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做好内部培训工作?

作为一家公司的培训主管,我给你几个参考性的建议1、培训需求要拿得准,拿需求的方法要综合运用,不要迷信问卷,要多跟业务部门、各层级沟通,把影响到员工绩效与企业发展的项目作为重点2、制定培训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参训部门的闲忙时间段,在闲的时候培训多些,在忙的时候培训要少些,但在计划上要安排一些能提高业务部门工作效率的重点内容3、审视现有的培训教材,有哪些需要优化,哪些需要开发,教材不只是PPT,还要有讲师手册、学员手册等,尽可能丰富。4、在实施培训的环节上,培训前要准备到位,宁可多花时间也不能让参训人员多等。5、培训评估时,最好要分5级评估,即培训需求的准确度、培训计划安排的合理性、讲师与学员的反馈、培训后学员的行为改变、组织绩效的改进。当然,评估方法也要综合运用,面谈、问卷、考试、观察、数据分析等等。除以上几点之外,讲师团队的管理要抓好,包括讲师的选拔,培养,激励,管理等总之,要做好培训工作很难,很琐碎,需要多多的沟通,思考要周到细致,需要付出很多!祝你成功!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一、培训调研——没有抓住人员真正的需求  培训调研是许多企业经常做的,但依据调研开展的培训,很多时候依然达不到学员要求,学员抱怨很大。这主要是因为,调研中的关键细节被忽视,调研的只是一些表面问题。许多企业培训调研时,往往是把设计很简单的调研问卷一发,任职者直接填写上交,组织者进行汇总后就成了培训需求,这样草草而就的调研随意性很大,人员真正的需求并没有调研出来。另外,培训组织者也知道人员需求的大体轮廓:如干部缺乏管理知识,工人缺乏技术,但到底缺乏哪些技术,缺乏到什么程度,却不是很清楚。经常是人员自己提要求,上报课程,培训组织者没有充分核实考察就安排。这样就导致调研的培训需求失真,培训效果也就差强人意。  因此,只有充分重视调研中的关键细节,才能调研出真正的培训需求。这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调查人员应该掌握什么,二是调查人员真正缺乏什么。两者共同作用,真正的需求就会找出来,而虚假的培训需求也会有效剔除。  调研人员应该掌握什么,需要从企业战略、岗位需求入手,这需要对知识内容进行分类、分级,要了解人员应该掌握什么知识技能;还要了解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这其中每步都可以继续细分。如人员应该掌握的知识可以分为知识、技能等大类,知识可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等;技能也可分为操作技能和通用能力等。人员对各类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是初步了解、基本掌握还是完全精通等等。通常来说,对本岗位应用的关键性知识应该做到精通,对于相关岗位或上下游的知识,做到掌握或基本了解就可以了。如销售人员必须精通销售知识。而掌握了策划知识,了解了生产、物流知识,就会更有效的开展工作。  通过对人员的知识进行分类分级,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培训,必须精通的知识需要培训,需要掌握的知识可以通过辅导、交流等形式获得,而了解性的知识可以通过自学、观摩等形式就可以了。  了解人员欠缺什么,除了对照应该掌握的知识标准,逐一比较分析之外,还需要了解人员绩效差距、主要问题在哪里?这其中,人们很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认为绩效差就应该赶紧培训。事实证明,培训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很多人绩效不高,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由于知识能力欠缺,而是因为态度或其它原因所致。而许多问题,如流程、激励等并不是培训所能解决的,越培训可能越糟,这时最有效的解决方式可能是改变激励方式或改变流程。  需要注意的是:调研培训需求要以任职者和上级主管为主,而不是培训调研人员闭门造车想出来的。这主要是因为:对具体岗位,任职者和上级是行家,他们对岗位了解最深,岗位需要什么,缺什么他们自己最清楚,而上级在场,可以对人员需求进行有效的补充;也能避免人员盲目提要求的状况。而培训调研组织人员主要起到设计调研标准、组织调研、辅导汇总等的作用。  第二、培训实施——缺乏对现场的有效调控  培训现场实施是很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个细节,许多培训组织者往往认为;讲师请来了,学员也来了,都准备好了,培训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因此放松了对培训现场的调控,甚至在培训过程中都不亲临现场。殊不知,培训现场实施也是暗流涌动、问题多多,这时的工作不到位,也会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培训实施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出现跑题偏题、人员不认真听讲、进进出出、冷场、尴尬局面,更有甚者会出现讲师被轰下场,培训中途失败的情况。培训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是许多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  培训内容与学员不匹配:内容与学员不匹配就容易出现上述问题,培训内容过深,学员听不懂;培训内容太浅,学员会不以为然;内容不适合公司,学员感觉中听不中用,浪费时间等。这些情况的出现,通常是由于调研不仔细或者是讲师准备不足所致,这时,学员便出现茫然、不屑、交头接耳甚至离场等情况。  培训形式与学员不匹配:有些讲师培训内容虽然实用、有价值,但讲课形式呆板、照本宣科,结果讲的学员昏昏欲睡。这主要因为讲师没有掌握成人学习特点,把好内容给讲砸了。另外,也有一些企业人员不主动,不爱抛头露面,对讲师活动不配合等,也会导致培训出现冷场。  讲师或学员态度、风格有问题:由于一些讲师的讲课态度不好,高高在上,故意炫耀甚至出现不当言语举止时,就很容易让学员厌烦、看不惯,导致讲师与学员之间出现对立;或者学员由于种种原因,本身就比较有情绪,把火撒在讲师身上,有意刁难讲师,让讲师下不来台,培训过程中就会出现比较尴尬的局面。  因此,作为培训组织者,应该高度重视培训现场这个细节,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学员反应中及时觉察问题,积极听取学员意见,分析各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与讲师协调改进,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培训组织者还要注意培训不能偏离主题,当学员讨论偏题时,培训组织者要及时出场,把议题拉回到预定的轨道上来。另外,培训组织者要积极配合讲师,尤其是冷场时,要采取带头参与活动、复述讲师要点、适当提问等形式与讲师互动,帮助讲师把气氛搞好,让培训活跃起来。  在培训休息时间,培训组织者也要把学员的反应透露给讲师,让其适当调整授课方式或内容等。当然,与学员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采取私下交流谈心等形式,让一些学员放弃其成见,积极配合,让培训能够积极进行下去。  第三、培训结束——缺乏培训的后续跟踪应用  在培训结束后,许多企业往往都会进行培训评估,但却没有真正跟踪其效果。时间一长,参训人员就很快把培训的知识遗忘到脑后,培训的作用就会逐渐消于无形。  培训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局,主要是因为:忽视了培训应用这个关键性细节。培训完成后,培训组织者就撒手不管了。培训内容有没有用到实践上?培训有没有起到相应价值?没人管没人问。这样,缺乏相应的培训应用保障措施,缺乏相应的监督检查,虽然花了很大的人力物力,但培训的效果仍旧会大打折扣。  因此,重视培训应用这个细节,把培训过的知识真正应用到工作当中,这样培训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否则,培训现场热烈激动,培训过后无形无声,培训就成了一场场没有太大价值的做秀,起不到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  如何开展培训应用呢?首先需要让学员重视这件事,其次要让学员养成应用新知识的习惯,通过几方面的配套措施,多管齐下才行。  要让学员重视,与培训评估有效结合必不可少,要通过考试、现场测评、操作检验等手段进行考察,并且把评估分数与学员的考核等挂钩,而不仅仅是走过场,这样促使人员在培训中把知识技能学好。同时,让学员拿出落实培训内容的具体措施来,如让学员写下培训后的心得、感想,这样培训完毕后,上级主管和培训组织者就可以根据学员的实施措施检查监督。  培训结束时,培训组织者需要和企业相关人员,按照培训的内容,改进、完善现有的工作方法、流程等,逐渐形成一个新的知识库,这样学员就能够按照新的方式来工作,培训知识就在潜移默化中应用到日常工作。  培训结束后,培训组织者需要按照不同的课程,设定不同的跟踪检查措施,并协助部门主管进行检查,看看培训内容有没有真正落实。另外,针对关键性、非常重要的课程,还可以将学员掌握和应用情况与考核挂起钩来,强化人员的行为,这样效果会更佳。  总之,培训过程中细节无处不在,尤其是关键性细节,如果忽视了,就会造成准备充足,但最终功亏一篑的结局。因此,高度重视培训中的细节工作,把培训工作做的尽善尽美,培训才会真正带来高价值,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以往,企业内多采用线下面对面授课、文字版培训材料自学和线上异步视频授课的方式,存在成本过高、互动性较差、时效性不足、教学效果无法评估等诸多弊端,难以满足企业培训需求。随着云视频会议系统的普及,远程视频培训逐渐成了企业培训的首选。相对于传统培训方式,远程视频培训有节约成本、高效连接、效果可评估、随时巩固和复看等优点。节约成本分布式办公成为常态,给企业培训部门带来极大的麻烦。为保证教学效果,不得不采取异地培训的方式,但不管是培训师出差到分公司所在地还是受训者来总部,交通、食宿等成本都非常高。采用远程培训,讲师在总部培训室就可以和全国各地受训人员进行面对面高清视频连接。全球领先的音视频技术保证移动网络和互联网环境下,讲师、学员双方也能进行真人1:1高清实时音视频交互,实现完全沉浸式的教学体验。高效连接以往的培训模式受场地空间不足、时间难统一等限制,无法大规模、高频次举办,使用以云视频会议系统为基础的远程培训完美解决了连接难的痛点,讲师用系统发起远程培训,通过微信、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发给受训者,学员用手机、电脑、微信小程序、会议终端等都可以一键进入线上培训室,随时随地建立全球高清视频连接。系统已全面打通主流硬件,iPhone、安卓手机、Windows电脑、Mac OS电脑、会议终端、大屏显示器等均完美支持。效果可评估培训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形式主义的培训课程对提高员工核心竞争力毫无帮助,及时评估培训效果尤为重要,远程培训系统支持答题功能,讲师发起在线答题,受训者用答题器作答,系统收集反馈数据并处理,讲师通过统计结果了解学员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直观、全面的评估效果,并及时作出教学调整。AI+外接设备的组合让教学效果可量化,培训变得更高效。随时巩固和复看只听课不复习很难真正掌握所讲知识点,传统培训场景下学员只能边听边记笔记,课堂效果无法保障。远程视频培训系统支持全程录屏功能,培训结束后,受训者能回看完整课程,不错过任何重要知识点。通过语音识别技术,系统还能生成文字版培训笔记,在线简单编辑后即可导出,方便学员随时查看。上课认真听讲、下课看录播视频和文字培训笔记复习,保证学员能充分、高效地掌握所学知识。网络通讯设施不断完善,云计算、音视频等技术不断成熟,云视讯技术也迎来了爆发式发展,并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远程培训是云视频会议系统众多应用场景中的一个,作为网络时代先进的培训方式肯定会得到更迅速的发展。未来,远程视频培训必将取代传统培训,成为企业内员工培训的最佳解决方案,也将推动整个国内人力资源行业的大变革。小鱼易连是一家采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多方视频会议及视频业务应用的云视频生态系统公司,创业短短3年就成了全球云视频会议行业的领导者,在“云”的大趋势下,云视讯技术将成为未来最基础的沟通方式。以云视频会议为基础,结合企业真实需求深度开发的远程招聘、远程培训、视频会议、沟通会商等应用场景将颠覆企业现有的经营模式,引领企业走进低成本、高效率运营的新时代。

一,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你只有无可替代,你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千万不要叫别人代替你。二,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做好自我销售与信息的传递,让参加培训的人有一种期待感,这就要求你提前做好销售的工作,要把自己先卖出去。三, 每到达一个地方,先下市场走店,找出不足之处,留下照片,与业务员促销员交流,与当地经销商或分公司沟通,为培训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四, 要做好所有准备工作才开始培训,以增强效果。A,地点落实:让每一个参加培训的人清楚培训的地点在哪里,准时到达。B,场地安排:落实电源,明确开门的朝向,通风透气,主讲人应站立的合适位置,设备安装齐备,话筒及音响的效果等。C,心理准备:让参训者人到心思到,工作交接好,手机关机,带好笔记本,带着好奇心而来等。D,有利互动:座位安排有序,舒适不安逸,培训过程不喝饮料,桌面不零乱,要整理好。E,提出要求:手机关机,邻座之间互相确认一下,不交头接耳,不来回走动,认真做笔记,要让大家做出承诺。F,相关事项:课程安排,时间安排,调查问卷,测试等情况讲清楚,让大家安心进入状态。五, 培训时对主讲者的要求:A,充满激情,声音悦耳。语速适中,让人听起来不吃力。B,音量让所有人听得清楚,让人听起来不费劲。C,站姿协调不晃动,使用适当的肢体语言,为你加分。D,平视,目光与大家交流,使听众愿意与你互动交流。E,内容讲清楚讲明白,浅显易懂,讲的知识具操作性。六, 培训时的方式方法:讲解,交流,互动,提问等等。七, 增强效果的手段:鼓掌,做体操,做游戏,讲故事,放音乐,表扬奖励,上台分享等,在培训过程中交替穿插进行。八, 讲自己熟悉的事情,以身作则,说到做到,做出榜样,这样的话才生动有说服力。九,带给别人开心快乐,带给别人知识,带给别人动力,分享在总部点点滴滴的心得体会,让他人羡慕你,心生向往,这样才有吸引力。十, 每次培训结束之后,自己做好总结,与相关人员做好沟通交流座谈,表达真实意见,反馈信息,体现自身的价值。十一,培训效果的追踪,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落实:1事先挑选有代表性的几个人员实地观察,了解他们的能力,培训后与之作个对比。2可以培训前发调查问卷,了解需求,培训后与之作对比。3通过效果评估表来了解。4培训后,通过与业务员一起走店或与促销员一起在卖场做销售来看培训的效果。5由当地业务代表继续追踪执行。6经过周期性的来检查,来看前期的培训效果。

企业如何做好内部培训工作? 第1张

一、培训需求调查培训的开始阶段,我们首先要了解我们需要做什么样的培训,这是培训的基础阶段,如果连做什么都没想好,就去做后面的步骤,估计只有徒劳无功的份。我们可以通过讨论法、问卷法等方式去了解员工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如果对象范围较广,可以和几个资深的员工进行交流,然后把他们的意愿进行一个归类,毕竟想法远远多于我们要举办的培训班。二、作为培训管理,虽然我们可以决定举办什么样的培训班,但是这毕竟是个人的主观认识,也可能跟员工心理的期望大相庭径。所以,培训需求调查阶段,可能的话,应该把选择权交给员工,让他们来选择,而我们应该从一个倾听者的角度出发,帮他们协调解决培训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整个培训更具可行性。就像大学学生的“选修课”,医院病人的“选医生”等等,越来越多的培训机构选择为企业“量身定制”培训内容,我想这些都是从培训实施对象的角度出发的。三培训项目策划1、选择好要培训的项目后,我们要对这个培训项目进行策划,包括主办单位、培训时间、培训对象、培训的内容、培训地点、费用预算等等进行一个相应的策划。2、这里我们应当注意培训时间的安排,尽量选择合适的时间,减少员工的工学矛盾;培训地点,应该选择相对环境较好,周围安静的地方;费用预算,需要对员工培训可能产生的费用进行分解,包括教师的费用、教材费用、场地费用、文具费用等等进行预估,选择最优的组合。三、培训过程实施1、培训过程实施作为培训的关键环节,应当更加注重于效果提升方面的工作。在项目策划结束后,我们需要发布开班通知,包括:培训的时间、培训地点、课程的设置、住宿联系的方式等等,确保培训班的有序开展。2、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培训教室的布置工作,包括桌椅的摆放、音响的效果、幻灯片的投影、计算机的维护、课件的效果等,确保培训过程中能够达到理想效果。如果需要安排考试,应注意考场相应人员和设备的配置,而作为培训管理,应当做好培训的签到和教室的维护工作。四、培训效果评估培训效果评估,一般包括学员对老师的评价和老师对学员的考评。学员对老师的评价,可以制作相应的培训评估表发给参加培训的学员,让他们对培训的教师、课程、环境、后勤等方面进行一个客观评价,并进行收集汇总,对于一些缺漏和不足地方进行及时的跟踪和改进。而老师对学员的考评,包括学员考试的成绩,上课的表现等内容,有助于学员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和差距。最后就是培训班资料的归档,包含培训需求表、项目策划书、培训通知、课程表、签到表、成绩表、评估表、课件、培训照片等相关内容,有助于下次相关培训的查阅。五、总结1、除了上述的组织内容,做一个效果好的培训班,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同时也包括教师的授课技巧、教学大纲的编排、课件的制作等等因素。我想只要做好了这些内容,一个好的培训班应该也离我们不远。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这场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是如此广泛,以致于不仅仅企业的管理者在处理日常事务尤其是在做各种计划时,不得不在计划中加上一条与金融危机相关的注释,普通百姓也每天不得不提醒自己人“精打细算”,捂好自己的钱袋子。金融危机也影响到我的很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朋友,尤其是负责培训业务的朋友的日常工作了。在最近与他们沟通的时候,我们总少不了谈论金融危机对培训工作的影响。有的培训经理跟我说:“金融危机了,我们的企业在削减预算时,培训费可能首当其冲……”他们对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做好培训工作表现出了明显的担忧;然而有意思的是,也有培训经理告诉我:“我们前些年总是忙着应付快速增长的业务,没有时间梳理内务,现在危机来了,我们的老总们变得更关注员工的培训了,说要为未来的业务发展做好人才储备。我与他们在培训方面的沟通变得比原来容易了,当然,老总们的要求也比原来更高了……”但无论是“削减预算”还是“更加注重”,他们告诉我,他们都已经从管理层得到这样的一个要求:培训应该更加有效,其效果应该更加能够直接服务于公司的业务运营。他们说,无论如何,工作压力还是增加了。“你成天与培训经理们打交道,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你就企业如何在金融危机中做好培训工作方面的看法?”他们问我。我说,其实就前面提到的那个老总们对于培训工作的要求而言,可以算是“老调重弹”了,当然,当我们把它放到目前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时,这个“更省钱,更加有效”的要求,份量就显得有些格外沉重,也理应得到各位培训经理的特别重视,因为“裁员”这个词汇,正前所未有地与人力资源管理紧密相伴,与老总们对培训工作的新要求相比,这个词汇会给培训经理和人力资源经理们增加更多的挑战。我觉得,培训经理们,需要在危机中寻找到能够更加有效地为企业做好培训工作的出路。这些出路,至少可以体现在如下的三个方面:一、 提升企业自主设计和实施培训的能力一般的,培训经理们都会在企业内部充当讲师的角色,并会讲授一些通用的课程。这种能力在目前的情况下显得尤其可贵和重要。培训经理们,可以考虑在目前的环境下,进一步提升自己设计和实施培训的能力。在提升自主和实施培训的能力的时候,培训经理们需要拓展自己的视野,将自己从原来已经“熟练掌握”的常规培训课程和培训方法中脱离出来,去学习更新的、更有效的培训方法和技能,将努力将新的培训方法和体系引入到企业中来。而这一点,是与下面的第二个方面紧密相联的。二、 寻找并应用新的培训理论、方法和课程,以提升培训效果在对培训进行分类时,我们有时会将培训分成“通用型培训”和“专业型培训”,前者主要指员工通用技能和管理技能的培养,而后者则指企业所处行业各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这里我想建议一种新的分类,这种分类将培训分成“知识型培训”和“软技能培训”。前者不仅指知识的传授,也包括各类“应用知识完成工作”的技能的培养。这些知识和技能,不仅局限于通用领域,也包括专业领域的;而“软技能培训”则包括对一个人自信心及人际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包括一系列反映情商的技能如自信与果敢、社交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个人行为习惯、待人友善、积极乐观、团队合作等等。我之所以建议这样的一种分类方式,是因为在目前的技术环境下,“知识型培训”已经可以通过应用成本更低的技术手段完成了。比如,员工使用Microsoft Office的培训,既包括有关的知识,也包括应用这套软件完成各种工作的具体技能,甚至是各种与行业相关的专业技能,都是可以通过互联网或内部网,以远程视频的方式实现的。而这样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来讲,可以做到成本更低,而远程教学软件对于学习过程的监控,也可以较好地保证培训效果。对于那些依赖于人际互动才能完成学习的各类“软技能”,由于其无法脱离人际环境的特点,决定了对于此类技能的培训,将无法象“知识型培训”一样地依赖技术手段。可以说,这部分培训的钱是省不了多少的。在这个前提下,培训经理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努力提升培训的有效性。所以对于这类课程,我们需要更多地考察相关培训理念和方法的有效性,在市场上寻找更多更新的培训理念、体系、课程和方法,只有通过应用和引入有效的培训理念和方法,我们才能做到让培训真正有效。归纳起来,在金融危机中,培训经理们可以考虑在如下两点上多做工作:将“知识型培训”更多地通过技术手段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同时更好地整合好企业的知识资源,建立好这类培训课程库,并更多地运用技术手段对培训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对“软技能培训”则更多地通过引入和应用新的培训理念、体系、课程和方法,提升培训效果。三、 通过提升管理人员“培训员工”的能力,将对员工的培训贯穿于企业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企业中每一个经理,都能够以适当的方式,扮演“培训师”的角色对自己的团队成员进行培训,整个企业的培训效率将会大大提升。其实这种通过提升管理人员培养员工能力,以提升组织整体能力的做法,已经在众多的跨国公司中实行了。比如,这些公司在向经理们提供领导力课程时,已经越来越多地注重培养经理们的“教练式领导能力(Coaching Leadership)”。Coaching Leadership的精髓之一,就是要培养员工放弃对经理的依赖习惯,提升自己的工作自主性、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仅是Coaching Leadership具有这样的特点,高品质的其他领导力课程,也已经由注重讲授有关领导力的知识和案例,进阶到通过训练领导者的行为,帮助领导者提升其领导行为的有效性。导致这种“进阶”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行为不仅是反映一个人内涵和特质的媒介,也是导致绩效的根本原因。这种新型的领导力课程,与前面提到的通过应用技术手段实施“知识型培训”一样,将重心更多地转到对领导者行为的训练,而将对领导力知识的传授,以更低成本、更有效地方式实现。正如我们每天在新闻中看到和听到的一样,企业的培训经理们,与身处金融危机中的任何其他职业人士一样,都应该并可以找到化“危机”为“机遇”的途径。而通过在上述三个方面加以努力,同时以更为广阔视野去了解和尝试新的培训理念、体系、课程和方法,培训经理们将可以在金融危机中出色地为企业做好培训工作。

  一、对培训本身的认识是做好培训的基础  培训重要性已得到普遍的认同,已无阐述之必要。但,笔者认为,要做好企业员工培训,必须深入分析培训本身,了解培训的特点,掌握培训自身的内在规律,方可按照其规律科学合理的安排培训,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果。  1、培训是教育的延伸  所谓培训,就是采取不同形式,围绕如何向培训对象传授某些知识、技能的活动。从本质看,培训与教育具有共同性,培训是教育的延伸,基本上也是一种教学,只是侧重重点有所不同。因此,培训也必须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这是规划好、实施好所有培训的基础。  2、培训具有明显目的性  人的主观活动都具有目的性,企业也是如此。培训作为企业实施的重要活动,其目的性是明显的。一个企业开展任何形式或内容的培训,其目的都是围绕企业的发展,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如果说,一个培训方案与企业发展的目标没有任何内在的联系,与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不能保持一致,将无法得到企业认同,培训流程也将无法启动。因此,充分认识培训的目的性是做好培训的前提。  3、培训是管理的方式与载体  笔者认为,培训即管理。作为一个企业负责人(最高管理者),要做好对企业员工的管理,最好的方法莫过于通过培训,将自己的管理理念与要求传授给所有员工,将管理要求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4、培训是形成企业文化的传承  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关乎企业的兴衰成败。培训过程的本身,就是对企业统一价值观、行为理念的塑造,是形成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协调发展与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5、培训是提供知识、环境的综合体  随着形势的发展,当前培训已经不再局限于初期的简单知识传授,更多的是结合企业的长远发展与员工的自我发展,把培训作为一个提供知识与环境、引导自学与创新、促进企业与员工双赢的综合体。只有把培训作为提供知识、环境的综合体,才能把培训推向深入,持久发挥其作用。  二、从企业层面做好培训的措施  1、抓好培训规划是基础  综观当前培训存在的问题来看,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企业培训规划的制定缺乏明确目标、系统性和兼顾中长企业发展等要素,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断层的培训规划,这样无法从整体上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导致培训效果很难持续,无法达到有效推进员工综合素质的效果。  培训与企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培训的目标必须符合与企业当前、长远发展目标,为企业规划发展目标而服务。显然,培训也必须依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制定培训的总体规划,为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认真研究与部署培训的规划问题,制定切实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培训规划。事实上,在笔者看来,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其管理最重要的环节应体现在对“人”的管理上,而不是对“事”的管理上。只要管住了“人”,也就管住了“事”。因此,从企业方面来讲,抓好培训规划,建立与企业发展规划相一致的培训总体规划,既要考虑当前问题,又要兼顾长远发展,是确保培训整体效果的基础。  2、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企业培训效果取决于培训管理的各方面,而最为关键的在于培训师资队伍。培训师资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培训效果的好坏。笔者认为,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要着重实现“本土化”,才能突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满足于参训人员解决工作中遇到问题的目的。  一是抓好企业培训师资队伍的“海选”。企业师资队伍人才的选定,可在单位全体人员中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选拔。选拔过程可分为自愿报名、初选、试讲、评估等环节,最后择优确定。笔者认为,进行集中“海选”意义不仅体现在“优中选优”的目的,更多的是体现全员参与,激发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二是抓好师资队伍的培训。企业内训师名为培训师,实际上仍是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其培训技能、方法、理论等方面仍比较有限,需要进行培训系统理论等方面的短期培训,如:专业理论培训、教育理论培训、现代化教学技术等方面。在内训师的培训上,可根据内训师人数情况,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方式。通过对师资队伍的培训,铸造一支业务精通、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将为进一步促进企业培训水平,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  三是注重条块化或模块化分工。由于企业培训师是从内部挑选,平常各自负责某方面的工作,存在知识面相对固定化的因素。笔者认为,培训师的培训内容应进行条块化或模块化区分,与其日常业务相对应,则更能体现其优势的一面,突出培训的“实践性”作用。  3、抓好培训内容是核心  培训内容应依托履行岗位职责为基础,加强理论知识为补充的综合内容,以达到实现解决当前问题的目的,又能促进员工自我完善。  一是履行岗位职责是基础。在培训内容的选定上,目前一些人(包括一些专家)对理论、综合知识等是大谈特谈。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偏面的,是缺乏实际可操作性的纯理论,违背企业开展培训的基本目的---解决当前问题。笔者认为,培训内容首要还是应围绕岗位职责履行进行培训,坚持把解决履行职责能力作为基础,才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是以提升综合素质为补充。在综合素质的培训上,企业应作好总体规划,逐步推进。综合素质培训内容应着重围绕管理理论、团队精神、职业道德及工作创新等方面,突出员工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综合素质的培训并不是随意性的,仍然要与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相适应。  三、从员工层面做好培训的措施  1、优化队伍,推进员工自我完善  从培训角度来讲,员工参与始终存在一定的被动性。如何转化被动为主动,对于提升培训效果至关重要。笔者认为,要实现由被动变主动,关键在于企业的用人机制。当代企业管理大师詹姆斯·柯林斯曾说过:“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人才队伍只有充分体上下流通顺畅,才会优化队伍,才会激发员工的紧迫感,才会激发员工不断的自我完善,达到由“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员工培训的效果,也是改变目前培训效果不佳的最好途径。  2、合理选择受训员工  在选择员工的培训上,必须充分体现出“合理”二字,才能达到培训的效果。所谓“合理”,着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全面性。对于企业发展所需的基础性知识,关乎每个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操作问题,必须全员培训,人人掌握,不搞选择,否则就会失去了培训的初衷。  二是针对性。“如果你有智慧,请你拿出来;如果你缺少智慧,请你流汗;如果你既缺少智慧,又不愿意流汗,请你离开!”这就是蒙牛集团的著名用人观之一。它充分体现了对人才的区别使用,达到实现人才价值运用的最大化。培训亦是如此。培训要取得好的效果,如何区分培训对象,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的特点进行培训是关键。笔者认为,培训工作必须做细,越是细,则越是有针对性,也就越能发挥培训的作用。因此,在培训对象合理选择上,对培训对象进行细分,对于强化培训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贡献性。合理选择培训对象,还表现在贡献性方面。所谓贡献性,就是要把员工对企业发展所做的贡献作为选择参加培训的参考要素之一。目前在企业培训方面,把贡献性作为选择参训对象的要求考虑还不多。但,笔者认为,把贡献性作为参加培训的要求予以考虑,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对于促进培训效果意义重大。理由如下:其一把贡献性作为参训要素,可充分体现企业管理的价值观,也是对那些为企业作出贡献人员的充分肯定,进一步激发他们工作热情。其二把贡献性作为参训要素,更能充分体现培训的重要性,突出员工珍惜参加培训的机会,认真学习,提升培训的效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员工培训关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关乎企业的做大、做强,要从企业发展的战略性高度来重视企业员工的培训,突出从企业当前发展入手,结合企业长远发展和员工自身发展。既要体现系统性,又要着重针对性,解决当前问题,促进员工培训的实效与前瞻性。

员工培训管理制度一、培训目标:  优化员工的知识结构,提升技能水平、工作绩效和能力,增强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创建学习型组织。二、培训分类:  1、 岗前培训:   (1)新员工到职培训   (2)调职员工岗前培训   2、 在职培训   3、 专题培训三、培训流程:  1、各部门填写年度培训计划交与管理部审核,审核通过后可向总经理提交《年度培训计划表》,总经理签批后即可组织执行培训工作。   2、临时安排的培训计划,相应部门填写《培训申请单》交管理部,管理部将在初审后上报至总经理进行审批,总经理审批通过后方可由管理部组织实施培训工作。   3、岗前培训   (1)新员工到职培训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内容为:   a、公司简介、员工手册、人事管理规章的讲解;   b、企业文化知识的培训;   c、工作要求、工作程序、工作职责的说明;   d、请业务部门进行业务技能培训;   (2)调职员工岗前培训   培训的方式及培训内容由调入部门决定   4、在职培训:   在职培训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以更好的协调公司的运作及发展。培训的内容和方式均由部门决定   5、专题培训:公司根据发展需要或者部门根据岗位需要,组织部分或全部员工进行某一主题的培训工作。   6、培训后考核:   培训后的考核由培训部门自行决定,一般包括:培训教师评核,经理评核及员工自评等。   7、培训结束,由培训教师填写《培训记录》,连同考核表、培训教材、签到表、和一起交与管理部存档。   8、培训中如有关公司机密的内容,受培训员工应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如有泄漏,公司将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罚款、记过或辞退处罚。员工培训5要素  在员工的培训中,过程指导尤为重要。很多管理者在培训员工的过程中,通常也会有"过程指导"的内容,但大部分员工经过"过程指导"后仍是一知半解,达不到管理者的要求,主要原因是培训者(师傅)没有完全掌握过程指导的技巧。   经过总结分析,发现过程指导有五个关键要素,这五个关键要素缺一不可。   员工过程指导的五个关键要素分别为:1、样板;2、协同;3、观察;4、纠正;5、强化。   一、样板example:"师傅做给徒弟看"   样板即根据各项标准要求所做出来的模板,是员工日常工作的参照物。   培训者必须按各种工作标准做出样子来,以最直观的方式让被培训者明白什么是正确的。   二、协同coordination:"师傅徒弟一起做"   协同即带领、陪同员工完成各项工作。   培训者按工作标准做出样板后,要亲自和被培训者按样板要求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一方面使被培训者更理解样板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被培训者解决初次工作遇到的困难和心理障碍。   三、观察observe:"师傅看着徒弟做"   观察即通过对员工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观察,以了解员工工作中的优缺点。   经过"样板"和"协同"后,被培训者已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这时培训者不能再帮着被培训者去完成工作了,而要让其独立完成。这时,培训者一定要站在被培训者旁边,选取不影响被培训者工作的位置进行观察,并进行记录,对做得不足的地方进行标注。   四、纠正rectify:"师傅指着徒弟做"   纠正即根据观察被培训者工作的结果,指出做得好的和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后对做得不足的地方进行纠正。   纠正是确保过程指导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培训者在纠正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纠正不足前要对被培训者做得好的地方进行肯定和表扬,最好是当众表扬;   2、纠正不足时最好把被培训者拉到一边,单独进行讲解,同时多做演示动作,以加强记忆。   五、强化congsolidate:"师傅逼着徒弟做"   强化即按照样板标准坚持做下去,最终形成习惯。   强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培训者必须逼迫被培训者不断坚持去做,而且要根据样板标准做出考核指标,没达到标准的要进行处罚。这五个步骤有效完成后,被培训者也就可以"出师"了。

企业如何做好内部培训工作? 第2张

从公司、部门、职位逐步介绍,增加员工的集体荣誉感,使员工对公司及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向往

听起来范围挺广的,但是我建议还是找专业的,最好是企业员工培训公司,我在“中青企业培训”公司工作,主要做做公司内部到场培训的,主要是中高层,你有空可以上公司网站咨询一下。

员工培训有妙招 十年经验少不了 诙谐风趣学得到 企业借势发展好!-----百度王家辉老师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企业如何做好员工培训工作   很多企业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精力,把员工培训工作开展的轰轰烈烈,但结果却发现:员工抱怨培训价值不大,培训走形式。这让培训负责人和管理者都困惑不已。发生这种情况,除了培训工作与企业战略、制度不协调外,忽视培训中的关键细节,也会让培训功亏一篑,效果差强人意。这些细节主要包括:培训调研没有抓住人员真正需求;培训实施过程缺乏对现场有效控制;培训结束后没有后续跟踪应用。   第一、培训调研——没有抓住人员真正的需求   培训调研是许多企业经常做的,但依据调研开展的培训,很多时候依然达不到学员要求,学员抱怨很大。这主要是因为,调研中的关键细节被忽视,调研的只是一些表面问题。许多企业培训调研时,往往是把设计很简单的调研问卷一发,任职者直接填写上交,组织者进行汇总后就成了培训需求,这样草草而就的调研随意性很大,人员真正的需求并没有调研出来。另外,培训组织者也知道人员需求的大体轮廓:如干部缺乏管理知识,工人缺乏技术,但到底缺乏哪些技术,缺乏到什么程度,却不是很清楚。经常是人员自己提要求,上报课程,培训组织者没有充分核实考察就安排。这样就导致调研的培训需求失真,培训效果也就差强人意。   因此,只有充分重视调研中的关键细节,才能调研出真正的培训需求。这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调查人员应该掌握什么,二是调查人员真正缺乏什么。两者共同作用,真正的需求就会找出来,而虚假的培训需求也会有效剔除。   调研人员应该掌握什么,需要从企业战略、岗位需求入手,这需要对知识内容进行分类、分级,要了解人员应该掌握什么知识技能;还要了解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这其中每步都可以继续细分。如人员应该掌握的知识可以分为知识、技能等大类,知识可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等;技能也可分为操作技能和通用能力等。人员对各类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是初步了解、基本掌握还是完全精通等等。通常来说,对本岗位应用的关键性知识应该做到精通,对于相关岗位或上下游的知识,做到掌握或基本了解就可以了。如销售人员必须精通销售知识。而掌握了策划知识,了解了生产、物流知识,就会更有效的开展工作。   通过对人员的知识进行分类分级,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培训,必须精通的知识需要培训,需要掌握的知识可以通过辅导、交流等形式获得,而了解性的知识可以通过自学、观摩等形式就可以了。   了解人员欠缺什么,除了对照应该掌握的知识标准,逐一比较分析之外,还需要了解人员绩效差距、主要问题在哪里?这其中,人们很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认为绩效差就应该赶紧培训。事实证明,培训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很多人绩效不高,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由于知识能力欠缺,而是因为态度或其它原因所致。而许多问题,如流程、激励等并不是培训所能解决的,越培训可能越糟,这时最有效的解决方式可能是改变激励方式或改变流程。   需要注意的是:调研培训需求要以任职者和上级主管为主,而不是培训调研人员闭门造车想出来的。这主要是因为:对具体岗位,任职者和上级是行家,他们对岗位了解最深,岗位需要什么,缺什么他们自己最清楚,而上级在场,可以对人员需求进行有效的补充;也能避免人员盲目提要求的状况。而培训调研组织人员主要起到设计调研标准、组织调研、辅导汇总等的作用。   第二、培训实施——缺乏对现场的有效调控   培训现场实施是很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个细节,许多培训组织者往往认为;讲师请来了,学员也来了,都准备好了,培训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因此放松了对培训现场的调控,甚至在培训过程中都不亲临现场。殊不知,培训现场实施也是暗流涌动、问题多多,这时的工作不到位,也会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培训实施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出现跑题偏题、人员不认真听讲、进进出出、冷场、尴尬局面,更有甚者会出现讲师被轰下场,培训中途失败的情况。培训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是许多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   培训内容与学员不匹配:内容与学员不匹配就容易出现上述问题,培训内容过深,学员听不懂;培训内容太浅,学员会不以为然;内容不适合公司,学员感觉中听不中用,浪费时间等。这些情况的出现,通常是由于调研不仔细或者是讲师准备不足所致,这时,学员便出现茫然、不屑、交头接耳甚至离场等情况。   培训形式与学员不匹配:有些讲师培训内容虽然实用、有价值,但讲课形式呆板、照本宣科,结果讲的学员昏昏欲睡。这主要因为讲师没有掌握成人学习特点,把好内容给讲砸了。另外,也有一些企业人员不主动,不爱抛头露面,对讲师活动不配合等,也会导致培训出现冷场。   讲师或学员态度、风格有问题:由于一些讲师的讲课态度不好,高高在上,故意炫耀甚至出现不当言语举止时,就很容易让学员厌烦、看不惯,导致讲师与学员之间出现对立;或者学员由于种种原因,本身就比较有情绪,把火撒在讲师身上,有意刁难讲师,让讲师下不来台,培训过程中就会出现比较尴尬的局面。   因此,作为培训组织者,应该高度重视培训现场这个细节,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学员反应中及时觉察问题,积极听取学员意见,分析各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与讲师协调改进,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培训组织者还要注意培训不能偏离主题,当学员讨论偏题时,培训组织者要及时出场,把议题拉回到预定的轨道上来。另外,培训组织者要积极配合讲师,尤其是冷场时,要采取带头参与活动、复述讲师要点、适当提问等形式与讲师互动,帮助讲师把气氛搞好,让培训活跃起来。   在培训休息时间,培训组织者也要把学员的反应透露给讲师,让其适当调整授课方式或内容等。当然,与学员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采取私下交流谈心等形式,让一些学员放弃其成见,积极配合,让培训能够积极进行下去。   第三、培训结束——缺乏培训的后续跟踪应用   在培训结束后,许多企业往往都会进行培训评估,但却没有真正跟踪其效果。时间一长,参训人员就很快把培训的知识遗忘到脑后,培训的作用就会逐渐消于无形。   培训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局,主要是因为:忽视了培训应用这个关键性细节。培训完成后,培训组织者就撒手不管了。培训内容有没有用到实践上?培训有没有起到相应价值?没人管没人问。这样,缺乏相应的培训应用保障措施,缺乏相应的监督检查,虽然花了很大的人力物力,但培训的效果仍旧会大打折扣。   因此,重视培训应用这个细节,把培训过的知识真正应用到工作当中,这样培训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否则,培训现场热烈激动,培训过后无形无声,培训就成了一场场没有太大价值的做秀,起不到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   如何开展培训应用呢?首先需要让学员重视这件事,其次要让学员养成应用新知识的习惯,通过几方面的配套措施,多管齐下才行。   要让学员重视,与培训评估有效结合必不可少,要通过考试、现场测评、操作检验等手段进行考察,并且把评估分数与学员的考核等挂钩,而不仅仅是走过场,这样促使人员在培训中把知识技能学好。同时,让学员拿出落实培训内容的具体措施来,如让学员写下培训后的心得、感想,这样培训完毕后,上级主管和培训组织者就可以根据学员的实施措施检查监督。   培训结束时,培训组织者需要和企业相关人员,按照培训的内容,改进、完善现有的工作方法、流程等,逐渐形成一个新的知识库,这样学员就能够按照新的方式来工作,培训知识就在潜移默化中应用到日常工作。   培训结束后,培训组织者需要按照不同的课程,设定不同的跟踪检查措施,并协助部门主管进行检查,看看培训内容有没有真正落实。另外,针对关键性、非常重要的课程,还可以将学员掌握和应用情况与考核挂起钩来,强化人员的行为,这样效果会更佳。   总之,培训过程中细节无处不在,尤其是关键性细节,如果忽视了,就会造成准备充足,但最终功亏一篑的结局。因此,高度重视培训中的细节工作,把培训工作做的尽善尽美,培训才会真正带来高价值,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一、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企业内部培训师。虽然许多训练技巧可以通过培训和实践获得。但还是需要具备属于自己独特的培训能力。二、企业内部培训师需要具备以下一些条件: 1、较强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 企业培训师在实际工作中常常要面临与各部门员工或主管沟通、调研培训需求,还要组织并实施各部门进行有效学习,有时还会遇见不愿配合学习的领导或员工,因此需要具备有着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才能做到有效培训。 2、需要具备自主研发及实施项目的能力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员工的素养和技能也是有不同需求,因此需要企业培训师具有高瞻性眼光及思路,在不同时期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开发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培训项目及内容,还要具备独立实施的能力。 3、自我感知的能力。 虽然我们并不主张企业培训师要进行缜密的分析,但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培训师,很明显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接受的能力。我们的自我感知能力越强,选择余地和自由就越多。 4、激励他人的能力。 培训师能够意识到被培训者的发展需要并激励他们认同自己的情感和价值观,为获得和实现他们的最高目标而努力。成功的企业培训师能激发被培训者内在的动力而不是使用外在的压力。培训师的信念是使被培训者发展自己的潜能。企业培训师可以使被培训者克服任何妨碍达成其目标的障碍和限制。不是每个人生来都有激励他人的能力。 5、建立关系的能力。 企业培训师看起来应当是可接近的、友好的、值得信任的。他们把培训看做很重要的事。培训师必须是乐于助人的、有办法的、并且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必须全神贯注于他们的任务并不计较得失。培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培训师和被培训者之间的关系。 6、前瞻的能力。 培训意味着行动。自我剖析、洞察力和自我意识总是在行动中发生。如,我们如何达到某个目标或改变某种行为?被培训者会如何对待新观点?培训师不能只是停滞在培训开始时的状态,或是陷入对情感、目标的关注或对失败的害怕中。如果被培训者最初是不成功的,好的培训师能够让他们在保持活力的同时去寻找导致他们受阻和无效率的原因。培训师相信人们有足够的智慧、创造力和动力发展以取得成功、但是他们需要帮助来达到目的。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