父母做一张贺年卡,给爸妈讲一个有趣故事。 感恩老师。老师为了学生的成长,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因为老师不仅赐予了学生知识,更是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正是老师们春风化雨式的教育,解开了学生成长路上的心结。发动学生在教师节亲手做一张货卡,写上祝福的话语送给老师;在班级学习园地上写出赞美老师的话语,让同学们互相学习;班、队课开展"感恩老师"演讲比赛,全校还进行征文比赛:《给老师的一封信》。 感恩同学。要学会对自己的同学感恩,因为每一个孩子要与同学相处,共同度过童年的美好时光,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安慰,在交流中获得欢乐和充实。开展我帮助同学做一件事、"今天我值日"活动、写一篇受同学帮助的作文、给帮助自己的同学打电话,表达自己的感恩心情。 感恩母校。为推进教育,让每一位小学生人小都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我校在六年级开展了"感恩母校"教育活动。开展我对老师说句话、我为母校"添绿荫"植树、"我为母校添光彩"捐书等活动。要求每一位即将毕业学生对老师说一句心里话或感谢的话语,感谢母校的培育之恩和老师的培养之情,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在新的学习环境里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为母校争光。 感恩社会。号召每一位学生为失学儿童或贫困儿童捐款,捐给希望工程;与偏远山村小学儿童手拉手,每一位学生捐一本好书给偏远落后山村的学生。 感恩祖国。儿童的成长离不开祖国,祖国繁荣昌盛,人民才安居乐业,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儿童才能幸福成长。开展我与祖国同成长和喜迎2008红色奥运活动,教育儿童要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连接在一起。 通过"春晖感恩"教育活动,让少年儿童明白个人成长进步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关爱与付出,离不开他人和社会的帮助与扶持,离不开党和祖国的阳光与雨露,培养少年儿童荣辱观念和感恩意识,不忘国家之恩、社会之恩、养育之恩、教育之恩、帮扶之恩,使每个学生学会"知恩、报恩、施恩",做到"我知、我行、我倡导",进而从思想上懂得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从行动上能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勤奋学习,从奉献中快乐生活,从成长中全面发展,成为对家庭有报答,对他人有爱心、对社会有回报,对祖国有贡献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接班人。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道德——是一种文明的体现。一个有道德的人,必定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只有人们的道德意识提高了,才能让社会变得跟美好。古往今来,“德”是一个永远不变的品质,任何时代,只要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就会使人产生无尽的力量,能够创造无尽的财富!其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其实很简单,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细想一想,多为他人考虑一点,道德就会伴随在你的身边。 在校讲文明,在家孝父母。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质,我们要捍卫道德,宣传道德,实践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首先就要自己说自己的,不要用别人的。

当前有的少年儿童中缺少感恩之心。许多家长视自己的独生子女为撑上明珠,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为他们做什么,他们都觉得是理所当然,完全以他们为中心,父母亲与孩子的沟通也很困难,少年儿童出现了叛逆的心理。少年儿童拒绝感恩,是道德的失落,是不文明的表现。锦屏县城关二小针对这一情况,于2007年开展了"春晖感恩"教育活动,引导少年儿童加强与父母、亲人、老师及身边的小伙伴、"手拉手"交流沟通,通过写信或做一件小事来表达自己对父母长辈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对老师教诲之恩的感激之情,对他人、社会关怀之恩的感激之情,对党和祖国培育之恩的感恩之情。 感恩父母。父母是孩子至亲人,没有父母就没有孩子的一切,父母爱孩子是无私的,是伟大的爱,教育学生从小敬爱父母。发动学生帮父母做家务事开展感恩父母活动,自己的事自己做,学洗衣、学做饭、整理自己书房;写句感恩的话,父母的养育之恩一辈子也难以回报;春节给父母做一张贺年卡,给爸妈讲一个有趣故事。 感恩老师。老师为了学生的成长,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因为老师不仅赐予了学生知识,更是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正是老师们春风化雨式的教育,解开了学生成长路上的心结。发动学生在教师节亲手做一张货卡,写上祝福的话语送给老师;在班级学习园地上写出赞美老师的话语,让同学们互相学习;班、队课开展"感恩老师"演讲比赛,全校还进行征文比赛:《给老师的一封信》。 感恩同学。要学会对自己的同学感恩,因为每一个孩子要与同学相处,共同度过童年的美好时光,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安慰,在交流中获得欢乐和充实。开展我帮助同学做一件事、"今天我值日"活动、写一篇受同学帮助的作文、给帮助自己的同学打电话,表达自己的感恩心情。 感恩母校。为推进教育,让每一位小学生人小都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我校在六年级开展了"感恩母校"教育活动。开展我对老师说句话、我为母校"添绿荫"植树、"我为母校添光彩"捐书等活动。要求每一位即将毕业学生对老师说一句心里话或感谢的话语,感谢母校的培育之恩和老师的培养之情,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在新的学习环境里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为母校争光。 感恩社会。号召每一位学生为失学儿童或贫困儿童捐款,捐给希望工程;与偏远山村小学儿童手拉手,每一位学生捐一本好书给偏远落后山村的学生。 感恩祖国。儿童的成长离不开祖国,祖国繁荣昌盛,人民才安居乐业,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儿童才能幸福成长。开展我与祖国同成长和喜迎2008红色奥运活动,教育儿童要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连接在一起。 通过"春晖感恩"教育活动,让少年儿童明白个人成长进步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关爱与付出,离不开他人和社会的帮助与扶持,离不开党和祖国的阳光与雨露,培养少年儿童荣辱观念和感恩意识,不忘国家之恩、社会之恩、养育之恩、教育之恩、帮扶之恩,使每个学生学会"知恩、报恩、施恩",做到"我知、我行、我倡导",进而从思想上懂得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从行动上能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勤奋学习,从奉献中快乐生活,从成长中全面发展,成为对家庭有报答,对他人有爱心、对社会有回报,对祖国有贡献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接班人。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我们今天不去讨论道德和知识谁更重要,但我相信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道德高尚的知识者。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无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为他们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苏辙就曾写道:“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至。”这就说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个人认为,首先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三国时期的刘备曾经以此教导过他的儿子。我们如果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严于律己,那么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积跬步,以至千里;汇小溪,以成江海。我们要善于由大及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决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细小而不足为。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必须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不能只讲动机不计效果,也不能只根据效果去判断其善恶。要注重道德认知,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注意实际行为的锻炼,在实践中增强道德情感、意志力。 古往今来,沧海桑田。虽然时光在流逝,时代在变迁,但是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不仅没有消减,反而与日俱增。我们党和政府对公民的道德建设十分重视。人们常说: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辉煌。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自觉地做道德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捍卫者,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我们今天不去讨论道德和知识谁更重要,但我相信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道德高尚的知识者。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无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为他们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苏辙就曾写道:“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至。”这就说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个人认为,首先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三国时期的刘备曾经以此教导过他的儿子。我们如果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严于律己,那么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积跬步,以至千里;汇小溪,以成江海。我们要善于由大及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决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细小而不足为。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必须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不能只讲动机不计效果,也不能只根据效果去判断其善恶。要注重道德认知,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注意实际行为的锻炼,在实践中增强道德情感、意志力。 古往今来,沧海桑田。虽然时光在流逝,时代在变迁,但是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不仅没有消减,反而与日俱增。我们党和政府对公民的道德建设十分重视。人们常说: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辉煌。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自觉地做道德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捍卫者,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班会 七年级(4)班:肖祖靖 一、教学目标: 重视养成教育,倡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当今社会,诚实守信已成为社会的主流,学生不仅要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还要树立诚信意识、文明意识,努力做到遵守社会公德,讲究文明规范,远离封建迷信、远离营业性网吧,遵守法律法规,杜绝违法犯罪,认真学习科学知识,讲文明、树新风,争取做一名积极进取,诚实友爱的新时代中学生的信念。 二、活动准备: 发动学生网上查资料,关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可以是身边有哪些有道德的人的故事,可以是一些道德的格言,或者是道德小知识。 三、活动过程: 1、讲讲道德小故事 2、交流收集的道德名言 3、班主任点评、总结 四、发言资料: A: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质,我们要捍卫道德,宣传道德,实践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崇尚道德我们中华民族

大家好!今天,我们这次班会的主题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古人说,人生有三件大事:做人、做事、做学问。其中做人是核心,是基础,是其他两项的灵魂支柱。所谓做人,就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古语说:“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意思是说小到个人,道德是做人之本;大到国家,道德是国家兴旺之根。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我们在成长求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注意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争取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生活中常有不道德的行为影响着我们的学习、生活环境,破坏着我们的人际交往,比如:从楼上往楼下扔一些纸屑杂物;上下楼梯不靠右行;在教学楼走廊追逐打闹,影响同学的学习;讥讽嘲弄同学的缺点,撒谎欺骗同学和老师;不按秩序排队,不守时;顶撞长辈,欺负弱小;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等,这些都是不道德的行为。当我们的周围发生这样不道德的行为,便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这样的行为会受到谴责批评。而一旦有这样行为的人,也往往不受大家的欢迎。试想,谁愿意跟一个经常搞破坏不文明的人做朋友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不喜欢别人这样做,那么,自然也不应该用这样的行为去影响他人。每个人都要努力克制自己的行为,努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如何做才算是有道德呢?其实很简单,生活中,有道德的小事俯拾皆是。比如在同学需要帮助时,我们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这就是有道德;比如我们就不挑剔同学的缺点,学会包容她的过失,珍惜和她的友谊,也是有道德;生活中爱护环境,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乱吐痰,见到垃圾主动拾起来,同样也是有道德。道德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周围,只要你留心,用心,有道德的高尚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道德并非天生具备,而是在对自身修养的不断提升中,逐渐积累而成。如果我们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严于律己,那么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高尚的“修为”,并形成良好的“作为”习性,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一个真正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坚持讲文明语言,坚持做有道德的事,你将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是一双手,推开封锁在心里的窗;道德是一扇窗,透过流动着美好的光;道德是一道光,孕育沉浸在纯洁中的心田。我真心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用你们的爱心播撒美德的种子,尊敬长辈、尊重老师、理解父母、感恩生命中爱你的每一个人,养成勤劳勇敢、乐于助人、关心集体、勤俭节约的好品质、好习惯,真正做一个“文明的使者”,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另外,LZ可以结合校规校训来谈一下哦~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与美德同行》。中国是礼仪之邦,文明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很多中国古典书籍都讲到了美德:《周礼》、《礼记》、《道德经》等等。古人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意思是说:德是人的根本,是主要的,财物则是身外之物,是次要的。可见古人是多么重视美德。 东汉有一个叫荀巨伯的人,去探望重病的朋友,正好匈奴在攻打朋友所在的城。朋友让他赶快离开,荀巨伯却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败坏道义而苟且偷生,难道是我荀巨伯的所作所为吗?”匈奴兵攻进城里,看见荀巨伯,说:“大军到了,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留在城中?”荀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取代朋友的性命。”匈奴兵听了,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个有仁义的国家。”于是就把军队撤了回去,整个城都因此获救。这个故事讲的是荀巨伯重义气的美德。宋代的司马光,大家都听说过他小时候砸缸的故事吧,他可不仅仅只会砸缸,后来他成了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坚守 “成由俭,败由奢”这个古训,在他专门写给儿子的一本书《训俭示康》中说:“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别人喜欢奢华,而我喜欢朴素。”他本人以身作则,一生为官清廉,生活简朴。他的儿子司马康在他的教育下也潜心读书,修身养性,并以俭朴自律,在为人、治学方面酷似其父。后来历任校书郎、著作郎等,当时,人们都说:“可为人师表者,司马父子也。”古人非常看重德。我们现代社会,也继承并发扬着古人的“德文化”,中华大地处处体现着美德。就在我们的厦门,有见义勇为的三兄弟,为帮助一名被抢劫的女子,被歹徒砍成重伤。还有一位洗脚妹,她每个月打工收入才2000多元,却资助了同安、翔安100多名贫困中小学生,成为 “中国最美的洗脚妹”。像他们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都是有美德的人。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讲美德的中华大地上也经常发生一些不道德、不和谐的事件。像“小悦悦事件”,18个路人经过都没有在意被撞的小悦悦,人心是何等的冷漠,这是美德的缺失!“三鹿毒奶粉事件”丧尽天良的不法商贩将罪恶的魔爪伸向了无辜的孩子,让上万个婴儿成了肾结石患者。为了利、为了钱,他们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扔在了一边。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但是他们却舍本逐末,最终,害人害己。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让仁义礼智信的美德滋润我们的心灵;让温良恭俭让的传统指引我们的行为;让美德融入我们每天一点一滴的小事里,与美德同行,做一个有美德的人。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