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一亿有多大》人教版新教材料小学四年级数学 第七册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教材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数感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教学目标:1、通过“称一称”“数一数”“排一排”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一亿有大,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应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自主学习、尝试新知的研究学习。小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为其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可能。为此,在教学“延伸性、迁移性知识”时,我直接让学生自己自主尝试、积极探索,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发现和总结,给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间、时间,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发展。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一亿的大小 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大约有多少人吗?那么你知道一亿有多大吗?揭示课题:一亿有多大。在黑板上写出100000000和1亿。后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理解1亿的大小:由1个亿组成的、由10个千万组成的、由100个百万组成的、由1000个十万组成的、由10000个万组成……由100000000个一组成的。 谁能说说,“100000000”这个数给你的感受是什么?(特别的大)二.实践操作(一)称一称那么100000000到底有多大呢?大家想不想切实感受一下啊?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叫刘恩的大臣,他非常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有一次黄河又泛滥了,波涛汹涌的黄河水不知冲倒了多少房屋,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无家可归。当刘恩得知这一灾情后,他非常的着急,立刻用了最快的速度写了一份奏折给皇帝。皇帝看了刘恩的奏折后就下令让他到灾区去救灾。刘恩到了灾区后,立刻展开救灾工作,他和老百姓吃住在一起,同甘共苦,最后终于让老百姓重建了家园,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灾区的人民非常感激刘恩,家家户户都挂上了刘恩的画像,可是皇帝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的嫉妒。他就不愿意奖赏刘恩,但是又害怕老百姓会说他的闲话,于是他就想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一天他把刘恩找来,先是夸奖他救灾的功劳,然后对刘恩说:“民以食为天,你在灾区救了那么多的老百姓,朕就奖赏你每月奉禄多加100000000粒大米吧。”皇帝刚说完,其他的大臣都笑了,心想,皇帝这哪是在奖赏刘恩啊,100000000粒大米才有多少一点点。可是刘恩却是很高兴的谢了皇帝。你能知道刘恩为什么很高兴的谢了皇帝吗?你能猜想出1亿颗大米到底有多重吗? (让学生猜想)我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巧妙的称出1亿大米到底有多重? (学生讨论)师引导出设计方案把1亿粒大米称一下 1、先称出100粒大米的重量,再除以100,再算出1粒大米的重量,最后乘1亿,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或用倍比关系算)2、先称出10克大米,再除以大米的粒数,最后乘1亿,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3、教师提出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案计算出1亿粒大米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以方便后面的汇报,可以用计算器来帮助计算。4、学生分组计算5、各组汇报结果,教师板书,感受1亿粒米的多少。 通过刚才活动我们知道了1亿粒米大约有2500000克重,而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省1粒米,那么全国一天下来大约能节省多少克大米啊?如果每人每天吃400克大米,这些节省下来的大米可供一个人吃多少天?大约合多少年呢?(学生计算)知道这些信息后,你有什么感想?(教育学生要爱惜粮食) 大家都知道今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科学发展观”,你们知道胡总书记为什么要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个科学发展观啊?(我们国家虽然人多,但是人多也人多的害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的能源多) 2、数一数。(1)小组活动,动手数一数。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拿一些练习本,和在一起,以循环的方式一本一本的数,数到100本告诉老师,老师立刻告诉各小组所用的时间,组长记录下来。完成后各小组交流所用时间。(2)小组合作,提出问题。谈话:如果照这样的速度,我们数一亿本练习本要用多少秒呢?出示书上的表格(可把90秒改成全班认同的秒数),请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推算,并把结果填入表格。反馈,指名读得数。(3)进一步探究。谈话:9千万秒,这段时间长吗?这么长的时间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显然不合适,你认为应该采用哪个时间单位?(年)怎样换算成多少年?学生说出方法后看书上的算式。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提问:看了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感想?2、排一排。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数一数从时间上感受了一亿的大小,大家还想不想通过其他的方式,再来感受一下一亿的大小?(1)实际测量长度。请10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师生共同测量出长度。(取整米数)(2)列表进行推算。 提问:照这样计算,一亿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长?出示表格,根据表格形式,各小组也依据刚才的测量数据列表格填一填,并反馈推算结果。(3)从绕地球的圈数来进一步感知一亿有多大。指名读出推算出的长度。谈话:对于这个长度,大家都会感觉到很长,但究竟有多长可能还感受不深。地球赤道全长40000000米,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可以饶地球赤道多少圈?用计算器算一算。如果学生的计算器只能显示8个数位,就要把米换成千米来算。指名说说计算结果。提问:看了这个数据,你又感受到什么了?三、在活动中提升认识、升华情感。读一读下面的信息,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1亿滴水大约可以汇成3333升水,能够装四辆大型运水车。1亿张纸叠在一起,约有10000米高,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我国的小麦产量近年来稳定在1亿吨左右。新明日报2004年2月26日电,联合国粮农组织周三宣布,爆发禽流感的亚洲迄今已杀鸡1亿多只。2001年中国移动电话的数量已经突破了1亿部。五、说一说在小组里说一说,一亿有多大。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五、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想研究哪些有关1亿的问题呢?(可能的情况:1亿张纸的厚度、1亿个一元硬币的厚度、1亿个人的质量、1亿秒有多长……)你能把你想研究的有关1亿的问题,设计方案写出来吗?一亿张纸的厚度比珠穆朗玛峰还高;一亿枚硬币的重量比成年的蓝鲸3头还多4倍;一亿粒大米,可让3.5万人填饱肚子;一亿个小学生手拉手可绕地球赤道3圈半;一亿是个不小的数字! 每年造一次性筷子需砍伐树木2500棵!而且这些树木必须年龄在50—60年!但这些筷子的用处并不大,只是为了用餐。餐后,它便没有用了!我国每年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达四百五十亿双!正因为这样,鸟儿没有了家。 每秒钟浪费一滴水,那么一个月将要浪费1219200滴。每年将流失4亿多滴水!正因为这样,鱼儿没有了家。 这些都是水土流失造成的,正因为那些不懂文化,小时没有上过学的人。但这也不能怪他们,如果他们有学习的机会,知道保护环境,懂得更多的知识,就不会这样了! 将来,人类到底会是怎样的,这必须靠人类环保,改进了。 来吧!来吧!让我们环保,让我们改进吧!

1亿等于10千万。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2.3《认识整亿数》苏教版共20张PPT 第1张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2.3《认识整亿数》苏教版共20张PPT 第2张

记得以前,我以为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但不知道它具体有多大? 我们就说数作业本吧。我们数100本作业本要用多少时间呢?1本,2本,3本......100本,大概要用110秒。而1000本作业本要用多少秒,10000本作业本要用多少秒,100000本作业本要用多少秒......100000000本作业本要用多少秒呢?只要计算一下就知道一亿有多大了。 算一算,数一亿本作业本大约要11000000000秒,试想一下数一亿本作业本要多少分?多少时,多少天?多少年/大概是要1833333分,30556时,1273天,3年!还真是不算不知道,数一亿本作业本竟要3年啊!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给你找了几题,你选一下吧:今天下午,我买了一把弓箭,可是,我就是什么东西也射不到!我就在想怎样才能像后羿一样百发百中呢?我想不出来,就去问妈妈.妈妈说:"多练习练习才能百发百中."所以我就天天练习150下,我决定10天之内我一定要学会射弓箭,想后羿一样百发百中.果然,我在10天之后学会了射弓箭,只不过不是百发百中,但还是学会了射弓箭!妈妈问我这10天你一共射了多少箭?我说我射了750箭,妈妈说:"答对了." 昨天,我和奶奶到药店买了两盒药片——胃舒宁 两盒药一共52元,一盒26元,奶奶付给她一张100元,营业员找给奶奶48元。 找好钱后,我用小数加、减法核算了一下。奶奶还可以这样付:1.先给营业员50元,再付10元,找8元。2.如果奶奶有零钱,可以先付50元,再付2元。 通过这次陪奶奶买药,我知道了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昨天,数学课外辅导班考试,我考了95分。错了一道填空和文字题。填空那题老师在考试前给我们复习过,我没有认真背,认真记,一边背一边在想其他的事情,一点也没记住。因此,在考试时,我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就随便填了个数。那道文字题,是我没看清题意,把“×”写成“+”,就错了。考得这样的分数,第1题因为考试态度不端正,第2题因为我没有认真复习。我以后一定做到这两点,但也不能粗心。 老师,我每次考试都得不到满意的成绩。自从上了趣味数学以后,我就懂得了学数学最重要的是理解。光靠抄别人的答案是没用的,抄了也白抄。所以,以后我要认真听讲,这样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一天,我和妈妈一起看体育频道,我知道了很多知识,比如:比赛需要计时,在游泳比赛中我们就能看到数学中时、分、秒的知识。 田径比赛的跑道也很有学问,像400米起跑时,运动员并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就这里有数学中圆的周长的知识。有些比赛是有比分的,比如篮球比赛中的几比几,就是数学中比的知识。比赛中会出现很多数,比如运动员的号码是整数,射击的环数会精确到小数,另外我们经常听到的1/8决赛、1/4决赛就是分数。赛场还有很多名数,比如说200米、100千克等等。有些比赛的成绩需要求平均数,这里就既要计算的知识,又要求平均数的知识。还有一些比赛的赛制也是很有学问的。比如:循环赛,淘汰赛。这些会涉及到数学中组合的知识

记得以前,我以为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但不知道它具体有多大? 我们就说数作业本吧。我们数100本作业本要用多少时间呢?1本,2本,3本......100本,大概要用110秒。而1000本作业本要用多少秒,10000本作业本要用多少秒,100000本作业本要用多少秒......100000000本作业本要用多少秒呢?只要计算一下就知道一亿有多大了。 算一算,数一亿本作业本大约要11000000000秒,试想一下数一亿本作业本要多少分?多少时,多少天?多少年/大概是要1833333分,30556时,1273天,3年!还真是不算不知道,数一亿本作业本竟要3年啊!今天下午,我买了一把弓箭,可是,我就是什么东西也射不到!我就在想怎样才能像后羿一样百发百中呢?我想不出来,就去问妈妈.妈妈说:"多练习练习才能百发百中."所以我就天天练习150下,我决定10天之内我一定要学会射弓箭,想后羿一样百发百中.果然,我在10天之后学会了射弓箭,只不过不是百发百中,但还是学会了射弓箭!妈妈问我这10天你一共射了多少箭?我说我射了750箭,妈妈说:"答对了." 昨天,我和奶奶到药店买了两盒药片——胃舒宁 两盒药一共52元,一盒26元,奶奶付给她一张100元,营业员找给奶奶48元。 找好钱后,我用小数加、减法核算了一下。奶奶还可以这样付:1.先给营业员50元,再付10元,找8元。2.如果奶奶有零钱,可以先付50元,再付2元。 通过这次陪奶奶买药,我知道了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昨天,数学课外辅导班考试,我考了95分。错了一道填空和文字题。填空那题老师在考试前给我们复习过,我没有认真背,认真记,一边背一边在想其他的事情,一点也没记住。因此,在考试时,我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就随便填了个数。那道文字题,是我没看清题意,把“×”写成“+”,就错了。考得这样的分数,第1题因为考试态度不端正,第2题因为我没有认真复习。我以后一定做到这两点,但也不能粗心。 老师,我每次考试都得不到满意的成绩。自从上了趣味数学以后,我就懂得了学数学最重要的是理解。光靠抄别人的答案是没用的,抄了也白抄。所以,以后我要认真听讲,这样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天,我和妈妈一起看体育频道,我知道了很多知识,比如:比赛需要计时,在游泳比赛中我们就能看到数学中时、分、秒的知识。 田径比赛的跑道也很有学问,像400米起跑时,运动员并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就这里有数学中圆的周长的知识。有些比赛是有比分的,比如篮球比赛中的几比几,就是数学中比的知识。比赛中会出现很多数,比如运动员的号码是整数,射击的环数会精确到小数,另外我们经常听到的1/8决赛、1/4决赛就是分数。赛场还有很多名数,比如说200米、100千克等等。有些比赛的成绩需要求平均数,这里就既要计算的知识,又要求平均数的知识。还有一些比赛的赛制也是很有学问的。比如:循环赛,淘汰赛。这些会涉及到数学中组合的知识

为你提供四篇哦! (一)数学让我回味无穷 数学,数学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大家知道我为什么喜欢数学呢?因为数学它有魅力,我已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 今天,我又学会了一个新知识,那就是——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学了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我的计算速度快了许多,学习计算更加轻松。举个例子说说吧!比如:367+498=?我只要这样想:把498看作500来加,然后用367+500,发现多加了2,于是我便在和里减去2,结果得到865。而796+295呢?我这样想:796可以看作800来加,而295可以看作300,一个多加了4,另一个多加了5,于是算式就变成了800+300-4-5=1091,瞧,多方便呀! 学完了加法的简便算法,再来学习减法的简便算法就容易多了。如:483-299,嘿嘿,我脑袋瓜轻轻一动,就有方法了。我先把299看作300来减,因为多减了1,所以只要结果中加上1,就是用483-300+1=184,这样就好算多了。不过呢,我可警告你一句:计算减法最好别动被减数的主意,要不可就麻烦咯! 现在,我越来越喜欢数学了,因为它让我学会迅速的计算结果,数学真的是让我回味无穷! (二)预习是把金钥匙 今天,数学课后,老师布置我们预习除法估算。 预习是什么呢?老师为什么叫我们预习呢?我带着惊奇的心情回到家。查资料,问爸妈。原来预习就是在学习新课之前,自己先把书上的内容看一遍,(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做上记号,等上课时,再认真听。)这样,就能对新知识有了初步认识。 我好奇地预习着除法估算。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估算538÷62时,可以把538看作540,62看作60,那么,538÷62≈9。原来,预习可以帮助我扫除数学学习的障碍,我对估算有了初步的理解。听课时,我能很快地接受新知识。即使有疑问的地方,也能迎刃而解。 所以,课前预习很重要,我们一定要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因为成功的预习,可以使听课质量更高,学习的效率也跟着提高,所以,它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三)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学比赛 一年一度的数学比赛开始了。森林里热闹非凡。今年参加比赛的有:免子、乌龟、老虎和狮子。 比赛开始了。天鹅老师先给这些考生们各发了一张试卷,然后对它们说:“谁能在一定的时间内算得又对又快,就可以获得智慧杯大奖。” 天鹅老师的话一说完。这些考生们就开始动笔了。兔子跑得快,做得也很快。只见她运笔如神,不一会儿已经做了一大半了。来,我们来看看它的考卷。“晕!!!”你看:80-70=150、20÷4=80……多马虎啊!连运算符号都没看清楚。 再看看狮子和老虎。咦!怎么不见狮子和老虎呢!只看见一大堆一大堆的稿子。走前一看,只见狮子、老虎正忙的不亦乐乎呢!原来,狮子每做一道都要拿出稿纸计算一下。稿子越堆越多,就把狮子的头给掩没了。真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而老虎更夸张。每做完一题,就拿出稿子验算一次。难怪做的满头大汗。 最后来看看乌龟吧! 乌龟平时慢性子,可这次它的头脑转的一点儿也不慢。你看这道题算的多妙:3456-999=3456-1000+1=2457。乌龟运用了简便算法很快得做完了试卷,而且做得又对有快! 最后乌龟获得了智慧怀大奖。 (四)0的重要性 0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它像宇宙中的奥秘一样,让人捉摸不透。0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字,如果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个0或少加了一个0的话,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这次的数学考试,让我真正领略了0的重要性。当考卷发下来的时候,99分!我立即寻找错误点。结果令我目瞪口呆。原来是4500÷90这道题。“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的题我也会出错?”我心里嘀咕道。想起当时在口算45000÷90这道题时,我轻而易举地写下50,还十分自信,可到头来一计算原来得500,差了一个0。这是多少不应该的呀!不该错的也错了,想必0是多么重要呀! 如果我以后当了公司的财务总经理,别人来提钱,本来要提10000元,我却多加了一个0——100000,在帐单上仍然记了10000元。那这90000元我向谁来要呀!这一切后果都得我承担啊!

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卷首语:尽心尽力,轻松面对,用70分钟展示一下自己吧!一、谨慎填写(20分)1.5和30两个数,()是()的倍数,()是()的因数。24的因数有()。2.1、2、28、31、57和86这些数可以填入下面的哪些圈里?填一填。奇数素数合数3.如右图,一块三角形纸片被撕去了一个角。这个角是()度,原来这块纸片的形状是()三角形,也是()三角形。4.在括号里填上“升”或“毫升”。①一瓶椰子汁约有240()。②一个电热水器能盛水60()。5.右边梯形的上底与下底长度的和是()厘米,高是()厘米。6.在里填“×”或“÷”,在里填数。156÷12=(156×3)÷(12)=(156÷3)÷(12)7.如图:小红从家出发,经过学校去超市,有()条路可以选择。学校小红家〇────〇〇超市8.一张长方形纸,长a厘米,宽b厘米。从这张纸上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当a=15,b=10时,原来长方形纸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二、准确判断(4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1.18×500,积的末尾有两个0。……………………………………()2.梯形不可能是轴对称图形。…………………………………………()3.(12+K)×5=60+5K。……………………………………………()4.一个自然数越大,它的因数个数就越多。……………………………()三、慎重选择(4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面三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①②③2.把1升的水倒入容量为200毫升的纸杯中,可以倒()杯。①1②5③2003.小猴要给一块地围上篱笆,()的围法更牢固些。①②③4.a×b的一个乘数乘10,另一个乘数也乘10,得到的积等于()。①原来的积乘100②原来的积乘20③原来的积乘10四、细心计算(共35分)1.直接写出得数。(8分)12×300=200×34=50×110=800×0=600×50=400÷50=26×30=150×40=2.用竖式计算。(9分)28×307=760×50=400÷30=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18分)60÷15+15×60206×(39÷13×4)125×54—46×125(730-80÷2)÷23400×[(270+80)÷7]99+99×99五、画画量量(第1、2两题各2分,第3题4分,共8分)底()毫米,高()毫米3.①小鱼图从右下方移至左上方,先向()平移()格,再向()平移()格。②把梯形绕A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六、解决问题(每题6分,共24分)1.2.                  3.中国代表团在亚洲运动会上金牌数已经连续七届高居榜首,下面是中国代表团第7—15届亚运会获得金牌情况统计图。中国代表团第7—15届获得金牌情况统计图单位:块2007年1月制200180160140120100806040200①从上图中看出()月份西红柿售价最高,是()元。①第十五届多哈亚运会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数比第十四届增加了15块。把上面的统计图画完整。②()届亚运会中国代表团获得的金牌数最多,()最少。③金牌数上升最快的是()届到()届,下降最快的是()届到()届。④看了这幅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中国象棋3副平均每副12元围棋4副平均每副?元4.买中国象棋和围棋一共用去了96元,平均每副围棋多少元?七、探索规律(5分)先数一数,再填一填,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三角形个数123456…小棒根数35…①摆20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②有59根小棒,能摆出多少个这样的三角形?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参考答案一、谨慎填写1.30、5,5、30,1、2、3、4、6、8、12、242.奇数:1、31、57素数:2、31合数:28、57、863.67,锐角,等腰4.①毫升②升5.17,96.×3,÷37.68.4b,b,50,150二、准确判断1.×2.×3.√4.×三、慎重选择1.③2.②3.②4.①四、细心计算1.3600,6800,5500,0,30000,8,780,60002.8596,38000,13……103.904,2472,1000,30,20000,9900五、画画量量1.2.底(23或24)毫米,高(32或33)毫米3.①上、5,左、7或左、7,上、5②略六、解决问题1.480千米2.36元3.①略②第十一,第七③第十、第十一,第十一、第十二④略4.15元七、探索规律填表略①41根②59个由于图片显示不了,建议画图类的题目自己出

优质课 《平均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以幻灯片形式出示教师家的书橱。 现在,我的书架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课题。 (1)学生思考,想象移动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 (3)教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 1.引发质疑,探索新知。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这节课学习到哪些知识? 预设: (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2)怎样计算平均数? (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2.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出示例1,为了保护环境,学校四年级1班的一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 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1)小红比小兰多收集多少个瓶子? (2)小明再给小亮几瓶,他俩的瓶子就一样多? (3)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 你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你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瓶子数量一样多呢? 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1:求平均数实际就是把多的补给少的,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小结2:求平均数也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用他们一共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总和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14+12+11+15)÷4=13(个)。 【设计意图】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解决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掌握“移多补少”以及“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数学方法。 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看这个平均数13,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 引导学生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小结:平均收集13个矿泉水瓶,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这组收集矿泉水瓶数的情况。 教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或什么事情中遇到或用到过平均数吗?举例说一说。 预设: (1)本周平均最高气温6摄氏度。 (2)三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 (3)四年级2班五位同学平均每人捐10本图书。 (4)李莉同学平均每天上学路上花费15分钟。 【设计意图】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实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 (三)知识应用 1.判断。 (1)某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 )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米。 ( ) (3)小明所在的1班学生平均身高1.4米,小强所在的2班平均身高1.5米。小明一定比小强矮。 ( )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感受平均数的特点: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比数据中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 2.选择。 小明家平均每月用水( )吨。 A.(16+24+36+27)÷365 B.(16+24+36+27)÷12 C.(16+24+36+27)÷4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平均用水量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根据所求问题找准与总数相对应的份数。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再看看开始想解决的问题:(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2)怎样计算平均数?(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现在能解决了吗? 内容来源: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教材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数感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体验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这个综合应用活动,分以下三个部分。1.猜想1亿有多大。提出问题“你能想像1亿有多大吗?”,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结合生活经验,先猜想一下1亿有多大,引出所要研究的课题。2.探究活动范例。教材呈现了一个小组进行探究活动的范例,提示研究的方法和步骤。3.讨论交流。教材安排了一个各小组间互相交流实验方案的环节。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对1亿有多大的感受。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向他人学习,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过程,借助具体事物,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渗透选用小基数类推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3、学会用生活周围的数据,形象地描述大数,培养主动、自觉地运用和理解数的意识。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感知一亿的大小。2、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准备纸、实物投影、计算器、尺。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100 000 000",提问:这个数是多少?应该怎样读?同学们都会读、写这个数,可是1亿实际有多大,谁能大胆用身边的事物来描述。、今天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亿有多大。(揭示课题板书:一亿有多大)[设计意图:开门见山,通过谈话引入,简洁明快,直奔主题。]二、自主探究,培养数感1、猜一猜。 师:大家眼睛闭着,在大脑里大胆猜想一下:1亿有多大?(师生共同猜想)。学生发挥想象,说说自己想象中1亿的大小。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好奇,不知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有什么好方法进行验证吗?2、操作验证。第一步:确定方案(1)确立研究的问题——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是否真的要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呢?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再由部分推算出整体是多少。教师继续提问:那"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呢?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量出100张纸的厚度或1000张纸的厚度。教师追问:你们为什么不取125张、1028张呢?教师说明: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取整百、整千、整万的数量。(2)明确活动目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别取100张或1000张纸来测量厚度,描述活动过程,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第二步:进行实验分别取100张或1000张纸的高度为基数,分A组和B组进行测量。(1)让A组的学生取100张纸测量高度,然后推算一亿张纸的高度。(2)让B组的学生取1000张纸测量高度,然后推算一亿张纸的高度。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3)以100张纸为例。①测量高度:约1厘米。(为了计算方便,预备的纸张要有选择。)②问:1000张呢?--10厘米10000张呢?--100厘米--1米100000张呢?--10米1000000张呢?--100米10000000张呢?--1000米100000000张呢?--10000米③推算结果。一亿张纸的高度是1万米。问:你们知道1万米有多高吗?你们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有多高吗?(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43米,学生如不了解"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可以学校教学楼为例:我们教学楼的一层约4米高,1万米就相当于2500层楼那么高。)(4)以1000张纸为例。(方法同100张纸相同)①测量高度:约9厘米。②提问引导。③推算结果。一亿张纸的高度是9000米。(5)为什么选择不同的基数进行测量,推算的结果就不同呢?(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选择的基数不同,实验的精确度也会不同。基数越大,误差越小。可让学生思考:如果取1亿张纸来进行测量,还会不会有误差。)[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三步:获得结论学生根据对以上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第四步:表达交流(1)小组交流活动过程。(2)活动小结。①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②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对1亿有多大的感受,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向他人学习、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3、直观感受(1)师:我国约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那么全国1天大约可节约多少粒?如果每人每天平均吃400克,13亿粒米又够多少人吃1天呢?师:了解到这种情况,你有何感想?(渗透思想教育)(2)请10个小朋友的胳膊伸直,手拉手,量一量长度,接着推算1亿个小朋友将手拉在一起的长度。课件演示说明:地球赤道长40000000米,1亿个小朋友的手拉起来,围赤道大约要转3圈。(3)阅读有关"1亿有多大"的信息。①1亿张纸叠在一起,比珠穆郞玛峰还要高。②1亿秒的时间约是3年需62天。③1亿滴水可汇成3333升水,可装四辆大型运水车。④我国移动电话用量去年已突破2亿多部。⑤1亿粒米大约重2500000千克,用载重量为10吨的卡车来运,需250辆同时运才能运完。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是怎样来进行研究的?教师指出:1亿确实很大,浪费的确严重。但它再大,基数还是1。节约应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从节约每一张纸,每一粒米,每一滴水做起。[设计意图:在应用中巩固方法,进一步强化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的意识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布置作业1、写一篇数学日记。2、从下面选择你感兴趣的题材开展活动。(也可自定题材。)一亿粒大米有多少吨? 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 附整节课设计意图:1亿有多大是第一单元学习结束后的一节综合应用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有多少,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以下三点:一、 重研究方法的训练与研究能力的培养。教师以“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为研究素材,把教学重点放在了研究问题能力的培养和研究方法的训练上。“怎样才能知道1亿张纸的厚度?”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是否真的要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呢?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再由部分推算出整体是多少。这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了这种思想,学生再遇到像“1亿粒米有多重”、“一亿枚硬币摞起来有多高”这样的问题,便可以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二、引导学生组织探索,合作交流。新课程中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本节课的主旨,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亿有多大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一亿有多大。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活动,活动小组的结合,研究内容与活动步骤的确定,具体实验的进行……我都放手让学生去思考、交流,由小组合作完成,切实给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的平台和空间。三、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学中不仅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更注重让学生领悟教学思想方法。如一亿张纸的高度无法测量,学生想到可选测量一百张或一千张纸的高度,再推算一亿张纸的高度;一亿本书铺开的面积难以测量,就以测量一本书的面积,在推算一亿本书的面积,这样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一步一步解决,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领悟,有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教学反思:这节活动课,我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经历猜测、实验、推理等过程,自主完成研究活动,从而充分感知1亿这个数有多大,并获得成功的体验。一开始上课,我设计了猜想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兴趣。我根据儿童爱猜的心理,让学生猜想1亿有多大。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不同,对“ 1亿”的猜想也是各种各样,这些猜想大都是凭感觉的,甚至是随意猜测;有的学生说:“1亿本书摞起来有一座小山那么高吧!1亿粒大米能装满一个房间吧!有的学生说:“大米粒太小,能装满一个衣柜吧!”还有些想法不合实际,但我并未扼杀学生的想象,而是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空间,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使他们在想象和争论中激起探索的兴趣与欲望。 给学生10条鱼,不如教给他捕鱼的方法,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更注重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1亿张纸的高度无法测量,学生想到可选100张或1000张纸来测量高度,再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1亿本书铺开的面积难测量,就测量一本书的面积,这样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一步一步解决,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领悟,由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活动,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积累了许多数学活动的经验,增加了学习成功的经历,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1亿有多大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1亿有多大,那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活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有的学生准备了一定数量的稿纸、有的学生准备米粒、或一定数量的1元硬币……课堂上让学生根据准备的东西自由结合成活动小组,各组研究内容与活动步骤的确定,具体实验的进行等,我都放手让学生去思考,交流,由小组合作完成。事实说明,学生的内在潜力是很大的。通过实验他们推算出了:1亿张纸有6000多米高;1亿本数学书的面积约315公顷;1亿粒大米约1吨重……。学生通过实验推算出了结果,但这些结果比较抽象,很难想象出来,我适时出示了课前学生搜集的资料,与实验结果进行对照,学生不禁唏嘘一片。一亿张纸摞起来竟然有3个多王屋的天坛峰那么高;1亿本数学书有74个珠穆朗玛峰那么高,…学生直观的感受了1亿的大小。整节课,我让学生去实验、去发现、去探究,切实给了学生自主活动的平台和空间。课中我有点遗憾:就是当有学生问用数学书整本数的页数研究的问题,我却说: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取整百、整千、整万的数量。我如果再放手一点,让他按自己的方案研究那课应该更精彩,亮点也会更多的吧!就是确定研究方案、载体、方式这一环节没能与学生深入讨论,大胆让学生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研究,今后要多灵变,灵通些,课上得更好些。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