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反应现象等等。要把实验弄懂、每一点都弄明白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状态状态状态状态、、、、气味气味气味气味、、、、熔点熔点熔点熔点、、、、沸点沸点沸点沸点、、、、硬度硬度硬度硬度、、、、密度密度密度密度、、、、延展性延展性延展性延展性、、、、溶解性溶解性溶解性溶解性、、、、挥发挥发挥发挥发性性性性、、、、导电性导电性导电性导电性、、、、吸附性等吸附性等吸附性等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氧化性氧化性氧化性氧化性、、、、还原性还原性还原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金属活动性金属活动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活泼性活泼性活泼性、、、、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腐蚀腐蚀腐蚀腐蚀性性性性、、、、毒性毒性毒性毒性等等等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Cu2 (OH) 2CO3— 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空气空气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①①①红磷红磷红磷红磷((((不能用木炭不能用木炭不能用木炭不能用木炭、、、、硫磺硫磺硫磺硫磺、、、、铁丝等代替铁丝等代替铁丝等代替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②②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冷却后冷却后冷却后,,,,水面上升约水面上升约水面上升约水面上升约1/5体积体积体积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体积的原因可能是体积的原因可能是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7a64e78988e69d8331333332613730工厂的废气。 ((((水水水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电解水实验可证明电解水实验可证明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水是由水是由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组成的组成的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在化学变化中在化学变化中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子可以分子可以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分成原子分成原子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在实验中常加在实验中常加在实验中常加稀稀稀稀H2SO4和和和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来增强水的导电性来增强水的导电性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

建议如果是安卓智能手机的话去360手机助手那里下载个叫中考必备知识的软件,我也在用,化学以及各科的都归纳得比较齐全。

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1333330336432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三、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四、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 (NaCl) : 食盐 2、碳酸钠(Na2CO3) : 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 (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四、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五、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六、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七、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u):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17、N2(O2):用磷燃烧18、CO2(HCl):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19、CuO(C):空气中加强热八、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 7、PH=0时,酸性最强,碱性最弱 。 PH=14时,碱性最强 ,酸性最弱 。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尿素 。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中国 。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九、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 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 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十、有毒的物质 1、 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 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 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钾钠铵盐个个溶,硝酸盐类也相同硫酸盐类除钡钙,卤盐除银和亚汞(氟除外)碳磷酸盐多不溶,醋酸盐类全都溶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读数据,读出每一个数据包含的物质,然后分析物质之间的关系,即可找出已知的量和物。如:在一次化学课外活动中,某同学想除去氯化钾固体中混有的氯化铜(不引进其他杂质)。化学老师为他提供了以下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硫酸钠溶液。该同学现取氯化钾和氯化铜的混合物59.8g,全部溶解在200g水中,再加入60g所选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9.8g。试回答:(1)该同学所选的是 溶液。(2)计算混合物中氯化铜的质量和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59.8g(氯化钾和氯化铜)+200g水+60g(氢氧化钾和水)=9.8g(氢氧化铜) 是混合物的不能直接用于方程式计算,所以已知的是氢氧化铜的质量为9.8g,写出反应方程式就能计算了

你可以按照这个提纲过一遍筛掉你已经掌握的 重点复习模糊的或不会的 希望你能取得好成绩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 (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 (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二、药品的取用 (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少? (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 三、物质的加热 (1)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 (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 四、药品和仪器的处理 (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 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 (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铝箔、铁丝来代替红磷?为什么?如用木炭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 (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 (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 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 四、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例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 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六、化合反应 氧化物 什么叫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化合反应?什么叫氧化物?学会识别氧化物 七、探究S、Al的燃烧有关问题 (1)S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2)Al燃烧时,火柴在什么时机插入集气瓶中,为什么?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放些细纱? 八、分解反应 什么叫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分解反应? 知道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如果要证明MnO2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需要做哪些实验? 九、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有三种方法制取氧气,原料分别是什么?反应原理分别是什么?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2)用KMnO4制取氧气的装置需要哪些仪器?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3)用KMnO4制取氧气时,绵花的作用?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为什么?结束时,如何操作?为什么这样? 十、探究碳和铁的燃烧 (1)在空气和纯氧中的现象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木炭点燃后要缓缓插入集气瓶中。 (3)铁丝为什么要盘成螺旋状?如未发现“火星四射”的现象,原因有哪些?分别应如何改进? (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氧气的什么化学性质? 十一、本单元的反应符号表达式 (1)碳、硫、磷、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符号表达式?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符号表达式?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组成 根据什么现象可以推断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二、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和化合物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要学会区别?各举几个例子,并写出化学式? 三、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四、探究分子的性质 分子的特征有哪些?列举几个实例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列举几个实例证明分子间有间隔的? 五、水的净化 (1)纯水与天然水的区别是什么?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是什么? (2)有哪些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何种操作? (3)明矾和活性炭的净水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30336432的原理分别是什么? (4)什么样的混合物可以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过滤的操作要领“一贴两低三靠”的含义是什么? 六、水污染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应如何防治? 七、节约用水 认识节约标志,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节约用水的做法?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原子的构成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构成? (2)原子是由哪几种粒子构成的?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的空间分布和质量分布分别有什么特点? 二、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三、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元素可以分为哪三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不同类别的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化学性质各有什么特点? 四、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如:8、18、28、38、48等 五、形成“化学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是否改变?微观原因是什么? 六、核外电子 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为什么说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七、原子与离子 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如:Na与Na+、S与S2-如何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质子数、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变化情况?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NaCl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 八、说出几种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K、Na、Ca、Zn、Mg、Cl、Al、SO4、OH、NO3、NH4、CO3等。 九、能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 (1)根据俗名写化学式;(2)根据用途写化学式;(3)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十、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2)计算元素间的质量比;(3)计算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4)根据计算来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中除C、H元素之外是否含有氧元素; 当 M有机物 等于 MH +MC 不含有O元素; 大于 MH +MC 含有O元素;差值即为氧元素的质量。 十一、能懂商品标签上的物质成分及含量 (1)要注意标示的是物质的质量还是元素的质量,如:加钙盐CaCO3-Ca,加碘盐KIO3-I; (2)要注意标示的单位质量与所给的质量或体积单位是否一致。 十二、能根据某种氮肥包装袋或产品说明书标示的含氮量推算它的纯度 (1)标示的含氮量 实际含氮量(不纯) 根据化学式计算含氮量 理论含氮量(纯)则纯度=实际含氮量/理论含氮量×100% (2)判断广告其真实性 若标示的含氮量 大于 理论含氮量 则是虚假广告。 十三、平均值问题 两种不等量物质混合,所得实际结果必介于两种之间。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一、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常见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1)铁钉生锈后质量为什么增加? (2)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什么减少? 二、用微观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1)知道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 (2)会推断未知物质的化学式(注意有无系数) 三、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实验。 四、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1)查化学式 --- 根据化合价; (2)查配平 --- 数原子数,尤其氧原子; (3)查条件和箭头 ---- 根据所学知识或题目所给信息。 五、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必须要查; (2)比例式必须要列; (3)设答必须要完整; (4)单位,x---不带单位,数字---必须带。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1)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认识同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单质; (2)无定形碳:木炭、活性炭、焦碳、碳黑的特性和用途; (3)金刚石和石墨性质有什么显著的特点?主要原因是什么?分别有什么用途? 二、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CO2 (1)用什么药品?固体能否选用CaCO3或Na2CO3粉末?液体能否选用稀盐酸或稀硫酸?原理是什么?用什么装置? (2)依据什么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常见的发生装置有哪些?常见的收集装置有哪些? (3)如何进行气体的检验和验满、验纯(可燃性气体)? 三、知道自然界的氧和碳循环 ,如何实现? 四、温室效应 知道温室效应的成因和防治;注意与空气污染、酸雨污染的防治区别。 五、探究CO2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 (1)CO2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如何通过实验来说明?由此性质决定它有什么用途? (2)探究CO2与水、澄清水灰水反应,学会设计实验说明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性质决定它有什么用途? 六、知道CO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 1)物理性质有哪些?(2)化学性质有哪三个?(3)如何检验CO? 七、本单元的化学方程式之间联系要熟练掌握。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一、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爆炸的措施 (1)燃烧的条件及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2)缓慢氧化的条件 (3)爆炸发生的条件; (4)防火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5)防爆炸的措施(列举实例) 二、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1)与氧气接触,温度达不到着火点;(2)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与氧气接触;(3)两者皆满足 三、控制变量法证明的必要条件,例:A、B、C三个条件; 具备B、C,不具备A,不成立,说明A是必要的; 具备A、C,不具备B,不成立,说明B是必要的; 具备B、A,不具备C,不成立,说明C是必要的; 同时具备A、B、C,成立,说明ABC同时具备时,结论就可以成立;例:铁生锈,铜生锈; 四、燃料有关问题 石油的几种产品及主要用途(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知道石油是由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我国能源和资源短缺的国情;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形成?利用?主要组成元素?所属物质类别?了解使用H2、CH4、C2H5OH、液化石油气、汽油、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五、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意义?不完全燃烧的后果?措施? 六、本单元有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要熟记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有哪些区别于一般非金属的物理性质?举例说明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硬度大、熔点高等性质?列举常见的金属之最。 二、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从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出发,列举金属的用途。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用途;如:Cu、Fe、Al。 三、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的特性 举例说明在金属中加入其它元素可以改变金属的性能。 四、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百炼成钢“蕴涵着什么化学知识?列举常见的生铁和钢制品。 五、知道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 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的观点出发举例说明金属的活动性不同。 六、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1)回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2)能否用铝锅长时间盛放食醋,为什么? (3)天然水中溶解有一些铁盐,为什么新买来的铝锅烧开水后,在水面会留下一道黑色的印痕? (4)农业上常用硫酸铜溶液和熟石灰来配置农药波尔多液,为什么一般选用木通而不用铁铜来配制?如何检验配好的波尔多液是否含有硫酸铜? 七、实验探究酸溶液、盐溶液跟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 (1)金属与酸溶液的置换反应:对金属的要求?对酸溶液的要求? (2)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对金属的要求?对盐的要求?置换与被置换的顺序: Zn Fe 与CuSO4反应,置换时---先强后弱,所以Zn 先与CuSO4反应; Fe 与Cu(NO3)2 、 AgNO3混合溶液反应,置换时---先弱后强,所以Fe先与AgNO3溶液反应 八、知道一些常见金属的矿物 有哪些常见的铁矿石和铝矿石,写出它们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九、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讨论防止锈蚀的方法 (1)铁生锈与氧气和水有关,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只与水接触,不与氧气接触,不生锈,说明:生锈与氧气有关,氧气必不可少; 只与氧气接触,不与水接触,不生锈,说明:生锈与水有关;水必不可少 同时与水和氧气接触,生锈,说明:生锈的条件是:氧气和水两个必不可少。 (2)防止锈蚀的原理?方法?说出几种具体做法? 十、了解从铁矿石中铁还原出来的方法(用实验方法将铁还原出来) (1)炼铁的原理;(2)方程式?(3)实验:步骤,现象,尾气处理; 十一、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1)废电池随意丢弃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2)回收废弃金属具有什么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九单元 溶液 一、认识溶解现象,溶液的组成与特征; 二、知道水、酒精、汽油等是常见的溶剂(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将衣服上的油污洗去) 三、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1)举例说明乳化现象;(2)用洗涤剂去油污与用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有什么不同? 四、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1)化工生产与化学实验;(2)无土栽培的营养液;(3)医疗上各种注射液 五、知道一些物质在水溶液中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的 蔗糖溶液和食盐水中溶质分别以什么形式存在? 六、探究NaCl NH4NO3 NaOH 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为什么物质溶于水后会使溶液的温度表现不同的变化?温度的变化有哪几种情况?各举一个典型的例子? 七、了解饱和溶液 (1)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2)一瓶接近饱和的NaCl /KNO3 /Ca(OH)2溶液分别可以采用什么措施变成饱和溶液。 八、了解溶解度的涵义?查看溶解度性或溶解度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1)什么叫溶解度?“20摄适度,KNO3的溶解度为31.6g”的含义是什么? (2)溶解度曲线上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分别是什么?A、B两条交于一点,交点的含义是什么? (3)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可分为哪三种情况?各举一个例子? 九、知道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1)气体的溶解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举例说明? (2)20摄适度,O2的溶解度为0.031表示什么意义? 十、了解结晶现象,胆矾晶体的形成,海水制盐? (1)常见的结晶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类型的溶液? (2)如何将KNO3和少量 NaCl的混合物中分离出较纯净的KNO3晶体? (3)过滤和结晶这两种分离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混合物? 十一、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1)需要哪些仪器?主要步骤? (2)固体作溶质和液体作溶质(或浓溶液稀释)的区别? 十二、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的计算 (1)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100%; (2)稀释:溶质质量不变 M浓 *C浓% = M稀 *C稀% 或 M浓 *C浓% = (M浓 + M水 )*C稀% (3)与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反应后溶液质量 = 反应前溶液质量(不含不溶性杂质)+-生成气体质量-生成沉淀质量 第十单元 酸和碱 一、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或试验某些植物花朵汁液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变化)? (1)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哪两种?它们遇酸性或碱性溶液分别显示什么颜色? (2)什么样的花朵汁液适合做酸碱指示剂? 二、认识酸碱的腐蚀性 (1)酸和碱都有不同程度的腐蚀性; (2)浓H2SO4和NaOH不慎沾到皮肤上或衣服上应如何处理? 三、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或碱溶液:如何稀释浓硫酸? 四、实验探究酸的重要性质和用途 (1)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探究浓盐酸的挥发性?造酒时调节酸度,为何使用稀硫酸,而不用盐酸?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何不用浓盐酸? (2)盐酸的用途有哪些? (3)学会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浓硫酸的用途有哪些?O2 、H2、CO2 、CO 、NH3 、CH4是否都能用浓硫酸做干燥剂? (4)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共同的化学性质有哪些?与酸碱指示剂;与活泼金属;与金属氧化物;与碱;与某些盐;为什么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五、实验探究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1)实验探究NaOH固体的吸水性?NaOH固体的用途?O2 、H2、CO2 、CO 、NH3 、CH4是否都能用NaOH做干燥剂? (2)NaOH和Ca(OH)2的俗称,Ca(OH)2的用途?使用NaOH应注意什么? 六、学会通过实验探究NaOH和Ca(OH)2的化学性质? (1)与指示剂;(2)与酸;什么叫中和反应?(3)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4)与某些盐;为什么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七、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1)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重要意义? (2)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如:胃酸过多,如何治疗?如何处理废液中硫酸?被蚊虫叮咬如何处理? 八、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1)如何用PH试纸测试溶液或土壤的酸碱性? 九、熟练掌握本单元的化学方程式。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一、了解NaCl、 NaCO3 、NaHCO3 、CaCO3等盐的名称、俗称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二、学会粗盐提纯,粗盐提纯过程中蒸发操作需要哪些仪器?步骤?都要用到哪个仪器?蒸发什么时候停止加热为什么? 三、如何检验CO32-?常见的沉淀有哪些? 四、初步认识常见的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1)复分解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发生? (2)学会判断一些物质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五 、知道一些常见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1)植物生长需求量较大的几种元素是什么? (2)氮肥/磷肥/钾肥的作用分别什么?什么叫复合肥?举几例? (3)如何鉴别氮肥/磷肥/钾肥? 六、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不合理使用会带来什么样的环境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一、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 (1)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的生理功能分别是什么?哪些食物富含糖类或油脂或蛋白质或纤维素? (2)氨基酸在体内的作用是什么? (3)淀粉的代谢过程。 二、知道某些物质(CO、甲醛、黄曲霉毒素有损人体健康,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 (1)CO如何使人中毒? (2)甲醛使人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3)黄曲霉毒素使人中毒原因是什么? 三、了解某些元素如:Ca、 Fe、 Zn、 I 、F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人体缺乏Ca、 Fe、 Zn元素对人体分别有什么影响? 四、初步认识在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们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五、能从组成上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六、了解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了解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七、用简单的实验区分棉线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织成的不料? 八、用简单的实验区分热固性和热塑性塑料?用简单的实验区分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

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三、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330343162/活性炭:(C) 8、铁锈:(Fe2O3) 四、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 (NaCl) : 食盐 2、碳酸钠(Na2CO3) : 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 (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四、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五、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六、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七、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u):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八、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 7、PH=0时,酸性最强,碱性最弱 。 PH=14时,碱性最强 ,酸性最弱 。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尿素 。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中国 。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九、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 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 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十、有毒的物质 1、 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 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 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十一、溶解性表的记忆口诀钾钠铵盐个个溶,硝酸盐类也相同硫酸盐类除钡钙,卤盐除银和亚汞(氟除外)碳磷酸盐多不溶,醋酸盐类全都溶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读数据,读出每一个数据包含的物质,然后分析物质之间的关系,即可找出已知的量和物。如:在一次化学课外活动中,某同学想除去氯化钾固体中混有的氯化铜(不引进其他杂质)。化学老师为他提供了以下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硫酸钠溶液。该同学现取氯化钾和氯化铜的混合物59.8g,全部溶解在200g水中,再加入60g所选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9.8g。试回答:(1)该同学所选的是 溶液。(2)计算混合物中氯化铜的质量和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59.8g(氯化钾和氯化铜)+200g水+60g(氢氧化钾和水)=9.8g(氢氧化铜) 是混合物的不能直接用于方程式计算,所以已知的是氢氧化铜的质量为9.8g,写出反应方程式就能计算了一.制氧气: 2KClO3 (MnO2,加热)= 2KCl + 3O2 ↑ 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二.制氢气: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三.制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CO2↑ (不能用H2SO4)

上面列的很详细

已发送邮箱,注意查收。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本人主要收集的是物理化学英语之类,另附难题总结及答案,正在发送资料

网上摆渡文库里有,很多的

告诉你一个方法,没事就去老师办公室,可以顺便翻翻老师的书和作业,那些书肯定很好!!

一、基本概念:      1、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挥发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264656235、酸碱性、稳定性、有毒性等) 3、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4、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5、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6、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7、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01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  8、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9、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0、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11、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1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2m(x)/m(c)(x表示所求元素的符号,c表示碳元素的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7、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19、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和物质总质量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    NaOH==Na+ + OH -    Ba(OH)2==Ba2+ + 2OH -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201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二、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 氧气占21%, 二氧化碳占0.03%,稀有气体占0.94%, 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粉尘(可吸入颗粒物)和有毒气体(NO2 、CO、SO2)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OH-(氢氧根) NO3-(硝酸根) ClO3-(氯酸根) MnO4-(高锰酸根) SO42-(硫酸根) SO32-(亚硫酸根) CO32-(碳酸根) MnO42-(锰酸根) PO43-(磷酸根) HCO3-(碳酸氢根) Cl-(氯离子) HSO4-(硫酸氢根) HPO42-(磷酸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 HS-(硫氢根) 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 K+(钾离子) Ca2+(钙离子) Na+(钠离子) Mg2+(镁离子) Al3+(铝离子) Zn2+(锌离子) 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 Cu2+(铜离子) Ag+(银离子) 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    化合价口诀:钾钠银氢正一价,氟氯溴碘负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一二铜汞二三铁;    三铝四硅五氮磷,硫逢双价二四六;通常氧为负二价,单质规定为零价。    (氢在金属氢化物中显-1价,如NaH。氧在过氧化物中显-2,如H2O2。)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分子的原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课本P73. 要记住这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201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    11、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    (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化学式:本知识点的第5点第(1)小点    c.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2)化学符号的书写: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    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    c.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    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15、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    气体:氧气(O2) 氢气(H2) 二氧化碳(CO2)    药品: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    反应原理:[固(+固)]2KMnO4 == K2MnO4+MnO2+O2↑ 2KClO3=2KCl+3O2↑    或[固+液] 2H2O2==== 2H2O+O2↑    [固+液] 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    CaCO3+2HCl=CaCl2+H2O+CO2↑    仪器装置 P36 图2-17(如14的A)    或P111. 图6-10(14的B或C) P111. 图6-10    (如14的B或C) P111. 图6-10    (如14的B或C)    检验:O2: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H2: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    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    收集方法:O2: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H2:①排水法(难溶于水) 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CO2: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验满(验纯) :O2: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    H2:<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CO2: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放置: O2:正放 H2:倒放 CO2:正放    注意事项 O2(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H2: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O2: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6、一些重要常见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氧气(O2)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①C + 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②S + O2 ==SO2 (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③4P + 5O2 == 2P2O5 (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④3Fe + 2O2 ==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用途:1、供呼吸    2、炼钢    3、气焊    氢气(H2)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    ① 可燃性:    2H2 + O2 ==== 2H2O    H2 + Cl2 ==== 2HCl    ② 还原性:    H2 + CuO === Cu + H2O    3H2 + WO3 === W + 3H2O    3H2 + Fe2O3 == 2Fe + 3H2O    用途:1、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    2、合成氨、制盐酸    3、气焊、气割(可燃性)    4、提炼金属(还原性)    二氧化碳(CO2)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    ①与水反应:CO2 + H2O ==H2CO3(酸性)    (H2CO3 === H2O + CO2↑)(不稳定)    ②与碱反应:CO2 + Ca(OH)2 ==CaCO3↓+H2O(鉴别CO2)    CO2 +2NaOH==Na2CO3 + H2O    ③氧化性:CO2 + C == 2CO    用途:1、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2、制饮料(可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化肥和纯碱    3、人工降雨(干冰升华)    CaCO3 == CaO + CO2↑(工业制CO2)    一氧化碳(CO)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    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    ②还原性:    CO + CuO === Cu + CO2    3CO + WO3 === W + 3CO2    3CO + Fe2O3 == 2Fe + 3CO2    ③有毒性(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输氧的能力)    用途: 1、作燃料    2、冶炼金属    三、解题技巧和说明:    一、 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 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 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 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 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    S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② 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2 + H20 == H2CO3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N205 + H2O == 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5、 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201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    ① 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    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    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    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Mg(OH)2 == MgO + H2O Cu(OH)2 == CuO + H2O    2Fe(OH)3 == Fe2O3 + 3H2O 2Al(OH)3 == Al2O3 + 3H2O    二、 解实验题: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    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    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 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    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二)、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    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    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 - 5% NaHCO3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四)、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    [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五)、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有H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中。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3、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六)、自设计实验    1、 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生成 证明蜡烛有氢元素    ②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蜡烛有碳元素    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图    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阶梯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烧杯里(如图),点燃蜡烛,再沿烧杯壁倾倒CO2 阶梯下层的蜡烛先灭,上层的后灭。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150呐~~~~~~~~会不会不给啊

一、常见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俗名 学名 化学式 金刚石、石墨 C 酒精 乙醇 C2H5OH 熟石灰、消石灰 氢氧化钙 Ca(OH)2 生石灰 氧化钙 CaO 醋酸(熔点16.6℃,固态称为冰醋酸) 乙酸 CH3COOH 木酒精、木醇 甲醇 CH3OH 干冰 固态CO2 CO2 铜绿、孔雀石 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 胆矾、蓝矾 硫酸铜晶体 CuSO4•5H2O 氢硫酸 H2S 亚硫酸 H2SO3 盐镪水(工业名称) 氢氯酸、盐酸 HCl 水银 汞 Hg 纯碱、苏打、面碱 碳酸钠 Na2CO3 纯碱晶体 碳酸钠晶体 Na2CO3•10H2O 酸式碳酸钠、小苏打 碳酸氢钠 NaHCO3 苛性钠、火碱、烧碱 氢氧化钠 NaOH 毒盐、硝盐(工业名称) 亚硝酸钠 NaNO2 氨水 一水合氨 NH3•H2O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 4、淡黄色:硫。 5、绿色:Cu2(OH)2CO3为绿色 6、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7、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沉淀:Cu(OH)2 ;红褐色沉淀:Fe(OH)3,白色沉淀:其余碱。 8、(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9、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和H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PbSO4不溶于水,AgSO4微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 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有一句口诀可帮助同学们记忆这些东西: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 四、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9、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10、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1、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2、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4、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5、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6、唯一的非金属液态单质是溴; 17、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 18、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 19、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 20、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 21、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五、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 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 、OH- );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 (如 Cl- 叫氢氯酸根). 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 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如O2和O3。 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9、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如氦原子。(第一层为最外层2个电子)。 10、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因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构成的分子或原子团)只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 单核粒子 (一个原子一个核)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1、(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4) 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即 S一定大于C 。 12、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13、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 14、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 15、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NH4NO3 (前面的N为-3价,后面的N为+5价) 16、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 17、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H+ 、NH4+ 。 18、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碱;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酸和碱;不一定含氢元素的是盐和氧化物;盐和碱组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 、NH3 、H2O);酸组成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 叫高锰酸), 但所有物质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属元素 。 19、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O3 溶液显碱性。 20、 酸式盐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 (即PH不一定小于7),如NaHCO3溶液显碱性。但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所以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21、 酸溶液一定为636f70797a686964616f31333238653863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 、NaHSO4 溶液都显酸性,而 NaHSO4 属盐。 (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的溶液)。 22、 碱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OH、Na2CO3 、NaHCO3溶液都显碱性,而Na2CO3 、NaHCO3 为盐 。 碱溶液就是碱的水溶液,碱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溶液)。 2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它是酸氧化物,其对应的酸是高锰酸,即HMnO4 );记住:碱性氧化物中只K2O、Na2O、BaO、CaO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 24、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 ),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 ★常见的酸性氧化物:CO2 、 SO2 、 SO3 、P2O5 、 SiO2 等,酸性氧化物大多数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记住二氧化硅(SiO2 )不溶于水 。 25、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6、所有化学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基本反应类型,不属基本反应的有:①CO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②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③有机物的燃烧。 27、凡是单质铁参加的置换反应(铁与酸、盐的反应),反应后铁一定显+2价(即生成亚铁盐)。 28、凡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凡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变化,只要看参加反应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与生成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大换小增重,小换大减重”. 29、凡是同质量同价态的金属与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产生氢气的质量就越少。 30、凡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如K、Ca、Na),就一定不能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但它们与酸反应是最为激烈的。 如 Na加入到CuSO4 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 : 2Na+2H2O =2NaOH+H2 ↑;2NaOH+CuSO4 =Cu(OH)2 ↓+Na2SO4 。 31、凡是排空气法(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一定要将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32、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在装药品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 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 33、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不一定都写在左边。如NH3 、CH4. 34、5g某物质放入95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5%。 可能等于 5%,如NaCl、KNO3 等;也可能大于5%,如K2O、Na2O、BaO、SO3 等;也可能小于5%,如结晶水合物以及Ca(OH)2 、CaO 等。 ◆相同条件下, CaO或Ca(OH)2 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六、初中化学中的“三”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8、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31、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2、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 33、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4、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5、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 36、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主要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37、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性。 38、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点燃的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39、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40、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 41、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七、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 钾钙钠镁铝 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个口诀:贾盖那美驴,新蹄喜牵轻,统共一百斤 意思:有一条美驴的名字叫贾盖,换了新蹄子就喜欢驮(牵)轻的货物。统计一下,才100斤 ①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②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 ③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排在后面的金属跟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 ④混合盐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 注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价的亚铁 八、金属+酸→盐+H2↑中: 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 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3、物质的检验 (1)酸(H+)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 方法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2)银盐(Ag+)检验。 将少量盐酸或少量可溶性的盐酸盐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Ag+的存在。 (3)碱(OH-)的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 (4)氯化物或盐酸盐或盐酸(Cl-)的检验。 将少量的硝酸银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Cl-的存在。 (5)硫酸盐或硫酸(SO42-)的检验。 将少量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SO42-的存在。 (6)CO32- 或HCO3-的检验。 将少量的盐酸或硝酸倒入盛有少量待测物的试管中,如果有无色气体放出,将此气体通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果石灰水变浑,则证明原待测物中CO32-或HCO3-的存在。 *SO42- 与Cl- 同时存在,若要检验时,则必须先用Ba(NO3)2溶液检验并除尽SO42- ,然后再用AgNO3 溶液检验Cl- ,因为若先加入AgNO3,则AgNO3与SO42-反应生成AgSO4是微溶物,因而分不清是Cl-还是SO42-。这儿必须用Ba(NO3)2,若用BaCl2,则引入了Cl-。 (6)铵盐(NH4+): 用浓NaOH溶液(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九、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中: ①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轻,金属变重。 ③在金属+酸→盐+H2↑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十、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 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③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十一、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①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②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③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十二、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十三、原子结构知识中的八种决定关系: ①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②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③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④电子能量的高低决定电子运动区域距离原子核的远近。 因为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越远的能量越高。 ⑤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金属,>或=4为非金属,=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稀有气体元素。 ⑥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失电子,>或=4为得电子,=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稳定。 ⑦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 原子失电子后元素显正价,得电子后元素显负价,化合价数值=得失电子数。 ⑧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原子失电子后为阳离子,得电子后为阴离子,电荷数=得失电子数 十四、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①使用托盘天平:使用托盘天平时,首先要调节平衡。调节平衡时,先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然后转动平衡螺母到达平衡。 ②加热:使用试管或烧瓶给药品加热时,先预热,然后集中加热。 ③制取气体:制取气体时,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 ④固体和液体的混合:固体液体相互混合或反应时,要先加入固体,然后加入液体。 ⑤试验可燃性气体:在试验氢气等的可燃性时,要先检验氢气等气体的纯度,然后试验其可燃性等性质。 ⑥氧化还原反应:用还原性的气体(如H2、CO)还原氧化铜等固体物质时,一般需要加热。实验时,要先通一会儿气体,然后再加热。实验完毕,继续通氢气,先移去酒精灯直到试管冷却,然后再移去导气管。 ⑦稀释浓硫酸:稀释浓硫酸时,先往烧杯里加入蒸馏水,然后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装瓶。 ⑧分离混合物: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食盐和硝酸钾的混合物,当食盐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加热蒸发饱和溶液,析出食盐晶体,过滤,然后再冷却母液析出硝酸钾晶体;当硝酸钾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冷却热饱和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过滤,然后再蒸发母液,析出食盐晶体。 ⑨中和滴定:在做中和滴定的实验时,待测溶液一般选用碱溶液,应先向待测溶液中加入酚酞试剂,使之显红色,然后逐滴加入酸溶液,搅拌,直至红色恰好退去。 ⑩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然后接着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⑿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然后再通过盛有石灰水的洗气瓶。 ⒀检验酸性气体或碱性气体:检验氯化氢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蓝色石蕊试纸,然后用试纸检验使之变成红色;检验氨气时,先用蒸馏水润湿红色石蕊试纸,然后用试纸检验使之变成蓝色。 ⒁金属和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混合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金属混合物与一种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也是“先远”“后近”。如Al和Mg同时和FeCl3溶液反应,Mg与Fe的距离远,Al与Fe的距离近(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顺序)。 十五、反应中的一些规律: ①跟Ba2+反应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的一定是SO42-,沉淀为BaSO4. ②跟Ag+反应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的一定是Cl-,沉淀为AgCl。 ③跟盐酸反应产生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一定是CO32-(也可能为HCO3- 离子,但一般不予以考虑)*凡碳酸盐与酸都能反应产生CO2气体。 ④跟碱反应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的,一定为NH4+(即为铵盐)。 *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只有NH3(NH3+H2O=NH3•H2O)。 ⑤SO42- 与Cl- 同时存在,若要检验时,则必须先用Ba(NO3)2溶液检验并除尽SO42- ,然后再用AgNO3 溶液检验Cl- 。 ⑥可溶性的碱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碱受热才能分解。Cu(OH)2 △ CuO+H2O。 ⑦可溶性的碳酸盐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碳酸盐受热才能分解。CaCO3=CaO+CO2↑(酸式碳酸盐也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十六、实验中的规律: ①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 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②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④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⑤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 ⑦凡是使用有毒气体做实验时,最后一定要处理尾气。 ⑧凡是使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一定是“一通、二点、三灭、四停”。 十七、实验基本操作中的数据: 1、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要使用漏斗,但酒精量不得超过灯身容积的 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不少于 。 2、用试管振荡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 3、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还应注意液体体积不宜超过试管容积的 。加热时试管宜倾斜,约与台面成45度角。 4、用试管盛装固体加热时,铁夹应夹在距管口的 处。 4、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0.1克。 5、如果不慎将酸溶液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如果是浓硫酸,必须迅速用抹布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 6、在实验时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7、使用试管夹时,应该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固定在离试管口的 处。

不拉分的话知使这个中考化学复习重点你最好联系一下近期的大事 中和反应道 金属和酸的反应,还有就是铝 铁 铜等金属的活动版性 其实也没有什么,我只记得这些了,好像当时总是练得这些 我去年考的 你可以看下这个权参考资料:http://blog.163.com/helloliuxiaokun@126/blog/static/36728103200892574722116/

化学的基础知识,初三学生看看!!!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1333238653864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五、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 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六、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七、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 (NaCl) : 食盐 2、碳酸钠(Na2CO3) : 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 (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八、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九、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 H2 。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CH4 。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H2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 H2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 7、PH=0时,酸性最 强 ,碱性最 弱 。 PH=14时,碱性最强 ,酸性最弱 。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 N,K,P 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尿素 。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中国 。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十、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 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 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十一:有毒的物质 1、 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 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 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十二:实验室制法 △ 1、实验室氧气: 2KMnO4=====2K2MnO4+MnO2+O2↑ MnO2 2KClO3=======2KCl+3O2↑ △ MnO2 2H2O2=======2H2O+O2↑ 2、实验室制氢气 Zn+H2SO4===ZnSO4+H2↑ (常用) Fe+H2SO4===FeSO4+H2↑ Mg+H2SO4===MgSO4+H2↑ 2Al+3H2SO4==Al2(SO4)3+3H2↑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 4、 实验室制CO2: CaCO3+2HCl==CaCl2+CO2↑ +H2O 十三:工业制法 1、 O2:分离液态空气 高温 2、 CO2: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3、 H2:天然气和水煤气 高温 4、 生石灰: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5、 熟石灰:CaO+H2O==Ca(OH)2 6、 烧碱:Ca(OH)2+Na2CO3=== CaCO3↓+ 2Na OH

最佳答案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1333238653866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四、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五、初中化学中的“三”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

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 的底部、 水圈 的大部和 岩石圈 的表面。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7、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11、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标本朝右上方移动,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12、载636f7079e79fa5e9819331333332393530玻片上写着‘上下’,视野里看到的是‘ ’。 方法:把写着‘上下’的纸片左旋(或右旋)1800。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14、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15、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几下、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16、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18、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植物有)和线粒体(动、植物有)是能量转换器。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基因。20、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无系统。21、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22、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23、疯牛病和克雅氏病是由一种结构改变了的蛋白质-朊病毒引起的。24、苔藓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25、 菜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两片),能发育成新植株的是胚。我们平常吃的豆瓣酱主要是大豆的子叶。玉米种子是由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和胚乳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子叶一片。我们平常吃的面粉成分主要来自小麦的胚乳。26、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27、 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28、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29、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该区长有大量的根毛。30、在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是导管;运输有机物的通道是筛管。31、 庄稼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有机物(光合作用合成),其中需要最多的是含氮 、磷、钾的无机盐。缺氮时叶片发黄,植株矮小瘦弱,严重时叶脉淡棕色;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并出现紫色;缺钾时茎杆软弱,叶边缘呈褐色。32、雌蕊发育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中,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过程。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33、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植物气体交换的“窗口”,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34、在营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有些向日葵的果实仍然是空瘪的。这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要想减少瘪籽,可以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35、木本植物的茎可以不断长粗,因为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所以嫁接时,要确保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接穗才能成活。36、19世纪30年代,两位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恩格斯将它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37、小明今年比去年长高了5厘米,这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有关。38、蒸腾作用能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并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39、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 水 ------ 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氧从气孔进出,水由根吸收后通过导管运输到叶)40、呼吸作用: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发生在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4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叶放在凉开水中,放在阳光下照射,叶不会放出气泡.原因是 烧开的水水中缺二氧化碳,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2、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身高突增 。43、 达尔文 是进化论的建立者。他认为,人类和现代 类人猿 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44、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45、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排出的过程叫做分娩。46、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完成受精过程;胎儿生活在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47.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其中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48、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水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49、维生素A:夜盲症,补肝脏、胡萝卜;维生素C:牙龈出血、坏血病; D:佝偻病、骨质疏松,补肝脏、鱼肝油; B1:脚气病,粗粮; B2:口角炎,粗粮;缺铁:贫血50、消化系统由 消化道 和 消化腺 组成。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没有消化作用,但可以乳化脂肪。淀粉在口腔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开始被消化。小肠液和胰液能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 51、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小肠 。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 皱襞 , 其表面有许多 绒毛 状 的突起,这就大大增加了它的内表面积。52、呼吸系统由 呼吸道 和 肺 组成。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人一分钟大约呼吸16次。53、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横向扩张,胸廓的左右径增大 ;膈顶端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从而使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从外界吸入气体。54、.肺泡和毛细血管都是由 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吸气时,肺泡鼓起来,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这两层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 也透过这两层管壁进入肺泡。55、防治大气污染的根本措施是 控制污染物排放,有效措施是 植树造林。56、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最后在细胞中的线粒体这个部位被利用。57、血液由 血浆 和 血细胞 组成。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58、血液分层后,上层是血浆 ,下层是 红细胞 ,两层交界处是 白细胞 和 血小板 。59、血浆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60、血红蛋白是一种含 铁 的蛋白质,呈 红色,它在氧含量 高 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 低 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61、心脏的肌肉组织发达,因而能够有力地收缩 。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这是由于左心室需将血液泵至全身,而右心室只需将血液泵至 肺 。62、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给组织细胞输送营养物质、氧并带走废物;肺循环过中程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63、人类ABO血型将血液分 A 型、 B 型 、 AB 型 、 O 型 四种类型。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但有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 O 型血。64、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 200-300 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65、尿的形成过程:①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 血细胞 和大分子的 蛋白质 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 水 、 无机盐 、 尿素 和 葡萄糖 等物质,经过肾小球过滤到 肾小囊 中形成原尿;②原尿流过 肾小管 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 水 和部分 无机盐 等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剩余部分则形成尿液。肾小球有过滤作用,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66、排尿的意义是:排出废物,调节体内 水和 无机盐 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67、近视眼成因:如果晶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的光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其矫正方法是配戴 凹 透镜。68、预防近视眼的“三要”是: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 33 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 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 眼保健操。69、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70、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或: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http://hx.zxxk.com/http://wenku.baidu.com/view/f2b2672cccbff121dd368318.html初中英语总复习资料 八种动词时态,有的只要求达到理解层次,有的则要求达到熟练运用层次。至少其中五种时态包括过去进行时是要求达到熟练运用层次的,而且其考查方式肯定不会以某一时态的独立形式出现,而是时态的综合运用,尤其要重视各种时态之间的区别。 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冠词的用法. 现以冠词为例: 1.John was given _______ orange bag for his birthday but ______ bag was lost just now. A.an,a B.a,the C.the,a D.an,the 2.There's ________ old tree near _______ house. A. a, an B. an, the C. a, the D. the, a 3.There is ___ 800-metre-long road behind ___ hospital.A.an,an B.a,a C.an,the D.a,the 4._______ good,kind girl she is! A.How B.What a C.What D.How a 5.________ bad weather!I hope it won't last long. A.How B.What C.What a D.How a 6._______ they are listening to the teacher! A.How careful B.What careful C.How carefully D.What carefully 由上例题我们可以发现冠词和感叹句是必考内容。同样,象宾语从句的语序、代词的格、主谓语一致、动词和介词的搭配、近义词的比较以及习惯表达法和情态动词的使用等,无一不在考查之列。 所有这一切语言基础知识,我都将通过对典型试题的解题分析,展开讨论,分层展示难易对比,系统归纳。 对于语言基础知识是这样处理,那么对以能力测试为主要目的的中考其他试题形式又该怎么办呢? 这里我们以一篇完形填空题为例: A poor farmer had never left his small village.After he(1) a lot of money,he decided to spend a holiday in an expensive hotel(旅馆)in a bigtown.(2)lunch time came on his first day there,he went to eat in the restaurant(餐馆)of the hotel(3) his new clothes.The head waiter(服务员)(4)him to the table,took his order and went away.When he turned and (5)the farmer again,he had a (6)!The farmer had tied(系)his table cloth round his (7). The head waiter told another waiter to go to the farmer and (8) him that people (9) do such a thing in his restaurant.So the waiter went tothe farmer and said in a (10) voice(声音),"Good morning,sir.Would you like a haircut?" 1.A.lent B. made C. paid D. gave 2. A. During B. Though C. When D. Because 3. A. for B. with C. on D. in 4. A. wanted B. put C. showed D. brought 5. A. looked at B. watched C. saw D. found 6. A. look B. rest C. table cloth D. surprise 7. A. arm B. neck C. hand D. head 8. A. ask B. tell C. taught D. told 9. A. can't B. don't C. won't D. mustn't 10. A. friendly B. tired C.sad D.ter 要求考生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结构完整。对此,考生必须通篇考虑,不能拿来就做,那样必然顾此失彼,前后意思不得连贯。目前的中考完型还侧重于语法,这将在逐年试题的变革中转向按上下文的要求来推断理解。 在解这类题时,必须掌握“词感现象”,注意学会区分“干扰项”。所谓词感,“the sense of word"是指一种对词或词群的感受能力。对词的感受力强,在解题时会较为容易地找到它与情景的关系。词感并不仅仅指词与词之间的细微差异,也并不注重词的搭配与组合,它较多地强调选用恰当的词,以利于对情景作出合乎逻辑的判断。同时也就把其它三个作为干扰项的选择项排除掉了。最后复读一篇全文,就会语感流畅,句意明确。 这儿举例的目的是想说明,我从一个较高的立意来对中考题型,特别是完形、阅读等,进行分析、探讨,借以使同学们获得较为完整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词汇(一) 这一讲里,主要帮助同学们掌握名词、冠词、数词的用法,特别是针对同学不易掌握的方面。 一、名词 关于名词,我们必须掌握名词的数,名词的格。 单数可用a、an来修饰可数名词单数,在元音发音开头的单词前用an,而不是a 1.复数的构成方法:(1)一般在复数名词后加s,如:dog--dogs。 (2)以s、x、ch、sh结尾的名词加es,如:watch--watches。 (3)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名词,变y为i加es, 如:country--countries。 请区别:如果是元音字母加y结尾的名词,则只须加s。 如:monkey--monkeys。 (4)以o结尾的名词,只有potato(土豆),tomato(西红柿)加es构成复数。 (5)以f、fe结尾的名词,变f、fe为v再加es, 如:knife--knives。 2.单复数形式相同的词:sheep--sheep,fish--fish Chinese--Chinese,Japanese--Japanese 3.特殊变化的单词有:(1)tooth--teeth,foot--feeth (2)man--men,woman--women,policeman--policemen, Frenchman--Frenchmen 请区别:German(德国人)—Germans (3)child—children 4.常以复数形式出现的名词:people(人),clothes(衣服),trousers(裤子) glasses(眼镜) ,这些名词作主语时,同学们应特别注意它们的谓语,用复数。 如:My clothes are (be) newer than yours. 5.有些名词看似复数形式,实际上是单数。这一点是同学不易掌握的,应特别加以记忆。如:news(消息),maths(数学),physics(物理) No news is good news. 6.可用how many,many,a few,few,a lot of,lots of,some,any等来修饰可数名词复数。 How many are there in your pencil-box?(knife) 不可数名词:1.常见的不可数名词有:water,rice,fish,meat,等。应特别记medicine,news,work,homework,housework,money,chalk,weather,cotton,wood. 2.不可数名词无复数,作主语时常看成单数。如:Some bread__________over there.(be) 3.常用how much,much,a little,little,a lot of,some,any等来修饰不可数名词。 4.常用a piece of,a cup of等来表示不可数名词的量。如要表达“两片面包”这样的意义,bread仍为不可数名词,不加s,而piece则可加s。即:twopiecesof bread 请区别:可数名词也可用量来表示, 如:三箱苹果three boxes of apples 例: 1、These two pieces of bread __________over there.(be) 2、Could I have three ___________,please? A.piece of bread B.piece of breads C.pieces of bread D.pieces of breads 名词的格 名词所有格的构成方法,在名词后加“ 's”。如:Tom→Tom's译为“…的”,若遇上以s结尾的复数名词,则在s后加“ '”即可。如:Teachers'Day , twoweeks'holiday,而不以s结尾的复数名词的所有格,仍按惯例加's 。如:Children's Day 关于名词所有格,应掌握以下几点: 1.可用名词所有格表示地点。 如:my aunt's 我姑姑家。 go to the doctor's 去医生家。 2.表示两人共同拥有,在最后一个名词后加's 如:Lucy and Lily's 露西和莉莉的 3.掌握词组:a girl of five 一个五岁的女孩 a friend of mine 我的一个朋友 eg;The white shirt is and blue one is . A、Kate, my B. Kate's, mine C. Kate, mine D.Kate's,my 二、冠词 冠词是词汇中的基础的,也是简单的部分,所以同学们有必要掌握其基本用法,归纳起来,同学们应该掌握以下几点: 1.冠词指不定冠词a,an和定冠词the 2.不定冠词an常用于元音发音开头的词前,如:an hour,an English car. 请区别:a useful machine 3.指上文提到过的人或物,用定冠词the 4.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物前用定冠词the.如:the sun,the moon,the earth 5.定冠词the用于序数词前,表示方位的名词和形容词最高级前。如:the first,the best ,in the south 6.在复数姓氏前加the,表示××一家人,常看成复数。 如:The Browns are going to Shanghai for a holiday this summer. 7.在介词短语中常用定冠词the,如:in the box ,behind the chair 8.特别注意不能用定冠词the的几个方面: (1)在节日、星期、月份、季节、年等词前不用冠词。如:in summer,in August 请区别:in the spring of 1945. (这里表示特指,故加the) (2)一日三餐和球类运动名不用冠词。 如:have breakfast ,play football (3)一些固定词组中,如:go to bed ,go to school,by bus ,at night. 9.在有些词组中,有冠词和无冠词意思不同,请注意区别: in front of 在…前面 in the hospital 在医院里 in the front of 在…范围内的前部 in hospital (生病)住院 练习:There's _________800-metre-long road behind _________hospital. A.an,an B.a, a C.an, the D.a, the 三、数词 同学们首先应会读会写所有基数词和序数词,以及与数词有关的钟点表达法。对数词的考查,中考常采用单选题及听力题,这些题型归纳起来,应掌握以下几点特别容易出错的地方。 1.基数词变序数词。其规律为: 1,2,3特殊记,加th从4起 (first,second,third,fourth) 8少t,9去e,千万别忘记 (eighth,ninth) 逢5逢12,ve变f (fifth,twelfth) 20到90,y要变ie (twentieth,ninetieth) 若是几十几,前基后序别倒位 (ninety-first) 2.hundred,thousand,million 在构成具体的数字时用单数形式。 如:five hundred people. 只有在表达笼统的多数时才加s,构成复数形式。 hundreds of 数以百计的,成百上千的 thousands of 数以千计的,成千上万的 millions of 数百万的 这些词组前不能用具体数字。 3.序数词常与定冠词the 连用。 练习:①Henry has learned eight _________ French words this year. A.hundred B.hundreds C.hundred of D.hundreds of ②The _________lesson is the most difficult one in Book Two. (twenty) 另外,同学们还应掌握与数词有关的钟点表达法。 顺读法(钟点+分钟) 如:4:30 four thirty 4:45 four forty-five 4:15 four fifteen 倒读法(分钟+to/past+钟点) 如:4:30 half past four 4:15 fifteen past four/a quarter past four 4:45 fifteen to five/a quarter to five 练习题 : 1.At the beginning of the_____(twenty) century,the world's population was about 1700 million. 2.Are these_____(watch)yours? Yes. 3.You don't look well.You'd better go to the______(doctor) at once. 4.Would you give me________,please? A.two papers B.two piece of paper C.two pieces of paper D.two pieces of papers 5.There are three_____and seven____in the picture. A.monkeys,sheeps B.monkeys,sheep C.monkies,sheep D.monkies,sheeps 6.A lot of____are talking with two_______. A.Germans,Frenchmans B.Germen,Frenchmans C.German, Frenchmen D.Germans,Frenchmen 7.June 1 is __. A.the Children's Day B.the Childrens' Day C.Children's Day D.Childrens' Day 8.__________people went out to see what had happened. A.Thousands of B.Three thousand ofC.Thousand of D.Three thousands 9.We have been in the school for______. A.three and a half month B.three and a half months C.three month and a half D.three months and half 10.__________English is___________ useful language. A.A, an B./, a C.The, an D. A, / 11.John was given _______ orange bag for his birthday but ______ bag was lost just now. A.an,a B.a,the C.the,a D.an,the 12.There's ________ old tree near _______ house. A.a,an B.an,the C.a,the D.the,a 13.There is ________ 800-metre-long road behind _________ hospital.A.an,an B.a,a C.an,the D.a,the 四.代词 ①人称代词: 主格: 单数I 、you 、he 、she 、it 复数 we 、you 、they 宾格: 单数me 、you 、him 、her 、it 复数us 、you 、them ⑵物主代词: 形容词性 my 、your 、his 、her 、its 、our 、your 、their 名词性 mine 、yours 、his 、hers 、its 、ours 、yours 、theirs ③反身代词: myself 、yourself 、himself 、herself 、itself 、ourselves 、yourselves 、themselves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在句中只能作定语,相当于一个形容词,名词性物主代词在句中可作表语、主语和宾语,相当于一个名词。 2.注意名词性物主代词在句中所指代的关系,是单数还是复数。 如:⑴These books aren't ours. Ours are new. (这里ours=our books) ⑵This is not our room. Ours is over there. (这里ours=our room) 3."of+名词性物主代词"表示所属 如:a sister of his 他的一个妹妹 a friend of mine 我的一个朋友 4.人称代词在并列使用时的顺序为:“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第一人称”。 如:You, she and I all enjoy the music. 5.关于反身代词,同学们须掌握其固定结构: enjoy oneself=have a good time (过得很愉快) by oneself=alone (单独、独自) help oneself to… (随便吃/喝 些...) learn sth. by oneself =teach oneself sth. (自学) 练习题 1.-Whose trousers are these? -_____, I think. A.They B.Their C.Theirs D.Them 2. Nobody taught___English. He taught____. A.him, himself B.his, himself C.him, by himself D.his, his (二) 修饰可数名词 many few 表否定意义 a few 表肯定意http://wenku.baidu.com/view/15c3abde6f1aff00bed51ed3.html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1、 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2、 生物的多样性:1、种类的多样性;2、生活环境的多样性;3、00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3、 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1)能靠游泳老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2)能在水中呼吸。 4、 鱼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结构:流线形(梭子形)身体;身体表面分泌粘液。 5、 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有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背鳍、胸鳍、腹鳍、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6、 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7、 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到辅助协调的作用。 8、 鳃是鱼的呼吸器官。 9、 鳃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10、 鳃丝又多又细,是为了扩大与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充分进行气体交换。鳃不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鱼离开水后,鳃丝相互覆盖,减小了与空气接触面积,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因此缺氧而死。 11、 鱼鳃对水中呼吸至关重要的特点:鳃丝鲜红,含丰富毛细血管;鳃丝又多又细。 12、 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13、 流出鱼鳃的水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14、 气体交换 水中O2——鳃丝的毛细血管中 鳃丝中Co2—水中 15、 鱼的主要特征:体表常常有鳞,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6、 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7、 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 18、 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的动物,叫做甲壳动物。甲壳动物用鳃呼吸。 19、 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 20、 水中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21、 与水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1)比较干燥;(2)昼夜温差大;(3)缺少水中的浮力;(4)有气态的氧;(5)陆地环境复杂多变。 22、 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2、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2、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4、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23、 环节动物不是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24、 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称为环节动物。 25、 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32393939壤中,因为蚯蚓是冷血动物,温度变化不大,适合蚯蚓生活。 26、 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 27、 蚯蚓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刚毛的支撑和固定运动。 28、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系统,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29、 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30、 恒温动物比不恒温动物较高等,更能适应环境,有利于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31、 兔的体温恒定,不仅靠体表的毛,还需发达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共同协调。 32、 兔的后肢较长,前肢较短,后肢肌肉发达,适于跳跃。 33、 门齿——切断食物 犬齿——撕裂食物 臼齿——磨碎食物 34、 兔的心脏和肺的结构及部位与人体的相似,这说明了人与兔的分类很接近,同属哺乳动物。 35、 食性 植食性(如兔) 肉食性(如狼) 杂食性(如人) 36、 盲肠主要用于消化纤维,草食性动物盲肠发达。 37、 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臼齿适于磨碎食物。兔的消化道上有发达的盲肠,这些都是与它们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38、 兔有发达的大脑及遍布全身的神经,有发达的四肢,使它们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 39、 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动物,是脊椎动物,种类很多,地球上大约有4000多种,除极个别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征(其他特征: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属恒温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40、 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41、 鸟的外形呈流线形,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42、 鸟的羽毛分正羽和绒羽(有保暖作用),正羽有羽轴,翼呈扇形,可增大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3、 鸟的胸肌发达,附于龙骨突,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4、 鸟的骨骼中空,轻而坚固,胸骨突出,有龙骨突的结构,便于发达的胸肌附于胸骨(龙骨突),减轻重量,利于飞行。 45、 鸟类消化特点:1、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满足飞行时能量的消化;2、粪便不贮存,减轻体重,利于飞行;3、直肠短,排便频繁。 46、 鸟的心脏发达,工作能力强,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飞行。 47、 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不是呼吸器官),辅助肺进行呼吸,满足飞行时氧气的需要。 48、 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 49、 恒温动物 哺乳动物 鸟类 50、 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体温高而恒定。 51、 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已知的种类超过100万种(占动物种类的4/5),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52、 昆虫的翅与鸟翼结构不同,但就适于飞行来看都有这些共同点:都有利于飞行的扇形结构,这些结构的运行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都可以在空气中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相对身体来说,都有轻、面积大的特点,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53、 翅对昆虫生活和分布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取食,逃避敌害,扩大活动和分布范围,有利于寻偶交配,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 54、 昆虫的外部特征: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在外骨骼上,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会发生蜕皮),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55、 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有蜘蛛、蜈蚣、虾、蟹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56、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57、 动物的行为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58、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骨、骨骼肌(运动肌肉)、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如关节))组成的。 59、 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接(如关节)组成。 60、 人有206块骨 颅骨、胸骨、肋骨(不能活动) 躯干骨(半活动) 四肢骨(能活动) 能活动的骨连结(关节) 61、 人有26块脊椎骨(半活动骨连结) 62、 关节结构: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有滑液,使关节活动灵活)、关节窝、关节软骨(缓冲作用)。 关节囊 关节头 关节腔 关节软骨 关节窝 63、 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是骨绕着转动的点。 64、 人体主要的关节:上肢 肩关节 下肢 髋关节 肘关节 膝关节 腕关节 踝关节 指关节 趾关节 65、 所有脊椎动物都有关节。 66、 运动时,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容易受伤。 67、 如何在运动中保护关节:一、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二、运动强度应适当;三、佩戴护腕和护膝。 68、 骨骼肌(是器官)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69、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70、 为什么骨骼肌能牵动骨: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71、 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72、 人全身有六百多块骨骼肌,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73、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74、 当然,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75、 一句话概括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运动。 76、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77、 有很多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二者结合的结果,如鸟的迁徙。 78、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学习行为使动物更能适应多变的环境,更好地生存。 79、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同样,环境越复杂,要学习的行为越多。 80、 先天性行为有很大局限性,如果一种生物只有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就会被自然淘汰。 81、 对一个人来说,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学习是与大脑的发育阶段相适应的,一旦错过学习的关键时期就很难弥补。 82、 社会行为的特征: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3、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83、 群体中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制度。 84、 “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会对它做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还击,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 85、 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86、 社会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靠群体的力量往往更易获得食物和战胜天敌的侵袭,能有效保证物种的繁衍,使群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活。 87、 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88、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在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89、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2、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4、生物防治。 90、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除以虫治虫外,还有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 91、 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人们食用;在医药保健方面发挥作用;在观赏、娱乐方面,文学艺术方面有一定的形象;人们在生活中用来比喻一些形象或某些特点;动物传播给人类一些疾病(害处)。 92、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93、 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如动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 94、 生物反应器的好处: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95、 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96.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97.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现红、褐、绿、黑等不同的颜色。 98.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 99.菌落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100.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营养基。②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冷却。③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此过程叫接种)。④培养皿放在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 101.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102.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还有有机物。 103.经过严格高温霉菌的环境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 104.乳酸菌只有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把有机物分解成乳酸。 105.所有的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106.有些细菌互相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每个细菌也是独立的生活的。 107.细胞结构示意图: 108.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都为异养,异养又分为腐生和寄生。 109.有些细菌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小而轻还可以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无处不在。(细菌分裂速度极快) 110.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霉菌、食用菌、大型真菌为多细胞真菌。 111. 112.真菌的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进行孢子生殖。 113.酵母菌为出芽生殖。 114.青霉:孢子青绿色,排列呈扫帚状。营养方式为异养。 115.曲霉:孢子有多种颜色,排列呈放射状。营养方式为异养。 116.引起食物发霉的真菌为霉菌。 细菌 真菌 相 同 点 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异养)。 不 同 点 单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分裂生殖。 既有单细胞种类也有多细胞种类,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多数为孢子生殖。 117.比较真菌与细菌: 118.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参与物质循环;(2)引起动、植物患病(3)与动物共生。 119.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20.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有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 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121.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疾病。 122.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一旦分开,可以独立生活,叫做共栖) 123.寄生(往往有害);共生(互利)。 124.酵母菌发酵状态: 有机物 酵母菌 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多用于做面包] 有机物 酵母菌 二氧化碳+酒精+水+能量(少) [用于酿酒] 125.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称作呼吸作用) 126.食物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的腐烂,因此食品保存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防腐。防止食物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新军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生长和繁殖。 127.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抗菌素)。 128.科学家还能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只这些细菌能够生产药品(用细菌做生物反应器)。 129.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抗生素。 130.生物分类的意义: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使每个物种在生物分类上的位置一目了然,同时也进一步明确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131.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形态结构、内部构造、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132.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133.每个界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它们从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134.两种生物之间共有的分类单位越多,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 135.纲 < 亚门 < 门 136.分类登记越高,射干内务体间的差异越大,共同特征越少,所含生物数量越多。 137.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是基因的多样式,外在形式是种类的多样性。 138.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139.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 140.生态系统的多阳性受到破坏就会导致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丧失。 141.自然条件下,平均2000年一种鸟类灭绝。平均8000年一种哺乳动物灭绝。 142.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1)生存环境改变和破坏;(2)掠夺式的开发利用;(3)环境污染;(4)生物入侵。 143.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法律有《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护法》。(每个法律前要加“中华人民共和国”)

各个地方的教材、考纲都不一样,发给你,你也不一定能用啊,还不如咨询下你们任课老师,让他们推荐下 追问 谢谢

个地方的教材、考纲都不一样,发给你,你也不一定能用啊.新华书店去买啊 .不可能舍不得钱赛.

1、 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2、 生物的多样性:1、种类的多样性;2、生活环境的多样性;3、00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3、 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1)能靠游泳老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2)能在水中呼吸。 4、 鱼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结构:流线形(梭子形)身体;身体表面分泌粘液。 5、 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有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背鳍、胸鳍、腹鳍、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6、 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7、 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到辅助协调的作用。 8、 鳃是鱼的呼吸器官。 9、 鳃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10、 鳃丝又多又细,是为了扩大与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充分进行气体交换。鳃不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鱼离开水后,鳃丝相互覆盖,减小了与空气接触面积,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因此缺氧而死。 11、 鱼鳃对水中呼吸至关重要的特点:鳃丝鲜红,含丰富毛细血管;鳃丝又多又细。 12、 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13、 流出鱼鳃的水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14、 气体交换 水中O2——鳃丝的毛细血管中 鳃丝中Co2—水中 15、 鱼的主要特征:体表常常有鳞,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6、 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e68a84e8a2ad7a686964616f31333332396131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7、 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 18、 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的动物,叫做甲壳动物。甲壳动物用鳃呼吸。 19、 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 20、 水中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21、 与水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1)比较干燥;(2)昼夜温差大;(3)缺少水中的浮力;(4)有气态的氧;(5)陆地环境复杂多变。 22、 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2、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2、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4、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23、 环节动物不是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24、 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称为环节动物。 25、 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因为蚯蚓是冷血动物,温度变化不大,适合蚯蚓生活。 26、 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 27、 蚯蚓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刚毛的支撑和固定运动。 28、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系统,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29、 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30、 恒温动物比不恒温动物较高等,更能适应环境,有利于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31、 兔的体温恒定,不仅靠体表的毛,还需发达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共同协调。 32、 兔的后肢较长,前肢较短,后肢肌肉发达,适于跳跃。 33、 门齿——切断食物 犬齿——撕裂食物 臼齿——磨碎食物 34、 兔的心脏和肺的结构及部位与人体的相似,这说明了人与兔的分类很接近,同属哺乳动物。 35、 食性 植食性(如兔) 肉食性(如狼) 杂食性(如人) 36、 盲肠主要用于消化纤维,草食性动物盲肠发达。 37、 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臼齿适于磨碎食物。兔的消化道上有发达的盲肠,这些都是与它们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38、 兔有发达的大脑及遍布全身的神经,有发达的四肢,使它们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 39、 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动物,是脊椎动物,种类很多,地球上大约有4000多种,除极个别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征(其他特征: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属恒温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40、 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41、 鸟的外形呈流线形,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42、 鸟的羽毛分正羽和绒羽(有保暖作用),正羽有羽轴,翼呈扇形,可增大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3、 鸟的胸肌发达,附于龙骨突,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4、 鸟的骨骼中空,轻而坚固,胸骨突出,有龙骨突的结构,便于发达的胸肌附于胸骨(龙骨突),减轻重量,利于飞行。 45、 鸟类消化特点:1、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满足飞行时能量的消化;2、粪便不贮存,减轻体重,利于飞行;3、直肠短,排便频繁。 46、 鸟的心脏发达,工作能力强,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飞行。 47、 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不是呼吸器官),辅助肺进行呼吸,满足飞行时氧气的需要。 48、 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 49、 恒温动物 哺乳动物 鸟类 50、 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体温高而恒定。 51、 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已知的种类超过100万种(占动物种类的4/5),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52、 昆虫的翅与鸟翼结构不同,但就适于飞行来看都有这些共同点:都有利于飞行的扇形结构,这些结构的运行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都可以在空气中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相对身体来说,都有轻、面积大的特点,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53、 翅对昆虫生活和分布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取食,逃避敌害,扩大活动和分布范围,有利于寻偶交配,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 54、 昆虫的外部特征: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在外骨骼上,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会发生蜕皮),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55、 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有蜘蛛、蜈蚣、虾、蟹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56、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57、 动物的行为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58、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骨、骨骼肌(运动肌肉)、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如关节))组成的。 59、 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接(如关节)组成。 60、 人有206块骨 颅骨、胸骨、肋骨(不能活动) 躯干骨(半活动) 四肢骨(能活动) 能活动的骨连结(关节) 61、 人有26块脊椎骨(半活动骨连结) 62、 关节结构: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有滑液,使关节活动灵活)、关节窝、关节软骨(缓冲作用)。 关节囊 关节头 关节腔 关节软骨 关节窝 63、 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是骨绕着转动的点。 64、 人体主要的关节:上肢 肩关节 下肢 髋关节 肘关节 膝关节 腕关节 踝关节 指关节 趾关节 65、 所有脊椎动物都有关节。 66、 运动时,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容易受伤。 67、 如何在运动中保护关节:一、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二、运动强度应适当;三、佩戴护腕和护膝。 68、 骨骼肌(是器官)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69、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70、 为什么骨骼肌能牵动骨: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71、 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72、 人全身有六百多块骨骼肌,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73、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74、 当然,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75、 一句话概括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运动。 76、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77、 有很多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二者结合的结果,如鸟的迁徙。 78、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学习行为使动物更能适应多变的环境,更好地生存。 79、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同样,环境越复杂,要学习的行为越多。 80、 先天性行为有很大局限性,如果一种生物只有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就会被自然淘汰。 81、 对一个人来说,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学习是与大脑的发育阶段相适应的,一旦错过学习的关键时期就很难弥补。 82、 社会行为的特征: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3、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83、 群体中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制度。 84、 “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会对它做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还击,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 85、 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86、 社会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靠群体的力量往往更易获得食物和战胜天敌的侵袭,能有效保证物种的繁衍,使群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活。 87、 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88、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在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89、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2、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4、生物防治。 90、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除以虫治虫外,还有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 91、 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人们食用;在医药保健方面发挥作用;在观赏、娱乐方面,文学艺术方面有一定的形象;人们在生活中用来比喻一些形象或某些特点;动物传播给人类一些疾病(害处)。

我倒是总结了各科资料 问题你是哪个年级的???详细追问 记得好评赞同哦 追问 九年级的 追答 好评 给你 留下联系方式

化学总复习资料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 NaOH==Na+ + OH - Ba(OH)2==Ba2+ + 2OH -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 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32613730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课本P73. 要记住这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 10、物质的结构: 11、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 (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化学式:本知识点的第5点第(1)小点 c.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2)化学符号的书写: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 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 c.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 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12、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和物质(纯净物和混合物)间的关系: 13、 14、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固(+固)] [固+液] 简易装置 [固+液] 排水法 向上 排空气法 向下 排空气法 15、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 气体 氧气(O2) 氢气(H2) 二氧化碳(CO2) 药品 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 [固(+固)]或[固+液] 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 [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 [固+液] 反应原理 2KMnO4 == K2MnO4+MnO2 +O2↑ 或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 Zn+2HCl=ZnCl2+H2↑ CaCO3+2HCl=CaCl2+H2O+CO2↑ 仪器装置 P36 图2-17(如14的A) 或P111. 图6-10(14的B或C) P111. 图6-10 (如14的B或C) P111. 图6-10 (如14的B或C) 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 收集方法 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①排水法(难溶于水) 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验满 (验纯) 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 <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放置 正放 倒放 正放 注意事项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6、一些重要常见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 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 化学性质 用途 氧气 (O2)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①C + 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 供呼吸 2、 炼钢 3、 气焊 (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②S + O2 ==SO2 (空气中—淡蓝色火 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③4P + 5O2 == 2P2O5 (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④3Fe + 2O2 ==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氢气 (H2)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 ① 可燃性: 2H2 + O2 ==== 2H2O H2 + Cl2 ==== 2HCl 1、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 2、合成氨、制盐酸 3、气焊、气割(可燃性)4、提炼金属(还原性) ② 还原性: H2 + CuO === Cu + H2O 3H2 + WO3 === W + 3H2O 3H2 + Fe2O3 == 2Fe + 3H2O 二氧化碳(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 CO2 + H2O ==H2CO3(酸性) (H2CO3 === H2O + CO2↑)(不稳定) 1、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2、制饮料、化肥和纯碱 CO2 + Ca(OH)2 ==CaCO3↓+H2O(鉴别CO2) CO2 +2NaOH==Na2CO3 + H2O 氧化性:CO2 + C == 2CO CaCO3 == CaO + CO2↑(工业制CO2) 一氧化碳(CO)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 (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 1、 作燃料 2、 冶炼金属 ②还原性: CO + CuO === Cu + CO2 3CO + WO3 === W + 3CO2 3CO + Fe2O3 == 2Fe + 3CO2 (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输氧的能力) 解题技巧和说明: 一、 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 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 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 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 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 S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② 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2 + H20 == H2CO3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N205 + H2O == 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5、 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 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 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 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Mg(OH)2 == MgO + H2O Cu(OH)2 == CuO + H2O 2Fe(OH)3 == Fe2O3 + 3H2O 2Al(OH)3 == Al2O3 + 3H2O 二、 解实验题: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 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 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 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 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二)、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 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 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 - 5% NaHCO3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四)、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 [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五)、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有H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中。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3、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六)、自设计实验 1、 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生成 证明蜡烛有氢元素 ②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蜡烛有碳元素 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图 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阶梯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烧杯里(如图),点燃蜡烛,再沿烧杯壁倾倒CO2 阶梯下层的蜡烛先灭,上层的后灭。 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三、解计算题: 计算题的类型有:①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③由①和②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 (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 = ╳ 100% (二)、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100% (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或:某元素质量分数=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五)、解题技巧 1、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解此题的有关公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①设未知量 ②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⑤答。

         九 年 级 化 学 方 程 式 化 学 反 应 化 学 方 程 式1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 P + 5 O2 点燃 2 P2O52 硫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3 铝在氧气中燃烧 4 Al + 3 O2 点燃 2 Al2O34 碳在空气中燃烧 C + O2 点燃 CO25 铁在氧气中燃烧 3 Fe + 2 O2 点燃 Fe3O46 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2 H2O2 MnO2 2 H2O + O2↑7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2KMnO4 △ K2MnO4+ MnO2+ O2↑8 水通电分解 2 H2O通电2 H2↑+ O2↑9 氧化汞受热分解 2 HgO △ 2 Hg + O2↑10 铁和硫酸铜反应 Fe + CuSO4=FeSO4 + Cu11 镁在空气中燃烧 2 Mg + O2 点燃 2 MgO12 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 CuO △ Cu + H2O13 盐酸和氧化铜反应 2HCl + CuO △ Cu Cl2+ H2O14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2 H2 + O2点燃2 H2O15 硫酸铜和氢氧636f70797a686964616f31333332613731化钠反应 CuSO4 + 2NaOH== Cu(OH)2↓+ Na2SO416 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2 KClO3 MnO2 2 KCl + 3 O2↑17 用石灰石烧生石灰 CaCO3高温 CaO + CO2↑18 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 2 C + O2 ( 不足 ) 点燃2 CO19 碳还原氧化铜 C + 2 CuO高温 2 Cu + CO2↑20 碳还原氧化铁 3 C + 2 Fe2O3 高温 4 Fe + 3 CO2 ↑21 碳酸易分解 H2CO3==== CO2 ↑+ H2O22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2 HCl == CaCl2 + CO2↑+ H2O23 二氧化碳溶于水 CO2 + H2O === H2CO324 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检验CO2) CO2 + Ca(OH)2 = CaCO3↓+ H2O25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2 CO + O2点燃 2 CO22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 +CuO加热Cu + CO227 甲烷(沼气)在空气中燃烧 CH4 + 2 O2点燃CO2 + 2 H2O28 酒精(乙醇)在空气中燃烧 C2H5OH + 3 O2点燃2 CO2 + 3 H2O29 镁和盐酸反应 Mg + 2 HCl == MgCl2 + H2↑30 镁和硫酸反应 Mg + H2SO4 ==MgSO4 + H2↑31 锌和盐酸反应 Zn + 2 HCl == ZnCl2 + H2↑32 实验室制氢气 Zn + H2SO4==ZnSO4 + H2↑33 铁和盐酸反应 Fe + 2 HCl==FeCl2 + H2↑34 铁和硫酸反应 Fe + H2SO4 == FeSO4 + H2↑35 铝和硫酸铜反应 2 A l + 3 CuSO4 == Al2(SO4)3 + 3Cu36 铜和硝酸银反应 Cu + 2 AgNO3 == Cu(NO4)2 + 2 Ag37 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 3 CO +Fe2O3高温2 Fe + 3 CO238 铁锈溶解在盐酸中 Fe2O3+6HCl==2FeCl3+3H2O39 三氧化二铁与硫酸反应 Fe2O3+3H2SO4==Fe2(SO4)3+3H2O40 生石灰化成熟石灰 CaO+H2O ==Ca(OH)241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2NaOH+CO2==Na2CO3+H2O42 氢氧化钠与三氧化硫反应 2NaOH+SO3==Na2SO4+H2O43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NaOH+HCl==NaCl+H2O44 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 Ca(OH)2+2HCl==CaCl2+2H2O45 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 Ca(OH)2+H2SO4==CaSO4+2H2O46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47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 NaHCO3+HCl==NaCl+H2O+CO2↑48 用碳酸钠制取氢氧化钠 Na2CO3+ Ca(OH)2 ==CaCO3↓+2NaOH49 碳酸钙与溶有二氧化碳的水反应 CaCO3+CO2+ H2O== Ca(HCO3)250 碳酸氢钙遇热或减压分解 Ca(HCO3)2==CaCO3↓+ H2O+ CO2↑